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港股午盘:恒指涨0.33%、科指涨0.86%,黄金股走高、 中字头等权重股疲软
go
lg
...
属齐涨,中国黄金国际大涨近10%领衔;
华为
Mate70系列预约数破百万,手机产业链股部分上涨,重型机械股部分延续昨日上涨,中国重汽录得3连涨行情,半导体芯片股、餐饮股、濠赌股、体育用品股多数表现活跃。另一方面,昨日领衔大市上涨的中字头股、高息概念股多数熄火,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中国神华均走低,教育股明显疲弱,在线教育龙头新东方跌近2%。 企业新闻 小米集团(01810.HK):三季度收入约925.07亿元,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4.1%;利润约53.4亿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5.3%;经调整净利润为62.52亿元,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1.2%。 小米集团(01810.HK)卢伟冰:小米SU7近期交付周期会保持在20周左右,月销量、产能保持在2万辆以上。 兖矿能源(01171.HK)拟斥资约5.215亿元收购淄矿铁路100%股权。 碧桂园服务(06098.HK)拟根据一般授权于公开市场回购不多于3.34亿股。 携程集团 (09961.HK):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7.65亿元,同比增加46.59%,国际OTA平台酒店和机票预订同比增长超过60%。 大悦城地产 (00207.HK):附属收购位于中国三亚市的土地使用权,已支付竞买保证金4.345亿元。 阳光保险(06963.HK):阳光人寿保险前10个月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739.66亿元,同比增长15.45%。 顺丰控股:香港上市拟发行1.7亿股,发行价至高36.3港元。 消息称中国移动(00941.HK)探索收购香港宽频,估值超过65亿港元。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最新研报认为,港股自10月8日以来持续回调,恒生指数已跌去9月25至10月7日涨幅的2/3以上。回调期间,利多与利空兼具,因此当前港股回调幅度应当较为充分。随着近期港股下行以及港股与A股走势的分化,港股估值与AH溢价再次体现高性价比。当前,特朗普胜选对港股走势造成冲击,但中期看,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有利于港股流动性。因此,我们认为在短期冲击结束之后,港股或迎来上涨行情,当下是布局港股极具性价比的时机,科网板块最值得推荐。 中泰国际表示,短期来看,港股内外承压,恒生指数在19,500点的黄金比率回调0.618倍获得一定的技术性支持,但是政策底的支撑正在面临着基本面数据的考验和资金面压力的冲击,后续大盘走势的关键在于基本面修复动能的持续性。 中信证券:2025年港股市场或迎来反转行情。首先,当前全球维度港股的估值优势非常显著,而我国价格压力导致的收入端问题料也会逐步缓解。其次,2024年前十个月南向已累计流入近6300亿港元,整体中资相对外资的话语权大幅提升,特别是在中小市值板块。最后,在国内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投资者预期有望转向。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短期来自外部的扰动在增多,保持谨慎,不排除波动进一步放大。但震荡格局仍是基准假设,不必过于悲观,国内基本面和政策发力依然是关键。从高频数据看,近期生产、消费与地产有走弱迹象,仍需更多增量政策支持。但高杠杆、利率和汇率的“现实约束”意味着,增量刺激会有,但过高的期待并不现实。在整体震荡格局假设下,“在低迷的左侧逐渐布局,在亢奋的右侧适度获利”转向结构,似乎是一个有效的策略。行业上,建议重点关注行业出清、政策支持、稳定回报三类。
lg
...
金融界
2024-11-19
午评:沪指半日跌0.39%、创业板指微涨0.23%,
华为
手机及机器人概念股持续强势
go
lg
...
费电子概念拉升 消费电子概念震荡拉升,
华为
手机方向领涨,朝阳科技、广信材料、和胜股份、可川科技、奥海科技等多股涨停。 点评:消息面上,11月18日,
华为
Mate 70系列宣布于12:08开启产品预订,开启后5分钟之内,已有超27万人预约。截至早间8时15分,预订量已突破200万人。中信建投指出,看好
华为
Mate 70系列上市以后的销量表现,建议持续关注
华为
产业链。 机器人板块走强 机器人概念股震荡走强,东方精工、天永智能、大恒科技等多股涨停,拓斯达、华东重机、埃夫特、江苏北人、三丰智能、赛为智能等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求是网发表《进一步全面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大动力》。其中提出,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中信证券指出,我国有望打开人形机器人降本空间,助力其商用量产。 机构观点 光大证券:沪指有率先企稳迹象 或将延续热点轮动切换 光大证券指出,“市值管理14条”发布,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作出专项要求,刺激部分破净股和蓝筹板块周一逆市上涨;跷跷板效应下,高位的题材热点普跌。展望后市,市场虽然普跌,但结构上看,资金从高位的题材热点,转向了近期滞涨的低估值蓝筹,沪指有率先企稳的迹象;市场风格方面,或将延续热点轮动切换。 华泰证券:短期内市场或偏震荡 跨年行情仍可期待 华泰证券指出,短期内市场或偏震荡,11月初的低点仍具备支撑,等待美元美债及汇率等趋稳和12月的政策会议,逢低关注,今年跨年行情仍可期待。策略上,由于当前投资者预期波动导致市场行情起伏明显,部分板块受市场情绪回落影响出现超跌,若未来市场预期改善,前期超跌的方向或将显著,短期内关注超跌方向和政策受益方向。 中信建投陈果:资金犹豫怀疑 才有震荡慢牛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早间发文称,“一个持续低迷,投资者缺乏获得感的市场,即使迎来重大转机,要谈投资者心态的坚定恐怕也是奢侈的。很多资金内心规律难免是快进快出,一惊一乍。习惯就好,慢慢会变。我看到的,从政策面到基本面,一步一个脚印在前进和改善,资金犹豫怀疑,才有震荡慢牛。”
lg
...
金融界
2024-11-19
行業研究丨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行業高景氣度持續
go
lg
...
件 2024年11月12日,比亚迪联合
华为
发布全球首款ADS 3.0智能驾驶系统车型豹8。 2024年10月,中汽协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出口同比增长3.6%。 2024年9月,国家推出新能源车购车补贴新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1-19
外交事务:特朗普再次上台,证明美国例外论已经破产
go
lg
...
让,如香港的镇压、新疆的人权问题、以及
华为
高管的被捕,以换取更有利的双边贸易协议。 混杂的外交政策记录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成绩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如果看重新谈判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被重新命名为《美墨加协议》,即USMCA),他的胁迫手段仅产生了有限成果。 同样,他与金正恩的峰会外交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与特朗普白宫本身的混乱性质有关。 在特朗普政府内,许多时候他似乎与自己的团队处于对立状态。这种局面常常导致他的主流外交政策顾问(如国防部长马蒂斯和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被形容为“房间里的成年人”。 结果是人员频繁更换和外交政策立场的不稳定,严重削弱了特朗普实现其目标的能力。 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这些问题可能不会再成为障碍。 在过去八年中,他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追随者,可以用志同道合的官员组建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团队。他的政治任命官员几乎不太可能对他的政策产生阻力。 对特朗普政策的其他制约也将明显减弱。立法和司法部门如今比2017年更加偏向“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立场。 特朗普多次表示,他计划清除军队和官僚体系中反对其政策的专业人士,并很可能通过Schedule F重新将公务员职位分类为政治任命职位,迫使他们离开。 在未来几年中,美国将以统一的声音表述外交政策,而这一声音将完全是特朗普的。 注:Schedule F 是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通过行政命令提出的一项联邦雇员分类调整政策,核心是重新分类部分联邦政府公务员职位,将其归类为“Schedule F”岗位,从而使这些职位被视为政治任命职位,而不再受传统联邦公务员制度的保护。 但是,特朗普对外交政策机器的掌控能力将增强,但改善美国全球地位的能力却是另一回事。 目前,美国最主要的国际纠葛集中在乌克兰和加沙。在2024年的竞选中,特朗普批评拜登在2021年混乱地撤出阿富汗,称“阿富汗的羞辱引发了全球对美国信誉和尊重的全面崩塌。” 如果在乌克兰发生类似的结果,特朗普将面临类似的政治问题。在加沙,特朗普呼吁内塔尼亚胡“完成任务”,摧毁哈马斯。然而,内塔尼亚胡缺乏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视野和能力,表明以色列可能会进行一场持久战,而这场战争已经疏远了许多美国潜在的全球伙伴。 事实上,特朗普发现从这些冲突中撤出的难度,可能远超他竞选时的承诺。 此外,自2017年以来,全球游戏规则已发生变化。当时,美国主导的现有计划、联盟和机构仍具有较大影响力。而在此期间,其他大国已经积极推进自身独立于美国的结构,例如金砖国家扩展版(BRICS+)、OPEC+和上海合作组织。 在更非正式的层面上,还可以看到一个“被制裁者联盟”,包括中国、朝鲜和伊朗,乐于帮助俄罗斯扰乱全球秩序。特朗普可能更倾向于加入其中的一些组织,而不是创建有力的替代方案。 他声称要分裂这些组织的努力很可能失败。尽管独裁者可能彼此不信任,但他们更不信任特朗普。 可预测的特朗普 特朗普2.0与1.0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在于:特朗普如今在全球舞台上已是“熟面孔”。 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桑德斯最近所观察到的:“在2016年选举中,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还是一个谜。然而到了2024年,特朗普的行动已经更加容易预测。这位曾希望扮演疯子并让其他国家摸不着头脑的候选人,现在成为了一位具有相当可预测议程的政治家。” 像习近平、普京、金正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甚至法国总统马克龙这样的领导人,都已看过特朗普的“套路”。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如今都知道如何应对特朗普:用盛大的礼仪和表面性的让步迎合他,避免在公开场合揭穿他,做出华而不实但无关痛痒的妥协,同时确保自身的核心利益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谈判风格仅带来了有限的实质成果,在第二任期,成果可能会更少。 美国不再例外 这一切是否意味着特朗普2.0将仅仅是第一任期的重复? 并不完全如此。特朗普的连任预示着美国外交政策中两个难以逆转的趋势。 第一是腐败的不可避免。 以往的政策制定者,从基辛格到希拉里,通常通过书籍合同、主题演讲和地缘政治咨询等方式从公共服务中获益。然而,特朗普的前官员们将这一模式推向了其他方向,而且在获利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像特朗普的女婿、白宫顾问库什纳和前大使兼国家情报代理局长格雷内尔等顾问,利用他们在任期内建立的关系,几乎在离职后立刻获得了数十亿外资投资(包括来自外国政府投资基金)和房地产交易。 如果外国资助者以隐性或显性方式,向特朗普的顾问团队提出离职后的丰厚交易,只要他们在任期间“配合”,这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再加上预计像马斯克这样的亿万富翁将在特朗普2.0中扮演的角色,可以预见美国外交政策腐败程度的显著上升。 第二个趋势是美国例外主义的终结。 从杜鲁门到拜登,美国总统们都接受了美国价值观和理念在外交政策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这一主张曾多次受到质疑,但推动民主和促进人权长期以来被视为符合国家利益的行动。 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曾指出,这些美国理念是美国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美国政策失误和俄罗斯的“你这货也一样论”(通过指责他人的不当行为来掩盖自己的问题)削弱了美国例外主义的力量。而特朗普2.0将彻底埋葬这一理念。 实际上,特朗普本人在谈及美国价值观时,也认可某种形式的“你这货也一样论”。 在第一任期早期,他曾表示:“我们有很多杀手。你以为我们的国家很无辜吗?” 当时外国人还能够将此视为多数美国人并不认同的观点,因为特朗普并未赢得普选。而2024年的选举则打破了这种信念。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承诺轰炸墨西哥、驱逐合法移民,称反对派政治家为“内部敌人”,并宣称移民“毒害了国家的血液”。 尽管如此——或者正因如此,特朗普赢得了普选。当世界再看特朗普时,他们不再将他视为美国例外主义的异类,而是美国在21世纪真正的象征。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1-19
大反转!破净股涨停潮!
go
lg
...
上,11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
华为
公开了硅基负极材料的专利,名称为《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终端》。该专利主要解决了硅基材料因膨胀效应过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低的问题,提高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飞行汽车概念原本表现低迷,盘中一度跌近4%,但尾盘受重磅信息刺激,概念股迅速拉升,万丰奥威、广汽集团、莱斯信息翻红,中信海直、宗申动力更是从大幅下跌迅速封板。 消息面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业内人士透露,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 人气股的博弈节奏越来越快,上海电气、四川长虹、松发股份等前期热门股悉数跌停。上海汽车“一哥”上汽集团今天本来封板,但尾盘却突遭炸板。 消息面上,此前有消息传出特斯拉FSD入华后授权上汽做Robotaxi,据机构称已沟通过两轮,虽没有明确消息,但上汽已经成为人气标的,股价上周连续两天涨停。然而,今天尾盘又有媒体消息辟谣,称特斯拉回应传言为不实消息,或成为了尾盘炸板的主要原因。 市场成交额、换手率在近几个交易日里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代表游资力量的龙虎榜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也明显下降,因此政策博弈和题材炒作也在降温。 综合来看,当前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还抱着观望态度,仍然期待12月份能拿出更重磅的内需政策,中间阶段的市场风格有点像今年二季度的模式,回到一边红利,一边科技的杠铃型交易。 今天红利股/破净股再现大涨潮,也意味着这个风格已经完成了切换,并且大概又能维持一段时间了。 02 破净股的炒作逻辑 今天的破净股很明显涨出了三六九等。 从个股来看,涨势最凶、资金流入最多、游资干得最起劲的,无疑是破净股+低价股(5元以下),比如永泰能源、荣盛发展、郑州银行、宝泰隆、阳光股份、上海建工、中南股份、东方集团、友阿股份、美凯龙等等至少十多家都实现了涨停,大涨但没封板的就更多了。 其次是破净股+央国企概念,这里除了挺多也都是低价破净股外,还有上海能源、现代投资、黑牡丹、电子城、中国铁建、建发股份、招商港口、北辰实业等大批个股,涨幅都在7%以上。 再有就是破净股+高息股/绩优股等板块,比如各大银行保险、公路港口、资源能源,以及部分地产行业龙头,都有不小的涨幅,甚至还有不少是涨停的。 这得益于A股目前现存还有大量的破净股,给资金炒作提供了充足的选择。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A股尚有超过430只个股市盈率(PB)低于1倍,其中有近百只不足0.6倍。在“924”大行情之前,破净股甚至多达800多家。 对于破净股的逻辑,实际上自从“中特估”概念兴起,以及9月份时“市值管理”意见稿发布以来,也经常有资金在关注和潜伏在其中,但这个板块的炒作特征就像是电商里的羊毛党,逮着机会薅一把羊毛就立马走人,很难有持续性。 根本原因,还是与破净公司的行业属性和自身问题导致。 比如银行业,本身就是业务模式最成熟透明,业绩增长数据甚至能被精算到小数点都不出偏差的地步,同时自身高负债率杠杆和长期低ROE状态,就适合破净状态,以给到投资者相对高的股息率吸引资金长期配置。 这个状态,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根本不大可能会被打破,而且政策所针对的“长期破净股”也并非它们,所以它们的涨幅与这次的破净概念催化剂实际影响不大。 建材、基建和化工等板块也是类似逻辑,业务成熟而且周期性非常明显,现在也不是行业的黄金增长时期,相比其他成长行业肯定是较难获得资金认可的。 这里面,还有多数公司业务经营甚至面临不小的亏损压力,它们业绩已多年处于半盈半亏的状态,这些公司想要被市场认可从而市值抬升,要么能拿出让市场投资者觉得未来有盼头的更好增长势头和业绩数据,要么就等待“924”大行情一同获得资金无差别涌入带来的集体拉估值红利。 前者不是单凭一张“市值管理计划”就能实现的;后者已经来过一波,想要等下一波集体大行情,也有较大不确定性。 相对来说,破净+绩优股才是长线资金更愿意押注的方向,尤其这里面的有的还是高股息的绩优股。不过这些个股多数在这一一轮大行情中估值被拔高了很多,净值已经回升到1倍以上。 目前还处于破净状态的绩优股,也没剩下多少了。比如集破净+绩优股+央国企等一身的招商港口,今天盘中一度冲至涨停,最后收涨7.79%。目前最新市净率0.91倍,离修复净值也就只有1板之距。 但客观来看,破净妖股虽然一时成为了丹红炸子鸡,但需要警惕的是并不是政策一来,所有的破净股就都会鸡犬升天,即使现在大涨的破净股中,绝大多数的都只是被游资薅一把羊毛套一波跟风股民后又调回原来的样貌。 如果投资者仍想关注“破净股”这个方向,最好还是做好风险控制,或者挑选其中相对具有安全保障的领域,比如经营稳定性高、资产质量有保障同时又有高股息回报的银行板块;营收现金流长期稳定增长又高分红的高速公路、煤炭、水电这些确定性板块。 至于其他有概念无业绩支撑的破净股,在一边吃瓜看戏或许是最合适的。(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11-18
固态电池行业观察:技术路线、商业化、行业影响
go
lg
...
则是11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
华为
公开了硅基负极材料的专利,名称为《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终端》。该专利主要解决了硅基材料因膨胀效应过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低的问题,提高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不过从当下已经发布的具体产品来看,目前所谓的固态电池并非真正的全固态电池。比如,上汽智己发布的光年固态电池,“在电解质中加入了10%的浸润液”,实为半固态电池。 “半”与“全”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背后折射的不仅是产品性能之别,更是商业化应用之难。要看到,虽然全球固态电池研发已形成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等多条技术路线,但目前还没有一条技术路线完全成熟,大都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在材料、界面、电芯等方面存在不少挑战。比如,硫化物电解质化学稳定性、空气稳定性很差,批量生产很难;硅碳负极体积膨胀大、锂负极还不成熟。 行业影响:电池上电解液和隔膜影响最大,新能源车厂商抢跑 不管是半固态还是全固态,或是什么技术路线,行业的共识是固体电池不仅将对电池行业还将对新能源车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从电池行业影响看,锂电四大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来看,最大的增量就是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与主流的液态电池工作原理并无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固态电池主要是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液态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但是当前半固态电池仍有隔膜和少量电解液(占比约5-10%),全固态电池基本都是固态电解质,隔膜视路线来决定是否替代。 从新能能源车角度看,值得注意的是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间表上,有两个年份被反复提及,分别是2027年和2030年。 2027年,是部分公司向市场承诺的,全固态电池量产交付时间。但也有人认为固态电池真正商业化的时间,可能要推迟到2030年。 比如,格派镍钴董事长曹栋强认为,动力电池的固态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市场上普遍锚定2027年实现商业化,但从业内的角度来看,这个时间点的可行性不是很强,随着时间和技术研发的推进,2030年的确定性比较高。 而不论是汽车还是电池厂商纷纷抢跑的原因可能还是要保住国产新能源车的电池优势。公开资料显示,丰田汽车,按照其最新时间表,业其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或2028年量产上车。 因此对于国产车厂而言,如果不能在丰田之前推出量产的固态电池,那么相关行业话语权或许会受到丰田较大的冲击。 结语:方向已定,仍需努力 最后整体看,虽然有人对固态电池发展有不同声音,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固态电池技术尚未突破,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仍然是一大痛点,至于距离电池量产,总体仍持谨慎态度。 但不可否认,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首选方案之一,也将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相信随着未来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或将逐步降低,固态电池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大面积“上车”。 至于概念个股方面,财信证券指出,随着固态电池的加速发展,产业相关环节有望受益。电池环节,建议关注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宁德时代(300750)、金龙羽(002882)、鹏辉能源(300438)等。固态电解质环节,建议关注三祥新材(603663)、上海洗霸(6032000)等。 山西证券重点推荐:宁德时代(300750)。建议关注:(1)电池厂商如鹏辉能源(300438)、南都电源(300068)、孚能科技(688567)等;(2)技术进展领先的创业型公司如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3)核心材料固态电解质环节,如三祥新材(603663)、瑞泰新材(301238)等。(4)新型正负极材料环节,如太蓝新能源、辉能科技(301046)、当升科技(300073)、翔丰华(300890)、国轩高科(002074)、容百科技(688005)等。金属锂负极关注赣锋锂业(002460)、天齐锂业(002466)。
lg
...
证券之星
2024-11-18
又一“遥遥领先”新品?
华为
Mate 70开启预订,121万人出手,发布会定档11月26日
go
lg
...
今日,
华为
宣布,
华为
Mate品牌盛典定档11月26日下午14:30。届时,
华为
Mate 70系列及多款全场景新品届时将正式亮相。
华为
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更是用
华为
Mate 70 Pro+连发了两条微博: “大家久等了,
华为
Mate品牌盛典将于11月26日14:30余承东视频号同步直播!” “感谢12年来一路相伴的每一位Mate手机用户,11月26日见!” “纯血鸿蒙”备受期待 今日12:08,
华为
Mate70系列正式开启预订,11月26日14:00预约结束,11月26日18:08正式购买。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即将推出的
华为
Mate 70系列会有标准版、Mate 70 Pro、Mate 70 Pro+、Mate 70 RS非凡大师不同机型。 其中,Mate 70、70 Pro提供曜石黑、雪域白、云杉绿和风信紫四种配色,版本为12GB+256GB、12GB+512GB、12GB+1TB。 Mate 70 Pro+提供墨韵黑、羽衣白、金丝银锦和飞天青四种配色,版本为16GB+512GB、16GB+1TB。 最令人关注的是,Mate 70系列手机搭载新一代自研芯片、大模型等,并有望搭载纯血鸿蒙系统。 今年4月,
华为
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
华为
期望在今年的Mate 70系列手机开售时,能够搭载“纯血鸿蒙”操作系统上市。 余承东还称,Mate70系列是“史上最强大的Mate”。 不过,也有
华为
内部人士透露,Mate 70系列搭载的鸿蒙能否真正做到“纯血”,还要取决于生态搭建的情况。不排除在搭载HarmonyOS NEXT的同时,还会有可兼容安卓应用的双框架鸿蒙,这样也能更兼顾海外市场。 121万人出手预约 目前,Mate 70产品的报价暂未披露,预约无需支付订金,为免费预约。 作为“遥遥领先”Mate 60后的又一款Mate旗舰手机,Mate 70的热度依然较高。 开启后5分钟之内,就有超27万人预约。截至14:30,预约数已经超过121万。 去年,
华为
Mate 60一经发售,引发抢购热潮,一度出现用户抢不到的盛况。 据了解,此次
华为
Mate 70系列备货量较为充足,11月部分零部件的计划投产数相较Mate 60同期增加约50%。 至于这次Mate 70能否如上一代Mate 60一样卖爆,值得期待。
lg
...
格隆汇
2024-11-18
广州车展开幕,汽车产业预期向好,新能车ETF(515700)配置机遇备受关注
go
lg
...
进一步推动国内汽车消费。智能汽车方面,
华为
赋能自主品牌车企进展加速,比亚迪、长城、东风等陆续与
华为
智驾开展不同程度合作,高阶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投资机会方面,建议关注置换更新补贴力度加大以及新车周期开启给行业带来的机会;建议关注智能汽车爆款车型上市及
华为
智驾赋能给智驾板块带来的机会;此外,建议关注各地报废更新政策落地带来的重卡年底冲量机会。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汇川技术(300124)、亿纬锂能(300014)、三花智控(002050)、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业(002460)、天齐锂业(002466)、格林美(002340)、宏发股份(60088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97%。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A类:012698;C类:01269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1-18
华为
品牌盛典官宣, Mate70终于来了!AI人工智能ETF(512930)、消费电子ETF(561600)配置机遇备受关注
go
lg
...
位居可比基金2/7。 消息面上,日前,
华为
在2024广州车展上表示,尊界将于11月底前的发布会上,与Mate70一同发布。今日,今日,
华为
正式宣布将于11月26日14:30举行Mate品牌盛典。发布会除了发布史上最强Mate——
华为
Mate70系列,还有MateX6系列折叠屏、非凡大师智能手表、WATCHD2智能手表、FreebudsPro4耳机等新品发布。 东莞证券认为,AI算力主线,大模型的训练及应用将加大算力需求。海外云厂商AI货币化逐步体现,资本开支展望积极,AI投入有望加大。智能手机主线,近期多家终端密集发布新品,AI创新、功能升级成主要亮点,且超大杯功能下放趋势明确。后续在以旧换新刺激政策的推进,AIAgent功能逐步落地与完善、智能手机的功能升级等多因素推动下,消费者换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相关产品AI人工智能ETF(512930)、消费电子ETF(561600)及线上消费ETF平安(159793)投资机遇备受关注。 AI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际旭创(300308)、海康威视(002415)、寒武纪(688256)、新易盛(300502)、韦尔股份(603501)、中科曙光(603019)、科大讯飞(002230)、澜起科技(688008)、紫光股份(000938)、金山办公(68811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58%。 线上消费ETF平安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从内地与香港市场中选取50只主营业务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以及远程医疗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线上消费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美团-W(03690)、腾讯控股(00700)、快手-W(01024)、科大讯飞(002230)、哔哩哔哩-W(09626)、昆仑万维(300418)、恺英网络(002517)、世纪华通(002602)、拓维信息(002261)、三七互娱(00255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7%。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立讯精密(002475)、京东方A(000725)、中芯国际(688981)、工业富联(601138)、寒武纪(688256)、韦尔股份(603501)、澜起科技(688008)、兆易创新(603986)、亿纬锂能(300014)、长电科技(60058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22%。 相关产品: AI人工智能ETF(512930); 线上消费ETF平安(159793);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A类:015894;C类:01589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1-18
11月15日新股上会动态:万泰股份上会通过
go
lg
...
合作研发,并加大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华为
等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5G通信技术在煤矿生产领域的应用,深度布局公司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 从业绩来看: 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万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39亿元、5.46亿元、6.12亿元、2.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152.37万元、7962.61万元、8552.4万元、2019.01万元。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在2022年快速增长后,2023年增速明显放缓,在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则出现了超四成的下滑。 业绩下滑和政府补助的大幅减少或有一定关系。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至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975.08万元、4755.44万元、2752.69万元、910.19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5.44%、53.52%、29.32%、39.88%。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 万泰股份此次拟发行3276.31万股,募资约2.54亿元,分别用于智能防爆设备产业化项目(2.03亿元)、研发能力提升项目(5067万元)。 风险提示方面,万泰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 第一,煤炭行业周期波动风险。2017-2023年间,中国原煤产量总体比较稳定,2023年中国原煤产量突破47亿吨,同比2022年增长了3.40%。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呈总体降低趋势,占比从2007年最高点的72.5%降至2023年的55.30%。我国总体煤矿远期供给和需求预计将会逐渐减缓,未来若宏观经济环境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煤炭行业周期性波动下行,公司主营业务将会受到较大不利影响,经营业绩存在下滑的风险。 第二,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3.69亿元、4.68亿元、4.75亿元和4.82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04%、85.66%、77.61%和178.63%,占比较高。公司主要客户为大中型国有煤炭企业,受其采购预算及拨付流程、内部付款审批程序等影响,付款周期较长。 第三,智慧供电系统业务被替代及业务萎缩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智慧供电系统业务收入分别为6806.03万元、9247.98万元、7845.02万元和3343.06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52%、16.94%、12.82%和12.38%。公司智慧供电系统业务市场竞争充分,生产厂商众多,行业集中度低,如果公司产品性能指标、产能规模、售后服务等要素相较竞争对手失去优势,会导致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第四,产品销售季节性波动风险。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各季度具有不均衡的特点,2023年一至四季度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13.37%、28.45%、16.07%和42.11%,一季度相对较低,四季度则占比最高。若投资者以公司某季度或中期的财务数据来推算公司全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可能会影响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第五,毛利率波动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4.82%、41.49%、39.02%和41.08%,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已有所回升,未出现进一步下滑。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要取决于产品销售价格和成本。未来若出现因下游行业需求减少、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或因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导致产品成本上升,均可能导致未来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还提示了销售服务商风险、存货跌价风险、新增固定资产折旧的风险、业务拓展风险、智慧供电系统业务被替代及业务萎缩的风险、财务内控不规范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对赌协议风险等多项风险因素。
lg
...
证券之星
2024-11-18
上一页
1
•••
273
274
275
276
277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纽约联储紧急召见华尔街:美国货币市场拉响警报,回购利率再度失控
lg
...
突发!阿里巴巴被指助中国军方锁定美国目标 阿里股价闻讯跳水
lg
...
重磅官宣!美国“停摆后”关键数据时间表确定:9月非农下周四重磅回归
lg
...
下周前瞻:暴跌86美元后黄金多头告急!非农呼啸来袭,劲爆行情一触即发
lg
...
特斯拉 AI 副总裁警告:2026 年将是“你们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一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