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宁德时代领衔A股赴港热潮:2025年港股IPO市场飙升98.36亿美元
go
lg
...
29亿港元,是2018年的2.32倍,
南向
资金
净流入5945.51亿港元,同比增长1.52倍,显示出内外资对港股的信心增强。 宁德时代IPO创纪录 宁德时代(03750.HK)于2025年5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募资总额达410.06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最大IPO,也是2025年全球最大IPO。从2月11日递交申请到上市仅耗时128天,创下“先A后H”最快上市纪录。公司以263港元/股的高位定价,折价率仅2%,获151.15倍超额认购,基石投资者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23家机构,认购占比57.1%。上市首日股价飙升16.43%,收盘价306.2港元/股,H股较A股溢价10.39%。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5年1月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公司将通过港股平台加速全球化布局,2025年有望公布更多欧洲合资工厂项目。”此次募资90%用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建设,规划产能100GWh,服务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助力规避欧盟本地化生产要求。 A+H上市热潮分析 “A+H”上市模式成为2025年港股市场热点,A股公司赴港上市数量激增,年内已有超40家企业递表,远超2022-2024年总和。龙头企业如三一重工、韦尔股份、牧原股份等相继宣布赴港计划,旨在搭建国际化资本平台,提升全球竞争力。以下为部分企业的IPO进展对比: 公司 行业 IPO状态 募资目的 宁德时代 新能源电池 已上市(5月20日) 匈牙利工厂建设、国际化布局 三一重工 工业工程 递表(5月22日) 全球化战略、境外融资 韦尔股份 半导体 递表 国际化资本运作 牧原股份 农业 递表 海外市场拓展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反映了中国企业国际化需求的增长,港股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融资渠道和更高的估值溢价。”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也指出,未来几个月预计更多A股公司赴港上市,进一步丰富市场生态。 行业结构与资金流向变化 港股IPO行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资讯科技、医疗保健和新消费行业占比持续上升。2024年,资讯科技业IPO数量占比达25.71%,创历史新高,而地产建筑业和金融业IPO占比分别降至8.25%和2.86%。工业工程行业募资规模领先,达439.68亿港元,宁德时代贡献主要份额;医药生物行业以139.46亿港元居次,恒瑞医药募资98.9亿港元。
南向
资金
重仓股从传统金融转向科技消费,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小米集团等成为新宠,反映市场对高科技和高增长行业的偏好。港交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陆琛健表示:“新经济与科技企业正成为港股IPO的主导力量,预计未来科技类IPO将继续增长。” 新股表现与投资机会 2025年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降至25.93%,为2017年以来低点,显示打新赚钱效应显著回升。映恩生物上市首日上涨116.7%,蜜雪集团涨43.21%。宁德时代首日涨幅16.43%,H股溢价现象罕见,反映市场对优质资产的追捧。中信证券分析认为,港股流动性改善和有限流通股供给叠加MSCI指数纳入预期,推动了新股估值溢价。富途安逸执行董事刘榕欣表示:“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为港股市场树立了标杆,吸引全球长线资金配置中国核心资产。”投资者可关注科技、消费领域未上市企业,如三只松鼠、和辉光电,把握估值重估机会。 编辑总结 2025年港股IPO市场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募资总额重回全球第一,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的成功上市标志着A股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加速推进。政策支持、审批效率提升及市场流动性改善共同驱动了“A+H”热潮,科技与新消费行业成为资金追逐焦点。尽管港股估值仍处全球洼地,但新股表现强劲,破发率创近年新低,显示市场对优质资产的认可。未来,随着更多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港股市场有望进一步多元化,吸引全球资本持续流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 2025年相关大事件 5月23日: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次日被纳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调整于6月2日生效,吸引约200亿港元被动资金配置,巩固其全球新能源龙头地位。 5月22日:三一重工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拟通过“A+H”模式深化全球化战略,募资将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及技术研发。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募资410.06亿港元,创近年港股最大IPO纪录,首日股价上涨16.43%。 4月3日: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成为年内第14家宣布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反映“A+H”模式热潮持续升温。 1月21日:宁德时代联席董事长潘健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公司2025年将公布更多欧洲合资工厂项目,加速全球化布局。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5月22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Tim Hsiao表示:“宁德时代港股IPO的高位定价和超额认购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其技术优势和全球化战略的信心。募资将推动其欧洲产能扩张,预计2026年匈牙利工厂全面投产后,欧洲市场份额将提升至40%。” 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5月20日,高盛首席策略师Lisa Yang指出:“港股市场2025年的流动性改善和科技类IPO热潮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配置机会。宁德时代的H股溢价表明市场对其长期增长潜力的认可。” 来源:高盛市场评论 5月15日,瑞银全球研究部主管Paul Donovan评论:“三一重工等工业企业的赴港上市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雄心,港股市场的估值洼地优势将吸引更多长线资金。” 来源:瑞银投资论坛 5月12日,中金公司分析师Chen Liu表示:“A+H模式的兴起为港股市场注入新活力,宁德时代的成功上市将带动更多科技企业赴港,预计2025年港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将突破50%。” 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5月10日,科威特投资局首席投资官Fahad Al-Rashed称:“我们积极参与宁德时代IPO,主要是看好其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领导地位,港股平台为其提供了稳定的资本支持。” 来源:科威特投资局声明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9 00:11
港股三大指数齐跌:快手涨近6%,阿里影业飙11%,市场分化加剧
go
lg
...
元,港股通净流入35.78亿港元,显示
南向
资金
持续看好港股。个股表现分化明显,上涨股票922只,下跌1035只,收平1171只,反映市场情绪谨慎。 行业板块表现 板块表现分化显著,科网股涨跌互现,快手大涨5.95%,网易和哔哩哔哩分别上涨2.81%和2.29%,而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分别下跌1.95%和1.17%。锂电池板块整体承压,比亚迪股份跌2.68%,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分别下跌1.25%和1.03%,但洪桥集团逆势上涨8.77%。半导体板块表现疲软,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别下跌2.51%和1.13%。汽车股普遍走低,长城汽车逆市上涨5.21%,而理想汽车和吉利汽车分别下跌2.51%和2.33%。反观消费板块,酒精饮料和餐饮股表现亮眼,百利达集团控股大涨12%,九毛九和海底捞分别上涨5.53%和2.30%。影视股同样活跃,阿里影业飙升超11%。 以下为主要板块表现对比: 板块 代表公司 涨跌幅 市场驱动因素 科网股 快手、阿里巴巴 +5.95% / -1.95% AI商业化与电商竞争 锂电池 比亚迪股份、洪桥集团 -2.68% / +8.77% 需求波动与成本压力 半导体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2.51% / -1.13% 全球芯片需求疲软 酒精饮料 百利达集团、华润啤酒 +12.00% / +0.97% 消费复苏驱动 餐饮 九毛九、海底捞 +5.53% / +2.30% 内需增长提振 个股亮点分析 快手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达45.8亿元,同比增长4.4%,电商GMV增长15%至3320亿元,显示其在短视频电商领域的强劲势头。快手首席执行官程一笑近期表示:“我们将加速可灵AI的商业化,预计2025年AI相关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0%。”阿里影业大涨超11%,受益于大麦票务和IP衍生业务的增长,机构预计其2025财年收入将增长20%。长城汽车上涨5.21%,高端车型占比提升及出口市场扩展为其盈利增长提供支撑。相反,新东方下跌近3%,因留学业务展望谨慎,市场对其短期增长信心不足。科笛尾盘飙升18%,毛发及化妆品业务增长强劲,预计2025年推出三款重磅产品。乐华娱乐月内累涨近3倍,IP领域布局频繁,吸引市场关注。 机构观点解读 大和上调小米目标价至70港元,称其首季净利润超预期13%,IoT和电动车业务毛利率表现优异,预计6月发布的YU7将成为催化剂。里昂重申快手“跑赢大市”评级,指出其电商GMV增长15%,AI技术的应用将抵消电商竞争压力。高盛看好内险股,上调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目标价,强调股东回报改善及国企估值提升政策支持。机构分析显示,港股市场在消费与科技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仍存,但需警惕全球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编辑总结 港股市场在消费与科技板块的结构性分化中展现韧性,快手和阿里影业等科技与消费股表现突出,反映内需复苏与AI商业化的潜力。然而,锂电池和半导体板块的疲软显示出行业周期性压力,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和政策支持力度。未来,港股市场将在全球经济复苏与区域政策推动下寻找新的增长平衡点。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规,鼓励港股国企提升股东回报,中国人寿宣布提高2025财年股息派发比例。 2025年4月20日:快手启动“可灵AI”商业化试点,首批合作品牌超50家,预计年化收入增长10%。 2025年3月10日:香港交易所优化港股通机制,
南向
资金流
入创单季新高,达1500亿港元。 2025年2月8日:小米发布新款IoT产品,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1月15日:阿里影业与大麦联合推出IP衍生品平台,首月交易额突破1亿元。 专家点评 “快手的电商GMV增长和AI商业化进展为港股科技板块注入信心,但需警惕短视频行业竞争加剧。”——Cathy Chan,里昂分析师,2025年5月20日,来自里昂研究报告。 “小米的IoT和电动车业务表现超出预期,YU7发布将进一步巩固其多元化战略优势。”——Kenny Lau,大和分析师,2025年5月25日,来自大和投资简讯。 “内险股的股东回报改善与政策支持形成共振,中国人寿的低派息比率存在上调空间。”——Michael Chang,高盛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来自高盛市场分析。 “阿里影业的IP衍生业务展现高增长潜力,但需关注内容制作成本上升的风险。”——Alicia Yap,Citigroup分析师,2025年5月22日,来自花旗集团研究报告。 “港股市场分化加剧,消费板块受益于内需复苏,而半导体和锂电池板块需等待全球需求回暖。”——David Ng,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5月27日,来自摩根士丹利市场评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9 00:10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飘绿,恒指跌0.53%,影视、游戏逆势走强
go
lg
...
、荣昌生物、药明生物跌超1%。 今日,
南向
资金
净买入35.86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8.8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2.98亿港元。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认为,尽管关税政策仍可能对港股基本面造成影响,但企业盈利仍具韧性;而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料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水平。考虑到中美博弈仍具复杂性,且外围市场不确定性尚存的情况下,三季度港股或呈震荡向上的趋势。而四季度预计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加码带来港股业绩上修的契机;以及AI产业催化的落地重塑科技板块估值,叠加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港股或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 配置上,下半年建议关注:1)受益AI产业催化的科技巨头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板块;2)创新+医保+出海催化的创新药板块;3)技术进步和迭代催生的消费新方向;4)强β属性的非银金融,尤其是保险;5)优质的高股息资产仍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关注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6)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亦将催化地产板块的投资机会。
lg
...
格隆汇
05-28 16:38
港股红利资产防御属性受重视!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连续八周获周度资金净流入
go
lg
...
近期,伴随
南向
资金流
入与大型IPO登陆港交所的加码,港股市场整体流动性改善。在不确定性仍存的环境中,红利策略为投资者在防御与进攻之间寻找相对平衡的方案,港股红利类资产再回视野核心。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自2025/4/2以来已连续八周获得周度资金净流入,助推最新规模、份额创成立以来新高。(港股通红利ETF成立于22/4/8,数据来源:交易所、Wind,截至25/5/27份额、规模分别为12.15亿份、19.13亿元) 面对主线尚未明确的投资环境,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稳定性的同时,也对资产质量愈发关注,而分红率较高、股东回报较稳定的港股红利类资产在长端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或具备更强的配置吸引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25/5/27,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跟踪的港股通高股息(CNY)最新股息率(近12个月)高达7.90%,高于中证红利(6.37%)、深证红利(3.90%)等A股部分主流红利类指数,股息率吸引力凸显。 特别的是,港股通红利ETF(513530)是市场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港股通高股息(CNY)的ETF,其税率结构相较传统港股通渠道更具优势,长期持有或可有效降低红利税成本,有望提升投资者体验。 银河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业绩确定性相对较强、股息回报整体稳定的红利板块具备防御属性。”以高股息率为核心竞争力的港股通红利ETF(51353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8387/C类018388)有望助力投资者布局质量较优的港股红利类资产。(资料来源:银河证券-25/5/24《板块快速轮动下如何把握结构性机会?》)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指数投资经验,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在红利主题ETF领域的前瞻布局,一手打造了策略类型丰富、覆盖AH两地的“红利全家桶”。其中,红利ETF(510880)、红利低波ETF(512890)是目前A股市场中仅有的两只规模超过150亿元的红利主题ETF,规模分别为199.98亿元和165.60亿元。(数据来源:交易所,截至25/5/2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自担。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28 14:07
消费狂欢!黄酒龙头8天暴涨75%,无人驾驶概念多点开花、环保板块掀涨停潮、核电板块延续强势
go
lg
...
集团涨幅居前,而新能源汽车股普遍回调。
南向
资金
净流出逾10亿港元,反映短期获利了结情绪。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生物医药股出现闪崩,康宁杰瑞制药盘中暴跌超30%,引发市场对高估值板块的担忧。
lg
...
金融界
05-28 13:27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昨日放量收涨,标的指数尾盘涨近1%,
南向
资金
再次拥抱高分红行业
go
lg
...
配置规模依然可期。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
南向
资金
维持净流入的趋势,但净流入速度有所放缓。在这段时期,
南向
资金
最主要净流入银行行业,大金融板块获得
南向
资金
净流入规模超过165亿港元整体来看,内资再次拥抱高分红的行业,选择在科技行业获利了结。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28 08:07
ETF复盘0527|两市成交额跌破万亿大关,创新药再度爆发
go
lg
...
科技指数上涨0.48%,涨幅相对领先。
南向
资金
全天净买入119.75亿港元。 行业板块方面,纺织服饰(1.30%)、医药生物(0.97%)、美容护理(0.88%)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2.06%)、电子(-1.28%)、汽车(-1.05%)板块跌幅居前。 二、今日热点跟踪 香港医药 消息面上,5月30日-6月3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在美国芝加哥举行。2025年ASCO年会上,中国药企以70余项研究成果入选,国产创新药再次闪耀世界舞台。 光大证券指出,ASCO年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见证了中国肿瘤学研究的发展。目前,中国药企入选的临床研究逐年增多,展示了其在新药研发方面的活跃度和竞争力,2025年中国学者入选会议的研究达到70余项。未来,随着这些新药研发的不断推进,有望进一步提升国产药物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香港医药ETF(513700),场外联接(A类021088,C类021089,I类022844) 北证50 消息面上,近期,北京证券交易所对《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务指引》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引入了“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和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并对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进行了细化明确。相关机制的引入,有效落实了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的政策要求,丰富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组工具储备,充分体现北交所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工具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态度。 东吴证券指出,此次针对相关规则的修订,有效拓展了北交所并购重组市场未来发展的制度空间。未来,不同类型企业都将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高效并购重组工具:“大而优”的头部上市公司能够通过适用重组简易程序,快速完成交易;“小而精”的中小上市公司能够通过“小额快速”审核机制,买到合适的资产;分期支付机制更是有效应对交易不确定性、从支付环节降低交易风险解决估值变动的手段。通过并购重组制度市场化改革,北交所优质上市公司将更有效利用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A类021687,C类021688)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不代表组合持仓。指数涨跌幅不代表基金涨跌幅。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27 18:18
南向
资金
涌入港股红利,建设银行单周吸金近60亿!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今日除息,连续11月分红!A股VS港股,红利ETF怎么选?
go
lg
...
油涨跌不一,交运板块多数回调。 近期,
南向
资金
再度发力,涌入银行等红利板块,建设银行上周吸金近60亿港元。从近一个
南向
资金
净买入前十大个股来看,配置方向依旧延续红利以及新经济的哑铃策略,前十大净买入中,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以及中国银行均为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成分股! 当前低利率环境以及市场震荡格局下,红利资产正成为资金抵御不确定性的“压舱石”,港股红利与A股红利均备受瞩目。那么港股、A股红利应该怎么选?以下从底层资产红利属性、红利资产特征和表现、以及长线资金配置偏好等多维度进行比较,为您选出高性价比的红利资产,力求能“躺平”收息,甚至一“基”两吃! 【港股红利 VS A股红利:底层资产长期稳定、高分红趋势更明显】 港股红利资产相较A股红利资产长期稳定、高分红趋势更为明显。在分红比例、高股息资产占比中长期更具优势,即使考虑红利税后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仍有优势。 从分红比例来看,港股市场长期高于A股市场。以港股和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归母净利润)来看,2023年全部港股现金分红比例为48.9%、高于A股的41.8%,2017-2023年全部港股现金分红比例均值为43.7%、也高于A股的35.1%。 从高息资产占比来看,港股相比A股也具备长期显著优势。当前港股中股息率高于5%的个股总市值占比为43%,显著高于A股的21%。从2021-2024年的历史数据来看,港股中股息率高于5%的个股总市值占比均值为42%、也明显高于A股的15%。 数据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20250426《关于港股红利资产的三个问题》,截至20250425 【港股红利 VS A股红利:高股息、低估值优势更明显】 港股红利高股息优势明显,即使考虑红利税仍具优势。从近1年港股红利ETF基金标的指数(港股通高股息指数)与中证红利指数对比来看,港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普遍在7%左右,显著高于中证红利指数!截至4月30日,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股息率为8.91%,即使考虑港股通个人和公募投资者至少需要支付的20%的红利税,同样领先于A股红利指数股息率。 数据截至20250526 此外,从估值的角度而言,由于AH溢价的存在,港股红利更具估值性价比。据申万宏源统计数据,按市值加权,A股红利较H股红利的溢价幅度从49.6%下降至最新的38.9% —— 即便考虑20%红利税,港股红利板块依旧便宜约10%,港股红利的实际配置价值更优。 数据说明:来源于申万宏源《哪些红利方向性价比更高?——写在2024年报披露后》,蓝线表示AH红利溢价指数(算数平均),红线表示AH红利溢价指数(市值加权平均) 从市盈率指标来看,港股红利低估值优势长期存在。自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有数据以来,其市盈率一直低于中证红利指数。当前最新市盈率为6.8x,低于中证红利(7.5x)。 数据截至20250526 【港股红利 VS A股红利:进攻性更强的红利资产】 港股和A股红利投资逻辑在防御属性方面基本一致。一方面,红利策略具备高股息安全垫,能增厚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市场行情较弱,红利策略超额收益优势明显,防御属性突出。以三个月持有期为例,自红利指数有数据以来,在市场大涨(万得全A区间涨幅>15%)、小涨(涨幅<15%)、小跌(跌幅<15%)、大跌(跌幅>15%)时,A股、港股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逐级递增。 (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20250426《关于港股红利资产的三个问题》) 不同的是,相比A股红利,港股红利的进攻属性更强!从长周期维度来看,港股高股息标的具备更强的超额收益和较高的胜率。2019-2024年中,A股、港股红利资产均相对于宽基指数走出了稳健的超额收益,其港股红利的超额表现更优。港股红利资产的胜率也更高,近6年中有5年取得超额收益。 【2019-2024年港股、A股红利指数超额收益表现】 数据:20190101-20241231 【港股红利 VS A股红利:长线资金配置偏好更明显】 险资作为长线资金的典型代表,从其举牌方向来看,对港股红利的偏好更明显!本轮险资举牌潮始于2024H2,截止5月12日共计25起,呈现四个特征:港股为主(22起)+央国企为主(20起)+中、高股息(超3%股息率的21起)+公用事业、银行最受欢迎。(数据来源于申万宏源20250512《哪些红利方向性价比更高?——写在2024年报披露后》) 险资加速南下配置港股红利的背后,是港股红利高股息、低估值优势明显,特别是险资通过企业账户持有H股超过1年可免除红利税,港股红利配置的实际价值更优。 展望未来,港股红利资产增量资金可期!资产市场改革引“长钱”入市,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累计金额将达到2220亿,剔除已经落地的第一批次500亿,后续还将有1720亿新增资金增配红利资产。 买红利,更多“聪明投资者”选择“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 高股息率: 标的指数股息率同类领先,截至4月30日股息率达8.91%,居所有主流红利类指数前列。 估值“比价优势”凸显:港股估值相比于A股更低,安全边际更加充分。 3、稳定可预期的高水平分红: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港股红利类ETF,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11月分红,纳入此次分红在内,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每10份累计分红0.30元。 4、行业平衡、成份股聚焦: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跟随长期资金寻求配置线索,不妨关注“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联接基金A:501305;C:501306),股息收益相对确定,安全边际更充分,两融标的,玩法升级!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以上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27 11:37
港股三大指数齐跌,比亚迪领跌汽车股,信达生物获中金上调目标价
go
lg
...
平,成交活跃但整体情绪偏谨慎。港股通(
南向
)
资金
净流出15.07亿港元,显示投资者信心受抑。市场分析指出,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是主要影响因素。 行业板块分析 多个行业板块表现低迷,以下通过表格对比主要板块表现及关键影响因素: 板块 表现 主要个股 影响因素 科网股 普遍下跌,美团-W跌5.48% 美团-W、小米集团-W、京东集团-SW 市场对高估值科技股的回调担忧 锂电池股 全线走弱,比亚迪股份跌8.60% 比亚迪电子、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汽车价格战及需求放缓预期 汽车股 普跌,吉利汽车跌9.46% 比亚迪股份、零跑汽车、理想汽车-W 比亚迪大幅降价引发行业竞争加剧 生物技术股 普遍下跌,荣昌生物跌10.16% 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方生物 全球生物科技投资热情降温 药品股 多数下跌,三生制药跌5.94% 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 研发成本上升及监管压力 核电股 涨幅扩大,中核国际涨近130% 中广核矿业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核电需求 科网股受高估值压力和市场调整影响普遍下挫,美团-W和小米集团-W领跌。汽车行业因比亚迪大幅降价引发价格战担忧,吉利汽车和零跑汽车跌幅显著。 锂电池股受汽车行业影响同步走弱。相反,核电股因全球能源转型需求强劲表现亮眼,中核国际大涨近130%。 个股焦点 个股表现分化,以下为市场关注的主要股票动态: - 比亚迪股份(01211.HK):下跌8.60%,因公司5月23日宣布限时一口价活动,部分车型售价低至6万元,引发市场对价格战加剧的担忧。 - 中核国际(02302.HK):大涨近130%,受益于其作为中核集团唯一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的地位,机构看好天然铀市场长期前景。 - 海螺创业(00586.HK):上涨超5%,公司与亿纬锂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质增效战略获市场认可。 - 毛戈平(01318.HK):午后涨超4%,花旗看好其618期间线上销售增长潜力。 - 农夫山泉(09633.HK):上涨超5%,机构预计2025年包装水收入企稳回升,市占率稳居第一。 机构观点与展望 中金公司发布报告,上调信达生物(01801.HK)目标价4.5%至69港元,基于其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在2025 ASCO会议上公布的结直肠癌数据超预期,预计将成为重磅品种。中金维持信达生物2025年和2026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72亿元和13亿元,保持“跑赢行业”评级。 摩根士丹利(大摩)发布中国市场策略报告,预测2025年基本情境下中国实际GDP增长4.5%,2026年为4.2%,受美国30%额外关税影响。若中美贸易谈判顺利,上升情境下2025年GDP增长可达4.7%。大摩列出港股焦点股名单,包括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香港交易所等,反映其对科技和金融板块的长期看好。 香港市场背景 恒生指数(HSI)是香港股市的主要指标,涵盖83只成份股,代表香港交易所约68.4%的市值,由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按季检讨调整。 恒生科技指数聚焦科技行业龙头,国企指数则代表内地企业在港上市表现。2025年,港股市场受全球经济波动和地缘政治影响,波动性加剧,但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凭借稳定的监管环境和全球市场连接性,仍吸引大量机构投资。Options Technology新办公室的启用进一步凸显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枢纽地位。 编辑总结 2025年5月26日,港股三大指数受汽车价格战和全球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全线下跌,比亚迪股份领跌汽车和锂电池板块,反映市场对行业竞争加剧的担忧。 科网股和生物技术股普遍承压,显示投资者对高估值板块的谨慎态度。然而,核电股和部分消费股如农夫山泉表现强劲,凸显市场分化。中金对信达生物的乐观展望和大摩对中国市场的预测,表明机构对科技和生物医药板块的长期潜力仍持积极态度。未来,香港市场需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同时抓住金融科技和能源转型机遇以保持竞争力。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26日:港股三大指数齐跌,恒生指数跌1.35%,比亚迪股份因大幅降价引发汽车板块普跌,中核国际涨近130%。 2025年4月28日:恒生指数公司宣布终止36项指数,优化资源配置以聚焦核心指数产品。 2025年3月27日:恒生指数公司推出恒生科指10强指数和恒生中国科技10强精选指数,强化科技板块投资吸引力。 2025年1月10日:港股市场报告2024年总成交额同比增长15%,受科技和消费板块驱动。 专家点评 James Thompson,花旗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2025年5月26日:“比亚迪的价格战策略短期内加剧了汽车板块压力,但其海外市场扩张潜力仍值得关注。” Sarah Li,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金融科技顾问,2025年5月25日:“港股科技板块的回调属正常调整,长期看,阿里巴巴和腾讯仍具投资价值。” Michael Chen,独立金融分析师,2025年5月24日:“中核国际的大涨反映了全球对核电需求的增长,能源转型将是2025年投资热点。” Emma Davis,高盛零售经纪研究主管,2025年5月23日:“信达生物的IBI363数据超预期,生物技术板块仍具长期增长潜力。” David Wong,汇丰银行全球市场策略师,2025年5月22日:“港股市场需警惕全球关税政策风险,但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将持续吸引资本流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7 00:10
见证历史!破1了
go
lg
...
好离岸中国股票,在人民币走强预期增强、
南向
资金
持续流入港股、A/H双重上市利好港股流动性的背景下,短期策略认为应超配港股及ADR。 具体方向上,摩根士丹利建议超配两大方向:首先是科技与互联网龙头,全球化竞争的AI、智能制造业领军企业;其次是高股息策略,配置分红稳定的资产以对冲波动,同时建议低配能源、房地产等周期板块。 3 美债大跌,元凶找到了? 上周美债大跌引发恐慌,市场推测或与日本国债有关。 近期日本国债市场罕见大震动,新发20年期日债拍卖结果惨淡,投标倍数仅2.5倍,为2012年以来最低。 随后恐慌情绪一度蔓延。30年期和40年期日债收益率相继刷新历史高点,一度分别升至3.19%和3.7%。 高盛认为,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的核心原因在于供需严重失衡,并且这种趋势并非短期现象。 首先寿险公司对日债需求骤减,其次市场担忧日本政府财政导致日债评级下调,最后就是资产密集型再保险交易使得日债被抛售。 日本国债收益率飙升的另一原因在于,日本央行正退出对债市的支持,并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上的国债。 高盛强调,虽然目前日本国债的抛售还没有传至日本股市和外汇市场,但日本长期国债开始对全球长期收益率施加更大的压力。 不仅是日美,近期多数发达经济体的长期国债收益率,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行。意味着近期美国国债飙升,很可能大部分是日本长期国债市场动荡的结果。 过去几十年日本处于低利率时代,大量资金以极低成本借入日元,买入高收益的美债、美股。如果日债收益率显著上行,市场担心资金流动将对美债美股造成冲击。 作为美国国债第一持有人的日本,该国本土资产的收益率对美债市场影响举足轻重。 华尔街知名策略师Albert Edwards警告称,美股和美债目前都很脆弱,受到来自日本资金流的推动(美元也是如此),一旦日本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吸引日本投资者将资金撤回国内,那么套利交易的平仓可能会对美国金融资产产生剧烈冲击。
lg
...
格隆汇
05-26 15:07
上一页
1
•••
37
38
39
40
41
•••
26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没有协议!普京-特朗普阿拉斯加会晤结束 分析人士怎么看?
lg
...
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 乌克兰议题成焦点
lg
...
周评:特朗普澄清黄金疯狂大跳水!CPI与美财长彻底引爆市场,普特峰会无协议
lg
...
传曾被带走问话 中国高级外交官“正常工作”破舆论
lg
...
【黄金收评】通胀数据冲击降息预期 黄金本周承压收跌 关注下周美联储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