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从支持川普到建立第三党 科技“疯子”马斯克的艰难从政路
go
lg
...
而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金钱、资源和其科技
大佬
的身份来为自己争取青年群体和科技新贵们的选票。事实证明,有了马斯克的带头支持,以及特朗普在竞选时所作出的那些承诺,硅谷的那帮信奉“技术加速主义”的科技
大佬
们确实也大都把票投给了特朗普。 而在特朗普上台后,马斯克确实得到了机会开始实现其政治理想,其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的实际负责人,虽然对外的身份一直是特约顾问。政府效率部从内部推动“瘦身政府”的政治改革:大幅削减冗余预算、重组行政结构、用技术替代低效人力。 政府效率部大刀阔斧的改革也遭到了联邦政府内部的抵抗,公众的争议,甚至还有多起诉讼,而正在5月30日,马斯克宣布退出政府效率部。 而特朗普和马斯克也在短暂的蜜月期后,迎来了矛盾的集中爆发。 “大而美”法案便是这场冲突的高点,该法案取消了对新能源车的税收抵免,马斯克认为这是对特斯拉等新兴产业的“精英惩罚”,是一场将预算倾斜回传统能源与军工集团的逆流。他多次在X发帖反对,称其为“腐败政治的丑恶体现”。 而特朗普则直指马斯克“贪婪又忘恩负义”,声称马斯克是在为自己争取利益,并公开扬言“或许应该考虑驱逐他出境”。 至此,马斯克这个科技精英与特朗普这位民粹领袖的政治同盟彻底破裂。 从政策的分歧到人格层面的不匹配,这个还有着想要改变世界的政治理想的科技
大佬
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政治改革,不可能通过现有体制、也不可能依靠特朗普来实现。 建立一个独立的第三党,似乎成为了他摆脱依附关系、能够独立接管方向盘的唯一方式 一个技术加速主义的政治理想 马斯克从来不是一个典型的商人。他造火箭、造车、做脑机接口,甚至收购社交平台。这些行为看起来疯狂且分散。其实围绕着一个内核展开:技术驱动未来,政府变小,人类变得自由。 这也是他的政治底色。在多个场合,马斯克都曾表达对“大政府”的不信任:他痛恨繁复的监管、臃肿的预算和效率低下的行政系统。他认为技术完全可以承担大部分治理功能,比如AI裁员、自动化流程管理、区块链透明审计……这些工具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降低“人性中的腐败风险”。 他的理想是一种“科技理性统治”——政府像一家高效公司一样运转,官僚系统被精简,公民拥有更多自主权力,而这些都应该由技术和工程师们的计算所实现。 而现有的两党体制,在他看来,是一台永远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妥协机器,不可能真正“让系统升级”。甚至他认为,两党之间的对立,本质是掩盖他们共同守护的旧秩序。 所以,马斯克建党,并不是为了成为另一个政治人物。而是要要通过自己的政党,把技术治国的理念嵌入国家运作体系中,甚至终有一天,取消“政党”这种形态本身。 当下,在马斯克的确拥有许多资源能够让其发起第三党,比如他掌握着X这个社交媒体,这使得他能够在无需媒体背书的前提下引导舆论,煽动情绪。并且,其个人拥有众多粉丝,这些粉丝是特斯拉用户、加密货币持、崇尚科技的年轻人们。并且,他是首富,拥有大量的金钱,并且还有技术。 但是建立一个新的政党,和建立一个科技帝国还是有许多不同。科技商业帝国的构建和一个有影响力的政党的构建,所需要的,则是不同的能力。商人构建帝国遵循资本的逻辑,政客动员靠的则是身份认同。 马斯克在商业上可以靠一个明星产品撬动亿万营收,但他的公众形象不稳固,他既是天才工程师,也是情绪化的社交平台“疯子”;他支持言论自由,也封禁记者的账号;他的“政治理念”不成体系,甚至夹杂着明显的个人情绪,而以上这些混乱和疯狂也削弱了其在主流中产与中立选民心中的可信度。 马斯克离建党还有多远? 而且,美国的政治体制对于第三党极为不友好,各州选票制度、总统选举人团机制,以及政党补贴、媒体资源分配等,都严重倾向两大党。 可以说美国现行选举制度极大限制了第三党的崛起。美国选举专家布雷特·卡普尔说,所有州的法律都偏向共和、民主两大政党,并尽可能对第三党的出现制造障碍。 而且历史数据显示,美国第三方政党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在美国政治史上,最成功的第三方候选人要数1992年独立总统候选人罗斯·佩罗,他获得了18.9%的普选票。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得票率也无法转化为选举人票。2016年大选中,自由党的加里·约翰逊获得3.27%普选票,创造了该党历史最佳成绩。在2020年,绿党的吉尔·斯坦也仅获得了约1.1%的普选票。 《华盛顿邮报》也指出,“美国党”或任何新成立政党想要动摇美国沿袭已久的政治架构,都将面临重重障碍。 当下,马斯克尚未正式发布完整的政党纲领,但根据马斯克的发言,“美国党”计划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成为活跃的政治力量——“聚焦于仅仅2或3个参议院席位和8到10个众议院选区。” 上述选举专家卡普尔表示,尽管马斯克可能在某些州推动少数候选人进入选票,但建立一个全新的全国性政党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绝无可能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完成。
lg
...
金色财经
07-08 19:26
冲刺“存储芯片第一股”?长鑫科技启动上市辅导,估值曾超1400亿元,芯片
大佬
朱一明亲自掌舵,曾言不盈利就不领钱!
go
lg
...
背后也有兆易创新创始人朱一明这位“芯片
大佬
”的身影。 被阿里、腾讯等看中,投后估值超千万元 长鑫科技的全资子公司长鑫存储是一家一体化存储器制造公司,专注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为601.93亿元,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接持有公司21.67%股份。 兆易创新虽然仅持有长鑫存储股权较低,但该公司以及其创始人朱一明对长鑫存储的影响较大。可以说,长鑫存储公司的创立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朱一明的推动。 就在2016年,兆易创新科创板上市的这一年,朱一明就盯上了市场巨大的DRAM芯片领域。DRAM芯片广泛应用于服务器、智能手机、PC电脑等领域,具有极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但市场高度集中,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分天下。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DRAM消费市场,国产化率不足10%。 彼时,朱一明拟通过收购北京矽成半导体有限公司来进军该市场。不过,收购的失败让朱一明选择了另一条路——拟创立一家DRAM公司。得知朱一明有进军DRAM领域的想法后,合肥政府找上了门。 据报道,合肥产投总经理袁飞透露,长鑫存储一期建设投入180亿元,由合肥市政府出3/4的资金,兆易创新出剩下的1/4资金。之后,长鑫存储获得多轮融资,除国家大基金战略投资外,还吸引阿里巴巴、腾讯投资、云锋基金、阳光保险、建信股权、人保资本等十余家机构的投资。 朱一明的兆易创新当然也对长鑫存储进行了股权投资。就在2024年3月,兆易创新公告宣布计划对长鑫科技进行15亿元的战略增资,增资完成后,兆易创新将持有长鑫科技约1.88%的股权。根据公告,长鑫科技本轮增资的投前估值约1400亿元。不过,公开资料显示,兆易创新最新持股比例显示降至0.9527%。 此外,在2024年12月27日,碧桂园披露公告,将出售长鑫科技约1.56%的股本权益,交易总价为20亿元,长鑫科技的估值约为1282亿元。 朱一明曾亲自坐镇,“不盈利就不领钱” 如今,长鑫存储已经从无名小辈成长为DRAM市场的“黑马”,并有望收获“DRAM(内存)第一股”的头衔。 根据福布斯发布“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在半导体领域,长鑫存储、海光信息、华为海思及中微公司等6家公司上榜。 另外,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DRAM制造商CXMT(长鑫科技)预计将占全球产能的13%、出货量的6%和收入的3.7%。2025年,其产能有望增长至与第三大DRAM制造商Micron(美光)相近的水平。 长鑫存储的发展离不开朱一明。该公司官网显示,其董事长为朱一明,CEO为曹堪宇。 在2018年7月,朱一明卸任兆易创新总经理,仅保留董事长职位。同时,朱一明自2018年7月起同时担任长鑫存储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并自2021年2月起担任长鑫科技董事长。在接过长鑫存储CEO职位时,其曾承诺盈利之前不领一分钱工资、一分钱奖金。 再之后,朱一明卸任长鑫存储CEO职位,仅担任该公司董事长。不过,接任者也有着在兆易创新工作的经历。 当下,长鑫存储的CEO为曹堪宇,于2017年加入长鑫存储,2023年4月起,他开始担任长鑫存储首席执行官。加入长鑫存储前,曹堪宇曾担任兆易创新战略市场副总裁。他也曾在北京凡达讯科技有限公司任首席执行官,并于2005 年联合创立了昆天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担任中国区总经理。 长鑫存储与兆易创新之间也存在着业务往来。长鑫存储为兆易创新提供DRAM产品的代工服务,兆易创新则采购长鑫存储的DRAM产品,并用于其自身的DRAM业务拓展。 据证券时报报道,由于兆易创新预计DDR4 8GB产品在TV、工业等重点领域将同比放量,相应采购代工金额预计增加,2025年度预计双方交易额度约11.61亿元。
lg
...
金融界
07-08 15:17
但斌、李开复、格隆博士齐聚鹏城!这场盛会爆火,干货满满!
go
lg
...
参会嘉宾非常重磅,汇聚各大基金、私募
大佬
,不容错过。
lg
...
格隆汇
07-04 21:48
重磅!业务销售出身的董明珠拟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71岁高龄刚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格力电器副总裁胡余生、清华大学教授杨旭东等一同获提名
go
lg
...
显示,董明珠是销售出身,并不是技术方面
大佬
。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1994年开始相继担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2007年,她出任格力电器总裁。2012年,董明珠接任格力电器董事长至今。 不过该项目15人公示名单中,董明珠并没有排在第一位,反而是格力电器总工程师助理夏光辉15位主要完成人之首,其他主要完成人清华大学教授杨旭东,格力电器副总裁胡余生以及林金煌,刘挺,梁博,何振健,魏会军,马荣江,官赤霄,杨欧翔,梁玉林,王晓倩,邹云辉。 夏光辉、胡余生均与董明珠关系密切 公开资料显示,夏光辉曾经出任格力电器总裁助理,格力电器总工程师助理。2018年,时任格力电器总裁助理的夏光辉,曾出席由中国家用电器标准与技术产业联盟主办、格力电器承办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安全使用年限》联盟标准发布会,当时分管家用空调和出口空调的技术。2024年3月14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海开幕,出任格力电器总工程师助理的夏光辉说,格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家用变频空调,开展了“变频空调AI动态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还自主研发了空调动态节能的高适用性AI芯片,建立了满足空调算力的动态节能硬件平台。 排在第四位的是格力电器副总裁胡余生。 胡余生是电机领域的技术专家,曾出任格力电器总工程师助理、空调设备及系统运行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该实验室藏有格力的“秘密武器”,他领衔研发了全球首台1300冷吨超大制冷量磁悬浮制冷压缩机。在今年四月份的格力电器换届中,胡余生与王凯,方祥建、刘华、李绍等一同出任格力电器一职。 此外,林金煌是格力电器研发部部长。 值得注意的是,夏光辉、胡余生均与董明珠关系密切,且深度绑定。 在董明珠参与格力电器混改中,董明珠控制的格臻投资获得了相当大的话语权。在合伙公司格臻投资18位股东中,董明珠认缴12.1万元,控股新公司95.2%胡余生持股0.24%。夏光辉持股0.08%。 2020年1月17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在2019年12月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要求对2019年12月3日公司披露的《关于公司控股股东签署 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的部分内容进行问询。格力电器回复称,董明珠与其他17名格臻投资出资人不构成一致行动人;其他17名格臻投资出资人与珠海明骏、珠海贤盈、珠海毓秀不构成 一致行动人。 71岁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 董明珠生于1954年,现年71岁。自2012年起至今,董明珠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已经超过12年。 早在2018年5月,格力电器董事会任期接近届满时,董明珠的“超期服役”就已经引发了外界的诸多讨论,而换届选举工作却一延再延,直到2019年1月董明珠高票连任才尘埃落定。此后,格力电器在2019年完成混改,引入高瓴资本,格力集团不再是控股股东。混改后,格力电器变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企业,作为董事长和总裁的董明珠,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权“掌舵者”。 4月22日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董明珠当选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根据表决结果,董明珠以35.7亿股的同意票数、占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124.46%的赞成率连任第十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与会董事一致同意选举董明珠为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一致。 截至目前,董明珠持有格力电器股票约1.01亿股,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一致行动人。
lg
...
金融界
07-04 17:18
行情刚好一点 WLFI就要解锁了
go
lg
...
在第二轮壕掷4500万美元购入。 加密
大佬
们对于该项目的支持,更像是对于特朗普的一种谄媚。不仅仅是孙宇晨, DWF Labs 投资 2500 万美元购买了 WLFI 代币,总部设在阿联酋的 Web3 投资基金Aqua 1于2025年6月宣布,将投资1亿美元于 WLFI 代币。 支持旗下稳定币USD1的机构和项目也不少,该稳定币2025 年 3 月推出,而在该稳定币刚推出,阿布扎比投资机构MGX对币安进行了 20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该投资就用的USD1结算。而该稳定币不仅仅是在以太坊上铸造,目前也在BNB Chain和Tron上铸造。 以上均可见,WLFI项目已经跟加密行业头部的机构和个人深深绑定。不仅仅是币安和波场,多个协议与DAO也都宣布集成了USD1,一些加密支付和商业项目也已经接入了USD1。 2025年6月,WLFI宣布与伦敦加密基金 Re7 合作,在以太坊借贷协议 Euler Finance和币安链质押平台 Lista 上推出 USD1 稳定币金库,以扩大 USD1 在以太坊和 BNB Chain 生态的影响力Lista 是由币安 Labs 投资的主要 BNB 质押平台。 此外,目前最大的去中心化借贷平台 Aave ,也已经发起了将 USD1 引入 Aave 在以太坊和 BNBchain 市场的提案,目前草案已经获得投票通过。 而在交易平台方面,USD1 已登陆 Binance、Bitget、Gate、火币等 CEX,以及在 Uniswap、PancakeSwap 等 DEX 上架。 根据项目网站披露,川普家族可获代币销售净收入的 75%,以及未来业务净利润的60%。加密众机构的簇拥和支持,从根本上来看,无疑就是对特朗普的又一次政治献金罢了。 川普严选,散户被割 去年12月,WLFI项目不停地购入如ETH、AAVE、LINK、ONDO、ENA等代币,这些代币在最初因为特朗普效应叠加牛市,迎来了客观的上涨,散户们也纷纷跟着“特朗普”买币,这些代币也被称为“川普严选”,但是随着散户的疯狂买入,这些代币也陷入了下跌,散户们“又买在山顶了”。 如果说散户们的跟风购买只不过是一定会被割的韭菜行为,那么WLFI项目和其它项目达成的“买入WLFI代币,我们就会在钱包内购入你们项目的代币”的商业协议,就是一次明目张胆的收割。 TRON的创始人孙宇晨买入了7500万美元的WLFI代币,作为回报,WLFI 于 2025 年1 月20日率先购入价值 470 万美元的TRX随后在22日和 24 日两度增持,最高时累计持有高达 4071.8 万枚TRX。也为波场做足了营销。 跟着总统买币,事实证明,也不过是一次跑得快的接盘游戏。 这一次,原本定于明年才会解锁的WLFI,又要提前解锁了,WLFI项目方急切推动其流通以获取收益的意图也不言而喻。毕竟,随着稳定币法案,大美丽法案的纷纷通过,以及降息预期的提升,市场上愈发看好牛市的来临,WLFI项目方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情绪变化,选择提前解锁代币,是期望搭乘牛市东风,借助市场热度提升 WLFI 代币的交易活跃度与价格。项目方及早期投资者也有望借此获取丰厚的回报。 上线,肯定会有散户们的大量抛售,当然也会有许多错过早期公募的散户等着买入,WLFI会复刻TRUMP代币的暴涨吗?还是只是类似TRUMP代币的一次惨烈收割?和TRUMP代币对比,WLFI等着获利的早期投资者太多了,而人们或许已经被TRUMP代币割怕了。
lg
...
金色财经
07-03 15:55
41亿估值 Vs 0.71%市占率:微脉IPO撕开互联网医疗"皇帝新衣"
go
lg
...
O吴泳铭、腾讯联合创始人吴霄光等互联网
大佬
入局。然而,透过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与行业格局,这家估值达41亿元的独角兽正面临主营业务增长停滞、市场份额微弱、AI战略含金量存疑等多重挑战,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引发市场深度质疑。 行业地位之困:第三大收入背后的0.71%市占率 在互联网医疗赛道扎堆冲刺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微脉选择以“全年收入”为统计口径,宣称自身位列中国全病程管理服务市场前三,且为“最大的患者导向型AI赋能服务商”。但这一看似光鲜的标签,在行业高度分散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中国互联网疾病管理市场参与者超百家,微脉虽以6.53亿元营收跻身行业第三,但市场份额仅0.71%,较第二名0.89%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横向对比同期递表的竞争对手:健康之路以注册用户数计市场份额达3.2%,健康160凭借合作医院数量占据2.8%份额,而微脉的“收入排名”实则源于其更重的服务模式——其全病程管理业务包含治疗预约、用药指导、家庭护理等全链条服务,导致客单价显著高于单纯的信息撮合平台。 这种“以重博大”的策略并未转化为竞争优势。招股书显示,微脉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持续低于15%,客户集中度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出其尚未建立稳定的大客户合作网络。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已从2023年的27.5%骤降至8.2%,核心业务增长乏力迹象显现。 盈利迷局:连续三年亏损下的成本压缩游戏 尽管微脉在招股书中强调“经调整EBITDA亏损持续收窄”,但财务数据揭示其盈利改善主要依赖成本削减而非业务增长。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5.12亿元增至6.53亿元,但同期年度亏损仍达1.93亿元,经调整EBITDA亏损率虽从-42.5%收窄至-2.5%,却仍未能实现经营层面扭亏。 拆解其成本结构可见端倪: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9.9%至0.949亿元,行政费用减少11.4%至0.471亿元,研发费用压缩25.3%至0.30亿元,三项费用削减总额0.567亿元,远超同期营收增量0.25亿元。这种“节流式”改善难掩毛利疲软:2024年毛利率为19.9%,较2023年仅提升1个百分点,且显著低于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头部企业。 核心业务增长分化进一步加剧盈利压力。作为营收支柱的全病程管理业务,2024年收入增速从2023年的10.46%骤降至7.49%;保险经纪业务受“报行合一”政策冲击,收入同比下滑37.48%至0.56亿元;仅医疗健康产品销售业务保持28.4%增长,但该业务毛利率难以支撑整体盈利。 AI战略虚实:第三方模型架构下的技术依赖症 在招股书中,微脉将AI技术视为核心壁垒,宣称其CareAI平台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与动态医疗知识库,可实现智能分诊、用药提醒、康复跟踪等功能。然而,技术细节披露暴露出两大隐患: 其一,基础模型依赖第三方风险。CareAI基于外部供应商提供的大型语言模型构建,微脉无法控制模型架构、参数及更新节奏。这意味着其AI能力完全受制于基础模型供应商的技术迭代,一旦合作终止或模型升级滞后,将直接影响服务稳定性。招股书明确提示:“若第三方模型停止服务或性能下降,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其二,研发投入与战略定位错配。2023-2024年,微脉研发费用分别为0.399亿元、0.298亿元,占营收比例从6.4%降至4.6%,远低于同期销售费用率。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资源配置,与其宣称的“AI驱动型企业”定位形成鲜明对比。 估值泡沫隐现:41亿估值与3600万现金的生死时速 微脉的资本故事始于2016年A轮融资,此后六年完成六轮融资,累计募资超15亿元。年初完成D+轮融资后,公司投后估值达5.6亿美元(约4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C轮融资时的1.5亿美元暴涨273%。然而,高估值背后是沉重的财务负担: 招股书显示,所有IPO前投资者均获授予若干特殊权利。而这些权利中包括了,若微脉未能在2026年7月7日起三年内完成IPO,投资者有权要求赎回优先股。截至2024年末,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高达19.84亿元,而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3614万元,流动比率仅为0.2倍。即便不考虑赎回义务,其经营活动现金流也持续净流出,2024年净流出3950万元,资金链濒临断裂。 市场对比显示,微脉当前估值已超过多数可比公司。以2024年营收计算,其PS(市销率)达6.3倍,高于健康160(3.8倍)、智云健康(4.1倍)等未盈利企业。若参照京东健康(PS=2.1倍)、平安好医生(PS=1.8倍)等已盈利企业的估值水平,微脉合理市值应不超过14亿元,当前估值存在显著泡沫。 破局之路:从资本游戏到价值创造 面对多重挑战,微脉的突围路径需回归医疗本质。一方面,需深化与公立医院的合作,通过SaaS服务切入院内管理场景,构建“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服务闭环。目前其合作医院虽达2000家,但多数仅停留在挂号导诊等浅层服务,未能渗透至诊疗核心环节。 另一方面,AI战略需从“概念包装”转向“价值落地”。可借鉴IBM Watson Health的教训,避免盲目追求技术炫技,而是聚焦于单病种管理场景,通过真实世界数据(RWD)训练垂直领域模型,形成可量化的临床价值。例如,在糖尿病管理中实现血糖波动预测准确率提升20%,或将获得保险公司支付方认可,打开商业化空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微脉成为下一个“流血上市”的案例。若其无法在2026年前证明盈利能力,或将重蹈医渡科技(股价较发行价跌82%)、智云健康(市值缩水75%)等企业的覆辙。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转折点上,唯有回归医疗本质、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穿越资本寒冬。
lg
...
金融界
07-03 14:57
华尔街频发警告:标普500当前涨势不可持续,各种指标都在“亮红灯”!
go
lg
...
” 而他也并非唯一一个发出警告的华尔街
大佬
。曾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传奇投资人、经济咨询公司A. Gary Shilling & Co总裁Gary Shilling也表示,标准普尔500指数正处于“非常脆弱的境地”,估值指标“告诉你,股票非常昂贵”。 他认为,基于消费疲软、就业市场低迷以及企业利润承压的迹象,明年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为60%。 与此同时,美国顶级经济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夫·汉克(Steve Hanke)近期也表示,尽管股市历来不受地缘政治冲击的影响,但他怀疑投资者认为在特朗普于6月斡旋停火后,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已经解决的观点是否正确。 “我不太确定他们是对的,”他说:“大量戏剧性的政策变化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不确定性。”
lg
...
金融界
07-03 11:07
【美股盘前】特朗普法案连闯两关,市场静候小非农,标指小幅回升,宣布提高股息的银行股上涨,Coinbase涨2%
go
lg
...
:TradingKey】 想知道华尔街
大佬
们如何投资,点击了解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02 20:19
【美股盘前】关税谈判大限将至,大漂亮法案分歧难解,标指跌落纪录高位,特斯拉暴跌5%
go
lg
...
:TradingKey】 想知道华尔街
大佬
们如何投资,点击了解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01 20:39
2025上半年收官:港股罕见成大黑马!
go
lg
...
去了蝉联四届的首富之位。 而今年最高光
大佬
之一的雷军家族,得益于造车大获成功刺激小米集团股价激增(小米集团的市值上半年大涨73.77%),雷军得以持股市值2010亿元,较2024年暴涨96%的速度,使排名从去年的第14位大幅跃升至第6位,成为资产规模排名增量最快的头部
大佬
之一。 看得出来,
大佬
们的财富增长和排名,某个角度可以说是得益于各位股民朋友的积极捧场支撑,虽然大家今年不一定炒股赚到了钱,但你们支持是不会白费的。 所以啊,大家下半年继续努力努力,首富们的财富再增长一节,就看你们了!(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6-30 20:40
上一页
1
2
3
4
5
•••
20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大突发!特朗普:已经非常接近与中国达成协议 习近平提出会晤请求
lg
...
中国传大消息!纽约时报:中国限制公职人员出国 幼教、医生也上交护照
lg
...
俄乌突传重大消息!彭博独家:俄罗斯考虑向特朗普提出乌克兰空中停火方案
lg
...
中国突传重磅!南华早报:中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行动取得首个重大胜利
lg
...
中美突发!彭博:两名在美的中国公民涉嫌向中国走私英伟达先进芯片被捕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