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世界正在抛弃美国,即便川普下台也难以逆转 |《外交事务》
go
lg
...
正在搞”黑帮资本主义”【反川精英与挺川
大佬
罕见对话】 7 想象一下,你有幸继承了一块临海的土地。这里风景绝佳,直通海滩。 但你只是在一家监管良好、可靠的保险公司出现,并提供足够的房屋保险后,才在这块地上投资建造了一座豪宅。 当然,你必须为此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 但该公司的保险覆盖也让周围地块的业主们敢于建设,从而催生了一个繁荣的社区:修建道路、供水设施、通信基站,房价不断上涨—— 最关键的是,只要你持续缴纳保费来防范洪水和飓风,你对房产的进一步投资风险都很低。 8 本质上,这正是全球近80年来的经济运行模式。 二战后,美国通过充当全球的主导性保险提供者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承担这一角色的同时,它也能在不必诉诸严厉威胁的情况下,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和安全政策保持一定的控制。 作为交换,参与这一体系的国家得以免受各种风险的侵害。华盛顿的军事霸权和它所维持的国际秩序机制,使得国界大体稳定; 多数经济体可以在没有被征服威胁的情况下繁荣发展。 1980 到 2020 年间,参与其中的国家之间及国家内部的收入总体上实现了趋同。 9 经济不公现象仍然存在;有时甚至由美国施加。 但整体而言,这一全球保险体系在经济稳定、创新和增长方面,几乎对所有人都是双赢。 总体上的暴力与战争减少,较贫穷的国家更容易将其经济融入对外开放的高收入市场。 这种安全或许依赖于一种共同的幻觉——即只需极少的军事投入和行动就能维持地缘政治的稳定。 但这一体系延续了数十年,部分原因在于美国两党政策制定者都重视该体系,部分原因在于外部参与者足够相信并从中受益。 10 如今,这种安全感已经消失。 再次想象你的那栋海滨别墅。对你财产的威胁正在增加:海平面上升,飓风变得更致命。 然而,你长期信任并按时缴费的保险公司,并没有单纯提高保费,而是突然拒绝理赔,除非你支付两倍的官方费率,并额外“私下打点”。 即便你付了,他们又通知你,普通保费要上涨三倍,保障却更少。 没有其他替代保险公司可选。 与此同时,你的税收上涨,日常公共服务却因灾害应对需求增加而变得不可靠。 11 导致这个延续80年的经济体系崩解的,并非川普一人。 造成破局的因素清单很长——在海滨别墅的类比中,那些并非由保险公司造成的潜在威胁——包括: 中国的崛起及美国的回应、气候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美国选民在经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2008–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新冠疫情后,对在任精英的信任合理地丧失。 12 但川普政府的政策构成了一个明确的转折点。 总统的支持者有时将其描述为风险的重新定价:自由世界的保险商在调整费率和服务,以适应新现实并纠正之前低估价格的倾向。 然而,这种描述是错误的。 川普政府已明确表态,它希望美国运作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即通过制造和维持不确定性来榨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同时付出尽可能少的代价。 13 川普及其顾问会辩称,这只是简单的互惠或对那些几十年来“剥削”美国的国家的公平对待。 然而,这些国家从未获得过与美国所得相近的回报: 超低成本的长期贷款给美国政府; 对美国企业和劳动力的巨额外国投资; 几乎全球范围内遵循美国的技术与法律标准,从而使美国企业占据优势; 对美国金融体系在绝大多数全球交易和储备中的依赖; 遵从美国的制裁举措; 为驻扎美军付费; 广泛依赖美国国防工业; 而最重要的是,美国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不仅如此,美国作为保险提供者而获利颇丰,其盟友还在许多重要的安全相关决策上让渡了权力给华盛顿。 14 提供保险的最大好处是,你可以多年不用付出额外行动或成本,就能持续收取保费。 这一点对美国在全球提供的经济保险更为真实,因为美国安全承诺的存在本身就降低了投保者所面对的实际威胁,从而减少了赔付需求。 但川普政府却抛弃了这种盈利且稳定的商业模式,转而强化相反的恶性循环。 客户会越来越少,风险却越来越大。 事实上,企业、政府和投资者已经在根本上改变做法,试图改为自我投保。 对抗或逃离 15 事实上,川普的做法对那些与美国经济联系最紧密、并最习惯于以往游戏规则的国家伤害最大:加拿大、日本、墨西哥、韩国和英国。 以日本为例:它长期押注美国,四十多年来在美国本土大规模投资生产,并在这一过程中转移了自身的技术与管理创新。 日本将国民储蓄中更大比例、更长时间地投入美国国债,超过任何其他经济体。 它同意作为美国在对华前线的“海上航母”,并在国内反对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仍坚持驻扎美军冲绳基地。 日本在七国集团(G-7)和二十国集团(G-20)中支持过川普的第一届政府,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又追随拜登政府对俄实施平行制裁; 自 2013 年以来,日本还根据美国的政策优先事项大幅增加军事开支。 16 直到今年,日本得到的回报都是可靠的白金级保障。 日本的投资者和企业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能在美国市场上有竞争力地销售产品,储蓄可自由进出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并能安全地在美国投资生产。 日本在川普第二任期前的经济战略就是建立在这种保障会继续存在的假设之上,即便代价更高: 2023 和 2024 年,日本公司宣布的投资计划强调,他们准备将更多资本投入美国工业,包括钢铁等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并牺牲部分中国市场份额以配合美国。 17 然而,今年7 月中旬宣布的美日贸易协议却让日本的成本远远超出预期,同时削弱了保障。 对日本征收的15%关税,比之前高出十倍,影响到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等主要产业。 日本还承诺设立一支基金,额外向美国投资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14% 的资金——这些资金由川普个人酌情支配,并将部分利润让渡给美国。 这与以往的民间投资相比,是日本储户预期回报和自主权的重大缩水,因为过去的投资并不受如此随意的美国政府监管。 协议中还明确要求日本购买美国飞机、大米和其他农产品,以及支持阿拉斯加天然气开采,这使日本暴露于新的风险之中。 即便日本履行了协议,也仍可能受到川普单方面进一步提高保费、减少保障的决定所威胁。 与此同时,华盛顿近期在半导体贸易上的对华妥协进一步削弱了日本走联盟式经济道路的收益。 18 川普政府预期其关键盟友会为美国的保护不惜一切代价。 迄今为止,日本、墨西哥、菲律宾和英国采取的做法最接近川普政府的设想。 在短期内,这些国家决定无论代价如何,都必须把命运系于美国。 但川普低估了一个事实:与美国越亲近,盟友越会把华盛顿的新立场视作震惊的背叛。 美国的受欢迎度急剧下降: 皮尤研究中心 2025 年春季关于对美态度的调查显示, 日本公众对美国持积极看法的比例比一年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加拿大下降了20个点, 墨西哥更是下滑了32个点。 这种大幅度的负面转变,反映出只有真正投入关系的一方,才会感受到的深切失望。 19 国家安全考量、既有联系,以及(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情况下)地理邻近,将限制这些最亲密盟友摆脱对美国经济依赖的程度。 然而,他们拥有的回旋余地比川普经济路线的支持者所想象的更多。 加拿大已经抵制了川普单方面修改 2020 年《美墨加协定》并对加国产品征收不对称高关税的企图。 7 月,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与全国各省省长共同宣布,为了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他们同意限制在川普不断升级的要求下的让步,并积极推动国内一体化。 卡尼还承诺扩大与欧盟及其他经济体的贸易。 20 其他美国的亲密盟友,如澳大利亚和韩国,可能在短期内别无选择,只能继续站在美国一边。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盟友们很可能会厌倦不断下降的“安抚收益”,转而调整投资方向。 与加拿大一样,他们会尝试扩大与中国、欧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联系。 但这种重新定位的结果将对这些经济体更加不利。 他们之所以长期依赖美国,是有经济理性的; 如果替代市场、投资和产品同样有价值,他们早就选择了。 如今,在缺乏“公平定价的美国保险”的情况下,价值逻辑已然发生变化。 被抛在后面 21 川普带来的地震式冲击,同样袭击了其他主要经济板块。 与美国在经济和安全政策上最紧密结合的五大盟友相比,东盟和欧盟本来就没那么完全一致。 这两个集团本身多元化,成员国在商业专长、优势和政治取向上各不相同。 然而,他们及其成员国——尤其是德国、法国、荷兰、新加坡、瑞典和越南——同样把自身的经济行为建立在美国此前提供的保障之上。 结果,他们在美国供应链和技术投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的政府和民众通过外国直接投资、购买美国国债和参与美国股市,将资金大量投入美国经济。 他们也同意加入美国的制裁和出口管制机制,尽管执行得没那么一致,同时还直接支持美国军力。 22 如今,川普对这些国家施加了大规模的关税和关税威胁,并提出双边要求,要求其作出具体让步和额外支付, 例如购买更多美国天然气,或将产业生产转移至美国。 这些经济体在维持与美国关系上有更多选择空间,因此正更快地调整行为,加强彼此之间以及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事实上,东盟和欧盟与中国的商业联系本就比与美国更紧密; 这一差距正在扩大,不仅因为中国经济在增长,还因为美国正在限制对中国的出口、进口及投资。 在过去十年里,随着美国份额下降,中国在欧洲和东南亚工业供应链中的投入比例急剧上升。 23 对于欧盟来说,不与中国隔绝在经济上是可持续的; 对于东盟来说,更是如此。 随着美国逐步退出舞台,与中国做生意的收益只会增加。 与中国的贸易并不能替代美国此前提供的“保险”,但随着川普政府让美国在生产上的竞争力下降、并限制进入美国市场(削弱了其增长潜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与投资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 作为本身规模可观的经济实体,亚洲和欧洲国家有更大能力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尽管他们为自我投保所付出的代价将比过去更高。 比如,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北约成员国订购(英国)“暴风”战斗机作为美国战机的替代品已大幅增加。 印尼政府则在 2025 年春与中国达成新经济协议,其中包括一项约 30 亿美元的“双子”工业园项目,将中爪哇与福建省相连。 该项目预计将在印尼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而美国没有提供类似的机会。 印尼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还同意推动本币贸易,两国誓言加强海上合作; 这两项协议都让美国政策制定者感到意外。 24 此外(并且至关重要的是),川普的经济政策正在加剧并加速一种趋势: 在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韧性方面,新兴市场被分化为两个明显的层级。 在 1998–1999 年和 2008–2009 年的金融危机中,即便是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巴西、印度、印尼和土耳其——也遭受重创。 但他们如今的韧性明显增强,这得益于国内改革,以及发达国家(包括中国)提供的新出口和投资机会。 在新冠疫情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局随后的大幅加息过程中,他们的经济并未遭受严重金融损害。 这些最大的新兴市场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调整财政与货币政策。 25 相比之下,几十个中低收入经济体却以毁灭性的速度积累了债务。 自 2000 年以来,这些国家的实际收入下降,抵消了他们在上一个十年中取得的所有进步。 川普的新做法进一步关闭了他们的经济机会, 而他鼓励较大新兴市场(尤其是印度)采取本土优先的政策,只会加深较贫穷经济体的孤立。 26 资本总是寻找机会,同时也寻求保障。 随着美国撤回经济保险,并且川普强硬转向反对对外援助和发展,投资者将更倾向于相对稳定的地区。 因此,中美洲、南亚和中亚,以及非洲最贫困的国家,可能会长期陷入经济低谷,缺乏出路; 而较大、具有地缘政治重要性的新兴市场,相对而言将变得更具吸引力。 一些最贫困的国家会寻求交易——例如,向美国提供资源的优先使用权,或作为美国递解移民的目的地。 但这种回应不可能带来可持续的增长,而许多新兴经济体在过去的美国保障体系下却曾经享有过这种增长。 资本在动荡中流出美国 27 或许,美国对其保险机制所做的最重要改变,是削弱了美元的流动性——这削弱了全球储户投资组合的安全性。 曾被视为低风险甚至零风险的美国资产,如今已不能再完全算作安全。这将对全球资本的可获得性与流动性产生深远影响。 28 在 2024 年竞选期间以及上任后,川普政府的高级官员多次威胁要将投资者困在美债中, 例如:强迫国家和机构用现有持仓交换长期或永久债务; 惩罚那些推动使用美元以外货币的政府; 对外国投资者征收高于本国投资者的税。 虽然这些威胁尚未付诸实施,但他们与川普政府一再攻击美联储独立性、并承诺让美元贬值的言论叠加在一起,正在稳步削弱外界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稳定性的认知。 29 根本问题在于:全球的储蓄超过了安全的存放渠道。 那些现金充裕的顺差经济体——如中国、德国和沙特,以及挪威、新加坡和阿联酋等规模较小但同样典型的例子——不能将所有储蓄留在本国,原因有三: 其一,如果出现针对性的经济冲击,本国储户将缺乏分散化保护; 其二,将庞大的储蓄强行压入这些相对较小的市场,会扭曲资产价格,引发泡沫、金融不稳与就业模式的急剧变化; 其三,这些国家发行的公共债务有限,至少远不足以吸引外国人长期持有。 这正是为什么几十年来,美国国债市场以其独特的深度、广度与表面上的安全性,吸收了全球大部分过剩储蓄。 30 在美国国债和其他公共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的诸多好处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充足的流动性。 投资者几乎可以随时将持有的这些市场资产转换为现金,几乎没有延迟和额外成本。 他们的投资估值保持稳定,与较小的市场不同,即使是一笔非常大的交易也不会对价格造成波动。 除了已知的犯罪分子和遭制裁对象,全球所有人都能依赖美元计价资产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这反过来又降低了企业面临现金流紧张或错失机会的风险。 31 美元的主导地位,远远超出了美国 GDP 或其全球贸易份额所能解释的范围,这构成了另一种双赢的保险机制。 美国以较低的债务利率和更稳定的汇率形式收取“保费”,而美国和外国资产持有者都从中受益。 即便金融或地缘政治冲击起源于美国,投资者也假定美国经济仍会比其他地方更安全。 2008 年美国市场直接引发全球衰退时,利率与美元先跌后涨,因海外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市场。 32 如今,美元却开始像大多数货币那样表现——即与利率走势相反。 直到今年 4 月,美元还紧密跟随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的日常波动。 但自政府 4 月 2 日宣布关税以来,美利率与美元之间的相关性反转,这表明推动美元下跌的不再是日常经济新闻,而是其他因素。 33 今年多次出现川普政府突发政策导致市场震荡的情况: 4 月 2 日的“解放日”关税; 5 月的“大美丽法案”财政支出方案; 以及整个 6 月间威胁征收更多关税并轰炸伊朗。 每一次事件的反应都是:美元下跌,美国长期利率上升——显示资本在动荡中流出美国。 34 同样,在现代历史上,加征关税通常会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包括川普第一任期时也如此。 然而今年,当川普实施关税时,美元却贬值了。 这一与历史模式的重大背离,说明全球对美国政策不稳定性的担忧,已开始超过往常推动美元上涨的避险需求。 35 川普政府对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采取敌对且难以预测的态度,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支撑。 华盛顿的新立场增加了即便是盟国投资者也可能被制裁的风险。 随着美国主导的联盟安抚能力下降,其他政府正在增加国防开支,使本币的相对吸引力提高。 例如,随着北欧和东欧国家以举债方式大幅增加国防支出,欧盟债券市场正在扩张和加深。 欧元为乌克兰、巴尔干国家以及一些中东和北非国家提供了更多好处,他们希望通过寻求欧元计价的武器、贸易、投资、贷款和发展援助,以减少受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影响的脆弱性。 债务追讨者 36 然而,欧洲和其他市场无法完全复制美元计价资产曾经带来的优势。 随着美国资产流动性的下降,全球投资者——包括美国人自己——将能安全存放储蓄的地方减少。 这种不安全感将推高美国政府债务的长期平均利率,而恰逢美国正在发行更多债务。 所有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借款的主体——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主权国家——都会感受到利率上升的压力,因为所有贷款在某种意义上都要以国债利率为定价基准。 37 一些储户,尤其是中国的储户,可能会寻求将资产转移出美国市场。 但这种资本外逃会给他们本国经济带来通缩压力,因为总体回报下降,过剩储蓄被困在投资机会本就有限的市场中。 与此同时,替代性资产的价值将飙升——包括非美元货币、黄金和木材等传统的价值储藏商品,以及较新的加密货币产品。 由于这些资产流动性更差,他们的上涨几乎必然会引发周期性金融危机,并极大增加各国政府在运用货币政策稳定经济时面临的挑战。 这对世界来说是损失,却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净收益。 38 就像长期干旱会促使人们拼命保护水源一样,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匮乏会鼓励各国政府确保本国债务在国内得到融资,而不是交由市场自由决定。 这类措施通常采取所谓“金融压抑”的形式: 通过监管、资本外流管制,以及对新发行债务的强制分配,迫使金融机构(最终由家庭承担)持有比原本更多的公共债务。 金融压抑往往降低储户回报,并加剧其遭遇事实性征收的脆弱性。 39 最终,融资渠道的减少使得私营企业和政府都更难在资金耗尽之前撑过暂时的低谷。 他们不得不积累储备,以应对美元债务(如存量贷款或同业拆借)可能带来的金融困境。 如果各国必须自行投保,政府和企业都会变得更加规避风险,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也会减少,尤其是对外投资,从而加剧世界经济的碎片化。 双输局面 40 失去美国提供的保险,新的经济联系和投资通道将会出现。但他们的建设与维护成本更高,普及性更低,可靠性更差。 各国无疑会努力实现自我保障,但这种努力天然比风险由单一保险人分摊时更昂贵,也更低效。 驾驭全球经济从来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但在川普经济政策地震之后,地形变得更加崎岖。 41 归根结底,用于支付保险的钱多了就等于用在其他地方的钱少了。 政府、机构和公司将不得不把资金用于对冲不良结果,而不是用于推动良性结果。 投资与消费者的选择机会将减少。 随着商业竞争、创新和全球合作创建新基础设施的萎缩,生产率增长(以及实际收入的增长)将放缓。 许多最贫穷的新兴市场将完全失去针对威胁的保障——恰恰是在他们面临的风险急剧上升之际。 42 这意味着几乎所有人都会生活在一个更糟糕的世界中。 然而,在这种变化中,中国所处的直接经济环境将是受影响最小的——尽管川普此前声称他的经济政策会最猛烈地针对北京。 相较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已相对有条件在美国撤退后尝试自我投保。 它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减少对美国在出口、进口、投资和技术上的依赖。 能否中国能否在美国退场时抓住新的外部机遇,将取决于它能否克服其他国家对其作为“保险人”的可靠性怀疑。 中国会不会只是想复制美国那一套“保护性敲诈”,甚至更糟? 43 具有悲剧性和破坏性的讽刺在于:以国家安全之名,美国如今正在伤害那些对其经济福祉贡献最大的盟友,而对中国造成的劣势却小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川普官员认为这些亲密盟友会心甘情愿接受所谓“再平衡”是根本性的错误。 这些政府会务实,但这种务实将与川普政府所希望的完全不同。 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对华盛顿网开一面。 如今,他们正在失去幻想,对美国的让步将越来越少,而不是更多。 44 在这一个新的格局中,仍然会出现机会。但这些机会与美国经济的关联将越来越少。 最有前景的可能性在于:除中国之外的欧洲和亚洲国家将联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空间。 欧盟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一个由大多数印太国家组成的联盟)已经在探索新的合作形式。 今年 6 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这些谈判描述为一次“重塑”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在规则基础之上,大规模自由贸易是可能的”。 这些经济体还可以进一步保障相互投资权利,建立有约束力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并整合流动性以应对金融冲击。 他们可以努力维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转与影响,避免这些机构因中国或美国否决必要行动而陷入瘫痪。 45 然而,如果他们想维持全球经济原有的开放性与稳定性,他们将不得不建立选择性成员的集团,而非坚持严格的多边主义。 这会是对美国主导体系的拙劣替代,但仍远胜于简单接受川普政府正在制造的那种经济格局。 46 至于美国本身,无论它签订多少双边贸易协定,无论有多少经济体——哪怕是表面上——以高昂代价与华盛顿结盟,美国都会发现自己在商业和技术领域越来越被绕开,对其他国家的投资和安全决策的影响力也日益削弱。 川普政府声称要保障的美国供应链将变得更加不可靠——天然更昂贵,来源更单一,并且更容易受到美国特有冲击的影响。 抛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仅会增加移民潮和引发公共卫生危机,还会阻止美国开发潜在的市场机会。 川普政府赶走外国投资的举措将侵蚀美国的生活水平和军事实力。 欧洲、亚洲,甚至巴西和土耳其的品牌,很可能在市场份额上蚕食美国企业的地位,而汽车、金融科技等产品的技术标准将日益背离美国规范。 这些现象中有许多是自我强化的,即便川普下台后也难以逆转。 47 正如那句老歌所唱:“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川普政府将天堂夷为平地,建起赌场,而这里很快将成为一片空荡荡的停车场。 *为方便手机阅读,编者进行了较多断行分段处理。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01 00:00
什么信号?AI不再是“唯一宠儿”,华尔街
大佬
正关注股市这些领域……
go
lg
...
在人工智能(AI)“泡沫论”愈发震耳欲聋之际,一些全球最大的投资者正把目光投向AI繁荣之外,并着眼于政府应对地缘政治、技术和人口压力的长期支出。他们认为,这些支出将在未来几年重塑市场。据悉,资产管理公司正将赌注分散到基础设施、能源转型、医疗保健和
lg
...
金融界
09-30 11:31
美国的黑暗和倒退是全方位的,但你的声音有用
go
lg
...
背书,并在川普当选后,与许多 CEO
大佬
一样,排着队去川普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朝圣,与川普共进晚餐,并承诺百万美金的就职典礼捐款。 贝索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当然是为了利益。但更因为,他知道已经没有一个完善的民主制度可以公平地保护他的利益了。 我们必须坚守,拒绝绝望 美国现在的黑暗和倒退是全方位的。已经大踏步开历史倒车的美国,不知道还要倒退多少!而川普上任还不到一年! 最令人痛心和悲哀的是,最有资源的,很多都选择投降。贝索斯等诸多亿万富豪跪了,哥伦比亚大学跪了,最富有的律所跪了…… 哈佛还没跪,但膝盖已经不那么挺直了。这不是好迹象。 没有人知道美国的民主最终还能不能保住。但坐以待毙不是选择。 前些日子不是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吗?我总想到当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处境,那可是山河破碎,遍野哀嚎。后来是因为大环境的改变获得了胜利。 也许美国要抵制住倒退,也需要一个大环境的助力。没有谁知道会有怎样的契机,也许是一个中选,或者是一个大选。也许共和党内出现倒戈,或者是现在怎么看都不争气的民主党忽然冒出一个人气爆棚的领袖人物…… 不管是怎样的变化,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在等待和促进大环境变化的同时,任何形式和规模的抵制都不能放弃。川普正在雷霆般地拆解民主大厦,而我们能守住一砖一瓦也是小小的胜利。 是不是现在很难看见希望?我想起来巴勒斯坦最受欢迎领导人之子的话:“我父亲常说,绝望是我们巴勒斯坦人没有的特权。所以我把‘绝望’从我的字典里删除了。它不再存在。” 如果加沙人都拒绝绝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向胜利的方向努力呢? 后记 鸡毛秀 9 月 23 日恢复播出。写作本文时还不知道会这么快就有这样的一次胜利。 这是所有拼命发声的人努力的结果,是言论自由的一个胜利。停播鸡毛秀,金梅尔对柯克遇刺的评论只是借口,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川普不喜欢金梅尔,不喜欢这个秀。川普从第一任开始就公开骂金梅尔。现在,鸡毛秀恢复,川普会不会再有动作,我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要下跪,不要低头,永不放弃,做一切可能的抗争,每一个人的声音都会有作用。 再重复一遍:我们能守住民主大厦的一砖一瓦也是小小的胜利! 参考资料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2025/09/19/judge-strikes-down-trumps-15-billion-suit-against-new-york-times/ https://www.msnbc.com/top-stories/latest/jimmy-kimmel-canceled-trump-free-speech-strongmen-rcna232127 https://www.instagram.com/p/DOyXReeDZfd/ https://www.pbs.org/newshour/politics/after-jimmy-kimmels-show-was-suspended-a-key-question-is-does-the-fcc-have-the-power-to-regulate-speech https://www.fcc.gov/consumers/guides/fcc-and-speech https://www.fcc.gov/broadcast-news-distortion https://www.nytimes.com/2025/09/19/us/politics/ted-cruz-fcc-abc-jimmy-kimmel.html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9-30 00:00
物以稀为贵。
go
lg
...
散户在干嘛? 看到ETF就是那些机构和
大佬
们玩的基金在疯狂卖货,心里就慌了,觉得
大佬
们都跑了,我也赶紧跟着跑吧,于是纷纷把自己的币低价抛售。 巨鲸在干嘛? 就是那些手里有成千上万个比特币的超级大户。他们看到散户在恐慌性抛售,不但不跑,反而在偷偷地、乐呵呵的扫货,把交易所里便宜的币都提到自己的冷钱包里存起来。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信息和认知上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散户看的是表面的新闻,而巨鲸看的是背后的逻辑。 所以,作为散户,你一定要注意这几件事: 1. 别被恐慌新闻当枪使 ETF资金流出,听起来很吓人,但它往往是一些短期原因造成的,比如你提到的美国政府可能关门、某个经济数据不好看等等。这些事在巨鲸眼里,就像商场临时搞了个“打折促销”,是他们低价进货的好机会。你一恐慌,正好把带血的筹码卖给了他们。所以,看到坏消息先别急着动,想想这消息影响的是未来几天,还是未来几年。 2. 学会看
大佬
们的真正动作,而不是听他们说什么 新闻会说机构在抛售,但链上数据、这个很难造假显示巨鲸在吸筹。你更应该相信哪个?当然是真金白银的行动。巨鲸们把币从交易所搬到自己的冷钱包,这叫屯币,是打算长期持有,根本不是为了短期卖掉。这说明他们极度看好后市。你要学会关注这些真实的数据,而不是被媒体的标题牵着鼻子走。 3. 理解“短期噪音和长期趋势”的区别 短期市场的涨跌,是由消息、情绪驱动的,这叫噪音。而长期的价格,是由真正的供需关系决定的。美联储未来大概率会降息放水、巨鲸们赌的就是这个,市场上的钱会变多,而比特币的总量是有限的,到时候物以稀为贵。巨鲸在利用短期的噪音布局长期的趋势,你别搞反了,因为短期噪音而丢掉了长期的筹码。 4. 管住手,别高买低卖 这是散户最常犯的错误。市场疯狂的时候,FOMO情绪上头,追高买入;市场一回调,听到点坏消息,又FUD、恐惧、不确定、怀疑了,割肉卖出。结果就是完美地高买低卖,给巨鲸和大机构送钱。现在的情况,很可能就是一次典型的洗盘,目的就是吓唬你,让你把便宜的筹码交出来。 总结一下: 别慌: 看到坏消息,先深呼吸,别跟着人群一起跑。 看行动: 多看看巨鲸们在链上真实做了什么,他们才是真正的“聪明钱”。 看长远: 问问自己,你看好这个资产的未来吗?如果看好,短期的下跌就是给你打折上车的机会。 别做反: 坚决管住手,别在恐慌时把便宜的宝贝给卖了。 记住,在市场里,你的情绪就是你最大的敌人。当所有人都恐慌的时候,也许转机就在眼前了。#加密市场反弹 #巨鲸动向
lg
...
郑辰谈大饼
09-29 17:24
币圈
大佬
:如果美联储出现这一幕 比特币“当然”可能达到20万美元
go
lg
...
长期看涨加密货币的亿万富翁Mike Novogratz表示,如果美联储在领导层变动后采取高度鸽派的立场,比特币“当然”可能达到20万美元。Novogratz指出,如果接替鲍威尔的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候选人格外鸽派,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
lg
...
tqttier
09-29 10:24
突发转向?暴增!
go
lg
...
的捕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继百亿私募
大佬
林园买科技股睡不着后,私募魔女也透露买入科技股。 本轮的科技股轮动热潮,私募魔女的认知是: 1.当前国内处于低利率低物价弱财政高风险偏好的环境,容易出现泡沫。 2.因为并不是科技专家,如果去直接买股票参与这类机会,那么不擅长选细分赛带,也不擅长选个股。买科技个股这个事情,它是在能力圈以外的。 3.细分赛带的波动其实比较大,市场存在赛道之间比较强的轮动。如果持有单一或少数赛道,波动是比较大的。这种波动超出了能容忍的范围。 基于以上这些认知,她采取的方法是买入中证500股指期货,也就是IC,来间接参与科技热潮,理由包括: 1.中证500的成分股中科技股含量比较高,高于其它主流宽基指数; 2.因为中证500成分股同时含有多个细分赛道的科技股,在轮动中此起彼伏,指数的波动远小于细分赛道,呈现出很高的夏普比例。持仓体验好; 3.IC股指期货有很强的流动性; 4.IC股指期货还有高的贴水,年化比中证500指数本身增强10%左右,提供了很高的下行保护。 私募魔女强调:“过去2个月,经济数据加速下行,二手房价加速下行,银行的零售贷款坏账估计也会加速上行,在这样的环境下,新一轮财政刺激的概率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风格切换的种子正在发芽。 保持耐心等待,等待财政的拐点和物价的拐点,等待市场风格切换的种子破土而出。等待市场切换到我擅长的已经做好了重复准备的领域,然后准备起飞。”
lg
...
格隆汇
09-28 14:51
新规落地在即,私募量化CTA收益大揭秘!林园“破例”投科技股,“木头姐”重返阿里… | 私募透视镜
go
lg
...
力挺A股看好两大新赛道 近日,百亿私募
大佬
林园在“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论坛上透露,其旗下基金为满足科创板新股申购市值要求,被动配置了科创板股票,如寒武纪,这与此前其不碰科技股的风格大相径庭,还直言投资科技股让他备受煎熬,甚至睡不着觉。 林园一直坚持满仓策略,偏好消费、医药等刚性需求赛道的行业龙头。此次被动投资科技股,他表示投入可忽略不计。同时,林园分享了最新投资策略,认为未来稀缺的是人的快乐与生命,投资需规避无限生产领域,核心是投人。他提出颜值经济和老年养生与生命延缓两大投资方向。对于当下市场,林园看好中国股市,认为A股正处于向牛市演变中,风险可控,且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能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盘活经济。 “木头姐”重返阿里,加码中国科技看好AI未来 近日,“木头姐”凯茜·伍德阔别4年后再次出手,其掌舵的ARK在阿里股价创新高之际,通过两只ETF买入约1630万美元的阿里股票,此前她早在2014年阿里IPO后便首次买入。同日,ARK还增持百度至4700万美元,显示对中国科技的持续看好。目前,ARK还持有比亚迪、Pony AI和京东物流等中国相关公司股票,但规模较小。 在本周一接受彭博采访时,“木头姐”直言中国科技股估值仅为美国一半,且开源软件与电动车产业的迭代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对于AI,她认为行业正在经历出清,盈利关键在于能否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提升。二季度末,其持仓规模约137亿美元,增持AMD等成长股,阶段性减持特斯拉等“高热”股。 景华资产:市场机遇深度解码 在“市场行情还有多久?——未来财富机会探讨”主题系列沙龙专场中,景华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叶本茂围绕市场趋势、驱动因素及投资策略展开深度分享,核心观点如下: 1)关于市场行情延续性与涨幅空间,叶本茂表示,从时间维度看,本次市场行情的延续周期有望超过2019-2020年行情的513个交易日;从涨幅维度看,大概率具备超越2014-2015年行情涨幅空间的潜力。结合“行情三段论”框架,他进一步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个股主导的分化上涨阶段,未来有望逐步过渡至“经济好转带动的全面拉升阶段”。 2)在市场核心驱动因素分析层面,叶本茂明确,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多周期共振”——具体涵盖政策周期、货币周期及企业盈利改善周期等综合因素。他强调,当前内部环境持续改善已成为市场运行的主要支撑,推动市场走势呈现“上行阻力最小”的特征。 3)针对投资风险与策略,叶本茂特别提示,即便市场行情向好,不同程度的风险仍客观存在,投资者需警惕“牛灾”风险。同时,他系统介绍了景华资产的精品投资体系,重点从“安全性、确定性、收益性”三大维度,阐述如何践行长期主义投资理念,以及在行情中实现优质收益的具体路径。他最终指出,当前市场已进入价值投资的良机阶段,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收益的重要窗口期。 企业动态 民生证券现有投资银行项目迁移并入国联民生承销保荐 9月23日晚间,国联民生(601456.SH)发布重要公告,民生证券现有投资银行项目自当日起正式迁移并入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此举标志着国联民生在投行业务整合上迈出关键一步,备受市场关注。 与此同时,据21世纪经济报道,国联民生内部也进行了人事调整。公司聘任周纪庚、姜晓林为总裁助理,分别兼任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和机构客户部总经理,继续分管自营投资和财富管理业务。此次调整是国联民生今年8月新一届核心领导班子亮相后的首次人事变动,旨在简化管理层级,不再设置“首席”管理序列。此次整合与人事调整,无疑将为国联民生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云投集团终止转让红塔证券股份 9月24日,红塔证券公告称,云投集团与云投资本协商一致,双方决定解除此前签署的《关于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并终止非公开协议股份转让交易及相关后续工作。目前,云投集团持有红塔证券8.17亿股份,占后者总股本的17.33%。按照此前的股份转让协议,云投集团拟将所持红塔证券股份全部转让给云投资本。 浙商证券等多家券商上调融资业务上限 近期,券商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调整动作不断,浙商证券成为最新参与者。9月24日晚间,浙商证券公告显示,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董事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包括浙商证券在内,已有华林证券、兴业证券、山西证券等四家券商,先后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其中,华林证券年内两度“提额”,3月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至62亿元后,9月再度上调至80亿元。
lg
...
金融界
09-28 13:00
林园买科技股!直言愁到睡不着觉。。
go
lg
...
挑细选,理性参与。 众所周知,百亿私募
大佬
林园是贵州茅台长期股东,也是老牌价值投资代表人物。 坚决不碰科技股的林园,还是买了!坦言愁到睡不着觉。 此前,林园透露是被动买的寒武纪!他说不到500块买的,但太难受了! 近日,林园在一个论坛上表示,科技股虽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但他此次在科技股上的投入可以忽略不计。 谈及买入科技股的缘由,林园表示为被动操作。 林园称旗下基金近12个月内买入一批科创板股票,核心原因是科创板新股申购存在市值要求,需要持有600万以上的科创板股票市值,旗下一个基金为满足该申购条件,被动完成了相关配置,并非主动布局科技股领域。 不过,这一被动配置行为却给林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林园一直坚持满仓策略,认为只有满仓才能赚足行情,并通过持有优质公司来应对市场波动。他偏好投资盈利能力确定、具有垄断地位及成瘾性特征的行业龙头,尤其聚焦于消费和医药等刚性需求赛道。 林园坦言,投资科创板让他备受煎熬,他说搞了以后,对他来说也是很痛苦,把他折腾的多少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林园分享了自己的最新投资策略:当AI席卷一切时,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正在失去意义,资产的投资逻辑正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稀缺的不再是商品,而是人的快乐与生命。 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林园明确表示,需规避可以无限生产的领域,核心方向是投人,围绕人的需求去寻找稀缺价值。 林园表示:“我幻想未来的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个享乐的世界,有钱没钱将不再是衡量人生活水平的标准,金钱甚至如同废纸般不再对生活质量产生实质影响。” 林园指出,在商品极度丰富的环境下,真正稀缺的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人的精神体验和生命本身。 谈及具体投资领域,林园提出两大核心: 一是颜值经济,他断言:“俊男靓女肯定是未来社会最稀缺的。过去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和照相机)式的物质衡量标准将不再重要,未来社会不管男女,颜值都会是第一要素,有钱没用。” 二是老年养生与生命延缓,进入老年社会后,世界不再需要人受罪,老年人会更渴望多活、活得久,养生、生命延缓相关需求将成必需品。 对于当下市场,林园坚决看好中国股票市场,尽管目前无法确定A股是否已正式进入牛市阶段,但当前市场正处于向牛市演变的过程中,从风险维度来看,市场风险整体可控,风险水平并不高。 林园认为: 第一,尽管部分指数近期创出新高,但从整体结构看,代表A股市场主体的大多数公司,与过去二十年相比,其股价和估值水平仍然处于历史低位,简单来说,现在大多数股民还在亏钱,你怎么说它高?那肯定是不高。 第二,当前A股市场情绪较为理性,交易氛围冷静,尚未出现过热迹象,更远未形成“泡沫”。林园在演讲中指出:“泡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他认为“泡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适当的“泡沫”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林园强调,通过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能显著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从而盘活整体经济。 他指出,人性的特点是习惯于根据自身资产状况来决定消费水平,而资产价格的上涨能直接促进消费信心和行为的增加。
lg
...
格隆汇
09-26 12:10
格林斯潘、耶伦等
大佬
联名警告最高法院:绝不能让特朗普罢免库克!
go
lg
...
多位前美国经济政策制定者联名上书,呼吁诉讼期间应让美联储理事库克留任,否则恐损害央行公信力,威胁经济稳定。美国一批顶尖前经济政策制定者周四警告最高法院,切勿允许特朗普即刻罢免美联储理事会成员莉萨·库克(Lisa Cook),称此类举动将威胁央行独立性,并
lg
...
金融界
09-26 08:30
华尔街
大佬
出手!建仓这只大牛股
go
lg
...
美股涨96.98%。 时隔4年,华尔街
大佬
更是再度建仓阿里巴巴等中国资产。 有“科技女股神”之称、方舟投资行政总裁伍德重新开仓买入阿里巴巴,这是4年来首次。 伍德因创立方舟投资(ARK)而闻名,其高度透明的投资策略和对科技股的执着,被誉为“女版巴菲特”。 ARK交易报告显示,旗下两个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周一(9月22日)共同购入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股份(ADR),总值约1630万美元。 木头姐旗下ARK对阿里巴巴的投资可追溯到2014年该公司在美国IPO期间。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数据显示,ARK一直持续投资阿里巴巴,直到2021年9月停止。 之后SEC记录显示ARK没有与阿里巴巴相关的投资或代理投票记录,这一沉寂期持续了四年。 时隔4年,木头姐重新建仓阿里巴巴,市场猜测其可能正在重新评估中国科技公司的价值。 除了阿里巴巴,木头姐还分别买入了290万美元的百度和210万美元的小马智行。 … 今日市场迎来“924行情”周年!过去这一年,每4只股票中就有1只翻倍股,股民人均赚5万。 近一年,港A股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转变。 北证50暴涨超150%领涨全球,创业板指接近100%,恒生科技、深证成指累涨近60%,恒生指数累涨近40%,沪指涨34%,中国资产整体上领涨全球股市。 截至9月23日,近一年里,A股共计1435只股票翻倍,全市超5400只股票中,每4只股票中就有1只翻倍股。而涨幅10倍的有3只,涨幅5倍的有38只。 尽管翻倍股层出不穷,但也有167只个股股价在过去一年内不涨反跌。 此外,从总市值角度看,自去年924行情以来,股民人均增长5万。 去年924行情A股总市值为77.78万亿,目前已涨至113.72万亿,一年时间A股市值增加近36万亿元。 目前A股投资者持有市值占A股的1/3,也就是1年时间增加了大约12万亿,目前A股股民超2.4亿。 如果按照这个口径,意味着924行情以来,A股股民人均赚了5万元。 … 美股方面,昨夜美联储主席扔出了一颗“炸弹”。 经历连续上涨后,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后,周二美股出现调整。 鲍威尔说,从许多指标看,美国股票估值已经“相当高”。虽然美联储不会直接干预某个特定资产的价格,但他认为股市泡沫风险正在加大。 在鲍威尔讲话前,美国投资者仍沉浸在降息利好的氛围中,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创下新高。 随着美联储释放“估值高企”的信号,资金流向出现微妙变化,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 就在前一日,英伟达宣布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随即股价飙升,带动整体市场上涨。 对此,也有市场人士发出预警,将此类交易类比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资本狂热。一位资深交易员坦言:“这与2000年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互投行为有些相似,过度依赖彼此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 对于美股,过去两年巴菲特则表现罕见的谨慎态度,连续11季度净卖出美国股票。 近日,巴菲特又有新动向!继续押注日本股票。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度增持日本三井物产的股份。 9月22日,三井物产公司在官网宣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增持了公司股份,按表决权计算,持股比例超过10%。 在最新这轮增持后,伯克希尔已成为三井物产的“主要股东”。 三井物产提到,伯克希尔在增持之前已计划长期持有三井物产股份,并有意考虑在未来进一步增持。 此前,伯克希尔已将其在另一家主要商社三菱商事的股份提升至超过10%的门槛。 伯克希尔于2020年进入日本市场,首度持有五大商社各5%股票。这类商社业务范围广泛,从液化天然气到三文鱼养殖均有涉及。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购买日本股票,并非以自有的美元投资,大部分是通过发行的日元债购买。 对于巴菲特投资日本的原因,他的搭档查理芒格曾透露:日本极低的利率环境(日元债利息约 0.5%)与五大商社的高股息率(约5%)形成了几乎无风险的套息交易,这种机会极为罕见,形容该投资无需动脑筋,回报 “像上帝打开箱子倒钱进去一样容易”。 总体上,巴菲特投资日本股票,相当于低息借款投资高股息资产套利,每年付出1.35亿美元的日元债利息,获取每年8.12的亿美元股息。
lg
...
格隆汇
09-24 16: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
21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大空头”再出手!全球市场集体跳水:美股、比特币、黄金、原油竞相下跌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