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Mysteel:钢价受制情绪上攻乏力
go
lg
...
节后第一周热卷总库存逆季节性累库。随着
天气
提前转冷,北材南下发运较往年有所提前,叠加会前多空交织,市场观望情绪较浓,预计本周热卷库存仍小幅累库。 目前, 10月仍能维持旺季需求,虽受情绪影响,价格有所回落,但悲观情绪有所释放,叠加成本对价格支撑,现货价格短期难以下跌,但亦难大幅推涨价格。 铁矿:上周因国内疫情和美国9月CPI数据超预期,市场情绪转弱,矿价节后先涨后跌,但整体周均价仍保持在750元/吨附近,与节前持平。目前铁水产量仍保持在240万吨高位,本周受会议影响将开始回落,下降幅度或低于预期,因此铁矿石基本面偏强,将对矿价形成支撑,而且以目前矿价推算的钢材成本已经导致钢材无利可图。在疫情和会议影响下,下游需求受限,钢价较难上涨,矿价将继续在钢价成本线附近窄幅波动。 双焦:上周焦炭第二轮提涨110元/吨快速落地,但焦企利润在提涨前已持续亏损至-85元/吨,焦企主动减产加大,部分地区减产幅度高达30%-50%,焦炭供应收缩明显。需求端,铁水产量本周仍保持240万吨附近水平,对焦炭需求较为坚挺。产地受疫情管控,物流运输受到一定限制,影响钢厂到货。 上周焦煤供应端仍呈紧张状态:重大会议临近召开,煤矿安检力度只严不松,整体供应收缩。随着产地疫情有扩散趋势,山西、内蒙部分地区继续保持静默管理,物流运输受阻,焦企到货量下滑,因此对焦煤存在硬性需求。蒙古通关方面,上周基本稳定保持在600车/日以上,但因疫情影响,运输受阻,市场成交热度有所回落。 废钢:上周市场情绪转弱,废钢价格承压,其中张家港重废均价*周环比降33元/吨至2637元/吨。上周独立电弧炉利润与上周持平(谷电利润在18元/吨),预计本周华东地区电弧炉产量小幅增加2-3万吨,逆转电炉产量连续两周下滑的趋势。上周钢厂废钢到货增加,61家钢厂库存回升近10万吨,对废钢价格形成压制,但考虑到废-铁价差扩大(本周均值在-50元/吨),废钢性价比有所体现,其价格难以深跌。 注:文中*号分别代表以下规格的月均价格(除废钢外均为含税价格): 螺纹:上海螺纹 HRB400E20mm 热卷:上海 Q235B:4.75*1500*C. 铁矿:青岛港 PB 粉(车板含税湿吨价格) 焦炭:日照港准一级出库 焦煤:临汾低硫主焦 废钢:张家港重废(厚度≥6mm)
lg
...
我的钢铁网
2022-10-17
Mysteel:建筑原材料周报(10.10-10.14)
go
lg
...
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本轮周期内雨水
天气
较前期明显减少,华中、华南、华东等地混凝土需求有所回升,西南局地陆续解除封控,工地和交通运输恢复正常,整体来看全国各地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地小幅提升。市政方面,节后多地施工进度有要求,市场需求略微回补,而房建方面开工数量和进度无明显好转,多数混凝土企业仍保供老项目为主,且慢慢转移重心至回款。 本周展望 综合来看,疫情仍呈多点散发态势,西北、华中、西南多地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受到不小冲击,局地陆续解封后需求或现回补,但基于开工项目数量难及预期,届时混凝土发运量增长空间或有限。水泥、砂石等材料价格保持上涨,混凝土价格在长时间下行后,多数混凝土企业提价意愿强烈,但在市场提升阶段,混凝土提涨时间节点或有延迟,预计本周保持小幅走强趋势。 三、建筑行业动态热点信息一览 建筑业 1、房地产施工变化较小,10月5日-10月12日期间,百年建筑网跟踪调研企业混凝土周度发运量为323.57万方,周环比增加11.47万方。国内500余家混凝土企业产能利用率为16.15%,周环比上升0.57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 节后华东、华南、华中等地雨水
天气
减少, 西南局地陆续解除封控,工地和交通运输恢复正常,整体来看全国各地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地小幅提升。市政方面,节后多地施工进度有要求,市场需求略微回补,而房建方面开工数量和进度无明显好转。 2、基建钢需持续释放,持续看好至年底。10月4日-10月10日期间,百年建筑网跟踪调研水泥企业出库量867.35万吨,环比回升2.43%。10月7日-10月13日期间,全国320家砂石矿山厂和加工厂出货量为1759.66万吨,周环比上升1.49%。国庆期间,受交通管制影响,材料运输受限,重点工程施工进度有所放缓;另外疫情反复,局部区域工地暂时停工。节后交通管控解除,下游工地陆续恢复施工,加之新开工补充,基建需求环比增加。 此外据Mysteel局部调研了解,北京铁路项目陆续开始上了,前面几个季度都没有,最近开始的不需要担心资金,因为铁路项目不同于房建,不能停。西南也集中开了,雄安到山西的两条线都开始了,而且开的速度非常快,才20多天,人员都组织到位了,不像是摆摆样子。 综合来看,疫情仍呈多点散发态势,西北、华中、西南多地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受到不小冲击,局地陆续解封后需求或现回补,但基于开工项目数量难及预期,预计短期需求小幅下滑。 如需相关的建筑材料月报,欢迎各位行业伙伴随时联系或添加我们的企业微信。感谢阅读!
lg
...
我的钢铁网
2022-10-17
国海策略:市场已处于底部区域 现阶段景气成长有望脱颖而出
go
lg
...
具备更强抵御风险能力。考虑7-8月高温
天气
促进因素,部分子版块如预制速冻、调味品、啤酒C端动销表现较好。成本端来看,石油、棕榈油、豆油价格高位回落,Q3调味品、烘焙产业链等公司成本压力有望边际改善,冷冻烘焙行业的非传统渠道扩张叠加下半年Q3业绩基数进一步下降,板块整体增速有望边际回暖。 标的: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洽洽食品、百润股份等。 ? 医药生物 支撑因素之一:关注高值耗材 &; IVD的估值回归。高值耗材以及IVD试剂等医疗器械各个细分方向过去几年持续受到国家或地方集采影响,市场对集采政策的悲观预期驱动主要标的股价大幅调整。未来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持续优化,市场预期有望持续改善。 支撑因素之二:进口替代在医疗设备领域持续推进,需求端亦有催化。国家推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目前各地政策推进速度快、力度大,预计今年Q4订单即有望快速增长。 支撑因素之三:消费医疗和CXO等方向延续高景气。消费医疗行业空间广阔、高成长性、量价齐升等长逻辑未发生变化,未来有望受益于疫情影响缓解、消费好转。CXO板块全球医药外包产业转移大趋势不变,凭借中国本土工程师红利、完善的化工产业链、丰富项目经验等优势,国内CXO深度参与全球创新药研发供应链。 标的:惠泰医疗、微电生理-U、安图生物、九洲药业等。 ?电力设备 支撑因素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提速。会议中提到“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从政策、技术、机制等环节全方位推进,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支撑因素之二:上海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建设升级。近日,上海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该办法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适用范围较广,且给予各方补贴支持,有利于扩大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规模,促进充电桩高效有序,高水平智能化发展,对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部分城市发布了风电等新能源相关补贴细则,清洁能源电力引入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空间广阔。 支撑因素之三:光伏产业装机量持续增长,国内外需求旺盛推动全年装机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我国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3087.8万干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3.4亿千瓦,同比增长25.8%。在需求端,一方面我国多省市发布光伏支持政策,下半年装机有望再提速;另一方面,欧洲能源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各国急需解决对俄能源依赖问题,光伏板块供需两端均有所释放推动终端电价持续上行,欧洲光伏装机需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标的: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国电南瑞等。 3、风险提示 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失速下行,中美摩擦加剧,疫情超预期恶化,历史数据仅供参考,标的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等。
lg
...
金融界
2022-10-16
生猪:供需博弈加剧 市场风险积累
go
lg
...
形成有效的市场供给。另外,随着国庆期间
天气
转凉,市场对猪肉的消费增加,特别是对大体重猪的需求潜力明显释放,但是无论是集团厂还是中小主体肥猪出栏占比很小,导致膘肥价差快速拉大,显著支撑现货毛猪价格。因此,我们认为供给总量偏紧前提下,生猪出栏阶段性、结构性断档是推动本轮现货价格加速上涨的重要原因。 既然是阶段性、结构性的断档,那断档总会消失或缓解,我们倾向于认为未来供应量将有边际放松:第一,从官方能繁母猪存栏情况看,2021年1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有所增加,对应今年10月份生猪理论出栏量上升;第二,去年四季度毛猪价格好转,市场后备补栏和配种积极性有明显好转;第三,今年二季度仔猪价格快速拉涨,反映市场补栏积极性高涨,这部分仔猪对应今年四季度出栏。样本数据反映的情况与上述论点基本一致,根据涌益样本推算今年四季度生猪理论出栏量环比有将有明显增加。因此,单从未来供给边际变动的趋势看,我们认为四季度理论出栏量对价格的支撑减弱,未来价格重心运动方向取决于供给边际增加与需求边际变动的幅度。 2、出栏节奏仍是未来影响现货价格的核心因素 考虑到压栏、二育行为的存在,出栏节奏将成为影响未来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出栏体重趋势是观察市场出栏节奏变动的重要指标:出栏体重快速增长一般意味着市场压栏现象增多,利多当前价格,利空远期价格。反之,出栏体重下滑则意味着市场出栏较为积极,利多远期价格。三季度生猪出栏体重整体围绕125公斤上下波动,出栏体重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这意味着三季度市场的压栏行为并不显著,二次育肥等投机力量客观存在但大概率占比不高,不足以对大的供给格局形成影响。 三季度生猪出栏体重保持稳定有客观因素:第一,七月现货价格快速拉涨达到了部分养殖主体的价格预期,市场出栏积极性;第二,三季度气候炎热,不存在压栏的环境条件;第三,夏季市场对肥猪的需求较弱,膘肥价差为负,压栏增重的经济增益较小。与三季度不同,四季度的市场因素利于压栏增重:首先,市场对冬至前后现货价格有乐观预期,市场惜售情绪浓厚;然后,
天气
转凉后,生猪采食量增加,料肉比更利于压栏增重;最后,膘肥价差快速拉大,市场肥猪需求明显增加,压栏增重的经济收益明显扩大。因此,我们预计四季度生猪出栏均重将会明显上涨,预计冬至前后生猪出栏均重将达到132公斤上下,这个过程一方面会导致生猪出栏数量向后结转,另一方面因为体重增加导致的猪肉供应也会增加。 目前已经进入四季度,年内可供出栏的生猪数量已经确定(虽然无法确定具体数量),出栏量在各个月份间的调剂(出栏节奏)将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如果冬至前现货价格持续坚挺,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抛售行为,对冬至前后的一致性预期得以延续,那么冬至前后现货价格不及预期的概率将显著增加;如果冬至前现货价格出现快速回落,市场对冬至前后的一致性预期被打破,市场出栏积极性较高,那么冬至前后的价格将较为乐观,因为如果不存在供给压力明显后移的现象,那么冬至需求的显著提振将成为市场向上的主要动力。 从目前市场已经发生的情况看,市场正沿着第一条路径演变,我们倾向于认为冬至前后现货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正在积累:第一,出栏数量方面,按照去年官方的能繁母猪数量情况,今年冬至前后的生猪理论出栏数量应该是今年最低的阶段,但是同样需要考虑9-11月份这三个月压栏向后累积的猪的数量,因素冬至前后生猪的出栏数量规模并不能很好的定性。第二,出栏体重方面,目前已经进入了压栏增重的阶段,目前肥猪的价格明显比标猪好,推动全社会压栏,体重的增长可能会由125增加到130公斤,体重的增长可能会为市场提供额外的5%的猪肉供应。第三,出栏窗口方面,冬至前后的出栏窗口非常紧张,只有大概20天左右的时间,出栏窗口非常拥挤,对价格的压强可能更强。第四,出栏情绪方面,因为出栏窗口紧张,散养户、集团厂集中出栏,有可能导致恐慌性的抛售,这对价格的压制作用会比较明显。 3、无需过于担忧未来消费不及预期的影响 猪肉消费本身具有刚性特征。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社会猪肉消费总量中有一部份消费量是固定的,如果市场供应不足以满足这部分刚性的猪肉消费,将导致现货价格上涨较为快速且幅度较大,供给端将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具有压倒性的影响力。第二,每年四季度的猪肉消费增长具有刚性,收入水平降低、替代品价格下滑等因素在四季度对猪肉消费的抑制显著低于其他时间段。 从今年现货市场价格走势情况看,生猪价格上涨较快且幅度很大,养殖端基本主导了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屠宰场和终端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低。综合目前市场对今年生猪供应减产的讨论,我们认为今年的生猪整体供应量与社会猪肉消费中的刚性需求部分差距不大,当前的猪肉消费具有刚性特性,供给不足仍将是主导市场价格的核心因素,其他周边因素如:收入水平下滑等在供应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前提下对猪肉消费的挤压作用将非常有限。 另外,我们也观察到四季度猪肉消费路径带有刚性,高价抑制、收入降低等因素同样很难打破四季度消费向上的通道。我们观察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历史上2011年、2015年、2016年、2019年、2020年的生猪现货价格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但这些年份四季度的消费量都出现了明显上涨,说明商品本身的高价并没有阻断四季度猪肉消费增长的路径。因此,从季节规律来讲,四季度猪肉消费路径同样具备刚性上升的特征,除非出现极端情况(比如更大范围的封控),高价抑制、平均收入降低等因素都很难打破四季度消费向上的确定性。 4、主要结论 供给方面,我们认为在供给总量偏紧前提下,生猪出栏阶段性(节前超卖、普遍压栏)、结构性(肥猪占比低)断档是推动近期现货价格加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但阶段性、结构性断档并不能持续,供给因素导致的冬至前后现货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正在积累。需求方面,我们认为今年的生猪整体供应量与社会猪肉消费中的刚性需求部分差距不大,当前的猪肉消费具有刚性特性,供给不足仍将是主导市场价格的核心因素,其他周边因素如:收入水平下滑等在供应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前提下对猪肉消费的挤压作用将非常有限,四季度猪肉消费继续放量的路径具有确定性。 策略方面,供需博弈加剧,盘面持续大涨后有调整的需求,短期不建议追多。 来源:中泰期货
lg
...
金融界
2022-10-15
Omicron新变种肆虐美国!白宫警告“具更强免疫逃逸能力” BA.5注射保护不再足够
go
lg
...
也就是病毒更容易传播的地方以躲避寒冷的
天气
,以及家庭在即将到来的假期期间聚集在一起。 根据美国CDC的数据,自1月份大规模Omicron激增高峰以来,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已大幅下降,但平均每天仍有300多人死于新冠疫情,每天有近3500名患者因感染该病毒而住院。 Jha上周表示,死于新冠病毒的人中有70%年龄在75岁及以上。他解释说,绝大多数垂死的人要么没有接种最新的疫苗,要么在出现突破性感染时没有接受Paxlovid等治疗。 “这是不可接受的,特别是因为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我们拥有的疫苗和治疗方法来预防该国几乎所有的新冠死亡,”Jha在电话会议中告诉记者。他继续补充说:“如果您及时接种疫苗,并且在出现突破性感染时接受治疗,那么即使在高危人群中,您的死亡几率也接近于零。” 福奇本月早些时候表示,美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仍然太高。他说,今年冬天也有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变体,它比美国目前正在处理的Omicron变体更能逃避免疫。 “虽然我们感觉很好,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福奇说。#新冠疫情#
lg
...
小萧
2022-10-15
危机缓解?德国提前两周完成天然气储备目标,目前平均库存已达95.14%
go
lg
...
目前北溪管道已经被无限期停止。 温和的
天气
有助于减少天然气需求。德国电网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上周高于正常水平的气温令人们使用的天然气比一年前减少了约30%。根据彭博社的气象数据,预计下周气温将出现下降,然后回升至30年平均水平以上。 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高级研究员Katja Yafimava表示:“俄罗斯天然气继续通过乌克兰运输,冬季相对温和,欧洲有可能在经历一些困难后度过2022/23年的冬季,相对而言不会受到影响。但一个寒冷的冬天,特别是如果来得早,将造成巨大的影响。” BNetzA的Mueller表示,为了避免冬季出现天然气紧急情况,德国需要增加天然气进口。政府正在承租5个浮动液化天然气终端,其中至少两个将在冬季及时准备就绪。他说,天然气消耗量必须至少下降20%。
lg
...
Sue
2022-10-15
财信研究评9月CPI和PPI数据:疫情制约CPI涨幅,高基数主导PPI下行
go
lg
...
较上月提高0.15个百分点;受高温少雨
天气
影响,鲜菜价格环比涨幅扩大4.8个百分点至6.8%,同比涨幅扩大6.1个百分点,其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较上月提高0.13个百分点;受节日消费需求增加影响,其他主要食品环比也多数上涨,蛋类、鲜果、水产品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合计较上月提高0.14个百分点(见图2-3)。 油价下跌、疫情反复、需求偏弱共致非食品价格回落。9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见图4),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回落0.1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内部呈现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9月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和水电燃料同比增速均下跌较多,对非食品价格的推升作用明显减弱;二是受国内疫情散发影响,服务商品价格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三是受国内需求偏弱和PPI下行偏快影响CPI衣着、房租、家用器具等价格出现普遍回落。 核心CPI低位回落,显示疫情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仍强。9月剔除食品和原油的核心CPI同比增长0.6%,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为2021年二季度以来新低(见图5),主因在于疫情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较强。往后看,预计短期国内防疫政策难以大幅放松,加之冬季疫情反复的可能性较大,预计未来服务业修复斜率仍将偏缓,年内核心CPI料将缓慢回升,但高度有限。 预计10月CPI同比增长2.5%左右。一是预计9月食品价格环比涨幅将有所回落。根据农业部数据,截止到10月13日,28种重点监测蔬菜、7种重点监测水果、猪肉价格环比增速分别为-4.7%%、-1.3%、7.9%,蔬菜价格由涨转跌,猪肉涨幅小幅扩大,鲜果降幅收窄,因此预计10月份食品环比涨幅有所回落。二是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加之去年10月份同期基数较低,预计猪肉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将出现回升;三是服务业修复和价格传导作用增强,将对非食品价格形成向上支撑,但疫情扰动和需求偏弱制约回升幅度;四是10月份CPI翘尾因素较9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见图6)。 二、高基数和油价下跌共致PPI回落,预计10月PPI约增长-1.4%左右 受高基数、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至0.9%,但基建需求释放对部分工业品价格形成支撑,PPI单月降幅有所收窄。其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别同比增长0.6%和1.8%,较上月回落1.8和提高0.2个百分点,两者反向变化(见图7)。从生活资料分项看,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价格涨幅均回升,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幅度持平于上月,显示出前期上游涨价正逐渐向中下游传导(见图8)。 从行业看,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弱,基建相关和部分下游行业价格环比回升。一是受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原油产业链行业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下行(见图9);二是受国内基建投资需求释放影响,上游煤炭开采、有色金属开采、非金属采选等行业环比均出现上涨;三是农副食品,通信电子、服装服饰等行业PPI价格也有所上涨,显示出上中下游价格传导作用有所增强。 预计10月份PPI增长-1.4%左右。一是10月份PPI翘尾因素较9月回落2.5个百分点左右(见图10);二是基建发力和地产预期修复将对国内定价商品形成一定支撑,但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推进,煤炭和中下游等工业品价格环比上涨幅度相对可控;三是OPEC减产、地缘冲突升级、疫情冲击等因素对全球能源供给形成扰动,短期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动能有所增强,但全球经济放缓已成定局,需求下降,原油价格上冲空间有限。 三、PPI和CPI负剪刀差扩大,未来上中下游利润结构趋于改善 PPI和CPI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盈利空间的变化。PPI和CPI剪刀差的扩大,通常意味着企业利润和经济动能的持续修复(见图11-12)。但本轮PPI和CPI剪刀差扩大,主要是由上游原材料涨价驱动的,结构性特征显著,不是全面性涨价。在国内需求恢复偏弱的情况下,中下游行业转移成本能力依然较弱,导致上游原材料上涨对中下游利润的挤占作用较强,进而压制中下游企业投资扩产意愿,不利于国内经济动能的恢复。 9月份PPI和CPI的剪刀差由上月的-0.2%转为-1.9%,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两者剪刀差转负意味着未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边际放缓,但上中下结构有望边际改善。
lg
...
金融界
2022-10-14
一文了解动态NFT和静态NFT及其优缺点
go
lg
...
输服务,该服务可以安全地传输运动结果、
天气
读数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用于更新dNFT。 Chainlink还提供名为“Chainlink Keepers”的智能合约自动化服务,该服务可用于在满足预定义条件时触发动态NFT更改,它基本上可以帮助dNFT项目构建自主的、去中心化的dNFT流程。 dNFT的潜在用例 dNFT可以用于游戏内的道具,随着玩家在游戏中的进展而升级 dNFT可以用于体育游戏通行证,随着用户参加体育赛事的时间而升级 dNFT对于那些想要在数据库中永久保存和更新学生个人信息的学校来说可能有益 dNFT可用于代币化的真实世界资产,其中一些指标会定期更改 动态NFT的好处 dNFT有助于NFT项目的发展,因为它提供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和发展NFT的机会。项目可以通过不断添加新功能来保持人们的兴趣,这也将形成用户粘性。 dNFT为真实世界的NFT使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它可以根据真实世界的输入触发器自动更新。因此,当为同一用户更新真实世界的数据时,将不需要一个新的NFT。 dNFT为企业提供了关于用户如何参与其产品的有意义的洞察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司/项目优化他们的产品,并根据客户反馈做出改变 NFT项目应该使用静态NFT模式还是动态NFT模式? 项目的NFT类型将由NFT项目的特征及其用例决定。 如果你想生成一个标志性的、永恒的NFT艺术作品,静态NFT模式是首选。 然而,如果想要创建一项需要定期修改和更新的NFT资产,那么动态NFT可能是正确的选择。 项目最终必须向前看,预测自己的未来,来决定要铸造的NFT类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4
农产品(粕类)专题报告:USDA10月供需报告解读:美豆单产超预期调降,供需报告意外利多
go
lg
...
强,供应转宽松的概率较大,关注弱拉尼娜
天气
是否会带来极端
天气
影响作物生长。 国内方面,连粕受到现货坚挺的影响,跟跌并不积极,但是跟涨意愿更强一些。与美豆相比,维持内强外弱的局势。国内方面,前期榨利不佳带来10月国内到港较差,由于缺乏供应,蛋白粕或将延续强势格局至供给端出现边际修复。 一、USDA10月报告解读 1.1美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周三,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10月的月度供需报告。报告显示新作美豆的收成将低于预期,加剧了全球大豆供应紧张的格局。前期产量增长的预期已经体现在价格中,但报告公布后利多,调降低于预估,CBOT大豆期货跳涨2.7%至9月30日以来最高价。 本月报告市场依然比较关注美豆产量是否符合预期,USDA维持了2022/23年美豆收获面积的预期,仍为8660万英亩。单产则被下调至49.8蒲/英亩,上月为50.5蒲/英亩,环比下降0.7蒲/英亩。市场的预估单产均值为50.6蒲式耳/英亩,预测区间在49.8-51.3蒲/英亩。主要是前期美豆生长关键期期间,美国中西部地区炎热干燥的
天气
持续扰动了作物生长,损害了大豆的单产潜力。因此产量落在43.13亿蒲,较上月报告的43.78亿蒲增加了0.65亿蒲。分析师们的平均预期为43.81亿蒲,预测区间为43.09-44.63亿蒲。美豆期初库存的增加以及需求数据的减少,抵消了部分产量的减少,美豆期末库存仍维持了2亿蒲的预估,持平9月;最终2022/23的美豆库销比由4.51%略微上升至4.54%。这个数据位于十年来偏低水平,整体来看美豆的供需格局偏紧。 旧作方面,供需报告中调增了1300万蒲的出口以及调减了100万蒲的压榨量,2021/22美豆出口落在21.58亿蒲,压榨落在22.04亿蒲。由于需求的调整,期末库存(新作期初库存)跟随从2.4亿蒲上调至2.74亿蒲。 1.2 南美大豆供需平衡表 南美方面,USDA本月将巴西2022/23年度大豆的产量预测增加了300万吨,从9月预测的1.49亿吨调整到1.52亿吨。需求方面,压榨跟随增加了100万吨至5050万吨,进口也增加了50万吨至8950万吨。期末库存由2936万吨回升至3136万吨,位于历史偏高水平,同时也将扭转了去年较低的库存销售比,来到历史同期中位偏高的水平,令巴西大豆的供需格局趋于宽松。 USDA本月将巴西2021/22年度大豆出口小幅调降45万吨,连续两个月调减该项,主要是因此来自以中国为首的进口方的需求欠佳,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称,2022年9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为381.8万吨,低于一周前预测的415.2万吨,也低于去年9月份的470万吨。ANEC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228.2万吨,去年同期5.4万吨。压榨方面,旧作巴西大豆较上月调增了75万吨,至5100万吨。据代表大豆压榨企业的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证实,当前部分会员企业已经提前开始通常年底进行的停工检修,因为豆油价格下跌,而大豆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压榨利润受损。因此后续旧作压榨量预期仍有下调空间。 阿根廷方面,USDA将其旧作大豆出口量上调55万吨到280万吨,国内压榨量调降80万吨至3975万吨,旧作期末库存调整为2315万吨,环比上升60万吨。关于2022/23年新作大豆,报告将大豆出口量明显增调了230万吨至700万吨,期末库存则较上月减少120万吨至2420万吨。阿根廷进入播种期要待到11月,虽然NOAA预测在北半球的秋冬季,有一定风险令南美产区会出现极端
天气
,但当季未对大豆的种植形成明显威胁,因此USDA现在定下的丰产预期是否能兑现尚需时日验证。 1.3 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 全球方面,USDA本月预计2022/23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为100.52亿吨,较上个月的9892万吨增加160万吨,增幅1.62%,主要受到南美大豆产量进一步上调的影响。全球大豆产量上调122万吨至3.91亿吨;全球大豆出口量略微上调96万吨至1.69亿吨;全球大豆压榨量上调237万吨至3.29亿吨。库存消费比同比去年的25.41%上升至26.44%,全球大豆的供需局面边际宽松。 另一方面,美国农业部还将全球旧作期末库存调高至9238万吨,高于9月份预测的8970万吨,其中,报告将2021/22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上调82万吨,压榨量则上调84万吨。旧作产量有所上调的同时,全球大豆消费有所恢复。 二、美豆出口与压榨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上周美豆出口检验量环比提高97.4%,但是同比去年减少32.3%。 截至9月29日一周,美豆出口检验量为575220吨,上周为291413吨,去年同期为849556吨。 迄今为止,2022/23作物年度美豆出口检验总量累计达到1781273吨,同比降低3.2%。 当前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达到美国农业部预测目标的3.1%。美国农业部在2022年10月份供需报告里预测2022/23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预计为20.45亿蒲,低于9月份预测的20.85亿蒲,比去年同期出口量21.45亿蒲低了4.66%。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9月15日公布的月度报告数据显示,NOPA会员单位8月份共压榨大豆1.65538亿蒲式耳,较7月压榨量1.70220亿蒲式耳减少2.8%,但较去年同比增加4.2%。8月除爱荷华州以外,NOPA追踪的每个地区的大豆压榨量都较前月下滑。美国8月大豆压榨进度较之前一个月放缓,主要是因为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收割开始之前,部分压榨企业停产进行季节性检修。 在10月份供需报告里,美国农业部预测2022/23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为22.35亿蒲,比上月预测调低1000万蒲,较上年的22.04亿蒲提高1.4%。目前美国2021/22年度全年压榨任务已完成,静待新作收割后新一年度美国最新压榨情况。 三、巴西大豆生长情况 马托格罗索州农业经济研究所(Imea)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托格罗索州2022/23年度大豆种植步伐加速。种植率达到计划的1180万英亩面积的18.61%。在西部地区,种植已经完成30.58%。Imea称,本周种植进度较前一周加快12.32个百分点。然而,与2021/22年度同期相比,种植步伐落后1.69个百分点。在2021年,9月16日至10月8日期间,大豆种植率为20.31%。 咨询机构StoneX公司称,2022/23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538亿吨,较早先预估值上调了20万吨。
天气形势
仍然备受关注,近期的降雨有利于巴西大豆的播种。如果一切顺利,巴西南部地区没有出现恶劣
天气
,大豆产量预估有可能进一步上调。去年受极端
天气
的侵扰,巴西南部地区大豆作物遭减产,因此仍不能忽视今年弱的拉尼娜
天气
是否会带来不利影响。 四、国内大豆进口 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8月大豆进口716万吨,环比减少71.8万吨,减幅9%;同比减少232.6万吨,减幅24.5%。2022年1至8月大豆进口6132.9万吨,同比减少578.6万吨,减幅8.6%。此外,据Mysteel,11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为960万吨,12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为860万吨。2022年10月份国内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88.5船,共计约575.25万吨(本月船重按6.5万吨计)。 进入到二季度后进口大豆压榨利润持续走低,打击了压榨商对大豆的需求,预计10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仍缩减,国内大豆将延续去库存态势,在未来一个月豆粕表观消费量维持相对平稳情况下,豆粕库存尚有下降空间,现货或维持坚挺。 五、总结 美国农业部在10月的供需报告里调低了新作美豆的产量预期,数据利多,隔夜美豆一度涨至接近1400美分,但期价进一步走高的动力有限。在全球谷物库存接近十年最低水平之际,作物产量的调降加剧了对供应吃紧的担忧。其中2022/23年度美豆单产本次调整为49.8蒲式耳/英亩,较上月数据显著下调了0.7蒲/英亩,低于市场预估单产均值50.6蒲/英亩。美豆2022/23年度产量落在43.13亿蒲,库销比来到4.54%,是近9年最低的水平,供需格局进一步趋紧。中长期来看,现在南美作物开始进入种植季,如果未来气候较正常的情况下,远月来看巴西和全球油料丰产预期比较强,供应转宽松的概率较大,关注弱拉尼娜
天气
是否会带来极端
天气
影响作物生长。 国内方面,连粕受到现货坚挺的影响,跟跌并不积极,但是跟涨意愿更强一些。与美豆相比,维持内强外弱的局势。国内方面,前期榨利不佳带来10月国内到港较差,由于缺乏供应,蛋白粕或将延续强势格局至供给端出现边际修复。
lg
...
金融界
2022-10-14
梁杏:猪价大涨,未来不排除还有创新高的可能性
go
lg
...
内的季节有很大的相关性,说直白一点就是
天气
越冷需求越大,所以其实国庆节回来之后大家就有所体会,随着
天气
变得越来越冷,对于猪肉的需求相比于天热的时候,可能也会变得更高一些。所以从需求来看,它对于猪肉价有一个不断向上推动的作用。 3、供给端如何演绎 主持人:从供给端来看,供给一方面取决于猪的一个能繁周期;另一方面,现在全球所有的原材料都在涨价,包括养猪所对应的粮食也在涨价,养猪的成本变高了,肉的价格也会相应的提升。历史上十年前,猪肉价格跟现在可能差不太多,或者现在也处于一个高位的状态,但是那个时候养猪的成本不高。所以想请梁总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从供给来看,目前供给在周期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第二,您觉得供给往后来看,会怎么去演绎?包括养猪的这些企业的心态是怎样的? 梁总:在这个猪周期里面,供给的影响确实要比需求要相对大一些。因为需求我们刚才前面也介绍了,一般的情况下,需求它就是围绕着五千万吨上下波动,所以其实它的价格很多时候是由供给来决定的。 供给方面,主要就是有养殖户赚钱了,它就会多养猪,想赚更多的钱,然后养太多猪了以后,又会大于需求的总量,就会压制住价格,导致猪肉价格往下掉,然后这个时候,养殖户就会开始亏钱,亏钱了以后,就会去产能,导致市场上猪的存量又会减少。它就是这样有一个又一个的循环,形成了猪周期。 那目前我们处在哪个阶段呢?应该来说,处在新一轮猪周期中价格比较高的一个位置上,但是也不能说肯定就是这个位置。虽然国庆期间走出了这一轮猪周期的价格新高,但是我们刚才也给大家拆解了,我们为什么判断可能后面还会有更高一点的价格,就是基于这个供求关系的变化。当前的供给很可能没有跟上需求的总量,应该来说是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 供给为什么没有跟上这个需求的总量?一个原因可能是之前去产能还是比较彻底的。2021年的六月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最高点,也是最近的一两个猪周期里面的最高点,从七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掉到了今年的四月结束,所以这个高点和低点之间的关系,能繁母猪就被去产能了。 能繁母猪是干什么的?能繁母猪是产能,因为它是用来生小猪的,它不养了以后,这个能繁母猪就是去化了。相关部门披露的数据里面,今年3月底的数据,和去年6月份的数据相比,它产能去化的幅度大约是8.5%。 市场上有一些调研机构,他们自己有一些样本监测中心,他们统计的数据,去产能化的幅度,在去年的六月到今年的三月的时候,大约是17%-18%。如果是使用17%-18%的数据口径的话,那其实的产能去化的幅度就还是蛮彻底的。因为去化比较彻底,市场上现在的表现就是没有太多的猪,我们认为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因为,今年的国庆,从传统来看,它不是旺季,在不是一个特别旺的情况下,竟然还创出了价格的新高,可能倒推过来,既然不是需求带起来的,很有可能就是由于供给不足引起的。除了猪养在手上不愿意出栏,想等一个更高的价格这个情况之外,那很重要的就是能繁母猪的去化可能会比较彻底,所以这个其实才是影响猪肉价格的最重要的逻辑。 养殖户捂栏不捂栏其实是阶段性的,它就是一两个月、两三个月的事,它不会本质去决定猪周期的价格方向和变化的幅度,这个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它的边际变化的改善程度。 再稍微展开讲一下能繁母猪,它是养猪行业的产能。它是专门用来生小猪的,能繁母猪怀孕生小猪的这个过程,我们叫做育种,一般是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小猪生下来以后,就进入到一个育肥阶段,一般是六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这个小猪生下来以后养六个月,大概90到100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栏了,但捂栏一般会到130公斤左右。这种商业化养殖差不多就是到100公斤的标准就可以卖了,如果捂栏不卖就会捂成一个130公斤的大猪,如果全国的养殖户都是这么想的,就会导致价格进一步走高。但当价格走高了之后,不可能无限的捂在手上,全国的养殖户都一起卖就很容易造成市场上猪肉供给量暴增,会对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是2020年到2021年猪肉价格崩的很厉害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回到当前的情况,能繁母猪去产能挺多,我们根据这个国庆的价格新高判断,就是之前去产能力度很大,这是第一个先决的条件。第二,5、6、7、8以及9月咨询机构报出来的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的环比增长数据,它没有一个大幅补栏的行为。它这个环比数据都是1%点多,没有在2%以上的。如果大家一看猪肉价格上去了,然后就疯狂补栏的话,这个数据一般是上的会很快的,比如到2%。大家不要小看环比2%的增长,因为它是一个月度复利的概念,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其实这个量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是1%左右这样一个水平,并没有在疯狂地补栏,很有可能未来的供给也没有出现一个大的增长,需求旺季马上就要到了,很有可能价格还是会上去的。 供给对于养殖行业的价格影响,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叠加养殖户阶段性压栏,就会造成阶段性的供需错配。但它不是最核心的因素,最核心的因素是:第一,底部去化的程度高不高;第二,底部补栏的情绪高不高;第三,手上有猪的养殖户压栏的情绪高不高,主要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就能够去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供给的变化,然后再进一步去判断猪肉价格的变化方向。 主持人:其实主导本轮价格走势最核心的在供给端,供给端的本质上还是因为过去产能过剩。猪价过低,所以养猪的人觉得养猪并不划算,或者说他的收入比他的成本可能还要低,这种时候他就去产能,然后在去产量的过程之中,市场上有千万的养殖户,他在判断未来趋势的时候,并不能准确预估未来需求供给的缺口,所以当他看到价格很低的时候,他扛不住了,觉得养猪还亏钱,就不养了,就开始去产能。 因为猪出生到出栏这个过程周期基本在十个月左右,周期是非常长的。所以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供给缺口出来之后,很难马上进行补足,这种产能缺口会很快体现在推动猪肉价格上。所以在当前,虽然猪肉价格不低了,但往后来看只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存在,那价格仍然可能会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从整季度来看,基本面给出的信号是猪肉的产能缺口导致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行,即使不上行,也会比较坚挺。 4、养殖行业基本面确定性相对较高 主持人:我们可以发现养殖板块的确定性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而四季度是全年收官之战,从现在市场外部的环境上来看,市场的情绪是比较低的,市场已经不再是围绕经济复苏这条主线,而更多的是围绕经济这条线,所以从交易的逻辑上会发现,在八月中旬以来涨得比较多的基本上就是上游的周期产品,包括能源相关、农业相关、原材料这些主线,所以围绕经济展开这些结构性投资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这里想问一下,首先您觉得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追逐确定性是不是四季度的一个逻辑?第二就是说您觉得养殖ETF在确定性上是不是有相应的优势? 梁总: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养殖ETF(159865)的基本面确定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资本市场有时候想法不完全一致。养殖ETF在九月的表现其实是不好的,是调整下跌的,但是猪肉的价格其实从四月就触底,然后五六月就开始慢慢筑底回升,六月、七月往上冲这样的一个状态,八九月就是在高位震荡调整了一段时间。 而粮食价格其实就是饲料的价格,对猪肉成本来说,现在都不是问题,因为猪肉价格的平均成本差不多是在十五元/公斤,这是它的平均成本,现在都卖到26.5元/公斤了,肯定可以远远覆盖它的成本。到了现在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但是九月养殖ETF反而是跌的,所以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的行为,猪肉价格在20元/公斤的时候,市场认为可能不会维持太长时间,这可能是市场当时的一个担忧。所以国庆期间猪肉价格创出新高,我觉得对于资本市场的情绪来说是一件非常正面的事情。供给确实比较紧缺,市场也会认可这个价格,反过来由于价格创出新高驱动资本市场去更进一步了解基本面,而这也会让资金在四季度去追逐养殖板块的相对确定性。 所以我们认为三、四季度,甚至明年的一季度养殖行业的基本面应该都是好的,季报应该都是可以比较坚挺。但基本面的强劲不绝对等于二级市场上会有同样的表现。国庆期间的猪肉价格表现,会驱动大家对于养殖行业基本面的思考,那之前的担忧就会驱散了。 养殖ETF(159865)在九月的时候,最低点价格甚至跌破了8毛钱,这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个产品最低价格是在2021年的9月1号,是0.7元左右的价格。然后今年9月份的时候又回到了7字头的时代。但是猪肉价格上一轮的最低点是2021年的国庆期间(10.8元/公斤),一年后在今年的国庆创出了价格上的新高(26.5元/公斤),这个价格已经不止翻倍了,但是二级市场没有表现出翻倍的现象,甚至还回到了0.7这个7字头的价格时代。所以这个里面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认为其实大家是在博弈未来猪肉价格的坚挺空间,而国庆期间这个价格新高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它可以强化一个预期,就是猪肉价格可以持续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四季度养殖ETF(159865)相关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的,因为市场之前对价格的预期走低了,现在基本面上的确定性导致二级市场的表现有可能也会跟着发生纠偏。 我们再接着来说大盘里面它的确定性的情况,我们觉得如果四季度表现不太好的话,那养殖ETF应该来说会成为一些资金选择的一个比较确定的方向,因为它的基本面相对来说还是确定的。由于经济整体的表现、很多行业可能都不是特别理想,那养殖行业的业绩表现相对还是不错的,属于绿丛中的一点红。 其实我们也会看到,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一些经济上的悲观预期可能也会慢慢走过去。在这样的过程中,市场有可能是在不断的寻底、然后筑底的过程,也不排除四季度,大盘它也会出现一定机会的可能性。如果大盘出现了一些阶段性、整体性的机会,市场有可能就会去选择一些更有进攻性的品种,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存在的。参考一下今年四月底到七月初这样的一个反弹的阶段,科技成长板块可能会是更受欢迎的。如果市场整体机会比较好的话,有可能会分流一部分,像养殖行业或者说其他行业的一些资金,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出现的。 但整体来看,我们觉得养殖行业大家还是可以考虑把它作为投资组合里的一部分,不要全部买一个品种,因为没有什么东西都是100%确定的。我们觉得可能比较适合做什么呢?就是作为一种不确定性的一个防守,可以放在你的组合里,有可能会使你的投资组合有一个优化的表现。 主持人:基本面来看,刚才也说到了,我们至少先看到明年一季度。明年二季度以后养殖的基本面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还要走一步看一步,就是等到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后再去判断。所以这个是养殖行业和养殖ETF(159865)的情况。 这一期,我们也称之为叫国庆之后的特别节目,站在当前的时点,第一,市场比我们之前的预期可能要更悲观一点;第二,在情绪比较低的这个环境下,起码站在当下这个时间,我要追逐相对的确定性,然后在确定性的中沿着经济的主线来看的话,养殖对应的这个猪周期板块,无论是从市场定价,还是从基本面的角度,一方面基本面确定性比较高,另一方面它的定价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充分,甚至还有回调的情况,所以现在估值相对于它的确定性来说并不是特别的高,我们觉得沿着防御的这个思路去进行相应配置是比较好的方案。 这一期非常感谢梁总能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希望大家在国庆假期回来后,能根据最新的信息及时对局势、对确定性比较高的板块、对四季度布局的方案,形成初步的理解和认知。
lg
...
有连云
2022-10-14
上一页
1
•••
541
542
543
544
545
•••
58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AI大屠杀!全球风险资产几乎崩溃,美国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 美联储“摸黑前行”
lg
...
中国最新数据很意外!10月CPI超预期重回增长,PPI连续三年处于负值
lg
...
金市展望:美国停摆创史上最长记录!4000大关成黄金心理防线,关键变量是TA
lg
...
下周展望:政府停摆让市场愈发焦虑!美国经济数据仍“断档”,中欧都有大事
lg
...
日经:在巨额债务下,中国坚持推进国内外的高铁项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4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