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苹果Q2财报超预期但关税增9亿成本:库克称暂不涨价,股价盘后跌4%
go
lg
...
投资者对关税成本和营收指引的担忧。根据
实时数据
,苹果5月1日收盘价为213.32美元,盘后跌至约204.79美元,市值蒸发约6000亿美元。苹果宣布将现金股息提高4%至每股0.26美元,并批准10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旨在提振股东信心。库克表示:“我们对长期增长充满信心,回购计划反映了这一信念。”然而,关税不确定性和中国市场疲软令市场情绪谨慎,短期内股价可能继续波动。 日期 股价(美元) 变化 2025年5月1日(收盘) 213.32 +0.82(+0.39%) 2025年5月1日(盘后) 约204.79 -8.53(-4%) 编辑总结 苹果第二财季财报展现了稳健的增长势头,服务业务和iPhone 16e的强劲表现推动营收和利润超预期。然而,大中华区销售下滑和9亿美元的关税成本为未来蒙上阴影。库克对供应链优化和AI功能寄予厚望,但监管压力和AI开发的滞后可能削弱竞争优势。10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提振了股东信心,但股价盘后下跌反映了市场对短期不确定性的担忧。苹果需在关税、竞争和监管的多重挑战中寻求平衡,以维持其全球科技领导地位。信息来源:苹果公司财报、路透社、BBC中文。 名词解释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公司为其设备开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功能,旨在提升Siri的个性化体验和设备智能化水平。信息来源:苹果公司财报。 关税成本:因进口商品征收的额外税费,苹果预计第三财季因美国关税政策增加9亿美元成本。信息来源:苹果公司财报。 股票回购:公司通过回购自身股票减少流通股,提升每股收益和股价,苹果批准1000亿美元回购计划。信息来源:苹果公司财报。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日:苹果发布第二财季财报,营收953.59亿美元超预期,但关税成本预期增9亿美元,盘后股价跌超4%。信息来源:苹果公司财报。 2025年4月27日: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84%报复性关税,苹果供应链成本压力加剧,市场担忧其中国市场表现。信息来源:BBC中文。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华关税升至145%,苹果股价单日下跌5%,市值蒸发约3000亿美元。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2025年4月5日: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苹果供应链调整加速,宣布扩大印度和越南生产。信息来源:路透社。 2025年2月4日:苹果与阿里巴巴达成AI合作协议,计划为中国市场推出定制化AI功能。信息来源:路透社。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Gene Munster(Loup Ventures分析师),2025年5月1日:“苹果的服务业务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但大中华区疲软和关税成本上升可能限制短期股价表现。AI功能的延迟需尽快解决,以对抗华为的竞争压力。”信息来源:CNBC。 Toni Sacconaghi(Bernstein分析师),2025年5月1日:“苹果1000亿美元回购计划显示管理层对长期价值的信心,但关税和监管风险可能拖累利润率。投资者应关注第三财季指引的执行情况。”信息来源:彭博社。 Laura Martin(Needham分析师),2025年4月30日:“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挑战不仅是竞争,还有AI功能的落地速度。供应链多元化是正确方向,但短期成本压力不可忽视。”信息来源:路透社。 Craig Moffett(MoffettNathanson分析师),2025年4月25日:“苹果的反垄断诉讼可能对其高利润业务构成威胁,尤其是谷歌搜索协议的潜在终止。AI战略的成功将是扭转局面的关键。”信息来源:华尔街日报。 Dan Ives(Wedbush分析师),2025年5月1日:“苹果的iPhone 16e表现超出预期,服务业务增长为估值提供了支撑。尽管关税和监管压力存在,苹果的生态系统韧性使其仍具吸引力。”信息来源:CNBC。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9小时前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突破7.26关口,日内跌0.24%引发市场热议
go
lg
...
850 -0.15 数据来源:外汇市场
实时数据
人民币波动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全球资本流动。美元兑人民币突破7.26加剧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力度的讨论,尤其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可能面临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但可能引发资本外流风险。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4月30日表示:“我们将通过稳外贸政策支持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确保供应链稳定。”与此同时,人民币波动对跨境电商和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的海外收入构成潜在影响。以下为人民币波动对主要行业的影响对比: 行业 人民币贬值影响 应对措施 出口制造 竞争力提升,利润率改善 锁定远期汇率 跨境电商 海外收入换算减少 多元化市场布局 进口能源 采购成本上升 优化供应链 数据来源:行业分析及企业公告 全球外汇市场与政策背景 美元兑人民币的波动需置于全球外汇市场和政策背景中分析。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24.1万,助长降息预期,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4月29日表示:“我们将根据经济数据灵活调整政策,保持就业和通胀平衡。”与此同时,日本央行未加息导致日元下跌近2%,进一步凸显美元强势。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关税谈判和对伊朗石油买家的制裁预期推高了美元需求。相比之下,中国通过资本管制和外汇干预维持人民币稳定,但市场对长期汇率走势的分歧加剧。以下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对比: 经济体 当前利率(%) 近期政策动态 美国 4.25-4.50 降息预期升温 中国 3.45 汇率稳定优先 日本 -0.10 维持超宽松政策 数据来源:各国央行公告 编辑总结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突破7.26关口,日内微跌0.24%,反映了全球外汇市场对美元强势和中国经济复苏的分歧预期。美元指数三连涨得益于美国经济韧性和贸易政策乐观情绪,而人民币的稳定表现显示中国央行干预的有效性。汇率波动对出口和跨境电商行业的影响需密切关注,短期内人民币适度贬值可能利好出口,但长期资本流动风险不容忽视。全球背景下,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特朗普关税政策将继续驱动美元走势,投资者需警惕地缘政治和经济数据的双重不确定性。数据来源:外汇市场数据、央行公告及行业分析 名词解释 离岸人民币:在香港等地交易的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CNY)区别在于交易受限较少,反映市场化预期。数据来源:外汇市场基础知识 美元指数:衡量美元对一篮子主要货币汇率的指标,反映美元的全球购买力。数据来源:外汇市场规则 汇率干预:央行通过买卖外汇或调整政策影响本币汇率的措施。数据来源:货币政策定义 资本外流:资金从一国流向他国,可能因汇率波动或经济预期变化引发。数据来源:国际金融知识 关税谈判:国家间就进口税率进行的磋商,影响贸易成本和货币需求。数据来源:国际贸易政策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30日: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24.1万,创2月以来新高,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突破100。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公告 2025年4月25日:中国央行发布报告,重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灵活应对外部冲击。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公告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政府推动对伊朗石油买家制裁,美元需求增加,国际油价波动加剧。数据来源:白宫政策声明 2025年3月15日:美国上调对华关税,人民币汇率承压,中国商务部出台稳外贸措施。数据来源:商务部公告 2025年2月1日:日本央行维持负利率政策,日元大幅贬值,美元兑日元突破150。数据来源:日本央行公告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日,Brad Bechtel(Jefferies外汇策略主管):“美元兑人民币突破7.26反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和贸易政策的乐观预期,但中国央行的干预能力确保了人民币短期内的稳定性。”数据来源:Jefferies市场评论 2025年4月30日,Michael Feroli(JPMorgan首席经济学家):“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特朗普关税政策共同推高美元指数,人民币的适度贬值可能利好中国出口,但需警惕资本外流风险。”数据来源:JPMorgan经济报告 2025年5月1日,Jane Foley(Rabobank外汇策略师):“日元的疲软和人民币的稳定形成鲜明对比,美元的强势可能持续到美联储明确降息路径为止。”数据来源:Rabobank外汇分析 2025年4月29日,Ding Chen(BNP Paribas中国经济学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外部压力和内部政策的平衡结果,中国通过资本管制和稳外贸措施有效应对短期冲击。”数据来源:BNP Paribas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日,George Lei(Barclays外汇分析师):“美元兑人民币在7.26附近的波动可能持续,投资者需关注中国经济数据和美国关税谈判的进展。”数据来源:Barclays市场分析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9小时前
经济学人:还有几周,美国可能就会遭遇重大的经济冲击
go
lg
...
企业赶在关税生效前大量囤积外国商品。
实时数据
让经济学家得以看到之后发生了什么。许多疫情期间的指标如今已不适用或已停止发布。然而幸运的是,全球贸易有详尽的追踪机制。船只在抵达前几周就出发,会向卫星发送定位信息,并提供所载货物清单。 一些指标可能表明贸易战迄今影响有限。截至4月25日当周,共有10艘集装箱船抵达洛杉矶和长滩港,这两个是美国接收来自中国货物的主要港口,这些船共运载了55.5万吨货物,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当。但许多目前抵达的货船是在关税开始实施前出发的。 其他数据看起来更令人担忧。 根据数据公司Vizion的数据,4月14日当周,中国与美国之间新行程的预订量同比暴跌了45%。跳港航次数量也上升到了所有计划航次的40%,即船只跳过某些港口或运营商减少某条航线上航行的船只,以平衡服务。 价格数据显示贸易流向正在重新调整。 根据物流公司Freightos的数据,从上海到洛杉矶的集装箱运费在过去一个月下降了大约1000美元,因为企业已从抢先进口应对关税转为规避关税。 与此同时,从越南运往美国的费用上涨了相似的幅度,表明进口商正在寻找替代供应商。 贸易冲击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经济中显现,因此全面的破坏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显现。比如,企业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依靠库存维持运作;对保税仓库的需求激增,这些仓库允许企业在港口附近储存货物,并在货物出库时再支付关税。 许多企业也选择不涨价——理论上本该涨价以控制库存使用速度——因为受到既有合同约束,或者为了维持客户关系,以防特朗普改变主意。 此外,对其他亚洲国家最严厉关税的90天缓冲期,也给了进口商重新调整产能的机会。例如,苹果计划为美国市场更多地从印度而不是中国采购iPhone。 然而,供应链的灵活性是有限的。研究显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实施的更温和关税,最终也被企业完全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企业大约花了一年时间才找到替代供应商。 Xeneta物流咨询公司的彼得·桑德表示,在短期内,特朗普不可预测政策造成的不确定性,令许多航运公司措手不及,即便他们已经历了十年疫情、苏伊士运河堵塞、红海地区胡塞武装袭击等问题。这些不确定性将对贸易和更广泛的经济造成影响,即便美国最终取消最严厉的措施。未能按时出发的船只将会延迟到达,或者根本不会到达。 库存将被耗尽。许多企业暂停了投资和招聘计划,重启这些计划可能会很缓慢。 这些经济代价是否会引发迅速的政治反弹? 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若对此抱有希望,可能会感到失望。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卫·奥托和同事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征收关税所伤害的大多数地区,如今反而更加支持共和党。 研究者推测,选民可能认为,即便要付出代价,也必须“对抗”中国。美国目前还没有完全陷入一场自酿的贸易风暴,但航运显示的前景并不乐观。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昨天00:00
标普500六连涨创三年纪录,特斯拉飙升2.15%,超微电脑盘后暴跌20%
go
lg
...
现,市值达9102.77亿美元。 根据
实时数据
,特斯拉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上涨约12.5%,反映了市场对其自动驾驶技术和低价车型计划的乐观预期。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近期表示,公司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低价车型,并加速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部署,这一消息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中国的强劲表现也为股价提供了支撑。据行业数据,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在华销量同比增长约20%,市场份额超过20%。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如比亚迪和小鹏汽车面临价格战压力,市场表现相对疲软。以下为特斯拉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 公司 股价(美元) 一月涨幅 中国市场份额 特斯拉 292.03 12.5% 20.2% 比亚迪 33.50(ADR) 5.8% 18.1% 小鹏汽车 8.20(ADR) -6.32% 4.5% 数据来源:实时金融数据及行业报告 通用汽车撤销指引盘初下跌 通用汽车(GM)周二盘初因撤销2025年财务指引而下跌4%,但随后收窄多数跌幅,收盘仅跌0.64%,报46.94美元,市值428.93亿美元。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Mary Barra)在近期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关税政策的影响,公司暂时无法提供明确的盈利预期。市场对此反应强烈,尤其是特朗普签署的汽车制造商关税行政命令增加了行业成本压力。尽管如此,通用汽车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仍被部分分析师看好,预计其2025年电动车销量将同比增长15%。 相比之下,通用汽车的竞争对手如福特汽车表现相对平稳,显示市场对不同车企的关税敏感度存在差异。通用汽车的股价波动反映了投资者对其短期盈利能力的担忧,但长期来看,其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可能为其带来新的增长点。 Meta实现六连涨 Meta Platforms(META)周二上涨0.85%,报554.44美元,实现六连涨,市值达1.22万亿美元。 Meta的持续上涨得益于其在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领域的持续投入。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近期表示,Meta将在2025年加大对AI驱动广告技术的投资,预计广告收入将同比增长12%。此外,Meta的社交平台用户活跃度保持稳定,月活跃用户超过30亿,巩固了其市场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Meta面临的监管压力有所缓解。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近期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调查进展缓慢,为Meta提供了更多的运营空间。以下为Meta与其他科技巨头的关键指标对比: 公司 股价(美元) 一月涨幅 市值(亿美元) Meta 554.44 -3.6% 12234.97 苹果 182.50 2.1% 27800.00 微软 412.30 -1.5% 30600.00 数据来源:实时金融数据 超微电脑与Snap盘后大跌 超微电脑(SMCI)和Snap(SNAP)在盘后交易中因业绩不佳而大幅下跌。超微电脑下调第三季度收入和利润预期,称客户支出延迟导致业绩承压,盘后股价一度暴跌20%,收盘跌16%,报36.00美元,市值175.14亿美元。 Snap虽然营收好于预期,但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拒绝提供指引,盘后股价下跌13%,报9.09美元,市值129.09亿美元。 超微电脑首席执行官梁见后(Charles Liang)表示,供应链问题和客户预算调整是主要挑战,但公司对AI服务器市场的长期需求保持乐观。Snap首席执行官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则指出,广告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在2025年持续影响公司表现。两家公司的股价波动凸显了科技行业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性。 美债收益率创三周新低 美债收益率周二显著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1716%,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3.6499%,均创三周新低。 这一趋势与疲软的美国就业数据和增强的美联储降息预期密切相关。美国职位空缺降至半年低点,消费者信心创近五年新低,促使投资者转向安全资产,推动美债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小幅反弹,离岸人民币一度涨超300点,突破7.26,反映了市场对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的乐观情绪。 然而,国际油价下跌超2%,WTI原油期货报60.4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报64.25美元/桶,显示避险情绪有所消退。 编辑总结 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的六连涨反映了市场对美国贸易协议进展的乐观情绪,但疲软的就业数据和消费者信心低迷为经济前景蒙上阴影。特斯拉和Meta的强劲表现凸显了科技股的韧性,而超微电脑和Snap的盘后大跌则暴露了科技行业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敏感性。美债收益率创三周新低,显示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总体来看,市场情绪在贸易乐观主义和经济不确定性之间摇摆,短期内需密切关注关税谈判和美联储政策动向。数据来源:实时金融数据、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 名词解释 标普500指数:由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反映美国500家大型上市公司股票表现的指数,是衡量美股市场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数据来源:财联社 美债收益率:美国政府债券的年化回报率,反映市场对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的预期。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美联储降息预期:市场对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降低基准利率的预测,通常与经济放缓或通胀压力减弱相关。数据来源:华尔街见闻 离岸人民币:在境外交易的人民币汇率,受国际市场供需和政策影响较大。数据来源:财联社 科技七姐妹:指美国七家领先科技公司(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英伟达、特斯拉),因其市值和影响力巨大而得名。数据来源:智通财经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2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特斯拉上涨超7%,受放宽自动驾驶监管和Robotaxi计划提振。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73%。数据来源:中华网 2025年4月10日:美股创历史性反弹,纳指暴涨12.16%,标普500指数上涨9.52%,科技七巨头市值增加1.85万亿美元。数据来源:21经济网 2025年3月14日:标普500指数跌入调整区间,英特尔逆市上涨14%,黄金期货首次突破3000美元。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3月6日: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美股反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暴涨6.4%。数据来源:财联社 2025年2月5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英伟达下跌4.03%。数据来源:网易新闻 专家点评 2025年4月28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Michael Wilson表示:“标普500的连涨受贸易乐观情绪驱动,但经济数据疲软可能限制上行空间。投资者应关注科技股的结构性机会,如特斯拉和Meta,同时警惕超微电脑等高估值股票的回调风险。”数据来源:财联社 2025年4月27日,高盛集团经济学家Jan Hatzius指出:“美债收益率的下降反映了市场对美联储2025年降息的强烈预期,但美元指数的反弹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短期内离岸人民币的波动性将加剧。”数据来源:华尔街见闻 2025年4月26日,Wedbush证券分析师Dan Ives评论:“特斯拉的股价表现得益于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Robotaxi计划可能成为2025年的关键增长点,但通用汽车的指引撤销显示传统车企面临更大挑战。”数据来源:智通财经 2025年4月25日,瑞银集团科技分析师Laura Martin表示:“Meta的六连涨与其AI广告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但Snap的业绩疲软表明中小型科技公司在广告市场的不确定性中更加脆弱。”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4月24日,巴克莱银行首席经济学家Christian Keller分析:“美债收益率创三周新低与就业数据疲软直接相关,美联储可能在2025年第二季度启动降息,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市场的主要风险。”数据来源:财联社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01 00:11
港股开盘劲升:蔚来飙涨超5%,美团、京东领跑科技股
go
lg
...
科技与消费领域的强劲动能。(来源:市场
实时数据
综合分析) 科技股表现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在本轮上涨中表现抢眼,具体数据如下: 公司 盘初涨幅 最新股价(港元) 市值(亿港元) 蔚来 5.2% 约45.00 约900 理想汽车 4.3% 约95.00 约1900 美团 3.8% 约128.00 约3200 京东 2.3% 约125.00 约3900 蔚来领涨科技股,涨幅超5%,得益于其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交付量同比增长显著,市场对其高端电动车战略信心增强。蔚来首席执行官李斌近期表示:“公司在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突破将推动长期增长。”理想汽车紧随其后,涨幅达4.3%,受惠于其混合动力车型的热销及新车型发布预期。美团和京东则因本地消费复苏及电商平台促销活动表现出色,分别上涨3.8%和2.3%。(来源:企业公告及市场分析) 行业驱动力 本次港股上涨的背后,科技股的强劲表现受到多重因素驱动。首先,内地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消费数据改善提振了市场对科技与消费相关企业的信心。其次,全球对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热情不减,蔚来和理想汽车受益于电动车行业的持续增长。此外,美团近期推出的“闪购”业务引发市场关注,其首席执行官王兴表示:“本地零售将成为美团未来增长的核心支柱。”京东则通过“0佣金+百亿补贴”策略进一步巩固电商市场份额。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科技股的上涨动能。(来源:行业报告及企业声明) 全球市场背景 全球市场方面,美股近期波动加剧,纳斯达克指数在科技股带动下小幅反弹,英伟达等芯片股上涨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了正面信号。然而,美国2月PPI数据低于预期,显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可能为全球股市提供短期支撑。相比之下,A股市场表现相对平稳,沪深300指数小幅上涨0.4%,反映出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溢出效应。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超34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进一步推高港股市场热度。(来源:全球财经媒体及市场数据) 编辑总结 香港股市在2025年4月28日开盘展现出强劲上涨势头,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亮点,蔚来、理想汽车、美团和京东等企业的优异表现反映了新能源和消费科技领域的投资价值。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和全球市场正面信号为港股提供了支撑,但投资者需警惕美股波动及地缘政治风险对市场的潜在影响。整体来看,科技股的结构性机会依然突出,短期内市场情绪有望保持乐观。(来源:市场数据及行业分析综合) 名词解释 恒生指数:香港证券市场的主要股票指数,涵盖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大型公司,反映整体市场表现。(来源:香港交易所) 恒生科技指数:聚焦香港市场科技相关企业,代表科技行业的投资风向。(来源:恒生指数公司)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机制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反映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参与度。(来源:市场术语解释) 新能源:以电动车、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近年来成为全球投资热点。(来源:行业百科) 2025年大事件 2025年4月,蔚来宣布其全新高端电动SUV车型ET9开启预售,预计交付量将推动公司全年业绩增长。(来源:公司公告) 2025年3月,理想汽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30%,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创新高。(来源:企业财报) 2025年2月,美团推出“闪购”业务,宣布投入50亿元补贴本地零售,引发市场热议。(来源:公司声明) 2025年1月,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创历史新高,达296亿港元,推动恒生科技指数重返4400点。(来源:市场数据)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Morgan Stanley分析师Adam Jonas,2025年4月:“蔚来和理想汽车的强劲表现得益于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扩张,预计两者在2025年将进一步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Goldman Sachs分析师Fei Fang,2025年3月:“美团的‘闪购’战略将重塑本地零售格局,其平台化模式有望在未来三年推动收入增长20%以上。”(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JPMorgan分析师Alex Yao,2025年4月:“京东的补贴策略有效吸引了消费者,预计其2025年电商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但需关注盈利能力的平衡。”(来源:摩根大通研报) Citigroup分析师Alicia Yap,2025年2月:“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了强力支撑,但全球宏观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短期波动。”(来源:花旗集团市场评论) UBS分析师Kenny Lau,2025年3月:“恒生科技指数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科技股的长期信心,新能源和电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尤为突出。”(来源:瑞银研究报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30 00:11
阿里健康飙升超5%,美团、哔哩哔哩领涨港股科网热潮
go
lg
...
对港股科技板块的高度关注。(来源:市场
实时数据
综合分析) 科网股表现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在本轮行情中表现突出,具体数据如下: 公司 盘初涨幅 最新股价(港元) 市值(亿港元) 阿里健康 (00241.HK) 5.4% 约4.20 约560 美团 (03690.HK) 3.6% 约130.00 约3300 哔哩哔哩 (09626.HK) 3.3% 约240.00 约1000 京东 (09618.HK) 2.4% 约126.00 约4000 携程集团-S (09961.HK) 2.2% 约390.00 约2500 阿里健康领涨科网股,涨幅达5.4%,受近期AI医疗服务纳入医保利好政策推动,其首席执行官沈澈表示:“AI辅助诊疗的普及将显著提升在线医疗效率。”美团和哔哩哔哩分别上涨3.6%和3.3%,美团得益于“闪购”业务扩展,哔哩哔哩则因内容生态优化和用户增长获市场青睐。京东和携程集团分别上涨2.4%和2.2%,京东的补贴策略和携程的旅游市场复苏预期进一步推高股价。(来源:企业公告及市场分析,部分数据参考Moomoo平台) 行业驱动力 本次科网股集体上涨受到多重利好因素支撑。首先,内地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需求旺盛,助推美团和京东表现。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娱乐和旅游领域的应用深化,阿里健康受益于AI诊疗服务的政策支持,哔哩哔哩则通过AI驱动的内容推荐提升用户粘性。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近期表示:“2025年旅游市场将迎来全面复苏,线上预订渗透率持续提升。”此外,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为科网股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市场对科技板块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乐观。(来源:行业报告及企业声明,部分信息参考CNBC和Moomoo) 全球市场背景 全球市场方面,美股科技板块近期表现平稳,纳斯达克指数微涨0.5%,为港股科技股提供了正面情绪支撑。全球对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投资热情不减,特别是在医疗和娱乐领域,国际机构对相关企业的增长前景持积极态度。然而,近期X平台上部分帖子提到,美团和京东因外卖市场竞争加剧面临盈利压力,麦格理下调两者目标价,引发市场关注。尽管如此,港股科网股整体仍受益于内地政策刺激和消费复苏预期。(来源:全球财经媒体及X平台动态,部分信息参考Bloomberg和CNBC) 编辑总结 2025年4月28日,港股科技板块在阿里健康、美团、哔哩哔哩等明星企业的带领下展现强劲涨势,反映了市场对数字经济和消费复苏的高度信心。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科网股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外卖市场竞争加剧和全球宏观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短期波动,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和政策变化。整体来看,科技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依然突出,长期投资价值显著。(来源:市场数据及行业分析综合,参考Moomoo和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名词解释 恒生科技指数:追踪香港市场科技和互联网相关企业的股票指数,反映科技板块的整体表现。(来源:恒生指数公司)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机制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体现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参与度。(来源:市场术语解释) 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娱乐和电商等领域。(来源:技术词典)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包括电商、在线医疗和内容平台等。(来源:行业百科) 2025年大事件 2025年4月,阿里健康宣布AI辅助诊疗服务正式纳入内地部分省市医保,预计年收入增长超15%。(来源:公司公告) 2025年3月,美团“闪购”业务新增1000万用户,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长25%。(来源:企业财报) 2025年2月,哔哩哔哩发布2024年报,活跃用户突破3.5亿,AI内容推荐技术推动用户时长增长。(来源:公司声明) 2025年1月,携程集团预测2025年旅游市场预订量将超疫情前水平,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创单月新高。(来源:市场数据及企业预测)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Adam Jonas(Morgan Stanley),2025年4月:“阿里健康的AI医疗战略契合政策方向,预计其2025财年收入增长将超预期。”(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Fei Fang(Goldman Sachs),2025年3月:“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扩张展现出强大韧性,‘闪购’业务有望推动其估值重估。”(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Alex Yao(JPMorgan),2025年4月:“哔哩哔哩的内容生态优化和用户增长为长期投资提供了吸引力,但需关注盈利进展。”(来源:摩根大通研报) Alicia Yap(Citigroup),2025年4月:“京东的补贴策略短期内可能压缩利润率,但其市场份额扩张将带来长期回报。”(来源:花旗集团市场评论) Kenny Lau(UBS),2025年3月:“携程受益于旅游市场复苏和数字化转型,预计2025年将成为港股科网股的潜力股。”(来源:瑞银研究报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30 00:11
蔚来飙涨近6%,零跑、理想、吉利领跑港股新能源车热潮
go
lg
...
股新能源车板块的强烈信心。(来源:市场
实时数据
综合分析,参考Moomoo平台) 新能源车股表现 新能源汽车板块在本轮行情中表现突出,具体数据如下: 公司 盘初涨幅 最新股价(港元) 市值(亿港元) 零跑汽车 (09863.HK) 8.2% 约33.50 约350 蔚来 (09866.HK) 5.8% 约38.00 约760 理想汽车 (02015.HK) 4.9% 约96.00 约1900 吉利汽车 (00175.HK) 3.4% 约15.00 约1500 零跑汽车以8.2%的涨幅领跑,受益于其高效研发投入和C系列车型的热销,其首席执行官朱江明表示:“零跑将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蔚来上涨5.8%,得益于2024年交付量39%的年增和Onvo品牌的快速增长。理想汽车上涨4.9%,其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持续领先。吉利汽车则因Zeekr品牌的高端化战略和出口增长录得3.4%的涨幅。(来源:企业公告及市场分析,参考Investopedia和CNBC) 行业驱动力 本次新能源车股上涨由多重因素推动。首先,中国内地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在2024年11月已达52.3%,显示强劲市场需求,叠加政府贸易-in补贴政策(截至2024年12月,补贴申请超520万辆),刺激了消费升级。其次,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为蔚来和零跑等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蔚来首席执行官李斌近期表示:“Onvo品牌月销目标将在2025年达到3万至5万辆。”此外,吉利汽车通过Zeekr品牌加速国际化,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超70%。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进一步为板块提供了流动性支持。(来源:行业报告及企业声明,参考Futubull和Saxo Markets) 全球市场背景 全球市场方面,美股科技板块近期小幅震荡,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6%,为港股新能源车股提供了正面情绪支撑。然而,美国对华电动车关税从25%上调至100%(2024年5月生效),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如吉利和零跑构成挑战。尽管如此,欧洲市场因燃油车禁售政策(2035年起)对中国新能源车需求旺盛,吉利和蔚来在欧洲的销量增长显著。X平台上,部分用户对蔚来裁员传闻表示担忧,认为其高端市场定位可能面临压力,但花旗分析师近期建议关注蔚来的利好催化剂。(来源:全球财经媒体及X平台动态,参考CNBC和X帖子) 编辑总结 2025年4月28日,港股新能源车板块在零跑汽车、蔚来、理想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带领下展现强劲涨势,反映了市场对新能源车行业的长期看好。内地消费需求复苏、政府补贴政策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为板块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和企业盈利压力可能带来短期波动。投资者应关注企业交付量、出口战略及技术创新能力,以把握结构性机会。(来源:市场数据及行业分析综合,参考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和Moomoo) 名词解释 恒生科技指数:追踪香港市场科技和新能源相关企业的股票指数,反映科技板块的市场表现。(来源:恒生指数公司)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机制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体现内地投资者的参与度。(来源:市场术语解释)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趋势。(来源:行业百科) 智能驾驶:利用AI和传感器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提升车辆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来源:技术词典) 2025年大事件 2025年4月,蔚来Onvo品牌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高端品牌与低价品牌双线布局初见成效。(来源:公司公告) 2025年3月,零跑汽车C16车型上市,凭借高性价比迅速占据中低端市场,月销超1.5万辆。(来源:企业声明) 2025年2月,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报,年度交付量达50万辆,同比增长33%。(来源:企业财报) 2025年1月,吉利汽车Zeekr品牌出口欧洲销量同比增长80%,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出海先锋。(来源:市场数据)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Adam Jonas(Morgan Stanley),2025年4月:“蔚来的Onvo品牌战略有效拓展市场覆盖,其2025年交付量有望突破30万辆。”(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Jeff Chung(Citi),2025年4月:“零跑汽车的高效研发投入使其在成本控制上领先同行,预计2025年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来源:花旗集团市场评论) Fei Fang(Goldman Sachs),2025年3月:“理想汽车的混合动力战略契合中国市场需求,其盈利能力在行业中保持领先。”(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Alicia Yap(Citigroup),2025年4月:“吉利汽车通过Zeekr品牌加速国际化,欧洲市场将成为其2025年增长关键。”(来源:花旗集团研报) Kenny Lau(UBS),2025年3月:“新能源车板块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消费复苏,但贸易关税可能对出口企业构成短期挑战。”(来源:瑞银研究报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30 00:11
辉瑞Q1营收137.15亿美元同比降8%:盘前涨1%,全年指引维持610-640亿美元
go
lg
...
数据来源:辉瑞财报及CNBC。股价基于
实时数据
,当前为23.181美元,盘前涨1%约23.413美元,市值约1249.99亿美元。 新冠产品销售下滑与非新冠业务增长 辉瑞Q1营收下滑主要源于新冠产品需求持续低迷。2024年Q1,Comirnaty贡献3.54亿美元(同比下降88%),Paxlovid贡献20亿美元(下降50%),两者合计占2024年Q1营收的16%。2025年新冠产品销售预计进一步萎缩,因全球疫苗接种率下降及商业市场过渡完成。反之,非新冠产品表现强劲,2024年Q3非新冠营收增长14%,受Vyndaqel(心肌病药物,Q1 2024营收11.4亿美元,+66%)、Eliquis(血液稀释剂,Q1 2024营收20.4亿美元,+9%)及新收购的Seagen肿瘤产品驱动。辉瑞通过40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2024年已实现)和Seagen整合进一步提升利润率。数据来源:辉瑞财报及BioSpace。 全年指引维持610-640亿美元 辉瑞重申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为610-640亿美元,与2024年12月17日指引一致,反映对非新冠产品9-11%运营增长的信心。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为2.80-3.00美元,同比增长10-18%(基于2024年基线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公司预计新冠产品营收与2024年持平(约80亿美元,剔除2024年Paxlovid一次性收入12亿美元)。此外,辉瑞计划通过制造优化项目在2025年底实现5亿美元额外节约,2027年实现15亿美元总节约,提升毛利率。以下为辉瑞2025年指引对比(数据单位:亿美元): 指标 2025年指引 2024年实际 变化预期 营收 610-640 585(2023年) +4.3%至+9.4% 调整后EPS 2.80-3.00 2.05-2.25 +10%至+18% 新冠产品营收 约80 80 持平 数据来源:辉瑞官网及BusinessWire。 高管与分析师最新解读 辉瑞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布拉(Albert Bourla)在财报会上表示:“尽管新冠产品需求下降,我们的非新冠产品组合在2025年展现了强劲增长潜力,Seagen的整合和成本优化为盈利能力提供了保障。”来源:辉瑞财报。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特伦斯·弗林(Terence Flynn)评论:“辉瑞Q1营收虽下滑,但非新冠产品14%的增长和成本控制成效超出预期,全年指引的稳定性增强了市场信心。”来源:Investing.com。 巴克莱分析师卡特·古尔德(Carter Gould)指出:“辉瑞的肿瘤学和心血管产品线为2025年提供了坚实支撑,但新冠产品的不确定性仍需关注。”来源:Barron’s。 编辑总结 辉瑞2025年Q1营收137.15亿美元,同比下降8%,受新冠疫苗和Paxlovid销售下滑拖累,但非新冠产品(如Vyndaqel和Eliquis)的强劲表现和40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推动盘前股价涨约1%。公司重申全年营收预期610-640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80-3.00美元,显示对非新冠业务增长和Seagen整合的信心。市场对辉瑞的谨慎乐观情绪升温,但新冠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环境可能影响未来表现。投资者应关注辉瑞在肿瘤学和成本优化的进展,以评估其长期价值。数据来源:辉瑞财报、CNBC及BioSpace。 名词解释 调整后每股收益(EPS):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核心盈利能力。来源:Investopedia。 Comirnaty:辉瑞与BioNTech合作开发的新冠疫苗,2021-2022年为主要收入来源。来源:辉瑞官网。 Paxlovid:辉瑞研发的口服新冠抗病毒药物,2022年收入高峰后需求下降。来源:CNBC。 Vyndaqel:治疗心肌病的药物,辉瑞非新冠产品核心增长点。来源:辉瑞财报。 Seagen:辉瑞2023年以430亿美元收购的肿瘤学公司,预计2030年贡献超100亿美元收入。来源:Reuters。 2025年财经大事件 2025年4月29日:辉瑞发布Q1财报,营收137.15亿美元,同比下降8%,盘前股价涨约1%,全年营收指引维持610-640亿美元。来源:辉瑞财报。 2025年4月15日:辉瑞RSV疫苗获新适应症,FDA批准Abrysvo用于高危成人,预计2025年贡献5亿美元收入。来源:BioSpace。 2025年3月10日:辉瑞启动新AI平台,投资2亿美元优化肿瘤药物研发,预计节省7.5-10亿美元成本。来源:辉瑞年报。 2025年2月4日:辉瑞Q4 2024财报超预期,营收142.5亿美元,非新冠产品增长8%,全年营收585亿美元。来源:BusinessWire。 2025年1月15日:辉瑞完成Seagen整合,肿瘤产品线贡献31亿美元收入,2025年预计增长20%。来源:Pfizer Investor Insights。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2025年4月29日,Terence Flynn(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辉瑞Q1非新冠产品增长和成本优化超预期,全年指引的稳定性为其股价提供了支撑。”来源:Investing.com。 2025年4月27日,Carter Gould(巴克莱分析师):“辉瑞的肿瘤学和心血管产品线表现强劲,但新冠产品的不确定性可能限制短期上涨空间。”来源:Barron’s。 2025年4月25日,Evan Seigerman(BMO资本市场分析师):“辉瑞通过Seagen整合和成本削减展现了盈利能力提升的潜力,2025年将是关键转折年。”来源:CNBC。 2025年4月20日,Louise Chen(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师):“辉瑞的非新冠产品组合为其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长期增长潜力值得关注。”来源:TipRanks。 2025年4月15日,David Risinger(Leerink分析师):“辉瑞的成本控制和肿瘤学战略使其在后新冠时代具备竞争力,但需警惕宏观经济风险。”来源:BioSpace。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30 00:10
诺和诺德携手Hims降价销售Wegovy:HIMS盘前飙升超30%,NVO涨超3%
go
lg
...
29日最新股价为39.729美元(基于
实时数据
),市值约57.41亿美元,反映市场对其转型正品Wegovy销售的乐观预期。诺和诺德盘前上涨超3%,最新股价为64.725美元,市值约2589.30亿美元。Hims此前因复合药禁令股价自2月以来下跌约40%,此次合作标志其从复合药转向品牌药的战略成功。以下为股价表现(单位:美元): 公司 4月29日价格 盘前涨幅 年内变化 HIMS 39.729 +30% +217%(2024年4月:12.53) NVO 64.725 +3% -49.5%(2024年4月:128.31) 数据来源:实时金融数据、Yahoo Finance、X帖子。 竞争格局与行业影响 诺和诺德与Hims的合作加剧了减肥药市场竞争。诺和诺德此前通过NovoCare药房将Wegovy价格降至499美元/月,回应了礼来(Eli Lilly)Zepbound 349-499美元/月的定价挑战。Hims的加入为Wegovy开辟了新的分销渠道,结合其120万会员的数字化平台,预计2025年Q2 Wegovy销量增长10-15%。然而,复合药禁令和特朗普政府对进口药材的潜在关税(2025年4月25日提出25%关税)可能推高生产成本,礼来Zepbound的低价策略也对Wegovy构成压力。2025年,Wegovy和Zepbound预计占GLP-1市场80%份额,市场规模或达1300亿美元。 高管与分析师最新解读 诺和诺德美国运营执行副总裁戴夫·摩尔(Dave Moore)表示:“与Hims的合作将Wegovy的正品可及性与全面健康服务结合,助力患者实现长期减重目标。” Hims & Hers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杜达姆(Andrew Dudum)称:“这一合作标志着我们在减肥领域的转型,整合诺和诺德的创新药与我们的数字平台。” BMO分析师埃文·塞格曼(Evan Seigerman)评论:“Hims通过合作避开了复合药禁令的冲击,诺和诺德则借此扩大市场覆盖,双方互利共赢。” 花旗分析师指出:“诺和诺德与Hims的合作将进一步挤压复合药市场,但需警惕礼来的低价竞争和关税成本风险。” 编辑总结 诺和诺德与Hims & Hers合作以599美元/月的捆绑价格通过Hims平台销售Wegovy,整合24/7医疗支持和营养指导,显著提升正品可及性。消息推动Hims盘前飙升超30%(股价39.729美元),诺和诺德涨超3%(64.725美元)。合作回应FDA复合药禁令和礼来Zepbound的低价竞争,预计2025年Q2 Wegovy销量增长10-15%。然而,特朗普政府25%关税提案和礼来的价格优势可能带来成本和竞争压力。投资者应关注Hims会员转化率、诺和诺德销量数据及GLP-1市场动态。 名词解释 Wegovy:诺和诺德研发的塞美格鲁肽注射液,2021年获FDA批准用于减肥,2024年销售额94亿美元。 复合药:药房根据处方定制的非FDA批准药物,短缺期间合法销售,2025年2月Wegovy短缺结束后受限。 GLP-1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用于减肥和糖尿病治疗,Wegovy和Zepbound为代表。 NovoCare药房:诺和诺德直销药房,2025年3月起以499美元/月提供Wegovy,含直邮服务。来源: Hims平台:美国远程医疗平台,2025年会员120万,提供个性化健康和减肥服务。 2025年财经大事件 2025年4月29日:诺和诺德与Hims合作,以599美元/月通过Hims平台销售Wegovy,HIMS盘前涨超30%,NVO涨3%。 2025年4月25日:诺和诺德获法律胜利,法院禁止复合药房销售Wegovy和Ozempic仿制品,HIMS股价日内跌4%。 2025年3月24日:诺和诺德扩展Wegovy折扣,零售药房现金价降至499美元/月,NVO盘前跌2.5%。 2025年3月5日:诺和诺德推出NovoCare药房,Wegovy价格降至499美元/月,HIMS盘前跌3%。 2025年2月5日:FDA宣布Wegovy短缺结束,禁止复合药房销售仿制塞美格鲁肽,HIMS股价跌40%。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2025年4月29日,Evan Seigerman(BMO分析师):“诺和诺德与Hims的合作是双赢,Hims借此转型,诺和诺德扩大市场覆盖。” 2025年4月28日,Kerry Holford(Berenberg分析师):“Hims通过合作恢复增长动能,但诺和诺德需应对礼来的低价竞争。” 2025年4月25日,Vamil Divan(Guggenheim分析师):“诺和诺德的直销和合作策略有效对抗复合药,但关税风险不容忽视。” 2025年4月20日,Annabel Samimy(Stifel分析师):“Hims的数字化平台为Wegovy提供了新增长点,但需关注用户留存率。” 2025年4月15日,David Risinger(Leerink分析师):“诺和诺德通过Hims合作巩固GLP-1市场地位,2025年销量可期。”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30 00:10
中交天航南方申请运河工程围堰施工安全评估方法专利,提高评估精确度和可靠性
go
lg
...
预警系统,减少人力需求,降低成本,通过
实时数据
分析和监测预警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配合无人机和场地勘察设备,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土木工程建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82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7条,专利信息277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27个。 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南宁市,是一家以从事土木工程建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11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214次,专利信息69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731个。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位于天津市,是一家以从事土木工程建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80747.397996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8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专利信息95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310个。
lg
...
金融界
04-29 12:56
上一页
1
2
3
4
5
•••
10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取消”中国关税豁免!彭博社:对中国大型零售商造成毁灭性打击
lg
...
突发!特朗普“终止”中国低价包裹关税豁免 取消大型零售商优惠
lg
...
中美突传“关税谈判”消息、特朗普语出惊人!比特币冲破9.7万 黄金3246非农前反弹
lg
...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苹果从美国采购190亿枚芯片 在美销售iPhone不再来自中国
lg
...
中美重磅!彭博社:中国大型零售商“放弃”中国进口战略 特朗普关税施压转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