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ETF日报|沪指再创十年新高!顶层重磅部署,硬科技宽基588330大涨4.9%,创业板人工智能王者归来,单周狂飙近14%!
go
lg
...
8),其标的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
市值
较大的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汇集高成长龙头,囊括新能源、光伏、半导体、光模块、医疗设备等热门主题。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提升至新高度,“中国版纳斯达克”呼之欲出。 三、航天强国,“十五五”新重点!商业航天概念沸腾,多股涨停!国防军工ETF(512810)涨超2%连收两根均线 重磅会议公报首提“航天强国”,10月24日,商业航天概念大爆发,强势带动国防军工板块快速崛起!场内热门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上探2.8%,场内收涨2.36%,一举收复5日及10日均线,释放拐点信号,全天成交逾9899万元。 国防军工ETF(512810)79只成份股75只收涨,商业航天概念股航天智装一字涨停,封死20CM涨停板!宏达电子涨超10%,中国卫星、航天科技双双10%涨停封板。 顶层定调“航天强国”为行情最强催化,分析指出,此举标志着航天产业将获更多政策与资源倾斜,导弹、火箭、卫星等领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此外,重磅会议还提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东方证券指出,最近一个月,国防军工板块股价已企稳,随着“十五五”规划发布,新一阶段的装备建设规划即将明确,国防军工内外需共振,配置价值凸显。 华福证券也认为,考虑到国防军工行业2025-2026年的强需求恢复预期及确定性,当下时点国防军工板块具备较高配置意义。 【投国防军工,选“512八一0”】代码有“八一”的国防军工ETF(512810)同时是融资融券+互联互通标的,是一键投资国防军工核心资产的高效工具,覆盖『商业航天 + 低空经济 + 可控核聚变 + 大飞机 + 深海科技 + 军用AI 』等诸多热门题材。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等。注:“全市场首只”是指首只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ETF。 风险提示: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被动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8.12.28,发布日期为2024.7.11。国防军工ETF被动跟踪中证军工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12.26。双创龙头ETF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9.12.31,发布于2021.6.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港股通创新药ETF、香港大盘30ETF(520560)、港股互联网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此外文中提及的基金的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以上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以上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以上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lg
...
金融界
47分钟前
VSTAR每日美股行情(24/10/2025)
go
lg
...
力的双重提升。 目前 UiPath 的
市值
约 93 亿美元,扣除现金后企业价值约 78 亿美元,对应 FY2026 年预计收入 15.76 亿美元,仅相当于 4.9 倍销售额估值,远低于多数同类 AI 企业。公司自由现金流(FCF)预计将达 3.78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率约 24%,并有望在 FY2029 年提升至 5.5 亿美元,对应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约 16%。在营收加速与 NRR 提升的双轮驱动下,UiPath 的估值具备显著的上行弹性。若公司成功完成从工具型到平台型业务的转型,其估值倍数有望显著重估,成为企业 AI 赛道中具备“滞涨补涨”潜力的代表性标的。 技术面来看,PATH目前处于下行收敛楔形结构内整理,短线价格在20EMA附近震荡企稳。若价格突破15.8美元上方并企稳,将显示短线反弹动能增强;若跌破15美元支撑,可能面临技术性调整压力,整体仍需关注价格突破方向。 #金融 #投资 #交易 #美股 #美股行情 #VSTAR
lg
...
VSTAR
2小时前
BUYCOIN:以社区共治重构加密交易版图,定义交易所3.0时代
go
lg
...
启动后BCT日均销毁量达20万枚,流通
市值
从不足千万美元飙升至3000万美元以上,3日内最高涨幅超1250%;另一方面,双倍产出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用户参与门槛,让普通参与者能通过简单操作获得增值收益,打破了传统销毁“单向成本付出”的局限。 l 权益值体系:“全民持股”的核心凭证 如果说BCT是生态的“价值载体”,那么“权益值”就是“股东身份”的直接证明。用户在销毁BCT或DRDR代币时,可按对应比例获得权益值,而这一权益值具备双重核心价值:既是参与交易所利润分红的唯一依据,也是获取社区治理权的关键凭证。 为确保机制公平透明,所有权益值的生成、记录与核算均通过区块链技术自动执行,经CK等权威机构审计无漏洞,彻底杜绝了中心化操作的可能。更重要的是,BUYCOIN明确承诺“不接受用户任何一笔资金投入”,用户只需通过生态参与即可获取权益,从根源上降低了参与风险。 l 分红机制:营收的社区共享 稳定的分红体系是“全民持股”模式的落地保障。BUYCOIN构建了覆盖加密交易全场景的多元营收结构,包括现货撮合费、提币服务费、上币申请费、合约撮合费、借贷利息差、策略服务费等六大核心收入来源。 在收益分配上,平台遵循“50%分红、50%运营”的固定比例:核心营收的50%将按用户持有的权益值加权计算,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发放至用户链上钱包,分红形式可选择USDT或BCT;剩余50%则投入生态迭代与场景拓展,确保平台长期发展动能。所有分红数据均实时上链公示,用户可随时查询,彻底打破了传统交易所的“收益黑箱”。 制度保障:合规底色与DAO治理双轮驱动 如果说经济模型是BUYCOIN的“吸引力引擎”,那么合规资质与DAO治理就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 全球合规布局:安全运营的基础 合规是加密平台服务全球用户的前提。BUYCOIN目前已持有美国FinCEN颁发的MSB牌照,具备在北美市场开展数字资产服务的合法资质。根据其2026年路线图,香港VASP、迪拜VARA等顶级牌照的申请工作已全面启动,未来将实现“一地合规、全球服务”的运营格局,为用户打通安全的法币与加密资产转换通道。 DAO治理:把“董事会”搬上区块链 在治理层面,BUYCOIN彻底颠覆了传统交易所的“一言堂”模式,将决策权完全交还给社区。持有权益值的用户自动获得治理资格,可对“上币审核、手续费率调整、利润分配比例”等重大事项发起链上提案,所有提案的发起、投票、执行全流程均记录于公链,公开可查且不可篡改。 以上币环节为例,BUYCOIN创新推出“社区主导上币”机制:项目方需回购BCT作为“上市费”(回购资金直接用于销毁),且最终能否上架由社区投票决定。这一设计既通过回购销毁进一步强化BCT的通缩模型,又确保了上币项目的社区认可度,形成“上币-回购-销毁-升值”的价值闭环。 发展蓝图:“三步走”迈向社区主权 为实现“金融主权归社区”的终极目标,BUYCOIN制定了清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2025年:创世启动期 完成核心交易功能搭建,实现“销毁-权益-分红”机制稳定运行,构建初始社区基础,目前该阶段目标已基本达成。 2026年:生态爆发期 完成香港、迪拜等地区合规牌照申请,落地BCTVisa卡等支付场景,签约10家以上战略合作机构,推动BCT在GameFi、DeFi等领域的场景渗透。 长期阶段:社区主权期 将平台规则制定、功能迭代、生态拓展与价值分配的决策权完全移交社区,实现“平台属于每一位参与者”的终极愿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DAO治理生态平台。 行业回响:定义交易所3.0的核心标准 BUYCOIN的崛起已在加密行业引发“连锁反应”。头部平台纷纷调整平台币经济模型,增加社区治理与利润分红机制,推动整个行业向“用户中心化”转型。加密行业分析师TomLee在《2026交易所发展报告》中指出:“交易所3.0时代的核心特征,是‘资产安全由代码保障、治理权力归社区、收益分配向用户倾斜’,而BUYCOIN正是这一特征的践行者。”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BUYCOIN的创新不仅是对交易所模式的颠覆,更重新定义了加密行业“价值分配”的底层逻辑。它通过无门槛参与、透明化机制、链上化保障的设计,让普通用户能真正分享加密行业的成长红利,为“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如何让大众参与加密生态”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正如区块链领域的名言:“代码即法律,社区即权力。”当BUYCOIN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可执行的机制与生态,加密交易行业正从“中介垄断”迈向“社区共治”的新拐点。在这场变革中,BUYCOIN不仅是先行者,更在为全球加密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新动能。
lg
...
Focus
2小时前
以岭药业入选央视“中国 ESG上市公司先锋100(2025)榜单”
go
lg
...
6508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空间,选取
市值
规模排名前30%或者隶属于2023年2024年“中国ESG榜样企业”且已发布ESG报告的上市公司,以及全部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并根据其影响力、ESG活跃度等要素进行综合筛选,最终选出1,145家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中国ESG上市公司央企先锋100”榜单入选企业持续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超七成企业将主营业务与地方实际深度融合,充分发掘乡村潜在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特色品牌项目。 据悉,“中国ESG上市公司央企先锋100”榜单的评选采用符合国际标准、契合中国实际的评价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该榜单的发布不仅反映了中国企业在ESG领域的进步与成就,也为更多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示范。以岭药业的入选,体现了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担当,展现了中医药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lg
...
金融界
2小时前
峰会回顾 | 圆桌讨论:从“链内”到“链外”,产业区块链的全球化破圈之路
go
lg
...
、加密资产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加密资产总
市值
已突破4万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已经跃升为全球第八大资产,仅次于白银。但与全球不动产(约300多万亿美元)和金融资产(约500多万亿美元)相比,仍然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区块链行业未来的发展,其真正的星辰大海,在于与产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也是我们认为行业未来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关键方向。正因如此,今年8月底,万向区块链和HashKey Group与多家从事产业区块链及相关技术的领军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其中两家公司的代表,同时也感谢北京国信中数投资公司CEO展钰堡参与本次讨论。首先,请三位专家跟大家做个自我介绍。曹恒:大家好!我是边界智能的曹恒。坐在台上其实挺激动的,因为这是我第十次参加万向区块链全球峰会。过去十年,我见证了区块链行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链上、链下结合,正是大家一直期待并已迎来良好时机的方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边界智能从2016年成立以来,最初起步于全球互联互通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参与了包括Cosmos等全球知名区块链项目的核心开源代码贡献。我们还一直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在国内打造了开放许可链文昌链,支持更多分布式应用实现商业交互。目前,文昌链正在支持3500多个应用。我们同时还以香港为总部服务全球,我们的海外业务主要专注于采用加密技术支持持牌金融机构更好地提供服务他们的客户。今天非常期待与各位同行深入交流。童玲:大家好!很巧,我第一次参加万向峰会也是在十年前。很高兴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这里,也非常感谢万向和肖总十年来的坚持,让我们今天可以在这里共同见证区块链更加璀璨的未来。我是蓝象智联的创始人童玲Bella。蓝象智联是一家运用隐私计算技术推动数据和价值可信、安全流通的公司。我们不仅基于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也致力于成为数据价值的“搬运工”,促进数据在不同企业间的自由流动。今年,我们与万向、HashKey合作,将隐私计算技术与公链相结合,致力于提升隐私数字资产和隐私数字信用方面的能力。谢谢大家!展钰堡:大家好!我是展钰堡,来自国信中数投资公司。非常感谢肖总和万向团队的邀请,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之前开发了我国的主权公链——CIC国信公链,并在星火链及联盟链的推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期待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谢谢大家!陈斌(主持人):感谢三位专家的介绍。区块链技术从诞生至今已有十多年,最初更多是少数理想主义者的实践。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业界常有评价认为“区块链技术很好,但加密货币不好”,后来逐渐延伸出来了两个“圈”:币圈、链圈。“链圈”更多关注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及产业中的应用,而“币圈”则聚焦于原生加密资产的创新与实践。特别是在过去一两年,“链圈”方面,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众多企业,都开发并建立了大量联盟链,例如美国IBM牵头的Hyperledger联盟链项目。但目前的发展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全球公链生态持续蓬勃发展,数字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去年以来,从美国开始,全球监管政策逐步出现突破,RWA等新概念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币圈”与“链圈”结合的可能性,也预示着区块链与产业将更加紧密地融合。今天第一个讨论的问题是:在全球叙事重构的背景下,区块链产业逻辑正被重新定义。过去几年,Web3叙事更多集中在加密资产和金融创新,而产业区块链更强调效率、信任,以及B端和G端的逻辑。如今,随着AI、RWA、数字身份、跨境数据等新变量的加入,大家认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区块链叙事正在发生怎样的重构?曹恒:就像陈总刚才提到的,现在出现了AI、RWA以及新监管框架等新变量。我们团队主要从技术创新和应用服务角度出发,先谈谈技术层面的融合。AI与区块链等技术叠加,正在改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我们期待资产(包括数据资产)以及AI所需的“燃料”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确权与验证,同时使用区块链支撑更自动化、高效率的商业环境,实现更高效的经济利益分配。这种技术叠加,将大大推动我们所期望的效率与信任的快速发展。童玲:从本质上讲,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包括资金(金融)、数据和技术。过去几年,产业区块链主要使用技术来构建信任引擎,降低信任成本,提升效率。同时,结合隐私计算技术,促进数据要素的共享与自由流通,从技术和数据两个维度为产业赋能。但我们一直坚信,区块链作为改变生产关系的工具,其最核心的切入点应该是金融。金融、数据与技术,这三者共同构成产业区块链作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三大支点。近两年,我们欣喜地看到RWA的出现,以及稳定币、数字货币的发展,为产业区块链注入了金融属性。RWA让资产能够在全球自由定价和流动,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则重构了全球数字贸易格局。所以,我认为未来产业区块链与Web3的重构方向将殊途同归,共同成为未来产业的新金融基础设施。展钰堡:从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以来,国家层面一直将区块链作为重要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主要应用场景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展开。从这方面来看,区块链技术已逐步成为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基础设施的作用。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正逐渐渗透,特别是在确权及其他流通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性的作用。近期,随着算力(尤其是AI算力)的提升和算法的优化,区块链技术与加密技术实现了更好的融合,特别是在密态加密方面。过去,我们总是觉得密态加密是“核弹”,但永远都不响,因为它的速度非常慢。但随着加密技术的进步和算力的提升,密态加密的时间大大缩短,与区块链融合后,能为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是我们未来五年内可见的显著发展趋势。陈斌(主持人):几位嘉宾分别从技术、资本、政策和地缘政治等角度,分享了产业区块链发展叙事重构的影响因素。当前,产业区块链的全球化发展与融合呈现了一个重要趋势:今年,不仅国内头部区块链公司开始走出国门,与公链展开更多合作;许多原本专注于企业内部私有链的大型公司(如索尼及全球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转向,在以太坊、Solana等公链上开发相关项目。确实可以看到产业区块链和公链的融合现在呈现逐步加速的趋势。另一个热门趋势是RWA链上化。目前,金融类资产(如货币基金、债券,甚至美股代币化)正成为除了稳定币的RWA重要资产类型。同时,许多传统加密资产也在证券化,例如ETF及新兴的DAT模式,这表明加密金融也在积极拥抱传统金融。过去我们经常讲的“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智能化融合),如今在加密金融和传统金融领域,也出现了显著的“双向奔赴”趋势:一方面通过RWA实现真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另一方面通过ETF或DAT等模式将加密资产证券化。RWA已经成为连接加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键桥梁。那么在各位看来,哪些RWA产品有望成为产业区块链全球化的首个规模化商业场景?曹恒:我们常说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如果想真正想要成为3.0的互联网,突破2.0互联网的局限,首先必须与真实世界交互,将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引入链上。我们坚信RWA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路径,且目前已具备落地条件。当然,其规模能否迅速扩大,还需要与监管成熟步调协同。 我们观察到RWA的两大方向,一是将传统金融产品数字化、RWA化,二是现实世界的包括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商业地产、知识产权等非标资产上链进入资本市场。其中传统金融产品的RWA落地相对容易,因为有成熟的监管框架,易于被监管理解,这是现在正在快速发生的。尽管这一过程面临挑战(例如流动性、透明度、效率与风险的平衡等问题),而且监管框架尚未完全从传统应对式监管转向更积极的治理模式,但这些挑战正式技术发展可以去帮助推动改变的。 在新世界完全到来之前,我们仍需承担旧体系的成本和负担,而数字化和区块链带来的信任增强与流动性提升尚未完全释放潜力。这可能是大规模应用必经的阵痛,但趋势不可逆转。陈斌(主持人):曹总,您之前在做的面向NFT项目的“文昌链”,能否分享一下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是否遇到技术、市场或监管方面的挑战?曹恒:金融领域非常需要保持敬畏之心。RWA是一种区块链应用,其底层技术支撑常采用NFT相关协议。文昌链对NFT协议有着非常完善的支持,在国内,我们所见的RWA和NFT应用还是需要避免触及金融属性。文昌链会更多聚焦于对于数字商品,版权服务等领域。 近期,我们将在“文昌链”上推出优秀应用孵化计划,其中有一个赛道就是希望助力IP创作与版权服务更好地运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区块链的确权确真,及自动分账功能,能让IP版权授权模式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繁琐。创作者从第一天起就可以使用NFT技术确权,并可通过分账合约灵活设定利益分配方式,让市场更高效地反馈价值。时间有限,就先分享这个简单的案例。童玲:关于RWA,先澄清一下。RWA 1.0是稳定币,2.0是金融资产标准化,3.0是实物资产。与前两者近年快速发展相比,与实体产业结合的实物资产RWA化面临更多挑战。许多人将实体资产RWA化比作“高速公路”,但实际上它更像一条“泥泞小路”,我相信走过这条路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其中涉及实体资产怎么确权、确权成本高、跨境资金与数据流通的合规问题、信任问题等。我觉得RWA的难点并非单一问题,而是合规、信任与流动性组成的“铁三角”难题。要突破需要循序渐进:从标准化金融资产到非标金融资产,从境内企业的境外资产起步,再拓展至跨境资产。推进过程中,核心挑战并非技术,而是全球及境内外监管体系的协同,以及技术创新与监管合规的平衡。陈斌(主持人):童总,在RWA资产代币化过程中,特别是现实世界的资产,数据隐私保护是重要顾虑。蓝象作为隐私计算领域的头部企业,能否进一步介绍隐私计算在RWA资产代币化、上链过程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吗?童玲:这个问题很好。RWA实体资产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如何将链下数据在链上可信确权。区块链中的预言机机制非常重要,它需要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将验证结果上链。这需要隐私保护计算和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实现隐私预言机功能——这也是我们合作推出的能力,有利于保障链下设备运行情况、数字身份与链上协同。但跨境数据流通仍是挑战,需要与合规要求结合突破。陈斌(主持人):展总,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在RWA方面的观点。展钰堡:我们从RWA概念出现至今一直密切关注。其实,境内早前已有资产证券化、数据化的实践。财政部在2023年8月提出数据资产入表,将数据分为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本化。其中,前两个环节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数据局负责,数据资本化则在财政部。财政部要求自2024年1月起实现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实际上,企业数据资产入表与香港推广的RWA具有高度一致性。在探讨RWA之前,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实现自身数据资产入表,并找到数据产品收入与企业真实收入的结合点。香港目前在做这个事情,境内现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我觉得未来可能形成一种结构,企业在内地实现数据要素化,在香港实现资产证券化,二者结合发展。陈斌(主持人):感谢展总。谈到RWA和国内产业区块链、联盟链,有头部厂商提出“两链一桥”概念,即在境内联盟链上管理资产,在境外公链上进行交易。对此有不同观点,万向区块链认为资产与交易在区块链中不可分割。当然,“两链一桥”仍有价值,在境内监管环境下,RWA资产需确保投资人及监管机构信任链上Token与实物资产的锚定关系,这涉及强监管问题,全球监管普遍注重投资者保护。在做投资人保护里,很重要的是怎么保证资产锚定的合规性、真实性,产业区块链或联盟链可发挥重要价值。我们也提出“两链一桥”概念,但联盟链更多作为“监管链”,服务于相关监管方,通过隐私保护和数据保护确保资产锚定真实性,同时将资产发行与交易同步至公链。这可能是RWA发展,特别是国内资产与公链数字资产锚定、发行的重要模式。当前,我们也观察到另一趋势:从2022年香港发布《虚拟资产宣言1.0》到今年《数字资产宣言2.0》,以及香港的稳定币制度、数字资产交易所发牌制度等,香港已成为RWA、加密金融的重要试验场。正如嘉宾刚才提到的,国内在数字资产、数据要素确权及可信数据空间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展总,您认为香港与内地的区块链体系能否实现技术互通、监管互认、资产互联的协同?其中的现实突破口与挑战分别是什么?展钰堡:这个问题非常好,但也容易触及监管语言体系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香港与内地协同性非常强,互补优势明显,当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内地优势在于丰富的市场资源、数据资源、强大的技术落地能力和产业基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内地经济持续增长。2014年以来推进的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部分。“十五五”规划进一步强调数字化体系的基础设施化,未来算力、算法、数据源及区块链技术均将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推动发展。香港优势在于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普通法体系、开放环境、人口素质较高及全球买家资源。内地和香港之间一定会形成特别好的互动,从愿景的角度来说,未来企业在内地实现数据要素化,在香港实现资产证券化。但同时,挑战也非常大,主要有两方面:1. 监管层面:内地与香港法律体系不同,监管语言存在差异。如何在求同存异中推进,是一大难点。监管层面正积极探索方法,会找到1-2个试点先开始试验,有一个小的切口,慢慢再形成突破,让监管逐步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作用。2.市场层面:中国企业出海的话语体系与全球性公司存在差异,会计准则和话语体系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随着国际化程度提升,中国企业一定会在这方面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出海势头正劲。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陈斌(主持人):国内许多产业区块链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出海”,曹总也是其中的代表。能否分享一下您在香港及境外拓展业务的心得与体会?曹恒:“出海”过程中,合规是生命线。如何做好合规?我们的一个心得是严谨地支持“分段合规”。回到陈总的问题,从技术、资产和监管三个维度,如何实现中国、香港与全球的融合与交互?我是计算机科学背景出身的,在面对现实多目标、多约束的复杂问题时,发现可行的方法是采用“分而治之”,即把复杂问题分解,做好分段合规。在香港法律框架下,可以探索金融科技服务的创新,利用公链开放技术促进商业发展;在内地监管环境下,则聚焦区块链增强资产确权与验真能力,在弱金融应用领域发挥信任增强作用。我们的心得是,严谨遵循不同框架的监管要求,做好分段合规。需要进行全球互联互通的业务活动这可以采用跨链技术来实现联通和互操作。陈斌(主持人):童总,我知道据蓝象也有出海计划。能否谈谈产业区块链全球化发展的方向及你们的规划?童玲:关于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我们看到香港正作为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试验田,让许多创新发展在此先行先试,成熟后再向内地推广。我们正在香港设立公司,许多企业也开始在香港布局机构。我们将香港公司视为出海创新的试验地,进行创新试验,并将成熟经验反哺内地。陈斌(主持人):时间关系,最后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总结对产业区块链全球化破圈之路的展望。展钰堡: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全球化一定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地球村必将形成。但现阶段还是迈向全球一体化的阶段,区块链技术也将成为连接全球的桥梁。未来,全球将在怀疑中探讨合作,在竞争中学会融合。谢谢!童玲:产业区块链的破圈之路需汇聚“三味真火”——金融、数据与技术。这三者结合将构建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产业发展。就像肖总经常提到的,金融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先导。金融基础设施的革新将推动产业变革,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普惠、更广泛互联的金融服务模式奠定基础。曹恒:尽管当前全球面临诸多问题,甚至出现极化趋势,但区块链作为“信任机器”,其使命正是促进全球融合与协作。我们相信,现在的问题都是暂时的,在座各位及过去近十年的积累,都将助力克服阻碍。区块链增强全球信任与理解是大势所趋。陈斌(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 也期待有更多伙伴与我们携手,推动产业区块链与供应链结合,加速资产与现实经济融合,助力全球化发展。接下来是肖风董事长的闭幕演讲。回顾2023年,肖总在闭幕演讲中提出“三代币”模型,将代币分为功能型、证券型和NFT型。2024至2025年,欧美及香港等地区的监管框架正沿此方向分类制定规则。在2024年的演讲中,肖总指出区块链与加密资产的“1995时刻”已经来临,2024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2025年,我们也看到了加密资产规模实现重大突破。期待肖总在接下来的演讲中,分享更多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趋势展望。本场圆桌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lg
...
FX168活动资讯
3小时前
从法庭到白宫:CZ的特赦,远不止于一纸总统令
go
lg
...
元,WLFI代币场外交易推算其完全稀释
市值
一度高达约1,230亿美元 。 WLF之所以估值爆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打通了白宫与币圈的隐秘通道:特朗普现任总统的身份为这家家族企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政策背书”。根据WLF公司披露和媒体调查,特朗普本人透过家族信托持有WLF 60%的股权,并享有公司代币销售收入75%的分成 。 特朗普的两个儿子则直接参与管理运营,担任所谓“Web3大使”,与几位资深加密创业者联合掌舵日常业务 。更令人瞠目的是,WLF以预留巨额代币的方式锁定了家族利益:特朗普家族及其关联方被直接分配了225亿枚WLFI代币(占代币总量的22.5%)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纽约客》估计特朗普家族通过这一项目已获利约4.125亿美元 。可以说,特朗普家族俨然将白宫“First Family”的政治影响力,转化为了币圈炙手可热的“一级资本”。 除发行WLFI代币外,WLF公司还于2025年3月推出了一款锚定美元的稳定币USD1,声称由美国国债和现金资产100%背书。 在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仅一个多月后,这款稳定币便在一笔重磅国际交易中登上舞台:阿布扎比国家安全顾问塔努恩·本·扎耶德旗下的主权投资企业MGX宣布,将使用价值20亿美元的USD1来收购币安交易所的部分股权 !WLF联合创始人扎克·维特科夫(Zach Witkoff)在迪拜加密大会上兴奋地公开此消息,称“USD1已被选为MGX 20亿美元投资币安的官方稳定币”。 值得注意的是,扎克正是特朗普的中东特使、老友史蒂夫·维特科夫之子 。而现场与扎克同台出席的,还有特朗普的次子埃里克·特朗普和亚洲加密富豪、波场创始人孙宇晨。 MGX交易的曝光在美国政坛引发强烈质疑:一方面,外国政府背景的阿联酋主权基金透过特朗普家族企业发行的稳定币,向因洗钱案受罚的币安注入巨资;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几乎同时批准向塔努恩掌控的公司出口价值数亿美元的尖端芯片设备,尽管国安机构担心这些芯片可能流入中国 。 这样的巧合引发媒体和监督机构质问——特朗普政府是否在以国家利益交换家族生意利益?美国《纽约时报》的深度调查称WLF业务“打破了私营企业与政府政策之间的界限,在现代美国史上前所未见” 。报道揭露WLF曾暗中接受外国投资者的巨额款项及数字货币交换,以换取接近特朗普的门径,并指出至少有一宗针对相关人士的调查在支付完成后被撤销 。例如,中国加密富豪孙宇晨在2025年初斥资至少7,500万美元入股WLF并担任顾问 ,随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了对孙旗下公司的调查 。诸如此类的利益关联,让特朗普家族的加密帝国蒙上一层浓厚的利益冲突阴影。 特朗普家族的加密历程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篇章——特朗普个人的 Meme 币。就在他第二任期就职前夕,特朗普团队于2025年1月17日意外发布了一款名为$TRUMP的迷因代币(meme coin) 。该代币在Solana链上发行,总量10亿枚,其中20%通过ICO公开售出,其余80%由特朗普家族旗下公司持有 。$TRUMP发行不到一天,
市值
即暴涨至270亿美元,使特朗普持有的代币
市值
超过200亿美元 。 尽管这一估值虚高难以持续,但据《金融时报》分析,该项目在数月内仍为特朗普带来了至少3.5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收益 。更令人关注的是,特朗普在重返白宫后多次公开吹捧$TRUMP代币价值,并采取行政措施推高其价格,这直接导致他的个人净资产大幅增长。伦理学家对此口诛笔伐,称特朗普身为总统却推广私人加密项目、操纵政策有利于自家代币,已构成前所未有的利益冲突。然而特朗普的发言人则辩称,总统的商业资产已由其子女托管经营,因此“没有利益冲突”。 特赦疑云:选票交易抑或金钱输送? 综合上述,多方迹象表明特朗普赦免CZ并非单纯出于政策理念,而很可能涉及选票交换和利益输送的盘算。在2024年大选中,加密行业从业者和投资人被视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拜登政府时期对加密市场的严厉监管激怒了不少币圈人士,特朗普敏锐地捕捉到这股民意,将自己塑造成“加密总统”,承诺上台后解放加密生产力 。据报道,特朗普竞选阵营不仅获得了一些加密巨鲸和机构的捐款支持 ,更通过高调涉足NFT和代币向加密社区传递善意。 他本人重返白宫首月即签署多项有利于加密行业的行政令,例如推动国会放松稳定币监管的“GENIUS法案”,邀请温克莱沃斯双胞胎等知名加密企业家到白宫参加“美国加密复兴”主题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赦免CZ无疑进一步巩固了特朗普在加密圈的声望和票源。CZ在全球拥有大批粉丝和客户,特朗普特赦他被视为向整个加密社群释放友好信号,意在笼络这一新兴选民群体。 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特朗普家族的海外金主在CZ案上的潜在利益。币安作为全球性的交易平台,与无数国际资本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就包括前文提到的阿布扎比MGX基金和孙宇晨等海外投资者。 这些人既是CZ业务帝国的重要伙伴,也是特朗普加密企业的座上宾。从MGX用特朗普稳定币投资币安、到特朗普政府向阿联酋输送高科技芯片,再到孙宇晨投资特朗普公司换取SEC网开一面,整条链条中利益互换的意味昭然若揭 。特朗普对CZ的赦免,很可能是这场跨国利益博弈中的关键一环:一旦CZ恢复自由,其影响力和资源都将回流市场,间接惠及与特朗普家族结盟的海外资本。有人猜测,正是这些幕后的利益相关方积极游说甚至施压,才推动了特朗普最终拍板特赦CZ。 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特朗普收受金钱交换特赦,但大量细节已令舆论高度警惕。美国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呼吁对特朗普特赦CZ的决定启动调查,审视其中是否存在以权谋私或利益交换行为。政府伦理监督组织也纷纷发声,要求透明公布特朗普家族加密投资的情况和决策过程,以澄清总统行为是否受私人商业利益影响。可以说,CZ特赦事件已超越司法范畴,上升为一次对美国政治清廉与法治底线的拷问。 监管冲击与全球格局:加密行业路在何方 CZ案件和特朗普特赦的余波,正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乃至全球加密行业的监管走向和市场格局。在美国国内,特朗普的上台标志着联邦政府对加密货币政策的180度转向: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机构纷纷放缓甚至撤回对加密企业的诉讼行动。例如,SEC曾于2023年对币安提起民事诉讼,但在特朗普就任总统后不久便撤销了该案 。监管部门负责人也大多更换为对加密持开放态度的人选,“安全港”“豁免”成为关键词。这让此前战战兢兢寻求合规的美国加密企业松了一口气。《福布斯》报道称,2025年已有多家加密交易所(如Winklevoss兄弟创办的Gemini和Bullish)成功上市,加入Coinbase行列 。比特币价格在2025年屡创新高,一度突破12.6万美元,市场人士直呼“寒冬已过,牛市重启” 。可以说,特朗普政府的上任和一系列友好举措,令美国加密行业出现了久违的复苏景象。 然而,这种监管环境的骤变也引发合规趋势的复杂变化。 一方面,美国放松管制释放红利,吸引资本与项目回流,加密创业和投融资活动急剧升温。据统计,仅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加密领域的并购交易额就突破了100亿美元,同比激增30倍 。不少华尔街传统巨头(如摩根大通、贝莱德等)趁势大举进军加密市场,推出受监管的比特币基金、现货ETF等产品。监管障碍的缓解和政策背书,使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深度参与加密领域 。这又进一步刺激了行业整合,像21Shares这样的资管公司被并购,加密原生企业为巩固护城河也掀起了收购浪潮 。总体来看,美国在特朗普主导下正努力打造“全球加密资本”,试图让合规的资金与技术在本土汇聚,从而在下一轮创新中占据主动。 但另一方面,美国监管的突然宽松也引发了外界对风险失控和监管套利的担忧。 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选择保持审慎,甚至加固监管篱笆,以防范美国政策转向带来的投机风险。例如,欧盟在2024年推出的MiCA监管框架依然严格执行,对稳定币发行人资本要求、交易所运营规范等毫不松懈。相比之下,美国如今对大型加密企业的执法力度明显减弱,连CZ这样因反洗钱问题定罪的人都能被迅速赦免回归。这被批评人士形容为“开历史倒车”。有金融犯罪专家警告称,美国的软化态度可能滋长行业侥幸心理,一些企业会放松内部合规,因为他们看到即使踩线也有可能逃过制裁甚至通过政治途径翻案。这对全球反洗钱、反恐融资体系是潜在威胁,其他司法管辖区可能不得不与美国在加密监管上“各行其是”,全球监管协调难度加大。 对于币安这样的国际平台来说,美国政策转变无疑是重大的转机。币安尽管在2023年遭受重挫退出美国市场,但凭借特朗普的特赦和监管松绑,或许有机会卷土重来。分析人士指出,币安美国公司原本陷入瘫痪状态,如今可能迎来特朗普家族的投资入股,实现“曲线救场” 。更值得注意的是,CZ个人的行为空间显著增大。如果他真要重返行业领导岗位,特朗普赦免扫清了主要法律障碍。当然,这需要看CZ与美国监管当局未来的微妙关系: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他或许平步青云,但若政权再度更迭,他和币安依然可能面临清算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也折射出美国加密监管的政治化隐忧——企业的兴衰竟与白宫易主高度相关,长远来看不利于行业稳定。 在国际市场格局上,CZ案与特朗普特赦同样带来连锁反应。亚洲和中东资金正积极捕捉这一机遇,加紧在全球加密版图中布局。阿布扎比、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机构投资者过去担心触碰美国红线而对币安保持距离,如今则可能因为特朗普的态度转变而放胆与之合作。 币安自身也或将在合规与灰色地带之间寻找新的平衡:既然美国市场重新露出曙光,币安势必投入资源重建合规形象、修补与美国监管的关系,同时巩固其在非美国市场的霸主地位。在Coinbase、Gemini等美资交易所因政策利好向海外扩张之际,币安如果能够重新获得一定的美国准入,无疑将稳固其全球龙头的位置。 结语 CZ的故事看似告一段落,但由此引发的讨论却远未结束。 这件事之后,所有人都看得更清楚了。美国的监管逻辑并非铁板一块,它会在权力博弈中松动,也会在产业压力下调整。而加密世界也不再是那个可以完全置身事外的孤岛,它必须学会在政策的缝隙中生存,甚至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 特朗普的特赦令,与其说是一个终点,不如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局。它让市场看到政治对加密行业的巨大影响力,也让各国监管机构意识到——对待这个新兴领域,或许需要比想象中更灵活的策略。 CZ重获自由,但加密世界与主流社会的这场漫长磨合,还远远没有走到终点。唯一确定的是,未来的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次政策调整,都将继续考验着各方智慧。这条路会通向何方,没有人能提前剧透。 相关推荐:特朗普赦免CZ引发众议员Maxine Waters愤怒,指责其与加密行业存在“花钱通关”的关系
lg
...
Cointelegraph中文
3小时前
《CT中文·币圈开麦》 | 迷因币热潮下的“币安人生”:交易所的下一步棋
go
lg
...
月初的一个单周就蒸发了3800亿美元的
市值
,其中有1300多亿是来自于山寨币。资金费率也是跌到了2022年崩盘以来的最低点。另一方面,传统机构也在加速的入场。我们看到无论是花旗银行还是摩根大通,传统的金融机构都在更加积极的参与加密货币的交易业务。而贝莱德的CEO也是公开表示说,比特币与黄金的作用相同。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其实迷因币的现象也尤其值得关注。从特朗普家族通过Meme币获利超了4亿美元,到狗狗币的基金会商业分支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我们看到迷因比正在经历从社区文化符号向一个成熟金融资产的蜕变。前一阵的币安人生更是就更是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一个营销事件,也恰恰体现了交易所在塑造市场叙事中的关键作用。今晚我们将围绕一个主题——“迷因币热潮下的币安人生,交易所的下一步棋”来深入探讨交易所在迷因币经济中的战略定位和生态布局。 本期活动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四位嘉宾共同参与今天的讨论。他们分别是来自GateFun平台的运营经理Furina, BNB Chain的BD manager Diana,web 3AI项目CoreonMCP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leaf,还有中文社区的知名KOL Gabi。在我们的AMA正式开始之前,先请各位嘉宾来做一个自我介绍。 Furina : 感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是GateFun运营经理Furina。非常高兴今天做客CT中文的space,感谢你们的邀请。也非常期待今天晚上和大家的对话,谢谢。 Diana: 大家好,我是BNB Chain的Diana。我相信在座很多人应该已经知道我了,尤其是一些builder们。我们主要是提供一些官方的知识,给我们生态里优秀的builder。很高兴今天和大家在这里讨论了我们生态的Meme。 Leaf: 大家好,我是Coreon的老板Leaf,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的space。中文是我的第二语言,我学了大概三四年,所以我希望你们都能听得懂。 Gabi: Hello大家好。我自己本身经常活跃在链上,无论说去年的这个SOL还是说最近很火爆的BNB链上的Meme我都有一些参与。也非常感谢CT今天的邀请。 主持人Eva: 好的,谢谢大家。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AMA。第一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这个币安人生来切入,在前一阵这个币安人生Meme币的热潮中,我们看到何一的一条推文回复就轻轻松松引发了同名Meme币的暴涨。我想先问一下leaf,从你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你认为是一个偶然的流量,还是一个有意的事件营销?交易所在这个热点制造和风险控制之间,又应该去如何去拿捏尺度?当然Diana也可以从BNB chain的角度来同样为我们解读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先从Leaf开始。 Leaf: 好的,我觉得这个是有意的,他们真的想扩大他们的影响力。但是我觉得从币安老板们的角度,他们只是想玩一玩,他们就回复一个Meme币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影响它们的价格,或者影响它们的声誉。如果项目成功或失败,他们都不会承担这个职责。 我觉得他们只想在BNB Chain玩得开心,我觉得所有的交易员也想玩得开心。而玩得开心的定义是什么呢——他们既要赚钱又要跟朋友们玩,对吧?这是Meme币的文化,如果一个Meme币达不到这个文化,也会堵死自己的小社区。所以我觉得平衡这两个事情挺重要。我觉得他们做的比较好。 Diana: 关于说一姐的一条回复就能引发币安人生暴涨这件事情,是偶然还是有意识的影响,我觉得这其实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性在于某些话题刚好击中了社区的情绪。你会感受到社区的情绪点和话题点。有时候真的就是某一个人被点燃的。其实并没有任何一个我们公司里的人试图去发一个meme,只是说大家感受到了这个情绪,这个偶然性在于这个话题。 那必然性是什么呢?必然性是在于交易所和链本身提供了高效传播和流动性承接的土壤。今天无论是交易所还是链,整个基础设施都已经足够成熟,信息传播足够快,流动性承接能力也是很强的,所以热点才能够迅速放大。整个Meme的热潮,无论是上一轮这一轮,大家会发现,它能够被迅速的传播,其实都要仰赖于这些传播的途径,我把它称之为“Infra”,所以说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确需要偶然性的情绪,我们也需要必然性的“infra”,能够支持这个情绪的传播,支持这个流动性的承接,支持这个热点去放被放大。 那从BNB Chain的角度,我们是态度是认为流量服务于长期价值。我们当然欢迎社区的自发讨论和热点,但我们也绝不希望它演变成纯粹的短期炒作。所以我们也会从两大概两个层面来平衡。一个是热点的承接,就是说我们允许社区去自由表达,让创意有机会被看到。所以其实我日常生活中会接到非常多的Meme来DM我想让我给他们一些额外的支持,但是我的回复永远都是非常简单一句话——Meme的关键不是谁来endorse你。就像我们团队内部也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去endorse任何一个CA。但是我觉得比这重要的是什么? 是你的marketing creativity和你的culture convey,就是你要传播你的文化和你在做marketing上的这些创意。所以我们是希望大家去做更有创意的事情,而不单单的是疯狂DM我。就是说你更有创意的事情会被更多人看到,而不是被我一个人看到。 当然了我们是允许你自由表达,也希望创意者被看到,这个是我们的热点承接,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会尽力通过合约安全审计,风险标控,风险分类做风险控制。我们尽量通过这些风险控制去引导用户区分哪些是真正有建设性能沉淀的社区,而哪些只是短期的热度。换句话说,我们既不扼杀流量的创造力,但也要守住生态的安全边界,还能够让偶然的热点尽可能演化为长期的用户价值。 主持人Eva: 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我是想问一下Gabi和Leaf,相对于传统的这个ICO、IEO或者是其他一些def项目,迷因币发射平台的一个核心创新点在哪里?现在的这种发射平台是真的降低了一个发币的门槛吗?还是说把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包装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这个问题我们想先请Gabi来回答一下。 Gabi: 其实我觉得确实现在的很多无论是发射平台还是说一些bot,目前是非常简化了传统代币发行这件事情上的。比如说,你看传统的一些ICO或者Defi各种项目,核心目标是要去为项目融资,需要去向这个市场和社区,强调它们的技术实力和未来路线。但是对于Meme的发射平台来说,它其实更强调的这个目标是想要去快速启动并传播这些Meme的文化,然后达到这个社区的共认同,让大家来再玩。所以从核心目标上我觉得就是不一样的。 然后刚才提到了说确实是在这个技术上极大的降低了这个发币的门槛。因为对于传统的ICO平台来说,它的这个基础门槛还是相对比较高的,至少你要自己懂一些coding,自行编写,审计。但目前的这些Meme的发射平台,它技术门槛是非常低的。你不需要会coding,你可能就是看到任何一个叙事,然后通过这些Meme的发射平台,只需要去添加名字,添加这个代币的图片,头像,只需设计一些简单的东西,点几下就可以发币了。甚至前期这些Meme币在建设的初期,也不需要网站,不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媒体,所以这个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包括这些Meme的平台,它不需要去走交易所的流程。因为传统的ICO或者Defit项目如果想要去listing它们的代币,相对于这些Meme发射平台流程还是要更长的,它需要有交易所的审核,然后需要跟IDO和各种交易平台都达成合作,但是Meme发射平台是非常快的。 这个过程中大家炒作的东西也不一样。传统的这些ICU和Defi项目炒作的是这个项目的产品,项目未来发展的预期,盈利的可能性。而对于Meme来说大家炒作的就是一个纯粹的情绪和传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Meme发射平台比较创新的一点也是把这个过程中的投资者,包括一些KOL、内容的创作者和普通的散户都融合在一起了。因为可能从传统的ICO和Defi项目来看的话,他们还是分的比较开的,比如说VC去投资,然后项目方去建设,然后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早期参与产品的散户,有一些去购买代币的散户。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在不同的这个位置上去参与。但对于Meme来说,你可能发现去传播它的人,去创建它的人,都是在这个市场上共同存在的,大家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去传播。我觉得这一点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点。 但Meme的发射平台现在也是有两面性。因为从技术上它是做了减法,但是这个减法也是加剧了大家通过这种偏向于情绪或者说炒热度的方式,去快速的投机变现。这个过程中就是在技术上做了减法,但是在情绪和文化上做了一个加法或者乘法。 但我仍然觉得Meme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创新。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想要参与进去,或者说自己去做一个在其中炒币赚钱的人,都变得非常的简单,甚至比之前所有的一些资产发行方式都要简单。总的来说,就是既有很多创新,但确实也带来了一些市场上的风险。 主持人Eva: 我想追问一个问题,Gabi刚才你提到你自己也是Meme的玩家,可能在这上面是有一个想要赚钱的一个想法。那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散户投资者,怎么去辨别这个项目是否是有一个成长潜力的? Gabi: 像去年大家在pump.fun上面玩了一圈之后,真正这些玩Meme的人的这个思维已经是非常成熟了。其实Meme发展多了,就会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甚至有很多诈骗的手段。比如说今年大家现在都在BNB Chain上玩,这两天也出现了很多有诈骗风险的一些Meme,但是现在大家的辨别都已经比较成熟了,散户都已经被教育过一遍。 大家可以去看它关联的地址,筹码的分布,整个叙事,还有一些coding的东西。像AI相关的,或者说一些有产品的Meme,反而更容易有诈骗风险,而对于纯情绪的Meme很简单,看它的筹码分布就可以。 其实Meme市场上不同的资金体量,或者说不同的人,大家的逻辑其实也不太一样,所以我也不做太多的建议。 主持人Eva: Leaf怎么看这个Meme币发射平台的核心创新点有哪些? Leaf: 我认为像Pump.fun和FourMeme它们就像在贩卖梦想,你有钱,或者你关系网发达,你就可以试试看做一个项目,你不需要任何的程序员的经验,你不需要任何的技术。 主持人Eva: 接下来两个问题,我们也想从平台的角度去看一下。想问一下Furina和Diana,就是在GateFun还有BNB Chain方面,两个平台在推动Meme币加游戏化的方向上有哪一些尝试?在你们看来这种游戏化的机制又是如何帮助Meme币项目去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社区循环呢?我们先从Furina开始。 Furina: 其实在做GateFun这个平台的时候,我们的团队核心的想法就是不要再让发币变成只有技术团队才能玩的事情,而是让创作者、社区还有玩家都能在其中参与。在这个整个过程当中,游戏化成为了我们特别重视的一环,因为迷因文化它的本质就是参与感,共创感,乐趣感,那你不能指望一个冷冰冰的技术入口去承载这么多的情绪,所以GateFun在机制上做了很多创新。 每一个在GateFun发射的代币都会自动生成一个专属社区。所有用户都可以直接进入讨论、发帖,还有互动。发帖的热度和讨论度会实时累积手续费奖励,进入社区奖池,用户按贡献分配奖励,简单的说在这里讨论就像是在挖矿一样。同时我们还加入了排行榜、热度榜等机制,这样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有哪些项目的社区最活跃,哪些用户是真正推动项目成长的。这种可视化的激励会让用户更有参与的动力,也让项目方更容易识别自己的核心社区力量。 还有就是我们想强调游戏化的价值在于它不是单纯给你玩的,而是让玩儿本身变成一种经济行为,一种共同建设的行为。从发币到建设,从建设到上币,这个过程被我们做成了一个生态的闭环。它不仅仅是投机行为,而也是一种社区驱动的进化路径。我们也是非常希望GateFun能成为迷因项目的孵化地,而不只是结束的地方;通过游戏化机制让热度能够循环,而不是昙花一现。 Diana: 从BNB Chain的角度来说,其实我们并没有官方去做这件事情,更多的是我们的生态一些builder来做。比如像刚才GateFun提到那些生成社区,社区互动的功能,FourMeme也是有这样的功能的。我相信在BNB上打狗的人应该可能比我更了解FourMeme的功能。我觉得更多的是我们的一些生态的builder做了很多社区的一些连接和功能。 提到整个loop的闭环,大家可以看到,像Binance wallet也做了一部分这样的功能,但是这个是我相信在BNB上打狗的人应该比我更了解,因为我这个打狗经验应该是没有大家丰富的。我其实是更多会选择一些真的能触动到我的情绪这样的Meme。我也很开心的见到社区的粘性,再通过情绪的分类而把人聚在一起。比如说我为一姐的这篇文章点燃了情绪,那么我就会和同样被这篇文章点燃情绪,被这个情绪感染到想要去买Meme的人,聚到一起去。我们就会发现相似的人拥有着相似的文化,聚到了相同的地方。这个粘性其实是非常高的,激励也是非常强大的。另外一点我想讲的就是Meme的这个好处在于门槛非常低,也是给普通人参与的。我还想说的是我从来没有anti-builder,我们非常支持builder,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想要提到的是retail,有的散户他他比较擅长分析项目,能够去找到一些alpha去提前一些布局。但是有一些散户是小白,在这种情况下,Meme就是非常公平,也非常符合我们crypto的草根文化,就是大家是平等的。可能这个项目非常难以理解,但是今天这个情绪我觉得是人都能理解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把所有参与者拉到了一个公平的起点上。此外,Meme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说游戏化、任务,社区积分机制等等能够降低门槛,增加粘性。我觉得Meme的存在也是非常有益于更多的散户的参与的。 主持人Eva: 好的,我们也看到迷因比现在经常被视为一个交易所的入口资产,那这个问题我想再问一下Furina和Diana,能不能从不同的这个角度去谈一谈这些迷因项目除了去吸引用户带来流量外,是否也能够去反哺生态呢? Furina: 当然可以,而且我们现在已经在看到这样的趋势了。很多人认为迷因项目只是短期的爆点,但实际上他们是整个链上生态最强的用户引擎。每一个在GateFun上发币的项目背后都意味着一批新用户在接触web 3创建钱包参与交易。你看一个项目发币、建设、上榜,它不只是让自己热度上涨,同时也在推动整个gate layer公链的活跃度,交易量的上升,钱包交互的变多,跨链数据更丰富,这些都是对生态的直接的贡献。 同时GateFun的社区机制,让发币不再只是项目方的行为,社区用户的讨论热度,帖子的互动,内容的创作,都会带动平台整体内容生态的丰富度。换句话说,迷因项目不只是流量的来源,而是活力的来源。 更有意思的就是我们发现这些项目它会形成一个正循环。这个正循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社区越活跃,项目的讨论度交易量越高,平台的流量自然的增长。而平台的流量又会反哺给这些项目,帮助他们扩张,这就是一种新的共生关系。在这里GateFun的角色就是提供一个土壤,让每一个项目都能够吸引用户,带动讨论,同时让这种能量反向滋养整个生态。这个就是我们理解的流量反哺,它不仅带来交易,也在创造长期的生态价值。 主持人Eva: 下一个问题我们会比较关注一下这些项目的一个长期的一个宿命。很多迷因币项目其实是昙花一现,那我想问一下Gabi和Leaf,你们认为如何才能让这个项目去突破一个投机底即巅峰的一个宿命呢? Leaf: 我只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就是生意模式对吧。怎么赚钱,就是要抓住你的用户的注意力,要吸引他们用你的平台,要让他们很享受用你的技术或者你的平台,让投资人和用户都能够看到你在很认真的做这个平台。不管是什么项目,都需要扩大自己的文化和想法。 Gabi: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话归根到底就是说如何让项目的社区和它的代币长期去持续下去。一个点就是这个社区的领导者或者项目方本身,需要去引导社区一起共建。对Meme来说,大家一起去做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去外面就是让更多新的人去进来,去引导大家拿一部分代币为社区做一些实事。这个就是让社区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参与进去,也让他们对这个社区是有归属感的,使自己愿意想要给这个社区去做贡献。第二点就是Meme长期存在还是需要有一些交易所和平台支持的。它长期发展的话,你不可能是让你的社区只停留在拥有现在的这些人,而是说如何把这些看热闹的人变成愿意跟你成为自己人的这些人。因为如果它仅仅是一个一个梗,或者说它是一个纯Meme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大家会淡忘。所以一个长期存在的一个理由,也是比较重要得吸引别人的一个东西。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几个答案。 主持人Eva: 接下来请Furina来跟我们进行分享一下,GateFun在支持在这种迷因项目的长期发展上,是否有一些像是社区共建,或者是激励机制的措施呢? Furina: 关于这个长期发展的一些机制,我们当然是有的。而且这也是我们GateFun的灵魂之一。 我们不希望项目只是发完币就消失。所以在设计机制的时候,我们是直接内嵌了社区激励的系统。比如当项目刚发射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匹配一部分手续费进入社区奖池,用户的发帖、评论、互动热度越高,获得的奖励就越多。而且这个比例,它也会随着项目的成长逐步的调整。当项目
市值
超过一定的水平,奖池的结构也会变化。从而引导社区从短期的热度转向一个长期运营的方向。 这个其实是一种代币化的社区激励机制。用户不再只是投资者,而是社区的参与者,内容的创作者和流量的贡献者。项目方也能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到社区真实的活跃度,做出更精准的运营决策。更重要的是这个机制让迷因项目不再一是情绪,而是建立在真实的互动的基础上。这个就是我们GateFun想要带来的持续共建逻辑,让社区的热度有延续性,让项目的成长更可持续。 主持人Eva: 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想邀请Furiba和Gabi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看法。你们如何去看待交易所和迷因文化的一个关系演化。你们觉得它会成为一个新的用户增长引擎吗?还是说他可能只是一个周期性的市场泡沫? Gabi: 这个问题可以从交易所它为什么会需要跟一些Meme去绑定来回答。第一个方面就是Meme它本身借助的就是传播性、社区文化和低门槛去吸引到更多的用户来参与进来。比如说刚才Diana也提到了,Meme可以带来一些新的一些用户,甚至现在玩Meme的很多都是年纪很小的小伙伴。所以说我觉得Meme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吸引用户的工具,或者说是一个流量引擎。因为一方面对于交易所所来说,这就代表着它有非常大的用户基数,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交易量,也能带来更具传播性的流量和声音。 第二个点的话就是因为Meme它本身的话也是非常适合去检验”infra”一个工具,它可以检验公链的性能,或者说”infra”它抗压的能力。 第三个来说的话,Meme对于交易所或者说对于这些平台来说,都是有很好收入的一个地方。因为像pump.fun.去年的收入是非常巨大,所以也能看到大的交易所现在都在做自己的这个钱包和发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它提供给大家一些能来玩的地方,从中又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手续费或者收益,让整个生态变得更活泼。 说回来,结合这几点,交易所肯定是需要去跟Meme有一些互动和支持的。但是Meme其实很容易形成泡沫,或者说很容易变成一个投机行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所是也需要去有一些平衡。 现在交易所或者很多平台都已经做到了更深入的在整个Meme的产业链里,比如说做自己的lunch pad,给项目重启,到流动性提供和上市的一站式服务。币安这个就做的很好,使交易所跟Meme的关系已经从以往单纯上架一个热门Meme,变成参与到整个产业链里面,然后想要一站式去服务这个Meme市场的一个关系了。 当然用户在参与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把控。目前对于整个市场就是Meme市场来说,整个市场热起来其实是最重要的。 Furina: 我自己是认为未来交易所和Meme文化之间的关系,肯定是会越来越深。我们知道在过去交易所只是一个市场,然后它提供了流动性和撮合。但是现在像GateFun这样的产品,它现在就让交易所成为一个创意的发生地。迷因文化本质上是情绪的一个放大器了,而交易所天然是流动性的一个放大器。这样两者一结合,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强的共振。用户不只是来交易,他们还在这里创造、互动、传播、表达,而交易所的角色在这里从交易平台进化为了社群生态系统。 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这样的模式。代币也会从发射开始就带着社区,社区在讨论中生成热度,热度又推动交易,然后交易又回馈给社区,这样形成这样的一个循环。这也是我理解的Web3的精神,是一种开放共建共享的一个精神。 Meme也是一个起点,它让交易所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立体,更有温度了。所以我觉得包括我们自己的这个平台,它想做的就是让这种关系从一场热潮变成一种生态。 主持人Eva: 好的,谢谢嘉宾的非常精彩的分享。我们今天的这个AMA活动的深入探讨了迷因币热潮下的交易所策略、社区建设,还有风险控制等议题。迷因币市场也正在从一个单纯的投机炒作向更具实用性和社区驱动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个市场的高度的这种波动性,还有监管的不确定性,其实还是需要我们投资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风险因素。我们也希望今天的讨论能够为各位听众朋友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和思考。 我们也期待在下一期下一期的活动中和各位听众朋友再次相聚,CT中文币圈开卖的这个AMA,会在每个月的第二个和第四个周四的晚上七点准时播出。我们将也会持续为您带来最前沿的这种加密市场资讯,深度行业分析,还有精彩的社区访谈,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热情参与,也更再次感谢各位听众朋友参与到这场AMA中,我们下一期再见。
lg
...
Cointelegraph中文
4小时前
2025年代币化浪潮: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go
lg
...
5年,代币化的实际资产(RWA)市场总
市值
已超过339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代币化产品在2025年4月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5亿美元。 一、代币化的主要应用领域 1. 政府债券 代币化政府债券因其结算速度快、可全天候交易等特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类产品的推出使得传统金融市场的交易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2. 房地产 房地产代币化通过将不动产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使投资者能够以更低的门槛参与房地产市场。预计到2025年,约20%的房地产交易将涉及NFT(非同质化代币)技术。 3. 商品 商品代币化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商品交易的效率,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二、市场参与者与监管动态 在代币化浪潮中,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纷纷布局。例如,Robinhood已在欧洲市场推出了代币化股票产品,允许投资者以数字代币形式交易私人公司的股份。 然而,代币化产品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关注。一些专家指出,代币化股票可能更像是衍生品,而非传统股票,缺乏股东投票权和分红权等基本权利。 三、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代币化技术为金融市场带来了诸多创新,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技术标准和法律框架尚不完善,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障碍。其次,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最后,市场对代币化产品的接受度和信任度尚在培育阶段。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监管环境的完善,代币化有望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推动资产流动性提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全球资本的高效配置。然而,市场参与者需保持谨慎,关注技术进展和监管动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相关推荐:Pave Bank获得由Accel和Tether领投的3900万美元融资,扩展可编程银行业务
lg
...
Cointelegraph中文
5小时前
本周回顾与下周展望| 特朗普特赦赵长鹏;沃尔玛计划通过OnePay Cash接受加密货币支付;Solana官方中文名定为“索拉拉”;DEX Bunni宣布逐步停止运营
go
lg
...
Treasury”多资产配置计划,拟按
市值
权重配置前十大加密资产并采用BitGo合规托管与场外流动性服务。公司称已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准备。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unni宣布逐步停止运营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unni发布公告称,将逐步关闭平台运营并停止相关服务。团队表示,受市场流动性下降、项目收入不足及监管不确定性影响,难以维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用户需在指定期限内提取流动性和资产,智能合约将进入只读模式。Bunni曾以流动性管理工具和收益优化策略受到关注,其关闭反映出当前DeFi市场整合加速、项目优胜劣汰趋势加剧。 FalconX收购21Shares,布局加密ETF市场 加密交易公司FalconX宣布将收购全球领先的加密ETF发行商21Shares。21Shares以在欧洲和美国推出多款加密ETF而闻名,管理规模超过数十亿美元。通过此次收购,FalconX计划将其交易与托管业务与21Shares的ETF产品整合,拓展机构客户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加密资产在传统金融市场的普及。 渣打香港将推虚拟资产ETF交易服务 渣打香港宣布计划于11月推出虚拟资产ETF交易服务,该服务将允许合资格投资者通过渣打平台直接交易比特币及以太坊等相关ETF产品。 下周看点 Solana加速APAC布局,将于10月28日启动活动 Solana将在中国开展Solana Accelerate APAC活动,旨在与当地社区互动,连接企业家、开发者和投资者,加速加密产品采用。活动将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四个城市举行。 代币解锁 Yield Guild Games将在10月27日释放1068万枚YGG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1.25%。 Numbers Protocol将在10月28日释放449万枚NUM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61%。 SingularityNET将在10月28日释放673万枚AGIX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43%。 Slash Vision Labs将在10月28日释放481万枚SVL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06%。 Sign将在10月28日释放2.9亿枚SIGN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21.48%。 Sophon将在10月28日释放2513万枚SOPH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1.02%。 Grass将在10月28日释放1.81亿枚GRASS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72.4%。 Jupiter将在10月28日释放5347万枚JUP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1.72%。 Aurora将在10月29日释放146万枚AURORA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31%。 Fracton Protocol将在10月29日释放27.778万枚FT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28%。 Fracton Protocol将在10月29日释放27.778万枚FT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28%。 IOTA将在10月29日释放1237万枚IOTA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33%。 Treehouse将在10月29日释放1125万枚TREE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6.12%。 Celo将在10月30日释放85.187万枚CELO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15%。 Games for a Living将在10月30日释放2425万枚GFAL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0.4%。 Staika将在10月30日释放157万枚STIK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2.5%。 Zora将在10月30日释放16.667万枚ZORA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4.55%。 Renzo将在10月30日释放42.37万枚REZ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8.79%。 Kamino将在10月30日释放22.917万枚KMNO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5.99%。 Gunz将在10月30日释放8758万枚GUN代币,约占当前流通供应7.25%。 相关推荐: A16z筹集100亿美元新基金聚焦AI和国防,加密货币板块意外缺席
lg
...
Cointelegraph中文
5小时前
想投资SOL币?先看看Solana币价格走势规律及未来走势预测
go
lg
...
当选总统等等。 SOL币诞生不就之后,
市值
迅速跃升并长期稳居加密市场排行榜前十,离不开其强大的生态应用。根据数据显示,Solana的TVL达到100亿美元,在所有公链中排名第二;Solana链上有380多个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去中心化应用),排名第八;Solana链上稳定币
市值
超150亿美元,排名第三;活跃地址数超240万个,排名第三。总体上,Solana生态应用综合排名第二,仅次于以太坊。 【综合排名前十的公链,来源:defillama】 SOL币价格波动不仅受自身基本面影响,而且还离不开整个行业周期和其他事件驱动。 2021年,恰逢加密市场进入牛市,SOL币价格跟随大盘飙升;2022年,SBF引发的FTX崩盘事件,导致Solana遭到重创;2024-2025年,比特币减半、特朗普当选总统、SOL币入选美国加密战略储备等等,多种利好催动SOL币价格再创神话。 机构对SOL币价格预测 在部分交易所看来,SOL币今年有可能再续新高。其中,OKX认为SOL币今年最高可能涨至450美元,Gate预测可能涨至350美元,Bitget认为Solana 价格2026 年达到 $304.56。 在许多分析师看来,SOL币价格前景比较乐观。其中,CryptoPulse预测SOL币今年在300到400美元之间。加密货币定价分析师 Lark Davis 预测Solana价格2025上涨至300-400美元,著名加密交易员 Michael van de Poppe认可Lark Davis的目标价,并预测Solana 未来几年内可以涨到 600 美元。 资产管理公司VanEck看空Solana 2025年,认为可能跌至低点200美元。不过,该机构预测2030年SOL币会涨至3211美元。机构投资者21 Share 把SOL币近期目标设为336美元,并预测未来几年可能涨至2,000美元。 SOL币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短期来看,SOL币在200美元附近面临阻力,能否有效突破该压制位置,将决定多头后续上移。下一个关键性的压制,则在前高260-290美元区域。目前来看,SOL冲刺历史高点的可能性更大,主要是获得两种潜在消息面的支援,包括Solana 现货ETF、美联储议息。 目前,香港已经通过Solana 现货ETF,可能加速美国SEC也对该产品做出同样的决策。VanEck曾预测,SEC今年将批准Solana 现货ETF。若SEC批准Solana ETF,将成为重大利好催化剂。 今年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正式启动了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10月继续降息,可能性高达98%,意味着将为市场释放更多流动性,利好风险资产,SOL币作为主流加密货币也将从中受益。 【SOL日线价格走势图,来源:TradingView】 更长的时间周期看,SOL币能否突破历史高点294美元,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及特朗普政府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从当前来看,特朗普政府积极拥抱加密市场,而且特朗普不断施压美联储降息,整体上比较乐观。不过,美国内外对总统特朗普逐渐不满,不断发起抗议活动比如近期的「不要国王」,这可能对其政策起着一定的阻碍影响。 结语 Solana在2025年展现了强劲的技术韧性与生态爆发力。若能持续扩展应用场景、稳定网路性能并突破监管障碍,SOL有望成为Web3基础设施的核心资产。目前,机构普遍认为Solana具备中长期成长潜力,尤其在DeFi、NFT与Web3应用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若监管环境稳定以及流动性更加宽松,SOL有望挑战历史高位甚至更高记录。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5小时前
上一页
1
2
3
4
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刚刚释放重大信号!华尔街日报:中国为与美国的更多科技对抗做准备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确认特朗普和习近平将于下周会面 时间定下了
lg
...
币圈大事件!特朗普赦免币安创始人赵长鹏
lg
...
【直击亚市】中美领导人即将会晤刺激人气!中国四中全会释放重大信号,今日CPI虽迟但到
lg
...
今天,9月CPI终于来了!炙热通胀也难挡美联储降息步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7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