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又一国资房企惊现巨幅亏损!远洋集团预计上半年亏近200亿元 股价一度大跌15%
go
lg
...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继
恒
大
、碧桂园相继“爆雷”后,中国国资房企远洋集团也出现巨幅亏损。远洋集团(3377.HK)周二(8月15日)股价一度大跌15%。 周一(8月14日)晚间,远洋集团在港交所公告,预期集团于2023年上半年将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0亿元至200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则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87亿元。 远洋集团指出,根据目前可获得的资料,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期间整体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营业额及毛利率下降,以及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拨备增加;及分占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业绩下降。 (截图来源:远洋集团公告) 周二远洋集团低开近15%。目前股价仍大跌逾10%,现报0.33港元创2012年1月以来新低,总市值25亿港元。 8月14日早晨,远洋发布公告称,应发行人要求,因并未于8月13日支付一笔票据在今年前7月产生的2094万美元利息,导致发生票据项下之违约事件,故票据将自8月14日上午9时正起于港交所停牌,直至作出进一步通知。 从今年第一季,就屡次传出有关远洋债务违约的消息,但中国人寿和大家人寿保险等大股东一次次帮它完成兑付。如今仍然难免违约。 远洋集团背靠两家国有险资,险资合计占据近六成持股,然而在房市低迷、地价攀升以及收购带来的库存压力下,远洋的销售额下滑,土地成本上升,出现了现金流紧张的局面。为缓解现金流问题,远洋甚至推出大幅度降价的房产项目,但这些举措并未能解决庞大的财务缺口。 中国官媒《中国房地产报》报道称,一位接近远洋集团的人士对记者称,与碧桂园不同的是,远洋是在大股东投入大量资金救助效果不明显后,态度发生了转变,这足以说明这家企业资金链问题的严重性。 8月10日,碧桂园发布盈利预警公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上半年预计亏损约人民币450亿元至550亿元,预计净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以及外汇波动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所致。 8月10日,
恒
大地
产连发多份报告,财报数据显示,
恒
大地
产2022年度净亏损人民币527.2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人民币16787.47亿元,而公司的货币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1.73亿元。公司总负债18338.19亿元,总资产14685.57亿元,已资不抵债。
lg
...
天马行空
2023-08-15
恒
大
汽车涨近40% 获中东资本5亿美元战投
go
lg
...
8月15日消息,截至发稿,
恒
大
汽车(00708.HK)涨39.41%。
恒
大
汽车(0708.HK)近日宣布,获得由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NWTN集团首笔5亿美元战略投资,另有6亿人民币过渡资金将自公告后5个工作日开始陆续到账。所有战投资金全部用于
恒
大
汽车天津工厂,确保恒驰5的正常生产和恒驰6、7的陆续量产。 这是继完成地产业务剥离后,
恒
大
汽车作为一家纯粹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第一笔海外战略投资。NWTN集团是阿联酋最大的综合性投资集团之一,旗下拥有多个行业的领先企业,涉及能源、金融、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此次投资不仅体现了NWTN集团对
恒
大
汽车的高度认可和信心,也为
恒
大
汽车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拓展机会。 据悉,NWTN集团还将协助
恒
大
汽车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每年向中东市场出口3万-5万辆恒驰汽车。中东市场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增长点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需求和政策优势。
恒
大
汽车凭借其领先的技术、设计、品质和服务,有望在中东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打造全球化新能源汽车品牌。 据报道,该拟议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但需满足诸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恒
大集
团债务重组生效、
恒
大新
能源汽车集团若干债权人确认债务偿还计划以及获得相关监管机构和股东批准。股民称赞许老板的融资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又攀上了中东土豪的资金。不过,条件也挺严的。
lg
...
金融界
2023-08-15
恒
大
汽车涨近15% 引入5亿美元战投
go
lg
...
0.93%,恒生科技指数跌0.91%。
恒
大
汽车涨近15%,消息面上,纽顿集团将斥资5亿美元收购
恒
大
汽车27.5%的股权。
lg
...
金融界
2023-08-15
恒
大
汽车高开14.71%
go
lg
...
2023年8月15日,
恒
大
汽车(00708.HK)高开14.71%,消息面上,阿联酋绿色出行技术公司纽顿集团将斥资5亿美元收购
恒
大
汽车27.5%的股权。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15
恒
大
汽车获中东资本5亿美元战投,股价高开14.71%
go
lg
...
“获中东资本5亿美元战投”的消息提振,
恒
大
汽车股价高开14.71%,报1.95港元。 消息面上,
恒
大
汽车(0708.HK)发布公告,其获得由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NWTN集团首笔5亿美元战略投资,另有6亿元人民币过渡资金将自公告后5个工作日开始陆续到账,所有战投资金全部用于
恒
大
汽车天津工厂,确保恒驰5的正常生产和恒驰6、7的陆续量产。据财联社报道解,NWTN集团还将协助
恒
大
汽车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每年向中东市场出口3万-5万辆恒驰汽车。 据报道,这家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的电动汽车企业创始人为41岁的中国人吴楠。纽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4年,其前身为ICONIQ(艾康尼克)。在翻阅纽顿近三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年报后发现,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纽顿均无营收,而其同期的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191万美元、1239万美元和4072万美元,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265万美元、1306万美元和4125万美元,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1601.88%骤降至2022年的20.55%。
lg
...
金融界
2023-08-15
港股开盘:恒生指数跌0.93%,
恒
大
汽车涨近15%,远洋集团跌14.86%
go
lg
...
哔哩哔哩-W跌0.69%。 重点关注
恒
大
汽车高开14.71%,公司获中东资本5亿美元战略投资。
恒
大
物业亦高开7.14%。 华泰证券涨0.18%,中期归母净利润65.56亿元,同比增长21.94%。 远洋集团跌14.86%,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70-200亿元,上一年同期为亏损10.87亿元。 中国平安跌2.71%,前7月经由平安财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平安健康的原保费收入分别达1775.46亿元、3220.89亿元、121.17亿元、95.95亿元,合计约5213.46亿元,同比增长7.23%。 中国太保跌1.17%,前7月经由太保寿险、太保财险分别取得原保费收入1750.72亿元和1187.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7%和13.1%。 弘阳地产涨1.63%,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5-30亿元,上一年同期为亏损4.05亿元。 海外市场 美股方面三大指数全线上涨,纳指涨1.05%。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苹果涨 0.94%,微软涨 0.94%,谷歌涨 1.37%,亚马逊涨 1.56%,英伟达涨 7.09%,Meta涨 1.51%,特斯拉跌 1.19%。热门中概股整体走低,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48%。个股方面,阿里巴巴跌2.36%、腾讯ADR涨0.26%、百度跌0.23%、拼多多跌0.12%、京东涨0.82%、网易跌0.04%、蔚来跌2.95%、理想汽车跌1.28%、小鹏汽车跌0.25%。
lg
...
金融界
2023-08-15
中国版“雷曼风暴”不会到来!
恒
大
重组发行新股 首席经济学家:官方最早本周“出手”救市
go
lg
...
(香港)讯 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中国
恒
大集
团周一(8月14日)表示,其上市电动汽车子公司已同意向某些认购者发行新股,以减轻贷款负担并改善流动性,作为集团重组方案的一部分。碧桂园资不抵债后,市场担心出现中国版“雷曼风暴”,国泰世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启超认为,中国官方最早本周就会出手救市。 根据条款,中国
恒
大新
能源汽车集团(NEV)将以每股新能源汽车3.84港元的价格,发行总计54.4亿股新股,总金额为208.9亿港元,约合26.7亿美元。此次新发行的目的是偿还中国
恒
大
及其创始人许家印,还有其子公司Xin Xin (BVI) Ltd等公司的新能源汽车贷款。 (来源:Twitter) 拟向中国
恒
大发
行的约41.8亿股新能源汽车股份,将存入新能源汽车强制可交换债券(MEB)托管账户,以及公司拟向中国
恒
大发
行的新能源挂钩新票据A2和新能源挂钩新票据C2项下的托管账户。 路透社报道指出,此次向
恒
大
创始人发行的6.901亿股股份将存入托管账户,并作为MEB的交换财产。NEV在另一份公告中表示,同意向美国上市公司NWTN发行61.8亿股新股,总代价为38.9亿港元,即每股认购价为0.6297港元。 为助力业务复苏,新世界(浙江)汽车与
恒
大新
能源汽车(天津)签署6亿元人民币无息融资支持协议。这笔资金将用于集团旗下车辆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交易完成后,NWTN将持有NEV约27.50%的股权。 假设新能源汽车贷款转换完成,中国
恒
大集
团持有新能源汽车的股权将被稀释至46.86%,新能源汽车将不再是非全资子公司。 林启超解析,当前出现的零星事件,对中国官方而言,星星之火要赶紧扑灭,因为金融冲击比实体经济衰退更大,预期中国金融监管总局最快本周会有措施出来,提前止损以避免出现蝴蝶效应,预期不至于变成全面性的金融风暴。 林启超表示,中国相关措施无法“治本”,只能做个缓冲,因为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中国官方对于房市的调控。由于全球外贸不好,中国出口不好,内需也还未回复,中国实体经济相较第一季更弱,这时不适合出现金融冲击,最后可能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因此推测中国很快会有措施,让市场可以有缓冲。 台新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李镇宇指出,金融市场不怕已知的事情,而是怕还不知道的。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引发金融风暴,市场已有经验,金融市场反倒不太担心,例如2011年首次调降美债信评,今年美债信评又被调降,市场反应即不太大。 李镇宇认为,深怕中国房市一路跌下去,市场须担心的是预期外的事情出现,但目前市场应能猜到中国如何处置,既然市场猜得到,那就不算是大问题,中国应不会重演雷曼时刻。 他最后强调,中国施行管制经济,相较下对于系统性风险抵抗性强,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受影响就不大,管制经济之下应不会变成野火漫烧,目前看来仍可控制住,但可预期香港市场将出现下跌,市场势必会担心外资一直撤出,以及港币联系汇率是否出问题等状况。 李镇宇指出,观察中国市场可以看先行指标,也就是租赁市场,中国租赁市场主要以民间企业为主,若开始出现还不出钱的状况,这部分代表可能风险正在快速上升中,也代表中国经济活力出现问题,这部分需要持续观察。
lg
...
秉哥说市
2023-08-15
A股头条:“救星”来了?
恒
大
汽车迎中东土豪;特斯拉大消息,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7.29
go
lg
...
的。 8、纽顿集团(NWTN)宣布将向
恒
大
汽车战略投资5亿美元 总部位于阿联酋的绿色出行技术公司NWTN发布声明,宣布已达成协议,将向中国
恒
大新
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5亿美元,加速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该拟议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但需满足诸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恒
大集
团债务重组生效、
恒
大新
能源汽车集团若干债权人确认债务偿还计划以及获得相关监管机构和股东批准。评:许老板的融资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又攀上了中东土豪的资金。不过,条件也挺严的。 隔夜外盘 美股:标普500涨0.58%;纳斯达克指数涨1.05%;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07%。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伟达涨超7%,创5月26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谷歌、亚马逊、奈飞、Meta涨超1%,苹果、微软小幅上涨;特斯拉跌超1%。中概股整体表现较为疲软,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48%。阿里巴巴跌2.36%。 商品: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小幅收跌。COMEX 10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跌0.13%。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7.2793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跌192点,盘中整体交投于7.2583-7.2927元区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跌192点。 市场策略 周一各股指大幅低开后下探,午后回升收复部分失地。从富时A50指数期货来看,7月28日低点被击穿,也就意味着近期的下跌并非正常调整,B浪反弹已经完成,7月31日的高点就是反弹的终极高点。连续下跌后,指数出现短线止跌信号,短期有望震荡回抽。 题材掘金 国企改革:据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已于日前将新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下发给各央企集团与地方国资委。新一轮国企改革包含多项重点任务,如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整合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等专家认为,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整合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是新一轮改革的重头戏,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抓手。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发挥重要作用。西南证券认为,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启,国有企业将围绕国之所需,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标的:宁夏建材(600449)、陕建股份(600248) 数据中心: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2022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同比增长12.7% ,市场规模达1293.5亿元人民币。IDC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将以18.9%的复合增速持续增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3075亿元人民币。 标的:拓尔思(300229)、深城交(301091) 氢燃料电池:据报道,中国最先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自主研发打造出具有零下40℃无损冷启动、集成化小体积等业内领先优势的新型氢燃料电池。报道称,这款燃料电池电堆模块采用自增湿、低铂、高性能膜电极匹配超薄金属双极板的设计,单电池厚度减少了20%,整体体积缩小大约三分之一,制造成本降低了30%。但功率提升了33%,寿命提升了100%,拥有超过2万小时的使用寿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标的:锡南科技(301170) 、京城股份(600860) 公告精选 【重大事项】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卖出公司1.73%股份偿还借款本金 晶科能源:上半年净利同比增324.58% 拟定增募资不超97亿元 韦尔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3% 【并购重组】 华阳新材:终止2021年度定增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翰宇药业:拟定增募资不超2.54亿元 用于司美格鲁肽研发等项目 密尔克卫:拟发行GDR募资不超过13.6亿元 大连电瓷:拟定增募资不超2亿元 控股股东和实控人认购 鑫科材料:拟向控股股东定增募资不超4亿元 天赐材料:拟发行GDR募资不超过59.8亿元 【业绩预告】 超图软件:上半年净利润5296万元 同比扭亏 海容冷链: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33.74% 华映科技:上半年亏损7.27亿元 同比亏损扩大 继峰股份:上半年净利8244.19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光威复材:上半年净利润4.13亿元 同比降18.25% 常熟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增长20.73% 桃李面包: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18.46% 绿城水务: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69.17% 瑞芯微: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0.89% 博汇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9.39% 首创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46% 科思科技:上半年净亏损1.19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全聚德:上半年净利润2792万元 同比转盈 蔚蓝锂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8.13% 星源材质:上半年净利润3.79亿元 同比增3% 嘉泽新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91.62% 拟约37.71亿元投建储能电站、风电项目 天赐材料:上半年净利润12.88亿元 同比下降55.67% 首都在线:上半年净亏损1.02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中国黄金: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31% 多利科技业绩快报:上半年净利同比增34.62% 贵广网络: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公司4.14%股份 同力日升:控股子公司与南网储能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税友股份:上半年净利8748.82万元 同比上升11.63% 兴业证券:上半年净利润17.96亿元 同比增30.73% 英飞特:上半年亏损6423万元 同比转亏 东方证券:上半年净利润19.01亿元 同比增193.72% 华泰证券: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1.94% 【增持减持】 康冠科技:控股股东拟增持1000万元-2000万元 苑东生物:拟使用1亿元-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汇中股份:拟以1000万元至1200万元回购股份 药康生物:青岛国药拟减持不超过0.95% 康希诺: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公司不超1.98%股份 高凌信息: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75% 移远通信: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2%股份 【其他事项】 上海机场:7月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557.62% 云海金属:拟投建年产30万吨高品质硅铁合金项目 光莆股份:与海四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拓展储能市场 陕西煤业:杨照乾辞去董事长职务 上海三毛:实际控制人拟无偿划转所持控股股东国有股权 百联股份:控股子公司拟收购百联时尚81%股权 南网储能:与天启鸿源签订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长鸿高科: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东亚机械:收到公司土地被纳入征收范围告知函 吉祥航空:7月公司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66.87% 中远海特:拟向香港子公司增资1.5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银龙股份:中标2.85亿元项目 海天股份:控股子公司以债转股方式对其控股子公司进行增资 申联生物: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兽药GCP监督检查 京山轻机:子公司签订3.58亿元日常经营重大合同 神马股份:拟5.23亿元收购融资租赁公司100%股权 开开实业:相关业务的转型发展都需要较长的培育期 恒瑞医药:与美国One Bio公司签署SHR-1905授权许可协议 欣旺达:拟向川恒股份子公司福祺矿业增资3.65亿元 登康口腔:控股股东80%股权拟无偿划转给重庆渝富控股 中国中冶:1-7月新签合同额8015.7亿元 同比增10.6% 金冠电气:中标7250万元国家电网特高压项目 中国核建:截至2023年7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701.81亿元 川仪股份:股东水务环境控股80%股权拟无偿划转给渝富控股 飞龙股份:收到供应商定点意向书 福田汽车:拟向北汽新能源转让北京多功能厂机器设备类资产 沃尔核材:拟在青菱都市工业园投资建设洪山区新能源产业园项目 永福股份:预中标2726万元特高压项目 海伦哲:拟出售东莞海讯100%股权 嘉泽新能:投资4.2亿元建设嘉泽同心县150MW/300MWh储能电站项目 指南针:控股股东广州展新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 中核钛白:拟不超9.36亿元收购双阳磷矿及新天鑫化工100%股权 ST阳光城:将于8月16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 交易提示 【新股申购】 1.多浦乐(创业板) 申购代码:301528 发行价格:71.80 发行市盈率:56.76 申购评级:建议申购 【可转债申购】 蓝天转债 111017 【限售解禁】
lg
...
金融界
2023-08-15
风雨欲来!两则消息传来中国遭遇“股汇双杀” 美媒:中国或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go
lg
...
许多中国房地产集团纷纷倒闭,两年前中国
恒
大
的破产引发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一系列破产。碧桂园长期以来一直被投资者视为相对避风港,在中国经济放缓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之际,碧桂园是最新一家面临压力的公司。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以及投资者对政府刺激措施的冷淡反应上周打击了美国股市,令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双双承压。 摩根士丹利周一对碧桂园的悲观评估加大了这家陷入困境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压力,目前市场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担忧加剧。 这场危机唤起了人们对2021年的不安回忆,当时竞争对手中国
恒
大集
团的崩溃引发了中国股市的抛售,并短暂蔓延到华尔街。但风险可能更高,因作为中国最大的开发商之一,碧桂园拥有的项目要多得多。 最近几天,该公司警告称今年上半年亏损高达550亿元人民币(合76.2亿美元),并因明显未支付债务利息而被穆迪进一步降级为垃圾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同样于周日发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将碧桂园股票从持股或中性下调至减持,并将其目标股价从2.40港元下调69%至0.75港元。 以Stephen Cheung为首的分析师预计,由于负面消息不断,购房者可能会进一步担心未交付项目的建设停滞,该公司的销售可能会恶化。 此外,“地方政府可能会收紧公司预售保证金的使用,而供应商可能会限制建筑材料的供应。这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公司的资产价值和流动性状况,从而导致建设速度放缓和利润率严重压缩。” 他们补充称:“考虑到碧桂园在低线城市的大量业务,我们认为碧桂园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从流动性挑战中恢复过来。”避免违约将取决于监管机构的更多支持,而更多的销售改善和政策宽松可能缓解流动性担忧,但该行表示,这两种情况都“更具挑战性”。 分析师还指出,疲弱的中国经济数据令碧桂园等公司的处境复杂化,7月信贷报告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处于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房地产销售下跌是“全行业现象” Gimme Credit分析师Cedric Rimaud周一在一份报告中告诉客户:“不仅碧桂园的合同销售在直线下降,整个国家也是如此。”他说,这是一个“全行业现象”。他指出,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称,6月份全国房地产销售下降28%,这种螺旋式下降威胁到整个经济。 Rimaud附和摩根士丹利的担忧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难以获得融资,导致项目未完工。他说,一些现有买家最近罕见地表现出反抗,拒绝支付未完工房产的住房贷款,并在主要城市举行示威。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对此,Rimaud表示,恢复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心需要时间,中国央行正试图通过延长贷款来帮助完成这些项目,但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经济可能会再次受到打击。 “刚刚宣布的暂停在岸债券交易,是面对行动紧迫性而采取的第一步。同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在场外交易的离岸债券上,这些债券现在已经被消灭了。” 他说,一些人希望得到控股股东杨惠妍的支持,杨惠妍的父亲在1992年创立了碧桂园,并积累了大量财富。 例如,她和她的家人料将从公司的一个部门获得股息,该部门的股息超过了美元债券的利息,虽然股东们预计会提供支持,但“能否避免彻底违约是一个问题。” 房地产问题可能正在波及整个中国金融体系 《巴伦周刊》称,有进一步迹象表明,房地产问题可能正在波及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并有可能产生更广泛的溢出效应,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提交给上海证交所的文件称,两家中国公司表示,它们未能收到中融国际信托的到期款项。中融是中植企业集团的子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私人财富管理公司之一,也是一家庞大的金融集团,对房地产集团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债权人。 《巴伦周刊》表示,中植的情况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中国的房地产危机已经超出了高楼大厦的范围,在刺激措施几乎没有起到止血作用的情况下,有可能波及到中国不透明的金融体系的核心。
恒
大地
产崩盘震动全球市场的先例表明,对于投资者来说,中国对当前形势的反应可能意味着一种下行风险,而这种风险可能尚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恐慌的时候到了。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全球经济学家Jennifer McKeow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政府支持可能会阻止中国全面爆发信贷紧缩——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这是一个严格控制的金融体系相对于一个更自由市场的体系的一个优势。”“所有这些可能就是为什么全球金融市场的反应相当温和的原因。” 不过,《巴伦周刊》指出,碧桂园的困境突显出,中国可能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房地产行业,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似乎还面临着消费放缓、通货紧缩和初现端倪的人口危机等深刻的经济挑战。刺激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减轻对房地产行业以及中国金融体系中相关实体的影响,甚至对科技巨头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巨头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凯投宏观的McKeown表示:“开发商的问题预示着结构性低迷,这将在未来几年影响全球经济。”“中国建筑业正处于结构性衰退,这是政策制定者无法阻止的。这将导致其GDP增速在2030年放缓至2%,这是长期以来影响我们长期全球预测的一个关键主题。” 《巴伦周刊》最后总结道,由于市场参与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严峻程度仍存在分歧,碧桂园和中植的麻烦增加了对中国持谨慎态度的理由。即使这在短期内不会对股市产生太大影响,但它可能是长期趋势的先兆。 人民币跌至去年11月最低水平 在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担忧之后,人民币汇率跌至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离岸人民币周一一度下跌0.5%,至1美元兑7.2927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人民币已下跌约5%,在亚洲货币中表现仅好于日元。 (图源:彭博社) 杰富瑞(Jefferies)外汇策略师Brad Bechtel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疯狂地试图控制通胀。”“他们所做的不是阻止它,而是减缓它,也许这就是他们所关心的。” 他说,如果没有这些努力,离岸汇率可能会低于7.400,甚至7.500。 由于中国7月份的经济数据几乎都不及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受到打压。在最糟糕的数据中,银行贷款降至14年低点,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均下降,出口下滑幅度为2020年2月以来最大。中国经济步履蹒跚,且缺乏任何有效的刺激措施,使得人民币在美元反弹之际几乎没有什么支撑。 不过,人民币近期的疲软可能会促使中国央行出台更多措施来减缓人民币的贬值。中国人民银行周一设定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彭博社调查的平均估值高出668个基点,这是三周来最大的溢价。上个月,中国政府还调整了一些规定,允许企业从海外借入更多资金,以鼓励资金流入。 万达研究策略师Viraj Patel表示:“我的感觉是,尽管北京方面试图划清界限,但它还是不得不让人民币走弱。”“我认为进一步的贬值将难以被容忍,我认为7.30-7.40区间是可能出现更有力干预的关键区域。” 新加坡星展银行宏观策略师Wei Liang Chang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再次以强于预期的人民币汇率来反击美元上涨的趋势。”“这强调了当局对人民币稳定的偏好,以及遏制过度的人民币投机行为。” Wei表示,人民币兑美元可能在7.30找到支撑。 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下滑,但兑其他货币的表现要好一些。彭博社的跟踪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由24种货币组成的贸易加权一篮子货币已从7月份的低点上涨了约2.2%。 中国股市周一也出现下跌,沪深300指数跌幅高达1.8%,抹去了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出促增长基调后的大部分涨幅。由于投资者寻求将债券作为避风港,债券价格上涨。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1个基点,至2.62%,逼近今年低点2.59%。 受累于流动性问题担忧,中国销售额最大的开发商碧桂园的股价大幅下挫。类似地,信托公司中融国际信托的两家客户上周五说,该公司推迟了到期理财产品的付款,加剧了金融行业的动荡迹象。这两大担忧也令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看法也有所恶化。 投资者将评估定于周二公布的更多7月份数据,包括工业产出、零售销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央行当天对人民币4000亿元(合551亿美元)到期政策贷款的月度操作也将为其放松政策的意愿提供一些线索。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的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如果更多的行业——比如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屈服于去杠杆化,中国大陆经济可能会受到更大、更长的损失。在这种放缓中,货币贬值往往既是后果,也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lg
...
财经风云
1评论
2023-08-15
华尔街日报:碧桂园危机蔓延至其他领域,中国市场出现普遍抛售
go
lg
...
的开发商违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比中国
恒
大集
团(Evergrande)始于2021年的债务危机的影响更大。
恒
大和
融创中国(Sunac China)曾与碧桂园一起,是中国最大的三家民营开发商。但
恒
大
拖欠国际债务时,中国经济状况要好得多。当时中国出口繁荣,全球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严格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抑制了经济增长和国内需求。此后,中国解除了限制,但经济复苏却步履维艰。 经济陷入低迷之前,碧桂园的年度合同销售总额接近
恒
大
,但碧桂园在中国不太繁荣的城市拥有更大的市场,表明碧桂园以更低的价格卖出了更多的房屋。碧桂园还有很多未完工的房地产项目,中国开发商通常会出售部分建成的房屋,承诺在几年内完工。根据碧桂园的上一份财务报告,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的合同负债(代表其未完成项目)总计相当于923亿美元。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国经济学家Larry Hu表示,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关键时刻。他补充说,销售暴跌是消费者信心疲软的结果,在没有政府帮助的情况下,非国有开发商将难以生存。他说:“政策是唯一的手段”,指人们对中国政府将采取行动阻止市场继续下滑的预期。
lg
...
Sue
2023-08-14
上一页
1
•••
142
143
144
145
146
•••
19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与习近平周五通话时间定了 特朗普刚刚就中美协议表态
lg
...
贸易战越打越聪明了:中国放弃谷歌,打击英伟达!为了重新布局?
lg
...
中美突传重磅!美媒独家:为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特朗普拒批对台4亿美元军援
lg
...
特朗普-习近平通话倒计时!“三巫日”超5万亿美元到期,美联储打响降息第一枪
lg
...
大行情突袭!日本央行决议惊现令人意外的一幕 美元/日元短线大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