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5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海致科技冲击港股IPO
go
lg
...
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招
银
国际
、中银国际、申万宏源香港为其联合保荐。 公开资料显示,海致科技成立于2013年,由百度元老任旭阳与史有才、胡嵩一起创立。是一家主要通过图模融合技术开发产业级智能体、并提供产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公司是中国首家通过知识图谱有效减少大模型幻觉的AI企业,也是中国知识图谱领域的先行人工智能企业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于2024年按收入计,海致科技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五;并在中国以图为核心的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一,拥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业绩表现上,2022年至2024年,海致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3.76亿元、5.03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76亿元、2.66亿元和0.94亿元。累计亏损达到5.36亿元。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43亿元、-8370万元、1693万元。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海致科技的Atlas图谱解决方案分别贡献了该公司当年营收的100%、97.6%和82.8%;Atlas智能体分别贡献了该公司当年营收的0%、2.4%和17.2%。 在报告期内,海致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87亿元、0.73亿元和0.61亿元,占同年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7.8%、19.4%和12.1%,研发费用逐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致科技营收不断增长的同时,公司的销售成本,人工成本、外包服务费等增幅与营收增长基本一致。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致科技上述成本分别产生了2.16亿元、2.43亿元和3.21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致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6亿元。 作为一家成立10余年的人工智能企业,海致科技在成立之后获得了多家明星资本加持。 据了解,自2014年开始,海致科技接连获得诸多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基金青睐,如IDG、高瓴、君联资本、中网投、北京人工智能基金、上海人工智能基金等。 在2014年年初,海致科技获得了百度七剑客之一徐勇博士旗下亿方资本,以及BAI、IDG资本等机构的A轮系列融资。在接下来的2015年和2016年,又分别获得了B轮、C轮融资,均获得IDG资本持续押注。 2022年2月,海致科技又官宣完成超5亿元D轮系列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高瓴创投、君联资本等跟投。 此后2023年4月,海致科技又完成E系列轮融资,并在2023年12月完成7500万元的E-1系列融资,2025年6月完成3.5亿元E-2系列融资。 在今年6月交割完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海致科技的估值为33亿元人民币。 海致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以强化图模融合技术;优化Atlas智能体;增强和扩大与客户的合作、探索新应用场景并拓展海外市场;战略投资、合并和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20 15:47
门店人均消费持续降至138元,火锅品牌巴奴国际冲击港股 IPO
go
lg
...
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招
银
国际
。 公开资料显示,巴奴国际起源于河南安阳,由来自河北邯郸的70后杜中兵在2001年创立。 扭亏为盈,人均消费持续下降 招股书显示,巴奴国际直营门店网络已覆盖全国39个城市,门店数量达145家。其中,在大本营河南区域拥有53家门店,河南外的全国市场有92家门店。从城市等级看,一线城市有31家门店,二线及以下城市有114家门店,占比78.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收入计,2024年中国前五大火锅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计约为8.1%。巴奴国际在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0.4%。 业绩表现上,巴奴国际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和7.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和0.55亿元。 经营持续改善下,2024年,巴奴国际餐厅的顾客人均消费下降明显。数据显示,人均消费由上一年150元下降至当年142元。2025年一季度,顾客人均消费进一步下降至138元。 不过在人均消费下降的同时,巴奴国际的翻台率表现稳定,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0次、3.1次、3.2次。 值得一提的是,巴奴国际2024年同店销售增长率同比下降9.9%。2025年一季度,尽管与2024年同期相比,顾客人均消费下降了10元,但由于翻台率增至3.6,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1%,有所恢复。 创始人言论惹争议,火锅店曾陷“假羊肉”风波 作为70后的杜中兵,此前曾在一次直播中表示,“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月薪5000元就不要吃火锅,吃麻辣烫就好了”,此言论令大量网友不满,陷入舆论风波。 当时舆论发酵后,杜中兵两度回应称,本意被曲解,是劝诫年轻人不要高消费。 除了因言论陷入争议外,巴奴国际还在2023年,因高价土豆和旗下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的羊肉卷掺假事件,引起了消费者的争议。 2023年2月,巴奴国际火锅店18元一份的土豆仅5薄片,单片价格接近4元的富硒土豆被网友调侃为“天价土豆”。 此后在2023年9月初,有博主曝光巴奴旗下超岛自选火锅北京合生汇店售卖的羊肉卷经检测含有鸭成分。最后巴奴国际自2023年1月15日超岛合生汇店开业起,门店共销售13451份涉事羊肉,涉及8345桌顾客。决定对消费过该产品的顾客进行赔偿,预计赔付总额达835.4万元。 当时,因为此次事件,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超岛运营主体北京橙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渠路分公司下达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其罚款约42.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0096元、没收非法财物,合计罚没44.83万元。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9 15:57
人均消费138元!火锅界“黑马”巴奴赴港IPO,创始人曾因“月薪5千别吃巴奴”言论受争议
go
lg
...
简称为“巴奴”)递表港交所,中金公司和
招
银
国际
为其联席保荐人。该公司在多年前就曾传出要上市的消息,如今终于迈出实质性一步。 早在2021年,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就在20周年媒体交流活动上表示,上市是巴奴未来的大方向。2023年,该公司对股权结构进行调整,此举被认为是为赴港上市作准备。 以“品质”著称,但屡因产品、言论受争议 巴奴这家火锅餐饮企业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彼时,该公司创始人杜中兵投身餐饮行业,并在河南安阳开设了第一家火锅店;2009年,其进入河南省会郑州,开启全国化发展之路;2012年正式改名为“巴奴毛肚火锅”;目前,其已经在全国39个城市拥有145家自营餐厅。 值得一提的是,“品质”一词一直出现在巴奴的招股书中,该公司自称为中国最大的品质火锅企业,以“毛肚+菌汤”为招牌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其为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中按收入计的最大火锅品牌,于2024年占3.1%的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份额。 不过,就是这么一家将品质放在首位的企业,曾多次因为高价产品以及创始人的言论受到争议。 就在今年2月,杜中兵在由四川火锅协会主办的“毛肚火锅发展研讨会”直播中发言,称“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个麻辣烫”……。上述言论被认为歧视低收入群体。 随后,杜中兵回应称,希望大家不要误解(他的)真实意思。杜中兵解释称,“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锅,吃些麻辣烫就好了”等几句话不是连在一起说的,如果连在一起说,就会曲解他的本意。 2024年6月,巴奴火锅还曾因“白菜太普通”而下架了白菜及其他常见蔬菜,如菠菜、生菜、莴苣等,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讨论。 在2023年,消费者发现巴奴门店售卖的“富硒土豆”价格高达18元一份,且分量仅为5片,被调侃为“一片土豆3.6元”。此外,其还被指出巴奴宣传的“富硒土豆”中硒含量并未达到其宣称的标准(具体数值未公开),与宣传中的“富含硒元素”存在明显差距。 巴奴毛肚火锅承认硒含量宣传存在误差,并解释称是由于供应链环节的检测标准不一致所致。巴奴同步下架了相关产品,并向消费者致歉。 一年新增35家门店,人均消费却降低8元 最近几年,巴奴虽存在争议,但其业绩表现良好。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巴奴的收入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和23.07亿元;利润分别为-519万元、1.02亿元和1.23亿元。 餐厅数量方面,2022年末还为86家,到2023年末数量变为111家。2024年全年再新开门店35家,关闭2家,年末的餐厅数量为144家。 在2024年,顾客人均消费方面出现了下滑,去年巴奴整体的人均消费为142元,而在2023年为150元,2022年为147元。到2025年第一季度,人均消费又降至138元。
lg
...
金融界
06-17 18:08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5亿元,华大北斗转战港股IPO
go
lg
...
华大北斗”)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招
银
国际
、平安证券(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华大北斗曾在2022年10月在深圳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2023年8月辅导机构增加海通证券,加速筹备A股上市。不过最终放弃A股IPO计划,转投港交所,再度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北斗曾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华大电子导航事业部,在2016年12月6日,导航事业部独立,由中电光谷、上汽、北汽等企业共同投资,正式成立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是一家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提供支持北斗及全球主要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芯片和模块,同时提供GNSS相关解决方案。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按GNSS芯片及模块的出货量计,华大北斗是全球第六大、中国第二大的全球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4.8%。2024年按双频高精度射频基带一体化GNSS芯片及模块的出货量计, 华大北斗是全球第四大、中国最大的全球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10.5%。 业绩表现上,2022年至2024年,华大北斗营业收入分别为7.0亿元、6.5亿元和8.4亿元;期间净利润为-0.93亿元、-2.89亿元和-1.41亿元。过去三年累计亏损总额超过5亿元。 过去三年,业绩持续亏损下,华大北斗毛利率分别为12.0%、10.5%和9.8%。其中存储芯片2022年-2024年毛利率只有2.8%、3.1%、2.8%。 在公司营收表现中,综合芯片及模组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较大,达到70%以上,而GNSS芯片、模组及相关解决方案业务为26%-28%之间。 2024年,华大北斗仅有约28.3%的收入来自于GNSS芯片、模组及相关解决方案业务,而71.7%的收入则来自于综合芯片及模组业务。 对于业绩的持续亏损,华大北斗在招股书给出的理由是:2023年半导体行业低迷,政府基建项目减少,致使GNSS相关解决方案收入下降;存储芯片也因市场需求下降,产品售价因行业周期下行而走低,导致综合芯片及模组业务中存储芯片收入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华大北斗收购米度时,出现了1.28亿元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当时米度现金产生单位的可收回金额经评估低于其账面价值,导致米度商誉减值。这次额减值损失直接增加了2023年的亏损,对公司业绩造成了一定冲击。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大北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为5.72亿元。 在融资历程上,有着深厚背景的华大北斗,受到了资本市场青睐。 据了解,2016年独立之后的华大北斗完成了多轮融资。2017年12月,深圳远致投资以1500万元对价认购新增注册资本。此后公司又陆续完成A轮、A+轮、A++轮融资,融资金额总计超3亿元。 2021年5月,华大北斗在B轮融资中,融资金额达到6.02亿元,投资方包括CPE源峰、云锋基金、中船资本、TCL资本等。 2022年3月,在B轮融资的基础上,华大北斗再度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国开科创、大湾区基金、研投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方参与投资,启迪等老股东进一步追加投资。 经历过多轮融资后,华大北斗的股权极为分散。截至IPO时,中电光谷(深圳)为华大北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9.224%;深圳鼎信为第二大股东,持股7.236%,向上股权穿透,深圳鼎信伙人包含鼎晖投资、信银投资;劲嘉股份、*ST波导则分别持有4.635%股权;比亚迪持股4.12%;珠海格力创业投资持股3.54%,后面还有数十位各类股东,且持股比例都不大。 此次IPO,华大北斗募集资金将用于增强研发能力以及增加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与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以及战略投资及/或收购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及半导体公司,扩展GNSS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销售网络等用途。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6 15:28
港股打新机会来了!四箭齐发,哪些值得一搏?资金如何规划?
go
lg
...
61亿港元至88.96亿港元 保荐人:
招
银
国际
每手股数:600股,入场费4090.85港元 基石投资者:嘉实基金旗下的投资平台,认购股份数量占总发行数量的比例为16.6%至26.5% 集资用途:约35.7%用于持续强化集团的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约30.6%用于在有适当机会出现时收购医院约15.3%用于扩展集团的医院管理业务;约10.2%用于升级集团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或系统;约8.1%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基本面情况:公司历史可以追溯至2018年,通过收购股权及管理权,先后在北京、天津、安徽省、山西省及河南省运营和管理八家医院。其中自有6家民营营利性医院,管理及运营2家。 财务情况:2021年至2024年,佰泽医疗收入分别为4.62亿元、8.03亿元、10.72亿元及11.89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195.5万、7551.5万、2440.6万元及355.7万元,经营时间较短,还没有产生规模效应,后续盈利的时间有待观察。按2023年佰泽医疗自有医院的肿瘤服务收入计,2023年佰泽医疗排名第四,相应的市场占有率为0.6%。 打新总结:这个赛道的龙头是港股上市公司海吉亚医疗,海吉亚医疗2024年收入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31.96亿元、40.77亿元、44.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7亿元、6.83亿元、5.98亿元;按6月13日的收盘价,海吉亚医疗的市值是96亿港元,静态PS为2倍,静态PE为14.77倍。 而佰泽医疗此次发行的静态PS约4.3倍至6.9倍,远高于海吉亚医疗。市场普遍认为,如果发行市值在20亿元附近,是值得一试的,但是55.61亿港元至88.96亿港元的发行市值,说实话偏贵。至于会不会和容大科技、新琪安一样玩套路回拨,发哥没有能力提前获取信息,只能说这个募资额套路回拨的概率不会太高。发哥的投资风格偏保守型,大概率会放弃。 至于剩下的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这两家都是A+H双重上市的公司,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吉宏股份这三个珠玉在前,市场的预期也比较一致,这种新股主打胜率,是值得参与的。 03 海天味业 港股代码:3288.HK 公开发售日期:6月11日至6月16日上午,6月19日上市 招股价格:每股35港元至36.3港元,折价约18.5%至19.5%,静态市盈率约28倍 招股总数:2.63亿股,其中国配94%,公开发售占比为6%,最高回拨至21% 募资额:约95.56亿港元 每手股数:100股,入场费3666.62港元,甲尾入场费为367万,乙头入场费为733万 发行比例:4.52%(绿鞋前) 基石投资者:8家基石投资者共认购约49.74%,包括源峰基金、高瓴集团、GIC等 绿鞋:有 保荐人: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 基本面情况:海天味业的主要品类包括酱油、蚝油、调味酱、特色调味品及其他。2024 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达4981 亿元,按 2024 年的收入计,海天味业在中国调味品市场排行首位,市场份额为 4.8%,是其最大竞争对手的两倍以上。2024 年全球调味品市场规模达21438 亿元,海天味业的市场份额为 1.1%,位居全球第五。 财务情况:公司 2022至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6.1亿元、245.6亿元、2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1.98亿元、56.27亿元、63.44亿元。 04 三花智控 港股代码:2050.HK 招股日期:6月13日至18日上午,6月23日上市 招股总数:全球发行3.6亿股,其中93%为国际配售,7%为公开发售,最高可回拨至26.5%。 招股价:每股21.21至22.53港元,折价率17.94%至22.75% 募资额:按上限价计算,约81.1亿港元 发行比例:8.81%(绿鞋前) 市盈率:约 26.7 倍 入场费:2275.72港元,每手100股 保荐人:中金香港、华泰金控(香港) 绿鞋:有,稳价人为中金 基石投资者:17家机构,合计认购占比约55.95%,包括施罗德、泰康人寿、景林资产等 融资目的:30%用于研发创新,30%用于中国工厂扩建,25%用于海外布局,5%用于数字化基建,10%为营运资金。 基本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5.5%;在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1%,全球排名第五。 财务情况: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13.48亿、245.58亿和279.47亿元,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3亿元、29.21亿元和30.99亿元%。2025年Q1公司营收76.69亿元,净利润9.03亿元。
lg
...
格隆汇
06-14 15:47
铜师傅赴港IPO:股权变迁与小米系等资本博弈的双重叙事
go
lg
...
简称“铜师傅”)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招
银
国际
为独家保荐人。 据了解,铜师傅曾于2022年6月聘请中金做上市辅导,准备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在2024年9月终止了和中金的合作,现转道到香港上市。 创始团队股权激励与家族资本退场 铜师傅的创业历程始于创始人俞光兄弟的跨界转型。俞光与其弟俞清早年共同创立卫浴企业玺匠科技,后因铜工艺品市场供需失衡(高价艺术品与低质廉价品两极分化),于2013年创立铜师傅。公司初始股东架构具有鲜明的人才绑定特征:16位自然人股东中,14人为玺匠科技核心成员,其出资款均由俞光代付,通过股权激励实现团队留任。这种“创始人输血式股权分配”在创业初期虽凝聚了团队,但也为后续股权结构动荡埋下伏笔。 随着公司发展,初始股东逐渐退出舞台。截至IPO前,14位初始员工股东仅剩5人持股,其中仅生产总监何赟(0.63%)与财务总监罗仁祥(0.51%)仍在职。最具戏剧性的是创始人俞清的全额套现——2021年以328.28元/股转让所持股份,与俞光同期套现4096万元,接盘方为金鼎资本旗下基金。这折射出家族资本在企业资本化过程中的策略性撤退,既规避了关联交易质疑,也为外部机构投资者腾挪空间。 小米系资本长线布局与IPO前奏 铜师傅的资本故事离不开小米生态的深度绑定。2017年的传奇路演成为转折点:俞光凭借对小米方法论(极致性价比、粉丝经济)的实践,意外打动雷军,获顺为资本与小米两轮合计5622万元投资,估值三年暴涨近三倍。更具战略意味的是黎万强的“超长线投资”——2016年签订的股权受让协议,直至2022年小米影业业务调整后才完成交割,这六年恰逢其从小米离职、回归再离职的职业周期。这种跨越经济周期的入股操作,既体现小米系对文创赛道的前瞻布局,也凸显战略投资者与企业成长节奏的深度耦合。 当前股权架构中,小米系资本已形成组合拳:顺为资本(13.39%)、天津金米(9.56%)与黎万强(0.51%)合计持股23.46%,逼近俞光(26.27%)的控股地位。这种“创始人+生态资本”的平衡结构,既保障了决策效率,也为港股上市后的资源整合预留接口。从深交所转战港交所的抉择,或与小米系资本更熟悉香港资本市场规则,以及文创企业估值逻辑契合港股消费赛道特性密切相关。
lg
...
金融界
06-12 07:57
一周IPO观察:容大科技等3中小票等待上市,周六福、佰泽医疗、三花智控过讯,蜜雪布鲁可入港股通;Circle美股上市
go
lg
...
,或很快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独家保荐人
招
银
国际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主要从事投资及提供医疗相关服务的肿瘤医疗集团,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通过于六家民营营利性医院的直接股权所有权及两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管理权,在北京、天津、山西省、安徽省及河南省运营和管理八家医院,专注于提供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 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六家自有医院和黄山首康医院均成立了早癌筛查与防治中心、早癌筛查中心或早癌筛查与评估中心,将早癌筛查标准在基层应用和推广,以提供早癌筛查及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连续医疗服务。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经营公司自有的六家民营营利性医院,提供包括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在内的医疗服务;管理及运营公司体系内的医院中的两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并从中收取管理费;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 业绩方面,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8亿元、10.7亿元、11.9亿元,毛利率分别约为9.91%、16.62%、17.51%,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0.1亿元、0.12亿元。 维立志博-B递交招股书 6月4日,江苏维立志博生物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这是继其于2025年11月29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公司成立于2012年,作为一家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以满足中国及全球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方面未获满足的医疗需求。 维立志博的创新管线包括14项主要资产,其中6款已进入临床阶段,包括1款核心产品及3款主要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各款产品组合均处于全球临床进度领先的候选药物之列,就核心产品和主要产品而言: LBL-034 是全球临床进度第二领先的靶向GPRC5D的CD3 T-cell engager; LBL-033是全球仅有的两款已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6/CD3双特异性抗体之一; LBL-007 在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LAG3 靶向单克隆抗体中临床进度位居前三,亦为首款被证实对鼻咽癌有效的候选药物。 公司14款创新候选药物中,6款已成功进入临床阶段,正单独进行合共10 项临床项目评估。目前有2 款候选药物于3 种适应症的II 期临床试验中获得概念证明,且该等候选药物中有1 款进展至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已就其中一项管线资产与百济神州订立战略授权及合作协议,交易总价值高达7.72 亿美元,另加双位数百分比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亦与Aditum Bio就新成立的一家美国公司(NewCo),致力于公司特定三特异性T cell engager 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达成合作安排,交易总价值高达6.14 亿美元,另加潜在中个位数特许权使用费及于NewCo的股权。 业绩方面,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三个月,公司收入为886.5万元、0元和0元;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2.31亿、1.86亿和0.58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3.62亿、3.01亿和0.75亿元。 美股IPO观察 当周新股上市 $Omada Health(OMDA)$ (首日+21.05%) $Helio Corporation(HLEO)$ (首日+52.94%)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首日+168%) 下周上市 Voyager Technologies(VOYG) Chime Financial(CHYM) Ategrity Specialty(ASIC) Vantage Corp.(VNTG) Kandal M Venture(FMFC) ALE Group(ALEH) Happy City(HCHL) 其他递表 佛罗里达州铜金矿业公司:Aura Minerals Inc.(AUGO) 香港礼品包装设计及分销商:尚礼坊 Gifts International Holdings(GINT) 美国小型区域银行控股公司:CoastalSouth Bancshares, Inc.(COSO) 日本现场娱乐活动及餐饮公司:TryHard Holdings(THH) 香港散装珍珠及成品珠宝设计销售商:三嘉珠宝 C&K Group Limited 基于人工智能的绿色能源和技术公司:DeepGreenX Group Inc.(DXG) SPAC方面 Broadway Technology Inc.(浙江高凯新材料) 宣布与 Quartzse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达成合并协议
lg
...
老虎证券
06-09 11:18
香港医药ETF(513700)早盘冲高涨超2%,信达生物相关报告占ASCO年会报告总数2%,今日大涨超13%
go
lg
...
-20094的全球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招
银
国际
表示,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若投资者看好港股医药板块长期发展,可借助相关 ETF 布局。例如香港医药ETF(513700),能有效跟踪板块整体表现,分散个股风险。通过这类 ETF,投资者可一键打包众多优质港股医药标的,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香港医药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医药卫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0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药明生物(02269)、信达生物(01801)、石药集团(01093)、康方生物(09926)、京东健康(06618)、中国生物制药(01177)、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阿里健康(002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77%。 香港医药ETF(513700),场外联接A:021088;联接C:021089;联接I:02284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04 10:07
国产创新药处于多个利好共振关键拐点!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指数涨3.31%,实时换手率突破60%排名同指数第一
go
lg
...
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招
银
国际
证券表示,随着全球对创新药研发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中国医药行业在国产创新药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投资价值。从行业层面来看,医保目录调整、集采政策优化以及创新药纳入丙类医保目录等利好措施,正在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估值修复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医疗AI的加速商业化落地也在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效率提升。随着国内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海外市场需求的复苏,国产创新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趋势不仅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信心,也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布局窗口。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03 14:57
中国创新药闪耀ASCO,单日11款新药密集获批!T+0交易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冲击三连阳,盘中大举吸金7700万元!
go
lg
...
IC/BIC,有望成难治肿瘤新解》)
招
银
国际
指出,中国创新药闪耀ASCO舞台。三生制药更新了707 (PD-1/VEGF)单药在1L PD-L1+ NSCLC的2期临床数据。截至2025年3月26日,在34例10mg/kg Q3W患者中,cORR为64.7%;其中,在PD-L1高表达人群中ORR达到77%,在PD-L1低表达人群中ORR为62%。信达生物更新了IBI363 (PD-1/IL2)的多瘤种临床数据:1)IO经治肺癌:单药3mg/kg的鳞癌mPFS 达到7.3个月(vs. TROPION-Lung01研究中,多西他赛PFS 3.9个月);2)3L+肠癌:单药的OS长达16.1个月(vs. FRESCO & FRESCO-02 研究的OS 6.4-9.3个月);IBI363联合贝伐组中,无肝转移人群PFS达到7.4个月;3)IO经治黑色素瘤:1mg/kg Q2W组的PFS达到5.7个月。此外,复宏汉霖的PD-L1 ADC(2mg/kg)在后线sq-NSCLC的ORR达到40%,后线nsq-NSCLC的ORR达到33%。 【港股通创新药后市研判】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基金经理乐无穹认为,创新药行情延续,一方面得益于国产创新药商业化进程提速,本月国内有多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更有重磅对外授权交易落地;另一方面,美国关税政策边际变化也带动创新药及CXO板块快速反弹。在大品种确定放量和海外积极合作的“双管”模式下,创新药板块的盈利拐点已至,头部企业逐渐转向高质量成长。在此背景下,具备稀缺属性和估值性价比的港股通创新药板块具备更强劲的上升动能。
招
银
国际
表示,中国创新药陆续达成重磅海外授权交易。5月20日,三生制药宣布将707(PD-1/VEGF)的全球权益(除中国内地外)授权辉瑞,将获得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达4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并将获得双位数比例的产品销售分成,交易规模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此外,授权交易达成后,辉瑞还将按30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认购公司1亿美元的普通股。
招
银
国际
指出,此笔交易的达成得益于707在临床展现的同类最佳(BIC)潜力,且研发进度全球领先。借助辉瑞丰富的临床资源和强大的执行能力,707的海外临床进度有望快速追赶,并充分挖掘该分子的best-in-class潜力。6月2日,翰森制药宣布将HS-20094(GLP-1/GIP)的全球权益(不含大中华区)授予Regeneron,并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双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综合来看,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来源:
招
银
国际
20250603《中国创新药闪耀ASCO,重磅出海交易持续落地》)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72%,龙头属性突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高达85%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更低估的创新药(截至6月2日,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51%)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03 13:47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
6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大空头”重出江湖!沉默18个月后发声:警惕AI版“郁金香泡沫”
lg
...
美银警告:这一风险正在酝酿 中国股票与黄金成“最强对冲组合”
lg
...
美财长贝森特:中国做出“战略误判”,美国两年内将实现稀土自给
lg
...
特朗普大肆宣传稀土胜利,实际已越过危险红线?中国有更多筹码?
lg
...
鹰声阵阵!四位美联储高官罕见”放鹰“ 集体反对继续降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