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放大招!黄仁勋透露颠覆性变革
go
lg
...
%重挫后,近两个交易日股价反弹8%。
挪威
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Nicolai Tangen周二表示,美国科技股显然存在大量泡沫,但泡沫是否过大则取决于即将发布的财报。 当被问及
挪威
主权财富基金何时会考虑减仓英伟达等公司时,Tangen回答说:“我并没有足够的信心或信息来确定英伟达被高估了,英伟达是一家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和在芯片行业真正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这表明,尽管市场存在对半导体行业供应过剩的担忧,但英伟达能够很好地应对市场挑战。” 当地时间4月17日,黄仁勋参加CadenceLIVE 2024大会,与Cadence公司CEO兼总裁阿尼鲁德·迪夫根对谈。 Cadence由SDASystems和ECAD两家公司于1988年合并而成,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半导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设计服务供应商。 两位行业大佬的对话涵盖多个前沿话题,信息量颇大。 黄仁勋最新发声:AI将在数据中心、机器人/自动驾驶、生命科学这三个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人形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大众化设备,而价格“亲民”,与廉价汽车相当。 黄仁勋指出,AI是计算领域转型的一大集中体现,从电脑图形学起步,将在三大领域(数据中心、机器人/自动驾驶,生命科学)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例如,在过去的30年间,英伟达的CUDA平台积累了各种DSL(领域特定语言)和特定的库,通过AI加速计算来辅助药物发现。黄仁勋希望,英伟达能够把生物学变成一个“工程项目”,加速科学发现的过程。 黄仁勋在对话中强调,这三个行业的市场规模都将非常庞大,单是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就已足够大。他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受到所有人关注的一种全新类别的设备。黄仁勋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可能比人们预期的要低得多,售价也许不会高于一万到两万美元。 今年3月,在英伟达GTC大会上,英伟达推出名为Project GROOT Foundation的AI模型,旨在创建性能更好的人形机器人。此外,英伟达还发布了一款专用于机器人的Thor系统芯片。 黄仁勋表示:“机器人领域出现ChatGPT时刻的可能性近在咫尺,我们已经花了一段时间来构建端到端的机器人系统。” 3 公募大手笔买入,邓晓峰一路减持 随着基金2024年一季度报告披露,公募基金调仓动向曝光。 招商证券数据显示,一季度主动偏股公募基金调仓思路,大致有三条思路: 一是布局稳定红利板块。增配煤炭开采、电力、国有大行、铁路公路等高股息低波动,自由现金流充沛板块。 二是布局出海链板块。随着海外需求的逐渐恢复,出口链景气度相对较高,白色家电、轻工、工程机械等一些出海板块受到不同程度加仓。 三是布局资源品板块,主要受全球定价大宗商品价格走强催化。供给预期收缩,库存水平较低的铜铝等工业金属涨价。美债超发导致美元内在价值持续贬值,央行购金需求旺盛,叠加地缘冲突不断贵金属避险价值凸显,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大涨。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贵州茅台、宁德时代蝉联第一、第二大重仓股。A股增持前三为宁德时代、紫金矿业和美的集团,增持市值分别为292.56亿元、215.22亿元、以及146.37亿元。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其中,私募大佬邓晓峰“心头好”、资源板块明星股——紫金矿业,2024年第一季度进入公募基金十大持仓。 早在2019年,邓晓峰管理的产品首次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中,之后便一直重仓这家公司。 对于工业金属的走势,邓晓峰曾经有过精彩论述,他对2022年回顾与展望时表示:“部分上游工业金属品种面临着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供需结构环境,其价格向下的弹性会缩减、向上的弹性会增加。但考虑到2023年海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增长仍处于恢复的早期阶段,在1-2年内这些商品的短期需求存在压力。不过,中长期看,短期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反而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投资窗口。”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邓晓峰管理的两只产品持有紫金矿业7.09亿股,2024年一季度,邓晓峰两只产品持有股数减少为6.11亿股。 私募大佬邓晓峰去年一季度以来持续减持紫金矿业,公募基金在大手笔增持,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增仓迹象明显,前十大持仓持有紫金矿业的基金产品数量从500多家,大幅增加到了1000多家。
lg
...
格隆汇
2024-04-24
小心错估汇市行情!荷兰国际集团:美元下跌“不可持续” 美国GDP、PCE将重振106买盘
go
lg
...
更青睐澳元和纽元,还有斯堪的纳维亚货币
挪威
克朗、瑞典克朗。 ING指出,这些是表现出最明显风险特征的四种高贝塔货币,而加元在风险反弹中仍应落后,尤其是在美国数据疲软的推动下。 “美元指数已跌破106,但仍比4月份低点104.1高出约1.5%。在本周晚些时候公布GDP和重要的PCE数据之前,我们可能不会对美元交叉盘感到太兴奋。” “美元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度的压力,但强劲的GDP和PCE可能有利于周末回升至106.00以上。” 欧元:PMI并未影响欧洲央行定价 美国与欧元区的数据分歧这一次对欧元/美元有利,欧元/美元周三亚洲时段试图在1.0700处盘整。如上所述,迄今为止,硬数据首先是通胀和就业,一直是该货币对的真正拖累,因此,在PMI等活动调查引发的反弹时,需要保持谨慎。 周三,德国Ifo将成为焦点,共识预计所有三项主要调查(商业景气、当前评估和预期)都会有所改善。良好的数据可能会巩固对欧元区增长的更加乐观的预期,尽管这对欧洲央行定价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性很小。 市场似乎对年底前75个基点的宽松定价非常满意,欧洲央行成员似乎也认同这一观点。即使总体上持鹰派态度的约阿希姆·内格尔(Joachim Nagel)周二也重申,随着通胀下降,降息可能是适当的。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不愿呼吁欧元/美元再次走高,自-160个基点底部以来,2年期欧元/美元掉期利率差距仅收窄了5个基点,并继续明确表明欧元/美元走软,”ING继续指出。 该机构补充道:“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弹性股票如何在保持欧元/美元高于其收益率差异方面发挥作用,因此,持续积极的风险情绪环境似乎有必要将欧元/美元保持在1.0700上方。” 英镑:数据和药丸燃料反弹 受美元走弱、风险情绪支撑、英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好于预期,以及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休·皮尔(Huw Pill)发表相对鹰派言论的综合影响,英镑/美元周二反弹近1%。 尽管4月份制造业PMI调查跌破50.0,但英国服务业54.9表现出良好势头,推动综合指数创一年新高。然而,必须权衡普遍积极的增长信号,英国本财年预算赤字数据超出预期,额外增加124亿英镑。 ING提到:“这不可避免地抑制了大选前再次减税事件的预期,并且随着财政政策主导的通胀风险消退,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英镑产生净负面影响。” 转向英国央行的沟通,市场已经收到进一步的迹象表明货币政策委员会目前的分歧有多大。 周二,皮尔表示,在他确信潜在的价格压力已经得到缓解之前,还有“合理的路要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9名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4人反对最近的鸽派言论。索尼娅曲线的反应是为即将举行的会议定价约5个基点的降息。 “尽管如此,8月25个基点的下跌仍然完全被定价。欧元/英镑周三亚洲时段回到0.8600以下,随着英国日历和英国央行讲话的平静,我们可能会在短期内看到一些企稳,”ING写道。#VIP会员尊享#
lg
...
会员
小萧
2024-04-24
维海德上涨5.0%,报41.6元/股
go
lg
...
区,包括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法国、
挪威
、意大利、新加坡、韩国、印度、南非等。 截至3月31日,维海德股东户数1.44万,人均流通股3141股。 2024年1月-3月,维海德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5.12%;归属净利润2192.79万元,同比增长9.38%。
lg
...
金融界
2024-04-24
隔夜美股全复盘(4.24)| 三大股指集体高收,英伟达涨近4%;特斯拉营收遇滑铁卢,意外宣布力推平价车型助推股价盘后一度涨逾11%
go
lg
...
万豪涨0.96%,爱彼迎涨2.77%,
挪威
邮轮涨5.39%。太阳能板块涨2.32%。金融科技板块方面,PayPal收涨1.96%,NU涨2.92%。网络安全板块涨2.19%,SQ涨5.04%。 中概股多数收涨,KWEB涨2.9%%。台积电涨 2.84%,阿里涨 2.59%,拼多多涨 3.13%,网易跌 1.91%,京东涨 2.07%,理想跌 0.4%,新东方涨 1.92%,蔚来涨 0.25%,好未来涨 2.01%,名创优品涨 3.91%,小鹏涨 2.87%,瑞幸咖啡跌 0.32%。 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微软涨 1.65%,苹果收涨 0.64%,据Counterpoint,苹果第一季度中国iPhone销量下降19%。英伟达涨 3.65%,谷歌收涨 1.25%,亚马逊涨 1.3%,Meta涨 2.98%,礼来涨 1.96%,诺和诺德涨 2.7%,特斯拉涨 1.85%,盘后一度涨逾11%,特斯拉意外在财报中宣布将加速推出平价车型;据德新社:特斯拉柏林工厂将裁员400人,且公司正制订一项员工自愿离职计划。美光涨 2.2%,美光将在20年内向纽约州北部的芯片中心投资1000亿美元。 SPOT涨11.41%,Spotify Q1总营收增长 20%,付费用户同比增长14%超预期。GE涨8.28%,通用电气航空航天部门提升了全年利润预期。SAP涨5.52%,SAP SE Q1营收为80.4亿欧元,同比增长8%;Q1云营收同比增长25%。UPS涨2.41%,联合包裹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43美元,同比下降35%。NVS涨2.27%,诺华制药Q1业绩超预期,上调全年盈利指引。PEP跌2.97%,百事Q1营收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2.3%。SHEL涨0.52%,壳牌和道达尔能源正在就收购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新的液化天然气工厂的股份进行谈判。 03 每日焦点 1、特斯拉营收遇滑铁卢 意外宣布力推平价车型助推股价上升 4.24 周二,特斯拉公布的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下降9%,为201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这家电动汽车公司正在经受持续降价的影响。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25.13亿美元降至11.3亿美元,降幅为55%。销售额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该公司在2020年疫情导致的首次下降。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汽车收入同比下降13%,至173.4亿美元。然而,特斯拉称正在加速推出“新车型,包括更实惠的车型”,这些车型将“能够在与特斯拉现有产品线相同的生产线上生产”,该表态帮助特斯拉股价在盘后跃升8%。特斯拉的毛利率同样超过预期,达到17.4%。 4.24 马斯克:到24年年底,特斯拉将拥有8.5万块英伟达H100 GPU用于训练人工智能。特斯拉意外在财报中宣布将加速推出平价车型,马斯克在财报会再度提及平价车型,预计新款(平价)车型即使不是今年晚些时候也会在2025年初开始生产。 2、集邦咨询:AI需求推升 2024全年QLC Enterprise SSD出货位元高速成长 4.23 集邦咨询最新报告指出,随着节能成为AI推理服务器优先考量,北美客户扩大存储产品订单,带动QLC Enterprise SSD需求开始攀升。机构预估,2024全年QLC Enterprise SSD出货位元上看30EB(EB, Exabyte),较2023年成长四倍。QLC SSD在AI应用搭载提升有两大原因,一是该产品的读取速度,二是TCO(总体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优势。 波士顿咨询:今年20%收入将来自AI相关咨询,到2026年比例有望达40% 4.23 波士顿咨询CEO施伟策4月22日接受采访称,2024年该公司将有五分之一的收入来自帮助企业将人工智能整合到业务中,并预计到202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40%。施伟策表示,随着企业从试验AI技术转向“大规模部署”,AI和生成式AI在过去一年中极大地推动了公司收入增长。 3、微软推出小型AI模型Phi-3-mini 4.23 微软公布了一种低成本的小型人工智能模型Phi-3-mini,该模型可以在使用更少量数据的情况下执行内容创建和社交媒体帖子等任务。微软表示,Phi-3-mini在各种评估语言、编码和数学能力的基准测试中,它的表现可以超过两倍于它的模型。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决定“不走了” 将在荷兰总部附近探索扩张之路 4.22 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宣布,其已与荷兰埃因霍温市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在该市北部机场附近区域探索扩建计划,或能容纳20,000名新员工。 上月月底,荷兰政府公布了一项价值25亿欧元的计划,将在未来几年内,用于改善阿斯麦总部所在地的住房、教育、交通和电网等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荷兰政府还将采取行动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4、拜登宣布将拨款70亿美元 帮助低收入家庭安装屋顶太阳能 4.23 美东时间周一,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为屋顶太阳能项目提供70亿美元的拨款,帮助中低收入社区的90多万户家庭安装屋顶太阳能设备,顺便纪念一下地球日。 这些补助金由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颁发,根据高级政府官员的说法,这些项目预计将最终减少相当于30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为美国90多万家庭每年节省3.5亿美元,相当于每户约400美元。 据悉,EPA将向州、原住民以及跨州项目的社区团体颁发多达60个赠款项目。这些拨款也是《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后设立的270亿元温室气体减排基金的一部分。 5、美媒:苹果宣布于5月7日举行特别活动 将发布新款iPad 4.23 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苹果已经开始邀请媒体成员参加美东时间5月7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5月7日晚上10点)的“特别苹果活动”。我们期待看到iPad的更新,以及新的M3芯片被应用于更多的设备上。有传言称,自2021年M1芯片大修以来,iPad Pro将获得一些最重大的改进,包括OLED显示屏、更新的M3芯片组,以及期待已久的前置摄像头水平定位。苹果可能还会推出新的Apple Pencil和重新设计的妙控键盘,后者将配备铝制外壳和更大的触控板。 XR领域现国内大厂玩家 联想集团入局 将与Meta合作开发 4.23 从联想集团处获悉,联想集团与人工智能及混合现实技术提供商Meta建立了新的XR(虚拟现实VR、扩展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的统称)合作伙伴关系。联想入列首批支持Meta Horizon OS(Meta打造的计算平台)的公司,双方还将共同开发和向市场销售联想的混合现实产品。 04 今日前瞻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1)次日01:30 加拿大央行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lg
...
格隆汇
2024-04-24
英国央行“鸽派降息”信号来袭!荷兰国际集团:英镑“空头”表现明显 美元看涨未离开视野
go
lg
...
差的G10货币,其兑澳元、新西兰元甚至
挪威
克朗等类似高贝塔货币的下跌表明,对瑞典央行的温和押注已经造成了一些损害。从现在到5月8日会议期间,瑞典央行官员的任何评论都将成为引导市场预期的关键。 ING指出:“我们的看法是,欧元/瑞典克朗处于11.60水平与5月份的降息不一致,但鉴于目前价格已下降18个基点,瑞典央行可能认为可以在不损害本国货币的情况下采取相对强硬的降息。” “除非行长发出相反的信号,否则瑞典克朗在短期内仍然不如其高贝塔值G10同行那么有吸引力。” 英镑: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成员表现出色 由于英国央行副行长戴夫·拉姆斯登周五发表评论,英镑昨天出现了一些不错的后续抛售。 ING提到:“正如我们的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所讨论的,现在我们似乎从英国央行内部人士那里听到降息的条件已经具备。这使得英国央行6月降息的可能性从一周前的25%,升至近50%。” “英镑/美元与一年期英镑兑美元掉期差价一直保持着相当稳定的关系,如果该利差以相对激进的50个基点向有利于美元的方向移动,则表明英镑/美元应在1.21附近交易。这看起来就是前进的方向。” 周二,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休·皮尔(Huw Pill) 发表的讲话可能会推动这个方向。然而,在此之前,英镑可能面临来自4月份服务业PMI预览数据的一些温和上行风险,该数据一直表现良好。 “欧元/英镑周一果断突破三个月交易区间,外汇期权市场买入突破,隐含波动率被买入,风险逆转偏向有利于欧元看涨期权和英镑看跌期权。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将欧元/英镑的中期目标定在0.87/88区域,周初的走势最终表明新的趋势可能正在出现。”#VIP会员尊享#
lg
...
会员
小萧
2024-04-23
中矿资源下跌5.01%,报34.34元/股
go
lg
...
和地区,包括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
挪威
、赞比亚、刚果(金)、津巴布韦、乌干达等国家。 截至9月30日,中矿资源股东户数7.98万,人均流通股7601股。 2023年1月-9月,中矿资源实现营业收入50.05亿元,同比减少8.81%;归属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0.92%。
lg
...
金融界
2024-04-23
隔夜美股全复盘(4.23)| 中东紧张局势缓和,三大股指集体收涨,英伟达涨逾4%,黄仁勋称人形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大众化设备,售价或不会超过1-2万美元
go
lg
...
店万豪涨0.6%,爱彼迎涨1.03%,
挪威
邮轮涨1.37%%。太阳能板块涨1.48%。金融科技板块方面,PayPal收涨1.41%,NU涨1.24%。网络安全板块涨0.67%,SQ涨1.68%。 中概股多数收涨,KWEB涨4.12%%。台积电涨 1.61%,阿里涨 2.33%,拼多多涨 9.38%,网易涨 1.47%,京东涨 5.8%,理想跌 5.57%,理想全系降价,MEGA降价3万元售52.98万元。新东方涨 3.42%,蔚来涨 5.26%,好未来涨 4.55%,名创优品涨 3.67%,小鹏涨 0.72%,瑞幸咖啡涨 3.52%。 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微软涨 0.46%,苹果收涨 0.51%,英伟达涨 4.35%,谷歌收涨 1.43%,日本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经过对谷歌部分限制展示雅虎数字广告的指控进行审查后,已批准谷歌的业务改进计划。亚马逊涨 1.49%,Meta涨 0.14%,礼来涨 0.69%,诺和诺德涨 2.08%,特斯拉跌 3.4%,特斯拉美国新组建的营销团队宣布裁员,规模为40人左右;特斯拉在美国、中国、德国等国及全球范围内降价。美光涨 2.2%。 CAN涨23.65%,嘉楠科技管理层拟购买高达200万美元A类普通股。ARM涨6.79%,据悉Arm将在马来西亚发展集成电路业务。UNH跌1.98%,美国医疗保险巨头联合健康UnitedHealth称:在黑客攻击期间私人信息被泄露,大量美国人的数据可能已经暴露。VZ跌4.67%,VerizonQ1无线用户流失收窄,利润超预期。 03 每日焦点 1、黄仁勋:人形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大众化设备 售价或不会超过1万-2万美元 4.22 英伟达CEO黄仁勋日前在CadenceLIVE Silicon Valley 2024活动上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大众化设备,制造成本有望大大低于人们的预期,售价可能不会超过1万-2万美元。另外,在一些环境下,机器人可能更敏捷、更多才多艺,且有望提高生产力。 2、机构:台积电3nm和5nm技术预计将在下季度需求强劲 4.22 分析机构TechInsights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台积电营收总结称,台积电3nm和5nm技术预计将在下季度需求强劲;以美元计算,2024年台积电全年营收预计将增长20%(中低位数)左右;未来五年,台积电服务器AI处理器收入预计将以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增加到其总收入的20%以上。 地震暂未影响台积电生产 4.23 据台媒报道,凌晨2时许,中国台湾花莲10分钟内接连发生2次规模6以上地震,就连新竹都摇晃明显,连续测得3级震度。据了解,地震当下竹科各科技厂地震警报、机台警报大作,台积电更一度疏散人员,目前值班人员已全部赶赴产线,暂未传出生产受影响。 3、消息称苹果正自研设备端大型语言模型 4.22 据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爆料,苹果公司正在研发一种运行于设备端的大型语言模型(LLM),该模型将优先保证响应速度和隐私保护能力。Gurman表示,该模型将成为苹果公司未来生成式AI功能的基础,它将完全在设备上运行,而不是云端。古尔曼提到,苹果的LLM将成为该公司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的基础。由于运行于设备端,苹果的AI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逊于直接运行于云端的竞品。不过,古尔曼指出,苹果可以通过授权使用谷歌等其他AI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来弥补这一差距。据悉,苹果的人工智能技术营销策略将侧重于其如何能切实帮助用户提升日常生活效率,而非单纯强调技术本身的强大性能。苹果人工智能战略的更多细节预计将在6月份的WWDC大会上公布,届时该公司也将展示其主要软件更新计划。 消息称Vision Pro演示需求大幅下降,销量下滑 4.22 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称,人们对Vision Pro的兴趣逐渐减弱,消费者对其演示的需求大幅下降。苹果不得不加强其在线主页上的营销,网站顶部有针对Vision Pro的大型促销活动,这是该设备自2月初上市以来最大的促销活动。 4、瑞银下调美国六大科技股评级 称其面临周期性压力 4.22 瑞银集团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表示,随着科技行业曾经享有的盈利势头面临降温,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失去动力。在本周财报公布之前,瑞银将六大科技股——Alphabet公司、苹果公司、亚马逊公司、Facebook母公司Meta平台公司、微软公司和英伟达公司——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该行分析师Jonathan Golub表示:在利润大幅增长之后,盈利势头正在明显转向负面。下调科技行业评级是“承认这些股票面临艰难的竞争和周期性压力”,而不是“基于估值延长或对人工智能的怀疑。” 5、高通与Meta达成合作,支持大模型Llama 3在骁龙终端上运行 4.19 高通和Meta宣布合作,以优化Meta Llama 3大语言模型(LLM)直接在智能手机、PC、VR/AR头显和汽车等终端上的执行。开发者将能够访问高通AI Hub中的资源和工具,以实现在骁龙平台上优化运行Llama 3,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04 今日前瞻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1)16:00 欧元区4月制造业PMI初值 (2)21:45 美国4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 (3)21:45 美国4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初值 (4)22:00 美国3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
lg
...
格隆汇
2024-04-23
阿里京东走过最长的弯路:从争夺商家到回归用户
go
lg
...
的反思是,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与
挪威
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尼古拉·坦根(Nicolai Tangen)的一次播客访谈中提到,「我们发现我们落后了,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使用我们应用程序购物的用户,我们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 紧接着,「隐居幕后却随时可能出现」的马云发布内部信,在肯定蔡崇信和吴泳铭的勇气之后,提到阿里这一年最核心的变化,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 实际上,「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曾是阿里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六脉神剑」中核心要义。但是因为阿里最初是B2B起家,所以最初默认为排名第一的客户是商家,而不是用户。 蔡崇信的反思使得阿里「真正的客户是谁」这个问题,重新摆上桌面。而蔡崇信的对话传回国内之后,甚至被解读为,这是对阿里前CEO张勇的否定。 据新莓daybreak所知,实际上早在2021年初,张勇就在内部发起议题,重新确定阿里的客户是谁。他在任期间的几次公开访谈,也提到过阿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用户价值。 作为一家服务超过10亿用户的电商公司,要说完全忽略用户体验,有失偏颇。但因为被拼多多和抖音电商不断蚕食而丢失市场份额,又说明阿里对用户的吸引力的确在下降。 「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应该是所有电商平台永恒的追求。阿里没有给出理想答案,反思的不仅仅是执行动作,可能更多是认知缺位,甚至时代局限。 01 阿里的纠结 阿里仍然是中国零售市场市场份额最大的电商公司,但因为后来者的狂飙突进,阿里的地盘正在被各方蚕食,甚至在订单量等其他维度被反超。 一个直观表现是,阿里的用户增长在三年前就已经放缓。 阿里2022财年的第一个季度,阿里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环比增长率仅为1.5%;而去年同期增长率也只有2.2%。 即使是在努力求变的2023年,淘宝活跃用户的增长情况也不容乐观。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6月30日止单月,淘宝APP日均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6.5%。 即便是被阿里视为第一的客户,为其贡献的营收也没有出现理想增长。 比如阿里营收核心——中国电商客户管理收入,2022年,这个囊括了广告和佣金的分部收入连续四个季度都处于负增长之中(四个季度同比跌幅分别为:-0.3%、-10.8%、-7.3%、-8.7%)。2023年虽然摆脱了负增长,但同比增幅几乎也维持在个位数,2023年第四个季度,这部分收入之同比增长了0.8%。 可见,不论是用户端还是商家端,阿里都陷入停滞的局面。与之相对比的是,拼多多仅耗费5年时间,就达到阿里经营17年的用户规模,甚至双方市值已经非常接近。 阿里内部反思远离用户的原因是什么? 这要追溯到阿里的价值观。2004年,阿里巴巴提出的「六脉神剑」的价值观和文化中,「客户第一」放在首位。不过,这里的客户并不是今天的购物「用户」,而是B端商家。阿里巴巴自创立之初,坚持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从最初带着To B基因的B2B业务做到淘宝,到支付宝,再到阿里云。 阿里是大电商平台里对商家最友好的一家。因为阿里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淘宝天猫商家的广告费和佣金,其收入占比接近阿里总营收的3~4成,在财报中以「客户管理收入」收录。晚点Latepost曾报道,2022年,阿里广告收入有七成来自天猫品牌商家。 而站在商家的立场,在淘宝天猫的经营历程并不完全尽如人意。2023年之前,淘宝的商家和天猫上的商家各自为阵。前者是个体户,后者是品牌商家。 这两个分开运营的阵营长久以来有着难以调和的重重矛盾。不仅在营销活动上存在割裂,碰上节点大促两个阵营还要相互竞争。在日常经营中,淘宝商家也埋怨淘宝的流量权重会低于天猫店,马太效应不断加剧。 平台制定规则,商户之间彼此博弈竞争,并没有为平台的消费者带来好的体验。 这几年大家普遍的感观是,淘宝APP越来越臃肿,功能变多,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定程度上成为负担,也是老年用户望而却步的原因。 此外,诟病最多的还有类似双11节点大促,复杂的满减规则令人望而却步。更有体验感不佳客服沟通体验等等问题为用户所抱怨吐槽。 平台并非完全忽略用户。一位淘宝店主曾被一位消费者恶意退单,小二居中协调时,在明确商家没有过错的情况下,还是要求为用户退货。问题卡在,这位用户要求全额退款,商家只同意退款80%,最后商家猜测,差额是平台补足的。 对于阿里来说,阿里也许并未刻意的偏袒商家而忽略用户体验。只是最终呈现的结果是二者没有得到妥善的兼顾,或者说平台对双方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被不知不觉间削弱了,造成了商家认为平台偏袒用户,用户认为阿里向着商家的矛盾现象。 这些细碎的问题在2022年初戴珊掌管大淘宝之后才开始被重视。比如未发货订单申请退款可以秒退、用户下单可以选择多个地址等等。晚点Latepost报道提到一位淘天的产品经理曾说,这些事情应该早做,但过去增长太快,谁也来不及。 蔡崇信在这次「反思式访谈」中形容「某种程度上我们有点自食其果」。 跟阿里一样的平台公司,也意识到维持天平的重要性。比如美团。早在团购时期,他们也学习阿里将客户放在价值排序的第一位,但是他们强调,消费者和商户都是客户,都同样重要,假如二者有冲突,消费者第一,王兴说,「如果没有消费者,商户是不会用我们的。」 马云交出CEO位置前的2011年-2013年的几次采访中,我们没有找到关于用户和客户的重要性阐述,他聊的更多的关键词是:生态系统;以管理社会的思想去运营一家公司;社会公众服务的提供商。 02 时代际遇和局限 与阿里同步反思远离客户的还有京东,而他们共同的参照对象是拼多多。 因为追求极致低价形成的强用户心智,拼多多的GMV、营收不断攀升,甚至过去一年半还在出海电商掀起浪潮。这让阿里和京东开始审视自我,同时在2023年提出低价战略。 实际上,阿里和京东最初获得用户基础也是凭借的低价,只不过他们实现低价的驱动因素是在商家侧。 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回顾那个时代最好的注脚。在互联网购物早期,国内用户并不信任在网上交易支付的购物模式,也就更不要提有商家愿意在互联网上提供优质丰富的商品供给。 彼时,阿里和京东的对手是线下渠道,比如苏宁和国美。线上对比线下,更是能帮助商家减少经营成本的渠道,消费者也能直观感受到产品的价格优势。 所以,大家都很坚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阿里贯彻帮助商家做好生意的使命;京东也坚持甘蔗理论,自建物流,向供应链端要效率,信奉的是每减少一次搬动,就减少一次成本,借此将成本压缩到极致。 但拼多多的低价逻辑与阿里、京东全然不同。 拼多多是通过用户端的批量集中需求,形成海量订单,倒逼(或者说诱惑)后端供应链,以「半计划经济」推动实现供给侧的「半市场经济」。也就是说,拼多多帮助商家做的是批发生意。买卖几百件,跟成交几千上万件的价格,自然是不一样的,背后的成本也是不同的。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是,早期拼多多获客成本低。因为他们敏感捕捉到智能手机时代、那些从未有过购物经验的新网民。 淘宝在打赢无线战争DAU过亿之后,一度增长停滞。内部得出结论,也许通过手机购物的用户就这么多。这也是新零售战略的缘起,他们还是坚持要从线下要增量。 阿里与京东没有意识到,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对智能手机新用户而言,不是最佳解决方案。这是他们失去移动增长红利的根本原因。他们的思维还被线上线下所支配,这是他们崛起的成功因素,也是被限制的时代短板。 再比如,2023年抖音、阿里和京东跟进的「仅退款」,被认为是取悦用户的手段。一时间,「仅退款」成了电商标配。实际上,这是拼多多低价驱动的一个重要产品组成部分。 拼多多早期客单价低至二三十元,且大部分是农产品和白牌。生鲜类产品,保质期短、运输难度高,货损率高,假如用户收到,出现质量问题,如果用户申请退货,平台和商户明显将承担相较于仅退款更大的费用损失。早期拼多多就因为出现大量坏果,用户口碑不佳。 仅退款是可以解决双方争执,还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消费体验。同时也能倒逼商家提供更优质供给,避免「便宜没好货」的局面。 拼多多低价和仅退款这两个具备群众基础的因素,我们并不认为阿里和京东没有意识到二者背后截然不同的逻辑,但是站在时代巨变的路口,在最高管理层没有更超前认知和更有效的创新之前,跟进策略是最好的选择,也可能是唯一选择。 前几天,刘强东数字分身现身直播间,被网民调侃「开了个会」;退休人士马云在阿里内网一再重申,「会改,会变」。 这也是他们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了。 $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SW(09988)$ $京东(JD)$ $京东集团-SW(09618)$ $拼多多(PD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莓daybreak”(ID:new-daybreak),作者:李欢,编辑:翟文婷
lg
...
老虎证券
2024-04-22
“感谢”日元暴跌!日本房地产市场受海外投资者青睐 酒店和公寓楼有望成为热点
go
lg
...
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
挪威
政府养老基金,前者去年从黑石(Blackstone)手中收购大量仓库投资组合,后者于2020年收购了三菱地产(Mitsubishi Estate)在东京的总部大楼。 Ohigashi在谈到日本市场时说:“就估值而言,房地产价格正变得相对昂贵。”这表明投资者将对投资的资产类型和地点更加挑剔。他们将密切关注一处房产能产生多少现金流。 美元/日元走势也将是关键。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资深信贷分析师Koji Ishizaki指出,外国投资者倾向于将日元贬值视为积极因素。日元走软使得日本房地产以美元计算的价格下降。日元贬值还推动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提升酒店业的底线。 日元兑美元最近创下34年来新低,此前美国3月份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于预期,再次提醒人们,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利差仍将很大。 仲量联行的Ohigashi表示:“我认为美元/日元走势是日美利差的晴雨表。” 他预计,日本房地产市场今年将保持活跃。Ohigashi预测,日本2023年房地产投资总额为3.4万亿日元(223亿美元),今年可能会超过2023年的水平。 瑞穗的Ishizaki预测,今年的投资额将持平或略高。“大多数投资者利用债务投资房地产。他们要么借入长期债务,要么借入短期债务,这取决于哪一种贷款的利率更优惠。”根据QUICK FactSet的数据,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0.845%,美国为4.622%,反映出日本仍然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预计日本到2024年底的政策利率为0.15%左右,而美国为5%左右。 外国投资在去年下半年急剧放缓,但在2024年第一季度,外国投资者又变得活跃起来。今年2月,KKR支持的一家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约2,20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了前日立物流(Hitachi Logistics)旗下的logied公司的29个仓库,而Alyssa Partners今年3月以215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了CapitaLand Ascott Trust和Hotel WBF的酒店物业。 今年1月,贝莱德(BlackRock)收购了东京和横滨的公寓楼,交易金额未透露。 去年,由于电子商务的繁荣,仓库成为投资者的宠儿。今年,由于劳动力短缺和建筑成本上升,投资者对仓储项目持谨慎态度,酒店和公寓的光芒正盖过仓储项目。 还有分析认为,仓储行业供应过剩。相比之下,办公空间的需求更高,东京3月份的空置率为5.47%,为三年低点。随着人们从买房转向租房,公寓租金也在上涨。东京地区的公寓价格创历史新高。 (截图来源:《日经亚洲》) 三菱UFJ信托银行1月份对40家房地产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投资者计划投资的房地产类型中,酒店和公寓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5%和50%,而仓库的比例为40%。 自去年10月以来,海外旅游业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导致住宿需求增加,酒店投资增加。 消费者通胀数据显示,日本去年11月和12月酒店房价同比上涨约60%,今年迄今为止仍在以30%左右的速度上涨。这使得业主可以向酒店经营者收取更高的租金。 三菱UFJ信托银行B的Funakubo说,过去两年,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酒店租金上涨约30%,这是主要房地产类别中唯一产生稳定回报的房地产类型。 预计看涨趋势将持续下去。联合国预测,去年全球国际游客人数增长34%,达到12.9亿人次,2024年将再增长16%,达到14.9亿人次,超过2019年的水平。 (截图来源:《日经亚洲》) 瑞穗Ishizaki说,日本并不是唯一蓬勃发展的市场,“跨国旅行的人数正在增加,而日本只是受益于这一趋势”。 然而,如果酒店资产的卖家在定价上过于激进,他们可能难以找到买家。 今年1月,有报道称,新加坡GLC提出以850亿至900亿日元的价格出售35层的福冈海鹰希尔顿酒店(Hilton Fukuoka Sea Hawk),这个价格被认为太高了。今年3月,日本铁路运营商西武(Seibu)推出了位于东京市中心的36层办公、酒店和住宅综合体Tokyo Garden Terrace Kioicho。据说要价高达20亿美元。 投资者正密切关注这些房产,将其视为全球对日本房地产资产需求的“晴雨表”。
lg
...
tqttier
2024-04-22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支持高盛分离CEO和董事会职位
go
lg
...
规模达1.6万亿美元的
挪威
主权财富基金周五表示,将再次投票支持一项要求高盛集团分离CEO和董事长职位的决议。 此前,代理顾问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 ISS)和Glass Lewis建议投资者在4月24日的高盛年度股东大会上支持一项决议,敦促该行将目前由大卫·所罗门担任的两个职位分开。
lg
...
金融界
2024-04-22
上一页
1
•••
79
80
81
82
83
•••
19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股收评】美联储降息支撑市场信心 美国股市延续涨势 科技股分化明显
lg
...
中国需求井喷!瑞士对华黄金出口激增253% 华尔街大佬一致喊话“买黄金”
lg
...
黄金创纪录高位后震荡整理 市场分歧加大 Kitco调查:华尔街更趋谨慎,散户看涨情绪降温
lg
...
【黄金收评】金价重回高位 美联储降息支撑多头 但波动仍存
lg
...
黄金下周继续高位震荡 市场紧抓这波涨势 分析师:冲击4000美元不是梦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