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考克斯汽车:美国电动车销量增11.4%达30万辆,特斯拉市占率跌至44%
go
lg
...
车。 专家点评 2025年4月12日,
摩根士
丹
利
汽车分析师Adam Jonas表示:“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下滑是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通用汽车和福特的新车型正在重塑消费者选择,建议投资者关注传统车企的电动车战略。” 2025年4月11日,高盛集团行业分析师Mark Delaney指出:“美国电动车市场增长势头稳健,但特斯拉需推出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以应对通用汽车和现代起亚的挑战。” 2025年4月10日,瑞银集团市场策略师Laura Kane评论:“电动车市场8%的占比显示出消费者需求的潜力,福特和本田的成功表明多样化产品是关键驱动力。” 2025年4月9日,巴克莱银行汽车专家Brian Johnson表示:“特斯拉的销量下滑反映了其产品更新速度放缓,短期内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承压,但长期潜力仍存。” 2025年4月8日,花旗集团分析师Itay Michaeli指出:“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增长得益于激励措施和新车型,传统车企的崛起将推动行业向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扩展。”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5 00:10
辉瑞盘前跌3%因终止Danuglipron开发,诺和诺德涨4%,减肥药市场竞争加剧
go
lg
...
领导,销售增长 高估值,政策不确定性
摩根士
丹
利
分析师特伦斯·弗林(Terence Flynn)表示:“辉瑞的研发受挫短期内可能拖累股价,但其核心业务仍具吸引力;诺和诺德则需警惕竞争加剧对利润率的影响。”这一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平衡视角。 编辑总结 辉瑞因终止Danuglipron开发而面临盘前股价下跌,反映了市场对其减肥药战略的失望情绪。相反,诺和诺德凭借市场主导地位和安全性优势,股价小幅上涨。减肥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诺和诺德与礼来继续领跑,而辉瑞的退出为其他玩家创造了机会。投资者需权衡辉瑞的多元化潜力与诺和诺德的高增长前景,同时关注政策和研发进展对市场的影响。未来数月,减肥药领域的动态将持续牵动市场神经。 名词解释 Danuglipron:辉瑞开发的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旨在治疗肥胖症,因安全性问题终止研发。 GLP-1药物:一类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具有显著减重效果。 肝损伤: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肝酶(如转氨酶)水平升高。 Wegovy:诺和诺德的注射型GLP-1药物,获批用于慢性体重管理。 盘前交易:美股正式开盘前的交易时段,反映市场对重大消息的即时反应。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14日:辉瑞宣布停止Danuglipron开发,因临床试验发现潜在肝损伤风险,股价盘前下跌3%。 2025年3月20日:诺和诺德宣布Wegovy在美国市场销量突破50亿美元,股价单日上涨5%。 2025年2月10日:礼来Zepbound获批新适应症,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引发诺和诺德股价短期波动。 2025年1月15日:美国FDA发布GLP-1药物安全指引,强调肝功能监测,影响减肥药研发预期。 专家点评 2025年4月14日,
摩根士
丹
利
分析师Adam Jonas表示:“辉瑞终止Danuglipron研发对其减肥药战略是一大打击,但公司丰富的抗癌和疫苗产品线仍具长期价值,建议投资者关注后续财报。” 2025年4月13日,高盛集团医药分析师Chris Shibutani指出:“诺和诺德在GLP-1市场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Wegovy的品牌效应和供应链优化将推动其2025年业绩增长。” 2025年4月12日,瑞银集团行业专家Navin Jacob评论:“辉瑞的退出为罗氏和阿斯利康等公司提供了进入口服减肥药市场的机会,投资者应关注这些公司的研发进展。” 2025年4月11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Carter Gould表示:“诺和诺德的高估值需警惕潜在的关税政策冲击,但其市场份额和创新能力使其仍具吸引力。” 2025年4月10日,花旗集团医药策略师Andrew Baum指出:“辉瑞需加快其他高潜力项目的推进以恢复市场信心,短期内股价可能继续承压。”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5 00:10
英特尔盘前飙升5%,拟向Silver Lake出售Altera股份,半导体行业新动态
go
lg
...
%。 专家点评 2025年4月14日,
摩根士
丹
利
分析师Joseph Moore表示:“英特尔出售Altera将优化其财务结构,为代工业务提供资金支持,但估值折让可能引发短期市场波动。” 2025年4月13日,高盛集团行业专家Toshiya Hari指出:“Silver Lake的参与将为Altera带来增长动力,英特尔可借此专注于AI和代工领域。” 2025年4月12日,瑞银集团分析师Timothy Arcuri评论:“英特尔的资产剥离策略清晰,但需确保Altera交易不影响其核心技术竞争力。” 2025年4月11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Blayne Curtis表示:“Altera出售短期内提振英特尔股价,但半导体行业竞争加剧要求其加快创新步伐。” 2025年4月10日,花旗集团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指出:“英特尔通过出售Altera聚焦主业,但需平衡资金用途以应对AMD和台积电的挑战。”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5 00:10
台积电Q1营收飙升41.6%至8392亿新台币,特朗普关税与美国投资引发关注
go
lg
...
元。 专家点评 2025年4月14日,
摩根士
丹
利
分析师Charlie Chan表示:“台积电第一季度营收超预期显示其基本面稳健,但关税和美国投资成本可能限制短期利润增长。” 2025年4月13日,高盛集团分析师Bruce Lu指出:“2nm制程将确保台积电技术领先,苹果和高通订单为其提供了稳定支撑。” 2025年4月12日,瑞银集团分析师William Yang评论:“英特尔合资可能增加台积电运营复杂性,投资者需关注其对盈利的影响。” 2025年4月11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C.J. Muse表示:“特朗普关税威胁为台积电带来不确定性,但其全球客户基础可部分缓解冲击。” 2025年4月10日,花旗集团分析师Andrew Lu指出:“台积电在美国扩产是战略应对关税的必要举措,长期利好其市场竞争力。”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5 00:10
英伟达反弹3%期权活跃,特斯拉微跌波动加剧,Strategy涨10%看多热潮
go
lg
...
%。 专家点评 2025年4月14日,
摩根士
丹
利
分析师Adam Jonas表示:“英伟达期权看涨占比上升反映AI需求韧性,但58.2%的IV提示短期波动风险,建议关注财报指引。” 2025年4月13日,高盛集团分析师Toshiya Hari指出:“特斯拉84.16%的IV显示市场对交付和政策的高度敏感,190美元看涨大单表明大户看好短期反弹。” 2025年4月12日,瑞银集团分析师Joseph Spak评论:“Strategy的期权交易反映比特币热潮,317.5美元看涨成交活跃,但95.75%IV需警惕回调风险。” 2025年4月11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Blayne Curtis表示:“英伟达115美元和120美元看涨集中交易显示市场押注AI热延续,短期阻力位在125美元。” 2025年4月10日,花旗集团分析师Jim Suva指出:“Strategy价外看涨翻倍获利凸显投机热情,但比特币波动可能放大其股价风险。”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5 00:10
港股三大指数齐涨2%以上,科网、生物技术、黄金股领跑,港股通净流入57.84亿
go
lg
...
级‘买入’。” 2025年4月13日,
摩根士
丹
利
分析师Tim Hsiao表示:“比亚迪创新速度和规模使其有望逆周期增长,2025年贡献全球电动车增量的30%,目标价438港元,评级‘增持’。” 2025年4月12日,高盛分析师Tina Hou指出:“赣锋锂业去年业绩低于预期,锂价低迷拖累盈利,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下调至18.9港元。” 2025年4月11日,大摩分析师Shawn Kim表示:“香港交易所估值已反映关税风险,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入为其提供支撑,评级‘增持’。” 2025年4月10日,花旗分析师Kitty Yip表示:“巨子生物大单品战略推动收入高增,市场对其创新能力和品牌力的认可持续提升,目标价上调至70港元。”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5 00:10
银行危机风险重现 华尔街四大巨头CEO拉响警报 特朗普关税触发全球金融体系“暂停”
go
lg
...
济放缓也可能扼杀并购交易和贷款需求。
摩根士
丹
利
首席执行官Ted Pick上周五告诉分析师:“我认为我们的业务仍在暂停。”“我们不知道经济是否会收缩。我们不知道当传导效应出现时,通货膨胀率会是多少。” 他补充道:“我们认为,暂停有时会令人沮丧……交易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lg
...
Heidi
04-14 22:26
澜起科技:4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Acuity Knowledge Partners (Hong Kong) Limited、Point72 Hong Kong Limited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摩根士
丹
利
亚洲有限公司、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麦高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甬兴证券有限公司、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美银证券、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证券有限公司、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期货有限公司、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上海万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中域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于翼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亘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匀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南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博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上海咸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嘉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胜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大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天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少薮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常春藤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悦溪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懿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敦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路博迈集团、上海方物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晨燕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朴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极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标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森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榜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泓洄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浦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瀚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Artisan Partners Asset Management Inc.、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熵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璞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益和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睿亿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瞰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石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禾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茂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联环球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途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邦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钦沐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长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陆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雷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韦豪创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凯基证券亚洲有限公司、中新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伟星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宏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橡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煜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禹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鑫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华方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招银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华杉瑞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厦门中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市融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吉富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嘉兴鑫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灏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富敦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山东嘉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九易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时代资本投资咨询(香港)有限公司、广东天辰元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乾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航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泓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瑞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金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循远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德劭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浩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弈宸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正鑫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汇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玖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武汉证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毕盛(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西彼得明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自贸区丰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君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羊角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申万宏源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深圳中天汇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华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旭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兰权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兴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易同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红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长青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睿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领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源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瀚川投资管理(珠海)有限公司、玄卜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瑞圣源(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百川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禾永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紫时私募基金管理(三亚)有限公司、耕霁(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荷兰汇盈投资亚洲有限公司、荷荷(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瀑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逐光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金翼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横琴)有限公司、青岛素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岛鸿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鲍尔赛嘉(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鸿运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十溢投资有限公司、凯思博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常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度势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徐汇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德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旌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行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道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道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聚创造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Atebin Capital、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四川荣州聚享智研投资有限公司、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富达利泰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杭州量界投资有限公司、民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丞毅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华夏复利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达昊控股有限公司、深圳金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文渊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盛钧私募基金管理(湖北)有限公司、粤佛私募基金管理(武汉)有限公司、艾希控股有限公司、中盛晨嘉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海南行之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赢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统一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国泰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淡水泉(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信安资金管理(亚洲)有限公司、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Auspice Investment、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Bamboohill Investment、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Barnhill Capital Limited、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Dymon Asia Capital (HK) Limited、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淳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Hong Kong) Limited、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元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 Limited、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华兴益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问:公司年报更新了未来5-10年的发展战略,中长期的产品布局也更加的清晰,请管理层介绍下制定这个战略的考虑?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准备采取哪些措施?答:公司未来 5-10年将专注于智算硬件底座中运力芯片的研发,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在智算时代算力(xPU)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运力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短板,互连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连芯片主要用于提升系统运力,从当前智算系统的发展趋势来看,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互连芯片是提升系统整体效率的刚需。同时,由于智算系统的复杂架构,系统需要多种功能的互连芯片协同工作,比如芯片间的互连、服务器机箱之间互连、服务器集群间互连以及数据中心间的互连等。因此,互连芯片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澜起科技在互连芯片领域深耕 20余年,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同时,公司深度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与产业联盟的标准制定工作,并基于这些新标准持续研发高性能运力新产品。在内存互连领域,公司牵头制定了多种产品标准,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引领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推出了 MRCD/MDB芯片及 CKD等系列新产品;在 PCIe互连领域,公司自主研发 SerDes高速串行接口技术,并成功实现 PCIe Retimer芯片的产业化;在 CXL互连领域,公司全球首发了 MXC芯片。这些技术积累为公司在互连芯片其他领域的不断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奠定了产品的高性能基础。在未来五至十年,公司将重点聚焦运力芯片领域,期望能够逐步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全互连芯片设计公司,不断丰富互连芯片产品组合,进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互连芯片解决方案,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为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司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公司是一家以研发驱动为核心引擎的科技企业,面向全球技术前沿,持续引进并集聚高水平的研发与管理人才,打造具备国际视野与系统工程能力的国际一流团队。这是公司的人才战略,也是公司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增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从具体人才举措来看,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公司坚持以事业吸引人才,为技术人员提供参与国际领先芯片架构设计与工程实现的核心机会,搭建覆盖研发深度与职业广度的成长平台,让员工在挑战中实现自我突破与价值提升;其次,公司以文化凝聚人才,将人文关怀与创新精神深度融入企业文化,营造开放、协作、富有创造力的工作环境,鼓励技术沉淀、工匠精神与跨团队协同;再次,公司以机制激励人才,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与多层次福利保障,推动全员持股计划,强化员工、企业与股东之间的长效利益联动,增强归属感与责任感。伴随公司业务体系的持续拓展,公司更加重视人才这一战略资源。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团队能力建设,优化组织协同效率,通过精细化的激励制度、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路径与灵活多元的职业发展机制,深度激发个体潜能与集体动能,为澜起科技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长期韧性与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问:请公司管理层展望下 2025年内存接口芯片的需求和渗透率情况?MRCD/MDB芯片的需求又该如何预估?答:受益于 AI产业趋势的推动,以及内存接口行业的迭代规律,预计今年 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需求及渗透率较 2024年大幅提升。关于 MRCD/MDB芯片,随着支持 MRDIMM的服务器 CPU上市,第一子 代 MRCD/MDB今年将在下游开始规模应用。同时,基于产品性能、产业生态等 因素的考虑,公司更看好第二子代 MRDIMM渗透率的提升。由于第二子代 MRDIMM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12800 MT/s,相比第一子代 MRDIMM(支持速 率 8800 MT/s)提升 45%,是第三子代 RDIMM(支持速率 6400 MT/s)的两倍, 这将大幅提升系统性能,在对内存带宽有较大需求的工作负载下,比如高性能计 算、人工智能等,MRDIMM有望成为这些应用系统主内存的优选方案;同时, 业内将有更多的服务器 CPU平台支持第二子代 MRDIMM,也包括一些 ARM架 构的 CPU平台,有利于 MRDIMM生态的进一步完善。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 MRDIMM行业渗透率的提升以及 MRCD/MDB芯片需求的增长。公司于今年 1月推出了第二子代 MRCD/MDB芯片,并成功向全球主要内 存厂商送样,公司有信心在这个产品的迭代升级上延续全球领先态势。问:公司年报里提到已经开始布局 PCIe Switch芯片的研发,请管理层介绍 下这款产品目前的研发进度,澜起做这款产品都有哪些优势?答:公司已投入研发资源开展 PCIe Switch芯片研发,如有进展,公司会在定 期报告中予以披露,欢迎大家保持关注。基于 PCIe Retimer的成功经验,公司研发 PCIe Switch芯片主要有两大优 势。一是核心底层技术优势,公司已成功独立研发数据速率为 64GT/s的 SerDesIP以及其他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是成功研发 PCIe switch芯片的关键。二是客户资源优势,PCIe Switch和 PCIe Retimer的客户群体高度重合,公 司的 PCIe Retimer芯片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及优异的产品性能,已构建了良好 的客户基础,并实现了规模应用,这对 PCIe Switch未来的发展大有益处。根据 客户的反馈,目前全球能够规模供货 PCIe 5.0 Switch芯片仅有一家,市场迫切需要其他的供应商。基于澜起的技术实力和客户资源,公司有能力研发出性能优 异的 PCIe Switch芯片,并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成绩。问:今年 PCIe Retimer芯片的市场需求情况,以及公司 PCIe 6.0 Retimer芯片的进展?答:受益于 AI产业趋势推动,预计 2025年 PCIe Retimer芯片的市场需求将 继续提升。PCIe Retimer芯片未来需求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一台配置 8块 GPU的主流 AI服务器通常需要 8至 16颗 PCIeRetimer芯片,因此,全球 AI服务器出货快速增长,将推动 PCIe Retimer芯片 需求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相关云厂商公开表示将增加在 AI领域的 资本开支,这对国内 PCIe Retimer芯片的需求来说,会起到很大的提振作用。另一方面,目前 PCIe 5.0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未来还将进一步向 PCIe6.0、7.0演进,PCIe协议每次迭代,数据传输速率都会翻倍,从而带来更多信号 完整性的问题,PCIe Retimer的主要功能是增加高速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因此, 未来需要使用 PCIe Retimer的场景会越来越多。2025年 1月,公司推出 PCIe 6.x/CXL 3.x Retimer芯片,并已成功向客户送 样。目前,公司已启动 PCIe 7.0 Retimer芯片的研发。问:近期一些云服务厂商和服务器厂商发布了 CXL池化的方案,请问管理层如何展望 CXL相关产品的进展和公司在这个领域的优势。此外,除了 PCIeSwitch芯片,公司近期还会布局哪些新产品?答:澜起科技的 MXC芯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2年公司全球首发了第一 款 MXC芯片,2024年完成 CXL 2.0 MXC芯片量产版本的研发,并与产业合作 伙伴积极推进 CXL的产业化进程,近期公司的 MXC芯片还入选 CXL联盟公布 的首批 CXL 2.0合规供应商清单。最近国内某家头部云服务厂商针对大语言模型的推理场景推出了缓存加速 服务,利用 GPU集群空闲内存组成分布式内存池,凭借分布式内存池化和分级 缓存体系,实现了动态分层存储,因此突破大语言模型推理中的显存墙与带宽瓶颈问题,显著提升了推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一些服务器厂商也陆续推出 了 CXL内存池化的原型机。由此可见,CXL的相关应用正逐步成熟与完善,下 游用户对内存池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体现了 CXL芯片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新产品的布局上,公司将继续推进内存接口芯片、PCIe Retimer和 MXC芯片的研发迭代,并投入资源布局 PCIe Switch。除此之外,从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来看,公司还计划在以太网及光互连领 域布局,在这个领域,公司会借助在内存互连及 PCIe/CXL互连领域长期积累的 技术和资源储备,积极探索适合澜起的细分赛道,灵活运用投资、合作或自研等多种方式,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公司在以太网及光互连领域的产品布局,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问:公司布局了 CKD芯片、时钟芯片这些新产品,请公司介绍一下这些产 品的进展情况和未来的市场空间?答:根据行业标准组织 JEDEC的定义,当 DDR5数据速率达到 6400MT/s及 以上时,客户端内存模组需采用一颗 CKD芯片对时钟信号进行缓冲和重新驱 动,以满足高速时钟信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要求。随着支持 DDR5-6400内存模 组的客户端 CPU平台上市,从今年开始 CKD芯片将在下游规模应用,预计在 未来三至四年内逐步完成主流渗透。时钟芯片是一个相对成熟、空间较大的市场。根据 Market Data Forecast的 数据,2022年全球时钟芯片的市场规模合计为 20亿美元,预计到 2027年可达 到 30亿美元。时钟芯片主要包括时钟发生器芯片、时钟缓冲芯片和去抖时钟芯 片。2024年,公司推出了首批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芯片,主要针对存储、算力芯 片、交换机等应用场景对高性能时钟的需求,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多家厂商完成测试,正在适配导入过程中。今年,公司的计划是进一步丰富时钟芯片的产品型 号,完成时钟缓冲芯片量产版本的研发,继续研发满足更多应用场景需求的时钟 发生器芯片,并启动去抖时钟芯片的工程研发。在时钟芯片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持续丰富相关产品料号,希 望能在不远的将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时钟芯片“一站式”解决方案。问: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非常出色,已连续三年增长,且最 近两年都大于当期净利润,请问公司如何做好现金流管理的?答:首先,公司核心业务质量较高。公司互连类芯片相关产品在细分领域行业领先,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产品为高附加值产品,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公司主要客户为全球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客户质量高,回款及时。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较好,公司上市后未出现应收账款坏账,报告期末的应收账款通常能够在下个季度收回,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现金流入。其次,公司运营管理高效,成本及费用管控较好,存货控制合理。再次,为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公司已推出多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按照相应的会计准则,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是一种非现金性费用,不会导致公司实际的现金流出。因此,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已连续三年增长,且最近两年都大于当期净利润,体现了公司优良的盈利质量、运营效率以及稳健的财务管理。问:2024年公司推出第三届董事会核心高管激励计划,其中涉及市值的考 核指标,基于什么考虑,在市值管理方面,公司未来都有哪些具体的举措?答:公司去年推出的核心高管激励计划,首次将市值作为激励计划的考核指 标,不仅如此,公司已经连续 3年将市值作为高管绩效考核指标之一,旨在实现 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的高度挂钩。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投资者的利益,自上市以来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维护和提升公司价值。首先,公司秉持长期主义,专注于做强主业,积极做好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经营管理工作,力争用优秀的业绩回报投资者,实现公司的长期价值。去年,公司互连类芯片营收、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创历史年度新高,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大幅成长,为公司业绩注入强劲动力,这是公司前期持续投入研发的成果体现。同时,公司已制定未来五至十年的战略目标,希望能逐步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全互连芯片设计公司,公司将不断丰富互连芯片产品组合,布局潜力市场,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能。其次,公司高度重视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积极推动现金分红,实施股份回 购,与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成果。公司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 10股派发 现金红利 3.90元(含税),较上年度提升 30%,预计分红金额为 4.43亿元,同 时去年公司回购股份累计金额为 4.09亿元,拟现金分红及回购累计金额约占公 司 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 60%。此外,公司董事会今年还首次提出了中期现金 分红计划,旨在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再次,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并恪守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确保信 息披露的规范性,公司已连续两年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最高等级 A级。公司相信唯有合规才能使得公司行稳致远。此外,公司积极开展投资者调研及参加券商策略会,并通过上证 e互动、投资者专线等多元渠道与市场沟通,持续向 资本市场传递公司长期投资价值。问:请问美国最新的关税政策对公司有哪些影响?答:目前,公司很少有客户要求在美国交付产品,2024年公司在美国交付的 产品营收占比小于 1%,所以本次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直接影响很小。 澜起科技(688008)主营业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 澜起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6.39亿元,同比上升59.2%;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上升213.1%;扣非净利润12.48亿元,同比上升237.44%;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68亿元,同比上升40.4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上升99.7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上升74.87%;负债率6.73%,投资收益4859.91万元,财务费用-2.41亿元,毛利率58.1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8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3.9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7.65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441.94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4-14 20:06
特朗普妥协了:痛苦的极限找到!美元信心跌没了,黄金快要守不住3200
go
lg
...
利预期 关税还可能抑制企业的利润增长。
摩根士
丹
利
和花旗集团已下调了对2025年企业盈利的预期,加入其他华尔街银行对盈利发出的类似警告。 花旗美国股票策略主管Scott Chronert将对标普500指数2025年的目标从6,500点下调至5,800点,预期成份股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为255美元,低于此前270美元的预测。
摩根士
丹
利
的Mike Wilson则将其2025年每股收益预估从271美元下调至257美元。 Wilson表示:“关于对等关税的90天暂停以及周末做出的进一步让步,降低了近期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但不确定性依然很高。” 本周经济日程中,市场将关注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和中国GDP,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周三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届时他几乎肯定会被问及降息前景和近期美国国债市场的压力。 在大宗商品方面,全球不确定性持续推动金价走高,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亚市创下历史新高,目前加速走低至3200美元附近。 油价趋稳,交易员正权衡美国的最新政策举动。高盛集团指出,由于贸易战抑制了需求,今年和明年全球石油市场可能出现“严重过剩”。 Edmond de Rothschild AM全球首席投资官Benjamin Melman表示:“极端风险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局势最终会如何仍不明朗。各国在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变化也意味着市场波动不会很快结束。”
lg
...
欧罗巴
04-14 18:48
史诗级动荡中,ETF吹响抄底号角!
go
lg
...
受益于政府支出题材、高股东回报主题。
摩根士
丹
利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提出,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反而凸显出中国经济与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全球经济将进入“东稳西荡”;通过重组债务、刺激消费、改革恢复信心“三部曲”,可以打破当前中国面临的低物价循环风险;无论是从工程师供给、产业配套能力,还是规模优势来看,中国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可比替代,这为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资产创造了窗口期。 国内机构判断,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现,4月下旬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中期来围绕内需政策发力和AI应用落地是今年主要方向。 …… 股神再度传来消息,逃顶美股的巴菲特关键时刻,也突然动手了! 尽管美国股市风雨飘摇,但巴菲特依旧屹立不倒,旗下投资公司伯克希尔股价大幅跑赢美股。截至最新收盘,伯克希尔A类股股价年内涨幅15%,大幅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 此前美股创历史新高之际,巴菲特不断逃顶,连续九个季度净卖出美股,2024年特净卖出1340亿美元的股票,是公司历史最高值。同时,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已达到3342亿美元,现金储备占资产的比例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值。 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动荡时刻,美股短短几天内市值大幅缩水,亚洲和欧洲等多地股市也未能幸免,暴跌、熔断等极端行情频频上演,全球陷入极度恐慌中。 此刻满手现金的巴菲特成为赢家。市场预期:一旦美股再度出现暴跌,巴菲特又将复制过去,迎来捡便宜机会。 最近巴菲特又出手!不过这次不是美股,而是继续瞄准日本市场。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月11日发行了一笔总额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债券。 2019年,伯克希尔首次发行4300亿日元债;2024年,两度发行日元债,总额超过5400亿日元。 尽管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多家日本公司取消债券发售,但伯克希尔仍完成了这笔日元交易。考虑到之前多次发行日元债买股票,市场预期巴菲特或将继续增持日本股票。 过去几年,巴菲特持续加码对日本投资,此前一度引发大量外资跟风抢购,推动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2月,巴菲特再度透露将继续购买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 仅仅过去一个月,今年3月巴菲特进一步增持相关日本公司的股票。再到最近发行日元债券,巴菲特对日本的投资规模不断加大。 最近这笔买入,巴菲特也套住了。 近期受美股暴跌影响,日本五大商社的股价也出现下跌,多只股票价格一度跌回去年8月份低点。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投资日本并非以自有美元购入,大部分是通过发行的日元债购买。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透露,巴菲特买入日本股票的逻辑在于:“日本的利率是每年0.5%,为期10年。所以你可以提前10年借到所有的钱,你可以买股票,这些股票有5%的股息,所以有大量的现金流,不需要投资,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任何东西。” 总体上,巴菲特在日本的投资账目,相当于低息借款投资高股息资产套利,每年付出1.35亿美元的日元债利息,获取每年8.12的亿美元股息。 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尔对日本投资的总成本为138亿美元,持有的股票市值总计235亿美元。 除巴菲特之外,其他外资机构也加码对日本股票投资。此前据外媒报道,美国知名对冲基金埃利奥特基金买入住友房地产的大量股份。公开信息显示,这家机构管理超过700亿美元的资产规模。
lg
...
格隆汇
04-14 15:06
上一页
1
•••
224
225
226
227
22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警告中国必须做到这一点 否则将面临200%的关税
lg
...
中国准备起草下一个五年规划!经济顾问:将消费提升至接近GDP的一半
lg
...
重磅!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立即生效 美元跳水、金价短线暴涨近35美元
lg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三个危险信号,鲍威尔打开降息大门是“唯一解药”?
lg
...
史无前例!特朗普突宣将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分析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