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无需iPhone涨价,关税大锤下苹果自救还能这么干?
go
lg
...
国,市场担心iPhone价格将会大涨。
摩根士
丹
利
分析师则给苹果摆脱涨价困扰支招:印度扩产、重整产品组合、延长分期。 据悉,为了应对特朗普关税给成本带来的压力,苹果紧急包机将约150万部、约600吨的iPhone运往美国。 美国银行预计,若按照美国对华关税税率125%算,苹果将面临65%的加权平均税率,苹果销售成本将增加200亿美元。据Rosenblatt Securities估算,关税生效后,基础款iPhone在美售价将会飙升超40%。 不过,
摩根士
丹
利
分析师Erik Woodring给出了另一种思路,即苹果实际上不需要进行涨价来抵消这一关税阻力,只需要快速提高印度产能和转变iPhone产品组合即可。 去年,苹果在美销售占据苹果iPhone总营收的一半,美国是iPhone销售的主战场。生产方面,苹果约有70%产品在中国生产,印度以10%次之,美国产占比5%,其他少量分布在越南、马来西亚、韩国等国。 大摩表示,要完全消除中美关税的影响,苹果就必须将印度的产量提高一倍。目前苹果iPhone在印度年产量为3000万至4000万,有1200万部供应印度本地市场。 产品方面,大摩建议苹果可以放弃低存储配置的iPhone,这些产品的利润率较低,但不改变特定机型的价格。举例来说,苹果可以用256GB iPhone16的价格推出256GB的iPhone17 Pro,取消128GB的版本。 此外,苹果现在的24个月分期付款方案可以尝试延长至36个月,将每个月付款的金额调降可能会有助于吸引更多用户。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4-11 16:10
霸王茶姬开启美股IPO:茶饮新贵的进击之路
go
lg
...
斯达克市场。此次发行的承销商包括花旗、
摩根士
丹
利
、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老虎国际等。上市成功后,霸王茶姬将成为美股“中国茶饮第一股”,为美股投资者带来新式茶饮的投资机会。 一、公司概况:新中式茶饮的崛起之星 霸王茶姬由张俊杰于2017年在云南创立,其创立灵感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国际咖啡连锁店模式,试图打造具有东方特色的茶饮连锁品牌。品牌定位为新中式国风茶饮,以“原叶鲜奶茶”为核心产品,将传统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饮消费需求相结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茶饮体验。在短短几年内,霸王茶姬凭借独特的产品定位和运营策略,迅速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崭露头角。 从成绩来看,霸王茶姬的扩张速度堪称惊人。2022-2024年期间,全球门店数量从1087家飙升至6440家。其中,2023年门店数量增长至3511家,2024年更是大幅增长,相比2023年增幅高达83.4%。国内门店布局广泛,覆盖了32个省级行政区,仅在2024年,国内门店数量就达到6284家。同时,海外市场拓展也成绩斐然,截至2024年底,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156个海外地点开设门店。在高线城市布局上,霸王茶姬也占据领先优势,2024年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拥有696家门店,新一线和二线城市门店数量达3110家,远超三四线城市。以中国境内产生的GMV衡量,霸王茶姬在过去三年,在中国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的所有现制茶饮品牌中增长最快,其门店规模在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中也位居榜首,截至2024年底市场份额达20.3%。 二、主营业务:以茶为核心的多元商业模式 霸王茶姬目前的主要产品聚焦于“原叶鲜奶茶”品类,其核心成分是采用优质原叶茶叶现萃的茶汤和新鲜牛乳。这种搭配不仅口感醇厚、茶香四溢,而且健康清新,契合当下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追求。例如其明星单品“伯牙绝弦”,截至2024年8月累计售出超过6亿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原叶鲜奶茶,霸王茶姬还不断拓展产品线,如推出了Teaspresso、Teapuccino等系列产品,分别对应咖啡领域的美式和卡布奇诺,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在产品制作上,品牌坚持“现点现做,制作新鲜”,运用“熬”“沏”“打”“切”等工艺,将每一杯饮品做到极致。同时,霸王茶姬秉承“用茶自然”“用奶纯正”“用果逐时”的用材态度,从2700亩自家茶山直采茶叶,24小时牧场鲜奶直供,39个果园基地直送新鲜水果,确保产品品质和口感。 霸王茶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产品以及提供服务。在2022-2024年期间,该项业务收入占净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5%、94.7%和93.8%。随着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净收入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净收入为4.917亿元,2023年飙升至46.4亿元,同比增长843.8%,2024年更是达到124.056亿元,较2023年增长167.4%。除了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设备等产品外,霸王茶姬还为加盟商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门店选址、装修设计、员工培训、运营管理支持以及品牌营销推广等。通过收取加盟费、特许权使用费以及持续的服务费用,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来源。直营店方面,虽然门店数量占比较少,但也为品牌贡献了一定的收入,主要通过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茶饮产品和周边商品实现。直营店在品牌形象展示、新品测试以及消费者反馈收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财务分析:强劲增长,扭亏为盈 从财务数据上看,霸王茶姬的收入和盈利表现十分亮眼。2022年,净收入仅为4.917亿元,彼时还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为-9071.6万元。到了2023年,净收入跃升至46.4亿元,实现了惊人的843.8%的同比增长,同时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8.03亿元。2024年,净收入继续高歌猛进,达到124.056亿元,同比增长167.4%,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至25.14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3.3%。从GMV来看,2022-2024年期间,中国及海外产生的交易总额分别为12.937亿元、107.928亿元以及294.58亿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734.3%以及172.9%。如此强劲的收入和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迅猛的门店扩张策略、单店销售业绩的提升以及品牌影响力的增强。随着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覆盖区域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吸引了更多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从而推动了GMV和净收入的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在运营管理方面不断优化,成本控制得当,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毛利率和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2022-2024年期间,霸王茶姬的毛利率分别为17.9%、25.7%和31.1%,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的显现,随着采购量的大幅增加,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获得了更有利的价格,降低了单位采购成本。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等措施,也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使得毛利率不断提升。净利率方面,2022年为-18.4%,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净利率提升至17.3%,2024年进一步提高至20.3%。净利率的显著提升不仅得益于毛利率的增长,还得益于公司对费用的有效控制。与同行业相比,蜜雪集团和古茗净利率分别为17.94%和16.99%,霸王茶姬的净利率水平已处于行业较高位置,展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四、竞争优势:多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 霸王茶姬以新中式国风为品牌文化核心,与众多茶饮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品牌名称“霸王茶姬”就极具东方文化特色,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霸王与美人,充满了历史文化底蕴。在门店装修上,采用大量中国传统元素,如古风的木质门窗、中式的灯具、典雅的字画等,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消费环境。产品包装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等元素,将每一杯茶饮打造成一件文化艺术品。这种独特的品牌文化吸引了众多追求个性化、文化内涵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国潮文化的热爱,使得霸王茶姬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讲座、国风主题活动等,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提升了品牌忠诚度。 在产品品质方面,霸王茶姬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源头,从自家茶山直采茶叶,牧场直供鲜奶,果园直送水果,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和优质。在制茶工艺上,坚持现点现做,运用独特的工艺将每一杯茶饮的口感和品质发挥到极致。同时,公司注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除了前面提到的丰富产品线,还会根据不同季节、节日推出限定款产品。例如在夏季推出清爽的水果茶系列,在春节等节日推出具有节日特色的包装和口味的茶饮。此外,霸王茶姬还积极探索与其他品牌的跨界合作,如与美妆品牌、文创品牌等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创新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霸王茶姬采用“Managed Franchise Model”管理加盟店,实现了对产品质量、供应链和消费者服务的集中管理。公司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包括门店选址评估、装修设计方案、员工培训、运营管理指导以及持续的营销推广等。通过严格的加盟商筛选标准和运营监督机制,确保每一家加盟店都能遵循品牌的统一标准,提供一致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在数字化运营方面,霸王茶姬实现了“产品交付在线”“人在线”“货在线”“门店在线”“支付在线”的“五件事在线”。通过数字化系统,公司能够实时掌握门店的销售数据、库存情况、顾客反馈等信息,从而实现精准的运营决策和供应链管理。例如,根据销售数据及时调整产品供应计划,根据顾客反馈优化产品口味和服务流程等。数字化运营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增强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粘性,为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行业前景:行业潜力巨大,差异化竞争成关键 根据招股书,中国茶饮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2019-2024年,按GMV计算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7%。其中,现制茶饮市场增长更为迅猛,2019-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1.7%。预计到2028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11027亿元,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将达4260亿元。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增加、消费升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参与者众多,包括传统茶饮品牌、新兴茶饮品牌以及跨界进入的餐饮企业等。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按定价策略可分为高端和低价两个细分市场。高端现制茶饮店凭借产品品质、品牌形象和独特的经营模式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低价茶饮品牌则依靠高性价比和广泛的门店布局吸引消费者。霸王茶姬作为高端现制茶饮品牌的代表,在市场中面临着诸多竞争对手。例如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它们同样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然而,霸王茶姬通过独特的品牌文化定位、产品创新以及高效的运营模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达到6440家,其中6284家位于中国,在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中,其门店规模在国内位居榜首,市场份额达20.3%。 六、估值分析:估值提升潜力大 在上市前,霸王茶姬进行了多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XVC、复星、琮碧秋实、美国对冲基金寇图资本等国内外知名资本。此次上市,按照26美元到28美元的发行价区间计算,根据上市后183,549,892股普通股,公司的上市市值区间为47.7亿美元到51.4亿美元,中位数为49.6亿美元。根据2024年3.44亿美元的净利润计算,对应的PE区间为13.9倍到14.9倍。 目前,在港股市场上,已有蜜雪集团(2097.HK)、古茗(1364.HK)、茶百道(2555.HK)、奈雪的茶(2150.HK)等茶饮公司成功上市,这些公司的估值情况可以为霸王茶姬提供一定的参考,除去尚未盈利的奈雪的茶,它们的平均市盈率达到25倍。而最近上市的蜜雪集团更是凭借优异的业绩表现在上市后实现股价翻倍的上涨,市盈率倍数达到33倍。此次霸王茶姬上市的估值明显低于同行,有望复制蜜雪集团的表现。此外,与同行相比,霸王茶姬在门店数量、GMV增长以及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为其在估值层面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相比港股市场,美股市场上市公司通常会比港股上市的同类公司有更高的估值,也有助于霸王茶姬获得更好的表现。 $霸王茶姬(CHA)$ $蜜雪集团(02097)$ $古茗(01364)$
lg
...
老虎证券
04-11 15:50
在美国145%关税压力下,中国股市为何韧性十足?盯紧高层会议决定
go
lg
...
措施,以应对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影响。 据
摩根士
丹
利
称,尽管美方加征关税,中国内地市场的投资情绪仍保持韧性。交易量上升,“国家队”仍在买入。包括Laura Wang在内的策略师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些国家队资金是受指派支持本地股市的国有资金。然而,他们也指出,企业盈利前景存在下行风险,第二季度起市场表现可能“明显转弱”。 市场的相对平静也反映出投资者仍抱有希望,认为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最终可能达成协议。此前特朗普总统表示,对于给予企业或国家豁免关税方面,他“愿意灵活处理”。 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是在中国于周三晚间宣布对所有美国产品征收84%关税之后做出的回应。此前,特朗普已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04%。 中国政府周二承诺将“奉陪到底”以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同时也表达出愿与美方对话的意愿。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加大对股市的扶持力度,一些国有背景的基金买入股票和交易型基金(ETF)。 尽管中国股市表现坚韧,但日益对抗的中美关系已经促使部分全球投资者削减对中国资产的持仓。周三,追踪中国股票的三只在美上市最大ETF基金出现大规模抛售,当天交易员共抛售了约10亿美元的相关股票。 野村控股的策略师Chetan Seth警告称,若贸易战持续,中国股市可能在亚洲市场中表现不佳。“我们认为香港和中国股市仍未脱离危险期——在中美贸易紧张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它们可能将继续落后于整个地区市场。”他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lg
...
风起
04-11 15:21
关税政策再次生变,反复无常特朗普又发出关税警告!现货黄金价格再创历史新高,首次触及3200美元关口,美元指数暴跌
go
lg
...
盛跌5.24%,富国银行跌4.85%,
摩根士
丹
利
下滑4.58%,花旗跌3.99%,美国银行跌3.5%。 政策“反复无常” 特朗普在周三曾经表示,鉴于已有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与美方联系,希望就关税议题进行谈判,且并未以任何方式对美国进行报复,美国对这些国家将暂停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10%的基本关税将继续有效。在特朗普宣布暂缓“对等关税”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当天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同意将原定于4月15日针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90天。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可能会影响所有行业。石破茂指示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在美国进行积极谈判,赤泽亮正将以关税谈判为优先事项,以获得有利的结果。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称,已与美国达成共识,将在部长级别上继续就外汇问题保持密切沟通,汇率应由市场决定。石破茂首相曾表示削减消费税并不合适。目前,执政党未就削减消费税做出任何决定。将继续呼吁美国重新考虑其关税。 东吴证券在近日研报中表示自特朗普当选本届总统以来,其政策的“反复无常”对金融市场的走向影响愈发明显,而最近其对等关税政策再度令全球市场走势发生剧烈动荡。东吴证券提到自特朗普当选以来,其政策不确定性呈现飙升态势,而这一“幕后推手”便是贸易政策。本届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已经远超2018-2019年对华贸易战时期,并创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向前看,特朗普在对等关税领域的摇摆以及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或将持续推高不确定性,预计短期内各资产价格走势仍将受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lg
...
金融界
04-11 14:40
市场上哪个指数更能代表人形机器人?
go
lg
...
场规模可达到1000-3000亿元;据
摩根士
丹
利
预测,至205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突破6万亿元。 全球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12万亿元,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充分受益于老龄化与劳动力替代。 图: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预测(十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Morgan Stanley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美国知名半导体研究机构SemiAnalysis最新发布的报告揭示,目前,似乎只有中国具备抓住机器人革命这一历史机遇的条件。 我国具备独一无二的全套制造业体系,国际巨头也逐渐将中国视为“价格锚点”。正如
摩根士
丹
利
报告所述:“未来家政机器人可能比iPhone还便宜,而这场革命的话语权属于中国”。 四、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机器人产业链 综上所述,国证机器人指数对人形机器人表征度更高,更能反映未来机器人产业链广阔的市场空间。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联接基金A/C:020972/020973)是个人投资者把握未来机器人产业投资机会的优选工具。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1 14:31
雙重利好下金價再創新高 現貨金交易策略
go
lg
...
緩,但並沒有減少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
摩根士
丹
利
表示,即使部分關稅被延遲,對中國關稅的上調仍然將使有效關稅稅率處於歷史高位。 因此資金仍需要找尋避險標的,為黃金仍然帶來支撐。 綜合來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加上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不明朗,共同營造出了當前現貨金走勢。 技術面 從周期理論來看,本週五是黃金本輪上漲的第四個交易日,市場存在變盤預期。 當前行情已明顯進入加速趕頂階段,上方3245-3250美元區域成為關鍵阻力位,投資者需警惕沖高回落風險。 目前金價漲勢的幅度和速度與之前的峰值形成了對比。 雖然黃金市場在這種環境下自然會面臨逆風,但分析普遍表明,當前的巨集觀經濟狀況與黃金市場達到此前高點的時期大不相同。 鑒於當前極端的政策不確定性,投資者願意持有而不願賣出,這可能產生真正的動能。 按照歷史標準,目前的漲勢不是特別大,時間也不是特別長。 與2011年和2020年的峰值相比,目前的漲勢突顯出,相對而言,基本面看起來更加穩固。 所以Moneta Markets提醒各位投資者,技術分析在如此極端的行情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交易員只能通過嚴格控制倉位來管理風險。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滙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 #黄金 #美聯儲 #關稅
lg
...
Moneta_Markets
04-11 12:53
邢自强:以“两个30”战略应对特朗普关税冲击
go
lg
...
以下观点整理自
摩根士
丹
利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02期)上的发言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高企。即使它宣布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延期三个月,但美国目前已经生效的的加权平均关税仍高达24%,这是因为中国占其进口比例大,关税增幅高。这一平均关税率比4月2日之前的税率高三倍,达到了一百年来最高峰。这对美国的滞胀效应明显,对美国经济冲击可能达到接近1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冲击达到接近1.5-2个百分点,当前中美博弈,就看谁能够率先采取适当的国内政策刺激,对冲掉影响,这样相对受损更小,更能占据主动。而且,虽然其他国得到了短期的关税豁免或延期,但长期这种所谓妥协的协议,很难持续,因为美国志在减少贸易逆差、回流工作岗位,一旦不顺,对其他国家的关税仍有反复上升的风险。海外股市或许会短暂雀跃,但跨国企业已不敢相信美国朝令夕改的政策,未来几年不敢投资,各个贸易伙伴心头也都刻上了永久疤痕。中国应抓住美国主动选择从全球贸易体系中逐步退缩、走向孤立主义的机遇,实施2030“两个三零”重大战略,实现战略破局。 一、关税冲击对全球特别是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税冲击首先对美国自身造成的伤害很大,美国经济今年衰退的风险大幅增加,尤其有可能是一种先滞胀,后面衰退的情形。当然这些也会重创全球经济,结合美国经济跟中国之间的直接管道,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和间接管道,如果全球被拖累下来,也会影响到中国。今年GDP增长面临差不多两个百分点的下行压力,这也是市场的共识。 在此过程中,首先对美国自身的影响已经产生了永久性伤痕。这种永久性伤痕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因前景不明而不敢投资,消费者面临更高的物价,美国股市下跌导致财富缩水。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不敢投、不敢花、财富负效应”的局面,大幅增加了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 二是更为重要的永久性伤疤,主要跨国企业可能对美国未来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和保护主义政策失去了信心。这些企业未来将资金投向何处?无论是东南亚、墨西哥还是美国本土,投资都充满了高度不确定性。这种永久性伤疤已经形成。即使未来几周有关当局释放出一些消息,例如美国声称与某国达成协议,双方关税可以相互让步,跨国企业也难以相信。它们认为未来政策反复甚至关税长期存在的风险极高,投资决策难以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三十多年冷战结束后形成的“美国例外论”和“美国一枝独秀论”的宏观逻辑叙事可能受到重大冲击,产生变局。在此过程中,中国已经勇敢地对关税政策进行了等比例的反制,展现了勇气。接下来,中国需要运用智慧进行对冲,并制定战略来打破僵局。 首先,此次变局为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推行关税政策的背后存在两个相互自洽的原因。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贸易伙伴让步妥协,从而获取诸如购买美国商品、在美国投资或减少贸易壁垒等短期利益。这些成果在媒体上具有较大的轰动性,美国行政当局也借此获得了一些短期的成功。然而,从中期到长期来看,根据特朗普及其团队近期的反复表述,他们似乎真正相信通过高关税壁垒能够逐步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进而重新振兴美国的工业和制造业,创造就业岗位。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全球格局的一种逆转。 全球化阶段对美国总体上利大于弊。一方面,美国跨国企业通过全球扩张,寻找成本最低和利润最高的地区进行生产。虽然这些生产活动转移到其他国家,导致这些国家对美国出现贸易顺差,但大部分贸易顺差实际上转化为跨国企业的利润,并非当地企业所获。即便部分顺差为亚洲国家所赚取,也会通过资本回流的方式重新投入美国。因此,美国长期呈现贸易逆差与资本账户顺差的格局。无论是跨国企业的利润汇回,还是主权资金重新投资美国,这些资金都通过资本顺差的形式,投资于美国金融账户中的债券和股票,从而强化了美元体系的循环。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全球化时代,美国大型企业在全球扩张中获得了较好的利润回报。加上汇回的美元资金投向美国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总体上推动了美元循环体系,使美元总体趋势走强。尽管期间经历了2001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冲击等多次市场波动,但资金轮动始终未脱离美元体系,基本在美股和美债之间循环,吸引全球资金。这便是所谓的“美国例外论”和“美国一枝独秀论”的体现。 2021年之后的三四年间,美国经济及相关市场达到了历史巅峰。一方面,疫情后美国实施了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推动名义GDP增速大幅提升;另一方面,AI等科技革命的助力使美国市场达到鼎盛。与此同时,中国面临房地产市场、民营企业困境以及低物价循环等多重挑战,欧洲则自2022年起陷入战争泥潭,发展方向不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0多年的全球化对美国虽有诸多益处,但也存在弊端。尽管美国企业利润不断攀升,金融市场表现强劲,但收入分配问题日益突出,未能惠及普通民众。这一现象可归因于“3T”因素的相互作用:贸易全球化(Trade)、技术经济全球化与虚拟化(Tech),以及美国收入分配向大企业倾斜(Titans)。在过去三十年间,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即便其科技企业和股市表现优异,这一副作用也愈发显著。 从里根政府时期至今,劳动者在美国GDP分配中的占比持续下降,而企业利润占比则不断上升。由此引发的贫富差距问题在2016年前后达到顶峰,随后政权更迭,特朗普1.0时代开启,其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解决问题。2020年疫情后再次换届,拜登政府上台,尝试采用不同路径应对社会问题。拜登经济学倾向于左派,通过直接的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中低收入群体,然而这一举措也导致了通胀加剧以及财政赤字的不可持续性。如今,特朗普2.0时代重归,意图延续孤立经济保护主义的思路来解决收入分配与社会问题。 此前的分析指出,特朗普2.0时代所继承的美国经济与2017年他刚上台时的1.0时代已大不相同,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出“两高一后”的特征,即高通胀、高财政赤字以及经济处于后周期的强弩之末。在此背景下,美国行政当局严格执行其三大政纲:严控移民、对外加征关税发动贸易战、对内进行财政整肃。然而,这些举措在实施次序上存在错误,属于“先破后立”的合成谬误,必然对经济和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如今,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所遭受的压力已显而易见。更为重要的是,若从关税战的长期目的来看,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似乎并非其核心目标。从此次对等关税制定的依据可以看出,关税率并非依据各国对美国的关税率来设定,而是根据各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幅度来确定,这表明其长期目的可能是减少贸易逆差。这一做法对跨国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关税可能会长期存在。 近期,众多智库与媒体普遍担忧,若中国在贸易反制中表现出坚定勇气,而其他国家率先妥协低头,降低关税,中国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然而,亚洲许多国家已看穿美国此次关税行动的长期目的,即减少贸易逆差,而非推动制造业回流。因此,这些国家采取妥协方案以换取可持续性减关税的难度极高,可能性不大。例如,一些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存在依赖性的小型经济体,可能会迅速向美国提出妥协方案,承诺购买美国产品或降低贸易壁垒,以换取关税的短期搁置或延期。但这种做法在长期内不具备可持续性。以越南为例,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占到其GDP的约1/4,仅靠增加进口或减少关税几乎无法实现贸易再平衡。美国制定关税的基础是各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幅度,即使这些亚洲贸易国选择妥协,关税在短期内可能有所延期,但从长期来看,仍存在反复上升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跨国企业对美国政策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过去六七年来,跨国企业为应对风险而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实施的“中国+1”策略,如今已失效,这反映出跨国企业信心的低落。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在当前形势下,短期政策刺激空间极为有限。与2018年相比,当时所谓的“特朗普put”或“美联储put”能够迅速出手扭转经济下行局面,而如今,企业因前景不明而不敢投资,消费者因高物价而不敢消费,美联储在短期内降息空间极小,货币政策空间受限,整个经济呈现出滞胀特征。 其次,财政政策方面,特朗普接手的是一个面临高通胀和高财政赤字的经济体。尽管他正在实施所谓的联邦效率改革,试图削减开支以实现减税,但效果并不显著,减税方案难以迅速落地。在此过程中,美国短期经济遭受重创后,政策刺激空间极为有限。此时,中国能否迅速推出相关刺激政策,以抵消关税冲击,成为博弈的关键。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均造成损害,关键在于谁的损失相对较小。根据博弈论,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中国在两会期间已制定了约2万亿元人民币的广义赤字扩张计划,当时并未预见到关税战会如此激烈。因此,显然需要迅速推出更多措施。 建议无需等待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也无需等到4月或5月出口数据及采购经理人指数显著下滑,应加快政策推进流程。当前全球面临的变局和冲击可与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后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相媲美,因此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和中美之间的信心博弈都不会等待,所以应立即行动。可借鉴去年9月底之后的经验,当时通过不断召开发布会,向市场通报正在研究的政策及政策出台的大致规模和时间,以前瞻性指引稳定市场信心。当前,采取类似措施已迫在眉睫。更为关键的是,应抓住美国为解决国内社会问题而主动选择从冷战后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中逐步退缩、走向孤立主义的机遇。 二、中国的对策 美国留下的真空与混乱为中国与亚洲、欧洲国家共同填补并重塑国际经济秩序乃至地缘政治秩序提供了机遇。在此背景下,需明确战略思维,抓住未来两三个月的关键机遇期,在主要欧亚经济体仍受美国关税影响且处于迷茫之时迅速行动。为了应对美国走向退缩的贸易保护主义时代,应争取到2030年实现“两个30”战略。 第一个“30”指的是宣布,除美国之外,中国在未来五年内将对其他国家的关税降至零,将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自身民营企业投资准入限制降至零,同时将中国自身的产业补贴降至零。第二个“30”是宣布到2030年,中国内需消费目标将增加30%,即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增加3万亿美元。鉴于美国未来关税机制可能长期存在,这将导致中国、亚洲、欧洲等过去主要依赖供给侧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面临外贸空间的挤压。中国过去二十多年以供给侧和工业制造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当前正处于战略抉择期,中国需决定是继续坚持供给侧立国、工业制造导向,还是转向内需消费,通过社会福利改革构建更加平衡的经济和贸易体系。 一些欧洲的智库对中国存在担忧,他们担心在美国关税冲击导致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美国市场逐渐封闭的背景下,中国过剩的产能产品可能会大量涌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给欧洲、亚洲、南美等地区带来压力,使其难以生存。这种担忧具有一定合理性,甚至可以推断,如果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坚持以供给侧为主导的外向型制造立国经济模式,欧亚各国可能会效仿美国,纷纷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终导致全球贸易回到二战前的割裂状态,这将极大地增加中国在地缘政治上拓展空间的难度。相比之下,推行“两个30”的重大战略是更为可行的路径。 到2030年将内需消费增加30%的目标既具有可实现性,又带有理想色彩,是一项宏大的战略。可以借鉴二战后三十年欧美国家的经验,当时这些国家通过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劳动力教育水平、改善公共服务、强化创新等措施,加快了以内需为主、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转型。在面对美国关税霸凌时,许多人认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国家作为供货方只能接受规则改变,否则就会吃亏。然而,这种观点过于陈旧。从历史上看,经济体的演变和战略抉择表明,甲乙双方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中国收入水平的提升、发展理念的转变、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如果决策层能够落实加强社会保障福利、劳动者教育、公共福利建设以及完善包括农民工、农民、灵活就业人群在内的社保福利改革,相信能够加快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型,而不再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供货方。 到2030年实现消费内需比当前增加30%具有两层重要意义。其一,可行性。根据团队测算,若落实上述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支持内需转型,到2030年消费内需比当前增加30%,年均增长率5.4%是可实现的。其二,战略性。美国一年进口商品总值3万亿美元,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这部分市场逐渐对全球贸易伙伴封闭隔绝,全球担心出现近3万亿美元的需求缺口。中国当前消费内需为10万亿美元,占GDP的一半,若未来五年增加30%,即增加3万亿美元,可填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全球需求潜在空白,为欧亚各国企业提供市场机遇。此外,“两个30”重大战略还包括在未来五年内对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加快开放,将关税、市场准入限制及产业本地补贴均降至零,为全球市场提供广阔空间,以中国内需增长弥补美国消费市场收缩带来的缺口。 在关税问题上,在具备反制勇气的同时,更需具备破局的智慧。正如古语所言:“霸者以利服人,人服威而不怀德;王者以德服人,人怀德而无敌。”若中国能在未来几个月的关键机遇期内宣布这一战略,相信能够打破当前僵局,并为中国在未来经济格局中赢得更有利的地位创造极佳条件。
lg
...
金融界
04-11 11:10
100亿元!普拉达官宣收购范思哲,两大意大利奢侈品巨头“合体”
go
lg
...
牌也陷入舆论风波,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摩根士
丹
利
报告曾指出,“Prada对流量明星的依赖导致股价敏感度高于同行,需加速转向稳健型代言策略”。
lg
...
金融界
04-11 10:50
美股、美元重挫!衰退阴影再现
go
lg
...
且缺乏稳定性的贸易政策——仍未解决。
摩根士
丹
利
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在报告中指出:“关税的延后有助于短期情绪修复,但并不能降低整体的不确定性。目前的综合关税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压制企业信心和消费者支出。” 面对如此剧烈的政策波动,市场普遍陷入迷茫。一方面,90天的关税缓冲期为谈判提供了一定空间,投资者可短暂喘息;另一方面,核心关税仍在实施之中,使得全球供应链和企业成本结构面临持续压力。 更复杂的是,货币政策也进入关键观察期。尽管近期通胀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2.4%,低于市场预期的2.6%,但面对由关税引发的新一轮物价上行压力,美联储内部态度趋于谨慎。堪萨斯城联储主席Schmid强调:“当通胀预期一旦形成,遏制其蔓延将非常困难。当前环境下,美联储不能在维护物价稳定方面有任何松懈。” 关于通胀,白宫和美联储各执一词 4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未季调CPI同比升2.4%,创半年低位,预期升2.6%,前值升2.8%。 美国3月未季调核心CPI同比升2.8%,连续第二个月回落,预期升3.0%,前值升3.1%。 数据公布之后,白宫和美联储对通胀的看法出现巨大分歧。 美国总统特朗普直言:通货膨胀已下降!特朗普经济顾问Miran表示,特朗普总统的政策有效遏制了通胀。 2025年FOMC票委、堪萨斯联储主席Jeff Schmid 在美国CPI数据公布后发表讲话称,与年初相比,目前通胀走高、就业和经济增长低迷的风险明显增加。将继续关注通胀,并且不太认同关税对通胀可能仅产生暂时影响的理论。不愿意对美联储在通胀问题上的信誉冒任何风险。 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Lorie Logan公开表示,通货膨胀的持续将取决于公司转嫁成本增长的速度,以及长期通胀预期是否保持稳定。必须防止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导致更持久的通胀。高于预期的关税很可能会导致失业率和通胀上升。 美债市场的危险信号 美联储Jeff Schmid表示,美国国债供应的不断增加,以及需求减少的可能性,为高利率持续更长时间提供了条件。 Wind 数据显示,美国长债收益率抬升,过去两个交易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一度升破4.51%,为2月下旬以来首次;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日收盘时的4.4%一度升破5.0%,两者涨幅均超市场预期。 中信建投对此点评称,超预期的高关税冲击可能严重冲击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衰退。美股在内的全球风险资产及大宗商品大幅下跌。美国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经济环境,“滞涨的局面”可能卷土重来,1970年代的历史之痛可能再现。因此,美债的波动更为剧烈。 风险已释放? 美股大幅反弹后,亚太市场在本周四也出现大幅拉升。 4月10日,日经225指数收涨9.13%,前一个交易日该指数还创下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韩国综合指数收盘涨6.6%;澳洲标普200指数收盘涨4.49%。 现在是介入的好时机吗?机构对此看法不一。 花旗集团全球财富主管Andy Sieg指出,虽然市场的“高峰冲击”已经过去,但投资者在极端市场波动中仍应该保持谨慎。Andy Sieg提醒称,投资者不应该追高或趁低买入,形容现阶段并不是增加风险资产的时机。他补充,目前仍无法知道中美关税将如何影响经济活动及企业盈利。 东海东京Intelligence Laboratory首席股票市场分析师Seiichi Suzuki 4月10日表示:“投资者今天买回股票,心想着他们不该在前一个交易日抛售股票。但这一反弹也意味着市场先前对特朗普关税过度悲观。” 国联民生策略研究团队本周四发布的研报认为,短期内,关税风险仍未消退,市场波动仍大,仍需等待市场企稳。当前全球市场共振仍较强,需要等到全球主流市场开始出现分化后,市场才会交易各自的主逻辑。
lg
...
金融界
04-11 07:40
川普104%关税引发金主不满:乌伊莱夫妇表态力挺中国供应商
go
lg
...
” ——James Rickards,
摩根士
丹
利
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4月8日 “乌伊莱夫妇的表态表明,川普的支持者内部已出现裂痕,高关税可能促使更多企业游说政策调整。” ——Sarah Brennan,瑞银集团全球策略师,2025年4月7日 “中国供应商短期受挫,但长期可能通过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美依赖,美国企业则需面对利润压缩。” ——David Kotok,巴克莱银行投资总监,2025年4月8日 “川普的政策激化了中美经济对峙,乌伊莱夫妇的选择显示企业界更倾向于稳定而非对抗。” ——Laura Tyson,高盛亚洲研究主管,2025年4月9日 “104%关税可能推动全球供应链重构,但美国本土制造业复苏速度未必能跟上,导致经济阵痛期延长。” ——Michael Spence,花旗集团经济顾问,2025年4月7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1 00:11
上一页
1
•••
49
50
51
52
53
•••
91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重磅!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 金价暴跌50美元、离岸人民币短线急涨
lg
...
特朗普突然拒绝“关税豁免”,究竟怎么回事?
lg
...
没人想看特朗普悬念片、全球又跌了!小心反向亚洲货币危机,美联储来者不善
lg
...
黄金暴涨的背后原因找到了!金价强势冲击3400,小心美联储当头一棒
lg
...
大行情来了!黄金强势逼近3400关口,原因是TA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3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