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贝森特突然发声、美联储最新驳斥!今日PPI给全球市场再添一把火?
go
lg
...
但这只会带来“有限的”供应中断风险。
摩根
大通
策略师表示,若达成和平协议,可能提振欧元兑美元汇率,但他们警告称,要实现停火的难度很大。 现货黄金目前基本持平,目前交投在3357美元,日内最高触及3374美元,最低下探3341附近。
lg
...
欧罗巴
08-14 18:50
一波援军正在路上!
go
lg
...
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摩根
大通
二季度同样大幅增持美股科技巨头,增持微软1505万股、英伟达4149万股和苹果1586万股。 万亿资管巨头贝莱德二季度增持了794.01万股英伟达,同时增持了苹果、亚马逊,但减持170.79万股微软,并小幅减持了META。
lg
...
格隆汇
08-14 16:58
高盛惹怒特朗普 华尔街“声援”:关税引发的通胀冲击即将来袭!
go
lg
...
者价格的传导程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摩根
大通
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随着关税开始传导至零售价格,核心通胀下行趋势似乎已被打破。我们预计随着企业转嫁成本,通胀将继续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住房通胀放缓以及日益捉襟见肘的消费者的抵制应能部分抵消关税影响。” 瑞银高级经济学家Brian Rose写道。 没有人预测通胀会失控,更多是预计月度涨幅在0.3%-0.5%。这足以将美联储关注的核心通胀指标推至3%-3.5%区间。 此外,无论通胀最终如何加速,预计都不会阻止美联储在2025年迄今都保持观望的情况下开始降息。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断恶化,加上人们相信通胀走势将是暂时的,将为宽松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短期内,通胀上升可能抑制消费者支出并拖累今年余下时间的经济增长。
摩根
大通
预计GDP受到的冲击将“略低于1%”,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消费。 8月《蓝筹经济指标》(Blue Chip Economic Indicators)报告显示,华尔街领先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GDP平均增速仅为0.85%,但较7月预测的0.75%有所上调,因部分最悲观预测者调整了观点,认为“关税制约效应将是暂时的,预计明年增长将显著改善”。 近期的担忧 近期令人担忧的事件包括,“小额商品关税豁免”将于8月29日到期,此前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可以免税进入美国。这对零售商品的打击可能尤其大。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预测核心通胀将上升1个百分点,最终在年底达到3.5%。“迄今仅约四分之一涨幅传导至消费者,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数月核心商品价格很可能加速上涨。” 该机构称。 法国巴黎银行指出,由于最近的调查“表明服务投入价格面临上行压力”,预计涨价将不仅限于商品。 “美联储对通胀的主要担忧不在于具体水平,而更多在于粘性问题。因此7月CPI数据中核心服务价格意外走强,这并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好消息。” 该行表示。 通胀粘性问题同样重要。 克利夫兰联储的粘性价格CPI(包含房租、外出就餐、保险、家居用品等项目)已显示稳步上升,三个月年化率达3.8%,为2024年5月以来最高。而食品、能源和汽车零部件等弹性价格通胀则低得多。 “关税将导致未来数月通胀上升。随着7月核心CPI回升,以及企业将更高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未来数月核心PCE通胀将进一步偏离美联储目标。” PNC首席经济学家福彻Gus Faucher写道。 Faucher表示,尽管多数机构预计降息之路将开启,但在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更高的通胀仍可能令政策制定者有所迟疑。
lg
...
金融界
08-14 14:08
降息即将重启?金价有望重回升势,黄金ETF基金(159937)红盘震荡,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
go
lg
...
构已经逐步调整对美联储政策的判断,包括
摩根
大通
、高盛在内的大行均将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时间窗口提前至9月。 民生证券认为,降息即将重启,黄金待破浪高。美国4-6月CPI整体下行略有反复,7月非农不及预期且历史数据下修催化降息预期,9月降息大概率再度重启。另外,全球央行在公共卫生事件后大幅扩表,叠加7月“大而美”法案过会,债务上限再度抬升,美元美债信用将持续弱化。在地缘风险抬升、货币信用下行背景下各国央行购金热度不减,已连续三年购金超千吨,我国央行于25年7月再度增持,连续9个月购金,全球央行资产黄金配置意愿上升,金价中枢有望持续上移。 资金流入方面,黄金ETF基金最新资金净流入665.40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有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13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127.41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黄金ETF基金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370.28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35.42亿元。 截至8月13日,黄金ETF基金近5年净值上涨82.63%,居可比基金前2,贵金属基金排名6/32,居于前18.75%。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13日,黄金ETF基金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0.62%,最长连涨月数为6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6.53%,涨跌月数比为73/5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23%,年盈利百分比为8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100.00%。 截至2025年8月8日,黄金ETF基金近1年夏普比率为2.35。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13日,黄金ETF基金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6%。 费率方面,黄金ETF基金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13日,黄金ETF基金近3月跟踪误差为0.002%,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较高。 黄金ETF基金(159937),场外联接(博时黄金ETF联接A:002610;博时黄金ETF联接C:002611;博时黄金ETF联接E:021499),相关指数基金(博时黄金ETF场外D类:000929;博时黄金ETF场外I类:000930)。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14 13:49
牛市保险主角光环显现,行业贝塔之上透视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的三重阿尔法
go
lg
...
率和净利润改善正成为市场共识。 此前,
摩根
大通
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前上调对中国寿险行业的评级,其同时预测今年上半年主要中国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平均按年增长15%,受惠于稳健的股市表现、债券估值收益及稳定的承保结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监管层面也接连出台利好政策,推动险资等长期资金入市,险资增配权益资产,提升长期回报水平,有望进一步贡献收益弹性。 作为行业龙头,可以看到平安积极顺应监管趋势,在权益投资上早已加大布局。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的股票投资占比已经从2023年末的6.2%增至2024年末的7.6%,提升了1.4个百分点。 此外,从去年开始平安更是接连增持银行股等相关红利资产。考虑到本轮金融资产的大涨叠加银行股本身的高股息、高分红特征,平安在资产端有望兑现良好的盈利预期。 再次,则是“保险+服务+科技”生态的溢价。 在牛市背景下,往往具备稀缺概念属性的企业也将成为市场投资风向标。 从平安来看,其“保险+服务”生态在科技的加持下就是一张兼具想象力与兑现能力的王牌。 一方面,通过医养服务生态,对平安主营业务在客户留存、业务差异化层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享有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约70%,超2100万平安寿险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另外在2024年度,居家养老客户对寿险件均首年保费的贡献提升3倍。 另一方面,医养与金融科技融合,平安在科技层面围绕数据和场景构筑了深厚的价值挖掘网络。 数据不仅支撑了AI核保、AI理赔、AI投顾的秒级响应,更反哺了产品定价,大幅提升了效率。场景则实现了信贷、保险、医疗、养老等不同需求的一站式解决和交叉销售机会。 可以说,平安的这套价值网络具备显著的滚雪球效应,即数据越用越准,场景越拓越宽,竞争者即便砸钱复制,也难以跨越时间和规模的双重壁垒。 显然,在牛市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市场多维度挖掘各方机会,平安的这种生态的稀缺性也将有望迎来重新定价。 3、结语 总的来看,伴随本轮牛市行情渐入佳境,保险板块作为牛市重要旗手正持续受到市场的关注,不论是从估值还是公募低配等多个层面来看,其后续的修复潜力仍然具备期待。 在行业贝塔支撑下,挖掘市场的阿尔法保险龙头的潜力不容忽视。从平安来看,其基本面修复清晰,资产端释放弹性,生态价值具备稀缺性和市场高辨识度,有望在牛市行情中持续收获市场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高盛亦表示好内险股和中国平安,其认为内险股基本面积极,产品重新定价将降低新业务负债成本,同时监管鼓励提高股票投资配置也有利于内险股发展。高盛同时上调中国平安H股目标价至5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lg
...
格隆汇
08-14 13:28
美联储降息在即?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放量大涨2.62%!美股创新药业绩密集披露,阿斯利康涨超3%,又有生物制剂获批
go
lg
...
构已经逐步调整对美联储政策的判断,包括
摩根
大通
、高盛在内的大行均将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时间窗口提前至9月。 德邦证券认为,针对FOMC降息的交易窗口期已经到来,美债、美股生物科技值得高度关注。(来源于德邦证券20250804《降息交易迎布局窗口》)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兼具“强者恒强”优势和“黑马”高弹性】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纳斯达克代表性指数,既囊括美股顶级的生物科技龙头,也囊括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美国本土创新药龙头(包括英国、荷兰、法国、中国等),为全球创新药的行情风向标。指数采用市值加权,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近50%,均为生物科技创新领域“领头羊”,享受大市值创新药龙头“强者恒强”优势,也兼顾中小市值创新药“黑马”的弹性。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指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全市场唯一布局全球范围内创新药的ETF! 美联储降息进行中,AI科技创新不断,并购融资热情高涨,三重催化叠加,美股创新药有望掀起新一轮浪潮!看好美股生物科技复苏,认准汇聚全球创新药龙头的——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100元左右起步,即可低门槛配置全球范围内的顶级创新药龙头!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此外,如果资金体量大、在一级市场有申赎需求,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一级市场最小申赎单位已经从100万份降低到了50万份,门槛大大降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纳指生物科技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14 10:58
关税冲击波将至!华尔街普遍预警:美国核心通胀恐破3% 消费者支出面临“1%GDP税”
go
lg
...
将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
摩根
大通
美国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表示:“关税可能会使GDP减少1%,并使通胀上升1%至1.5%,其中部分影响已经发生。”“关于关税成本向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程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为今年的关税上调幅度远高于二战后美国的任何经验。” 多数人预计,随着关税政策逐步明朗化、有效关税税率大约升至18%(年初约为3%)并固化,价格将至少稳步攀升,但仍有一些限制因素。瑞银高级经济学家Brian Rose指出:“随着关税开始传导至零售价格,核心通胀的下降趋势似乎被打破。”“我们预计通胀将继续逐步上行,因为企业会将更高的成本转嫁出去,但住房通胀的放缓以及日益紧张的消费者支出应能部分抵消关税的影响。” 没有人预测通胀会失控,更多是预测出现0.3%-0.5%的环比涨幅。这足以将美联储偏好的核心通胀指标推高到3%低至中段的水平。此外,无论通胀加速的程度如何,预计都不会阻止美联储在2025年全年都保持观望的情况下开始降息。经济学家认为,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通胀上涨属暂时性的判断,将为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开大门。 然而,在短期内,通胀上升可能抑制消费者支出,并在今年余下时间拖累经济增长。
摩根
大通
预计,对GDP(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消费)的冲击将“略低于1%”。 8月的《蓝筹经济指标》报告——该报告调查了华尔街的主要经济学家——预计美国今年下半年GDP增速仅为0.85%。但这实际上好于7月的0.75%预测,因为部分最悲观的预测者调整了看法,认为“关税的限制性影响预计是暂时的,预计明年的增长将大幅改善”。 未来的担忧 短期内的担忧包括8月29日“低价值免税”关税豁免的到期,该豁免此前允许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免税进入美国。这可能尤其冲击零售商品。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预计,核心通胀将上升1个百分点,最终在年底达到3.5%。该公司表示:“到目前为止,这一上涨中只有大约四分之一传导至消费者,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核心商品价格将更快上涨的可能性很高。” 法国巴黎银行指出,预计价格上涨将超越商品领域,因为近期调查“显示服务业投入价格存在上行压力”。该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联储对通胀的主要担忧,不是具体水平,而是粘性问题。”“7月的CPI数据中,核心服务价格意外强劲,因此并不是令人信服的好消息。” 通胀粘性 此外,所谓通胀“粘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克利夫兰联储的“粘性价格CPI”通胀指标(包括房租、外出就餐、保险、家庭用品等项目)显示稳步上升,目前按三个月年化计算为3.8%,是自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食品、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灵活价格”通胀则低得多。 PNC首席经济学家Gus Faucher表示:“关税将在未来几个月推高通胀。”“随着7月核心CPI走高,以及企业将更高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核心PCE通胀在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高于美联储目标。”他补充称,尽管大多数华尔街人士预计降息通道将打开,但即便在劳动力市场走弱的情况下,更高的通胀也可能令决策者产生一些犹豫。
lg
...
金融界
08-14 10:58
美联储官员齐发声为降息预期降温:强调需保持耐心,更多关键数据才是决策基础
go
lg
...
称若失业率攀升,大幅降息并非不可能。
摩根
大通
则坚持预测9月仅降息25基点。 汇丰预计美联储将采取渐进路径,2025年9月、12月及2026年3月各降息25基点。 政治变量:特朗普推进美联储主席更迭 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这一重大政治变量也浮出水面。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可能“稍微提前”宣布任命决定,并已将候选人范围缩小至3-4位。特朗普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称这些候选人“都很优秀,非常出色”。财政部长贝森特此前透露有多达11位人选在考虑之列,显示特朗普持开放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近期持续施压美联储及现任主席鲍威尔,甚至威胁就总部翻修项目对其提起诉讼。他周三再次抱怨利率过高,认为应再降三或四个百分点,称每年支付的超万亿美元利息是“账面上的计算”,高借贷成本伤害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lg
...
金融界
08-14 07:48
特朗普斥责高盛之际,其他经济学家认同关税引发的通胀将加剧
go
lg
...
消费者将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通胀压力。
摩根
大通
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在一份报告中称:“关税可能会使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少 1%,并使通胀上升 1%-1.5%,其中部分影响已开始显现。鉴于今年的关税增幅远超美国战后以来的任何时期,其向消费者价格的传导程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抨击高盛,原因是该公司经济学家上周末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截至今年年底,消费者将受到关税的显著冲击。高盛经济学家戴维・梅里克尔周三在 CNBC 节目中为这一预测辩护,并表示特朗普的批评并未动摇公司的观点。 特朗普在 “真实社交” 平台上发文,建议高盛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解雇撰写该报告的经济学家,否则就考虑自己辞职。 然而,若所有认同关税影响的市场经济学家都被解雇,华尔街的办公桌将会空出一大片。 通胀将逐渐攀升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关税政策明朗化,实际税率(从年初的约 3% 升至目前的 18% 左右)逐步稳定,物价至少会稳步上涨,但也存在一些附加条件。 瑞银高级经济学家布莱恩・罗斯写道:“随着关税开始传导至零售价格,核心通胀的下行趋势似乎已被打破。我们预计,随着企业将更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通胀将继续呈逐步上升趋势,但住房通胀放缓以及消费者因压力增大而减少支出,应会部分抵消关税的影响。” 无人预测通胀会失控,更多是月度涨幅在 0.3%-0.5% 左右。这一涨幅足以将美联储青睐的核心通胀指标推升至 3% 区间的中低位。 此外,无论通胀加速到何种程度,预计都不会阻止美联储开始降息 —— 尽管美联储在 2025 年全年至今一直按兵不动。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恶化以及通胀上升属暂时性的判断,将为宽松货币政策铺路。 不过,短期内通胀上升可能抑制消费者支出,并削弱今年剩余时间的经济增长。
摩根
大通
认为,占 GDP 三分之二的消费将受到 “略低于 1%” 的冲击。 8 月发布的《蓝筹经济指标报告》(该报告调查了华尔街主要经济机构)显示,今年下半年 GDP 增速平均仅为 0.85%。但这实际上高于 7 月预测的 0.75%,因为一些最悲观的预测机构调整了观点,认为 “关税的抑制作用预计是暂时的,明年经济增长将显著改善”,8 月报告称。 未来担忧 短期内令人担忧的因素包括 8 月 29 日 “最低关税豁免” 政策到期,该政策允许价值低于 800 美元的商品免税进入美国。这可能对零售商品造成尤其严重的打击。 万神殿宏观经济学预测,核心通胀将上升 1 个百分点,最终在年底达到 3.5%。 该机构表示:“到目前为止,只有约四分之一的涨幅传导至消费者,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核心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可能加快。” 法国巴黎银行指出,预计价格上涨将不限于商品领域,因为近期调查显示 “服务投入价格面临上行压力”。 该机构在报告中补充道:“美联储对通胀的主要担忧不在于具体水平,而在于其粘性问题。因此,7 月 CPI 数据中核心服务的意外强劲并非十足的好消息。” 通胀的 “粘性” 问题也同样重要。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的粘性价格 CPI 指数(包括租金、外出就餐、保险、家居用品等项目)已显示出稳步上升趋势。其三个月年化率为 3.8%,是自 2024 年 5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食品、能源和汽车零部件等弹性价格通胀则低得多。 PNC 首席经济学家格斯・福彻写道:“未来几个月,关税将导致通胀上升。随着 7 月核心 CPI 回升,以及企业将更高的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带来的价格上涨,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在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高于美联储的目标。” 福彻表示,尽管华尔街多数人预计降息通道将开启,但即便劳动力市场走弱,更高的通胀也可能让政策制定者有所犹豫。
lg
...
金融界
08-14 07:48
4.3万亿外资涌入中国债市,占比2.3%持续攀升
go
lg
...
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全球综合指数、
摩根
大通
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富时罗素世界国债指数,外资流入量激增。"债券通"机制推出进一步优化投资渠道,推动大量被动资金流入。外资在境内债市占比仍处低位,意味着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配置偏好或向信用债拓展 中国债券市场当前结构中,利率债占比约62.3%,信用债占比约37.7%。利率债主要由中央、地方政府及政策性银行发行,信用债主要包括国企和非国企发行的信用债券。外资机构仍偏好流动性最好的利率债,约3000亿美元配置于中国国债,1000亿美元配置于国开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债。 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债市仅始于2016年CIBM渠道开放,投资者会先买入熟悉、安全的品种。数百亿美元流向银行大额存单,反映出外资对不同债券品种的逐步认知过程。未来外资机构偏好或拓展至信用债及资产支持证券,境外客户已开始深入研究中国信用债及ABS等品种。 信用债具有绝对收益率优势,ABS具备多样化底层资产优势,预计将成为下一阶段外资增配方向。目前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大多是中长期配置,外资机构主力是大型央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性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债券纳入三大全球指数后,被动资金持有的指数基金往往是中长期配置。 中长期配置往往能享受低相关性、低波动性、资产配置分散化投资的好处。中国债券市场对外资机构具有规模大、开放度高、相关性低、波动率低等多重优势。在资金面出现收敛时,央行往往通过增加净投放方式进行呵护,为债券市场提供支撑。
lg
...
金融界
08-14 06:48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大信号!美媒:中国对贸易谈判有新剧本 贸易代表访美传习近平新指示
lg
...
桥水创始人达利欧警告:如果美联储降息,两种资产即将崩溃
lg
...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黑客假冒美高级议员 刺探贸易磋商消息
lg
...
中国最新贸易数据出炉!8月出口增速触及六个月最低 中美难找到出路?
lg
...
太疯狂:黄金暴涨直逼3620!日本、法国政治戏剧添乱,本周小心这一风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