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AdvanTrade:宏观担忧扼杀油价上涨
go
lg
...
并加深减产。正如年初的预期,当中国取消
新
冠
疫情
限制后,中国经济状况将成为2023年油价的关键因素。 到目前为止,弱于预期的中国经济数据已经阻止了价格上涨。美国经济前景有所好转,美联储和投资银行不再预期经济会陷入衰退。但对中国的持续担忧正在抑制油价上涨。 就在本周,继连续七周上涨之后,中国公布了另一组疲软的经济数据后,油价周一下跌。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房地产和信贷市场的担忧也打压了市场情绪。考虑到中国预计将占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70%以上,对中国经济的担忧是石油利空因素之首。 周二官方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3.7%。该数据低于预期的4.4%增幅,且较6月份的4.4%增幅有所放缓。零售销售也令人失望,仅增长2.5%,低于预期的4.5%增长,且较6月份的3.1%增长有所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也低于预期,其中房地产投资继1-6月下降7.9%之后,1-7月同比下降8.5%。 几周来,AdvanTrade表示,中国需要额外的政策刺激措施,以推动经济从新冠疫情封锁后的低迷反弹。因此,中国央行周二出人意料地在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关键利率,希望重振经济和消费者支出。
lg
...
金融界
2023-08-17
中国经济陷入困境 基金经理:对全球投资者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go
lg
...
国陷入通货紧缩的为数不多的好处之一。在
新
冠
疫情
后的反弹消退后,中国经济正努力重新站稳脚跟。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影子银行业的问题抑制消费者和企业的支出和投资,通胀可能会保持温和。 EdenTree Investment的投资组合经理Christopher Hiorns表示:“中国经济疲软可能会让货币紧缩的峰值提前到来。它还会减少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从而降低通胀压力,并可能让西方经济体运行得‘更火热’。” (图片来源:彭博社)
新
冠
疫情
爆发后的几年里,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通胀加速,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迫使各国央行不断提高利率。 中国的困境则不同,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长期的房地产低迷,这损害信心并抑制支出。2023年,美国码头上的中国商品价格每个月都在下降。 Gama Asset Management全球宏观投资组合经理Rajeev De Mello表示:“积极的角度是,中国的轻微通缩和缓慢增长将更快地抑制世界其他地区的通胀。”然而,他补充说,中国经济放缓也将导致亚洲和欧洲经济放缓。 De Mello周二表示,中国输出的通缩对全球债券持有人和新兴市场资产是正面的。 Dalma Capital Management Ltd. 首席投资官Gary Dugan说:“中国经济的疲软和明显的通货紧缩是全球通货膨胀的明显抑制因素。然而,我们不相信中国当局会坐视不管,接受目前的困境。”
lg
...
晴天云
2023-08-16
新加坡7月私人住宅销售环比暴增5倍创一年多新高
go
lg
...
11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当时新加坡放松了
新
冠
疫情
限制措施,售出了1500多套住宅。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活跃,但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已显示出放缓的迹象,第二季度私人住宅价格出现三年来的首次下跌。 7月份推出的新楼盘销售强劲。拥有1008套公寓的Grand Dunman上个月售出了一半以上的公寓。由丰隆控股有限公司(Hong Leong Holdings Ltd.)和其他公司合资的Lentor Hills Residences在7月份出售了598套公寓中的55%。 OrangeTee & Tie研究与分析高级副总裁克里斯汀·孙(Christine Sun)表示,由于缺乏大型项目的启动,8月份的销售可能会下降,其余几个月的数据可能会“波动”。 今年4月底,新加坡政府将针对外国买家的印花税提高了一倍,达到60%,这是主要市场中最高的,同时还提高了针对二套房买家的印花税。从那以后,当地买家推动了大部分销售。总部位于新加坡的PropNex Realty对数据的分析显示,新加坡人购买的新私人公寓比例在第二季度达到85%,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 PropNex说,虽然本地买家没有被吓倒,但第二季度外国人购买的新私人公寓的数量从前三个月的141套下降了23%,至109套。 PropNex首席执行官伊斯梅尔·加福尔(Ismail Gafoor)表示:“随着外国投资者需求的放缓,本地买家面临的竞争将会减少。”他预计,在未来几个月推出的一系列新楼盘的支持下,2023年全年的房价将上涨4%-5%。
lg
...
金融界
2023-08-16
美国3000亿巨头崩了 股价跌至1毛钱!
go
lg
...
可能价值几千亿美元。 2019年年末,
新
冠
疫情
全球爆发,软银基金多方重要投资者权衡之后撤回了对WeWork的收购邀约,进而导致WeWork上市失败,创始人诺依曼下台,公司内部权力交迭。 据《名利场》报道,那时候的诺依曼躲在格拉梅西,办公桌上放了张卡片,希望提醒自己从经历中学到的3个教训:倾听、守时和做个好搭档。他想过飞到东京去见孙正义,再给曾经的员工写封信,但WeWork新管理层要求他别这么做。 “眼见他租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直到《华尔街日报》公开批评诺依曼,孙正义才幡然醒悟,公开道歉表示,自己对WeWork的投资是“愚蠢的”。 若体面退场,或许是WeWork最后的尊严。
lg
...
金融界
2023-08-16
《2023年全球财富报告》:预计未来五年全球财富将增长38%,超高净值人士数量将达到37.2万
go
lg
...
herbe表示:“事实表明,财富演变在
新
冠
疫情
期间显示出了一定的韧性,甚至在2021年实现了创纪录的财富增长。但受通胀、利率上升和货币贬值的影响,这一势头在2022年发生了逆转。未来五年,我们预计全球财富将增长38%,到2027年,总额将达到629万亿美元,成年人口人均财富预计将增长30%,达到110270美元。 此外,我们预计,未来五年百万富豪数量将显著增加,人数将达到8600万,超高净值人士数量将达到37.2万。”
lg
...
金融界
2023-08-1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全球家庭财富“缩水”11.3万亿美元 美国富翁人数骤减,俄罗斯意外激增
go
lg
...
成年人的资产。 (图源:彭博社) “在
新
冠
疫情
期间,财富演变证明具有弹性,并在2021年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但通货膨胀、利率上升和货币贬值导致了2022年的逆转,”瑞士信贷全球经济和研究主管Nannette Hechler-Fayd'herbe说。瑞士信贷今年早些时候被瑞银集团(UBS)收购。 Hechler-Fayd'herbe在一次新闻电话会议上说,金融资产的减少也减少了不平等。百万富翁的总人数减少了350万,降至约5940万人,而全球最富有的1%人群的财富占比下降至44.5%。 报告显示,由于股票和债券被抛售,货币波动,美国人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大约170万美国成年人在2022年失去了百万富翁的地位。此外,有17260人脱离了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超高净值人群。 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22年暴跌19%,为90年来股市表现最差的10年之一。这些损失抹去了2021年的大部分涨幅,当时市场增长超过26%,财富激增。 经济学家们写道:“金融资产对2022年财富下降的贡献最大,而尽管利率上升,非金融资产(主要是房地产)保持弹性。”“但如果房价因利率上升而下跌,金融和非金融资产的相对贡献可能会在2023年发生逆转。” 2022年,挪威、新加坡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人均财富增幅最大,而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人均财富降幅最大。 该研究的专家预测,2022年可能只是财富增长总体预测中的一个小插曲。从全球来看,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增加629万亿美元,增幅为38%。到2027年,百万富翁的数量可能从2022年的约6000万增加到8600万。 与此同时,瑞士和香港的人均财富水平最高。 从各国来看,美国在2022年损失最大,减少了5.9万亿美元,而前一年增加了19.5万亿美元。日本、中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损失也超过了1万亿美元。 瑞士信贷和瑞银预计,未来五年全球财富将增长38%,到2027年将达到629万亿美元。 “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将是全球趋势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学家们认为。“我们估计,到2027年,每个成年人的财富将达到11.027万美元,百万富翁的数量将达到8600万,而超高净值个人的数量可能会增加到37.2万人。
lg
...
市场焦点
2023-08-16
新
冠
疫情
激活混合工作模式,2024年加拿大办公室空置率或高达15%
go
lg
...
根据Colliers Canada的一份新报告预测,随着混合工作模式的兴起,企业将减少办公空间,到2024年底加拿大全国办公室空置率可能达到约15%的峰值。
lg
...
绿山墙的安妮
2023-08-16
压力巨大!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宣布停止发布青年失业率数据
go
lg
...
月15日)还意外下调了基准利率,幅度为
新
冠
疫情
开始以来的最大幅度,反映出官方对取消新冠限制几个月后经济失去动力的担忧。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应对一系列经济挑战,包括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危机、出口大幅下滑、外国投资萎靡不振以及消费持续疲软。 中国从2018年开始报告青年失业率,6月份达到21.3%,但这一数字并未包括在周二发布的7月份的数据中。该报告在很大程度上低于预期,显示零售销售和工业生产增长放缓,这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两个引擎。7月份零售额同比仅增长2.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这两个指标均未达到预期,也低于6月份分别增长3.1%和4.4%的数据。7月份总体失业率为5.3%,高于6月份的5.2%。 消息公布后,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周二下跌0.05个百分点,至2.572%,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下跌0.4%,至1美元兑7.2864元人民币。中国基准的沪深300指数(CSI 300)下跌0.5%。 将中国青年失业率排除在外,将加剧分析中国经济数据的挑战。分析人士说,分析中国经济数据近年来变得更加困难。去年,中国政府推迟了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发布,该数据原定在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公布。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将一年期中期贷款便利利率(影响金融机构贷款)下调15个基点,至2.5%。该利率目前处于2014年推出以来的最低水平。该利率在6月份也下调了10个基点。尽管中国政府尚未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但预计下周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家庭的借贷成本。中国央行周二还将管理短期银行流动性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8%。 荷兰国际集团(ING)亚太研究主管Robert Carnell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市场原本预计,中国央行将等到9月份才会再次降息,而今天的降息表明,政府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担忧正在加剧。” 由于数十家开发商违约,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瘫痪了两年。最近几天,在中国最大的民营住宅建筑商碧桂园(Country Garden)未能偿还国际债券后,对房地产行业增长缓慢的担忧再次升温。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中植集团(Zhongzhi)有关联的实体也未能支付投资产品的款项。 周二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国新开工建筑数量同比下降24.5%。房地产投资下降8.5%,较上半年7.9%的降幅进一步恶化。
lg
...
Sue
1评论
2023-08-15
路透:中国经济放缓并非首次,但这次能“恶化”到什么程度?
go
lg
...
后的报复性消费狂潮从未发生。 但即使在
新
冠
疫情
爆发之前,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也处于世界最低水平,经济学家将其视为过度依赖债务驱动投资的经济体的一个关键结构性失衡。 经济学家将私营部门投资兴趣低迷以及中国7月份陷入通货紧缩的原因归咎于国内需求疲软。如果持续下去,通货紧缩可能会加剧经济放缓并加深债务问题。 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失衡比日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失去的十年”停滞前更为严重。 经济放缓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7月份的经济活动数据促使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如果没有更多财政刺激措施,中国可能难以实现今年约5%的增长目标,这仍然比许多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率要高得多。 鉴于市政债务水平较高,中国对大规模财政刺激的意愿也存在不确定性。 房地产市场约占经济活动的四分之一,它所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政策制定者阻止经济增长下滑的能力的担忧。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投资者将不得不适应低得多的增长。其中少数人甚至提出了日本式停滞的前景。 但其他经济学家表示,鉴于青年失业率超过21%,且通货紧缩压力打压了利润率,许多消费者和小企业可能已经感受到了经济衰退期间的痛苦。 降息会有帮助吗? 中国央行周二降息,令市场感到意外。 但经济学家警告称,削减幅度太小,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向市场发出信号,表明当局已准备好刺激经济。 进一步削减还可能带来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风险,这是中国极力避免的。 政策支持效果如何? 经济学家希望看到能够提高家庭消费占GDP比重的措施。 选择包括政府资助的消费券、大幅减税、鼓励更快的工资增长、建立一个包含更高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和更好、更广泛的公共服务的社会安全网。 最近的一次领导层会议上并未提出此类举措,但经济学家们期待12月举行的一次重要的党内会议能够进行更深刻的结构性改革。
lg
...
Peng
1评论
2023-08-15
中国房地产危机蔓延之际,数据又一记重拳!日元底线有待观察
go
lg
...
因为活跃的汽车出口和游客人数帮助抵消了
新
冠
疫情
后消费者复苏放缓的拖累。 不过,这一意外几乎没有影响日元汇率,目前日元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145日元的弱势区间,这一水平去年曾促使政府出手干预。 虽然干预再次成为日圆的关注焦点,但日本当局对汇率波动的速度表达了更多的担忧,而不是具体水平。不过,这条底线在哪里还有待观察。 在澳大利亚,6月当季工资增长保持稳定,但年度薪酬发放速度意外放缓。这一点,加上央行7月政策会议的温和纪要公布,支撑了澳大利亚央行将维持利率稳定的押注。 在企业界,一份监管文件显示,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购入美国住宅建筑商DR Horton、Lennar和NVR的股份。 这个时机很奇怪,因为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抑制了需求,但伯克希尔预计,由于待售房屋库存较低,建筑活动将会增加。
lg
...
风起
2023-08-15
上一页
1
•••
258
259
260
261
262
•••
64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经济突传坏消息!中国惊现前所未有的投资下滑 消费放缓期创四年来最长
lg
...
中国重磅消息突袭!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辞职报道后公开露面 迅速回应前所未有
lg
...
特朗普突传重磅!金融时报:美国宣布达成新的贸易协议 试图为消费者降低成本
lg
...
【黄金收评】黄金突然猛跌的原因在这!美国降息前景大变脸 金价跌近24美元
lg
...
市场更紧张了:中国经济活动全面降温!美联储大规模转鹰吓坏全球,黄金失守420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2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