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李
宁
(02331.HK)财报:去库存效果明显,商业运营能力优秀,轻装上阵可期
go
lg
...
,在港上市的国内体育运动服饰领先品牌的
李
宁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李
宁
”,02331.HK)发布2023年财报,去年实现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7%;实现归母净利31.87亿元,净利率为11.5%。全年经营性现金净额为46.88亿元,同比增19.8%。 透过该份财报,除了能看出
李
宁
过去一年营收稳增、现金流强劲之外,还清晰的看到,
李
宁
去库存已取得明显成效;此外,在面临2023年下半年整体宏观经营环境不佳的背景下,
李
宁
迅速调整并加强公司商品和渠道运营效率,展现出优秀的商业运营能力,未来轻装上阵可期。 去存库成效明显,存货增加趋势得到明显控制 众所周知,体育服饰行业中,库存管理是考察一家公司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库存管理既影响公司的运营效率,也直接影响到一家公司营收和净利等财务状况以及市场竞争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运动服饰品牌以及在港上市的公众公司,
李
宁
库存管理能力更是受到同行业公司、国内外投资机构关注。 而从
李
宁
2023年财报以及近三年财报中的存货数据对比中,能清晰够看到,
李
宁
去存库成效明显,公司近几年存货增加的趋势得到明显控制。 (数据来源:格隆汇整理)
李
宁
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当年存货为17.73亿元,相比2020年同比增31.72%;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当年存货为24.28亿元,相比2021年同比增36.94%,存货增速继续增加;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当年存货为24.93 亿元,仅同比增2.68%。 由此可见,从近三年存货同比增速上看,相比2021年和2022年存货同比较大幅度增加,2023年
李
宁
存货几乎同比停止增长,增速快速下降,存货增加的趋势得到明显控制。 从
李
宁
2023年渠道库存和各项存货指标来看,根据国信证券最新研报整理数据,
李
宁
渠道库存健康度较高。2023 年公司 6 个月新品售罄率 70-80%高段,公司年末全渠道库销比3.6个月,同比降低0.6个月,为过去五年最低水平。 此外,从
李
宁
营收账款年龄结构和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等指标来看,均处在历史合理健康区间。
李
宁
集团联席CEO钱炜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公司的库存管理水平处在过去5年来最好的水平。截至2023年年底,自有库存里,0-6个月内库存占比80%,7-12月库存占比14%,大于12个月库存仅占6%,而且多是常青款。 钱炜称,“过去5年,我们建立了一个以周为单位的库存管理体系,我们是可持续性的、体系化的库存管理。” 商业运营能力优秀,轻装上阵可期 在库存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背后,折射出
李
宁
极强的商业运营调整和渠道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数据来源:格隆汇整理)
李
宁
在2023年财报中表示,在全国范围内,集团精心规划店铺的开设,使门店布局更为合理,并建立了与各大商业集团的沟通和协商机制,以优化渠道成本。 一方面,通过在店铺视觉形象方面持续升级,成功推出全新的第九代店面形象,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购物体验及运动体验。数据显示,
李
宁
全新的九代店数量超过230家,九代店的平均月店效超50万元人民币,彰显出
李
宁
优秀的商业运营能力和对渠道的把控能力。 而通过对单店运营模式的不断探索和优化,
李
宁
已经将集团单店经营模型升级至2.0阶段,形成了一个从规划到执行、从过程到结果的全面优化体系。 门店销售计划业务的系统化实现,以及以店长为中心的管理机制的稳步推进,为提升单店效能和商品管理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到,
李
宁
线下店铺店效切实提升,通过去年积极处理低效店铺,改善整体店铺结构,并不断扩张在优质购物中心的业务版图,且在超级奥莱渠道实现了重大突破。 去年财报显示,在直营渠道方面,公司2023年收入69.07亿元,同比增长29.59%,收入占比为25%,其中同店销售增长低双位数,直营门店净开68家至1498家,门店同比增长4.8%,公司不断扩张在高线城市优质购物中心和奥莱渠道的门店布局,高层级市场(超大及一线城市)流水贡献稳中有升。 根据国信证券统计,2023
李
宁
全年门店数量达到7668 家,同比增加65 家。其中
李
宁
大货及中国
李
宁
同比减少55家至 6240 家(直营同比增加68 家至 1498 家,加盟同比减少123 家至 4742 家),
李
宁
YOUNG 同比增加120 家至 1428 家。 在商品运营方面,
李
宁
商品宽度和深度增加,专业鞋百万 IP 合计销量 1200 万双以上。2023年商品宽度增加中单位数,深度增加低单位数。新品 3 个月折扣率约 80%,新品 6个月售罄率 70%-80%高段。商品 SKU 聚焦和专业产品的影响力提升,专业鞋百万IP 销量超 1200 万双。 在童装业务方面,全年流水增长 30%-40%中段。
李
宁
YOUNG 持续优化商品结构,2023 年实现流水增速 30%-40%中段,同店增长 10%-20%高段,平均件单价提升中单位数,连带率提升 20%-30%低段,平均月店效提升 20-30%中段。 在财报中,
李
宁
表示,公司将继续优化高效的渠道布局,以提供更佳的产品体验、购物体验和运动体验。 未来,将加速整改低效门店,以专注提升门店效率作为主要目标,并在精细化运营的基础上,持续完善高效零售模式,并实现该模式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为新业务布局提供专业保障。 在健康库存和大店投入期结束、提升商业运营效率等利好因素下,展望2024 年,这也意味公司轻装上阵可期。 总结 从
李
宁
所处的体育产业赛道来看,未来成长空间依然颇具想象力。根据《“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期内,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达到5万亿元,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中长期看,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将达到5%左右,而当前占比仅为1%出头,体育产业增长速度有望超预期。 如今,在经过去库存后的
李
宁
,各项库存运营指标回归健康甚至达到几年新高,未来能够轻装上阵,中长期看,
李
宁
销量百万双级的多款跑鞋 IP 形成专业产品矩阵,证明品牌的专业度得到市场高度认可,继续看好专业品类拉动成长,结合当前
李
宁
港股15倍PE来看,处在体育产业赛道的
李
宁
未来或依然存在着部分α与β(即自身优势与行业景气)共振的成长机会。
lg
...
格隆汇
2024-03-26
大行评级|瑞银:上调
李
宁
目标价至23港元 上调今年至2026年每股盈测
go
lg
...
瑞银发表报告,将
李
宁
目标价由21港元上调至23港元,评级“中性”。公司的业绩会议指,年初至今销售按年持平,管理层指引今年销售额有中单位数升幅,纯利润率料介乎10%至15%(low-teens)。相信管理层采取较为防守性策略,以控制折扣及库存,包括主动控制分销商的订单。该行将公司今年至2026年各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2%至4%,以反映股份数目较少、毛利率较高及经营开支较高。
lg
...
格隆汇
2024-03-21
李
宁
2023净利下滑超20%,私有化传闻引关注
go
lg
...
李
宁
公司近日公布了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实现收入275.98亿元,同比增长7%,但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为31.8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1.6%。在业绩发布会上,
李
宁
本人还回应了近期市场上关于公司可能私有化的传闻,他表示任何能给投资者提高回报的方案都会考虑,但目前没有与私有化相关的信息可以报告。 数据显示,从2023年1月开始,公司港股价格持续走低,一度从80港元的高点跌至15港元附近,目前虽已回升至21港元以上,但仍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对于股价走低的原因,
李
宁
本人表示,股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并非他个人的责任。不过,他也坦言,任何能给投资者提高回报的方案公司都会考虑,但目前没有与私有化相关的信息。 事实上,私有化已经成为港股市场的一大趋势。据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港股市场大约80%的资金集中在20%的优质股上,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非常好的公司股份流通量很低,很多公司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融资功能,保留港股上市地位效益并不明显,这是港股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的主因之一。
lg
...
金融界
2024-03-21
大行评级|麦格理:上调
李
宁
目标价至27.4港元 评级“跑赢大市”
go
lg
...
麦格理发表报告指,
李
宁
去年底在降低渠道库存方面取得进展,减低作重大库存购回拨备的风险,估计今年增长集中于下半年,其上半年盈利料将倒退,但下半年有望反弹,首季至今数据反映零售销售按年持平,目标价上调5%,由26港元升至27.4港元,以反映较高的净利润率估算,评级“跑赢大市”。报告指,
李
宁
去年底渠道库存减少至3.6个月,按年减少0.6个月,亦好过该行预期的4至4.5个月。今年宏观经济仍然不明朗下,批发控制及对分销商的支援属影响库存的重要因素,定价方面仍然有纪律性。该行将
李
宁
今年纯利预测上调2.6%,以反映较高的利润率预测,将抵销销售额预测被下调的影响。
lg
...
格隆汇
2024-03-21
李
宁
(02331.HK)2023年营收稳增现金流强劲,将加大创新研发和深耕国内市场
go
lg
...
3月20日,国内运动服饰品牌龙头
李
宁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李
宁
”,02331.HK)在港交所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
李
宁
去年实现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7%;实现归母净利31.87亿元,净利率为11.5%。 对于公司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原因,
李
宁
在年报中表示,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持续恢复和公司品牌价值的提升。 梳理
李
宁
财报不难发现,公司坚持保证渠道库存健康,高线城市核心商圈布局,持续致力于品牌力、产品力提升、全年销售毛利率保持稳定,渠道库存已回归健康。而中长期来看,
李
宁
有望在强大品牌力与持续提升的业务能力基础上,保持稳健的收入扩张。 展望2024年,
李
宁
将继续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战略,聚焦七大业务变革赛道,并有序推进关键战略任务的实施,加快改革步伐以持续促进
李
宁
品牌的成长和盈利能力。 在2023年财报发布后,
李
宁
股价开盘直线拉上,截至当天中午12时,
李
宁
股价一度大幅反弹近7%。 3月21日午盘,
李
宁
股价再次反弹走强。截至当天中午12点港股收盘,
李
宁
股价报收21.850港元/股,涨幅1.86%。 经营业绩稳健,毛利率持平,现金流强劲 2023年我国在克服内外部困难,顶住各方压力下,全年实现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5.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2%。 作为大消费赛道公司,
李
宁
深耕国内市场,经营情况深受国内消费市场影响。尽管去年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温和修复态势,对居民就业和收入具正面影响,然而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还未完全释放,国内整体消费品市场仍承压。 但根据
李
宁
3月20日发布的2023年全年业绩,该公司财务状况依然表现稳健,由此可见
李
宁
过去一年在复苏与挑战的宏观环境下所展现出的稳健经营的风格 数据显示,
李
宁
去年实现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7%;实现归母净利31.87亿元,净利率为11.5%。毛利较同比上升6.9%至133.52亿元,2022年同期为124.85亿元。 从代表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看,去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8.4%,较2022年持平。 从现金流指标看,公司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近20%,现金流强劲。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公司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6.88亿元,同比增19.8%。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包括银行现金及手头现金,以及原到期日不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为54.44亿元。年内,公司运营资金保持在健康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同比上升。 其中,运营资金也保持健康水平,平均运营资金总额占收入比为7.6%,现金循环周期为35天。 在股东分红方面,
李
宁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8.54分人民币,全年股息将为每股普通股54.74分人民币,全年派息比率为45%。 加大研发投入,驱动产品创新,坚持长期主义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增长迅速,但面对的国内外同行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竞争也异常激烈,想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李
宁
在2023年报中称,公司专注于跑步、篮球、羽毛球、健身和运动生活等核心品类,推进运动科技创新,并融合中国潮流文化,提升专业产品的时尚感。通过技术创新,集团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强化
李
宁
品牌 形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这五大核心品类2023年全渠道零售流水录得正面增长,总额增 加12% ,其中跑步增加40% ,篮球同比持平,健身增加25%。 这得益于
李
宁
作为体育消费赛道的龙头公司,多年来持续聚焦篮球、跑步、健身、羽毛球等品类,坚持开发出高质量,高科技的好产品。 比如,在跑步领域,“超轻”“赤兔”“飞电”三款跑步产品,全部搭载全掌“
李
宁
䨻”高性能中底科技;“音速11”篮球鞋中底配置,升级为前后掌“
李
宁
䨻”,更注重篮球运动中的跑动性;在篮球类目方面,推出了全新的GCU地面控制系统科技台平,并推出“闪击”、“音速ULTRA”、“驭帅ULTRA” 等系列产品;健身类目方面,基于
李
宁
AT科技平台进行全新技术和面料的全面升级,推出全新“COOL SHELL凉爽科技”,搭载
李
宁
独家研发的十字立体纱线,速干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数值大幅超越国家标准,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
李
宁
单品牌的研发投入总计超30亿,为
李
宁
聚焦产品科技创新升级,完善专业运动产品矩阵提供了强大后盾。 综合公司去年财报和公司发展路线看,长期看,公司未来在产品研发设计、商品营销方式、柔性供应链开发、新兴渠道的发展以及公司业务体系等方面依然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从而带领公司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未来继续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战略,深耕国内市场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来看,欧美降息在即,出口市场有望提振。此外,我国在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持下,宏观经济也有望进一步复苏,消费市场进一步复苏。
李
宁
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模式,聚焦七大业务变革赛道,并有序推进关键战略任务的实施,深耕国内市场,加快改革步伐以持续促进
李
宁
品牌的成长和盈利能力。 对于
李
宁
中长期的增长驱动力,不少券商也给出了预期。 浦银国际一篇研报认为,中长期看,作为单一品牌运动服饰企业,
李
宁可
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拓展新品类。然而,凭借
李
宁
较强的品牌力与研发设计能力,我们相信
李
宁
在中长期有望逐步在新品类和新赛道 (比如女子和户外)上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基于成熟的大货业务以及高速成长的儿童业务,
李
宁
试图进一步扩展客群维度,以校园渠道覆盖青少年客群。公司对品类和客群的拓展将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开展,有望带给
李
宁
业务更多的扩容空间。 国信证券一篇研报也认为,中长期看,公司销量百万双级的多款跑鞋 IP 出现,形成专业产品矩阵,证明品牌的专业度得到市场高度认可,继续看好专业品类拉动成长。 海通国际则表示,
李
宁
公司渠道库存已下降至合理水位,窜货管控成效渐显,2024年轻装上阵。
李
宁
拥有多个运动鞋类/服装的技术平台,以及篮球鞋和跑鞋的4+4矩阵完善和多个长寿产品系列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和消费力的恢复,中国运动行业增速将有所恢复,公司或受益大环境进一步回暖。
lg
...
格隆汇
2024-03-21
李
宁
(02331.HK)2023年营收稳增现金流强劲,将加大创新研发和深耕国内市场
go
lg
...
3月20日,国内运动服饰品牌龙头
李
宁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李
宁
”,02331.HK)在港交所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
李
宁
去年实现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7%;实现归母净利31.87亿元,净利率为11.5%。 对于公司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原因,
李
宁
在年报中表示,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持续恢复和公司品牌价值的提升。 梳理
李
宁
财报不难发现,公司坚持保证渠道库存健康,高线城市核心商圈布局,持续致力于品牌力、产品力提升、全年销售毛利率保持稳定,渠道库存已回归健康。而中长期来看,
李
宁
有望在强大品牌力与持续提升的业务能力基础上,保持稳健的收入扩张。 展望2024年,
李
宁
将继续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战略,聚焦七大业务变革赛道,并有序推进关键战略任务的实施,加快改革步伐以持续促进
李
宁
品牌的成长和盈利能力。 在2023年财报发布后,
李
宁
股价开盘直线拉上,截至当天中午12时,
李
宁
股价一度大幅反弹近7%。 3月21日午盘,
李
宁
股价再次反弹走强。截至当天中午12点港股收盘,
李
宁
股价报收21.850港元/股,涨幅1.86%。 经营业绩稳健,毛利率持平,现金流强劲 2023年我国在克服内外部困难,顶住各方压力下,全年实现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5.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2%。 作为大消费赛道公司,
李
宁
深耕国内市场,经营情况深受国内消费市场影响。尽管去年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温和修复态势,对居民就业和收入具正面影响,然而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还未完全释放,国内整体消费品市场仍承压。 但根据
李
宁
3月20日发布的2023年全年业绩,该公司财务状况依然表现稳健,由此可见
李
宁
过去一年在复苏与挑战的宏观环境下所展现出的稳健经营的风格 数据显示,
李
宁
去年实现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7%;实现归母净利31.87亿元,净利率为11.5%。毛利较同比上升6.9%至133.52亿元,2022年同期为124.85亿元。 从代表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看,去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8.4%,较2022年持平。 从现金流指标看,公司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近20%,现金流强劲。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公司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6.88亿元,同比增19.8%。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包括银行现金及手头现金,以及原到期日不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为54.44亿元。年内,公司运营资金保持在健康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同比上升。 其中,运营资金也保持健康水平,平均运营资金总额占收入比为7.6%,现金循环周期为35天。 在股东分红方面,
李
宁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8.54分人民币,全年股息将为每股普通股54.74分人民币,全年派息比率为45%。 加大研发投入,驱动产品创新,坚持长期主义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增长迅速,但面对的国内外同行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竞争也异常激烈,想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李
宁
在2023年报中称,公司专注于跑步、篮球、羽毛球、健身和运动生活等核心品类,推进运动科技创新,并融合中国潮流文化,提升专业产品的时尚感。通过技术创新,集团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强化
李
宁
品牌 形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这五大核心品类2023年全渠道零售流水录得正面增长,总额增 加12% ,其中跑步增加40% ,篮球同比持平,健身增加25%。 这得益于
李
宁
作为体育消费赛道的龙头公司,多年来持续聚焦篮球、跑步、健身、羽毛球等品类,坚持开发出高质量,高科技的好产品。 比如,在跑步领域,“超轻”“赤兔”“飞电”三款跑步产品,全部搭载全掌“
李
宁
䨻”高性能中底科技;“音速11”篮球鞋中底配置,升级为前后掌“
李
宁
䨻”,更注重篮球运动中的跑动性;在篮球类目方面,推出了全新的GCU地面控制系统科技台平,并推出“闪击”、“音速ULTRA”、“驭帅ULTRA” 等系列产品;健身类目方面,基于
李
宁
AT科技平台进行全新技术和面料的全面升级,推出全新“COOL SHELL凉爽科技”,搭载
李
宁
独家研发的十字立体纱线,速干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数值大幅超越国家标准,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
李
宁
单品牌的研发投入总计超30亿,为
李
宁
聚焦产品科技创新升级,完善专业运动产品矩阵提供了强大后盾。 综合公司去年财报和公司发展路线看,长期看,公司未来在产品研发设计、商品营销方式、柔性供应链开发、新兴渠道的发展以及公司业务体系等方面依然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从而带领公司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未来继续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战略,深耕国内市场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来看,欧美降息在即,出口市场有望提振。此外,我国在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持下,宏观经济也有望进一步复苏,消费市场进一步复苏。
李
宁
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模式,聚焦七大业务变革赛道,并有序推进关键战略任务的实施,深耕国内市场,加快改革步伐以持续促进
李
宁
品牌的成长和盈利能力。 对于
李
宁
中长期的增长驱动力,不少券商也给出了预期。 浦银国际一篇研报认为,中长期看,作为单一品牌运动服饰企业,
李
宁可
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拓展新品类。然而,凭借
李
宁
较强的品牌力与研发设计能力,我们相信
李
宁
在中长期有望逐步在新品类和新赛道 (比如女子和户外)上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基于成熟的大货业务以及高速成长的儿童业务,
李
宁
试图进一步扩展客群维度,以校园渠道覆盖青少年客群。公司对品类和客群的拓展将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开展,有望带给
李
宁
业务更多的扩容空间。 国信证券一篇研报也认为,中长期看,公司销量百万双级的多款跑鞋 IP 出现,形成专业产品矩阵,证明品牌的专业度得到市场高度认可,继续看好专业品类拉动成长。 海通国际则表示,
李
宁
公司渠道库存已下降至合理水位,窜货管控成效渐显,2024年轻装上阵。
李
宁
拥有多个运动鞋类/服装的技术平台,以及篮球鞋和跑鞋的4+4矩阵完善和多个长寿产品系列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和消费力的恢复,中国运动行业增速将有所恢复,公司或受益大环境进一步回暖。
lg
...
格隆汇
2024-03-21
大行评级丨麦格理:升
李
宁
目标价至27.4港元 料下半年盈利反弹
go
lg
...
麦格理发表报告指,
李
宁
(2331.HK)去年底在降低渠道库存方面取得进展,减低作重大库存购回拨备的风险,估计今年增长集中于下半年,其上半年盈利料将倒退,但下半年有望反弹,首季至今数据反映零售销售按年持平,目标价上调5%,由26港元升至27.4港元,以反映较高的净利润率估算,评级跑赢大市。报告指,
李
宁
去年底渠道库存减少至3.6个月,按年减少0.6个月,亦好过该行预期的4至4.5个月。今年宏观经济仍然不明朗下,批发控制及对分销商的支援属影响库存的重要因素,定价方面仍然有纪律性。该行将
李
宁
今年纯利预测上调2.6%,以反映较高的利润率预测,将抵销销售额预测被下调的影响。
lg
...
金融界
2024-03-21
大行评级|高盛:维持
李
宁
“中性”评级及目标价22港元 业绩令人感到惊喜
go
lg
...
高盛发表报告指,
李
宁
业绩优于市场原先忧虑水平,去年底止渠道库存水平改善,令人感到惊喜。该行指出,
李
宁
上季零售销售去化按年增长约20%至24%,略高于该行原先预期,对比同业安踏旗下品牌去化率为介乎十数个百分点至30%不等,预期今年销售增长及利润率将仍是投资者关注重点,期望管理层可透露未来业务增长指引、经营开支计划、门店网络进一步优化等展望。高盛维持对
李
宁
的“中性”评级,目标价22港元,对应预测2024年市盈率约16倍。
lg
...
格隆汇
2024-03-20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0.08% 影视娱乐股强势腾讯音乐涨11%
go
lg
...
节档热情,院线及制片方有望持续受益。
李
宁
涨超5%,
李
宁
公布的业绩显示,2023年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长6.96%;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31.87亿,同比下降21.58%。营收略超预期,券商预期基本在273-274亿;溢利略超预期,券商预期在30.36到31.56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46.88亿元,相比2022年的39.14亿增长近20%。公司拟派末期息每股0.1854元人民币,加上中期息0.362元,全年共派0.5474元人民币,派息比例提升至45%,2022年为30%。按最新股价算,股息率为2.93%。 分析人士指出,按最新利润,公司目前PE为15倍,此次公布的业绩营收端和利润端均略超预期,对股价形成正面反应。
lg
...
金融界
2024-03-20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0.08%,恒生科技指数涨0.65%
go
lg
...
科技指数涨0.65%,金山云涨超8%,
李
宁
涨超5%,蔚来跌超5%,小米集团跌超2%。
lg
...
金融界
2024-03-20
上一页
1
•••
20
21
22
23
24
•••
6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彭博独家爆料道中国政府重磅计划 或有助加快清理4.08亿平方米房市过剩库存
lg
...
中国经济突传坏消息!彭博:中国经济活动大幅放缓 关键指标令人失望
lg
...
重大转向:普京-特朗普会晤倒计时!中国经济传坏消息,今日别忘了“恐怖数据”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贸易战开始冲击中国!PPI数据给100%降息泼冷水,日元领涨
lg
...
路透:中国又一位高级外交官被拘留问话!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