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李
彦
宏
:2027年之前,国内一线城市不再需要限购限行
go
lg
...
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
彦
宏
预判指出,智能交通方案将使得2027年之前,中国一线城市不再需要限购限行,从而激活汽车消费,为城市疫情之后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2032年之前,靠交通效率的提升,拥堵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
lg
...
金融界
2023-01-10
内部腐败惊人,高管拿PPT给老板画饼,没人说真话!互联网大佬们坐不住了!马化腾、刘强东、
李
彦
宏
集体反思
go
lg
...
。这其中,腾讯马化腾、京东刘强东、百度
李
彦
宏
等先后爆出猛料。 刘强东: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骗子 刘强东在京东内部的“丰富而有料”的讲话最先流了出来。 11月20日,刘强东召集所有高管,进行了一场近四小时的管理培训会议,随后12月又召开了经营理念视频学习会。在这两次会议上,刘强东言辞激烈,金句频出。 在11月20日的会上,刘强东当着所有高管的面多次使用“骗子”一词,并声称“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骗子”。据悉,京东内部有人写了精美的PPT在会议上给刘强东洗脑,但最终执行出来和目标差距太大了。洗脑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或者说持续洗脑。” 刘强东在猛烈批判“骗子行为”后,点出了他心中对自己讲真话的高管,他举例说在一次京东零售战略会上:“整个京东零售,只有1.5个人在会上说真话、提问题。0.5是缪钦,1是姚彦中。” 在这场“让高管们冷汗迭出”的痛批会后不久,刘强东就付出了行动。 11月24日,刘强东在内部发出“2000多名京东中高层降薪,同时给集团一线员工增加福利”的全员信,将在年底前对10%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末位淘汰,自明年1月1日起,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降薪10%~20%不等。 在高管降薪的同时,京东提高了基层员工的福利待遇。内部信显示,自2023年1月1日起,将逐步为10几万德邦的兄弟们(不管是外包还是自有)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刘强东表示,他本人将再捐款1亿元,集团以及各个BGBU(事业群和业务线)也会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无论是工伤还是非工伤,任何一个在职的京东员工只要发生重大不幸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生命,其子女将由该基金抚养最长到22周岁。 此外,京东零售等业务线开启了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高层架构调整”,而本次被“拿下”的高管之一在京东内部以“善做PPT闻名遐迩”。 马化腾:腾讯内部腐败形势严峻 看了会被吓死 刘强东的讲话在头部互联网企业中,犹如投下深水炸弹,引起了强烈方向。不久之后,在腾讯内部员工大会,马化腾也加入了刘强东的行列。 12月15日,腾讯在线召开内部员工大会。在马化腾讲话严厉,并把很多内部管理干部都知道,但不准备摆上台面讨论的问题全都放在了台面上,公布于众。 马化腾直言腾讯内部腐败形势严峻,触目惊心。马化腾表示“ 经过今年的严查,很多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涉及到中产阶级。我跟你说了,你没机会看,你看了之后,会被吓死的。”“看了调查结果我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很多业务做不了。当然做不了。这么多漏洞被发现,(企业)可以”不应该做的。” 马化腾还敲打了部分高管,“你活不下去了,还得靠别人续命,(结果)周末还可以舒服地踢球”,马化腾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你连创业的压力都没有,我们给你压力,好吗。” 此外,马化腾还表示不相信买量战术。“IEG说部分游戏也是买量的问题,现在我不相信了。”马化腾表示,腾讯今年加强了内部审计和控制,发现“买量业务存在很多问题”。“团队每天想着自己能在里面赚多少钱,然后帮公司做点生意,是没有意义的,”马化腾说。
李
彦
宏
:自研产品只占收入20%多跟贸易公司有什么区别 在刘强东、马化腾先手出手之后,这波互联网老板整顿潮传到了百度。 1月3日,一篇题为“简单之约:谈机会谈挑战,新思考新要求”的文章发布在百度内网,其内容取自2022年12月末,
李
彦
宏
面向全体员工的一场内部直播,执掌百度人力资源体系的资深副总裁崔珊珊主持了这场直播。 一向性格温和的
李
彦
宏
直指公司内部管理、业务上的各种问题。
李
彦
宏
多次强调财务指标的健康性,不能只看收入,要看利润,更要看投入产出比。他连续指出:“一个明星业务、一个高增长业务,仔细一看,自研产品只占收入的20%多,70%多的东西都是转售。那跟贸易公司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那么多人在做研发,一万多工程师,研发投入占收入的20%多,跟业绩实际获得的效果却有这么大的反差,这个问题有多少人意识到?有多少人意识到了其实这个收入质量不高?”
李
彦
宏
直言“短期说‘亏是因为高速成长’是行的,但是长期是不行的。” 对于大公司因为层级不够扁平、汇报线过长导致的理念变形问题,
李
彦
宏
也用了不少篇幅进行反思。
李
彦
宏
进一步对高层理念的落地窘境进行剖析:公司可能有5、6个层级,传到最基层、一线员工的时候,员工根本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事,或者他虽然理解了,但是不觉得“这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就导致越往下做,就越在做短期的事。 “大家在那儿玩命地打,公司要GMV我就做GMV ,公司要DAU我就做DAU,公司要收入就想办法把流水变成收入。有时候我们对于业务的理解变成了〝层层递减”。”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这是很糟糕的,尤其是当我们愿意花很多钱去投入的时候。高层愿意为长期结果投入,今年不赚钱可以,三年不赚钱可以,五年不賺钱也OK,但我希望你七年之后赚钱。可实际上当我们在执行的时候,有人去看七年后的事情吗?”
李
彦
宏
鼓励员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事情除了满足OKR之外,应该跳出这个范围,看看设置的目标对业务的长期成长、长期健康有没有作用。 虽然不知道这波互联网“一把手们”集体反思风潮刮向何处,但是这将注定是给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留下值得思考的一页。
lg
...
金融界
2023-01-06
李
彦
宏
反思百度周报问题:有些人的周报永远是好消息 永远看不到我们哪些进展不符合预期
go
lg
...
度内网,其内容取自2022年12月末,
李
彦
宏
面向全体员工的一场内部直播,执掌百度人力资源体系的资深副总裁崔珊珊主持了这场直播。 一向性格温和的
李
彦
宏
直指公司内部管理、业务上的各种问题。 针对独具互联网企业特色的周报问题,
李
彦
宏
表示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写周报用三种颜色,绿色是好消息,红色是坏消息,黑色是正常内容。有些人的周报永远是好消息,这儿又提升了多少,那儿又超过了谁谁谁,永远看不到我们哪些进展不符合预期。但是他负责的那些事儿,真的永远都是符合预期的吗?如果你不说哪些东西不符合预期,在哪儿遇到了困难,你的上级怎么帮你?反而你的上级都被你蒙住了,他以为你做得特别好,不需要任何帮助。有时候这些同学也不是“成心”,就是个认知问题,没有站在那个高度去看,所以我要把这些东西说出来,来帮助他站到那个高度上去。
lg
...
金融界
2023-01-06
李
彦
宏
内部反思百度业务:70%多的东西都是转售 跟贸易公司有什么区别?
go
lg
...
度内网,其内容取自2022年12月末,
李
彦
宏
面向全体员工的一场内部直播,百度资深副总裁崔珊珊主持了这场直播。 一向性格温和的
李
彦
宏
直指公司内部管理、业务上的各种问题。
李
彦
宏
表示百度高管们对商业的本质,很多人理解不深。
李
彦
宏
表示指出我们的一个明星业务、一个高增长业务,仔细一看,自研产品只占收入的20%多,70%多的东西都是转售。那你跟贸易公司有什么区别呢?贸易也是从这儿买回来,从那儿卖出去。我们那么多人在做研发,一万多的工程师,研发投入占收入的20%多,跟我们业绩实际获得的效果却有这么大的反差,这个问题有多少人意识到了?有多少人意识到了其实这个收入质量不高?
lg
...
金融界
2023-01-06
李
彦
宏
反思百度业务:大家对商业本质理解不深 很多人认为新业务亏钱是理所应当的
go
lg
...
度内网,其内容取自2022年12月末,
李
彦
宏
面向全体员工的一场内部直播,百度资深副总裁崔珊珊主持了这场直播。 一向性格温和的
李
彦
宏
直指公司内部管理、业务上的各种问题。
李
彦
宏
表百度高管们对商业的本质,很多人理解不深。
李
彦
宏
称“我在10月份总监会上也讲过,很多人对商业的本质理解是不深的。由于我们很多新业务都在亏钱,所以时间长了以后,大家觉得亏钱是理所应当的,不会去想这个业务是再过三年能赚钱、还是再过五年能赚钱、还是再过一百年也不会赚钱。”“这些新业务在设置OKR的时候,最长的维度就是年度,年度OKR里写收入的增长目标是多少。可是这个收入是怎么来的,质量怎么样?这个问题,不要说普通的员工,即使是很高级别的管理者思考得也不多。
lg
...
金融界
2023-01-06
李
彦
宏
反思百度内部:要做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否则就是自嗨
go
lg
...
度内网,其内容取自2022年12月末,
李
彦
宏
面向全体员工的一场内部直播,百度资深副总裁崔珊珊主持了这场直播。 一向性格温和的
李
彦
宏
直指公司内部管理、业务上的各种问题。
李
彦
宏
表示百度依然非常看重技术投入和创新的,希望通过创新带动增长。与以往不同的是,
李
彦
宏
还强调了技术与市场的匹配,让技术专家不要“自嗨”,做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 “我们那么多人在做研发,一万多工程师,研发投入占收入的20%多,跟业绩实际获得的效果却有这么大的反差,这个问题有多少人意识到?有多少人意识到了其实这个收入质量不高?”“很多时候出于个人能力局限,还是我们体制、机制的局限,导致一些技术同学做的事儿离市场很远,很多时候是自嗨。”
李
彦
宏
说,“他以为做的很不错,我发了顶会论文,我申请了专利,我打了什么榜。但是过了一年两年之后发现说,这东西没有被用。”
李
彦
宏
先后讲到。 他看到一些技术表明上被用了,但去问业务“愿意为这个技术付多少钱”得到的是“白用可以,让我出预算,我不愿意出。” “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对技术人员是很大的打击,是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公司也是资源浪费。”
李
彦
宏
举了Robotaxi的例子。他最看重“萝卜快跑”的单量,并不仅是为了收入,而是因为单量代表用户需求,也是反馈。单量越多,代表市场反馈越多,百度自动驾驶技术提升速度就更快。
lg
...
金融界
2023-01-06
李
彦
宏
:要做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否则就是自嗨
go
lg
...
单之约”),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李
彦
宏
在讲话中强调了他长期关注的话题“技术和创新”,他说“我们的研发强度、研发占整个收入的比例是比腾讯高的。我们信这个,虽然也觉得现在亏钱亏得很厉害,但相信未来它会有相应的回报。”
李
彦
宏
称,多年来,百度的技术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超过20%,在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凤毛麟角。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百度对公司经营的策略——更希望技术上的创新,而不是借助商业模式或者烧钱来推动业务收入增长。
李
彦
宏
在全员会上说,百度依然非常看重技术投入和创新的,希望通过创新带动增长。与以往不同的是,
李
彦
宏
还强调了技术与市场的匹配,让技术专家不要“自嗨”,做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 “很多时候出于个人能力局限,还是我们体制、机制的局限,导致一些技术同学做的事儿离市场很远,很多时候是自嗨。”
李
彦
宏
说,“他以为做的很不错,我发了顶会论文,我申请了专利,我打了什么榜。但是过了一年两年之后发现说,这东西没有被用。” 他看到一些技术表明上被用了,但去问业务“愿意为这个技术付多少钱”得到的是“白用可以,让我出预算,我不愿意出。” “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对技术人员是很大的打击,是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公司也是资源浪费。” 事实上,这并不是2022年
李
彦
宏
第一次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谈起的技术和创新。2022年10月在公司内部总监会上,
李
彦
宏
完整的讲述了百度的创新理念——“创新驱动增长,反馈驱动创新”。
李
彦
宏
说“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不是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就突然能够造出一个摩天大楼,创新是市场不断地给反馈,才有机会往前走、实现创新。” 他要求各个业务“闭环化”思考问题。他说百度是全球为数不多、全栈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从芯片(昆仑芯)、框架(飞桨)、模型(文心大模型等)、应用(搜索、自动驾驶等)都有覆盖。这是百度的优势和根本,如果每一层之间都有反馈,借助反馈,就可以实现端到端优化。
李
彦
宏
举了Robotaxi的例子。他最看重“萝卜快跑”的单量,并不仅是为了收入,而是因为单量代表用户需求,也是反馈。单量越多,代表市场反馈越多,百度自动驾驶技术提升速度就更快。
lg
...
金融界
2023-01-06
李
彦
宏
首谈chatGPT:把酷技术变成人人需要的产品才是最难的
go
lg
...
单之约”),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李
彦
宏
告诉全体员工,“面对挑战,要抢机会、讲创新。”
李
彦
宏
在这次内部讲话中,强调了对技术投入和创新的坚持、对公司管理的要求和对未来的信心。
李
彦
宏
在讲话中强调了他长期关注的话题“技术和创新”,他说“我们的研发强度、研发占整个收入的比例是比腾讯高的。我们信这个,虽然也觉得现在亏钱亏得很厉害,但相信未来它会有相应的回报。” 他同时指出公司存在的诸多问题,他要求每个人都要正视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有些人的周报永远是好消息,这儿又提升了多少,那儿又超过了谁,永远看不到我们哪些进展不符合预期。但是他负责的那些事儿,真的永远都是符合预期的吗?”
李
彦
宏
提到,百度一个高成长的明星业务,仔细一看自研产品只占收入的 20% 多,剩下 70% 多的东西都是个转售。“这跟贸易公司有什么区别?”“我们那么多人在做研发,一万多名工程师,占收入 20% 多的研发投入。实际业务效果有这么大的反差,有多少人意识到了?”
李
彦
宏
说。
李
彦
宏
还指出百度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说做的技术市场不需要就是自嗨。他分享了自己对当前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问答程序“chatGPT”的看法。在
李
彦
宏
看来,“把这么酷的技术变成人人需要的产品”才是最难的。他希望百度新的一年“至少能有一个高成长、有创新的业务,真正的above and beyond our expectation。” “很多人认为新业务亏钱是理所应当的” 2021年在香港二次上市,百度在招股书中提出公司三个增长引擎,面向公司内部称为“三个增长曲线”。 第一个增长曲线是搜索为基础“移动生态”,有百度App、好看视频、百度贴吧等多个应用程序。这是百度的核心收入来源,今年第三季度百度收入 325 亿元。 第二增长曲线是智能云,第三曲线是智能驾驶和其他的增长计划,比如芯片、造车、小度等。根据百度财报,第三季度百度广告收入之外的业务营收增长25%,推动公司收入增长。
李
彦
宏
说,百度更加注重技术的投入,更加注重第二增长曲线,第三增长曲线。在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上的投入,占整个百度的收入、利润比例可能更大一些,百度的研发强度,研发占总收入的比例是比许多科技公司更高。“我们也信这个,虽然现在亏钱亏的很厉害,但未来它会有相应的回报。” 问题在于“大家对商业的本质,很多人理解不深”。他发现“百度很多新业务都在亏钱,那么时间长了之后,大家觉得亏钱是理所应当的”,甚至百度的一些高管也不会去想“业务是再过三年能赚钱,还是再过五年能赚钱,还是再过一百年也不会赚钱”。他反问道,“我们在执行的时候,有人去看七年之后的事情吗?”
李
彦
宏
说,百度已经开始调整,毛利比收入更加有质量。“我们早年做搜索业务,有一部分收入来自联盟,联盟的流量其实是买来的,挣的钱要和这些流量的伙伴来进行分成。”
李
彦
宏
说,“但是到后来做各种各样新业务的时候,大家慢慢忘了:为什么我要做这个新业务,为什么我一年要亏10亿、50亿去做这个东西。”
李
彦
宏
还要求关注经营利润:“有些业务虽然有毛利,但把研发和各种什么费用一减掉,还是亏的。短期说亏是因为高速成长是行的,但是长期来讲是不行的。” 现金流一样重要:“虽然账面上有收入,实际上那些钱没收回来,都是客户欠你的钱。很多很多To B公司,不是没有利润,是没有现金流,最后资金断裂,死掉了。很多很多这样的公司。” “有些技术离市场很远,很多时候是自嗨” 多年来,百度的技术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超过 20%,在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凤毛麟角。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百度对公司经营的策略——更希望技术上的创新,而不是借助商业模式或者烧钱来推动业务收入增长。
李
彦
宏
在全员会上说,百度依然非常看重技术投入和创新的,希望通过创新带动增长。与以往不同的是,
李
彦
宏
还强调了技术与市场的匹配,让技术专家不要“自嗨”,做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 “很多时候出于个人能力局限,还是我们体制、机制的局限,导致一些技术同学做的事儿离市场很远,很多时候是自嗨。”
李
彦
宏
说,“他以为做的很不错,我发了顶会论文,我申请了专利,我打了什么榜。但是过了一年两年之后发现说,这东西没有被用。” 他看到一些技术表明上被用了,但去问业务“愿意为这个技术付多少钱”得到的是“白用可以,让我出预算,我不愿意出。” “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对技术人员是很大的打击,是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公司也是资源浪费。” 事实上,这并不是 2022 年
李
彦
宏
第一次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谈起的技术和创新。2022年10月在公司内部总监会上,
李
彦
宏
完整的讲述了百度的创新理念——“创新驱动增长,反馈驱动创新”。
李
彦
宏
说“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不是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就突然能够造出一个摩天大楼,创新是市场不断地给反馈,才有机会往前走、实现创新。” 他要求各个业务“闭环化”思考问题。他说百度是全球为数不多、全栈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从芯片(昆仑芯)、框架(飞桨)、模型(文心大模型等)、应用(搜索、自动驾驶等)都有覆盖。这是百度的优势和根本,如果每一层之间都有反馈,借助反馈,就可以实现端到端优化。
李
彦
宏
举了Robotaxi的例子。他最看重“萝卜快跑”的单量,并不仅是为了收入,而是因为单量代表用户需求,也是反馈。单量越多,代表市场反馈越多,百度自动驾驶技术提升速度就更快。 AIGC令人兴奋,更重要的是做成人人需要的产品 去年 11 月底,美国人工智能机构 OpenAI 推出聊天机器人应用chatGPT,人们只需要输入问题,chatGPT就能给出看上去准确且有意义的回答。 chatGPT上线不到五天,就吸引了 100 万人用它写代码、回答问题、创作剧本、做游戏设定等等。一度有人提出搜索引擎将会受到重大冲击,存在价值会大打折扣。 根纽约时报报道,12 月下旬,谷歌 CEO 在内部发起了与chatGPT有关的“红色警报”,让员工充分警惕chatGPT。据了解,红色警报在谷歌代表最严重、紧迫的业务警告。在全员会上,
李
彦
宏
也被员工问到如何评价引发巨大关注的 chatGPT,百度有什么部署。
李
彦
宏
说,最近有许多人问他类似的问题,不只是同业、同领域的朋友,还有许多不同领域,跨界的人都在关注,“很高兴我们天天琢磨的技术方向,能够让这么多人关注,确实是挺不容易的。” 他认为不论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比如输入一句话生成图片),还是chatGPT,都是技术、尤其是AI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产生出来的新的机会。“这其实就是属于百度的机会,我们准备度上是最好的。” 过去一年,百度推出人工智能作画辅助工具文心一格,并与出版商、设计师合作,探索可能的商业化空间。今年 7 月,
李
彦
宏
在百度世界大会上说,AIGC技术的成熟,代表AI从理解内容,走向了生成内容,AI作画、创作视频、甚至构建虚拟世界,可能会变得像手机拍照一样简单。未来十年,AIGC将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可以实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百倍千倍的生产速度,去生成AI原创内容。 技术前景诱人,但
李
彦
宏
在全员会中透露着谨慎。他提醒,现在这个机会还不是很清晰,技术能做到这一步,它会变成什么样的产品、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在这个链条上,其实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李
彦
宏
说,一方面他很激动、兴奋,但也觉得有很大责任,“我们是个商业机构,能不能把这么酷的技术变成人人需要的产品?”这一步才是最难的,他觉得这很伟大、最能产生影响力。 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有新业务跑出来 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会上,
李
彦
宏
告诉参会的分析师们,随着大城市新冠疫情缓解,百度在旅游、本地服务等垂直领域的广告收入应该会反弹。 随着中国调整新冠病毒防控政策,
李
彦
宏
预期正变成现实。根据多家在线酒旅平台数据,从12月中旬以来,元旦出行的火车票、机票预订量持续增长,单日增幅超过30%。 在全员会上,
李
彦
宏
说他经济的长期发展感到乐观,有挑战不表明没有机会,“不论是对于中国的机会,对于百度的机会,对于我们每一位同学的机会,还是有非常非常多能够让人期待的地方”。 “中国人很想干事儿,非常勤奋,非常努力,一旦有机会的话,就很多人真的会冲上去”这是整个民族的特点。“我很推崇这样一种文化,这样一个民族的特点”。
李
彦
宏
说。 全员会的最后,
李
彦
宏
还分享了自己新一年的目标。他说对于新业务来说,不论团队上报的指标是什么,他都会设定一个高不少的指标。 对于多个业务,
李
彦
宏
不用“和”而是用“或”把它连接起来。“有三个或者四个新业务,只要有一个业务跑出来,我就觉得做的不错”。 多位百度内部人士说,目标设定的方式体现“Robin理性乐观主义者”的一面。
李
彦
宏
说,现在离2022年已经没几天,那个“或”还是0,希望 2023 年“或”出来一个1。“有机会,但不容易,设目标应该设成这样子。”
lg
...
金融界
2023-01-06
百度新增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务
go
lg
...
志祥,注册资本约134.2亿人民币,由
李
彦
宏
和崔珊珊分别持股99.5%和0.5%。 天眼查信息: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22822
lg
...
金融界
2022-12-28
无人驾驶时代大幕拉开,洞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之路
go
lg
...
驶技术的落地也颇有信心。比如百度CEO
李
彦
宏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都曾公开或侧面表示,预计在2025年无人驾驶技术将会进入规模化的商用阶段。 此外,在政策上国家也非常支持。除了北京发放的自动驾驶无人化通知书外,今年7月,深圳也发布了我国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为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据悉,全国近30个城市已累计为80余家企业发放了超过1000张道路测试牌照,推动企业高等级智能网联汽车在特定场景、特殊区域开展规模化载人载物测试。 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就有10余家企业,其中上汽、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开启了商业化之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启试点运行,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产业协同效应的作用下,无人驾驶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不断的市场教育,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自动驾驶买单。在消费者的需求带动下,以无人驾驶为核心卖点的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成为车企汽车销售的中心地位。这也就意味着,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前景逐渐明朗,相关企业也有了更多的动机去研发。 根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内无人驾驶领域的融资事件已经超过了100起。企业有了融资就能更好地发展技术,技术越成熟,商业化落地越顺畅;商业化规模越大,技术上的突破也就越快,在两者的正向推动下,无人驾驶乃是智能化有望提前成熟,走在世界的前列。 新技术的价值,在于能够孕育出新商业,尤其是技术含量颇高的无人驾驶,在未来拥有着无广阔的想象空间。 除了新能源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相关企业之外,无人矿车、物流无人车等细分领域也得到了资本的重视和巨头的青睐。比如新石器在今年2月和9月就获得了两次融资,无人矿山领域的慧拓,不仅在今年已经进行了两次融资,还获得了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大客户的复购订单。 在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减速的环境下,细分领域的企业仍能得到资本的肯定,这足以说明无人驾驶赛道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无人驾驶的涉及面颇广,芯片、传感器、整车制造、AI算法等赛道的兴衰,都与无人驾驶紧密相关。无人驾驶的前景越好,其他产业链的相关企业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天眼查数据也证实了这点,立身于集成电路、技术和出行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们,在今年都获得了来自车企的大笔融资。 综合来看,在基础稳固、前景明朗、政策推动、以及各赛道企业齐心合力的作用下,我国对无人驾驶的探索已经走向了正向发展的阶段,无人驾驶时代即将到来。
lg
...
金融界
2022-12-02
上一页
1
•••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路透独家爆料中国政府大计划 标志对数字资产立场的重大转变
lg
...
重磅前瞻!美联储纪要或揭示内部“严重”分歧
lg
...
特朗普又祭出新招:全球科技行业瑟瑟发抖!鲍威尔万众瞩目
lg
...
【美股收评】美联储“鹰派”会议纪要加剧市场担忧!三大股指涨跌不一,科技股全线承压
lg
...
中美突传重磅!路透独家:英伟达正为中国开发新的AI芯片 比H20更强大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