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张波:当数字化遇到绿色化 如何加强ESG数智赋能能力建设,倒逼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go
lg
...
准确与评价透明、对碳排放效率影响、推动
气候
投融资,打造绿色低碳新优势六个方面形成趋势,平衡ESG实践与企业回报,实现公司业务与ESG实践的融合发展。”张波说。 “政策+企业+公众”三力合一 打造多元共治新模式 对于ESG发展存在问题,张波指出:“主要包括企业对ESG的认知和普及程度仍需提高,披露信息不够、透明度不足,服务投资决策不足,部分领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没有发挥ESG应有价值,目前ESG更多在金融监管领域发挥作用、国内ESG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导致信息披露存在差异。” 对此,张波建议:“首先从政策上牵引制修订工作,加强政策引领和指导作用;规范不同行业的ESG披露标准,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加强不同行业、部门及机构的监管力度,统筹协调部门之间监管合力,逐渐健全及完善监管体系,强化数据运用提升监督服务效能,让ESG信息披露数据赋能绿色低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企业要积极参与,以大带小、以多带广,让越来越多的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顺应ESG发展理念,并践行ESG发展实践,共同肩负起环境治理的‘守门员’;最后社会公众要更多参与到ESG的宣传,发挥公众监督作用,从而促进ESG标准的普及和推广。” “数智赋能”倒逼管理水平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张波还提到,ESG报告编制要考虑大数据,即通过多源数据渠道,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对企业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价,建立ESG提升分析机制,对于企业编制ESG分析报告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能推动企业完善ESG报告,发现报告中信息披露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之间的信息差,帮助企业发现ESG报告当中的漏洞和短板;还能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在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过程中,解决企业的环境问题。 “数据就像石油一样,很有价值,但如果没有经过提炼,就无法真正使用。”张波讲道:“数据的特点跟其他生产要素不同,信息越整合越有价值。大数据时代,企业要建立相应的ESG的数据体系,搭建ESG智能管理系统,同时加强ESG数智赋能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复合型ESG专业队伍,从而提升对各类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降低绿色识别和风险管理成本。” 张波表示:“ESG要和企业数字化碳资产结合起来,它不是孤立的系统,它需要企业与ESG的模块把相关体系结合起来,建立企业管理、评价案例等等,倒逼企业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这也是未来要做的事情。” 为加强ESG数智赋能能力建设,张波认为未来可以探索与金融界等机构推出面向企业高端人才应用的培训计划,可以考虑将大数据分析和绿色碳资产管理与ESG战略制定相结合的ESG数据分析师、ESG高级经理人培训等项目,建立ESG智库,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复合型ESG专业队伍,这些既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又具有ESG理念的高端人才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lg
...
金融界
2023-07-27
UClub Labs对谈BiFinance—传统企业的Web3之道 何去何从?
go
lg
...
居高不下、利率上升和不确定性加剧,以及
气候变化
日益恶化的影响下,经济长期低增长的风险依然存在。 Bob-BiFinance CEO,勇闯web3的早期Web2变革者。在进入Web3领域前,作为近10年的传统金融从业者,Bob主要的重心在港美股的IPO上,拥有一家全牌照的私人投行。主要为中小企业进行港股IPO的保荐和承销,在新冠疫情肆虐和香港积极拥抱Web3的背景下,Bob成了传统金融领域的先行军。 【 看 】 在和BiFinance对谈开始前的3分钟,Bob刚结束电话会议。他说最近在“看”Web3的传统企业很多,“经济下行周期之中,没有谁能够说安然无恙。这个时候不进就是退,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做好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此时还不到早晨8:30,Bob说电话会议6:30就开始了。“睡眠时间基本都只有4—5小时,最近更多传统的企业向我询问与Web3结合的可能。他们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纸醉金迷,更多的时候是焦虑。Web3的门槛并不低,很多人对它没有概念,这些企业家也一样,只是凭借对市场嗅觉的敏锐度。” 在香港,随处可见Coffee Shop里交谈的白领。仔细听,他们交流的话题从港美股、大宗逐渐转移到加密货币。街头新增的加密货币AMT机,巨幅的LED广告屏中闪烁着粉红加密豹形象,那来自一个加密教育机构。 2023年,Web3已经和AI等作为人类议题来讨论。从香港宣言到香港新政实施,翻过新篇的风也吹到了传统企业,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虚拟资产市场。大量的Old Money也在观望,什么时候是最佳的进入时期?香港的监管黑盒会如何落地? Bob也在“看”,甚至到更远的地方“听”。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得了解更多,香港的合规是地缘区域对于web3的尝试,它当然有自己的意义,是不是能够实现传统企业的web3改造?如何去操作,如何解决它们的需求这才是我去更多国家和地区了解的原因。” 传统企业、Old Money、Web3从业者、政治家,正从不同的视野“看”着加密行业,它像是一个万花筒。 【 餐饮的Web3之道】 整个餐饮行业仍处于不景气状态,现在的餐饮行业越来越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看着红红火火,里面的人冷暖自知。高端餐饮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你无法想象一家高朋满座的餐饮门店可能账面处于持续亏损。 新冠疫情,通货膨胀,人力成本及采购成本持续升高,供应链上下游难对接。高额的营销成本,以美团外卖平台等代表的互联网中心化平台形成数据垄断,极大拉低餐饮行业的盈利空间。大多数客户多为一次性消费或随机性消费,顾客没有建立与店铺的链接,客流量不稳定且复购率低。 Bob的一位老朋友Alex这样说道“哩个时势,咩料都要有客先得噶。”(注:粤语-这个时期,做什么都得有客户才行)。Alex是一家顶级日料连锁餐厅的股东,目前在香港有8家连锁店,人均消费2000港币,每年营业额约1亿港币。 Bob连线Alex时,他向我们回忆起了他的第一家日料餐厅,于2004 年12月在亚洲最著名的购物区之一铜锣湾开业。彼时客户的预约量甚至排到3个星期之后,当前营收比起旧时缩减近40%。虽然比其他日料餐厅好一些,却仍无法避免地担忧起未来的形势。 BiFinance-初心起,Web3的更多可能 初心往往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在某个契机之中坚定。 这是BiFinance进行的第一个中小企业实体向Web3升级的案例。2022年,港股IPO的门槛从3年盈利5000万港元提高到8000万港元,在多重因素的限制下,中小企业更显迷茫。 Bob意识到,在传统的IPO保荐和承销业务中,更高的门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桎梏,而不是希望。 怎么为这些中小企业寻找到更多的机会呢?为什么不尝试Web3,那一刻他下定决心,想帮助中小企业,路该变了。 在BiFinance的Web3升级帮助下,Alex的日料店铺现在客户群体复购率和新增量大大提高,融入了Token激励的场景,代替了传统经营中代金券、积分发放的营销模式。客户和餐厅的关联更紧密,日常的营销和投放预算被真实地反馈给用户,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认可度和忠诚度。目前,Alex的日料店已经在进行基于区块链的餐饮行业防伪溯源平台的搭建,成为一个餐饮公共设施平台去复制到其他餐饮行业店铺中。未来形成基于日料店的餐饮生态联盟,实现客户流量的互通和共享。 这是2022年中旬,Bob明确了BiFinance的使命“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 大宗贸运的Web3之道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Jason第一次在电话里和Bob探讨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时,Bob带着些不可思议。“我想到过很多朋友会对于Web3感兴趣,但我没想到Jason会是其中一个。” Jason经营的集团主要从事自有船舶的租赁业务,他的集团名下注册了四艘巴拿马型干散货船,总运力约为319,923载重吨,通过出租船舶作干散货运输,为客户提供全球海运服务。 由于量大且产销地集中,干散货运属于点对点的航线模式。这是由于大宗商品主要产销地较为集中且供需区域分离的特征,因此干散货运输的航线较为固定。点对点运输门槛较低且规模效应也较弱。加上本身要求较少(时效、体验方面),因此船公司之间很难做出差异化。 造成的结果便是行业内难以产生头部公司,长尾分布严重,集中度长期较低没有改善迹象。 Bob正在为Jason推进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加密和解密授权、零知识证明等隐私保护机制,区块链可以解决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消除相关方在数据共享中的后顾之忧。通过快速构建基础信任基座,让各级供应商在登录区块链系统后实现了线上多方可信协作,比如传递合同、供货发票、服务、物流等信息,这样一来,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有了保证。 很多的时候,轨迹的改变往往就是抓住了某个时机。而我们只会在他们成功的时候羡慕,却忘了决策时候的勇气,它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掀起的势能是巨大的。 生存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危险,而是停滞。 【 用时间换空间 】 Bob在提到Alex和Jason时,不断地提到一个词—“选择”。从传统领域到未知的Web3赛道,大家甚至不太能了解比特币点对点的基础技术面。面对新的解决方案时,选择应对方式是首先该做的事情。 幸运的是,他们在理性中还怀揣着赤子之心,一种勇于尝试的力量。而不是在现状中选择逐步腐朽,Web3对于实体企业的升级和改造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在时间的见证和锤炼下才能落地。 我向Bob问到,对于Web3行业的乱象:Rug的项目,短暂的生命周期,披着web3外壳的Ponzi层出不穷怎么看待? 在金融行业沉淀多年的经验以及他清晰的逻辑中,是对现实世界的规律和潜在法则的高度认知。“出了差错的是人性,而不是这个行业,不是吗?”Bob如是说道。Web3的技术在质疑和混乱中得到发展,美国、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的监管政策和实行条例正让它往“有序”中前行。 餐饮和大宗货运的Web3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和现实业务结合,我们的前期技术投入和时间的打磨得到了市场的支持。这是未来不可逆的趋势,Web3不仅仅是加密货币的涨跌,只有虚实结合才能够真正长期合规地推进。 愈来愈多的Web3项目也找到我们,探讨如何为他们的Token赋予更多的现实应用场景,我们最近促成了一个体育类的Web3项目和体育用品经销商的合作。它们的Token能够在平台上mint专属的NFT,通过NFT验证可以在这家体育用品经销商的所有销售店铺中享受和会员卡同等的权益,这些消费记录会不定时地以Token形式空投再反馈给用户。现在已经有7个店铺在收银台加装了NFT的验证入口。 这是尝试,用时间换更大的发展空间。 【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 人们从不关心失败者努力的过程,结果有价值,过程的意义才会被承认。这点很容易理解,千古历史真相如何,到底看的都是胜利者笔下的视角。 谁会在意一家新晋的机构级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呢?BiFinance当前在加密市场中受到的关注并不算多,包括一次次技术的迭代和升级和创新。甚至有人不屑一顾,这个平台像是山寨的某安。 Bob提到,BiFinance这个名字蕴含的意义。从传统金融到加密金融,链接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门的愿景,很好地印证了“双金融”的概念不是吗?当然有听到一些其他的声音,把我们和行业头部的平台相比较,至少在现阶段,我们确实沾了它们的光。它们是月亮,我们仍是星辰。 未来,这个现实与web3结合的市场巨大。加密领域,光靠现有的投资者仅仅能支撑万亿级体量。相对于传统市场,它还稍显稚嫩。我们在做打地基的事情,这个时期是枯燥无味的,实体向web3探索,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人。 让更多的传统资本、投资者、机构、企业有进入web3的兴趣和通道,是我们想做和在做的。最近在加密市场火热的RWA赛道很好地说明了这点,纯粹的Token不能代表web3的价值。在市场混乱和流动性不足时,即使是加密领域投资者也会考虑有现实世界资产托底的项目。 Bob的日程提示声响起,他告诉我接下来的会议是和一家碳中和发展集团。Web3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中小企业解决短期的融资难问题,更多地应对未来的布局……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7
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持续或致大西洋环流在2025年后崩溃
go
lg
...
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
气候变化
论文提醒称,在温室气体持续排放的情况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一个携带热带暖水北向前往北大西洋的巨大洋流系统)可能在21世纪中,或可能在2025年后的任意时间崩溃。这些评估强调了人类行为对地球
气候系统
的影响。
lg
...
金融界
2023-07-27
Filecoin 官方加入「加密创新委员会」看看这群大佬都是谁?
go
lg
...
学信息,如大型基因组、地理空间、卫星和
气候
数据集 也存储在网络上。Filecoin 基金会正在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进行卫星发射,以 展示 Filecoin 底层技术如何加速太空通信。 关于 Filecoin 基金会 Filecoin 基金会促进 Filecoin 网络的治理,资助去中心化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并支持 Filecoin 生态系统和社区的发展。它的使命是保存人类最重要的信息。 关于加密货币创新委员会CCI 是由行业领导者组成的全球首屈一指的联盟,致力于展示加密货币的变革前景,并向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和人们传达其好处。CCI 的团队遍布四个国家,采用基于证据的方法来倡导包容性监管。它坚信与政府和企业利益相关者建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7
加拿大内阁大洗牌!住房移民国防部长换人!特鲁多:继续为中产创造美好未来
go
lg
...
莉(Mélanie Joly),环境及
气候变化
部长史蒂文·吉尔博(Steven Guilbeault),创新、科学和工业部长商鹏飞(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女性 、性别平等和青年部长玛西·伊恩(Marci Ien)。 7位不再担任部长职务的成员除了超级生活报道过的交通部长 Omar Alghabra、公共服务和采购部长 Helena Jaczek、心理健康和成瘾部长 Carolyn Bennett,以及 BC 省的自由党部长——渔业和海洋部长 Joyce Murray外,今天又有三位,分别是前公共安全部长马尔科·门迪奇诺,前司法部长戴维·拉梅蒂(David Lametti)和前国库委员会主席莫娜·福蒂尔(Mona Fortier),他们均不再担任原先职务,一些人甚至离开了内阁。 即将就任的部长们已前往渥太华,宣誓就职。 同天,保守党党魁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在安省蒂明斯(Timmins)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鲁多执政8年后,所有的成本都增加了。” “特鲁多政府是失败的。好笑的是,对所有失败负责的一位人士并没有挪位子,而他就是贾斯汀·特鲁多本人。” Ref: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binet-shuffle-trudeau-1.6916367 https://www.ctvnews.ca/politics/seven-rookies-promoted-most-ministers-on-the-move-in-major-trudeau-cabinet-shuffle-1.6494560 作者:天乐
lg
...
超级生活
2023-07-27
经济脱钩将对中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美财政部高官:将毫不犹豫对中国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
go
lg
...
mbaugh说,美国和中国还必须能够在
气候变化
和发展中国家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等紧迫的全球挑战上进行合作。他补充说,美国财政部与中国的接触已经产生了一些好处,包括在赞比亚、加纳和斯里兰卡的债务重组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他还说,保护美国的经济利益需要“强有力和可靠的国际领导”。 他说,这需要加强与盟国和伙伴的接触,特别是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接触。他还说,这还需要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得到“充足”的资助。 他补充说,确保通过这些机构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向低收入国家提供足够数量的“高标准”贷款,将有助于防止这些国家依赖中国的贷款。
lg
...
市场焦点
2023-07-27
通用、现代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将建造3万个快速电动汽车充电器以挑战特斯拉
go
lg
...
基础设施的扩张将变得更加重要。 “应对
气候变化
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速度——跨越政治、社会和企业的界限,”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Ola Källenius在一份声明中说。“为了加速向电动汽车的转变,我们支持任何让我们的客户生活更轻松的事情。” 在一份声明中,这七家公司的高管表示,像加油站一样建立一个充电网络,包括洗手间、餐饮服务和零售业务,将支持电动汽车的更快推广。 JD Power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调查发现,消费者给出的不想要电动汽车的最主要原因是购买价格高和充电站相对稀缺,其次是行驶里程有限和充电时间短。 对于制造商来说,交付消费者想要的电动汽车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电动汽车的推出通常针对高端市场。另外,本周,通用汽车给其最近被取消的小型电动汽车雪佛兰Bolt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的客户喜欢今天的博尔特,”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在周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它拥有“业内最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得分”。 这一决定是在博尔特第一季度销量创纪录之后做出的。由于电池起火风险,博尔特在2021年进行了大规模召回。 新合资公司的汽车制造商没有具体说明他们将单独或共同投资多少,他们为其他公司加入这一努力敞开了大门。这家新合资企业将与老牌电动汽车充电公司展开竞争,其中包括大众汽车(Volkswagen)旗下的VWAGY、Electrify America、ChargePoint CHPT和EVGo EVGo。 特斯拉去年占美国电动汽车销量的60%以上,拥有美国最大的快速充电站网络,拥有近1.8万个注册的超级充电站。超级充电器可以在15分钟内将电量从0%提高到50%左右,并在大约70分钟内充满电,这比传统的家用充电器要快得多,后者通常需要整夜使用。 今年早些时候,在与白宫官员会面后,特斯拉表示,它将向竞争对手品牌的电动汽车开放部分独家充电网络,以便有资格获得75亿美元的联邦补贴资金,这是《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一部分,旨在扩大电动汽车的使用。拜登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达到50万个充电桩的目标,比目前的数量增加了近4倍。 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已经签署协议,从2025年开始采用特斯拉开发的充电技术,以便使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 新合资企业中的其他汽车公司——斯泰兰提斯、现代、本田和宝马——尚未承诺采用特斯拉的北美充电标准(NACS)技术。到目前为止,他们的产品计划依赖于一种称为联合充电系统(CCS)的竞争形式。 新的充电协议表示,它将同时支持CCS和NACS。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7月,美国共有3.2万个公开可用的直流或直流快速充电器。目前已有230万辆电动汽车在路上行驶,这意味着每个充电器对应72辆汽车。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估计,到2030年,将需要18.2万个直流快速充电器来支持预计将上路的3000万至4200万辆插电式汽车。 “我们相信,大规模的充电网络对于保护所有人的出行自由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们努力实现雄心勃勃的碳中和计划的时候,”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说。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为未来几年和几十年设定了减少或抵消其产品和运营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目标。温室气体是人为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lg
...
金融界
2023-07-27
重磅!特鲁多内阁大改组,提拔7位新人!“强化”经济团队,为连任做准备?
go
lg
...
将留任。外长Melanie Joly和
气候变化
部长Steven Guilbeault也将留任。 特鲁多抵达现场称这是“伟大的一天”。同时,特鲁多的整个高层都被邀请参加在总督官邸举行的仪式。这次洗牌还可能引发政府机制的变革,例如某些部长头衔或职责的改变,以及人员配置的大幅调整。 一位政府高级消息人士告诉媒体,特鲁多和他的核心圈子将这次改组视为围绕住房负担能力和清洁能源转型等问题“强化”总理的经济团队,以在如何看待和沟通这些问题时与他们的主要保守党对手形成鲜明对比。 人们还广泛讨论,今天将表现出色的人提拔到关键岗位可能会帮助自由党在执政八年后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向加拿大公众证明他们可以连任。
lg
...
Dan1977
2023-07-26
新冷战环境下矿机厂商的生存思考
go
lg
...
环境污染的批评甚嚣尘上,另一方面,极端
气候
地区限制了挖矿活动的物理边界。行业迫切需要新的技术和产品来应对这些潜在挑战。除了传统的风冷机器外,浸没式液冷不失为下一代技术突破和迭代的选择之一。 总体而言,衡量矿机产品发展趋势的考量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ASIC 制程:决定矿机性能表现的主要是芯片。目前,矿机用芯片的 5nm 制程已经成熟,3nm 先进制程正在完善。随着矿机厂商的技术迭代和设计进步,矿机芯片无论在设计还是生产环节的技术都已成熟,今天的几大矿机厂商几乎都能够很容易地在台积电的先进制程(5nm 和 3nm)、三星(5nm 和 3nm)、中芯国际的 N+1 和 N+3 上完成高能效的矿机芯片设计。从这三家芯片生产的机器来看,无论良率还是性能,台积电无疑是最好的,次之三星,后来者中芯国际。这些晶圆代工厂靠着「收割」矿机厂商的研发投入来完成他们的技术和工艺的先进制程之路,这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爱恨情仇式的合作」,笔者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小三式的不能公开的爱恨情仇」。因为晶圆厂商向来示人的一面是高大上的消费电子和人工智能(想想游戏玩家抗议英伟达「矿卡」的公关危机和英特尔多次下场造矿机芯片却无疾而终)。某些晶圆厂不愿承认其实是加密货币的矿机业务给他们的研发初期输血,让他们完成了靠大量美元堆砌起来的先进制程突破。 2. 能效比(PE)将是唯一竞争指标:纵观比特币十四年,牛熊轮回,每次熊市,币价大跌的同时,因为大量的矿机关机,也会同时导致电价的跟跌。然而 2022 年中开始的这一轮熊市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币价跌、电价涨的反向发展,加之即将到来的第四轮区块奖励减半,某种意义上来说,冥冥之中出现了「扼杀」挖矿行业的先兆。当然,矿机芯片制程的发展和高能效机器的上市多少减缓了「挖矿死刑日到来的宣判」。所以在未来的市场上,矿机产商势必在低币价、高电费的市场·上展开角逐,矿机的 PE 将成为唯一重要的性能指标,矿工们(只要有钱)都会选择高能效的矿机,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25 J/T 是入门级的存在,要有市场竞争优势就必须要研发、生产 20 J/T 左右或以下的矿机。从机器形态上看,除了传统风冷机器,还应该全力推动浸没式液冷矿机的开发和量产,以便更好地适应极端的
气候
环境,人居友好。 3. 未来 6-12 个月(减半前后)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数: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PE:20 J/T +-3% 算力:160 TH/s +-3% 功耗:3200W +-3% 市场入门级的产品 PE:25 J/T +-3% 算力:130 TH/s +-3% 功耗:3250W +-3% 其他能效比差的比如在 30 J/T 以上的矿机将面临关机淘汰。哪怕是卖给那些电费特别低或者偷电的客户,也是缺乏竞争力的,更何况这个偷电或「超廉价电力」市场非常小众,非常不稳定,而且还涉嫌违法,所以千万不要花人力物力在这样的市场耕耘。 4. 为什么浸没式液冷是未来矿机产品的形态甚至基础设施 矿机行业面临着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先进制程芯片研发的投入资金越来越高,动辄上亿元,而所获得的性能提升却越来越小。对于矿机厂商来说,这是一个投资回报边际递减的过程。对矿机厂商而言,需要以较小成本的改良来实现更佳能效的技术路径。浸没式液冷是散热效率最高的技术,在这种环境下,它允许机器在不需芯片升级的情况下通过超频运行来提升性能。浸没式液冷与集装箱的组合,占地面积更小,模块化程度更高,噪音低,并且能够克服极端
气候
和风沙天气的影响,有望成为下一代矿业的基础设施。 矿业的另一个矛盾在于,全网算力和挖矿难度屡创新高,区块奖励却不断减半,因此对于矿工来说,这也是一个投资回报递减的过程,只有大矿工才可能胜出。由此可见,未来行业的整合力度会进一步加剧。反过来,整合后的矿机行业拥有更充沛的资金和动力去推动产品迭代和矿场建设,这为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前置条件。 二、市场和销售预测:供应链、备件备货和销售的关系 晶圆和代工:一般情况下,晶圆的量产周期是 4-6 个月,由于晶圆厂商的历史强势地位,通常矿机厂商需要全额付款或者至少 50% 预付款锁定晶圆代工。这就给矿机厂商带来了相当大的现金流压力,再加上比特币不可预知的牛熊周期,又给矿机厂商增加了未来销售出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矿机厂商这个两难问题,只有做好市场预测和销售策略,才能成功避免风险。笔者认为,根据市场情况和供应链情况,需要控制现货销售占比,加大期货销售占比,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以降低风险,具体策略如下: 1. 期货销售策略:80% 的产量用于期货销售,6 个月后交货,每月分批次交货,平均安排每月出货量。这个策略可以保证生产和供应链的均衡、高效地可持续运营。可以有效降低晶圆(芯片)备货现金压力、降低辅料和其他配件的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2. 50% 预收款策略:客户签署合同后一周内需要支付总合同金额的 50% 作为预付款,用于锁定单价和产能,同时也保证了矿机厂商采购晶圆所需的大量现金流。这个策略保证了两件事,一是保障了矿机厂商正常的研发、生产和采购所需的现金流,二是分摊了可能出现的熊市带来的风险。因为 50% 的预收款几乎可以覆盖机器的成本。 3. 2:8 原则的大客户策略:如开篇所说,这个行业的去中心化是个伪命题,它其实是一个高度中心化的行业,尤其挖矿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能够经历牛熊轮回而不死的,一般都是「大矿工」,他们有技术、有资金、有团队。他们对于挖矿更多是出于长期的战略和业务布局,而不像散户们以短期投机为目的。因此,大客户往往与矿机厂商是战略共存、共赢和共荣的伙伴关系,是加密货币行业的中流砥柱,散户在矿机厂商的布局中充其量是个拾遗补缺,因为零售客户的生命周期过短,流动性太强,无法维持长期合作。据笔者观察,过去 5 年中,很少有散户能够活过一季的。在行业早期,除比特大陆之外,矿机行业的大部分客户都是国内的矿业和国内矿工散户,几乎没有国际大客户。过去 4 年,笔者看到各家矿机企业都逐渐建立了以国际大客户为基本盘的战略性大客户体系,客户涵盖知名老牌挖矿企业和新兴美国上市挖矿企业,老牌矿企如 Genesis、Hut8、CoreScientific、Bitfarm、Bitfury;以及新兴上市公司如 HiveBlockchain、Mawson、 IrisEnergy、Marathon、Riot 等。大客户销售收入平均稳定在 80% 以上的占比,是稳固的营收基本盘。 三、销售运营和销售管理 1. 市场预测:一般而言,销售运营要做好未来 12 个月每三个月一次的 rolling forecast,但是比特币矿机行业要做好这样的销售预测并不容易,其规律性无章可循。绝对的预测做不到,但是基本的预测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通过自身期货订单和市场趋势结合起来,预测一个每三个月的滚动式的销售是可以做到的。由于矿机生产是从晶圆到产品,供应链特别长,这就更需要销售运营有专业度和市场把握能力,做到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减少断货或者库存。 2. 销售价格:矿机价格是十分透明的,市场本来就不大,玩家也不多,除了凭经验和成本定价之外,矿机厂商更应该考虑的是渠道库存、未来 3-6 个月的矿场机位和电力资源供应,币价、电价和全网算力等因素。在定价方面,一般来说,矿工的投资回收期在 12 个月 -18 个月的定价是有竞争优势的价格。18-24 个月的为一般,24-30 个月的基本上不好卖。大部分矿工都是投机心态,一方面只想赚快钱,另一方面他们也没能力预知 BTC 的中长期趋势。 3. 售后服务:矿机的工况环境非常差,所以矿机的稳定性、耐糙性、易运维、易更换是重要指标。另外及时的售后服务更是重中之重。在一个正常的挖矿环境里,时间就是 BTC,所以稳定和耐糙的机器以及及时的售后服务也是矿工采购时考虑的重要选项。 4. 销售报表和 CRM:这个行业与传统快消或者传统 IT 行业不同,更像一个类金融的投机性行业。因此,销售分析只能是当下数据的真实反映,对历史和未来应该都不具有太大参考意义。反而币价、矿场机位、电价、全网算力、难度系数等数据对销售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CRM 里的客户数据更是周期性淘汰,留存率低,长线客户主要为十几个 KA 客户,大部分中小散户都是死在了「牛市来临的黎明前」。 四、渠道:机会和风险并存 任何行业,无论 2B 还是 2C 的生意都离不开「渠道」,以快消品行业为例,有人一度认为渠道为王,误以为拥有了渠道,就拥有了一切,经销商和代理商们常常以自慰的速度结束一枕黄粱,品牌商用产品、品牌和服务牢牢地黏住了消费者,也狠狠地教训了渠道商一个耳光。在快消领域,渠道商们被教育成熟了,近二三十年的发展和管理,渠道商们已经放弃了早期自以为是的渠道为王的傲慢,今天已近沦落为「心甘情愿」的品牌商绿叶了,在品牌商大旗下默默地发财的低姿态已经成为他们的常态和三观认知了,应了那句老话:闷声大发财。然而反观 2B 行业的发展,渠道商在朝着越来越专业的方向发展,他们不仅要拓展渠道,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支持,完善解决方案,还要有雄厚的资金配套囤货。诚然,这样的渠道商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恰恰是这种「权力欲望」成就了他们翻云覆雨的「野心」,常常不自觉地打乱了品牌商的渠道策略、价格策略、库存策略和客户管理策略,不经意间走到了品牌商的对立面。 1. 渠道似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 渠道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管理艺术,它不是冷冰冰的渠道,而更多的是对人性的领悟,品牌商和渠道商对欲望预期的博弈,也是销售人员人性的试金石。当品牌商处于弱势时,渠道商就会不顾品牌和客户利益而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快速收割一切可以收割的好处,短期投机性十分明确。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区域 / 渠道商之间相互倾销,抢客户、砸价格、导致品牌商自身无法正常出货,库存压力大,市场价格混乱。在外客户投诉不断,在内销售人员竞争内耗。品牌商被渠道商绑架,不仅损失了利润,还得罪了客户。当渠道商处于弱势时,往往品牌商会指责渠道商拓展不力,延误商机。纵观矿业的渠道商这几年的发展和套路看,他们运用十分娴熟的策略就是牛市闭门休市,打牌喝酒,熊市做局探底,割矿机厂商的韭菜。 (1) 牛市:不参与此时相对价高的矿机争购,冷眼旁观,一众朋友吃喝玩乐打牌。有机会看准了做一把,迅速转手,赚个差价。 (2) 熊市:时不时地撩拔一下处于库存和现金双重压力下的矿机厂商,做个局设个套送个枣,骗矿机厂商签署一个「所谓有抵押的分期付款大合同」,但是首付款比率很低,却将矿机厂商的价格和产能锁死。转身,他们又在市场上喊单,加一点价(他们的报价比矿机厂商的官方价格还低),转手卖机器或者甚至转卖合同。其结果是市场价格混乱了,只要渠道商的库存机器或者合同单子上的机器没有卖完,矿机厂商库存就卖不出去,因为价格和出货完全被渠道商控制、绑架了。渠道商赚了钱,矿机厂商被割了韭菜。 2. 从几家头部厂商看矿机行业渠道管理的混乱 (1) 牛市时,矿机紧俏,矿工和代理商一机难求,一方面头部厂商将最大销售利润截留在自己的独家销售公司里,另一方面销售或代理商层层加价,时不时还助长了底层回扣。从市场端看到的是价格不透明,层层加码,客户的销售体验非常差,诚信口碑非常差,导致大客户流失。 (2) 熊市时,由于前期压迫渠道囤货,一旦熊市来临,代理商情绪恐慌,选择「走为上策」的抛货倾销策略,导致瞬间市场价格混乱,矿工和渠道商绝望中要求矿机厂商退钱退货发券,以弥补损失。如果厂商们现金充足其实也是可以接受退钱补差的,但问题是熊市来了,谁还有多余的现金呢?谁又不想多储备一点现金过冬呢?更何况,矿工和渠道商当初的接货价格也不一定全是一手厂家价格。今年熊市以来,渠道商集体反水,屡屡上演起诉戏码。 (3) 大量渠道库存积压,杀价倾销在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约有小 100 万台的渠道库存,含代理商和矿企未上线的库存,随着熊市的延续和减半的即将来临,新一代矿机迭代完成,目前的渠道库存机器即将成为废铁。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头部厂商们必将割肉杀价,及时倾销。这一轮,如果个别头部厂商能够及时杀价倾销,可以一石二鸟,一方面解决库存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将其他厂商压死在牛市来临的黎明之前。其他厂商要想活下来,就需要做一个更快更狠的销售和价格策略,一个精准的价格狙击策略。 3. 2B 生意模式:大客户模式 vs 散客、零售电商: (1) 矿机销售就是一门简单的 2B 生意,大客户带来大销量,客户的专业性才是基本盘。电商零售和散客就是拾遗补缺,一些矿机厂商对零售散客和电商一厢情愿,以为靠他们能够养活公司。其实无论比特大陆、神马还是阿瓦隆,80% 的销售都是来自于 20% 不到的大客户。 (2) 大客户与零售散客的沟通和服务成本:大客户有专业的运维和工程师团队,售后服务和更新都有专人对接,高效省力。散客缺乏团队,往往一个小小的固件更新,一次断电上电都要折腾矿机厂商一堆售后工程师,往往就是自身不懂,最后还要投诉厂家。对于厂家来说就是吃力不讨好,生意不大,服务一项都不能少。 五、矿工和挖矿的无烟战争 1. 早期的矿工以中国云贵、四川、新疆等地的矿场为主,以火电和丰水期的水电为主,挖矿的电力成本和运维成本都很低,部署 1 万台机器,雇 3-5 个高中毕业的农村孩子,稍加培训就能上岗,维持矿场的运转。所以中国的挖矿业具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一时间中国占据了全球 70% 的全网算力。 这一时期的矿工基本上都是中国第一批比特币冒险者、吃螃蟹者,他们要么是有点闲钱的有敏锐眼光的投机者,要么是涉足区块链和 BTC 的技术男。之后几轮的牛熊轮回,慢慢地这个矿工人群也基本固定下来了,国内就那么几个大矿工,相当集中,就如同矿池和交易所一样。挖矿的本质决定了矿工们必须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多的比特币,所以偷电、低价电是他们的首选,因此和当地官员的关系也成为利益相关的重要一环,往往是坑瀣一气,以至于后来中国政府接连出台打击腐败和绿色碳中和政策,搂草打兔子,同时也打掉了各地的挖矿活动。 2. 2021 年 9 月 3 日《发改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发文 整治虚拟货币「挖矿」》,随即同年 9 月 24 日,央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直接将中国地区的币圈和矿圈炸蒙圈了。等他们醒悟过来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平台和员工迁移海外」, 「矿机拆运哈萨克斯坦,一个在新疆边上的中亚友好国家」。 (1)哈萨克斯坦不仅电费便宜,而且法律明确挖矿合法,矿机免税。一夜之间,成了中国矿工趋之如骛的天堂。短短 3 个月,即 10 月到 12 月,哈萨克斯坦的比特币哈希算力涨到了全网算力的 30%,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哈希算力贡献国家。这个时期的矿工结构也随之变化,除了中国矿工外,新增了哈萨克斯坦能源型参与者。然而好梦不长,2022 年 1 月 6 日哈萨克斯坦爆发了骚乱,打碎了所有中国矿工的美梦,也打碎了哈萨克斯坦矿工刚刚尝到一点点甜头的发财短梦。从此,哈萨克斯坦的挖矿政策、税赋政策和电费走上了一条「自作孽不可活」的黄泉路。大批中国矿工随即出逃哈萨克斯坦,背着机器,揣着比特币星夜兼程,夺路狂奔,直奔他们认为的下一个黄金地——美国而去。 (2)一直以来被中国矿机和矿工碾压的美国市场和美国矿工们看到了希望,趁势抢占挖矿资源,在美国,尤其得州地区大举投资,加大杠杆比特币融资,建矿场买矿机,一时间美国的挖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发芽」,期间夹杂着大批中国矿工的涌入,短短数月美国的算力冲上了全球第一。这个时期的矿工结构又新增了有华尔街背景的机构投资人和一众上市矿企。至此,美国完成了从比特币底层挖矿到上层交易所的全部战略吞噬。全球算力、全球交易所和全球矿池集于一身的独霸天下的比特币王国策略。目前就差矿机生厂商还没有被「骗 / 逼」到美国这个小小的最后一环,不过看起来,要完成这一步也只是时间问题。 (3)现在来看,还活着的矿工,他们基本上可以被分成:能源型矿工、机构投资型矿工、传统老牌矿企和新兴 NASDAQ 上市矿企。其中最会经营的还是老牌矿企,他们历尽风雨,屹然不倒,其主要原因还是对行业的理解、对风险的把控和对牛熊轮回的及时预知。 六、挖矿业务和策略 1. 挖矿业务的三大风险 (1) 政策、法规交易的风险:纵观国内外,挖矿业务就是个高风险业务。各国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风险随处可见,随时而来,不可预测,不可规避。合法性、税务合规性、法币和 BTC 的交易合规性,如何避免脏币风险等等。 (2) 电价和电力供应的风险:电价是挖矿是否盈利,投资回收是否快速的最基本要素。保持稳定的低电价是挖矿业务盈利的不二法宝。另外稳定的电力供应,7 天 24 小时的供电也是稳定盈利的关键要素。 (3) 合作伙伴的风险:这个行业的高盈利常常会勾起人性的贪婪,要避免合作伙伴「黑吃黑,关门打狗」的风险,就需要避免和短期机会主义者、投机者、陌生客户合作挖矿业务。 2. 挖矿业务合作伙伴的选择:三种类型的合作伙伴 (1) 资源型客户:他们是当地有名望的企业和企业家,拥有能源资源,有社会地位和荣誉,这样的客户不愿意违法违规,也不会因为一点点蝇头小利而黑吃黑。往往这样的客户还能帮助矿机厂商搞定一些当地的政府关系,有利挖矿业务的延展和可持续发展。 (2) 新兴上市公司(客户):北美挖矿上市公司,他们规范专业,技术成熟,运维高效,财务合规,背后还有机构投资,资金丰沛,他们注重口碑和长期发展,有长期规划,是良好的挖矿业务战略合作伙伴。 (3) 老牌矿企:他们是这个行业的不老常青树,在矿圈和币圈经营多年,十分专业,懂行业、有技术、会运维,是内行的合作伙伴。但是他们也是斤斤计较,专门算小账,短斤缺两的行业老克勒。和他们合作,容易被他们占便宜,当然也可以锻炼团队,提升矿机厂商的自营挖矿运维和经营能力。 3. 为什么要开展挖矿业务? (1) 牛市时,挖矿业务能够每分每秒不停地给矿机厂商带来现金(BTC),如同一架架印钞机,能够使公司快速提升收入体量,提升公司市值和多元化经营的价值。 (2) 熊市时,机器价格有可能跌破生产成本,卖机器还不如将机器投放到矿场自营挖矿。一方面承担供应链的避震器,维持生产和供应链正常运营,另一方面,降低库存,保持低水平营业收入。一旦牛市来临前,既可以将机器和挖矿业务一并出售,套取更大利润,又可以继续挖矿以获得 BTC 带来的巨大价值。两手可以自由切换。 (3) 算力和算力业务:构建算力平台和算力销售业务,将简单的矿机厂商业务无缝演进到算力销售、算力证券化的高阶业务模式。 4. 未来的矿场在哪里? (1) 就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政府正在扼杀加密货币,为了保住美元的霸主地位,他们正在有计划地灭杀比特币的交易平台(FTX、Coinbase 和 Binance 都是近期最好的例证),另外近一年来,美国各州出台了不少针对挖矿的不友好的政策(建设环评要求、电价、税务等等名目繁多),笔者认为不久的将来,美国政府会将挖矿企业「关门打狗」式的一次性宰杀的。将目前在美国的约 3000 MW 的矿场在一夜之间扑杀,以后美国再也没有比特币挖矿了。一句话,美国市场将不复存在。现在继续布局美国市场将是十分危险的,在美国投矿场建设更是高风险的不明智决策。 (2) 哈萨克斯坦:典型的中亚政府管理模式,腐败官僚,不懂装懂,自作孽不可活。自从 2022 年 1 月的风波以后,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针对挖矿和交易的不友好政策,把一个好端端的,欣欣向荣的哈萨克斯坦挖矿产业,直接干没了,从全球排名第二,占全网算力 30%,一刀切成了 5% 不到,笔者好奇的是,今天这个结局是哈萨克斯坦要的呢,还是美国政府怂恿哈萨克斯坦这么干的? (3) 南美洲是下一个挖矿的选择:水电丰富,电价便宜,场地便宜,目前相对政策友好。比如乌拉圭、巴拉圭、墨西哥等,不足的是政局稳定度低,透明度低,政策延续性差。 (4) 中东阿拉伯国家:电价便宜,场地便宜,政策友好。液冷机器能够更高效更好地适应极端
气候
。不足的是全年供电效率只有 70% 不到,各种资源高度垄断,「阿拉伯传统商务礼仪环节冗长」。 (5) 非洲北部国家:电力资源丰富,缺乏工业,挖矿是最好的快速发展当地经济的产业,能够得到当届政府的大力支持。风险是政局不稳定,安全性差。最近水电资源丰沛,电价便宜的国家有埃塞俄比亚等。 (6) 俄罗斯:有充沛的电力资源,挖矿业发展较早,有一大批非常成熟的从业人员。不足的是俄罗斯受到美国制裁,营商环境不好,契约精神差一点。 (7) 伊朗:单独说说伊朗,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挖矿,用市场上的二手机,有国民卫队控制,悄悄地挖着,好像从来就没有停过。 七、矿机厂商出海:全球化和本土战略要两手抓、两手硬 世界经济在过去 30 多年的全球化发展下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得益良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长,成为全球化的得益者。自从 2021 年中国禁止挖矿产业以来,北美、中亚等地区却加大矿业扶持,盛行于中文互联网的「矿都」四川也让位于美国得州。各家矿机厂商纷纷寻求出海路径。笔者认为,就公司业务来说,矿机厂商坚持全球化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关键是全球化策略的实施和全球化路径应该如何走? 1. 两手抓、两手硬:本土人才和本土经济基础要硬,只有拥有一个坚强的本土基础后, 才会有能力走出去,走扎实,全球化才会有人才储备、经济支撑和物质基础,不然即使勉强「全球化」出海了,也会是耐力不足,昙花一现的,充其量叫「红杏出墙」。 2. 全球化的路径:纵观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在传统实体领域,除了光伏产业外,中国企业大多局限于廉价劳务和商品输出,鲜见技术原创性的产品与公司出海。在互联网、通讯设备领域,近年来出海较为成功的标杆有华为、传音控股,以及以字节跳动、米哈游为代表的文娱类公司出海。矿机行业的独特性在于,无论经过多少质疑,它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高端制造与新兴金融的结合。在过去多年中,由于行业高度垄断,矿机厂商的出海仅限于产品出海,配套服务能力滞后。同时,强卖方市场和强买方市场的周期性切换让矿机厂商没有充分动力去建设服务能力。不过在 2021 年后,随着机构客户的兴起,矿机厂商已经逐渐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矿机厂商开始在海外市场建设服务站点和分公司,这是好事情。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化依然需要在地视角,因地制宜建设团队,熟悉当地法规制度、办事习惯和文化来维系长线客户关系,才能逐渐构建起服务能力的护城河。这些都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日积跬步,才能将成功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复制。罗马非一日建成,通往成功的路也往往只有一条,失败之路上却各有各的陷阱。笔者亲眼所见的是,一些公司遍地开花,跑马圈地的游牧模式终将资源耗尽,铩羽而归。 3. 美国政府和加密货币:美国政府与加密货币关系复杂,通过绞杀「丝绸之路」获得大量比特币。加密货币的匿名性与黑色交易,以及为伊朗、俄罗斯等制裁名单国家提供资金渠道,都是美国政府不允许的。它们不会容忍美元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就如同不愿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一样。SEC 在三箭资本、FTX 等一系列爆雷事件之后,对 Coinbase,Binance 和 Tether 的接连诉讼可以看出美国民主党政府对加密货币的必杀决心。 4. Tether 及其战略:作为全球最大的稳定币,维护住 BTC 市场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据一位资深从业者的消息,泰达的某高管不久前透露他们要将每年 40 亿美元的利润规划出固定比率的钱来购买 BTC,与此同时他们还将拓展挖矿业务,每年投入几亿美元来支持算力支撑和矿机生产商的动力。这么看来,泰达俨然成为了本行业不可多得的唐吉诃德。笔者这里要大胆设想一下,在挤兑狂潮席卷加密友好银行的背景下,泰达的野心或许是想扮演加密行业的「泰联储」,靠一次关键救市彻底坐稳江湖老大的地位。 八、对不久未来的一点点猜想 比特币的发展不是一个政府或者一个机构可以左右的,尤其在当今和未来一段时间里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地缘政治的冲突、货币霸权垄断的冲突、能源紧张、去全球化下的新冷战等等,世界可能更需要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 「机构牛」的周期性再现 从 2010 年到现在,比特币已经被单方面宣布「死亡」474 次了(参见 99Bitcoins),这足以说明比特币是打不死的小强。笔者观察到的是,一连串爆雷洗礼之后,比特币又出现死灰复燃的苗头,美国政府和机构投资人对比特币往往各行其是。在美国政府看来,美元霸权是核心,比特币最多是个黑手套,别想洗白。而在机构看来,能割韭菜才是真香。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亲自下场力推比特币现货 ETF,其对 ETF 的申请记录也是百胜一败,如果成功,在不远的未来,大概率还是会看到 2021 年机构牛的盛况。 机构入场会进一步推动比特币行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早年的币圈和矿圈基本上都是赌性十足的投机主义者,往往短期里赚的盆满钵满或者赔得精光。所以行业一直是少数人「闷声发财」。2018 年后期和 2019 年初期,逐渐出现了传统华尔街金融基金的机构投资人、家族基金(老钱)、传统能源背景的公司的入局,行业的成分在逐渐改变,老钱进场,币价也开始随华尔街同频起舞了。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比特币的波动性会更小。 比特币「姓什么」不重要 能赚钱很重要 至于加密货币的合规化,也一直是波动性的,SEC 和 CFTC 日常掐架。近几天美参议员将推出新的加密监管法修订版,以扩大 CFTC 的权力,其中就规定了即使是非去中心化的资产,只要不涉及公司债务和股权,也可以作为商品来监管,看来美国人也懂「后人的智慧」,比特币姓什么的问题也就先搁置争议。目前美国通胀不下,美债高企找不到接盘侠,美元信誉进一步折损。默默抛币也是美国政府为了回收美元以提振信心的措施之一。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加密货币的合规化究竟是真合规还是新瓶装旧酒还有待观察。不过,一代新韭换旧韭,只要流动性还在,就可以接着奏乐接着舞。 亚洲仍然不容忽视 2021 年中国对比特币落下重锤,两年后美国起诉币安 Binance、Coinbase 几大交易所,现在中国又默许香港对 Web3.0 和加密货币的扶持,可见各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暧昧不清。这两年,资金又开始回流亚洲,新加坡如火如荼,香港更是不想放弃亚洲金融一哥的地位。新加坡和香港分庭抗礼,资金持续争抢过程中,最大赢家肯定是加密货币。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 6 月,日本的《资金决算法案修订案》在上议院投票通过,成为世界上首个颁布稳定币法案的国家。在可见的未来中,亚洲仍然是加密货币行业版图的重要一极。此外,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中,非洲和南美洲小国越来越多的政府也持开放态度。 新冷战的格局下,美国政府对币安 Binance 和 Coinbase 监管后的结果也并不一样,币安 Binance 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仅剩 0.9%,而 Coinbase 在美市场份额在 6 月份从 48.4% 跃升至 55%。在加密货币的隐秘战线上,中美可能都会扶持各自的中心化交易所,以吸引海外资金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来防止资金大规模出逃。 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一直被寄于最多的目光。2021 年,该国一跃成为哈希算力增长最快的区域,随后又因电荒和政策原因大幅回落。哈萨克斯坦政府过去一年从加密货币挖矿实体征收了 700 万美元税款,而截至今年 4 月,该国政府对加密挖矿的征税为 54.1 万美元,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下去,可以推算 2023 年全年的征收税额也不过 162 万美元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该国加密矿业遭受政策打击所致。作为一个资源型国家,利用过剩电能创收本无可厚非,上一轮政策主要是对非法挖矿和加密挖矿低电税的回应。作为税收来源之一的加密货币挖矿产业不会被彻底禁止,政策打击的力度主要取决于该国政府能从其中获取多少利益。笔者看到的是,该国随后计划引入新的法规,包括矿工许可证、使用获得许可的交易所和矿池等,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减少逃税,提高产业透明度,而非将矿业逐出境内。目前矿业税收锐减也说明了该国的矿业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以重建资本的信心。另外,提高电能运用的效率需要引进更先进的机器和设备,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看到该国政府在有关矿机进口增值税、数字采矿税费方面有所松动。 绿色挖矿:比特币矿业必须递交的「投名状」 在经过上一个「加密寒冬」后,比特币矿业进入盘整期。当前比特币矿业面临的情况:1)政治正确:减碳框架下关于比特币矿业的可持续性问题;2)资金来源:比特币 ETF 对矿业是双刃剑,ETF 的推出无疑会拉高币价有助矿工收益,但是 ETF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零门槛的入金渠道,既然如此,谁还会花力气搞大规模的矿场基建和设备采买?3)上市的挖矿股已经开始寻找新的所谓「多元化收入」的叙事,也就是用挖矿的显卡做 AI。 时至今日,面对强大的美国政府,比特币矿业无法「圈地自萌」,要想生活过得去,就必须带点「绿」。首先,对于挖矿的可持续性问题。在全球减碳的框架下,绿色挖矿是未来行业合规的必经之路,这也就意味着长远来看,只有资金雄厚和深耕政府关系的企业才能活下来。目前业内的上市公司已经有所行动,成立 BMC 矿业协会定期披露运营数据。这些公司还需要组建专业的游说团队来澄清加密矿业电力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作为新能源电力补贴来源的作用。其次,矿业公司还在北美外的其他地区如北欧等寻找廉价水电,并且加大与能源型,特别是新能源公司的捆绑力度。最后,ESG 无疑将是未来上市公司的叙事标配,比特币矿企更是不能免俗,不妨成立类似绿色基金会的组织,每年拨一些钱作为给美国决策精英的「投名状」,以谋求在法理和公众层面更大的话语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6
英国智库:
气候变化
将是全球经济的下一个重大冲击 未来5年股市将大幅回调
go
lg
...
所(Chatham House)表示,
气候变化
是全球经济的下一个冲击,随着
气候
相关的逆风造成损失,股市将面临大幅回调。 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智库警告称,随着
气候
危机的恶化,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灾难。比如,随着农作物在高温下歉收,食品通胀可能会加剧。在炎热环境中肆虐的疾病,如埃博拉和猴痘,也可能随着
气候变化
的恶化而传播。 随着政府加强对碳排放的监管,依赖碳的行业也可能崩溃。这些影响可能会通过供应链问题波及其他经济领域。 报告称,易受
气候变化
影响的地区——如迈阿密和阿姆斯特丹——的房地产投资也可能受到影响,受影响地区的一些市场活动可能会停止。 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在保险市场出现,State Farm和Allstate最近决定停止向加州新客户销售财产险和意外险,部分原因是自然灾害。 查塔姆研究所全球经济和金融项目主任克里翁·巴特勒说表示:“鉴于目前全球在减排方面的表现,
气候变化
的可能轨迹已被反复阐明。极端天气事件,如本周南欧、美国和中国遭遇的前所未有的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具有破坏性。
气候变化
带来的严重经济和金融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考虑到迄今为止用于适应
气候变化
的支出存在巨大缺口。” 巴特勒补充称,这一点目前可能还没有反映在资产价格中。他指出,人们过于乐观地认为,技术将解决与全球变暖相关的问题,而且市场倾向于通胀等更直接的问题,而不是
气候变化
等更复杂、更长期的问题。 该智库预测,未来5年内,市场可能面临
气候变化
导致的大幅回调。 巴特勒说:“无论目前市场对
气候
风险保持平静的原因是什么,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拖延得越久,危机就可能越严重,潜在的触发因素也就越多。” 他补充称:“不能再说这些是高度不确定或遥远的前景。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现在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减缓政策从根本上加速。
lg
...
金融界
2023-07-26
上一页
1
•••
272
273
274
275
276
•••
44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爆料:特朗普推迟“对等关税”的原因在这
lg
...
重磅前瞻!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或揭示内部分歧,是否降息仍无定论
lg
...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李嘉诚的港口交易令其子进军大陆保险业的谈判停滞
lg
...
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鹰派信号”,7月降息“泡汤”?
lg
...
特朗普关税重大宣布!美国将对巴西征收50%关税 巴西资产应声暴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