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最令人失望的巨头
go
lg
...
暂时付诸东流,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
汽车业务
的增长前景越发堪忧,依然让马斯克感到脑壳痛。 01 出现问题,就拿员工开刀,以最快实现“降本增效”是大厂们通用的手法。 这次,是特斯拉自2017年以来的第五次大规模员工优化。 公司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2年分别削减了2%、9%、7%和3%的员工。 但随着全球工厂落地,业务布局相继清晰,克服产能地狱之后,特斯拉的员工人数在过去几年间仍然大幅增长,从2018年初的4.8万人增加到2024年初的14万人。 如果按该数字计算,优化10%意味着将有1.4万人将失去job。 在销量下滑严重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整。 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中国的优化比例远高于10%,特别是在销售部门,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比例在各个部门之间有所差异,一些部门进行了30%~40%的优化,而个别部门甚至达到了50%。 当然,补偿幅度达到了从N+1到N+3不等,是相当值得国内学习的。 据媒体报道,上海浦东临港特斯拉工厂的员工们已经收到了官方的邮件,应该是板上钉钉了。 马斯克在电子邮件中说:“在我们为公司的下一阶段增长做准备时,从各个方面考虑公司的成本削减和生产力提高是极其重要的......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痛苦,但必须要这么做”。 需要划重点的是,这里提及了降本增效的需要,以及,特斯拉已经完全度过了一段销量增长浪潮,此时不必再纠结年销50%的目标能否实现,在新的增长机会清晰之前,如何平衡好利润和投入,才是特斯拉估值的底线。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2022年的Meta,在新业务烧钱无果,主营业务出现下滑后,扎克伯格主动承认错误并开始精简人员,聚焦主业。 但市场对此的反应截然不同。 02 为什么削减成本此时对特斯拉至关重要? 原因在于,未来低销量预期和需要维持的高投入,就这两点足以令追随特斯拉的投资者惴惴不安。 在《Robotaxi救不了特斯拉》和《欧美玩不起纯电》中,我们剖析了特斯拉在纯电市场中面临的竞争环境,Cybertruck又陷入产能僵局,交付不到预计的1/4,此时放弃开发平价车的计划无异于雪上加霜。 尽管外界更看好Robotaxi的应用前景,而每年至少10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同时也面临着更高段位的竞争。 过去三个月,对特斯拉而言可谓地狱般体验,与19年经历过的产能危机相比,这次是需求端出现了问题。 据乘联会的统计看,前三个月特斯拉的批发销量是220876辆,出口量则是88456辆,二者相减得出公司在中国一季度销量约为13.24万辆,同比下降3.6%,排名新能源厂商第三,市场份额约7.5%。 尽管Model Y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单车产品,新能源市场的竞争逐渐分散,消费者们在各价位段上选择越来越多,这对于品牌来说,意味着获客难度将成倍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各项成本的持续增加。 在一季度销量闪崩的压力下,特斯拉试图通过广告投放和线下推广加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据同花顺iFind,2023年以来,特斯拉在数字广告上的支出激增,在美国数字广告上的支出约为640万美元,相较于2022年的17.5万美元增长了近36倍。 还记得,马斯克对广告的看法吗? “投广告就像是骗人买你的产品”。 (推特) 特斯拉的降价未能用销量规模来摊低成本,而比亚迪却可以。 2021年和2022年,比亚迪
汽车业务
毛利率为16.7%和20.4%,和特斯拉的26.5%和26.2% 存在较大差距。2023年,比亚迪毛利率攀升至23.0%,而特斯拉则下降至17.1%。 迫于产能和成本端的压力,作为最早开始价格战的车企之一,去年下半年特斯拉在推出model 3焕新版之后,竟意外连连涨价。 在短期,身为自动驾驶第一梯队的特斯拉FSD尚未进入中国,但国内车企已经快马加鞭将城市NOA铺满全国。随着消费者逐渐接受智驾功能,没有FSD的特斯拉在中国就少了一个卖点。 在配置上,特斯拉频繁被车企拿到发布会反复对比的现象也说明了,无论是尺寸、续航、加速还是充电速度,国内车企都有和特斯拉叫板的资本。 从销量,盈利能力、产品力上,特斯拉的品牌优势逐步被中国车企稀释瓦解,继续降价也大达不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消费者买车并不会只关注model 3/Y便宜多少,而是同样的预算是否能够买到更好的车。 在北美,特斯拉的总体销量依然占据半壁江山,但北美汽车整体销量出现了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环比下降。 一切归咎于经济性价比,纯电在北美一直是高昂的玩具,混动的崛起挤占了渗透率本就缓慢提升的纯电市场,欧美汽车制造商也在重新考虑电动化计划。 如果利率如预期般迅速下滑,那么一款25000美元的电车还能更快地在汽车消费端普及;或许,马斯克预想这并没那么快能实现。 但特斯拉的方向还拿捏在马斯克手中,与其兜售通缩品,莫如将制造端的低成本供应优势同庞大的出行网络相结合,下一波增长的希望全系于Robotaxi身上。 03 在著名的特斯拉多头—“木头姐”这儿,公司股价在为下一次飞跃进行着调整。 自去年12月以来,ARK已经累计买入了超过230万股特斯拉股票,仓位占比提高到约9.83%,成为头号重仓股。 早在2023年4月,ARK将特斯拉至2027年的目标股价定为每股2000美元。木头姐还预测,在2030年到来之前,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整个生态系统将创造8万亿至10万亿美元的收入,特斯拉这样的平台供应商将获得其中一半的收入。 与其说是特斯拉的忠实信徒,她更像是押注电动汽车、AI、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狂热粉,而特斯拉能够集中三者的力量并有望商业化,加上有魄力的领导者,而且当人形机器人准备就绪时,将帮助汽车工厂以更快的速度扩大规模。 但随着股价下跌超30%,木头姐仍在支持特斯拉,代价是基金净值进一步跌至了五个月来的最低点。 然而,Robotaxi想要成为核心业务,还面临着重重阻碍。 马斯克上周宣布将于8月8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产品,但根据美国加州两家负责监管机器人出租车的机构,特斯拉尚未申请在这个美国人口最多的州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所需的许可。 严格的监管手段是限制Robotaxi规模化的阻碍,只能一个萝卜一个坑地争取。在此之前,谷歌的子公司Waymo花了8个月的时间才获得许可,开始在加州运营收费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 对安全性的担忧,以及出于汽车司机群体利益的关照,必然会给Robotaxi带来不同程度的阻力,规模效应很难一下子建立起来。 去年10月份,发生在旧金山的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碾压行人的事故,直接导致相关部门暂停了Cruise的运营许可证。 特斯拉必须像Waymo一样,一次突破一个小测试区,直到证明FSD在每个区域里无人驾驶百万英里安全无虞。 04 一致预期里,外资投行已经磨穿了对特斯拉季度业绩的信心,销量下滑在前,营收(226.7亿美元)和每股收益(0.52美元)将延续糟糕的表现。 一向把创业当成通关游戏的马斯克,为特斯拉这家上市公司制造了新的挑战。 当然了,虽然挑战难度很大,但老马手上还有很多王牌可以打,市场对特斯拉的长期成长依然充满信心,只是他现在确实是缺时间。(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4-17
安洁科技(002635.SZ):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9%-76%
go
lg
...
%-75.94%;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
汽车业务
和消费电子业务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17
安洁科技(002635.SZ):一季度净利润预增39.28%-75.94%
go
lg
...
0.18元/股。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
汽车业务
和消费电子业务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提高公司精益生产水平,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积极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推进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lg
...
格隆汇
2024-04-17
赛微电子(300456.SZ):未直接涉及低空经济和飞行
汽车业务
go
lg
...
平台表示,公司未直接涉及低空经济和飞行
汽车业务
;光谷信息为能源、自然资源、农业、金融、交通等用户提供时空数据服务。
lg
...
格隆汇
2024-04-17
小米汽车一炮而红!小鹏蔚来股价重挫,中国电动汽车将面临更多麻烦?
go
lg
...
能力和对年轻消费者的强烈吸引力在其电动
汽车业务
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在该公司联合创始人、拥有2300万微博粉丝的亿万富翁雷军的推动下,SU7成为了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小米表示,它的目标是高端市场。SU7系列的基本价格为21.59万元(约合3万美元),有9种不同的颜色,配备联网娱乐系统和自动驾驶。 市场对新品发布的热情推动小米在香港上市的股价从2月份的低点上涨36%,但在客户满意度和交付能力方面,小米仍有很多需要证明的地方。该公司的整体业绩很可能继续取决于智能手机需求的缓慢复苏,智能手机占其销售额的60%左右。 由于宏观前景仍不明朗,成本不仅是个别电动汽车车型成功的关键,最终也关系到汽车制造商自身的财务状况。比亚迪在其更广泛的产品和强劲的出口的支持下,一直保持盈利,而规模较小、专注于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和小鹏则出现亏损。 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最近都推出了新的促销活动,用于提振销售的促销支出将放大降价带来的底线压力。两家公司生产的汽车都与小米的产品形成了直接竞争。 花旗集团分析师Jeff Chung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最终,在售价20万至3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每个人都可能是输家,除非SU7的强大功能吸引了内燃机的增量替代效应,从而部分缓解了车型供过于求的负面影响。”
lg
...
风起
2024-04-16
会员
深南电路获国投证券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02.05元
go
lg
...
Tier1客户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为未来
汽车业务
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lg
...
金融界
2024-04-16
国芯科技(688262.SH):公司正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合作开发新一代NPU技术
go
lg
...
与智能汽车关联起来”,请问贵公司有AI
汽车业务
吗? 国芯科技(688262.SH)回复:公司正在开发的CCFC3012PT芯片是基于C*Core自主PowerPC架构内核研发的用于高端的跨域和辅助驾驶控制等更高算力、更高信息安全以及更高功能安全等级应用需求的全新多核架构芯片,预计算力可达到2700DMIPS左右。而公司正在开发的CCFC3009PT芯片是面向汽车辅助驾驶和智能底盘领域应用而设计开发的高端MCU芯片,采用高性能 RSIC-V架构(5个主核+3个锁步核),22nm工艺,预计算力更高可达到6000DMIPS以上。公司正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合作开发新一代NPU技术。
lg
...
格隆汇
2024-04-16
研报掘金丨中金:汇川技术Q1预告符合预期,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go
lg
...
看,汽车>工控>电梯。1Q24期间公司
汽车业务
高速增长、工控业务稳健增长、电梯业务略有增长。该行看到1-2月期间公司电驱动装机量增速远超电控增速,进而提升综合单机价值量,整体而言公司
汽车业务
持续高速发展。该行维持2023-25年净利润47.5/60.1/75.0亿元净利润预期,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lg
...
金融界
2024-04-16
研报掘金丨中金:汇川技术Q1预告符合预期,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go
lg
...
看,汽车>工控>电梯。1Q24期间公司
汽车业务
高速增长、工控业务稳健增长、电梯业务略有增长。该行看到1-2月期间公司电驱动装机量增速远超电控增速,进而提升综合单机价值量,整体而言公司
汽车业务
持续高速发展。该行维持2023-25年净利润47.5/60.1/75.0亿元净利润预期,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lg
...
格隆汇
2024-04-16
汇川技术(300124.SZ):公司新能源
汽车业务
主要涉及电驱系统及电源系统
go
lg
...
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新能源
汽车业务
主要涉及电驱系统及电源系统。
lg
...
格隆汇
2024-04-16
上一页
1
•••
58
59
60
61
62
•••
12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特朗普澄清黄金疯狂大跳水!CPI与美财长彻底引爆市场,普特峰会无协议
lg
...
传曾被带走问话 中国高级外交官“正常工作”破舆论
lg
...
下周美联储两大重头戏来了——一次回顾与一次展望!
lg
...
SFFE2030可持续金融论坛在郑州圆满举办
lg
...
SFFE2030可持续金融论坛在郑州圆满举办 上志国际高光亮相引领绿色金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