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HYCM兴业投资原油日评:尽管美元走软,国际油价周五仍然收跌
go
lg
...
济衰退的担忧,令原油需求前景蒙阴,加之
沙特
下调亚洲和欧洲客户官方原油售价,国际油价上周五收跌,即便美元大幅走软,但中国重新开放和美国活跃钻井平台数下降,令油价跌势受限。截止美国收盘,美国原油2月期货收跌0.27美元,或0.37%,报73.66美元/桶,盘中最高触及75.43美元/桶,最低跌至73.2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3月期货收跌0.41美元,或0.52%,报78.46美元/桶,盘中最高触及80.56美元/桶,最低跌至78.03美元/桶。 由于新冠限制措施迅速放松,政策的突然逆转引发了大规模的感染浪潮,一些医院不堪重负,并导致业务中断,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宣布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入境人员进行强制性冠状病毒检测,这给原油需求增添了麻烦。据英国泰晤士报称,英国要求来自中国的游客核酸检测需呈阴性。另据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欧盟“强烈建议”欧盟各国政府要求自中国入境旅客出发前提供48小时内新冠阴性证明,并建议在飞机上佩戴口罩。欧盟的建议还有加强检测入境航班上的废水,在机场开展基因组监测以监测潜在的新冠病毒新毒株。 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美国非农就业增加人数好于预期,失业率下降,但薪资增幅放缓,而ISM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骤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疲软的经济的数据令美元大幅下滑,但市场对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这将削弱需求,令油价承压。 美国在补充战略石油储备(SPR)的第一轮尝试中拒绝来自石油行业提供的石油,这也减缓原油需求。据消息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决定推迟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原因是政府认为收到的石油竞标要么太贵,要么不符合要求的规格,因此决定推迟补充战略石油储备。 此外,
沙特阿拉伯
将销往亚洲和欧洲客户的原油售价下调至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其对欧亚洲原油需求前景看淡,也给油价带来压力。
沙特阿拉伯
将其出售给亚洲的旗舰阿拉伯轻质原油的2月份官方售价(OSP)下调至较阿曼/迪拜原油均价升水1.80美元/桶。下调后的OSP比1月份低1.45美元/桶。
沙特
将其2月份对西北欧的阿拉伯轻质油OSP定为较布兰特原油贴水1.5美元/桶,比1月份低1.4美元/桶。 然而,中国重新开放边境,彻底抛弃零冠政策,这提升原油需求前景。据路透社报道,随着北京开放了自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以来几乎关闭的边境,周日,游客从空中、陆地和海上涌入中国,许多人渴望期待已久的团聚。三年后,中国大陆开放了与香港的海上和陆地通道,并结束了对入境旅客进行隔离的要求,拆除了零冠政策的最后一个支柱,该政策保护了中国14亿人免受病毒感染,但也切断了他们与世界其他各地的联系。香港国际机场前往北京、天津和厦门等内地城市的航班值机柜台排起了长队。香港媒体估计有数千人越境。投资者希望重新开放将重振一个17万亿美元的经济,疫情给该国经济带来重挫,创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慢增长。边境开放是在周六开始“春运”之后,春运是农历新年旅行的40天,在大流行之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年度迁徙,人们返回家乡或与家人一起度假。政府表示,本季度预计将有20亿人次出行,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并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70%。周日,中国恢复为大陆居民签发护照和旅行签证,并为外国人签发普通签证和居留许可。北京对每天往返香港和内地的人数有限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员焦亚辉周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城市的急救和重症监护需求可能已经见顶,但由于春节旅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急救和重症监护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彭博社援引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的话称:“由于中国优化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并在其经济政策继续生效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望迅速反弹。”随着中国政府为家庭和私营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以帮助他们复苏,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恢复到“正常”轨道。经济复苏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将当前的总收入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收入将会增加。金融部门应该提升产品,让人们能够买车、买房。货币政策为私营部门企业扩大信贷增长和获得更多资金提供更多支持。人民币将继续波动,中长期升值。中国人民银行监控通胀发展,输入性通胀。 同时,美国钻井公司三周以来首次削减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这给油价带来一些支持。随着原油价格上涨,美国活跃钻机数此前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活跃钻机数是衡量未来供应的一个指标。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当周,原油钻井总数减少3座至618座,预期为620座;天然气钻井总数减少4座至152座,预期为153座;原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总数减少7座至770座,预期为773座。 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上周五早盘在105.00水平上方略微整理后再度攀升,并整体向好的非农就业报告的提振下触及105.631的12月7日以来新高,但平均时薪增幅放缓,令市场押注美联储将进一步放缓收紧政策步伐,加之疲软的ISM服务业PMI引发市场关于经济将出现硬着陆的担忧,导致美元多头获利离场,推动美元指数反转并大幅下挫,跌至103.869多日低点。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22.3万,高于市场预期的20万,而11月份的数据由26.3万下修为25.6万。该报告的进一步细节显示,失业率从11月的3.6%降至3.5%;劳动力参与率从62.1%小幅升至62.3%;12月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11月为增长0.4%,同比增幅从11月的4.8%降至4.6%,是2021年8月以来的最小增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34.3小时,下降了0.1小时,近几个月也在持续下降。美国12月就业岗位仍然强劲增长,表明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但美联储官员可以从薪资增长放缓中得到一些安慰,因工资增速低于预期,表明通胀压力可能正在减弱。根据12个月的完整数据,2022年非农就业人数平均每月增长37.5万,但所有迹像都表明,2023年就业增长将出现实质性放缓。 美国12月服务业经济活动出现萎缩,ISM服务业PMI从11月的56.5降至49.6,除却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的下降,该数据这是2008年11月金融危机以来出现最大月度下降幅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5。该调查的进一步细节显示,就业指数从51.5降至49.8,物价支付指数从70降至67.6,而市场预期为71.5。这是一份关于2022年底服务业活动相当悲观的报告,关键分项出现迅速恶化并非好消息。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美联储的目标方向,即在不打压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放缓经济增长。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周五表示,经济的发展将决定美联储必须采取的措施。美国经济肯定在放缓。到目前为止,经济放缓的速度是稳定的、渐进的,因此供需失衡不会迅速改变,这一过程将需要一段时间。美国有很大的动力吸收美联储的政策,避免出现经济大幅收缩。通胀太高了,美联储将竭尽所能压低通胀。美国通胀可能已经见顶,这表明情况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预计就业市场压力将缓解,年底失业率将在4%左右,就业岗位不会大幅减少。美联储在政策利率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需要5%以上的目标利率,但也不能高太多。预计美联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政策利率维持在峰值,直到2024年。公众似乎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美联储将实现其需要实现的水平。 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尽管最近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迹象,但通胀“过高”,“令人非常担忧”。 最近的数据表明,工人薪酬的增长“开始放缓”。市场租金数据显示住房通胀将放缓。美联储必须确保价格压力不会产生持久影响。美联储需要研究和了解经济的变化、持续的供应中断以及其他问题可能会如何影响未来的通胀。我们仍处于新冠疫情经济中。 里奇蒙德联储主席巴尔金表示,美联储更具渐进性的利率路径应限制对经济的危害。在政策效果滞后的背景下,美联储现在更谨慎地引导利率是有道理的。研究估计,需要6-12个月的时间,需求的回落才能平息通货膨胀率。美国最近两个月的通货膨胀报告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然而,中位数仍然很高。美联储在对抗通胀时不能重复上世纪70年代的启动-停止周期。美联储在通货膨胀问题上仍然态度坚决,需要在通货膨胀“可持续”回到2%的目标之前保持这种态度。提高通胀目标会危及美联储的可信度。美联储在降低通胀方面仍有工作要完成。需要保持前瞻性实际利率为正。 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表示,能源和农作物价格带来的通胀压力再次显现,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风险”。需要多少额外的政策紧缩仍然是美联储评估的“重要方面”。随着劳动力市场走软,美联储将面临复杂的选择和困难的沟通。通货膨胀维持在高位的时间越长,它被嵌入的可能性就越大,对抗它的成本就更高。 技术分析 美国原油 日图:保利加通道扩散,油价自中轨回升;14和20日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走高。 4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上测中轨;14均线试图上穿20均线,后者看跌;随机指标走高。 1小时图:保利加通道趋平,油价在中轨上方发展;14和20小时均线持平;随机指标在超买区走高。 综述:预计日内油价将在72.70-75.80区间内震荡,可尝试高抛低吸。上方阻力关注1月5日高点74.90,突破后将上探1月6日高点75.45,然后是2022年12月21日低点75.80和1月3日低点76.60,以及1月4日高点77.40和2022年12月30日低点77.70;而下方支持留意1月9日低点74.00,跌破后将下探1月6日低点73.25,然后是1月4日低点72.70和1月5日低点72.45,以及2022年12月7日低点71.75和2022年12月8日低点71.10。 布伦特原油 日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在中轨下方发展;14和20日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自超卖区回升。 4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上测中轨;14和20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走高。 1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生产中轨,14和20小时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走高。 综述:预计日内油价将在78.00-80.55区间内震荡,可尝试高抛低吸。上方阻力关注1月5日高点79.95,突破将上探1月6日高点80.55,然后是2022年12月23日低点81.25和1月3日低点81.75,以及1月4日高点82.70和2022年12月15日高点83.15;而下方支持留意1月9日低点78.95,跌破将下探1月6日低点78.00,然后是1月5日低点77.60和2022年12月9日高点77.40,以及2022年12月7日低点76.90和2022年12月8日低点75.70。 周一关注: 美国12月谘商会就业趋势指数 美国11月消费信贷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发表讲话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发表讲话
lg
...
金融界
2023-01-09
中阳期货:买家能否挑战欧佩克?
go
lg
...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与此同时,
沙特阿拉伯
正在下调其面向亚洲买家的原油官方售价,并有望再次下调以保持其在广阔亚洲市场的市场份额,由于中国Covid的发展,该市场的需求前景仍不明朗。 当美国国务卿游说支持价格上限的想法时,她去了亚洲。媒体报道了她访问日本和韩国以及他们对价格上限的承诺(日本最终获得豁免),但实际目标是中国和印度。由于一个简单的事实,该任务失败了,石油买家卡特尔的想法也失败了。 这一切都取决于谁需要更多。目前,美国和欧洲的石油买家,尤其是后者,似乎更需要欧佩克石油,而不是欧佩克需要将其出售给这些特定买家。中阳期货热为,在美国,欧佩克石油不仅需要进口,还需要作为一种正在生产的商品,以限制价格,从而限制美国本身的燃料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权力分配确实不平衡。
lg
...
金融界
2023-01-09
离历史最高价约10%!IMF、世界黄金协会与央行信号:金价“关键拐点”现身
go
lg
...
分地区也出现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
沙特阿拉伯
的珠宝消费量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增长20%,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同期增长30%。 在消费者信心改善和当地金价下跌的推动下,中国金饰需求也出现5%的温和增长,促使一些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
lg
...
小萧
2023-01-09
诺安基金一周观察:美国就业报告传通胀利好,全球多数股市迎来开门红
go
lg
...
么规格不符合要求。 OPEC方面,
沙特
下调了今年2月发往亚洲的各类型原油价格,其中公司旗舰产品阿拉伯轻质原油价格被下调1.45美元/桶,较迪拜/阿曼基准价格升水1.8美元,为2021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产量方面,OPEC组织12月产量为2914万桶/天,较上月增加15万桶/天,增量主要来自尼日利亚,主要由于当地政府打击盗油行为,
沙特
、阿联酋和伊拉克三个主要OPEC产油国12月原油供应大致维持不变。监督减产实施的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将于2月1日举行会议,评估产油政策,届时可能透露更多OPEC+是否调整政策的信心。 近期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影响明显,但我们认为风险已基本释放。俄罗斯仍有可能以减产应对欧盟的价格上限制裁;美国开始实施原油战略库存回购;
沙特
等欧佩克国家或再度进入减产周期。我们预计原油需求将保持平稳、中国需求预期也将随本轮疫情冲击而修复,当前应该给与原油市场更高的供给不确定性溢价,油价仍具上行空间。 诺安全球黄金基金: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加速上行,从上周的1824.02美元/盎司上涨至1865.69美元/盎司,本周上涨2.3%。全球黄金ETF持有量基本维持平稳,本周增加0.069%,美国实际利率结束过去上行态势、本周明显下调,VIX指数波动继续波动向下,美元指数小幅回升。 对于后市展望,我们的判断是美联储本轮加息对美国经济、企业盈利及金融市场的影响开始一一反映,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考量从过去的仅强调通胀与就业,开始增加“累积收紧幅度和影响的滞后性”,考量的天平已开始调整,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的次数及冲击在收敛,反而加息的后遗症在更加确切地发生;欧洲正面临能源供给与加息的共同冲击,需关注其债务风险和衰退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发酵;于年中提示日本央行可能会进入加息队伍,需关注日本央行未来货币政策走势,如果实施加息全球仍面临利率上行及负利率规模迅速扭转的压力。 总体判断为,未来压制金价上涨的因素逐步减少,可更加积极关注对黄金的配置机会。 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富时发达市场REITs指数上涨1.37%,小幅跑输发达市场股票指数。细分行业中,医疗保健和工业类跑赢REITs宽基指数,零售、住宅、办公、特种类REITs有正收益,酒店及娱乐类REITs收跌。 往后看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海外REITs市场的影响有望逐步减弱,但途中仍曲折迂回,包括联储对明年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判断、终极目标利率的上调和市场预期调整,市场不断对联储政策力度及方向边际改变有预期,此外REITs公司仍面临业绩下修阴霾。板块层面,结合对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及REITs业绩基本面判断,下一轮行情中首选对利率敏感以及估值调整充分、具备较高成长性行业;其次为劳动力重回市场、CPI见顶、消费需求有望得到支撑的消费类REITs。
lg
...
金融界
2023-01-09
再见美元!这才是中国狂买黄金的真正目标:石油人民币
go
lg
...
”体系,正式让美元霸权时代告终。 如果
沙特阿拉伯
决定用人民币而不是美元与中国进行石油交易,这将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已经发生的“石油人民币”交易增添动力。更多选择以人民币与中国交易石油和其他产品的参与者,可能会帮助人民币逐渐在国际上达到临界点。 然而,黄金是石油人民币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黄金支持的石油人民币,不需要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就可以发挥作用,因此它允许中国同时保持对其资本账户的控制,并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体系将使人民币成为一个独立的资产类别,并构建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它还可能最终扰乱以美元为主导的SWIFT国际结算系统。 石油人民币的势头 2022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阿领导人会晤和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峰会期间访问了
沙特阿拉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
沙特阿拉伯
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这次国事访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2018年将更多石油贸易从美元转向人民币的举措。 在以美国为首的对乌克兰战争的制裁之后,俄罗斯寻求增加人民币的使用,从而提振中国货币和本已蓬勃发展的中俄贸易。俄罗斯采用中国的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PIS)进行石油交易,绕过SWIFT系统。 (来源: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 如果
沙特阿拉伯
和俄罗斯进一步与中国合作,通过CIPS处理的以人民币计价石油贸易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以来,俄罗斯第四大石油生产商Gazprom Neft一直以人民币结算其所有与中国的原油销售,占其总销售额的1/3。伊朗、委内瑞拉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已经在中国结算部分石油以人民币交易。 随着更多国家分散美元风险,贸易量和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支付的范围可能会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发展可能会挑战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金融体系,因为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主要基于其在能源和商品市场中的重要性。 人民币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一些市场人士最初估计,将石油贸易从美元转换为人民币,每月可以将价值6000亿美元至1万亿美元的交易从美元中转移出去。 据SWIFT国际结算系统显示,2022年11月,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使用最广泛的支付货币,占总量的2.37%。这比两年前的2%有所上升,但仍只占美元和欧元支付的一小部分。 (来源: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 每月有约100万亿美元的支付报文通过SWIFT传输,人民币的份额目前约为2.37万亿美元。再加上可以用人民币结算的6000亿美元至1万亿美元的石油贸易,SWIFT系统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将上升到3%或更多,这将使人民币超越日元成为第四大使用最广泛的全球货币。 黄金的作用 当然,石油人民币不会在一夜之间取代石油美元和基于美元的支付系统。然而,中国以黄金支持人民币石油交易的战略有助于建立石油人民币体系。使人民币可兑换成黄金有效地将货币变成了外国人民币所有者的全球可投资资产,增强了他们对中国货币的信心和需求。 如果这样的策略成功地让
沙特阿拉伯
和俄罗斯加入石油人民币倡议,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这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因为它将改变石油贸易的动态,并可能使地缘政治天平向中国倾斜。各国或许可以通过使用人民币和CIPS来规避美元体系下的经济制裁,从而削弱美国监控和影响国际贸易和美元流动的能力。 人民币资产类别 中国正在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石油人民币体系可以让北京加快这一进程,同时保留对其资本账户的完全控制。维持和发展石油人民币网络也意味着,中国将不得不为黄金支持的人民币积累更多的黄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需要创造更多除黄金以外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可投资资产,以增强使用人民币的动力。对人民币更大的非贸易需求将需要进一步发展其在岸资本市场,包括人民币对冲工具,以适应大量外国资金流动。
lg
...
小萧
2评论
2023-01-07
“买债券、抗通胀”!美联储、商界与金融专家齐聚 今年经济关键字“正常化”
go
lg
...
损害就业和经济繁荣。 “拜登政府要求从
沙特阿拉伯
、委内瑞拉而不是得克萨斯州、北达科他州获得更多石油,这一事实令人非常沮丧。我们可以在美国获得经济活动和就业机会,我们可以压低油价,”他强调。 他最后指控,拜登总统的绿色能源政策“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了消费者”,阻碍了经济和美国石油生产商充分发挥潜力。 但美国能源部在周四的一份声明中指出,该项目对永久性工作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没有提及管道建设期间估计的数千个工作岗位。显然,实际情况似乎不是如此。 “我们不仅失去了关键的基础设施,而且成千上万的工人失去了维持家庭的薪水、丰厚的福利和强大的成就感,”前Keystone XL管道工人Neal Crabtree表示。
lg
...
小萧
2023-01-07
【原油收盘】非农出炉缓解担忧 原油需求前景阴云笼罩,国际油价小幅波动
go
lg
...
导致单交易日出现超大幅度的波动。2月份
沙特阿拉伯
将下调向亚洲和欧洲出售原油的价格,显示出对近期原油前景的担忧。与此同时,在取消新冠限制措施后,中国正在与新冠病毒病例激增作斗争,而随着农历新年假期的临近,中国的人员流动性将会增加。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Ed Moya表示:“原油价格上涨,此前一轮就业和服务业数据帮助华尔街增强了对美联储非常接近结束其紧缩周期的信心。如果美联储过度收紧的风险被排除,原油需求前景应该会继续改善。” 原油今年开局疲软之际,远期曲线继续显示出供应过剩的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周警告称,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一可能在2023年陷入衰退,而圣路易斯联储行长James Bullard暗示,美国利率还不够严格。
lg
...
Sue
2023-01-07
【期市星期五】经济衰退担忧限制油价反弹 SC原油、燃料油大跌;多重因素利空,沪镍遭遇重挫
go
lg
...
3万桶。 此外,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
沙特阿拉伯
将其面向亚洲客户的旗舰阿拉伯轻质原油售价下调至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全球石油需求面临压力。 2022年10月,由于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会削减需求,欧佩克及其合作伙伴(OPEC+)同意从11月份开始减产200万桶/日,并贯穿2023全年。减产规模占全球需求的2%。 华泰期货研究院能源化工组分析表示,昨日EIA公布库存数据,其中原油库存小幅增加,但与预期差异不大,汽油表需大幅下降,战储下降的速度放缓,近期美国的突发的事件性影响较多,如之前的寒潮天气以及Keystone管道关闭等,对美国短期的供需数据产生扰动,但整体来看,受到战储抛储以及炼厂开工率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12月的年底去库力度较弱,但美国石油市场的核心矛盾没有改变,即页岩油产量复苏仍旧缓慢,不能匹配内需以及出口的增加,在过去一年内,这其中的缺口主要依靠抛储来填补,但在抛储结束后,在供需基本面没有出现大的变动下,预计今年将会加快商储部分的去库力度。 多重因素利空 沪镍遭遇重挫 本周,沪镍期货以9.40%的周跌幅位居跌幅榜首。截至周五日间收盘,主力合约NI2302收于210200元/吨。 周五盘中沪镍主力跌超7%,两日跌幅超过10%,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因1月4日晚间,市场传出消息称青山集团电积镍项目已正式投产,初步设计产能为月产1500吨,1月将有部分体量释放,镍供给担忧降温。 此外,美国“小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叠加美联储多位官员释放鹰派信号,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之下,美元一夜狂飙800点,贵金属及部分有色金属遭遇重挫。 申银万国期货分析表示,基本面上来看,国内镍冶炼企业复产,新建纯镍产线也陆续投产,电解镍供应或逐步改善。目前国内纯镍需求相对偏弱,海外纯镍货源稀缺,纯镍进口依然亏损,金川及俄镍升水倒挂。下游不锈钢领域,市场备库意愿普遍较弱,企业观望情绪较重,不锈钢库存已逐步累积,节前终端消费趋淡,供应压力或再显现,年后消费情况或有所改善。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王彦青在此前的研报中指出,展望后市,因为目前镍的绝对价格偏高,已经脱离了基本面及现货企业可接受情况,并且镍价还会受到海外宏观数据的扰动,镍价走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从供需层面看,尽管电积镍的产出带来供应增量,但整体增量有限,而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市场对于春节后的消费普遍乐观,纯镍短缺的担忧仍在,供需对比下短期并不能确认镍价已进入掉头向下的通道,短期观望为主。中长期来看,随着原生镍供应不断释放,年内镍价中枢大概率下移,沪镍可考虑逢高布局长线空单。
lg
...
金融界
2023-01-06
全球大瘟疫简史
go
lg
...
毒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2012年始发于
沙特
,主要在中东地区流行。根据WHO数据,截至2020年1月全球共有MERS确诊病例2519例,死亡866例,死亡率高达34.3%。全球共有27个国家出现过确诊病例,但超过80%的病例都在
沙特
。然而2015年5月韩国突然爆发MERS,成为全球仅次
沙特
的第二大疫情国。5月20日一名从中东出差回国的韩国男子确诊,5月29日该男子已传染9人,6月8日韩国确诊68人,7月11日确诊数达186例、死亡38例,1.7万人隔离,2900多所学校停课,引起社会极大恐慌,疫情持续近7个月才消停。MERS的爆发揭露了韩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多重漏洞。疫情初期,韩国政府拒绝公开收治MERS患者的医院名单,而医院是MERS传播的主要场所,导致疫情加剧、民众恐慌。信息不透明的背后是韩国医院私有化和管理体系漏洞。韩国医疗体系私有化程度高,众多私人医院担心影响“生意”而不愿公开名单,同时政府也担心信息公开导致医院不肯接收新的病人而选择不作为。疫情结束后,韩国政府开始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2018年9月韩国再次出现MERS病例,但政府仅一个月就控制住了疫情。 7启示 7.1 瘟疫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黑死病削减了欧洲30-50%的人口,天花导致3亿人死亡,西班牙流感致死破5千万,霍乱至今每年仍然夺走几百万生命……宏观上是数字,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瘟疫对经济的冲击长期来自人口削减对生产力的破坏,短期来自商贸活动停滞带来的直接影响。然而,我们难以准确估计其真正影响,因为没有人知道“假如没有瘟疫,世界会发生什么”。同时,天灾背后的“人祸”也让人刻骨铭心,欧洲中世纪黑死病导致的犹太人被迫害和屠杀,1918年西班牙流感导致医院瘫痪,2001年恐怖主义散播炭疽细菌引发骚乱,2003年SARS导致板蓝根脱销,人心的恐慌与猜疑、社会的动荡与不安随瘟疫一幕幕上演。遥远的历史显得模糊,冰冷的数字缺乏震撼,只有当我们亲身经历的时候才深感瘟疫的残酷。 7.2 瘟疫危机往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落后、不健全的社会形态或制度的弊端往往在瘟疫中被放大,而瘟疫导致的生存危机又能够迫使人们突破旧有社会形态或制度,进而使人类文明在危机中不断前进。例如黑死病期间,宗教忏悔和种族迫害均未能产生防治效果,反而隔离检疫措施使很多城市免于瘟疫或者疫情缓解,对比效果的强烈冲击使得人们思想逐步从中世纪的宗教禁锢中走出,成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端。2003年SARS爆发初期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的问题引发政府信任危机,事后我国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促进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改革进程。2015年的MERS爆发也引发韩国政府对医疗行业监管的反思。抗疫经验和教训就这样不断转化为推动社会前行的动力,与人类文明进步相生相伴。 7.3 瘟疫是在人类定居、驯化动物、城市等文明进程中产生的 从表面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是传染病的根源,但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中只有近1万年才出现瘟疫,说明瘟疫的产生可能也有人类自身的因素。从演化生物学看,瘟疫的产生需要微生物获得感染人的能力并持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这些均需要人类的一系列“配合”才能实现,如定居、驯化动物、城市等。大约1-1.2万年前,原以四处打猎为生的人类由于大型野生动物灭绝而被迫定居,并先后驯化了植物和动物,这两大变化为瘟疫的产生提供了直接条件。一方面,定居后伴随而来的老鼠、驯化后的牲畜等提供了潜在的病原体并与人类长期接触,继而这些病原体通过定向进化而变为人类传染病;另一方面,定居使得人类排泄物与食物、饮水开始有了交叉污染的可能,为众多传染病提供了传播的条件。大约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首先出现了城市,城市的出现使得人口聚集,这为传染病的大流行提供了条件。人类文明在定居、驯化动物、城市等过程中得以发展,但也为瘟疫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瘟疫因此被称为“文明病”。 7.4 捕杀野生动物正在成为新传染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近现代以来,捕杀野生动物在人类各类嗜好和生活陋习的驱动下增多,造成野生动物所带有的病原体获得了接触人类并适应人体环境的机会,多种新传染病因此产生。经调查,19世纪末鼠疫的全球第三次大流行是人们追求皮草服饰和大量猎杀土拨鼠导致的,近年来SARS、MERS、埃博拉病毒等也被证明其直接或根本来源是蝙蝠、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且与食用野味有关。因此,保护野生动物、改变生活陋习对减少新传染病的发生及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7.5 科学是人类战疫史上最有力的武器 以祈祷来驱散病毒、以杀猫来消灭鼠疫、以板蓝根来治疗怪病、以偏方来求得心安……不科学的防疫措施和应对方法非但不能遏制疫情,甚至可能加剧传播、伤及更多生命。相反,19世纪下半叶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及科赫法则使得众多的传染病得以明确病原体和传播途径,一方面为针对性的防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为疫苗开发提供基础。20世纪中叶以来发明的抗生素、重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更是极大丰富了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手段,显著降低了众多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威胁。此外,科学精神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1796年詹纳正是通过细致观察、理性分析和严谨试验的科学精神而发明牛痘疫苗,又如1854年英国伦敦爆发的霍乱中,斯诺首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即地图标记的方法确定传染源为一口水井,随后水井的封闭大大缓解了疫情。历史证明,现代科学及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是人类战胜瘟疫的最有力武器。 7.6 政治不可凌驾于科学之上,政府要重视防疫,信息要公开透明 政治不可凌驾于公共健康权益和科学之上。19世纪,欧洲现代化建设、殖民统治、重商主义正值鼎盛时期,而检疫、隔离等措施与之相矛盾,因此执政者轻视且执行不力,最终导致霍乱疫情扩散。1918年美国的执政者隐瞒疫情的严重性,将战争利益放置于防疫之上,导致西班牙流感随“一战”蔓延至全球。2003年中国部分地方政府为遏制恐慌和维护稳定而瞒报病例,错过了防疫的最佳时机。2015年韩国政府未公布患者所在医院更让民众感到恐慌。重视不够、瞒报误报、措施不力往往导致疫情快速恶化,不仅不能带来稳定,反而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社会猜测和恐慌,最终祸及自身。因此政府应将公共卫生安全放置首位,信息公开透明,直面疫情并第一时间组织抗疫防疫工作,尊重专业人士意见,确保行政措施科学有效。 7.7 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是防疫的根本 除医学进步,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并确保执行是防疫的关键所在。14世纪意大利部分城市专业卫生机构的出现使得隔离检疫等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并使一部分城市免于黑死病疫情,19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国家通过卫生立法强制牛痘疫苗的全民接种并得以逐步控制天花流行, 19世纪饮用水的清洁及厕所革命使得霍乱疫情得以大幅缓解。反面来看,一战期间,虽然已经有霍乱疫苗,但匈牙利和奥地利军队未注射疫苗,仍然造成传染悲剧,而德国的强制性疫苗接种帮助德军躲过一劫。因此面对各类可能突发的传染病,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卫生保障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和执行力、最终使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是防疫的根本。 7.8 瘟疫无国界,全球应携手抗疫 无论是蒙古鼠疫席卷欧洲、印度霍乱向西传播,还是中东MERS占领韩国、美国流感蔓延世界,一种疾病从“地方病”进化为“世界病”的过程,均离不开商贸、旅游、战争、殖民等人类文明之间的交往。瘟疫无国界,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都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巨大的风险使得公共卫生领域的全球合作持续推进,20世纪WHO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SARS期间WHO对各国的预警、督促和治疗建议有效遏制了疾病的全球传播,2017年WHO的终止霍乱全球规划也已经进入实施。但目前世界各地的卫生资源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全球疫情信息共享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协作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7.9 未来传染病仍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威胁 从遗传角度,细菌和病毒具有比动植物快的多的繁殖和进化速度,其中遗传稳定性差的RNA病毒及单链病毒具有更强的变异能力,因此对人类社会的威胁更大。而在可见的未来,人类与牲畜、宠物及野生动物的接触将无法避免,这为寄生于动物身上的病原体提供了适应人体环境并传播的机会。同时,未来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密度的增加及全球人员流动的加快都将为病毒或细菌的人际传播提供越来越有利的环境。反观现代医学的发展水平,疫苗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需要数年时间,无法在疫情爆发后的短期内完成研发,生产方面也不具备迅速满足全球需求的充足供应能力,隔离等防疫措施将仍然是未来面对突发疫情的主要手段,手段的单一性使得未来传染病的防治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比尔盖茨曾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家还没有足够的准备来应对突发传染病”。 7.10 人类的自我救赎:短期应急与长期防疫 短期应急: 1)迅速响应。疫情线索出现后要迅速加以研判,确定疫情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尊重专业人士意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并确保执行。 2)明确源头。尽快启动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疾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并及时公开。针对传播方式采取相应措施阻隔传染源。 3)病原鉴定。获取样本后,开展实验室检测、诊断及病原学鉴定工作。 4)信息公开。树立坦诚、公开的理念,启动疫情监测系统和疫情通报制度,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加强跟国际社会和科技界的沟通,共同战胜疫情。 5)隔离追踪。在疫情初期应第一时间隔离患者,并追踪其密切接触者;建立专门的收容收治场所,并加强隔离场地人员流动控制和健康人员的防护措施;确保疑似病例和高危感染人士隔离观察。 6)积极治疗。对传染病患者应集中隔离治疗,全力救治并减免费用,及时制定传染病的标准化治疗指南或方案,同时加强医护人员防护,避免医护人员感染。 7)后勤保障。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援疫区,做好准备应对疫情期间民众生产活动和生活起居可能发生的困难,维护社会各环节稳定运作。 8)经验总结。随着对疾病的认知进步以及疫情始发地区的防疫效果,应不断总结治疗和防范经验,不断完善疫情应对措施。疫情后期也要有序推进复工复学,尽量减弱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长期防治: 1)加强配套法制建设。完善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制建设,包括重大事件应急、信息公开、医者保障、吹哨人保护、市场监管、媒体舆论等,一方面确保合理措施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公权力被滥用。 2)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和监测制度;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内容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传染病的监测、传染病的报告和通报制度、疫情中卫生机构任务职责分配、传染病分级、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医疗物资储备与调用等。 3)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和管理。加强饮用水、下水道、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制度;强化对畜牧业的检疫工作;开展群众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4)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实施分级诊疗;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支持、鼓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5)加大医疗科技投入。加大对基础医学、药物及疫苗、医疗设备、体外诊断等医学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依靠科学对抗瘟疫。 6)加强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捕杀及贩卖野生动物等活动;大力倡导改变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活陋习;加强对野生动物的检疫工作。 7)重视全球合作与履责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间合作,进行国际传染病防治、医学、公共管理等领域的经验交流,有能力的国家应积极帮助世界贫困地区早日战胜疾病。
lg
...
金融界
2023-01-06
HYCM兴业投资原油日评:供应担忧vs衰退忧虑,美油企稳回升
go
lg
...
库存下降,推动国际油价周四企稳回升。但
沙特
下调官方原油售价和经济增长放缓忧虑,限制了油价涨势。截止美国收盘,美国原油2月期货收涨0.58美元,或0.79%,报73.93美元/桶,盘中最高触及74.90美元/桶,最低跌至72.4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3月期货收涨0.84美元,或1.08%,报78.87美元/桶,盘中最高触及79.93美元/桶,最低跌至77.59美元/桶。 美国一条输油能力为88万桶/日的管道因泄漏而被短暂关闭,推动油价反弹。美国管道服务商Colonial关闭了通往美国纽约的3号燃料管线以进行维护,周三该公司在弗吉尼亚的一个配送站发生精炼石油泄漏(预估泄露数量相当于60桶)。3号线的运输能力为88.5万桶/天,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市向纽约港运输汽油和馏分油。该公司暂时定于1月7日重启该支线作业。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重新开放经济方面的步伐明显加快,这将增加经济活动规模,令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得到上修。中国国家统计局已将2021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修正为8.4%(之前为8.1%),使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基数上升。基于中国边境重新开放的时间早于预期,这可能会在群体免疫实现后,推动今年经济出现更强劲的反弹。中国将从1月8日起重新开放边境。一些市场分析师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测从此前的4.8%上调至5.2%。这令原油需求前景向好,料支撑油价。瑞银分析师表示,2023年原油需求将由亚洲驱动,并预计2023年布兰特原油将升至每桶110美元/桶,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升至107美元;。 美国原油库存增幅低于预期,也给油价带来些许支撑。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69.4万桶至4.268亿桶,预期增加222.7万桶,前值增加71.8万桶;汽油库存减少34.6万桶,预期减少150万桶,前值减少310.5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142.7万桶,创2022年10月7日当周以来最大降幅,预期减少183.3万桶,前值增加28.2万桶;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原油库存增加24.4万桶,前值减少19.5万桶。美国上周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库存减少274.8万桶至3.724亿桶,降至1983年12月2日当周以来最低,为连续第69周下降。此外,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10万桶至1210万桶/日。 尽管美国自动数据处理(ADP)发布的就业数据强劲,但给油价的支撑作用有限,因美国就业数据强劲对油价来说构成双刃剑。毫无疑问,为了满足企业运营的巨大需求,通常需要劳动力需求增加,这往往会提升原油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趋紧将与更高的工资通胀相匹配,这将为美联储在2023年年底前寻求减缓政策收紧步伐提供任何空间,并可能引发市场担忧经济衰退。 道明证券分析师在评论美联储12月政策会议纪要时指出,官员们仍普遍认为,有必要在短期内将政策立场进一步推向限制性区间。因此,预期美联储2月将再次加息50个基点,3月和5月将加息25个基点。因此,预计美联储将在5月之前确定联邦基金利率最终目标区间为5.25%-5.50%。 与此同时,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也限制了油价的反弹,美国和中国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表明两国经济都走向放缓。中国12月7日突然改变零冠政策后,新冠疫情恶化,中国官方1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低于预期,并跌破2022年4月至5月上海封城期间的低点,降至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受新冠疫情影响,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将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3.9%放缓至2.2%。而2022年GDP增长预测从此前的3.3%降至2.8%。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新冠病毒大流行和重新开放带来的挑战打压市场情绪,并使得原油需求回升的看涨理论受到审核。”同时,美国1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也降至多年来新低,处于荣枯线50水平以下。 此外,
沙特
下调2月销往亚洲和欧洲的油价,也加重了需求担忧,给油价带来压力。
沙特阿拉伯
国家石油公司(
沙特
阿美)周四表示,
沙特阿拉伯
将其出售给亚洲的旗舰阿拉伯轻质原油的2月份官方售价(OSP)下调至每桶较阿曼/迪拜原油均价升水1.80美元。下调后的OSP比1月份每桶低1.45美元。
沙特
将其2月份对西北欧的阿拉伯轻质油OSP定为每桶较布兰特原油贴水1.5美元,比1月份低1.4美元/桶。 展望未来,原油交易商可能会密切关注新的风险催化剂。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es)的每周原油钻井平台数是原油市场的焦点之一。原油钻井平台数是反映未来原油产量的先行指标,截至12月30日当周,原油钻井总数减少1座至621座,预期为622座。若数据显示原油活跃钻井下降,料减缓油价下行压力。与此同时,围绕经济衰退的议论和全球疫情发展仍是油市的主要重大风险。 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周四跳空低开后自103.985水平稳步走高,突破105.00心理关口,触及105.272近一个月高点,因好于预期的美国ADP就业报告和每周申请失业金人数等数据推动美元全面走强,此前市场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做出了鹰派评估,并引发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也为美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振。 布朗兄弟哈里曼分析师维持对美元看涨前景。该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元在2022年底疲软过头了,美元将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收复大部分失地。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天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政策紧缩预期有所下降,我们认为美联储收紧预期有上升空间,尤其是在FOMC会议纪要中包含强烈信息之后。 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了23.5万,远好于市场预期的15万,11月为增加18.2万。ADP首席经济学家内拉•理查德森(Nela Richardson)在评论数据时表示,“劳动力市场强劲但分散,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的招聘情况差异很大。在2022年上半年大举招聘的业务部门已经放缓了招聘速度,在某些情况下,还在今年最后一个月裁员。”ADP报告表明许多公司仍在招聘,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这增加了美联储降低通胀的难度,因劳动力短缺将推高工资水平。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公布的调查显示,美国12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自11月的46.2降至44.7,为2022年8月以来新低,好于预期的44.4。而综合PMI终值自11月46.4降至45,初值为44.6。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高级经济学家Sian Jones评论服务业PMI终值时称,尽管需求疲软,但公司仍在继续招聘员工。一个值得注意的进展是,整个私营部门的通胀压力明显缓解。对投入的需求低迷,导致成本出现两年多来最不明显的上涨,同时企业为吸引客户和提振销售,销售价格的上涨也有所放缓。随着我们进入2023年,以客户折扣形式传递的成本节约可能预示着通货膨胀的进一步调整。 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为20.4万,好于市场预期的22.5万,此前一周数据为22.3万。四周移动平均水平为213,750,较前一周修正平均水平减少6,750。而截至12月24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金人数为169.4万,比前一周的修订水平减少了2.4万人。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三个月最低,12月裁员人数大降43%,这表明劳动力市场仍吃紧,可能迫使美联储继续加息。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乔治周四对CNBC表示,一旦加息结束,美联储维持利率将是关键。我赞成利率高于5%,并将其保持一段时间。高通胀要求美联储采取行动。美联储的政策正在对需求产生影响。美联储将维持利率至2024年。不是预测经济衰退,而是存在风险。当美联储加息时,经济风险就会上升。最近的通胀数据显示出压力缓解的可喜迹象。对美联储来说,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非常重要。关于资产负债表政策如何运作,美联储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新的一年最终可能在通胀方面看到一些可喜的缓解。改变美联储通胀目标是“糟糕的”想法。全球经济前景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暗淡。需要更长时间的高利率来保持对价格的压力。对美联储来说,迅速采取限制性立场是件好事。现在说美联储何时会调整缩表政策还为时过早。美联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评估资产负债表策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到目前为止效果良好。在重新评估资产负债表战略之前,可能还需要继续缩表6到12个月。强劲的就业市场意味着对抗通胀的好时机。数据将决定下次会议加息25或50个基点。2023年就业市场将保持弹性,就业市场仍相当强劲。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周四重申,通货膨胀是美国经济的最大阻力,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仍然决心战胜通货膨胀。博斯蒂克在亚特兰大联储研究会议的简短开场白中表示,最近的报告显示,美联储首选的通货膨胀指标为5.5%;美国通胀率过高,尽管有迹象表明物价正在放缓,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美联储致力于利用其工具降低通胀;官员们“仍决心”战胜通胀。 今晚北京时间21:30,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将发布。我们预计美国12月非农就业增加人数料放缓至20万(前值为26.3万),失业率维持在3.7%。而平均时薪环比预计上升0.35%(前值为0.6%),同比上升5%(前值为5.1%)。展望今后,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疲弱的预期是明朗的。如果劳动力供应没有出现增加,那么只有劳动力需求减少,名义薪资增长才会恢复到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匹配的水平。这是美联储仍在考虑进一步加息的原因之一,尽管汽油价格飙升和供应链受阻等其他通胀压力因素近几个月来有所缓解。还有待观察的是,美联储是否能让劳动力市场适当降温,从而使劳动力成本增长以及通胀足够放缓,而不会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 技术分析 美国原油 日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自下轨回升;14和20日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自超卖区回升。 4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向中轨回升,14和20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走高。 1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扩散,油价向上轨靠近,14和20小时均线看涨;随机指标进入超买区。 综述:预计日内油价将在72.70-75.80区间内震荡,可尝试高抛低吸。上方阻力关注2022年12月14日低点74.90,突破后将上探2022年12月15日低点75.30,然后是2022年12月21日低点75.80和1月3日低点76.60,以及1月4日高点77.40和2022年12月30日低点77.70;而下方支持留意1月6日低点73.90,跌破后将下探2022年12月16日低点73.30,然后是1月4日低点72.70和1月5日低点72.45,以及2022年12月7日低点71.75和2022年12月8日低点71.10。 布伦特原油 日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向中轨回升;14和20日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自超卖区回升。 4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向中轨回升,14和20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走高。 1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扩散,油价紧随上轨发展,14和20小时均线看涨;随机指标进入超买区。 综述:预计日内油价将在78.25-80.80区间内震荡,可尝试高抛低吸。上方阻力关注1月5日高点79.95,突破将上探2022年12月22日低点80.65,然后是2022年12月23日低点81.25和1月3日低点81.75,以及1月4日高点82.70和2022年12月15日高点83.15;而下方支持留意1月6日低点78.85,跌破将下探2022年12月20日低点78.25,然后是1月5日低点77.60和2022年12月9日高点77.40,以及2022年12月7日低点76.90和2022年12月8日低点75.70。 周五关注: 美国12月非农就业报告 贝克休斯美国每周原油钻井平台数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发表讲话 美联储理事库克发表讲话 里奇蒙德联储主席巴尔金发表讲话 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发表讲话
lg
...
金融界
2023-01-06
上一页
1
•••
666
667
668
669
670
•••
73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谈判中,特朗普几乎满足中国全部核心诉求!彭博:习近平强硬姿态奏效
lg
...
特朗普透露要和习近平直接谈!全球反弹正失去动力,小心美元迈入多年熊市
lg
...
中美突发重磅!路透社独家:华为芯片伙伴融资28亿 中国准备克服美国禁令?
lg
...
特朗普突发语出惊人!中美关税“休战”90天 高盛、瑞银上调中国GDP预测
lg
...
中美贸易突然来个急转弯、投行也紧急更改预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4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