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行业协会警告企业库存即将耗尽,美国鞋价将大幅上涨
go
lg
...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整体
消费者
价格同比上涨2.9%,是今年以来最大涨幅。鞋类价格年涨幅为1.4%,其中女鞋价格上涨2.8%。 美国鞋类分销商与零售商协会首席执行官马特·普里斯特表示,企业开始把近期货物支付的关税成本转嫁给
消费者
。 “女鞋更注重时尚,”普里斯特在周一与媒体的电话会议中说。“我们难以提前准备大量女鞋库存以应对潮流变化,现在这些上涨开始首先影响到
消费者
。” 许多美国公司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新关税之前大量进口库存,以对冲成本上升。但几个月后,这些库存已经逐渐减少,企业不得不为新到货商品支付高达50%甚至更高的关税。 普里斯特表示,他所在的协会约有500个成员,过去每年合计支付约30亿美元关税,今年预计将增长至约50亿美元。 圣路易斯鞋类公司Footwear Unlimited总裁帕特·穆尼表示,他预计未来价格将上涨得更快。 “我认为那2.8%只是冰山一角,”他说。 穆尼表示,公司在中国、墨西哥、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生产鞋类,同类商品的成本今年平均上涨了15%到20%。 Footwear Unlimited目前大多与工厂分摊了这部分成本。但穆尼也表示,公司已将部分批发价格平均上调了5%到10%,以应对关税压力。 鞋类公司也在等待一桩挑战关税合法性的诉讼结果。特朗普政府已请求最高法院迅速审理其对下级法院裁定的上诉。此前下级法院裁定大量关税无效。但在案件审理期间,这些关税仍继续执行。 与此同时,进口商已经开始联系货运专家和贸易律师,咨询是否以及何时能拿回已支付的关税退款。 普里斯特说,协会正密切关注该案件,并与会员探讨可能的结果。 “我们也清楚不会有任何幻想或误判,认为肯定能拿到退款,”他说。“我们一直在提醒会员,在一切尘埃落定前,不要过于期待。”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昨天00:00
加拿大8月通胀率增速低于预期,为本周央行降息铺平道路
go
lg
...
加拿大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
消费者
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9%,高于7月的1.7%。但这一加速略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主要原因是汽油价格降幅较7月更小,推动了总体数据上升。 从同比来看,8月汽油价格下降12.7%,低于7月的16.1%降幅。这一下降幅度缩小,部分原因是基期效应。2024年8月,由于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开始显现,汽油价格环比下降2.6%。而2025年8月,价格环比上涨1.4%,部分原因是炼油利润上升,抵消了原油成本的下跌。实际上,剔除汽油后,8月CPI同比上涨2.4%,低于前3个月的2.5%。 从环比来看,8月CPI下降0.1%,而经济学家原本预计为持平。 这份在加拿大央行利率决议前一天发布的通胀报告显示,虽然核心价格压力仍然偏高,但没有继续恶化。这将进一步增强决策者降息的信心,以支持受到关税冲击的经济。 8月,肉类价格涨幅加快,而新鲜水果价格下降。肉类价格同比上涨7.2%,高于7月的4.7%。新鲜或冷冻牛肉上涨12.7%,加工肉类上涨5.3%,推动8月整体肉类价格上行。其中,绞牛肉和多种加工肉制品价格的上涨对整体涨幅贡献最大。 新鲜水果方面,8月价格同比下降1.1%,而7月曾上涨3.9%。葡萄、其他新鲜水果以及浆果类(包括樱桃)价格下跌,是8月新鲜水果价格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价格容易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这通常与产地国家及种植地区的天气等多种因素有关。 服装价格因基期效应涨幅加快。8月,服装和鞋类价格同比上涨1.7%,高于7月的0.8%。8月的上涨主要受到基期效应影响,因为2024年8月相关价格曾下降0.6%。从环比来看,8月服装和鞋类价格上涨0.3%。 住房相关通胀放缓至2.6%,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PI降至2.4%。剔除8项波动性大的商品和间接税的CPI维持在2.6%。 不过,CPI构成中涨幅超过3%的品类占比从7月的37.3%上升至8月的39.1%,这一数据也是央行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 加拿大央行最偏好的两项核心通胀均值从7月的3.1%降至3.05%。这两项指标的三个月移动平均值维持在2.52%。 在过去三次会议中,加拿大央行将政策利率维持在2.75%,以评估特朗普所施加关税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在7月的会议上,官员曾讨论降息问题,一些成员认为,鉴于经济疲软,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若进一步恶化,可能需要进一步支持。 目前这一状况似乎已经出现。最近两个月的就业报告显示,加拿大7月和8月共减少超过10万个岗位,失业率在8月升至7.1%,比1月上升了0.5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萎缩了1.6%,为疫情以来最大降幅。 在通胀数据公布后,隔夜掉期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几乎已成定局,预计周三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为95%。两年期加拿大政府债券收益率维持在2.494%,加元在渥太华时间上午8:49报1加元兑0.7271美元。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安德鲁·格兰瑟姆在致投资者的报告中写道:“8月通胀基本没有构成威胁,使得加拿大央行明天降息的决定相对容易。考虑到经济疲软导致产能过剩,以及9月1日起大部分反制关税被取消,核心通胀指标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进一步降温。我们不仅预计明天会降息25个基点,也预计10月会议上还会再次降息。” 在加拿大10个省中,有8个省8月通胀率高于7月。在新斯科舍省,除了汽油外租金上涨也是通胀加速的原因。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和爱德华王子岛则是8月通胀放缓的两个省份。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昨天00:00
奥迪 E5 Sportback上市23.59万起 并享万元保险现金权益
go
lg
...
。车辆现已到上汽奥迪全国各地门店,诚邀
消费者
进店品鉴试驾。
lg
...
金融界
09-16 22:40
加拿大通胀升温不及预期:央行降息窗口大开?
go
lg
...
ndrew Grantham表示,8月
消费者
物价指数(CPI)数据“基本无威胁”,这为加拿大央行(BoC)在周三的议息会议上作出降息决定提供了“相对容易的条件”。 数据显示,能源价格走势仍是关键影响因素。受
消费者
碳税取消的影响,加拿大汽油价格同比下降,但跌幅较前几个月收窄。剔除汽油的CPI同比上涨2.4%,低于5月至7月期间的2.5%。 报告指出,2024年8月汽油价格环比下降2.6%,反映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而2025年8月汽油价格环比上涨1.4%,主要受炼油利润率上升推动,部分抵消了原油成本下跌的影响。 核心通胀指标保持稳定,CPI中值维持在3.1%,修正中值(trim)从3.1%小幅回落至3.0%。这些核心数据排除了波动性较大的项目,更能反映价格的基本走势。 Grantham指出,随着经济逐渐积累下行压力,加之9月1日起多项报复性关税的取消,预计未来几个月核心通胀还将进一步降温。他预测,加拿大央行将在本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并在10月再度下调。 从月度数据来看,8月CPI下降0.1%,经季调后则上升0.2%。而7月CPI同比曾因汽油价格走低而降至1.7%。
lg
...
Lisa
09-16 21:32
美国8月零售销售超预期增长,但就业市场疲软与关税推升物价或将拖累后劲
go
lg
...
实际销量增加。 政府上周报告显示,8月
消费者
价格指数(CPI)录得七个月来最大涨幅,食品和服装等类别价格涨幅明显。与此同时,就业市场依旧疲软,新增岗位有限,失业率上升,企业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推迟招聘,这对未来消费支出构成压力。 美联储预计将在周三宣布 25个基点降息,以提振就业市场。美联储今年1月因担忧进口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而暂停宽松周期。 剔除汽车、汽油、建材和餐饮服务的核心零售销售8月上涨0.7%,高于7月修正后的0.5%,这一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消费支出部分高度相关。 消费或将出现回落 富国银行(Wells Fargo)高级经济学家 萨姆·布拉德(Sam Bullard) 表示:“尽管消费表现出一定韧性,但增速正在放缓。家庭整体仍有一定的支出能力,但就业市场的担忧不断上升,可能会导致今年余下时间消费增长放缓。” 纽约联储(New York Fed)周一的调查显示,家庭支出(未经通胀调整)同比降至近4年半以来最低水平。不过,电子产品、家电、家具、住房及汽车购买,以及房屋维修和度假支出仍有增加。 美国银行研究院(Bank of America Institute)的调查则显示,低收入家庭受到就业市场疲软冲击最大,其8月税后工资增速为2016年以来最慢。同时,**年轻群体和“X世代”(1965-1980年出生)**的消费增速也最为疲弱。 报告指出:“就业市场走弱似乎正在冲击年轻群体,尤其是换工作带来的薪资涨幅已不如以往。”
lg
...
Linlin
09-16 21:25
美国
消费者
财务压力上升,Z世代信用分数降幅最为明显
go
lg
...
随着通胀和高利率影响负担能力,部分美国
消费者
的财务压力正在加剧,借款人面临越来越大的还款压力。 信用分数下滑,Z世代受冲击最大 报告显示,全国平均FICO信用分数整体小幅下降约2分。2021年约 38.1% 的人口信用分数处于 600至749分 的中间区间,而到2025年,这一比例已降至 33.8%。 其中,美国的Z世代群体(即十几岁至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信用分数降幅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学生贷款压力。 FICO报告指出,今年学生贷款拖欠率创下历史新高。在FICO监测的 2100万名借款人 中,超过10%有学生贷款到期需要偿还,而其中超过10%已经出现逾期未还的情况。 与银行说法出现温差 这一趋势出现之际,美国部分大型银行此前仍声称
消费者
整体财务状况健康,信贷质量恶化迹象有限,尽管最新数据已显示就业市场正在降温。 FICO在报告中写道:“总体而言,许多
消费者
的信用状况仍然稳健,目前平均信用分数715分仍接近历史高位。” 但报告同时警告,平均FICO分数是信用健康的滞后指标,未来分数存在下行风险。 市场解读 分析人士指出,信用分数下滑与学生贷款拖欠率攀升,揭示出
消费者
部门的潜在脆弱性。Z世代作为消费市场的未来主力,若财务压力持续加大,可能拖累住房、汽车和耐用品消费需求。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信用质量恶化风险意味着未来 坏账准备金 可能上升,从而压缩利润率。若趋势持续,美联储在考虑进一步降息时,可能更多关注 就业和消费信贷风险,而非单纯的通胀数据。 与此同时,市场可能将FICO数据解读为 潜在的经济放缓前兆,短期内对银行股形成压力,但或将利好贵金属与债市等避险资产。
lg
...
Dan1977
09-16 20:28
拉美版 “阿里” Meli: “假” 电商、“真” 放贷?
go
lg
...
产生的支付,对这部分支付额公司对商家和
消费者
都不额外收费, 支付手续费率已包含在对商家收取基于GMV的佣金内。换言之,这部分支付在“名义上”不创造任何增量收入。 b. 服务于Meli电商体系外商家的支付服务,包括其他第三方线上平台或者线下商户。这部分业务即以支付额 * 一定支付手续费率进行变现,体现在金融服务收入内(Financial service)。 c. 若
消费者
选择“先买后付”(BNPL即分期付款),情况则会不同。首先,公司会对商家收取额外的贴现费用(公司垫资将全部货款支付给商家),无论是体系内外。对
消费者
,常规情况下(及时按期还款),那么 “先买后付” 服务同样是免费的。但若
消费者
逾期,未还的部分就会被视为
消费者
贷款,即信贷业务内,产生利息收入。 2)第二类,以公司发放的未偿还贷款余额为核心指标,以贷款额度 * 对应贷款利息率产生收入的信贷业务。按发放贷款的对象和方式,可进一步细分:
消费者
贷款,包括先买后付和消费贷;对商家贷款,包括体系内的电商商家,和支付服务触达的体系外商家;信用卡贷款,指未在免息期内全额偿还欠款的部分;以及资产抵押贷款,目前主要是购车贷款。 3)第三类,是介于支付和信贷业务间的数字钱包业务,类似于国内的支付宝App,允许使用者存入资金,进行各类转账、付款和理财等各种功能,且绝大大部分功能对使用者是免费的。 另外海豚也提供了一个时间图,供大家大致了解Meli进入上述各项业务的时间顺序。 二、支付业务 – 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流量入口 1、支付商业模式的简单回顾 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下支付业务的商业模式。如下图所展示,在现代支付体系下,支付服务的主要参与方包括: a. 收单方(Merchant Acquirer),直接面向商户、整个支付体系内的前台部门,即我们探讨的Mercado Pago主要所属的职能板块。负责获客,提供商户使用的前端软硬件工具(如POS机),并代整个支付体系向商家收取支付手续费; b. 发卡机构:根据
消费者
实际选择的支付方式(信用卡、借记卡或数字钱包),所对应的卡片发行方或数字钱包提供方,负责实际的资金管理和划转。是整个支付链条中占据最大价值的一方。 c. 卡组织等中间机构:如Visa/MasterCard等卡组织,和类似银联等中间清算机构,起链接“前台”收单方和“后台”发卡机构的中介职能。 而支付产业链的变现途径简单来说,即基于支付额向商户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率(术语称为MDR,Merchant Discount Rate)。以公式的形式,“支付服务收入 = 支付额 * 手续费率”,而这可以视为支付产业的 “第一性原理”,即在支付行业内想获取更多的收益,要么覆盖更多的商家/场景以处理更多的支付金额,要么尽量提高自身能占有的费率。 2、支付的利润空间并不高 关于支付规模的讨论会在后文详细展开,先从支付手续费率入手。由上文可见,因支付链条内有包括收单方、发卡放、中介方等多个职能角色,名义上1%~5%左右的支付服务总费用率中,单纯的收单方(不兼具其它职能)剔除需分配给其他职能方的分成后,能留存作为自身利润的只占整体费率的一小部分--后文称为净费率。 仍以上图在美国使用借记卡支付的情况为例,1.25%的总支付费率中收单方能留存的净费率只有约47bps,占总费率的38%。根据
消费者
选择的支付方式不同,总支付费率和收单方能留存的净费率都会随之波动。整体上根据美国市场的行业惯例,收单方所能留存的净费率占比一般为整体费率的20%~40%之间。 实际上,纯粹的收单业务在整个支付链条中占据的价值量不高,其净变现率在成熟市场一般仅中几十个bps,在拉美等欠发达市场内稍高但目前一般也不超过100bps。相比其他各类互联网业务(电商、网约车、外卖等等)至少几到几十个百分点的净变现率,支付业务的利润空间可谓相当低。 从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指标上同样可见这个结论,虽然Meli自身并不单独披露支付业务的利润数据,但海豚其他覆盖的公司中, Shopify的商家服务收入中约70%以上是支付手续收入,而其毛利率常年仅在35%~40%+之间波动,相比其他轻资产模式业务如广告等动辄60%甚至更高的毛利率水平,支付业务的利润率确实较低。 3、趋势上,支付费率易降难涨 不仅横向对比其行业来看,支付的利润率明显是偏低的;纵向角度从历史经验看,通过提价释放利润率的故事在支付行业内也不太成立。 支付行业实际普遍呈现随着市场和公司越发成熟,行业和公司的净变现率逐步走低的现象。根据巴西中央银行披露的数据,在2009年到2018年间,以信用卡支付净变现率从1.4%下降到0.88%(53bps),以借记卡支付情况下也走低了20bps。 18年之后至今,虽然海豚没有看到类似的行业数据,但根据各主要收单公司公布的费率对比,多数情况下2025年的费率相比2022年还是走低的。整体上支付手续费率仍保持着下行趋势,但下行的幅度有所趋缓。 1)同质化、工具性的商业模式注定难提价 导致支付手续费率易降难升背后的原因不少,海豚本文重点强调下支付行业自身的商业模式造成的影响: a. 支付的工具属性很强,追求的是简洁、高效、“无感”。出于这个核心目的,支付并不适合以“花里胡哨”的附加服务来形成差异化,因此支付天然是高度同质化的。 b. 由开篇提到的支付全链路可见,支付收单本质是通道型业务,其主要价值就是招揽商户,起流量和业务入口的作用。实际的支付处理功能则普遍是由少数几个共享的上游服务商(Merchant Processor)提供。而支付的底层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多数情况下也是同质的。 以美国市场作为验证,收单行业的市占率是相当分散的,门槛相对较低(只要能招揽到商户就行)。相比之下中台的支付处理市场则相当集中,前两大玩家就占据越一半的份额。因此,多数情况下支付收单方相比其上游的议价能力是弱势方。 既然支付收单本身难以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市占率比较分散,在整个支付链条中的价值和议价权都相对较低,且如何招揽更多的使用商户是其核心职能。那么 “价格战”--即支付费率显然是支付收单业内最行之有效,也最直接能让商户感知的竞争方式。即便随着规模效率和技术的提升,完成支付所需的成本边际下滑,支付商们也会更倾向于将这部分利益让渡给用户,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由此,我们可以对支付收单行业得出两个关键结论:1)支付业务走不通靠持续提高手续费率来推动收入和利润增长的路径,只能走覆盖更多商户,由量驱动的“薄利多销”路径;2)支付业务的“通道型业务”本质,一方面注定了该业务自身难有多大的盈利空间,但更大的价值可以体现在获得更多用户规模和用户数据的导流做,更多的变现可以在支付之外实现。 4、支付用户的增长--体系内已充分渗透 由前文可见,公司支付业务的增长基本要靠覆盖的商户数量来驱动,那么从这个角度看Mercardo Pago还有多少空间?首先,其电商生态内的商户和支付行为已基本被Pago完全渗透。生态内支付额已大体随着Meli电商生态内的交易额等比例增长,不再能通过渗透率的提升来杠杆放大体系内支付额的增速。 根据披露,自2003年支付功能上线,至2022年平台内支付额占成交额的渗透率已达100%以上(GMV指标不包括非电商业务的成交额,因此GTV/GMV会超过100%)。增速上,也可见2020年开始体系内GTV的增速已基本和GMV增速趋于一致。 由于支付行业的高度同质性,海豚一直认为核心的竞争壁垒是在于如何覆盖并绑定更多的用户和支付场景。那么显然公司自身的电商体系,为其支付业务提供了基本盘的用户和商家群体,也创造了不会被竞争对手抢走的线上支付场景。这是公司拓展其他支付和金融业务的基础。 不过从未来的角度出发,在Meli电商生态内的商家早已完全被Pago渗透完毕的情况下,体系外的商家的增长显然是更关键的问题。 5、体系外支付高速增长,但更多是行业红利,Meli难言有独特优势 部分出于线上支付功能的自然衍生,部分出于对平台内支付渗透率即将见顶的预判。Meli是在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四季度分别于巴西和阿根廷这两个市场推出mPOS业务,切入线下支付,开始加速体系外支付业务的增长。 根据公司的披露,在2015~2024的十年间,体系外支付额的占比快速从16%拉升到72%,且“巧合”地在体系内支付渗透率逼近100%的2020年前后,体系外支付占比正巧过半及时接过了继续推动整体支付额保持较高增长的职责。 不过,也能看到从2022年开始,体系外支付额的增速也开始明显下台阶,较先前动辄大几十%以上的增速放缓到30%~40%左右。(当然较体系内增速还是明显领跑的)。因此下一个问题是,Meli在体系外支付上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进一步细分体系外支付的构成,大体可以分为三类:a. 在体系外其他线上平台内的支付,b. 商家使用Meli的mPOS设备在线下完成的支付,c.
消费者
使用Meli旗下电子钱包完成的支付,包括二维码向商家付款、P2P转账/收款、支付水电等账单等。不过,其中只有二维码支付是收取常规支付手续费的收单型支付(Acquiring Payment),其他非P2B的支付则没有或只有很低用于覆盖成本的手续费。 根据公司早年间的披露并结合卖方的预测,线下支付(mPOS)和数字钱包自推出后,在体系外支付额中的比重快速上升,从2017年的合计30%到2022年的超80%。而体系外线上支付的比重连年下滑,重要性相对较低。 因此,使用场景更广泛的线下支付和数字钱包是更关键的增长方向(毕竟拉美地区的线上消费渗透率仍仅有15%上下)。另外,虽然下图显示数字钱包的支付份额比重更大,但如前文所述,数字钱包的支付额中大部分是几乎无利可图的非收单型支付,更多是起引流和增强使用者粘性的功能。 2) 那么在线下支付这个更分散、更同质的行业内,Meli的竞争力如何?首先由于体现整个拉美地区支付行业的数据相对匮乏,我们专注于该地区的最大单一国家市场--巴西。 行业体量上,仅考虑刷卡支付,巴西支付市场的整体规模略超4.1万亿巴西里拉,对应近$7600亿。走出疫情后的高速增长期后,近两年刷卡支付额的整体增速回落到约10%左右。 竞争格局上,目前巴西支付行业内,有5个主要的支付收单商,可以大致区分为两类:a. 第一类是由传统金融机构控制的收单商,包括Cielo,Rede和Getnet,他们背后的主要投资/控制人都是巴西头部的大银行;b. 第二类无金融背景,跨界进入支付的Fintech型支付收单商,包括Meli旗下的Pago,以及PagBank 和 Stone。 从下图市占率的演变趋势能清晰的看到,在2016年时收单市场近乎被金融背景的传统收单机构所垄断,仅Rede + Cielo两家公司合计就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但随着Fintech支付公司加速进入市场,Pago + PagSeguro +Stone 三家的合计市场份额,从2016年时的仅3.5%到2024年已达近30%。近几年来Fintech类支付公司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趋势非常明显。 大逻辑上,Fintech公司能够快速抢占份额的主要原因,是老生常谈的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商户的覆盖和服务意愿较低,并且传统机构较高的POS机等硬件价格也限制了小微商户们采用这些服务。而Pago和PagS等新兴支付结构的入门款POS机价格仅BRL40,远低于传统POS机至少BRL 200以上的价格,大幅降低商户使用POS服务的入门成本。对此我们不详细讨论。 但是也能看到,在上述三家新兴支付公司内部,Meli旗下的Pago的份额目前是最低的。根据外资行的测算,2024年Mercado Pago在巴西市场的支付规模大约是PagS和Stone规模的60%。且上述Mercado Pago的支付额中约40%是来自体系内的,因此若只看体系外支付的体量,Pago大约只有同行体量的不足40%。 并且,虽然Pago目前在巴西的份额和规模仍明显更低,2022年以来Pago在巴西支付额的增速相比同行也并没有明显优势。从结果上看,Meli过去在支付业务上的不俗增长,更多是随着Fintech类支付上抢占中小微商家的市场红利,并没有展现出显著强于其他新兴Fintech支付商的独特优势。不过由于支付行业的天然高同质,这种情况也并不意外。 三、负责赚钱的信贷业务,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 如上文的分析,纯粹支付收单业务自身的盈利空间并不很大,对公司价值更在于触达更多的
消费者
和商家,尤其是体系外的,并通过支付的高频使用场景,黏住这些
消费者
和商家。 而“变现”和“赚钱”则是由另两条路径实现:a. 一是沿着支付链条向上,从单纯的收单商向上游,切入在支付链条中占据最大价值量的“发卡方”角色,推出了数字钱包/电子账户功能和与之绑定的借记卡/信用卡;b. 另一条则是金融业务中最“简单暴力”的赚钱方式,即信贷业务。 1、钱包业务--同样不以赚钱为目的 如前文所述, Meli在2018年推出并逐步完善了数字钱包/电子银行的服务,介于支付与贷款业务的中间地带。海豚认为,和支付类似,数字钱包同样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更多价值一方面在于增强
消费者
和商家对Meli的粘性,以及为公司累计更多的商家和用户支付和消费数据,为信贷业务的展开提供基础。 甚至,对从
消费者
或者商家存入数字钱包内的流动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这对金融企业可谓是“白送”的收益,目前包括Meli在内的拉美电子钱包运营商普遍将这些利息全额返还给用户,以作为吸引用户的手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子账户上线之后,公司在部分市场也推出了与账户绑定的借记卡和信用卡。使用这些银行卡支付对
消费者
同样是免费的,(但公司作为发卡方可以从商家收单方那获得支付手续收入的分成)。不过若借款逾期则就会产生利息费用,这与后文的贷款业务有关。 根据公司的披露,截至2Q25公司金融业务的月活用户已达近6800万,已达其电商业务季度活跃用户体量的95%以上。其中按公司在4Q23的最后一次披露,公司的数字钱包用户规模为3000万,占当时整体金融业务月活的近57%。 并且由于金融活跃口径更严格,若采取相同口径,金融业务的用户数量大概率是已经反超了电商业务。虽然公司的电商用户量和金融用户之见势必存在一定重合,不能简单理解为全部是增量用户。但金融业务的活跃用户体量已超过电商业务,且支付和数字钱包的使用频次逻辑上显然高于电商,这正式是支付和钱包业务对集团的“额外价值”所在。 2、信贷确实能赚钱,但也有风险 1)净息差高达20%以上,在拉美信贷确实“暴利” 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多次强调了Meli整个金融业务板块的变现和赚钱主要依靠于信贷业务,那么信贷业务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高,是否值得公司“苦心”布局支付和数字钱包业务为信贷业务打基础?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引入公司用以衡量其信贷业务利润的一个指标—即NIMAL(net interest margin after loss)= 公司信贷业务的平均年化利率 - 公司的资金成本 – 风险/坏账成本(公司提前计提的坏账损失预备,一般高于实际的坏账金额)。以这个指标看,公司的信贷业务的利润率虽然在近年来有所下降(因信贷组合构成的变动),也仍高达20%左右。再次强调,这是扣除了资金和坏账成本后净利差,可见在拉美地区的借贷业务确实属于暴利。 从贡献利润的绝对值上,虽然公司不拆分披露各板块单独的盈利情况,以上述的NIMAL乘以对应的未收回贷款余额,可以近似作为公司信贷业务的利润,在2024年该利润约为15亿美元。 从集团整的视角出发,信贷业务贡献的利润是多是寡,有两个角度: a. 更乐观的、从边际增量的角度,直接对比集团整体的经营利润和信贷业务的NIMAL利润。可以看到在2020年其他业务的利润率尚未优化时,信贷业务贡献了集团整体90%以上的利润。即便近几年随着其他业务的利润率改善,信贷业务在过去2个年度贡献了集团整体经营利润的60%左右。 这个视角下清晰体现了信贷业务对集团整体盈利的重要性。不过这个视角背后假设的是除了由信贷业务产生的坏账计提外,信贷业务不分担集团的其他如营销、管理和研发成本。 b. 更中性和公允的视角下,对比集团整体毛利润扣除坏账计提后和信贷业务的NIMAL利润,那么自2022年以来信贷业务相对稳定的贡献了集团整体利润略的超20%。这个视角下, 虽然不再是贡献了集团半数以上的利润,但对一个尚在早期发展阶段的业务来说,仍可见信贷业务的盈利能力很高,后续随着信贷业务规模的增长,对集团盈利的拉动效果和空间相当可观。 2)信用卡贷款已成信贷业务增长主力 由上文可见拉美信贷业务的盈利空间确实可观,只要能做大贷款规模,可谓“利润滚滚而来”。那么公司贷款规模的实际增长情况如何? 根据公司的披露,截至2Q25公司表内的未收回贷款总额约为$93.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超90%,依然在高速增长趋势内。 结构上,按公司的分类方式,公司发放的贷款可分为四类:a. 对商家的经营贷款,b. 对
消费者
贷款,包括BNPL先买后付和常规的消费贷,c. 独立拆分出来的信用卡贷款,d. 占比很小的资产抵押贷款,主要为购车贷。 从最新数据可以看到,目前信用卡贷款体量最大、增长最快、也最重要的细分类别,这呼应了前文提到的公司提供支付和电子账户功能的意义。 3)贷款业务更多靠用户量的增长,而非平均贷款额的提升推动 进一步拆解上述各细分贷款类别不同表现的原因,和驱动他们的增长因素。首先从公司披露的平均贷款规模数据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a. Meli各类贷款的单用户平均借款规模都相对偏低,消费贷和信用卡贷款的平均规模在$200~$400左右,即便是商家贷的平均规模也不超过$500,体现出Meli服务的商家和
消费者
贷款用户应当主要是常规银行不太覆盖的较低收入居民和小微商家。 b. 趋势上,除了信用卡贷款的平均规模有明显和持续的走高趋势外,商家和消费贷的人均规模甚至曾经呈下降趋势,在近几个季度才有触底回升的趋势。这意味着,Meli贷款业务总规模的增长绝大部分是由贷款用户的数量增长驱动的,而不太靠平均贷款规模的提升驱动。再度验证了通过电商和其他金融业务获客的重要性。 c. 商家贷款的平均规模一度跳水的背后原因是,主要是因为结构上平均借款更多的线上商家贷款业务增长有限,而平均借款规模更小的线下商家则增长的更迅速。实际这也体现出公司商家借贷业务发展不好的背后原因之一--越大约成熟的商家且借款渠道更多,更能接触传统金融机构,并不依靠于向Meli这些新兴Fintech机构贷款。 从借贷用户数量上看: a. 消费贷的用户体量最大,在2Q25已达2050万人,占到公司季度活跃电商买家数量的约1/3。不过,这也因为消费贷款中近一半是
消费者
在线上平台内购物使用的先买后付功能。 b. 虽然信用卡用户的体量仍只有消费贷的一半,但信用卡贷款用户的增长更快,2Q22到2Q25三年间用户规模增长了约2x,而消费贷用户则只增长了1x。再叠加信用卡的平均贷款规模同期也增长了约1.4x,而消费贷平均规模变化不大,因此信用卡贷款的体量因此反超了消费贷。 4)市占率仅1%、空间无比巨大,但信贷不能完全规模为导向 从市占率和行业规模上,根据某巴西本地券商的测算,单看巴西这一国市场,在24年底Meli各细分类别的贷款规模占对应类别贷款总市场规模的比重都仅为低个位数%,各个类别合计加总后Meli的市场份额也仅1%。 由此可见,Meli贷款业务的潜在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即便公司后续只吃掉比如5%的市场份额,相对目前而言也是数倍的增长空间。因此,公司信贷业务的增长空间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而然,不同于轻资产的支付业务,获取更大的规模和更多的用户是其主要目标,Meli的信贷业务则并不能简单的以规模为导向。 5)MELI的信贷是自担风险的重资产模式 Meli的信贷业务不能简单追求规模背后的原因是,公司的信贷业务商业模式是由Meli自身作为放贷主体,需主要由自身承担信用风险并管理资金来源的重资产业务。而非主要由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并承担信用风险,Meli自身主要起渠道作用的轻资产模式。上述提到的未收回贷款余额全部是直接反映在公司BS报表上的表内业务。(粗看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未收回贷款额较低,但这是因为其中剔除了已经计提的坏账损失)。 一方面,这种重资产模式让公司能够全额赚到之前提到的20%以上的净息差,而非仅仅的渠道费,明显提高了公司信贷业务的盈利空间;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公司要承担更高的信用错配风险。 体现在公司的BS表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随着公司放出贷款余额的走高,公司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同样快速走高。并且也能看到,公司欠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是明显高于公司收回的贷款余额的。以2024年底的数据为例,公司合计待收回贷款余额约$4900亿,但欠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则近$5800亿。 这个差额反映的就是,一旦借款用户无法偿还Meli的贷款,那么这部分金额会作为坏账损失,从公司的应收贷款账目上移除,但对应的公司欠金融机构的钱却并不会因此减少分毫。 也因此,不同于国内的电商公司每一个账上都“躺着”数千亿人民币的净现金,Meli却不仅没有净现金反而在2Q25时有约38亿的净负债。这对电商公司是非常罕见的。 因此,如果风险管理失控,目前公司管理近100亿的贷款余额一旦产生了预料外的坏账损失,对公司的盈利、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都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6)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生意 那么上述坏账风险到底有多高,在公司信贷业务的UE模型内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根据公司披露的NIMAL、利息收入和坏账支出计提,构建了公司信贷业务的NIMAL构成。 a. 首先NIMAL较高的最根本原因,是拉美地区贷款利率非常高,按利息收入/未收回贷款余额计算出Meli的贷款毛利息率即便近期有所下降(部分因信用卡贷款比重的上升)但目前也仍有约60%左右。 一方面这是因为Meli服务的用户群体相对信用质量较差。另一方面,拉美地区因较高的通胀和不稳定的经济情况,市场整体的利息率本就很高。根据巴西央行公布的数据,巴西市场近10年平均的借贷利率就在高达40%~70%的区间内波动。 b. 然而Meli自身的资金成本则相当低,与成熟市场的贷款利率相当。根据我们的测算,Meli的资金成本一直仅在个位数%的范围内波动。因此,Meli贷款业务的巨量利润空间的底层来源就是,拉美普通
消费者
或商家面临的极高的利率,和Meli作为巨头公司能在拉美当地乃至全球市场内能获得的低成本资金,这两者间的息差。 c. 实际上,Meli信贷业务的主要成本实际就是对坏账损失的计提。按我们的测算,公司每季度计提的坏账损失年化后占未收回贷款额的比重目前略高于30%(公司计提的坏账损失会略高于实际坏账额)。公司自身披露的超90天的坏账比重近几个季度稳定在20%左右。 当然公司这么高的坏账比率和其主要服务的用户群体是密切相关的,既然是传统银行不太覆盖的低信用质量客群为主要服务对向,那么在享受高利息率的同时高坏账率也难以避免。 但好在拉美地区极高的利率水平,给了Meli能承担如此高坏账比例的空间,甚至还能给自身留下20%的净息差。从这角度看,若后续公司能够提高信用分析能力,压降坏账比率,公司目前已很高的净息差就还能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四、小结 总结上文对Meli金融业务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到公司在各个业务细分业务线上的布局可以称的上是相符形成,各有各的价值所在。 1)支付业务虽然不是一个能赚钱的业务,且高度同质化,很难形成有效的壁垒,海豚也不认为说Meli在商户支付上能做到明显差异化的行业龙头。 但支付的价值不仅在于支付,其轻资产、通道性的业务模式,让公司在无需承担多少资金投入和风险的情况下,获得了
消费者
和商家的高频消费信息,和用户们高频使用公司金融业务的习惯心智。起到了一个能自身为此盈亏平衡或微利的同时,将集团的用户群体破圈出电商业务,并持续导流的功能。 2)而面对支付业务难赚钱的问题,和其能导流的价值。公司则相当有战略眼光的衍生出了两条更好的变现路径。一个是从商家端支付扩展到
消费者
端的支付—即数字钱包和银行卡业务。另一条则是最简单直接的信贷业务。 由上文可见,拉美地区的信贷业务的利润空间确实极高(净息差高达20%以上),但增长需要由更多的借款用户和商家数量来驱动。而在如何获客的问题上,公司之前的电商、支付和数字钱包的布局则都能够给信贷业务带来大量低获客成本的潜在用户。帮助公司的信贷业务在短时间内高速成长。 考虑到目前公司无利在拉美支付还是借贷市场内的市占率都仍很低,若目前支付引流、借贷变现的飞轮能够继续运转,带动信贷业务体量继续快速成长。同时,公司能够继续优化其风险管理能力,压低坏账比率,那么信贷业务的利润率也会有很大空间,其利润弹性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在最后一篇,海豚将结合公司的电商业务和金融业务各自的收入和利润前景,做出估值和投资逻辑的判读。
lg
...
海豚投研
09-16 20:21
平安人寿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go
lg
...
大活动传播声量和影响力,让金融知识融入
消费者
生活,切实提升广大
消费者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社会传递金融正能量。
lg
...
金融界
09-16 19:30
东百集团:9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go
lg
...
地堡、MOODY TIGER等,为区域
消费者
带来丰富的“首购、首尝、首体验”机会,也点燃了消费增长引擎。上半年,东百中心23个品牌销售额跻身全国TOP10,169个品牌福建省第一,197个品牌福州第一;兰州中心22个品牌销售额进入全国TOP10,159个品牌甘肃省第一,43个品牌兰州第一。感谢您的关注。Q5公司2025年下半年发展预期如何,重点推进哪些工作?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下半年将围绕几个重点方向发力一是继续深化首店策略,加强品牌引进和调改升级;二是加快推进仓储物流BS专项计划发行,加速轻资产转型;三是拓展商业轻资产管理项目,依托公司在福州、兰州地区的影响力,寻求相关区域更多项目合作机会;四是深化文商旅融合,发挥福清利桥古街等项目的示范效应;五是持续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持续优化“东百会员中心”服务功能等。感谢您的关注。Q6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9.29亿,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净利润实现增长2.40%,盈利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盈利质量提升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毛利率稳步增长以及费用管控措施较好实施。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表现稳健,商业零售业务通过持续深化首店战略、创新经营举措,在新消费趋势下,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仓储物流业务随着项目陆续竣工,持续加大招商运营力度,充分发挥与商业零售业务的协同效应,实现租金收入增加。此外,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销售及管理等费用实现有效控制。感谢您的关注。Q7看到仓储物流业务增长29.52%,表现的不错,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合作客户情况?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持续推进客户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深化与京东、顺丰、SHEIN(希音)、中国邮政等战略合作伙伴的紧密联动,夯实核心客户基本盘,同时精准捕捉新能源汽车、电商新模式、快消茶饮等领域的增长机遇,成功吸引比亚迪、小米、美团、霸王茶姬、古茗茶饮、沃尔玛山姆等行业标杆企业入驻,覆盖领域更趋多元。感谢您的关注。 东百集团(600693)主营业务:商业零售、仓储物流等。 东百集团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29亿元,同比上升0.11%;归母净利润7155.67万元,同比上升2.4%;扣非净利润6489.08万元,同比上升3.14%;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37亿元,同比下降0.4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196.66万元,同比下降0.7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707.76万元,同比上升1.95%;负债率69.75%,投资收益26.86万元,财务费用1.51亿元,毛利率57.49%。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9-16 19:10
简直没有天花板:市场等美联储官宣降息!特朗普预告与习近平通话,黄金直逼3700
go
lg
...
7%。 周二晚些时候,交易员将迎来美国
消费者
的最新表现。8月零售销售预计增长0.2%,此前两个月增幅更强。随着就业市场走软、物价上涨,人们仍质疑
消费者
还能维持多长时间的自由支出。 Pepperstone Group研究主管Chris Weston在报告中写道:“接下来我们要应对美国零售销售数据,这对市场带来一定风险。但由于美联储会议次日即将举行,零售销售必须出现极大意外,才能真正改变市场风险情绪。” 大宗商品方面,油价在前一日上涨后周二转跌,因投资者评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炼油厂的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37%,至每桶67.19美元;美国原油期货下跌0.23%,至每桶63.07美元。 现货黄金则在美元走弱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支撑下,创下3,697.05美元的新纪录,愈发逼近3700美元。
lg
...
欧罗巴
09-16 18:52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下令禁买英伟达AI芯片!美联储马上宣布降息,黄金3700等待方向
lg
...
中国突传重磅信号!彭博独家: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参与度为五年来最高
lg
...
中美贸易突发消息!金融时报:中国禁止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AI芯片
lg
...
鲍威尔说了什么?!现货黄金较高位回落近60美元、跌破3650美元
lg
...
今天美联储终于要降息!黄金创新高后遭获利了结,跌破这一水平恐不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