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瀚天天成再次冲击
港股
IPO,全球碳化硅外延市场占有率近三成
go
lg
...
近日,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瀚天天成”)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该公司曾于2025年4月8日首次递表,作为2011年成立的碳化硅外延晶片专业供应商,公司主要从事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研发、量产和销售业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自2023年起瀚天天成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外延供应商,2024年在销售片数和收入方面分别占据31.6%和29.2%的全球市场份额。公司产品涵盖4英寸、6英寸及8英寸三种规格,其中6英寸产品为销售主力,2024年销量占比达95.2%。 值得一提的是,瀚天天成牵头制定了全球首个碳化硅外延SEMI行业标准,并在全球率先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的大批量外供。 瀚天天成生产基地设于厦门,2023年产量达到22.3万片,2024年调整至14.5万片。8英寸产品自2023年5月推出后增长迅速,从当年的285片增至2024年的7466片。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41亿元增长至11.43亿元后回落至9.74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实现2.6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22亿元和1.66亿元,
lg
...
有连云
10-15 15:31
ETF盘中资讯|全球重磅会议ESMO进入倒计时,高弹性
港股
通创新药ETF(520880)冲高2%!三生制药、亚盛医药-B强势领衔
go
lg
...
10月15日午后,
港股
通创新药板块持续拉升,亚盛医药-B领涨近6%,科伦博泰生物-B、同源康医药-B、三生制药等多股反弹逾4%。
港股
通创新药ETF(520880)100%布局创新药研发类公司,午后震荡上扬,场内涨幅一度冲上2%,成交超3.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场内延续溢价交易,反映买盘相对强势。此前3日
港股
通创新药ETF(520880)已获超1.29亿元资金逢跌净申购。 消息面,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2025年年会将于10月17-21日在柏林举行,多家中国创新药企将公布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涉及肾癌、肺癌等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 流动性维度,隔夜美联储“放鸽”,鲍威尔暗示保留了10月降息的可能性。四季度美联储降息背景下,中美医药有望迎来共振。 产业方面,日前诺诚健华达成1亿美金首付款、总价超过20亿美金BD交易。国金证券指出,年底全球创新药产品授权合作密集,创新药板块行情静待BD持续催化。 【创新药“新势力”——
港股
通创新药ETF(520880):不含CXO,纯正创新药,
港股
高弹性】
港股
通创新药ETF(520880)被动跟踪恒生
港股
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该指数目前完全不含CXO,100%布局创新药研发类公司,是精准表征创新药硬核力量的纯正创新药指数。场外投资者可关注其联接基金:025221。 今年以来,恒生
港股
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在同类指数中弹性更高,进攻力更强,截至9月底,年内累涨108.14%,领涨一众创新药指数。
港股
通创新药ETF(520880)是全市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截至9月底,基金规模18.06亿元,上市以来日均成交4.93亿元,在同指数ETF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优。 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风险提示:
港股
通创新药ETF被动跟踪恒生
港股
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20.12.31,发布日期为2023.7.17,恒生
港股
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发布以来各个完整年度涨跌幅为: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
港股
通创新药ETF、医疗ETF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医疗ETF、药ETF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lg
...
金融界
10-15 14:41
消费板块获资金持续关注!消费ETF(159928)盘中获净申购超3.8亿份,规模突破205亿元!老铺黄金涨超9%,
港股
通消费50ETF(159268)大涨超2%
go
lg
...
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同类遥遥领先!
港股
方面,新消费“纯”度更高的
港股
通消费50ETF(159268)大涨超2%,盘中成交额近1亿元,已远超昨日全天。资金面上,盘中净流入超2500万元,近20日累计“吸金”近1.3亿元。热门成分股多数飘红,老铺黄金涨超9%,蜜雪集团涨超5%,泡泡玛特、海底捞涨超4%,安踏体育涨超1%。 【三季度业绩前瞻:白酒加速触底,食品强者恒强】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行业基本面仍要耐心等待,白酒要经历筑底和磨底的过程,食品公司自下而上寻找结构性机会。头部企业从分红和股息角度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包括高端白酒和大众品头部公司;具有新消费特点的个股后期将随业绩分化而分化,看好真正有长期竞争力和改善空间的公司。 白酒方面,展望四季度,行业已进入去库存阶段,但量价平衡和库存消化仍需较长时间,预计三季报仍有压力。股价不破不立,关注调整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提升。大众品方面,成本红利托底盈利,新品和新渠道共振孕育成长,推荐估值处于低位的高股息个股,关注悦己、健康、方便等新消费理念驱动下的新品类机会。 (来源:申万宏源20251014《食品饮料2025三季度业绩前瞻》) 国海证券指出,双节白酒动销平淡,关注内需政策。据酒业家数据,双节白酒动销整体同比下滑20%-30%,符合此前动销承压的判断,限酒政策纠偏后仍需一定时间修复。分品牌来看,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头部品牌表现相对较好,高端白酒价格下跌后性价比提升,开瓶表现好于预期,但渠道利润更加微薄。头部名酒对二三线品牌份额挤压明显;光瓶酒等大众价格带韧性较强。双节价盘整体稳定,节后略有回升。据今日酒价数据,10月1日-10月8日,飞天原箱/散瓶批价整体保持稳定;10月9日-10月12日,飞天原箱/散瓶分别小幅上涨15/10元至1800/1770元。随着双十一电商补贴活动陆续开启,建议持续关注批价走势。 此外,关注糖酒会边际反馈,重视板块底部修复机会。10月16日-10月18日,糖酒会即将在南京召开,当前已有部分会议论坛陆续召开,建议关注秋糖边际反馈。国海证券认为,限酒政策纠偏后影响边际改善,但仍需一定时间修复,但行业基本面最差阶段已过,预计Q3及全年报表延续出清节奏,关注板块底部修复带来的配置机会。 (来源:国海证券20251013《双节白酒动销平淡,关注内需政策》) 【机构:新消费估值切换可期】 信达生物表示,重视三季报业绩,新消费估值切换可期。具体可关注: (1)黄金珠宝:国庆假期景气度稳健,周大福等品牌一口价金饰或将提价。预计老铺黄金有望保持靓丽景气度,消费者排队热情高涨,底层原因或在于老铺黄金所有产品采取一口价定价模式,在金价持续上涨阶段性价比有望持续凸显,同理头部品牌定价类黄金产品短期亦有望从中受益。 (2)IP零售:名创优品MINISO LAND西北首店落地西安,泡泡玛特万圣节盲盒热销溢价高。泡泡玛特于10月9日推出万圣节主题“WHY SO SERIOUS”全明星搪胶毛绒挂件盲盒系列,涵盖LABUBU、星星人、DIMOO等热门IP,发售价159元/个。泡泡玛特高频新品发售与强IP运营能力持续拉动销售增长,名创优品则通过MINISO LAND等高势能门店深化“超级门店+超级体验”模式,推动线下消费场景升级。 (来源:信达证券20251012《重视三季报业绩,新消费估值切换可期》) 消费ETF(159928)标的指数作为消费大板块中的刚需、内需属性板块,具有明显的穿越经济周期的盈利韧性。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超68%,其中4只白酒龙头股共占比31%,养猪大户占比16%,其他权重股还包括:伊利股份(9%)、海天味业(4%)、东鹏饮料(4%)和海大集团(3%)。(数据截至:2025/10/9)关注大消费板块,相关产品消费ETF(159928),场外联接(A类:000248;C类:012857)。 一键布局新消费,认准更“纯粹”的
港股
通消费50ETF(159268)!潮玩、珠宝、美妆,情绪消费一“基”在手,布局下一个LABUBU风口!
港股
通消费50ETF(159268)还支持T+0交易、不占用QDII额度,是投资
港股
通消费赛道更为高效便捷的选择,一笔描绘属于Z世代的新消费蓝图!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上述产品均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港股
通消费50ETF(159268)的基金投资范围包括
港股
,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15 14:32
填补内分泌疾病治疗空白!维昇药业携隆培生长激素等管线,开辟细分赛道新蓝海
go
lg
...
深耕细作,成为行业瞩目的新锐力量。作为
港股
“生长发育第一股”,这家2018年创立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正通过“全球创新,中国落地”的战略路径,为国内内分泌疾病患者带来前沿治疗方案。 三款重磅管线,填补内分泌治疗空白 回望2018年,当卢安邦决定离开武田中国区总裁的舒适位置,创建维昇药业时,许多人不解:为何放弃已实现销售额10倍增长的辉煌战绩,选择从零开始? “医药行业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紧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演进。”维昇药业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卢安邦表示,“从早期的公共卫生建设,到慢性病防治,再到关注人民'不仅活得长、更要活得好'——中国医药创新已从‘跟随’转向‘尝试领跑’。” 内分泌领域的巨大空白成为他创业的核心驱动力。“内分泌领域很多人只知道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问题,但内分泌领域实际有170多种疾病,其中一半还处于无药可医状态或现有治疗方法不尽人意;另一半疾病在国外有药,但尚未引进中国惠及中国患者。”卢安邦表示,正是这种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让维昇选择聚焦生长激素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软骨发育不全等领域。 今年3月21日,维昇药业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作为
港股
“生长发育第一股”,在创新药资本寒冬里成为“迎春花”。公司上市后,管理重心逐步从临床研发转向商业化,目前正积极准备三款重磅产品的市场落地。 隆培生长激素作为维昇药业的首个商业化产品,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经临床证实优效于日制剂的长效生长激素。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中国长效生长激素市场规模将达211亿元,长效产品将成为生长激素市场的主流。隆培生长激素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临床价值,有望获得可观市场份额。早期,即使仅获得1/3市场份额,其销售额也将达到70亿元。 除了隆培生长激素,维昇的另两款核心产品同样填补临床空白。帕罗培特立帕肽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激素替代药物,已在海南博鳌落地,让国内患者提前用上国际创新药。那韦培肽则针对软骨发育不全,国内2期临床已验证其对这一罕见病的积极疗效与安全性。 TransCon技术赋能:差异化产品矩阵的构建 维昇药业管线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独特的TransCon技术平台,这一技术通过暂时连接方式,实现药物的长效缓释,同时可保持原型药物的分子结构和活性,旨在提供药物使用便利性的同时,降低传统药物永久修饰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在帕罗培特立帕肽的应用中,TransCon技术使药物能够持续稳定地将甲状旁腺激素(PTH)维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从根本病因上应对PTH缺乏引起的代谢异常的问题。相较于传统仅通过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来缓解低钙血症症状治疗方式,这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及潜在的肾脏负担。 卢安邦表示:“通过博鳌乐城这一国际创新药物进入中国的重要窗口,我们十分欣慰地看到中国的甲旁减患者能够同步获益于全球领先的激素替代疗法,帮助他们摆脱长期以来因没有对因疗法带来的诸多治疗困境。” 同样,隆培生长激素作为FDA四十年来首个用于儿童治疗的长效生长激素,通过TransCon技术实现每周一次注射,将年注射次数从365次降至52次,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 面对市场上已有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卢安邦强调隆培生长激素的独特技术优势:“我们主要从专业角度出发,与医生探讨隆培在临床应用上的三大亮点:第一是技术路线不同,隆培采用TransCon技术,在体内慢慢释放'未经修饰的生长激素活性成分',确保结构和组织分布与人内源性分泌的天然生长激素一致;第二是临床数据扎实,中国和美国两次3期临床实验结果均显示,隆培生长激素是优于日制剂的长效生长激素;第三是使用便捷性,一周就打一次,比日制剂一年少扎近300针,且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 目前,维昇药业正在实施多维度的差异化商业化战略,确保其创新药物能够惠及更多中国患者。在生产端,其采取“双轨”模式:2026年起通过进口满足初期需求,2028年本土化产品上市后并行供应。维昇与药明生物在成都建设国内首条双腔冻干制剂生产线,年产能超1000万支,既避免海外运输不确定性,又通过本地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 在渠道端,维昇与安科生物开展“区域独家推广”合作,借助其在儿科领域深耕超过20年的经验和成熟销售网络,快速提升产品可及性。同时,还与和睦家等高中端非公医疗机构合作,形成“公立医院+私立诊所”的分层诊疗网络 在市场教育方面,维昇从专业角度出发,向医生群体传递产品的临床价值,强调技术路线差异、优效于日制剂的临床数据以及使用便捷性等优势,帮助医生理解不同技术路线产品的临床应用价值。 商业化战略:精准布局打造内分泌平台公司 在创新药资本寒冬中,维昇药业凭借其差异化的技术平台、稀缺的产品管线以及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正逐步实现从“研发驱动的Biotech”向“集研发、生产与商业化于一体的全链条Biopharma”的关键跨越,为中国内分泌疾病患者带来全球领先的治疗方案。 这一转型面临三大挑战:技术落地难度大,如隆培生长激素的双腔制剂技术在国内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市场破局压力大,生长激素市场已有先发企业长期深耕;团队结构适配也是挑战,需要招募“懂临床、懂市场、熟中国政策”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生长发育第一股”,维昇药业向资本市场传递的长期价值逻辑包括:技术的不可替代性、管线梯队的确定性以及商业化的可兑现性。随着核心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市场有望重新审视维昇药业的价值。 对未来发展,卢安邦制定了清晰的三阶段目标:短期确保隆培生长激素2025年内获批并快速商业化;中期推动那韦培肽和帕罗培特立帕肽通过优先审评通道获批,形成“儿童+成人+罕见病”覆盖的内分泌产品矩阵;长期关注减脂增肌、糖尿病并发症等内分泌相关领域,完善患者全周期管理生态。 “我们不撒大网,而是深耕内分泌赛道。”卢安邦强调,“这种‘平台技术+稀缺管线+精准商业化’的模式,能给市场明确的价值预期——短期看隆培上市后的放量;中期看那韦培肽、帕罗培特立帕肽的落地接力;长期看内分泌相关领域的管线拓展和新药研发。” 维昇药业的发展轨迹不仅反映了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崛起,更展现了专注细分领域、解决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产业新模式。2025年被业内称为“长效生长激素元年”,随着维昇药业的隆培生长激素即将获批和商业化的逐步落地,其有望在内分泌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优质的治疗选择,成长价值空间广阔。
lg
...
金融界
10-15 14:31
港股
中长期趋势不改,恒生ETF
港股
通(159312)盘中走强涨近2%,均衡覆盖金融、科技等
港股
赛道龙头
go
lg
...
港元,续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近期,
港股
市场出现一定调整。机构人士认为,短期扰动因素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
港股
估值回调,但中长期趋势不改,
港股
行情有望继续向上,当前调整或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逢低入场机会。 华泰证券近日指出,中国具有众多优质科技企业,且大多分布在
港股
。1H25境外中资股业绩整体企稳,特色企业如新消费、创新药和科技盈利增速和预期都较为突出。高波动行情或仍将持续,中长期视角下,科技主线受影响程度相对有限,在市场回调过后或仍存结构性机会。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AI仍是
港股
市场明确主线,互联网板块将持续受益。国泰海通证券则预计四季度
港股
有望再创新高,指出“AI赋能”叙事深化与政策支持将提振基本面,叠加外资回流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资金面改善趋势明确。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0月15日 13:50,恒生ETF
港股
通(159312)上涨1.6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66%,其中第一大权重股阿里巴巴-W上涨3.02%,小米集团-W上涨1.77%,美团-W、友邦保险、汇丰控股、腾讯控股等跟涨。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10月14日,恒生ETF
港股
通近半年规模增长1131.1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额方面,恒生ETF
港股
通近半年份额增长5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恒生ETF
港股
通(159312)紧密跟踪恒指
港股
通指数,恒指
港股
通指数旨在反映能通过
港股
通买卖的恒生指数成份股之表现。该指数涵盖科技、消费、金融等多个成长赛道,是
港股
的核心宽基指数之一,其金融业+资讯科技业占比超50%,囊括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等
港股
科技龙头,受益于国内经济修复和AI产业趋势,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15 14:01
港股
汽车冲高,广汽集团涨超11%!
港股
汽车ETF(159210)大涨超2%!广汽、京东、宁德时代强强联合造车
go
lg
...
025年10月15日 13:37,中证
港股
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931239)强势上涨2.65%,成分股广汽集团(02238)上涨11.43%,黑芝麻智能(02533)上涨8.93%,德昌电机控股(00179)上涨5.82%,中国重汽(03808),浙江世宝(01057)等个股跟涨。
港股
汽车ETF(159210)上涨2.30%,最新价报1.1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4日,
港股
汽车ETF近3月累计上涨9.93%。 流动性方面,
港股
汽车ETF盘中换手75.16%,成交5371.56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4日,
港股
汽车ETF近1周日均成交5563.86万元。 消息面上,10月14日,京东汽车在“11.11惊喜开放日”上正式宣布,联合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与广汽集团达成跨界合作,三方将共同推出一款新能源新车,计划于2025年双十一期间正式发布并由京东独家销售。据了解,新车定位“国民好车”,核心聚焦性能安全、时尚设计、续航能力与亲民价格四大维度,预计定价在10万至12万元区间,可满足90%以上日常通勤场景需求。 具体来看,广汽集团依托纯电专属平台、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及灯塔工厂制造实力,负责新车的研发生产落地,为产品品质提供硬件保障;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则输出核心能源解决方案;京东汽车重点发挥用户洞察与全渠道服务优势——基于2000万年度整车搜索用户数据精准捕捉需求,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定制选购、预约试驾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三方结盟重构了“硬件+能源+渠道”的产业链模式,推动汽车消费向“像买手机一样便捷”转型,为新能源市场提供了跨界融合的新范本。 东证期货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2023年突破30%,2024年以来渗透率首次突破50%,步入25年,高竞争力新车产品持续推出,价格战逐渐被叫停。海外市场来看,欧美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对出口带来波动风险,关注一带一路国家、中东等新增长点。竞争格局来看,沉舟侧畔千帆过,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关注产品力强、出海推进顺利、供应稳定性强的企业。 中国车企“势如破竹”,实现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汽车行业受产业发展与科技成长双重逻辑驱动,“稳”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进”有智能化的成长动力!看好汽车行业“整车成长+智能化浪潮+人形机器人”三重机会,可关注
港股
汽车ETF(159210),一键布局稀缺
港股
汽车龙头,聚焦
港股
明星车企,投资智驾大时代,把握
港股
汽车高速成长机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
港股
,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中证
港股
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该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具体发行时间以公告为准。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15 14:01
顺周期品种受青睐!红利低波ETF、红利ETF成交额均创年内新高
go
lg
...
一手打造了包括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
港股
通高股息(CNY)的
港股
通红利ETF(513530)、以及聚焦
港股
红利低波类资产的
港股
通红利低波ETF(520890)等在内的5只策略类型丰富的“红利全家桶”。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4日,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达449.49亿元。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lg
...
金融界
10-15 13:51
港股
反弹,全市场CXO浓度最高的
港股
医疗ETF(159366)涨幅领先
go
lg
...
025年10月15日 13:26,中证
港股
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强势上涨2.30%,成分股药明合联、微创机器人-B、凯莱英上涨,
港股
医疗ETF(159366)上涨2.51% 买
港股
医疗板块,就买
港股
医疗ETF(159366),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4日,
港股
医疗ETF近3月累计上涨18.9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港股
医疗ETF紧密跟踪中证
港股
通医疗主题指数,中证
港股
通医疗主题指数从
港股
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商业与服务、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
港股
通内医疗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据报道,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定于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的顶级盛会,此次会议预计将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 消息面上,国家医保局在第 11 批集采中提出 “反内卷” 原则,优化仿制药竞争规则,倒逼药企转向创新驱动。药明康德等头部 CXO 企业承接的创新药 BD 交易(如 License-out)首付款 2025 年已超 33 亿美元,显著高于国内一级市场投融资金额,成为重要需求来源。集采同时加速中小药企研发外包,2023 年国内 CRO 渗透率提升至 42%,CDMO 替代率上升 20-30%。 专家表示,国内的CRO/CDMO仍将持续具备全球竞争力,国际化分工与全球医药供应链的趋势难以因短期关税政策逆转,创新药行业的景气度也有望传导到CXO。 机构研究指出,由于资本市场融资复苏、创新药出海交易规模上涨,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出现回暖。叠加美国降息,CXO行业有望在下半年迎来业绩修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
港股
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京东健康(06618)、药明康德(02359)、阿里健康(00241)、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国药控股(01099)、晶泰控股(02228)、平安好医生(01833)、微创医疗(00853)、药明合联(0226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95%。
港股
医疗ETF紧密跟踪中证
港股
通医疗主题指数,全市场同类规模最大,流动性佳,弹性高。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15 13:41
ETF盘中资讯|美联储“放鸽”,AI产业强催化!阿里巴巴领涨3%,
港股
互联网ETF(513770)涨逾2%
go
lg
...
15日午后,
港股
AI维持高位,截至发稿,哔哩哔哩-W、阿里巴巴-W涨逾3%,小米集团-W、快手-W、腾讯控股、美团-W涨逾1%。重仓互联网龙头的
港股
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现涨2.37%,盘中持续宽幅震荡,实时溢价率达0.28%,显示买盘资金态度积极。 隔夜美联储“放鸽”, 鲍威尔暗示保留了10月降息的可能性,被市场认为“巩固了进一步降息的预期”;美联储理事鲍曼则表示,预计年底前还有两次降息。 东吴证券表示,中长期看,我们对
港股
并不悲观。一是,全球仍处于降息周期,货币宽松背景下,股市仍有上涨空间;二是,AI产业趋势不可阻挡,中国AI产业加速,
港股
科技龙头仍有上涨空间;三是,预计明年一季度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会进一步改善。 银河证券认为,短期受贸易摩擦影响压制投资者风险偏好,引发行情震荡,但在全球科技巨头资本开支扩大的背景下,新产品层出不穷,利好AI产业链,
港股
AI或仍值得关注。 国泰君安证券也表示,经过长期调整后,
港股
互联网板块的估值已极具吸引力,跟踪该板块的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PE仅24.22倍,位于近10年22.98%的较低分位。
港股
互联网的叙事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市场关注的是用户增长和商业模式;而现在,核心逻辑已转向“AI赋能”带来的全新增长曲线。近期,阿里宣布成立“机器人和具身AI小组”,腾讯的混元图像大模型登顶全球盲测第一,这些都印证了AI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有望重塑这些巨头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资金借道ETF坚定增仓
港股
AI核心资产,彰显乐观预期。上交所数据显示,
港股
互联网ETF(513770)近5日资金累计净流入1.3亿元。
港股
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7125;C类017126)跟踪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是其前3大权重股,权重占比分别为18.92%、15.60%、11.54%,前10大持仓汇聚各领域互联网龙头公司,合计占比超73%,龙头优势显著,为
港股
AI核心标的。 今年以来,在AI概念加持下,互联网板块的弹性明显更高,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较恒生科技指数明显超额,领涨弹性突出。 此外互联网板块估值更低,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PE仅26.69倍,位于近10年32.79%分位点的中低位水平,不仅显著优于美股、A股科技,比同期恒生科技市盈率历史分位(38.31%)还要低。
港股
互联网ETF(513770)最新规模已突破110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流动性佳!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等。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的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风险提示:
港股
互联网ETF被动跟踪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于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lg
...
金融界
10-15 13:41
ETF盘中资讯|Q4催化密集,
港股
通创新药反弹,520880溢价上行,亿元级资金提前进场
go
lg
...
10月15日,
港股
通创新药板块终于反弹,核心标的“520880”溢价涨逾1%,实时成交超2.9亿元。成分股方面,同源康医药-B、亚盛医药-B强势领涨,权重股三生制药涨超3%。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几日
港股
通创新药ETF(520880)接连调整,低吸资金连续进场,近3日累计增仓超1.29亿元。 消息面上, 10月14日港交所迎来创新药企递表小高峰,包括贝达药业、百利天恒等多家A股知名药企冲刺“A+H”上市,涵盖ADC、siRNA等前沿领域。 华福证券指出,创新药板块短期受市场情绪影响调整,但产业趋势未改。创新药三季报预期较好,10月ESMO等会议或带来超预期数据催化,叠加Q4潜在BD落地,或迎第二波行情。 国金证券也指出,创新药产业向上趋势不变,年底全球创新药产品授权合作密集,板块行情静待BD持续催化。ESMO大会即将召开,关注国内药企重磅临床数据。
港股
通创新药ETF(520880)及其联接基金(联接A:025220,联接C:025221)被动跟踪恒生
港股
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再鼎医药、诺诚健华。 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等。 风险提示:以上产品由基金管理人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须谨慎!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lg
...
金融界
10-15 13:41
上一页
1
•••
31
32
33
34
3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与习近平会晤时 目标与中国达成“全面协议”
lg
...
中美最新大消息!美方称与中方的马来西亚贸易会谈“非常有建设性”
lg
...
市场周评:中美传来重磅消息!金价创新高后惊人回调 特朗普刺激油价暴涨
lg
...
金价本周暴跌138美元!策略师警告:黄金恐出现2008年式的“剧烈回调”
lg
...
特朗普突然重磅表态!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加拿大商品再征收10%的关税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7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