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特
朗
普
政府
是否会惩罚北京?中国正与俄罗斯悄悄交易
go
lg
...
裁的俄罗斯项目的液化天然气,此举将考验
特
朗
普
政府
在遏制莫斯科能源收入努力中,是否愿意对北京实施惩罚。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在8月底接收了来自俄罗斯北极LNG 2(Arctic LNG 2)项目的首批海外出口货物后,如今正在进一步接收被列入黑名单的俄罗斯LNG,并指定南方的北海港来接收这些货物。通过选择一个国际联系有限的单一港口,北京有望将更广泛的天然气行业与潜在报复隔离开来。 消息人士称,这些采购是通过一家鲜为人知的公司进行的,以掩盖真正的最终买家身份。 与此同时,包括中海油在内的中国进口商正在将常规交付转移出北海港,以避免与这笔交易挂钩,从而规避与美国(全球最大LNG出口国)的冲突。消息人士还表示,几家海外贸易商也出于同样的原因避免使用该港口。 根据船舶追踪数据显示,中国即将接收来自受美制裁的俄罗斯“Arctic LNG 2”出口工厂的第三批货物。中国首批从该项目进口的天然气是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前到达的,因此当时主要被视为象征性姿态。如今持续接收货物,北京传递的信号更加强烈,同时也有可能被卷入华盛顿对莫斯科施压的行动中。 尽管
特
朗
普
政府
已点名批评印度与莫斯科的石油贸易,但迄今北京尚未遭遇类似的批评或经济制裁。 彭博编制的船舶追踪数据显示,来自“Arctic LNG 2”项目的第三批燃料最早将在周一(9月8日)抵达中国南方。另有至少四艘船只正在途中。 该俄罗斯项目自2023年遭到前总统拜登政府制裁以来,一直难以找到买家,此举旨在切断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该设施去年通过“暗船队”开始出口LNG,但直到向中国交付,才首次成功抵达海外港口。
特
朗
普
政府
对白宫迄今尚未就相关货物发表评论。这与拜登政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曾迅速制裁协助“Arctic LNG 2”项目燃料出口的企业和船只。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一直谨慎避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它们与美国出口设施有长期合同。
lg
...
风起
09-08 13:46
中美重大信号!美媒:中国对贸易谈判有新剧本 贸易代表访美传习近平新指示
go
lg
...
传递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新指示:通过与
特
朗
普
政府
保持接触,但几乎不作让步。其结果是出现微妙的缓和,但不太可能很快达成贸易协议。北京方面正试图在大国竞争加剧之际将自己打造成负责任的一方。 就在过去几周,习近平为俄罗斯、印度、朝鲜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铺上红地毯,称赞中国是多边世界新秩序的领导者,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知情人士表示,8月下旬在华盛顿的会晤中,李成钢再次提出北京的要求——美国应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并放松对美国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但几乎没有提出实质性的回报。 一位了解李成钢此行情况的人士表示:“会议没有什么成果。” 李成钢的访问紧随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的批评言论。8月22日,谢锋在一次美国大豆行业活动上表示,美国的保护主义正“给中美农业合作蒙上阴影”。 上个月,华盛顿和北京将暂停提高关税的时间延长至11月初。这个暂时的贸易战停火是在双方同意部分取消针锋相对的关税,并放松对一些关键商品的出口限制后达成的,包括对许多工业产品至关重要的中国稀土磁体,以及美国的某些技术产品。 目前,双方在美国要求中国打击芬太尼化学品流动的问题上陷入僵局。知情人士称,在美国政府取消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的20%关税之前,北京方面不会采取行动,该关税是对中国在芬太尼贸易中所扮演角色的惩罚。 此外,特朗普要求中国大幅增加购买美国大豆的呼吁迄今尚未得到回应。美国官员表示,中国在过去18个月里故意削减美国农产品进口,包括吊销肉类加工设施的证书、从其他国家采购谷物以及在美国收获季节之前建立库存。就在收获前几周,美国农民担心中国将很少购买他们的大豆。 白宫发言人德赛(Kush Desa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政府继续利用美国经济这个世界上最好、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力量向我们的贸易伙伴施压,为美国工业和工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国商务部表示,李成钢呼吁双方“利用好”定期对话来管控分歧、扩大合作。接近中国官员的人士表示,李成钢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美国的要求。 北京方面进行接触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崩溃和国内消费低迷,中国谈判代表的目标是阻止政府提高关税和收紧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提高关税和收紧出口管制可能会加剧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习近平希望避免达成像2020年初北京与首届
特
朗
普
政府
达成的那种单方面协议。当时的协议要求中国大幅增加购买美国商品和服务,而美国几乎不用作出什么回报。 尽管
特
朗
普
政府
缓和了与北京的紧张关系,但它同时也在寻求与其他与中国有关的国家达成贸易协定。具体来说,北京方面对旨在打击转运的规定感到困扰——中国公司利用越南等国家规避美国关税的做法。 这种有针对性的压力反过来又为中国谈判代表的参与提供了另一个动力。 贝森特上个月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对与中国的局势“我们非常满意”。 贝森特在谈到目前对中国的关税水平时表示:“我认为目前的现状相当不错。” 贝森特的言论表明双方关系持续缓和,可能为特朗普和习近平之间的峰会创造机会。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表示,可能会举行领导人会议,但日期尚未确定。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高级研究员孙韵(Yun Sun)在谈到潜在的贸易协议时表示:“双方都认为还有一些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双方都认为今年举行峰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很大。”
lg
...
tqttier
09-08 13:35
会员
美日達成新貿易協議
go
lg
...
僅凸顯美日關係的特殊性,也標誌著日本在
特
朗
普
政府
貿易政策中的優先地位。 金融與投資合作的延伸 除了直接的貿易優惠,本輪協議還包含了金融領域的深度合作。根據7月簽署的協議細則,日本國有銀行將通過股權投資、貸款及擔保等方式,為美國提供全面的資金支持。這種金融安排不僅為美國經濟注入更多流動性,還增強了兩國資本市場的聯繫。隨著經濟和金融合作不斷深化,美日雙方有望在未來形成更緊密的經貿共同體。 通過這份涵蓋貿易、投資、金融和戰略合作的協議,美日關係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對日本而言,關稅減免和市場開放幫助其企業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對美國而言,巨額投資和訂單承諾將推動國內產業和就業增長。這場歷時數月的艱苦談判不僅是經濟利益的交換,更是戰略格局的體現。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美國下調對日本汽車的關稅至15%,為豐田、本田等日企帶來成本緩解與競爭力提升。 日本承諾向美投資5500億美元,涵蓋基礎設施、高科技與製造業,增強雙邊經濟聯繫。 日本將擴大美國農產品採購,助力美方緩解貿易逆差、促進農業出口。 新協議涵蓋半導體、金融合作等戰略領域,顯示日本在美貿易政策中的優先地位。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關稅下調 #日本投資 #戰略突破 #金融合作
lg
...
MonetaMarkets亿汇
09-08 11:45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黑客假冒美高级议员 刺探贸易磋商消息
go
lg
...
报》) 报道指出,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
特
朗
普
政府
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定于7月在瑞典开始,众议院专注于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开始收到令人费解的询问。一些贸易团体、律师事务所和美国政府机构都收到了一封似乎是来自该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的电子邮件,要求就立法者计划针对北京方面的拟议制裁提供意见。 电子邮件中写道:“您的见解至关重要”,并要求收件者查看附件中的立法草案。但为什么该委员会主席要从非政府地址发出这条信息呢? 《华尔街日报》称,知情人士称,这是一系列与北京有关的涉嫌网络间谍活动中的最新一起,其目的是针对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贸易谈判提供意见的组织部署间谍软件。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与美国国会警察局(USCP)正在调查这批假冒穆勒纳尔名义寄出的电子邮件。网络分析人员追踪到在信件嵌入恶意软件的黑客组织APT41;外界普遍认为APT41是中国国安部的承包商。 冒名信件寄出几天后,美中官员7月底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贸易磋商。两国不久后同意将关税休战期延长至11月初,届时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于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峰会上会面。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次黑客攻击活动的目的似乎是让中国官员深入了解特朗普从外部团体收到的建议。目前无法确定攻击者是否成功突破了任何目标。 美国联邦调查局发言人拒绝提供细节,但表示该局已了解这一事件,并“正在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合作,查明并追捕责任人”。美国国会警察局对此不予置评。 穆勒纳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是中国旨在窃取并利用美国战略的进攻性网络行动的又一个例子。 他说:“我们不会被吓倒。” 中国官员对美国的黑客指控提出异议,称此类指控旨在转移人们对华盛顿自身激进行为的注意力。 中国驻美大使馆表示,中国反对并打击网络攻击,并补充说“我们也坚决反对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抹黑他人”。
lg
...
tqttier
09-08 08:23
贝森特警告:若最高法院宣布特朗普关税非法,美国将面临巨额退款
go
lg
...
院做出此裁决,我们必须照办。” 上周,
特
朗
普
政府
请求最高法院 “加速裁决”,以推翻一家上诉法院此前的判决 —— 该判决认定特朗普对多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大部分关税均属非法。 通常情况下,最高法院可能需要最长至明年初夏,才能就特朗普关税的合法性作出裁决。 贝森特此前曾表示,“将裁决推迟至 2026 年 6 月,可能导致已征收的关税金额达到 7500 亿至 1 万亿美元,而取消这些关税将引发严重混乱”。 政府需退还如此巨额关税的可能性,或将为缴纳关税的企业及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意外收入。
特
朗
普
政府
高级官员发表上述言论之际,其关税政策正面临不确定前景 —— 上月,一家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征收的大部分 “对等关税” 均属非法。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定,特朗普在 “解放日” 声明中宣布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 “对等关税”,此举超出了总统的法定权限。 从该案原告处获取的文件显示,特朗普已请求最高法院在 11 月初就其上诉举行听证会,并在随后尽快就争议关税的合法性作出最终裁决。 美国税收基金会(Tax Foundation)的数据显示,在法院介入前,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原本拟覆盖美国近 70% 的进口商品;若该计划被推翻,受影响的进口商品比例将降至约 16%。 不过,尽管贝森特及其他官员对最高法院作出有利裁决抱有信心,政府仍在制定备选方案,以防败诉。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于周日表示,若特朗普的关税被裁定无效,政府可动用 “其他法律依据”。 哈塞特称,若关税被推翻,“若事态走向如此,我们还有其他应对措施”,其中可能包括依据《1962 年贸易扩展法》第 232 条征收关税,或针对特定行业征收关税。 报道称,《1962 年贸易扩展法》第 232 条规定,在对贸易行为进行调查后,总统可征收关税,“以确保此类进口不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例如,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特
朗
普
政府
已于 8 月扩大了对钢铁和铝分别征收 50% 关税的范围,新增覆盖逾 400 个产品类别。特朗普还威胁要对半导体和药品征收高额关税。 此外,特朗普此次司法纠纷不会影响针对低价商品的关税。此前,政府已正式取消对价值 800 美元及以下美国进口商品的 “小额豁免” 政策。 周六,联合国下属机构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表示,自
特
朗
普
政府
取消对低价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后,美国入境邮政量暴跌逾 80%—— 原因是邮政运营商需等待有关新规则合规要求的指导意见。
lg
...
金融界
09-08 08:00
特朗普缩减美联储主席候选名单:哈塞特、沃什与沃勒成焦点
go
lg
...
济学家,与共和党建制派关系密切。但进入
特
朗
普
政府
后,他逐渐转变立场,全面支持特朗普在关税、税收与货币政策上的观点。与前NEC主席科恩因分歧离职不同,哈塞特的“忠诚”使其成为特朗普信任的重要幕僚。 政策独立性与潜在风险 美联储主席按传统应保持独立性,不直接受行政部门干预。然而哈塞特若上任,是否会继续展现“服务”心态,将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关系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公信力与市场信心。如果新主席过度迎合总统意愿,可能削弱美联储作为独立央行的制度基础。 市场数据与政策预期 本周五,美国公布8月非农就业报告,数据意外疲软。特朗普随即批评现任主席鲍威尔“行动迟缓”,再次强调应尽快降息。随后,哈塞特表示市场预计9月降息25个基点,但他推测市场可能讨论更大幅度的降息。他同时预测,美国经济或需一年时间才能出现更乐观的数据,并淡化就业疲软的负面影响。 编辑总结 从候选名单的反复扩缩,到特朗普公开“钦点”,美联储主席的遴选过程已不仅是政策议题,更是政治与市场博弈的交汇点。哈塞特凭借对特朗普的支持赢得青睐,但其能否在主席职位上维持独立性仍存疑。随着鲍威尔任期进入尾声,美联储未来的领导格局与政策走向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问1:特朗普为何频繁调整美联储主席候选名单?答:调整反映了内部权衡。既有政治因素,也有对政策导向的考量。特朗普希望确保新主席更贴合其经济政策诉求,同时又需平衡市场与党内意见。 问2:哈塞特为何被认为是最有力的候选人?答:哈塞特长期在特朗普核心圈层,且在政策立场上表现出高度一致。他不仅在经济顾问任上支持关税与降息,还在媒体上频繁替特朗普发声,因此获得信任。 问3:美联储主席更换会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答:若新主席更倾向降息,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会影响美元走势、债券市场以及全球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尤其敏感。 问4:候选人名单扩缩是否影响市场预期?答:是的。名单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市场波动,尤其是利率期货与债市价格的调整。投资者会根据不同候选人的政策倾向进行交易布局。 问5:独立性受损会带来哪些风险?答:若市场认为美联储完全听命于总统,可能削弱美元的国际公信力,增加通胀预期,并引发资本外流。这种风险或对美国长期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08 00:10
贝森特强硬表态:美联储需回归三大法定职责 重建公众信任
go
lg
...
曲线控制(YCC)。压低长期利率被视为
特
朗
普
政府
政策重点,预计将利空美元,但利好黄金、白银、铜等大宗商品以及中国A股与港股市场。这显示财政部门正积极影响货币政策方向,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动带来的市场波动。 编辑总结 贝森特的公开署名文章显示,美国财政部正施压美联储回归法定使命,并首次强调“适度长期利率”作为核心职责。这一立场批评了过去十余年的超常规政策,提出重建公众信任和央行独立性的具体路径。市场普遍解读为潜在金融抑制政策的前奏,对美元、贵金属及全球资本市场可能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美联储能否维持独立性与法定职责,将决定美国货币政策和经济稳定性走向。 常见问题解答 问1:贝森特为何强调“适度的长期利率”?答:贝森特首次将长期利率列为美联储核心职责,显示其希望政策兼顾市场融资成本,尤其影响住房贷款与国债收益率。这表明财政部门意图通过货币政策影响长期融资环境。 问2:超常规政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贝森特认为QE等政策导致财富向资产拥有者集中,加剧贫富分化,同时超出美联储法定职责,威胁独立性和政策可信度。 问3:美联储独立性为何受损?答:央行职能扩张至财政领域,资产负债表操作影响资本流向,并与财政部债务管理纠缠,使公众产生货币政策被用于满足财政需求的印象,削弱独立性。 问4:贝森特提出哪些改革建议?答:建议央行专注三大法定职责,量化宽松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并进行独立、无党派的全面审查,包括货币政策、监管、沟通及人员配置。 问5:市场可能受到哪些影响?答:如未来实施金融抑制政策或YCC,美元可能承压,而黄金、白银、铜等大宗商品及A股、港股可能受益。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方向变化。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08 00:10
特朗普行政令豁免黄金、钨、铀等金属关税 推动国际贸易协议落地
go
lg
...
口产品的成本压力。 行政令的发布显示,
特
朗
普
政府
希望通过灵活调整关税政策来支持特定行业,同时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定制贸易协议落地实施。 豁免金属产品及相关关税调整 此次行政令特别提到,金条、钨、铀及石墨等金属产品将被免除关税。几周前,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曾裁定金条进口需要征税,引发市场震惊和交易混乱。本次措施正式澄清并免除这些金属的关税,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产品 关税政策调整前 调整后 影响说明 金条 征收进口关税 免除关税 降低交易成本,市场预期稳定 石墨 受关税限制 免除关税 支持相关工业生产 钨 征收关税 免除关税 降低高科技材料进口成本 铀 征收关税 免除关税 促进能源产业稳定 硅胶产品 无关税 继续征收关税 维持对国产替代品保护 对国际贸易协议的推动作用 行政令还可能加速美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定制贸易协议的落地,例如特朗普与欧盟、日本、韩国签署的框架协议。根据调整,美国贸易代表与商务部将有权执行相关措施,无需每次依赖总统行政令。这一机制有助于提高政策灵活性和贸易协议的执行效率。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分析 金属市场对关税豁免消息反应积极,交易商对金条、铀和钨等产品进口成本下降表示欢迎。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将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尤其是能源、电子和高科技材料相关企业的采购压力,有助于稳定供应链并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行政令实施机制及执行细节 行政令明确,美国贸易代表和商务部将依照框架协议实施相关措施,确保金属产品和其他指定商品的关税调整顺利执行。此举不仅规范了行政程序,也为未来类似政策调整提供了参考路径,减少市场不确定性。 编辑总结 特朗普行政令免除石墨、钨、铀及金条关税,体现了美国在特定战略性金属领域的政策灵活性。同时,该措施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协议的落实,提高行业稳定性和市场预期。市场短期反应积极,但长期仍需关注全球贸易谈判及政策执行效果。 常见问题解答 问1:此次行政令豁免了哪些金属产品? 答:豁免产品包括石墨、钨、铀和金条,旨在降低进口成本,支持相关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硅胶产品仍需继续征收关税。 问2:行政令何时生效? 答:根据公告,调整将于周一正式生效,确保市场有足够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 问3:行政令对国际贸易协议有何影响? 答:行政令有助于加快美国与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定制贸易协议落地实施,提高执行效率,减少每次依赖总统行政令的程序复杂性。 问4:市场和企业将受到哪些具体影响? 答:金属进口成本下降,交易商和相关工业企业获益明显。尤其是能源、电子和高科技材料行业将因采购成本降低而提高竞争力和稳定供应链。 问5:行政令的长期政策意义是什么? 答:建立了灵活的关税调整机制,有助于未来战略性金属和其他重要商品的政策执行,同时增强贸易协议落地的可操作性,降低市场不确定性。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08 00:10
纽约时报观点:为什么美国移民执法人员这么热衷戴着面罩
go
lg
...
力不断上升的时代,佩戴面罩是有必要的。
特
朗
普
政府
的边境事务主管霍曼记者:“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的人员被成千上万次曝光过个人信息。他们的家人也被曝光。他们的照片出现在树干和电线杆上,收到的死亡威胁数量激增。” 他表示,戴面罩只是出于现实的应对。 自由派州的立法者认为这一做法应被禁止。今年夏天,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民主党官员提出法案,希望禁止执法人员佩戴面罩。7月底,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也提出一项法案,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执法人员戴面罩。 这一问题甚至引起一位联邦法官的关注。本周二,在一项关于特朗普动用军队干预洛杉矶事务的裁决中,这位法官批评称,军方的身份“经常被防护装备所掩盖”。 在我观看这些事件时,我不禁开始思考,美国执法人员佩戴面罩是否有历史先例。这一现象让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我把这种行为联想到俄罗斯。 2000年夏天,当时普京刚刚上任,我正住在莫斯科担任记者。当时,他正开始与他试图驯服的强大寡头阶层展开第一轮较量。俄罗斯人开始看到政府武装人员对寡头及其资产展开突袭。突袭者都戴着面罩。 这类画面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讽刺地称之为“面罩秀”,借用了一档由戴面具小丑表演的电视节目的名字。 美国不是俄罗斯。但当我努力理解当今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时,我会回想起自己曾到过的地方。在2000年代的俄罗斯,我起初以为戴面罩只是一个动荡的后苏联国家的怪异特征。后来我明白,那其实是新时代的预兆。 权力与危险 在新冠疫情期间,面罩成为美国高度政治分裂生活的一部分。保守派对口罩令愤怒异常,认为政府是在用站不住脚的科学强迫他们。 尽管人们对病毒传播的担忧有所缓解,但这场争论似乎触动了美国人内心深处关于“面罩的权力与危险”的某种情绪。 过去几年,各州和县开始通过法律,禁止在抗议活动中遮盖面部,理由是执法部门看不到脸就更难阻止违法行为。 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奇表示,其中一些法律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当时各州和城市为限制三K党而制定了相关法律。 米奇说,当时三K党成员中往往“充斥着警察相关的成员”,这些白天以真面目示人的警察,晚上却会戴上面罩为三K党效力。 蒙面者往往是义务警察,而不是警察。执法专家认为,执法人员不应戴面罩,因为他们是为公众服务的,必须对公众负责。隐藏面孔会削弱这种责任。确实,执法工作存在危险,但既然拥有代表国家动用致命武力的权力,就必须承担身份公开的义务。 近年来,美国的执法趋势正朝相反方向发展。许多警察部门已开始使用随身摄像头,并要求警员徽章上的姓名和编号清晰可见。 布伦南司法中心自由与国家安全项目的研究员、前联邦调查局特工迈克尔·杰曼表示,即使在他从事卧底工作期间,“只要开始起诉,我的保密身份也就结束了,我必须为自己的卧底行为进行辩护。” 他说,戴面罩为滥用职权提供了空间。人们在必须对自己行为承担个人责任时,往往会更加谨慎。面罩则为粗暴或简化流程提供了余地——比如出拳或踢人。 我采访的所有人都想不出美国执法部门有戴面罩的先例。曾任刑事辩护律师和死刑案件辩护人、现为坦普尔大学法学教授的朱尔斯·爱泼斯坦表示,在他超过45年的执业经历中,从未见过警察戴面罩,即便是处理重大帮派案件时也没有。 “毫无疑问是危险信号” 在美国以外,执法人员戴面罩由来已久。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中央政府薄弱的国家,有时这些国家正在与叛乱分子、贩毒集团,或政治对手作战。 美洲事务华盛顿办公室安全问题专家亚当·伊萨克森表示,上世纪80和90年代,哥伦比亚政府与准军事组织合作——这些组织虽支持政府但不属于政府正式编制——这些武装常戴面罩。他们游走于法律边缘,后来法院和特别法庭记录了他们实施的大量暴行。 当时,哥伦比亚政府面对的是装备精良且极具杀伤力的敌人:贩毒集团。任何阻碍贩毒集团的人都可能面临生命威胁。法官为了避免遭到暗杀,也会戴面罩,这种做法被称为“无脸法官”。 伊萨克森说,在贩毒集团势力强大的地区,墨西哥执法人员也会戴面罩。 研究拉美并著有民主衰退相关著作的政治学家史蒂文·列维茨基表示,上世纪80和90年代,秘鲁政府在与光辉道路游击队的战争中,执法人员也常常戴面罩。在光辉道路势力最强的地区,警察既害怕遭游击队报复,也害怕因自身暴力执法行为而被本地社区孤立。 近年来,人权观察记录到委内瑞拉政府军在去年总统大选引发镇压浪潮期间戴面罩的情况。在菲律宾,杜特尔特发起的残酷反毒战中,受害者表示执行杀戮任务的人员有时也戴面罩。 列维茨基说:“执法人员戴面罩,毫无疑问是危险信号。” 在正常运作的民主国家,这种现象极为罕见。列维茨基表示:“我想不出哪个法治健全的民主国家会让安全部队戴面罩,这根本不会发生。” 强大而自信的政权很少让执法者戴面罩。那些已牢牢掌控民众的极权国家反而避免采取容易引发反感的举措。因为戴面罩会引起公众注意,让人怀疑政府在隐瞒什么,或者显示出政府没有能力保护自身部队。简而言之,这看起来很糟糕。 多伦多大学中国问题学者Lynette H. Ong表示,在中国,安全部队不戴面罩。但会有其他替代做法。她的著作《外包镇压》中解释说,中国日常维稳力量很多来自街头的普通人,这些人以日薪或合同形式受雇。国家并不正式聘用他们,当他们伤害他人时,政府可以推脱责任。 她指出,中国虽是威权国家,但官员仍可能因执法滥用而被追责,比如被拍到殴打群众后遭撤职。 伊朗的情况也类似。DAWN组织(总部位于华盛顿,专注于美国中东政策)的伊朗问题专家、记者奥米德·梅玛里安表示,在毒品或有组织犯罪行动中偶尔会出现戴面罩的情况。但他2005年被捕时,包括审讯他的人在内,没有任何人戴面罩。 梅玛里安说:“审讯我的人,就是要让我看到他们的脸。” 原因在于,政府想要展示其行为的合法性。逮捕行动也非常低调,“悄无声息”。 梅玛里安说,几名武装人员来到他住的大楼,但邻居们完全不知情。他们之所以如此低调,就是为了不引起反对派关注。 他说:“一旦涉及戴面罩,人们就会觉得这是软弱的表现,说明政府有东西不愿让人知道。” “一场表演” 2000年代初的俄罗斯,普京并不想掩盖什么。相反,他要的是一场公开演出。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中央政府权力薄弱,寡头操控着国家机构,为所欲为。所谓的“面罩秀”正是这位新领导人试图扭转局势的手段。 最有名的一次事件发生在普京2000年5月就职几天后。武装人员身穿军装、戴着面罩,冲进一位寡头拥有的办公室。这位寡头创办了俄罗斯首家独立电视台NTV。 时任NTV台长及主播叶夫根尼·基谢廖夫回忆说,自己被这支武装的“阵仗”惊到,“他们的行动就像是在面对一栋藏满全副武装恐怖分子的建筑。” 而实际上,里面不过是一些中年会计女职员。 电视台最终被国家接管,基谢廖夫现已离开俄罗斯。他说,当时这场突袭的意义已经非常清楚。这是给该电视台及其老板、甚至所有反对普京的人发出的公开信号。 “这是一种恐吓行为。”他说,“它的意思是,‘现在我们掌权了,我们要找你算账。’” 而
特
朗
普
政府
如今对移民与雇佣移民的企业所采取的行动,与当年俄罗斯的做法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这次的目标不是寡头,而是移民。 但这不仅仅是针对移民。阿肯色州前州长、曾在小布什政府参与边境安全事务的阿萨·哈钦森表示,这种表演的观众还包括全球潜在移民。他说,前总统拜登“无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世界对美国边境开放的看法”,“我知道必须由某个愿意制造‘痛感’的人出面,要非常强硬、制造恐惧,才能改变现状。” 当然,还有国内的观众。 民调显示,许多美国人并不喜欢特朗普在遣返移民上的做法,尤其是针对没有暴力犯罪记录的移民。但也有一些美国人似乎被这种黑暗戏剧所吸引并表示支持。在佛罗里达,一座被称为“短吻鳄恶魔岛”的移民拘押中心(目前正陷入法律纠纷)甚至有自己的周边商品。美国人会在这座拘押中心新设立的公路标志旁自拍打卡,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今年8月,印第安纳州宣布与国土安全部合作,建立“极速拘押中心”,对标“短吻鳄恶魔岛”。几周后,内布拉斯加州也宣布计划建造“玉米监狱”。 列维茨基表示,这种高调甚至炫耀式的戴面罩行为。 “是一场表演,但会产生现实后果。”他说,“MAGA阵营似乎很享受扮演威权角色的感觉,有种角色扮演的意味。” 也许最重要的受众是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自身——以及想要吸引的新招募者。这个机构正计划招聘1万名新特工,而当前美国执法行业的招聘一直很困难。 今年7月,国会刚刚为该机构批准了数十亿美元的预算。戴面罩也许能安抚那些担心人身安全或怕被熟人指责的求职者,同时还能吸引那些热衷此类“刺激感”的人——他们可能觉得戴面罩是一种挑战体制的乐趣。 今年8月,国土安全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仿《南方公园》风格的图片,画面是一队卡通人物乘坐ICE车辆前行,他们的脸从鼻子以下都被遮住。图片上方写着:JOIN.ICE.GOV。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9-08 00:00
本周展望:CPI或成美联储降息‘定盘锤’,股市高位承压隐忧加剧
go
lg
...
ump的大部分关税措施属“非法”。尽管
特
朗
普
政府
已要求最高法院受理上诉,但这一判决为市场注入新的不确定性。 “感觉原本逐渐散去的贸易战迷雾又重新笼罩了市场,”Hogan表示。“这对企业、消费者以及投资者的决策都构成干扰。” 与此同时,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本周一度飙升,其中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为一个多月来首次。LPL Financial首席技术策略师Adam Turnquist表示,5%的收益率水平过去几年一直被视为压制风险偏好的“临界点”。截至上周五,长债收益率回落至约4.78%。 标普500指数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约10%,得益于强劲的二季度财报季。然而,标普500的12个月前瞻市盈率已升至22.4倍,远高于长期均值15.9倍。 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市场策略师Anthony Saglimbene表示:“投资者面临的威胁包括贸易和关税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挑战高估值的经济数据。”“不过,投资者已经在这种动态下操作了数月,而股市仍在持续走高。” 背景分析 美国股市目前处于“估值高企 + 宏观不确定性”交织的敏感阶段。一方面,AI驱动的科技股收益和二季度财报支撑了股市的韧性;另一方面,关税政策的反复和司法挑战,使得企业和消费者预期摇摆不定。如果关税冲击逐步显现、通胀压力回升,而美联储又因数据失真或政治干扰而政策动作受限,市场可能面临“双重挤压”。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几周的CPI、PPI和就业数据,将成为市场走势的核心催化剂。
lg
...
Peng
09-07 07:47
上一页
1
•••
61
62
63
64
65
•••
78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大空头”再出手!全球市场集体跳水:美股、比特币、黄金、原油竞相下跌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