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葵花药业:使用自有资金收购海南惠海医药100%股权
go
lg
...
权。近日,公司与海南惠海原股东通化惠康
生物制药
有限公司、自然人康佳分别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其中,以207万元收购通化惠康持有的海南惠海90%股权,以23万元收购康佳持有的海南惠海10%股权。
lg
...
金融界
2023-09-01
智飞生物(300122.SZ):公司自主产品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go
lg
...
近日了解到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智飞绿竹
生物制药
有限公司研发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药品注册证书》。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各年龄组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重要病原菌,同时也是引起中耳炎、肺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世界卫生组织将肺炎球菌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及以上儿童、成人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目前国内外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最主要产品之一。 此次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获得《药品注册证书》是公司自主研发实力的体现,有利于贯彻“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促进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款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上市。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经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国内共有五款同类产品获批使用。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01
8月小非农就业不及预期,降息预期升温!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冲击四连涨,近60日吸金近1亿!
go
lg
...
TROL 的仿制药。 阿尔凯默斯是一家
生物制药
公司,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成瘾和多发性硬化症。 【“小非农”就业数据及二季度实际GDP不及预期】 距离FOMC 9月议息会议还有不到三周的时间,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 行年会后,市场目光转向了关键CPI报告和就业数据,以寻找有关政策路径更多线索。考虑到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预计7月消费者支出物价指数(PCE)可能小幅回升。华尔街最新预测显示,7月CPI将小幅反弹,PCE将升至3.3%,核心PCE将升至4.2%。根据克利夫兰联储的CPI模型,由于7月以来食品、能源价格波动,接下来整体CPI可能继续小幅回升,相比之下,核心CPI降温速度依然缓慢。总体而言,反通货膨胀进程可能会进入相对艰难的攻坚期。 8月30日,美国“小非农”就业数据发布,8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了17.7万人,不及预期,中值预测为增长19.5万人,上个月增幅为37.1万人,创下5个月新低。 此外,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增长2.1%,预期增长2.4%,亦不及预期。数据落地之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中枢回落至4.1%。 劳动力市场降温信号明显,FOMC加息风暴大概率将暂停,市场预期9月暂停加息的概率升至接近89%,11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进一步降至42%以下。目前市场认为, 9月大概率将暂停加息,至于11月是否加息,FOMC将参考9-10月的相关数据。 【高管增持、机构增仓,美股医药获资金悄悄加仓?】 消息面上,COMPASS Pathways日前宣布获得2.85亿美元私募融资,知名机构领先医疗保健投资(Leading Healthcare Investors)也在其中。COMPASS Pathways当日大涨超18%。 近来美股创新药持续获得青睐,公司高管、知名机构纷纷增仓、看多美股医药龙头。临床医学研究公司Humacyte近日公布了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知名技术研究公司Piper Sandler将Humacyte的评级从减持上调至中性。医药研发龙头萨雷普塔此前披露,公司董事Chambers、Michael和Andrew于08月10日合计增持3.49万股公司股份。 根据最新的13F报告显示,美国知名投资公司老虎环球二季度建仓做多礼来制药和诺和诺德,全球顶尖资管机构道富公司二季度增仓不少美股医药上市龙头,其中包括安进(Amgen)、礼来制药等。 美国银行全球此前表示,全球基金经理在6月将其对医疗保健和银行股的配置比重提高约5个百分点。贝莱德和富国银行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最近发布对今年剩余时间的展望时,也强调其看重医疗保健板块。 【美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回落,未来空间可期】 从估值上看,截至8月30日,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最新PE已回调至16.25倍。 而从指数走势来看,美股创新药板块未来空间也依旧可观,2023年以来至今,创新药板块代表纳指生物科技指数小幅调整;从年线上看,自1993年指数发布以来,代表美股创新药板块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稳步上扬,2003年以来的20年内,指数累计涨幅748%,远超标普500(336%)以及标普500医疗保健指数(414%);而2021、2022年创新药板块已经连续2年回调;随着加息预期放缓,前期美股成长风格中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或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1993年发布以来年线走势】 【投融资情绪不断回暖,机构: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牛市】 国信证券表示,目前处于FOMC新一轮加息周期的末期,如果后续FOMC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美股创新药板块有可能出现阶段型牛市;另外,23H1FDA批准了26款新药,较22H1增加10款,获批新药数继21、22年持续下滑后,已出现回升趋势,商业化放量有望带动板块业绩提升。(来源:国信证券《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32周):海外CXO龙头企业业绩及估值复盘,海外眼科龙头23Q2业绩跟踪》) 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31
冲破逆境,求新思变,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金螳螂:聚焦打造核心竞争力,在逆境中实现破局发展
go
lg
...
拓新基建、新能源、高端制造、人工智能、
生物制药
等行业有成长价值的企业客户,目前已与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京东、小米、阳光电源、吉利汽车、潍柴动力、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等一批重点客户建立了长期深入的业务合作。 除传统装饰业务之外,金螳螂在EPC总承包、城市更新、装配式、医疗净化等领域持续发力,利用全产业链的资源、多专业管理等优势进一步加大业务开拓力度,形成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以EPC总承包项目为例,金螳螂在2021-2022年期间所承接的产值就超过100亿元。另外,在医疗净化板块,金螳螂取得了特种设备工业管道(GC2)资质、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先后中标了珠海基克纳电子雾化技术装备洁净厂房、宁波寰采星科技洁净厂房等重大项目。 二、瞄准客户需求和痛点,全力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经营数据逆势增长背后的逻辑,是金螳螂竞争优势的显著提升,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瞄准客户需求和痛点,坚持长期主义,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让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客户选择金螳螂的理由。 在综合设计能力方面,金螳螂拥有超4000人的全球最大室内设计师团队,在具备规模优势的同时,着力打造细分设计领域的专业化优势,在高端酒店、商业空间、办公空间、洁净医疗、文化观演、宗教文旅等领域已拥有业内领先的设计水平,旗下子公司HBA更是全球酒店室内设计第一品牌。在“TOP 100 GIANTS 全球设计百强排行榜”中,金螳螂被评为全球第四、亚太第一、国际竞争力第一,彰显出其强劲的设计实力。 为适应EPC项目的设计需求,金螳螂推行了设计大院的组织模式,同时实现建筑、内装、幕墙、景观、软装、智能化、机电等多专业设计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高效综合设计服务,大大提升综合设计竞争力。另外,金螳螂还持续加大设计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材料和新工艺,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在全专业施工能力方面,金螳螂拥有超5000人的项目施工管理团队,基于室内装饰、建筑幕墙、园林景观、软装陈设、洁净空间、智能化系统等在内的多专业统筹协调的管理优势、全产业链施工的服务能力,组建了专业的EPC总承包管理团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解决分专业招标烦、多专业协调难、交叉施工管理难等问题,先后打造了上海巨人科技园、南京园博园、景德镇老城改造、山东潍柴新科技办公研发中心等一众标志性项目。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金螳螂成立了专门的材料公司,大力整合石材、木饰面、金属等材料源头直购的能力,减少采购中间环节,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保证材料品质。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深加工材料管理,金螳螂创新性地借鉴了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企业的管理经验,直接管理到工厂末端生产线,实现对深加工产品的质量把控、产能预警和资源协调,确保品质稳定、按期生产。 在劳务资源方面,为应对建筑工人日益短缺、成本持续上涨的问题,金螳螂基于多年以来积攒的劳务资源,大力推行专项班组,由专项班组在各个专业工种中上做专、做精,预计2023年底有望超过1万人的规模。同时,金螳螂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逐步打造产业化工人队伍,实行施工工人的公司化、专业化管理,实现工人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解决工人存在流动性大、缺少社会福利保障、职业发展通道受阻等社会问题。 三、完善管理体系和工具,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金螳螂持续提升以服务、监督、预警为职责的平台管理体系,实现了平台管理模式由管控到赋能的转变,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同时进一步明确公司内部前台、中台、后台的管理职责,实现各司其职、相互补位的高效管理,打造出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作高效的管理生态体系。 金螳螂结合建筑装饰行业特点,充分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提供高效、准确的管理决策。尤其是,自主打造并升级的项目管理指挥系统,可以同时服务超1000个在建项目,保障项目全过程的服务、监督和预警。目前经过2.0版本升级,可通过RFID射频识别、现场监控、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工厂产能、材料到场、用工量消耗等方面的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和资源协调,从而保障向客户高品质按期交付项目的管理目标。 另外,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房地产开投资同比下降等背景下,建筑装饰项目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同行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也日益激烈。为此,金螳螂大力推行降本增效的系列举措,包括简化内部流程、实行原材料直采、推行深加工单包、打造专项班组、严控材料损耗、提倡巧做优做等,着力打造成本竞争力,提升中标能力,以具备能力去服务不同业态、不同预算、不同要求的客户。 行业发展的逆境是优秀企业的“试金石”,更是“磨刀石”。作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龙头公司,金螳螂延续了多年以来稳健经营的良好趋势,全面消除外部冲击,主动引领行业变革,率先探索新发展模式。相信,金螳螂凭借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已然站在下一个高质量增长阶段的起点,将以全新的姿态、强大的韧性、前瞻的战略,引领整个建筑装饰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31
君实生物2023中报:上半年商业化药品收入快速增长103%,“造血”能力持续增强
go
lg
...
实生物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产业链创新型
生物制药
公司加速迈进。 PD-1“出海”箭在弦上 多元路径勾勒全球商业化版图 作为首个我国自主研发并获NMPA批准上市的PD-1产品,也是首个领衔“闯关”美国FDA的国产PD-1,特瑞普利单抗“出海”已箭在弦上。海外市场将是特瑞普利单抗商业化的一大增量。 在美国,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单药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的上市申请(BLA)正在接受FDA审评。 君实生物称,目前FDA已完成对生产基地的现场核查,特瑞普利单抗于美国的上市申请进展顺利。如顺利获批,君实生物北美合作伙伴Coherus将尽快在美国市场推出特瑞普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也将成为美国首个且唯一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肿瘤免疫药物,填补未被满足的临床空白。 北美市场之外,君实生物进军欧洲的步伐也在加快。据了解,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已分别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受理。 在“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的国际化战略下,君实生物的全球商业化版图也逐渐勾勒成形。继与Coherus携手布局北美、与Hikma合作开拓中东和北非20国市场之后,2023年上半年,君实生物连续达成两笔海外合作交易,布局新兴市场。 2023年3月,君实生物与康联达生技(Rxilient Biotech)达成合作,设立合资公司Excellmab,共同在东南亚9国开发、商业化特瑞普利单抗等产品;紧接着5月,君实生物又与跨国制药企业Dr. Reddy’s牵手,在拉美地区、南非、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1个国家开展特瑞普利单抗的研发和商业化合作。至此,君实生物的全球商业化网络已拓展至超过50个国家,覆盖了美洲、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地区。作为“探路者”,君实生物多元化的出海模式探索,将为国内创新药企的全球化路径打造出一个成功样板。 商业化产品进入放量“加速期” 特瑞普利单抗深掘适应症潜力 目前,君实生物正在销售的产品已经增至3款。商业化产品持续扩容,推动君实生物自身“造血”能力稳步增强。同时,2022年起,君实生物对商业化团队持续进行组织架构的管理优化,大幅提高了商业化团队的执行和销售效率,销售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体现在药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占比也大幅提升。 2023年上半年,特瑞普利单抗实现销售收入4.4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0%。特瑞普利单抗的治疗潜力被不断验证。 中报显示,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已获批了6个适应症。为持续挖掘特瑞普利单抗的治疗潜力,君实生物不断推进新适应症的临床开发,并获得多项关键性进展。截止2023年8月末,特瑞普利单抗又新增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肾细胞癌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4个新适应症上市申请(sNDA)获得NMPA受理。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申报的适应症累计已拓展至10个。 随着多个大适应症密集报产,特瑞普利单抗即将迎来销售放量“加速期”,持续释放临床价值与商业化潜能。 作为肿瘤领域的基石产品,君实生物针对特瑞普利单抗的适应症拓展策略主要采取“小适应症+大适应症”、从末线适应症切入快速推进到一线和围手术期辅助/新辅助治疗,推动免疫治疗在肿瘤患者病程早期的应用,撬动更大的市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君实生物是在肿瘤术后辅助/围手术期治疗领域最先开展临床试验、覆盖适应症最广的本土药企之一。今年1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III期临床研究(Neotorch研究)完成方案预设的期中分析。这是全球首个PD-1用于NSCLC围手术期(涵盖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治疗达到无事件生存期(EFS)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样本量最大的NSCLC围手术期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 根据君实生物于4月份在ASCO上公布的Neotorch研究数据,与单纯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手术NSCLC围手术期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EFS,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达60%。Neotorch研究开创了全球首个“3+1+13”NSCLC围手术期治疗模式,将免疫治疗贯穿术前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优异的数据表现不仅彰显了君实生物源创研究的强大实力,也见证了中国原创研究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作为君实生物第三个实现商业化的产品,君迈康®在自免领域已获批8项适应症,销售正在稳步爬坡。在商业合作伙伴的持续推动下,上半年君迈康®实现销售收入6800万元,已完成25省招标挂网,且各省均已完成医保对接。2023年君迈康®新准入医院67家,累计准入医院172家,覆盖药店955家。 民得维®是君实生物第4款商业化产品,2023年1月获NMPA附条件批准并纳入国家临时医保目录。上半年,民得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受公共卫生发展趋势影响,民得维®的销量在第二季度显著增长。 截至6月末,民得维®已进入超过2,200 家医院,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覆盖国内所有省份。接下来,君实生物将继续拓宽民得维®的医院覆盖面,在现有医院销售队伍覆盖和招商模式结合下,推动该产品的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多个后期管线蓄势待发 源头创新挺进“无人区” 除了已经商业化的产品,君实生物还有多个后期管线正在加速推进,商业化脚步渐近,为下一阶段蓄势增长新动能。 今年4月,君实生物慢性代谢管线的首款产品昂戈瑞西单抗(JS002)2项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了NMPA受理。昂戈瑞西单抗是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PCSK9单抗,目前已完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III期临床研究,以及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II期临床研究;在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入组。 今年6月及8月,FDA和NMPA均同意君实生物的抗BTLA单抗tifcemalimab(TAB004/JS004)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开展针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这也是全球BTLA靶点药物首个确证性研究。据了解,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任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LS-SCLC,tifcemalimab有望为LS-SCLC患者带来治疗新突破。 作为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新”首创药物,tifcemalimab与特瑞普利单抗联用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两款产品强强联合有望提升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扩大受益人群范围。目前,多项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Ib/II期临床研究正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中,覆盖多个瘤种。 另外,君实生物的IL-17A单抗(JS005),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也已进入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強直性脊柱炎已启动注册临床试验沟通交流。 储备的早期管线中亦不乏亮点。截止2023年8月末,君实生物有近30项研发管线处于临床阶段,超过20项产品处于临床前开前阶段,储备了丰富且差异化的创新研发管线。 坚持源头创新驱动,君实生物的创新领域已从大分子持续拓展至小分子、多肽、抗体偶联(ADCs)、双抗/多特异性抗体、核酸类等多类型的药物研发。君实生物通过自有研发平台与外部合作积极探索下一代创新疗法,挺进“无人区”,开发了多个潜在“全球新”靶点药物,并形成了多元化协同互补的产品组合。 上半年,君实生物自主研发JS010和JS401双双获得NMPA批准进入临床。其中,JS010为重组人源化抗CGRP单抗,主要用于治疗预防成人偏头痛。临床前研究表明,JS010具有显著的抑制血管扩张效果,并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目前全球共有8个靶向CGRP或其受体的产品获批上市,但在国內尚无同类靶点产品获批上市。 JS401则是一种靶向ANGPTL3 mRNA的siRNA药物,拟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截至目前全球仅有一款靶向ANGPTL3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获批上市,全球尚无同类靶点siRNA类药物获批上市。JS401在全球靶向ANGPTL3 mRNA的siRNA药物中进度领先。 此外,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抗(JS207)的IND申请也在今年6月获得NMPA受理,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靶点双特异性抗体产品获批上市。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30
数智融合打造增长新动能 海尔生物2023年上半年营收12.7亿元
go
lg
...
管理、生物培养和离心制备等新方案,针对
生物制药
用户拓展智能自动化细胞制备方案。实现一站式工作和24小时不间断细胞制备,效率提升50%。新一代-196℃智能化液氮生物样本存储系统等产品方案可解决传统模式中存在的痛点,已落地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重点用户。 在医卫场景方面,新拓展的自动化用药场景方案保持高速增长,血站场景用户需求呈复苏态势,医疗创新板块持续发展动力充足。2023年4月,海尔生物完成了对苏州市厚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海尔生物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收购,基于智能发药系统、高速发药机、机械手加药机器人等设备的场景方案,已在200多家医院落地应用。 此外,海尔生物还积极通过全流程数字化建设,优化研发、采购、制造、市场各个节点,推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效,带动产品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海尔生物的毛利率达 51.69%,同比提升0.81个百分点,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八大技术平台相继获得突破,研发投入增长17.71% 如今,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必须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海尔生物深知,创新是企业永葆竞争力的关键。只有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研发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成立以来,海尔生物对新技术研发持续投入,目前已形成自动化、分离、耗材、试剂等八大技术平台,并相继突破高精准识别定位抓取技术、高精度变频控制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实验室耗材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布局微生物培养、环境模拟、离心、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加快自身业务布局的强化、拓展和延伸。 此外,近年来,海尔生物研发团队持续扩充,研发投入持续为公司带来新的研发突破。报告期内,海尔生物研发投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7.71%,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12.4%。上半年新申请专利306件,获得授权243件。截止到2023年6月末,海尔生物累计拥有专利1111项,软件著作权250项;累计27项800余个型号获得国内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牵头或参与起草国际、国家、团体标准及技术规范33项,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7项,有32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长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公司带来了持续创新的能力和底气,并逐渐构筑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壁垒。 面向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融合将形成新蓝海,海尔生物将持续深耕生命科学、医疗创新两大领域,依托数智融合,以非存储类新产业构筑第二增长曲线,为公司打造新的增长引擎。
lg
...
金融界
2023-08-30
祐和医药将转移YH002及其他临床阶段抗体的生产技术给Syncromune,助力瘤内免疫疗法的研发
go
lg
...
与美国专注于开发SYNC-T的临床阶段
生物制药
公司Syncromune签订技术转移协议,用于特定化合物的开发和临床供应。SYNC-T是一种旨在原位同步新抗原T细胞培养驯化和免疫激活的平台技术。(医药健闻)
lg
...
美通社
2023-08-30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2023年中期业绩
go
lg
...
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 香港] 综合性
生物制药
公司 —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康集团」或「本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股份代号:0690)欣然宣布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内」)的中期业绩。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取得之重大成就 期内,本集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已上市产品及创新的生物制剂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主要取得的成就如下: 1. 本集团收益实现按年大幅增长27.8%至约249.9百万港元。匹纳普®及金因肽®产生可观营业额,匹纳普®及金因肽®销售分别按年显著增长26.6%及31.8%。 2. 本集团录得利润约39.4百万港元,按年剧增169.2%。利润主要受其核心规模扩张业务及上市药品的显著有机增长。 3. 博固泰®已成功完成国家药品审核查验中心(「药审中心」)的严格注册现场验证。随着二零二三年五月下旬最后一轮文件提交,本集团预期博固泰®于今年下半年获批准上市。博固泰®为国内首款使用一次性注射笔的国产PTH水针,此将是本集团第五款上市及自主研发的药品。 4. 于二零二三年五月,本集团实现突破性里程碑,成功推出集团首款先进护肤原材料产品纤连蛋白。此种小分子高活性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是本集团与高宝化妆品共同开发的成果。此外,本集团正积极探索纤连蛋白多元商业化机会,以充分释放其市场潜力。 5. 本集团于北京建立「绿色多肽创新药与先进技术研究中心」,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基因工程及口服配方技术的最新进展,开启生物合成多肽药物产业的新纪元。 6. 本集团完成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生产工艺验证,并计划于二零二三年下半年进行稳定性研究及提交注册申请。 7. 本集团成功完成口服Uni-GLP-1的配方开发,结果表明其生物有效性优于阳性对照口服索马鲁肽。目前,本集团正在准备对巴马猪进行正式的动物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口服Uni-GLP-1在动物体内的生物有效性及药代动力学。 中期业绩 期内,本集团录得收益约249.9百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27.8%。收益增长主要由于其上市药品,即匹纳普®、金因肽®及金因舒®的销售显著增长。匹纳普®期内收益录得由约98.5百万港元大幅增加26.6%至约124.7百万港元。该增加乃由于二零二三年四月最后一次国家集中采购结束后医院订单销售势头持续,以及在医疗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推广。期内,金因肽®产生收益约95.9百万港元,按年增加31.8%。该增加乃由于去年扩大医院网络及升级产能,从而提高效率及产量。本集团亦增强其营销系统,策略性专注针对医疗保健专业人士的学术推广。金因舒®录得收益由约17.8百万港元增至约22.3百万港元,增幅为25.7%。收益显著增长乃主要由于本集团的直销团队扩大其医院网络及学术推广渠道。 毛利约为198.9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增加37.6%。毛利率按年增加5.7个百分点至79.6%,乃由于规模经济的增强及供货商优化策略。本集团保持一般及行政开支严格控制,仅占期内收益的9.4%,而去年同期为12.1%。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的43.5%增至占收益的50.5%,主要由于本年增加匹纳普®的营销推广开支及为推出博固泰®而加强招募销售团队。由于完成多项临床试验及研发开支资本化,研发开支按年下降51.7%至约11.7百万港元。 期内溢利大幅增长,由二零二二年上半年的14.6百万港元飙升至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约39.4百万港元,显著增长169.2%。该破纪录溢利乃主要由于本集团的核心规模扩大业务及上市药品的显著有机增长,展示本集团在实现盈利增长的进展。 展望 随着近期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缓和,生物医药行业将呈现微小的改善,从长远来看,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将持续支持该行业的成长。中国政府亦优先医疗福利,专注于实施如「健康中国二零三零」政策。该举措旨在加强健康技术创新及提高全国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根据Statista的数据,中国医疗市场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预计自二零二三年至二零二七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8.8%,到2027年将达到268亿美元。医疗保健行业的用户渗透率预计从二零二三年的22.3%上升至二零二七年的31.0%,预计到至二零二七年将有442.8百万用户。该等数据凸显医疗保健行业提供的巨大市场潜力。 展望未来,联康生物科技集团主席梁国龙先生表示:「我们有能力把握医疗保健市场蓬勃发展的机会,努力开发尖端治疗和解决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同时确保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于二零二三年下半年推出备受期待的第五款上市及自研药品博固泰®。我们相信,这代表了制药领域的开创性突破。为确保博固泰®成功进入市场,我们执行了一系列策略营销活动(包括沙龙会议和学术会议),全国新闻发布会也计划于二零二三年第四季度举行,这些活动将提高潜在客户的意识及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招募专业人士为其提供强化培训。我们旨在巩固博固泰®于同类产品中的领先地位,并在其推出后建立强大的市场占有。 我们一直在积极扩大渠道覆盖范围,包括公众及私立医院,以及地方药房。此扩大网络将大幅增强我们产品的分销能力,使我们能把握最高水平的传统市场流量及需求。认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我们已成立了专门的营销部门,涵盖所有数字化渠道,包括电商平台、在线医院及药房,将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以更低成本接触更广泛受众,激发更广阔的市场潜力。 我们持续努力以满足其备受认可的表皮生长因子产品金因肽®及金因舒®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目前正在东莞建设新生产基地,目标是在二零二三年底前完成,并于二零二五年投入运营,该基地准备实现以工业4.0原则为核心的生产创新。通过整合数字化及提高自动化水平,本集团正在迎接卓越制造变革的时代,以简化运营及有效控制劳动力及生产成本。通过上述策略,本集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流产品的同时,积极降低成本并长远提升效率。」 – 完 – 关于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制造及分销之业务。集团研发中心备有整套系统,用于研发基因工程药品,并设有一个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的实验厂房检测基地。集团亦分别于北京及深圳各设有一个GMP的生产基地。集团亦拥有一个高效的商业化平台和营销网络。集团专注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治疗领域、眼科及皮肤科研发崭新的治疗方法和创新药物。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01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0690。
lg
...
译资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2023-08-29
开拓药业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全球临床开发稳步推进,皮科管线亮点不断
go
lg
...
类首创和同类最佳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
生物制药
公司,公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及近期业务亮点。 2023年中期业绩亮点 ● 全球临床开发稳步推进,皮科管线亮点不断,获得多个里程碑进展 -KX-826治疗男性脱发的中国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获得顶线数据。女性脱发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男性脱发美国/全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准备中 -KX-826治疗脱发的长期安全性I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GT20029治疗男性脱发的中国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获得顶线数据 -中美I期临床试验超200名受试者数据验证GT20029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科研实力不断精进,多项成果亮相AAD、AACR、ESMO等国际学术会议 ● 指数纳入再下一城,成为沪深两市港股通“双纳入”股票 ● 稳健的财务状况,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701.9百万元 ● 公司将于北京时间2023年8月29日上午10:00-11:00举行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全球临床开发稳步推进,皮科管线亮点不断 作为专注于潜在同类首创和同类最佳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
生物制药
公司,开拓药业前瞻性布局了包含小分子创新药、生物创新药及联合疗法的多元化产品管线,目前拥有7款在中国和全球开展临床I-III期研究的新药项目。2023年上半年,开拓药业高效推进产品管线的全球临床开发,特别是皮科管线亮点不断,达成多个重要里程碑。 KX-826,外用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正在进行男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脱发)、痤疮治疗的临床开发。KX-826是全球首个进入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用于脱发治疗的AR拮抗剂。 ● 2023年7月19日,KX-826治疗脱发的长期安全性I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该试验于2023年4月18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开展。 ● 2023年5月11日,公司宣布KX-826治疗男性脱发的美国II期临床试验已成功完成。与基线相比,治疗24周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且安全性良好。公司正在积极准备KX-826治疗男性脱发的美国/全球III期临床试验。 ● 2023年3月28日,公司宣布KX-826治疗男性脱发的中国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740名患者入组,预计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获得该试验的顶线数据。 ● 此外,公司正在积极准备KX-826治疗女性脱发的中国III期临床试验。 ● KX-826治疗痤疮的中国II期临床试验于2022年10月14日完成全部160名患者入组。该项试验已于近期完成,结果显示KX-826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第12周时,达到治疗成功(根据研究者整体评估(IGA)5分量表,把IGA评分下降到0-1且下降等级≥2级记为成功)的患者均出现在试验组。对比基线非炎性病变数≥30的亚组事后分析,与安慰剂相比,KX-826组的非炎性和炎性病变数均出现明显改善,并可持续至12周,改善效果最初在第2周的时候被观察到。KX-826的安全性良好。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局部皮肤刺激症状,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未发生任何导致退出试验或死亡的不良事件。 GT20029,外用AR-PROTAC化合物,正在进行脱发和痤疮治疗的临床开发。GT20029基于公司自有PROTAC平台开发,是全球首个进入II期临床试验的外用PROTAC化合物。 ● 2023年8月22日,GT20029治疗男性脱发的中国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180名患者入组,预计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获得该试验的顶线数据。 ● 2023年2月10日,公司公布GT20029治疗脱发及痤疮的美国I期临床试验的顶线结果。结果显示,GT20029在健康受试者、脱发受试者和痤疮受试者中均展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GT1708F,Hedgehog/SMO抑制剂,正在进行血液肿瘤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的临床开发。 ● 2023年5月8日,公司宣布GT1708F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中国I期临床试验成功完成。结果显示,GT1708F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在剂量递增阶段,自180mg剂量组起,在多线治疗失败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观察到初步疗效,AML患者髓系原始细胞较基线最高下降了62%。 ● 公司计划进一步探索GT1708F治疗IPF的潜力,目前正在积极准备GT1708F治疗IPF的中国II期临床试验。 除此之外,公司产品管线还包括临床阶段的普克鲁胺、迪拓赛替(GT0486)、ALK-1抗体(GT90001)和GT90008,以及临床前阶段的c-Myc抑制剂,PROTAC平台基于其他靶点的化合物和ALK-1/VEGF双特异性抗体等。 科研实力不断精进,多项成果亮相国际学术会议 2023年上半年,开拓药业多项研究成果亮相AAD、AACR、EMSO等国际学术大会,展现了公司不断精进的科研实力,进一步验证公司产品管线First-in-Class的潜力。 ● 普克鲁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国I期临床试验结果亮相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 2023) ● KX-826治疗男性脱发、女性脱发中国II期临床试验结果和GT20029治疗脱发和痤疮中国、美国I期临床试验结果亮相2023年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年会(EADV 2023) ● KX-826治疗女性脱发中国II期临床试验结果亮相中国第七届全国毛发学术会议(CHRS 2023) ● KX-826治疗男性脱发中国II期临床试验结果亮相中国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CSD 2023) ● Hedgehog/SMO抑制剂GT1708F治疗AML的最新临床前研究结果亮相2023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 2023) ● KX-826和GT20029治疗脱发和痤疮的临床进展在2023年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AAD 2023)备受关注 指数纳入再下一城,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开拓药业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2023年3月,开拓药业股票获调入沪港通名单,公司此前已被纳入深港通,此次调整后意味着公司股票成为沪深两市港股通“双纳入”股票。这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内地投资者的基础,持续提升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和市场影响力。 2023年2月24日,第十届港股100强名单发布。开拓药业凭借在市值、现金、上市回报率、研发投入(R&D)及产品管线五个维度的综合实力,以及已取得的成绩和未来发展潜力,入选本届港股100强之生物科技股15强榜单。 此外,2023年6月28日,2022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百强系列榜单公布。开拓药业凭借卓越的创新研发能力,成功入选“中国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公司已连续三年入选该榜单,充分体现了业界对公司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 财务状况稳健 公司的亏损净额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18.4百万元减少人民币306.3百万元或59.1%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12.1百万元。该等亏损减少主要由于公司研发支出及行政支出减少。 公司的研发成本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61.1百万元减少人民币296.5百万元或64.3%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64.6百万元。该等成本减少主要由于公司根据市场环境以及资金状况适时调整业务投入并持续推进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如KX-826、GT20029用于治疗脱发和痤疮的多项试验)。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701.9百万元。另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动用的银行融资为人民币90百万元。公司在手现金充裕,能够支持公司的临床以及研发推进。 董事长寄语 开拓药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童友之博士表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整体呈现复苏,在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公司上下凝心聚力,重塑以皮科领域为主、肿瘤领域并行推进的管线,发挥公司在皮科领域的独特和领先优势,稳步推进产品在全球的临床开发进程,并获得多个里程碑进展。 核心产品KX-826完成男性脱发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的入组和美国II期临床试验,并启动了中国长期安全性III期临床试验,女性脱发中国III期临床试验和男性脱发美国/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也在积极准备中。GT20029也完成了男性脱发中国II期临床试验的入组。资本市场方面,继被纳入深港通之后,公司再下一城获调入沪港通名单,成为沪深两市港股通双纳入股票,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科研学术方面,公司多项研究成果亮相AAD、AACR、ESMO等国际学术会议,科研实力不断精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和对外授权,加快推进产品在中国和全球的开发进程,期待尽快获得核心产品KX-826和GT20029的顶线数据,早日实现商业化。自公司创立以来,我们始终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期待能为患者带来更多创新疗法,同时也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详情请参阅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 关于开拓药业 开拓药业成立于2009年,专注发展潜在“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致力成为创新疗法研究、开发及商业化的领军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以皮科领域和肿瘤相关疾病为核心,研发多通道产品组合,产品覆盖全球高发病率疾病及其它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领域。开拓药业前瞻性布局了包含小分子创新药、生物创新药及联合疗法的多元化产品管线,包括7款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的产品以及多个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的项目。公司在全球拥有超百项已获得及申请中的专利,多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20年5月22日,开拓药业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939.HK。
lg
...
译资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2023-08-29
步长制药2023年中报解读:以创新药企之精神做好中药龙头 17项生物制品、5项疫苗在研中
go
lg
...
成药生产龙头企业,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向
生物制药
、疫苗等医药高科技领域进军与扩张,打造以现代中药为龙头,涵盖疫苗、生物工程、化药、保健品的高科技大健康企业。从其产品矩阵、业务布局以及所获得成果来看,步长制药距离这一目标定位已经越来越近。 从产品布局上看,步长制药的产品覆盖心脑血管、妇科、糖尿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大病种治疗领域,形成了立足心脑血管市场,并积极开拓妇科、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领域的“梯级优势”。 以心脑血管用药为例,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谷红注射液、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复方曲肽注射液、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均是经过长期市场检验的成熟品种,2023年上半年的合计收入达44.61亿元,占收入比重达到64%。 除核心产品外,步长制药还通过自研开发储备了多种产品,包括宣肺败毒颗粒、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用药通脉降糖胶囊、抗肿瘤用药养正合剂口服液、参仙升脉口服液、冠心舒通胶囊、康妇炎胶囊和祛风止痛胶囊等产品。步长制药在中报中表示:“经过前期试验推广,上述产品因疗效明显而广受好评……未来将加大此类产品的推广力度,培育步长制药新的增长点。”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新品研发速度 中医药产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尽管中药现代化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基础理论尚未统一、质量标准不完善,且在临床研究方面亦缺乏适合自身特点的诊疗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所以这就需要龙头中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通过现代化手段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 2023年上半年,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为1亿元,同比增长了0.75%。在研发方面,步长制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通过行业地位、营销网络等优势及时了解、掌握市场需求,确定研发方向,避免无效研发。为此,步长制药重点围绕心脑血管、妇科、糖尿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大病种治疗领域,加大新产品开发布局。 实际上,步长制药拥有众多在研产品,覆盖心脑血管、妇科、糖尿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大病种治疗领域。目前步长制药已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在研产品储备,构建了从临床前研究到新药证书审批的完整产品梯次,为其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紧紧依靠中成药的传统优势上,步长制药加快了布局化药、生物药,加快医药“互联网+”和基因测序等新兴领域的步伐。 例如在化药领域,在原研药中积极投入,积极筛选具有靶点明确的化药,布局化药的先进剂型;在生物药领域,针对肿瘤、骨质疏松等大病种、长期病、慢性病等领域,17项生物制品正在研发,部分制品已进入临床II期或III期阶段,覆盖肿瘤、骨质疏松、贫血、关节炎等范围;在疫苗领域,步长制药已拥有4项疫苗产品,另有5项疫苗产品正在研发中。 勇于担当,以推动民族中医药发展为己任 作为民营企业,步长制药成立至今,深耕行业三十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号召,在经营好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为新时代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步长制药也通过切实努力与行动,在绿色发展和双碳环保等领域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例如,中报显示,步长制药大力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如旗下杨凌步长制药厂区使用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路灯,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步长制药异地二次系统扩建项目使用163个太阳能光伏发电路灯,辽宁奥达制药在办公楼及生产车间屋顶上共建设407.16KW光伏发电项目等,这些项目上半年共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156吨。 在税收方面,自成立以来到今年6月30日,步长制药累计在全国范围内纳税289.97亿元,自步长制药1993年成立以来,年均纳税近10亿元,为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股东回报方面,步长制药一直坚持积极回报所有股东、打造标准蓝筹的理念,已累计支付现金红利72.73亿元(含回购),达到其募集资金33.73亿元的2.15倍。2022年,步长制药以总股本110604.26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9.6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62亿元。 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曾表示:“真正的企业家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在关键时刻冲在第一线,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回馈社会。”在其带领下,步长制药坚持以创新药研发和持之以恒、用心进取的工匠精神,面向新领域,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动民族中医药产业的腾飞。
lg
...
金融界
2023-08-28
上一页
1
•••
298
299
300
301
302
•••
36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国传来重大利好!全球市场“涨"声欢迎:美股大涨、黄金突破4100美元、比特币冲刺11万美元
lg
...
【黄金收评】黄金突然惊人暴涨的原因在这!美国传大消息 金价狂飙114美元
lg
...
特朗普也放话了:美国政府关门接近结束!全球市场涨声一片,黄金暴拉冲破4080
lg
...
特朗普突发重大警告!若出现这一幕 美国将面临“经济和国家安全灾难”
lg
...
中国出口“爆发式增长”!航运巨头警告:中国汽车正加速蚕食欧洲市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6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