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不只是“内卷”,汽车价格战怎么打成这样?
go
lg
...
不只 “内卷” 那么简单。泰康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ETF(15972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lg
...
有连云
07-17 11:49
美众院议长透露:马斯克与特朗普争吵后换了手机号码
go
lg
...
的结果可能没有达到他的所有期望,例如,
电动汽车
和拜登的强制令等等。但也有其他的事情。” “但是你看,我让别人来评判。我必须把目光放在主要事情上,继续前进,我正努力成为所有事情的和事佬。” 这位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承认,他和马斯克一样对迅速增长的国债深感担忧,但强调“我们无法在一夜之间解决问题”,并指出共和党人正计划通过“撤销拨款法案”(rescission package),这将使他们能够收回之前分配的政府支出。 “听着,埃隆是个天才,”约翰逊说。“他做的事情我甚至都无法理解,但他的专业领域之一不一定是起草立法,对吧?” 关于他目前与马斯克的关系,约翰逊说,“很明显,我对埃隆没有任何不满。” “我非常尊重他所做的一切,我只是想让他完全理解我们在做什么,并提醒他我们的战略。这是一项长期计划,”他说。 “我们无法在一夜之间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有一个计划,我认为这会让所有担心我们的赤字和债务的人感到高兴。”
lg
...
金融界
07-17 08:17
4年翻5倍!马斯克旗下SpaceX启动内部回购,估值达4000亿美元
go
lg
...
TradingKey - 比起
电动汽车
制造商特斯拉,资本市场似乎认为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更有看头。在最新的内部股票回购的计划中,SpaceX估值来到了4000亿美元,为四年前的五倍有余。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SpaceX公司拟斥资最多12.5亿美元进行内部股票回购,此举将允许一些早期员工和投资人变现。 据悉,SpaceX计划以每股212美元的价格进行进行股份回购,这对应着公司总估值达到4000亿美元,分别高于2024年12月的每股185美元和3500亿美元。 相较于2021年早些时候红杉资本以740亿美元的总估值进行的投资,如今SpaceX估值是四年前的5.4倍。而同期,特斯拉总市值从7600亿美元升至1万亿美元,增幅为32%。 分析认为,公司持续的股票回购行为和更高的回购价格不仅强化员工激励机制,也反映出公司未来价值的增长前景。 SpaceX是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领导者,其星链是全球最大的低轨卫星星座,以超7000颗在轨卫星占据全球活跃卫星60%以上。该公司星链业务2024年营收预估为82亿美元,用户数超500万。 在6月马斯克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网络骂战中,马斯克曾威胁取消SpaceX的联邦合同,此举被业内认为会挑战美国太空安全,凸显SpaceX在太空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本周有消息称,SpaceX正在计划利用星舰在太空中进行药物研究,这一动态将为这家全球最具价值的初创企业开辟新的业务线。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16 19:58
福特 Q2 财报将至!电动车退潮但研发难停,关税与税收优惠如何角力?
go
lg
...
Blue部门裁员8000人,以确保其
电动汽车
计划获得充足资金。当时人们认为,内燃机(ICE)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核心目标是全力以赴发展
电动汽车
。 随着《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的通过,
电动汽车
不再是美国政界的“宠儿”。购买
电动汽车
的税收抵免将在9月30日到期,而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的违规罚款已被设为0美元。这意味着,尽管汽车制造商仍需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报告燃油里程,且从技术上讲,达到里程目标的要求仍在法规中,但未达标的罚款如今已不复存在。特朗普的首次减税就以类似方式取消了奥巴马医改中的个人医保强制令。 为避免任何疑问,需要澄清一点。NHTSA和环境保护局(EPA)的各自强制令都已失效。EPA的强制令——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里程),但仅测量尾气排放,因此实际上相当于间接的
电动汽车
强制令——并不属于OBBBA的内容。 然而,EPA已宣布,作为特朗普早些时候关于取消
电动汽车
强制令的行政命令的一部分,正在重新评估其温室气体规则。因此,将其称为“已失效”也是合理的。虽然EPA的评估结果尚未正式公布,但完全有理由相信,最终结果只会是特朗普早已表明的期望。
电动汽车业
务的持续需求 预测该法案对福特的影响有些复杂。简而言之,福特在
电动汽车
上的亏损主要源于下一代车型的研发支出,而非当前一代车型的生产。在有限范围内,
电动汽车
生产本身造成的亏损,很难与内部以不合理价格(未反映公平市场估值)交易
电动汽车
合规积分的行为区分开来。 这种情况短期内也不太可能改变。即便OBBBA已通过,福特在彻底回归纯内燃机模式前,仍需谨慎考虑下一步行动。首先,只有美国的
电动汽车
强制令被废除了,欧洲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事实上,特斯拉最近刚与包括丰田和福特在内的多家主要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在欧洲市场出售
电动汽车
合规积分。这些义务仍将持续,而从长远来看,避免这些义务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留在
电动汽车
领域——这意味着仍需研发新车型。 假设
电动汽车
研发拖累了福特的财务表现,而每辆车的边际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会计层面的“假象”(一旦补回合规积分的合理价值,亏损可能消失),那么这部分业务或许更应被视为对未来的“对冲”,而非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如果福特现在减少
电动汽车产量
,但仍继续研发,可能并不能减少亏损。因此可以大胆怀疑,在补回缺失的合规积分价值后,福特的
电动汽车
销售实际毛利率是否真的为负。 然而,要彻底消除公司在
电动汽车
领域的亏损,唯一的办法是关闭整个
电动汽车
部门,包括研发。这可能会让未来几年的利润表看起来很漂亮,但如果欧洲的
电动汽车
强制令持续存在,这将是一场巨大的赌博。事实上,美国的强制令未来卷土重来也并非不可能。 经销商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OBBBA通过前,美国本土对
电动汽车
的“退缩”可能就已开始。福特根据对
电动汽车
客户的服务水平,将经销商分为三个等级。“Model e 认证精英店”是全电动经销商,拥有现场充电设施,可对
电动汽车
进行充电和维修;“Model e 认证店”提供的
电动汽车
服务相对有限,但仍能指导消费者适应这项新技术;而未认证的传统经销商则仍以内燃机汽车为核心。 曾几何时,
电动汽车库
存极度短缺,这让福特对经销商拥有很大话语权,促使他们投资100多万美元成为认证店或精英店。但随着
电动汽车
销售趋于稳定、库存回升,福特提供的主要“诱饵”——保证
电动汽车库
存供应——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一段时间以来,福特的
电动汽车
认证经销商数量不断减少。曾有一度,超过三分之二的经销商销售
电动汽车
,而现在,尽管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仍在销售
电动汽车
的经销商已不足一半。 关税、购买力与新的税收减免 与此同时,关税问题仍未解决。自“解放日”以来,汽车行业一直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经济领域之一。福特真正的风险并非关税本身,而是关税可能引发的二阶效应——消费者在汽车领域的购买力收缩。几年前,福特停止生产轿车和大多数3万美元以下的车型,这意味着消费者转向更经济的车型,可能比转向非外国生产的车型影响更大。 然而,OBBBA或许能在这方面给福特带来帮助。法案中包含一项为期四年的临时税收减免政策:购买美国制造汽车的利息支出可享受税收抵扣。大多数福特车型可能都符合条件——假设,希望支持美国制造业复苏的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制造”的界定会像福特自身那样宽松。 这项政策仅允许抵扣利息,而非返还购车价。但即便如此,以一辆4万美元的新车、5年期贷款、平均利率7.5%计算,利息总额约为7500美元。按20%的加权平均所得税率计算,税收优惠接近2000美元。这虽然远不及
电动汽车
失去的1.15万美元抵免,但好处是适用于所有车型(而非仅限
电动汽车
)。因此,这对美国汽车购买者的整体购买力提升——这才是福特真正关心的——不仅能抵消
电动汽车
抵免的损失,甚至可能更胜一筹。 这至少能部分抵消关税的影响。每辆车的节省额约为之前的1/6,但美国市场销售的内燃机汽车数量是
电动汽车
的15倍。因此,对除纯
电动汽车公司
外的几乎所有制造商而言,这都明显提升了购车者的消费能力。 未来四年,汽车激励政策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以最大化这种优势。预计0%利率优惠会减少(因为这与利息抵扣政策相悖),而固定金额的折扣会增多。 员工定价与利润压缩 当然,即便福特有意调整产品策略,生产线的重新定位也需要时间,且目前福特尚未有任何相关迹象。因此,过渡期内,福特找到了一个更简单的降价方式:直接压缩自身利润。 4月2日关税生效后,几周内福特就推出了“员工价”购车活动,作为“产自美国,为了美国” 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强调了公司的本土制造基础。给“员工价”加上引号,是因为有证据显示,福特同时取消了大量现有回扣和折扣。因此,向所有人开放的“员工价”,未必等同于4月1日员工实际享有的价格(员工价通常可与回扣和折扣叠加)。 福特声称自己比其他制造商更“美国化”,这有一定道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家公司的供应商来源可能是另一家公司的销售渠道。企业实际上很难追踪供应商的所有原材料来源——即便交易发生在美国境内,也不意味着所购产品是在美国生产的。 这一点已有体现。关税生效后不久,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被问及福特90%的钢材来自美国供应商时,紧接着承认自己不知道这些供应商从哪里采购钢材,因此福特的实际风险可能远高于这个表面数字。 即便福特的进口依赖度低于许多竞争对手,其具体的海外进口风险敞口也不够透明。福特管理层未予证实,但有分析师估计,即便福特的大多数汽车在美国组装,其约35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仍来自美国境外。 持续的保修问题 最后,福特的保修问题似乎也未完全解决。事实上,福特在这方面的窘境正日益加剧。就在几天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福特已打破单年度安全召回次数的纪录——而且这还只是今年(距离年底还有六个月),而非2024年。 保修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只想说,在福特解决保修问题之前,投资者对于福特还是要保持谨慎。因为从目前来看,福特在这方面的问题似乎毫无改善。 总结 OBBBA的影响将是重大的,但这不仅仅关乎一家公司生产多少辆
电动汽车
。毫无疑问,特斯拉和Rivian会因税收抵免取消而受到更大冲击,但如果认为像福特这样的全球化企业如今可以彻底抛弃
电动汽车
战略、回到过去的“好日子”,那就错了。福特会在可能的范围内缩减以美国为中心的
电动汽车业
务(比如经销商层面的调整),但其
电动汽车
研发支出会持续——这意味着,目前
电动汽车业
务的大部分亏损可能也会继续,至少在福特学会更好地制造
电动汽车
之前是如此。 与此同时,对福特而言,关税的威胁更多体现在对美国购车者消费能力的影响,而非对生产的扭曲——至少作为一家相对“美国化”的制造商是如此(尽管我们并不清楚其“美国化”的具体程度)。OBBBA或许能略微缓解这种威胁,且目前来看,福特受到的冲击似乎小于其他制造商。 尽管有这些积极因素,但特朗普的税法并未消除福特在
电动汽车
领域的沉重成本。即便关税带来的压力有所缓解,这也不会反映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财报很可能会显示,因全季度促销,利润率已被压缩。 $福特汽车(F)$
lg
...
老虎证券
07-16 19:28
万里扬收盘上涨1.58%,滚动市盈率39.33倍,总市值101.20亿元
go
lg
...
要产品是乘用车变速器、商用车变速器、纯
电动汽车
EV减速器、“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多合一”电驱动系统、ECVT电驱动系统、乘用车DHT混动系统、商用车混动系统、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储能电站、电力。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4亿元,同比8.74%;净利润1.08亿元,同比19.15%,销售毛利率17.80%。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13 万里扬 39.33 42.17 1.73 101.20亿 行业平均 46.06 48.56 3.82 87.56亿 行业中值 38.82 40.63 3.01 52.60亿 1 中创智领 7.70 7.79 1.36 306.37亿 2 华域汽车 8.72 8.73 0.92 583.88亿 3 模塑科技 10.91 10.98 1.89 68.76亿 4 潍柴动力 11.69 11.80 1.50 1345.70亿 5 常润股份 12.37 12.61 1.83 30.94亿 6 常熟汽饰 12.54 12.05 0.98 51.27亿 7 威孚高科 12.71 11.22 0.92 186.20亿 8 兴民智通 13.09 22.51 2.91 40.15亿 9 天有为 14.45 14.57 5.28 165.60亿 10 富维股份 14.61 14.75 0.88 75.05亿 11 富奥股份 15.12 15.13 1.26 102.33亿 12 岱美股份 15.14 15.40 2.50 123.54亿
lg
...
金融界
07-16 16:48
打破行业责任潜规则,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全面兜底,智能车ETF泰康(159720)红盘震荡,近2周规模增长显著
go
lg
...
成交117.35万元。跟踪指数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H11052)上涨0.43%,成分股银轮股份(002126)上涨7.56%,科达利(002850)上涨6.08%,电连技术(300679)上涨4.89%,芯原股份(688521)上涨4.63%,拓普集团(601689)上涨4.41%。 规模方面,截至7月15日,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近2周规模增长133.5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消息面上,7月9日,比亚迪宣布对搭载“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打破行业责任模糊的潜规则。按承诺,符合条件的智能泊车场景中,若因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事故,本车维修费用、第三方损失等均由比亚迪承担,用户直接联系售后即可,不影响次年保费。 据了解,技术上,比亚迪“天神之眼”配备29个传感器构建360度感知体系,搭配84TOPS算力的英伟达芯片,代客泊车成功率达99%,为兜底提供支撑。此举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加速智驾普及,更树立行业责任标杆,推动智能驾驶进入“技术+责任”双升级阶段。 国金证券此前指出,国家级立法与地方性法规密集落地,为城市NOA构建制度框架,推动高阶智驾商业化进程。国务院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纳入立法计划,北京、武汉等地出台地方性法规,为L3级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构筑法律基础。成本端,激光雷达、算力芯片等核心硬件成本快速下降,叠加车企自研能力提升,推动智驾功能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下沉。 智能车ETF泰康紧密跟踪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
电动汽车
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智能
电动汽车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重仓的权重股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电池技术、智能座舱等领域已形成护城河,政策红利下有望在反内卷浪潮中抢占先机,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智能车ETF(159720)紧密跟踪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覆盖动力系统、感知决策系统、整车生产全产业链,一键打包政策受益龙头,快速布局行情。 相关产品:智能车ETF泰康(1597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16 13:27
马斯克政治活动惹祸?瑞银警告:特斯拉股价“从根本上被高估”!
go
lg
...
务面临的诸多风险,其中包括美国政府取消
电动汽车
税收抵免。这一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影响特斯拉汽车的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对其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政治活动也被视为业务风险之一。瑞银分析师提到,这位CEO可能会对业务分心,或者至少可能不像投资者希望的那样专注于公司。投资者担心,如果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争执持续发酵,马斯克旗下公司将面临更大风险。 瑞银分析师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了384,122辆汽车,虽与分析师预期相符,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43,956辆。同时,该公司的毛利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仅为17.66%。基于此,分析师已下调了对特斯拉未来一季度的盈利预期。 周一,特斯拉股价收涨1.08%,报316.90美元,近六个月累计下跌逾20%。TradingKey数据显示,当前华尔街分析师的目标均价为294.807美元,较当前水平有5.97%的跌幅。 (来源:TradingKey)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15 17:20
反内卷政策+产业趋势催化,价格战缓和叠加智能升级开启智驾产业新周期,智能车ETF泰康(159720)午后翻红收涨
go
lg
...
20)收涨0.31%,跟踪指数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H11052)上涨0.44%,成分股拓普集团(601689)上涨4.71%,立讯精密(002475)上涨4.02%,三花智控(002050)上涨3.21%,长城汽车(601633)上涨2.49%,银轮股份(002126)上涨2.33%。 规模方面,截至7月14日,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近3月规模增长220.4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反内卷政策遏制恶性竞争,汽车价格战趋于缓和。 业内机构表示,近期中央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反内卷”政策,直指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1)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将行政手段深度引入产能出清过程。2)长三角四大协会联合发布函件,揭露“内卷式竞争导致经销商库存高企、资金链风险加剧”的行业痛点,推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在政策驱动下,行业价格战趋于缓和,广发证券指出,6月汽车制造行业PPI环比上涨0.2%,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3%,显示汽车“反内卷”在生产端已有初步效果。 产业趋势上,智能车产业正迎来科技跃迁、跨界拓展等多重利好。 智能化是本轮汽车产业革命下半场的驱动力,2024年L2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已达55.7%。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已成为电动车的核心卖点,北京、武汉等地发布条例推动L3自动驾驶。头部车企有动力推动智驾加速落地。同时整车厂正向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物流车延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需求侧,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激活县域需求,叠加智能车出海红利。智能车产业正迎来技术催化+需求向好的共振。 反内卷政策+产业趋势催化,智能车ETF(159720)一键打包受益龙头。 反内卷政策通过规范市场竞争,淘汰低效产能,推动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例如,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的承诺直接改善了汽车零部件厂商的现金流,使其能够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智能芯片、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倒逼车企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获得更高定价权。 智能车ETF泰康紧密跟踪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
电动汽车
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智能
电动汽车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当前指数市盈率为31倍,处于近五年中位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增速约49.4%,具备相当配置性价比。 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重仓的权重股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电池技术、智能座舱等领域已形成护城河,政策红利下有望在反内卷浪潮中抢占先机,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智能车ETF(159720)紧密跟踪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覆盖动力系统、感知决策系统、整车生产全产业链,一键打包政策受益龙头,快速布局行情。 相关产品:智能车ETF泰康(1597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15 16:08
宝马面临尖锐问题!二季度在中国销量下降14%
电动汽车
战略前景复杂
go
lg
...
宝马高管本周将在慕尼黑与投资者和分析师会面时,预计将面临有关中国销量恶化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影响的尖锐问题。
lg
...
风起
07-15 13:57
美股高位震荡,纳指再创新高:加密货币概念股狂欢,特朗普“100%关税”威胁重击油价
go
lg
...
田纳西州斯普林希尔的工厂,以生产低成本
电动汽车
磷酸铁锂电池芯,并预期商业化生产将于2027年开始。这一举措将有助于降低
电动汽车
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lg
...
金融界
07-15 08:08
上一页
1
•••
44
45
46
47
4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迄今去除外国技术最激进一步!北京禁止外国AI芯片进入国有数据中心
lg
...
特朗普突遭“双重暴击”!民主党赢麻了、最高法院也“开炮” 他的第二任期不稳了?
lg
...
发生了什么?小非农ADP数据意外回暖,金价先抑后扬“收复失地”
lg
...
美联储早已“嗅到风险的气息”?“金先生”警告:全球或重演2008金融危机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2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