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特斯拉Robotaxi奥斯汀上线在即:股价波动与自动驾驶赛道热潮
go
lg
...
50万辆,每英里运营成本1.46美元,
目标价
800美元,强调其AI驱动的增长潜力。巴克莱持谨慎态度,预计初期仅10辆车在保守模式下运营,短期或触发“卖出消息”反应,但长期巩固自动驾驶叙事。高盛指出,特斯拉需在规模化与技术差异化上突破,方能确保盈利能力。深水资产管理公司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认为:“Robotaxi是物理AI的未来,联邦政府不会阻碍其发展。” 自动驾驶行业影响 高盛报告预测,全球Robotaxi市场将从2025年的3.84亿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19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96%,2035年达470亿美元。特斯拉Robotaxi的发布将催化自动驾驶产业链,包括组件供应商(如$英伟达 NVDA.US$、$Mobileye MBLY.US$)、软件供应商(如$Aurora Innovation AUR.US$)、Robotaxi开发者(如$百度 BIDU.US$、$Waymo GOOG.US$)及出行服务商(如$优步 UBER.US$)。东吴证券预计,2026-2027年为Robotaxi销量拐点,2030年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特斯拉的低成本FSD方案可能对传统网约车市场(如Uber、Lyft)形成冲击,同时推动L3/L4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 编辑总结 特斯拉Robotaxi于6月12日在奥斯汀上线是自动驾驶行业的里程碑事件,初期10辆车的测试将为特斯拉的AI转型奠定基础。尽管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争吵导致股价短期承压(当前315.253美元),散户通过杠杆ETF高风险押注显示信心。华尔街分化,摩根士丹利看好长期潜力(
目标价
800美元),巴克莱预警短期波动。Robotaxi的成功需跨越技术、监管与用户信任的障碍,但其低成本模式有望重塑出行市场。投资者应关注发布会细节、FSD进展及竞争动态,警惕短期“卖出消息”风险,同时把握自动驾驶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9日:特斯拉盘前跌近2.8%,受马斯克与特朗普争吵及市场对Robotaxi发布预期的谨慎情绪影响,上周累跌14.8%。 2025年5月29日:特斯拉在奥斯汀公共道路完成首次无人驾驶Model Y测试,工程师仅坐副驾驶,标志Robotaxi实测启动。 2025年5月27日:特斯拉股价触及年内高点367.47美元,市场对Robotaxi6月发布预期升温,Wedbush称其对Uber构成长期威胁。 2025年4月23日:特斯拉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每股收益0.27美元,营收193.4亿美元,低于预期;Robotaxi6月测试计划提振股价涨9.94%。 2025年2月10日:特斯拉确认6月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测试,马斯克称初期部署10辆,2026年底达数十万辆。 专家点评 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深水资产管理执行合伙人,2025年6月10日:“Robotaxi是物理AI的核心,美国需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以保持AI霸权,联邦政府不会阻碍特斯拉的进展。”(引自深水资产管理报告) Adam Jonas,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6月5日:“特斯拉Robotaxi到2040年可达750万辆规模,长期牛市
目标价
800美元,AI与自动驾驶是其核心驱动力。”(引自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巴克莱分析师,2025年6月8日:“Robotaxi发布会初期规模有限,约10辆车在保守模式下运营,短期或触发‘卖出消息’,但长期巩固特斯拉自动驾驶叙事。”(引自巴克莱研究报告) 高盛分析师,2025年6月6日:“特斯拉Robotaxi的盈利能力取决于规模化与技术差异化,需突破监管与技术瓶颈以实现市场预期。”(引自高盛研究报告) Dan Ives,Wedbush分析师,2025年5月30日:“特斯拉Robotaxi是Uber的长期威胁,6月12日发布将展示FSD的竞争力,特斯拉估值应达2万亿美元。”(引自Wedbush研究报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11 00:10
实在是疯狂,一只泡泡玛特塑料玩偶炒到108万!泡泡玛特股价两年半飙升超23倍,总市值逼近3400亿港元,创始人人王宁刚刚拿下河南首富
go
lg
...
不是泡泡玛特的极限,德银已经将泡泡玛特
目标价
,从200.00港元上调至303.00港元。 创始人人王宁刚刚拿下河南首富 在泡泡玛特股价暴涨的同时,其创始人人王宁身价暴涨。 6月8日消上午,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目前身家为203亿美元,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身家为163亿美元,王宁已取代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此前,河南首富为牧原股份的秦英林、钱瑛夫妇。据胡润百富今年3月发布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300亿元财富蝉联河南首富。 公开资料显示,王宁,1987年生于河南新乡获嘉县,毕业于郑州大学,本科学历,泡泡玛特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据大河财立方报道,2009年,王宁大学毕业离开郑州,只身一人到北京成为一名北漂,他曾有过一年的短暂职场经历,但是不安分的他还是希望能自己做出一番事业。“2010年,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泡泡玛特门店,那一年我23岁。”王宁说。 从2010年开出第一家泡泡玛特门店,到如今登顶河南首富,王宁仅仅用了15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 4月底,泡泡玛特Labubu 3.0系列正式开启线下发售,引发空前的抢购热潮,其价格水涨船高。在二手市场上,该系列的盲盒价格普遍出现溢价。据封面新闻报道,原价594元一盒在二手市场上被炒到了1000元至2000元左右。而单个99元的盲盒也普遍溢价200元至600元左右,隐藏款的价格更是超过2600元一个。 目前,最火爆的拉布布款式被认为是Vans联名款,该款限量3万只,原价为599元,但在二手市场上已经炒到1.3万多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新一代年轻人有很大的消费潜力,比较偏好这类新消费。”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基金经理曲少杰表示,新消费事实上就是在旧有消费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一些创新的因素,更讲究IP化。这类IP消费的情绪占比明显更高,年轻人的品牌忠诚度也很高。因此,消费品的IP运营越来越重要。 摩根大通指出,泡泡玛特是中国IP商品市场领导者,旗下原创角色Labubu正加速成长为“超级IP”,其5月搜索热度已超过吉蒂猫(Hello Kitty)。与Hello Kitty相比,Labubu更侧重于自主运营,依托盲盒模式吸引消费者,同时拓展跨界联名合作,强化品牌影响力。
lg
...
金融界
06-10 21:17
“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上市后涨300%!华尔街质疑难阻股价狂飙
go
lg
...
。 花旗分析师Tyler Radke将
目标价
上调至94.00美元,维持中性评级,因CoreWeave第一季度表现强劲,增长势头强劲。 但也有不看好的声音。早在IPO初期,华尔街就对其高负债、客户集中度以及管理层套现行为充满质疑,以致投资银行不得不在IPO前缩小发行规模,并将股份主要分配给其现有投资者。 Hedgeye Risk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Felix Wang指出,除了债务股本比高,利润率为负等风险,CoreWeave极度依赖单一客户,仅微软一个客户上季度就贡献了超过70%的营收,这种的模式也有高风险。 另外,CoreWeave的IPO锁定期将于今年9到期,届时受限股东能够抛售持股,这可能会决定其股价走向。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6-10 20:38
泡泡玛特又创新高,“一娃难求”Labubu制霸全球潮玩!
go
lg
...
同时有机构认为其海外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目标价
上调至293.9港元。 今年6月,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400亿港元,超越日本三丽鸥登顶亚洲角色经济榜首,成为潮玩行业领军企业。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6-10 14:18
港股午评:恒指涨0.33%、科指跌0.33%,大金融及中字头股表现活跃,工农交行等多股创新高
go
lg
...
以及对金融体系周期见底的信心增强,将其
目标价
由440港元上调至500港元,重申超配评级。报告表示,1-5月香港IPO募资达780亿港元,同比增长逾七倍。交易活动将保持高位,预计2025年及2026年港股日均成交量分别为2200亿和2400亿港元。 机构观点 国泰海通:尽管宏观层面缺乏向上的弹性,但产业层面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顺应当前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消费、AI应用等港股稀缺性资产或更受市场关注。此外,展望下半年,基本面修复和资金面改善推动港股继续向上,结构上恒生科技更加值得重视。 中信证券:在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可能到来的指数牛市的关键入局点前,市场还将经历3~4个月的过渡阶段。从宏观面来看,内需和价格信号仍偏弱,还需要看到更多反内卷和提振内需的实际举措。 光大证券:基于外贸环境具改善契机,以及内地已经开启新一轮对内循环经济的刺激政策,预期港股下半年将平稳向上,恒指最高目标可看25000点,此与去年12月其对全年港股所定的最高目标水平一致。从估值因素来看,港股目前预期市盈率接近并略低于过去5年平均值,同时恒指的股息收益率亦处于3至4厘的均值区间,反映港股目前整体估值仍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
lg
...
金融界
06-10 12:17
中美伦敦会谈释放最强让步信号,晶片股大涨!哈塞特称“放宽任何”出口管制
go
lg
...
华尔街机构近日上调了标普500指数年底
目标价
,预计贸易战最严重的冲击已经过去。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6-10 10:48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复牌后怎么走?怎么参与最好?
go
lg
...
证股价上涨,大家不能认为这就是复牌后的
目标价
,千万不要因此操作错了。 我想目前大家最大的疑问应该是:海光曙光复盘后,如果曙光涨过79.26元,是卖掉中科曙光收益大?还是继续持有等海光信息吸收合并完成后,持有海光信息股票收益大? 我觉得这个取决于海光信息未来的股价,曙光的短期上涨更多的是预期推动。就算没有合并这事儿,单凭海光在国产替代主线里的攻坚地位,公司新高也是迟早的事,更不用说这次景气度重组的战略意义和有可能吸引的资金流入。 强者恒强的逻辑,两光合并只会把盘子变大,把利润扩大而非缩小,长期股价非常乐观,短期波动反而是机会。 不过合并前没有持有的海光的估计今天开盘后也很难抢到,毕竟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这件事情。这种时候可以借道一些重仓海光、长期业绩又很能打的基金来布局,比如$半导体设备ETF(SH561980)$,海光是第四重仓股,权重将近9%。 前三大是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和中芯国际,都是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龙头,芯片产业链的卖水人,也是国产替代的扛把子,产业壁垒非常高,76%的高集中度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资金面显示,ETF昨天2156万净流入,上周五3430万,两天共计吸金5586万,可见这次海光曙光复牌有多少资金在埋伏。 另外两光停牌这段时间科技外部环境有修改,懂王几次改弦更张但对科技这块一直限制都很严重,未来自主可控只会不断加速推进。国内现在只有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率最低,所以替代空间也是最大的。 这次海光合并后将与华为成为唯2承担大规模供货GPGPU的国产企业,之前英伟达让出了大量的AI芯片市场,大家完全可以对上游设备端客观一点。 作者:ETF金铲子
lg
...
金融界
06-10 09:37
有银行存款5万,送LABUBU?
go
lg
...
8倍经调整市盈率(前值:42倍),并将
目标价
从219港元上调至30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lg
...
金融界
06-10 07:57
掌管16亿美元资产的财富女王解读AAPL等科技股走势
go
lg
...
多数分析师仍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平均
目标价
显示,Apple股价在未来一年可能上涨超过13%。 若实现该目标,将标志着Apple在2025年已下跌约19%的股价出现反转。 Netflix Walser认为Netflix“非常昂贵”。该股在周三交易中触及52周新高,2025年以来涨幅已接近40%。 “我会说目前我们对它的评级是‘持有’,如果接下来的季度未能实现用户增长及其预计的增长目标,甚至可能考虑‘卖出’。”Walser表示。Netflix在2025年第一季度起停止披露季度用户数据,这让Walser感到担忧,因为她无法看到这些数据。 根据LSEG的数据,多数分析师仍给予Netflix“买入”评级。但典型的
目标价
暗示该股在未来一年可能下跌超过6%。 Snowflake Walser同样认为数据存储领域的Snowflake股价偏高,并指出如果持续数年的数据投资周期未能如预期那样取得成果,可能带来风险。 Snowflake股价周三也创下52周新高,年内涨幅已达35%。 “这是一个昂贵的股票,”她表示,“如果这个增长预期无法兑现,或者达不到必要程度,那么股价可能会回调,投资者会感到失望。” 根据LSEG的调查,大多数分析师仍对该股给予“买入”评级,平均预期该股仍有超过6%的上涨空间。
lg
...
金融界
06-10 07:47
摩根士丹利上调港交所
目标价
至500港元,交易活跃与IPO热潮助推信心
go
lg
...
港交易所(HKEX,00388.HK)
目标价
从440港元上调至500港元,并重申“超配”评级,反映了对港股市场交易活跃度和IPO表现的乐观预期。报告指出,港交所年初至今表现强劲,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17%,而2024年IPO市场募资额增长90%,显示香港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港股成交量放大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市场信心,摩根士丹利认为香港金融体系已触底反弹,未来增长动能可期。 港交所表现分析 香港交易所2024年业绩亮眼,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长10%至130.5亿港元,符合市场预期。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2024年日均成交额较2023年增长约20%,达1500亿港元。IPO市场复苏是核心驱动,2024年共录得71宗新股上市,募资总额达880亿港元。港交所首席执行官陈翊庭在2025年2月表示:“地缘政治与宏观不确定性仍存,但交易与IPO的兴趣回暖为2025年带来谨慎乐观的前景。”港交所通过缩短IPO申请流程、优化价格发现机制等改革,进一步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巩固其作为全球IPO中心的地位。 指标 2024年数据 同比变化 股东应占利润 130.5亿港元 增长10% 日均成交额 1500亿港元 增长20% IPO募资额 880亿港元 增长90% IPO市场热潮 2024年,香港IPO市场显著复苏,募资总额同比增长90%,达880亿港元,其中消费品行业表现突出,一家大型中国家电企业IPO募资357亿港元,占全年总额的64%。港交所通过推出“18C条款”放宽科技公司上市要求,吸引了多家AI与高科技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IPO市场延续热潮,募资额达3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六倍。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市策略师Laura Wang表示:“香港IPO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与内地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了资本流入,科技与消费板块将成为未来亮点。”市场预计,2025年香港IPO活动将进一步受益于内地刺激政策与全球流动性宽松。 市场 2024年IPO募资额 同比增长 核心行业 香港 880亿港元 90% 消费品、科技 内地A股 868亿人民币 -74% REITs、科技 宏观驱动因素 港股市场的强劲表现受多重宏观因素支撑。首先,中国内地经济在2025年初展现韧性,刺激政策推动消费与投资回暖,恒生指数年初至今上涨超17%。其次,香港特区政府优化金融市场政策,吸引内地企业赴港融资,港交所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增强,美联储降息信号为新兴市场注入信心。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中国股权市场的结构性转变正在发生,香港市场将受益于科技板块崛起与估值修复。”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也为港股提供了有利环境。 编辑总结 摩根士丹利上调港交所
目标价
至500港元,反映了香港资本市场交易活跃与IPO热潮的强劲动能。港交所2024年利润增长10%,IPO募资额激增90%,得益于内地政策支持与市场改革。消费品与科技板块的IPO热潮显示香港作为全球融资中心的吸引力。宏观经济复苏、流动性宽松与地缘政治缓和为市场提供支撑,但全球宏观不确定性仍需警惕。投资者应关注港交所的持续改革与科技股表现,审慎把握港股市场的配置机会。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上调港交所
目标价
至500港元,重申超配评级,称交易活跃与IPO表现强劲,提振市场信心。 2025年2月27日:港交所公布2024年财报,股东应占利润达130.5亿港元,同比增长10%,IPO募资额增长90%至880亿港元。 2025年2月20日:摩根士丹利预测恒生指数2025年底达24000点,港股将跑赢内地市场,科技板块为主要驱动力。 2025年1月22日:中国内地企业加速赴港上市,港股IPO募资额达3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六倍,消费品与科技板块领跑。 专家点评 2025年6月6日,Laura Wang,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市场策略师:“港交所的交易活跃与IPO热潮反映了香港市场的结构性复苏,科技与消费板块的增长潜力将持续吸引全球资本。” 来源:摩根士丹利报告 2025年6月5日,Zhang Yidong,兴业证券全球策略首席分析师:“港交所的改革措施与内地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了IPO市场回暖,香港作为全球融资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来源:21经济网 2025年5月20日,Catherine Yeung,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总监:“港股市场的交易量放大与IPO增长显示出强劲动能,港交所的制度创新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来源:腾讯财经 2025年4月15日,David Tepper,Appaloosa Management创始人:“香港IPO市场的复苏得益于内地企业的融资需求,港交所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将持续增强。” 来源:财联社 2025年3月10日,Bonnie Chan,香港交易所首席执行官:“尽管地缘政治与宏观不确定性存在,香港市场在2025年的交易与IPO表现令人振奋,改革措施将进一步吸引优质企业。” 来源:港交所新闻发布会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10 00:11
上一页
1
•••
50
51
52
53
5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重大转向:普京-特朗普会晤倒计时!中国经济传坏消息,今日别忘了“恐怖数据”
lg
...
中国经济突传坏消息!彭博:中国经济活动大幅放缓 关键指标令人失望
lg
...
路透:中国又一位高级外交官被拘留问话!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贸易战开始冲击中国!PPI数据给100%降息泼冷水,日元领涨
lg
...
高盛预警“金发姑娘”行情或将终结——波动加剧前,你准备好了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