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保持耐心,迪士尼的春天已近
go
lg
...
迪士尼将与同行华纳兄弟联手,再整合自身
福克斯
的内容,2025 年推出全新版的 ESPN 上线,相当于是给体育赛道的押注再次加码。 二、详细业绩指标图表 1. 流媒体订阅:下季度 Charter 内容回归,预计带来 1000 万用户净增 2. 经营利润:因有线电视疲软,利润率预期中的承压。全年指引上调。 三、内容投资:季节性波动反弹,全年预算不变,仍同比持平 四、分业务情况:公园竞争可控、电影基数太高、有线电视加速恶化
lg
...
海豚投研
08-07 20:29
美国联邦和各州对中国购买美国土地和房地产的限制创新高,中企在美国本土建立制造业务困难重重
go
lg
...
一致。今年7月中旬,犹他州州长斯宾塞·
福克斯
表示,州政府阻止了一家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公司在州西班牙福克市购地。这家公司Cirrus Aircraft由中国国有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控股,企业被列入多个美国禁止签订联邦合同的名单。 德克萨斯州通过的法案将于9月1日生效,禁止中国公民在州内购买房地产。只有持有效美国签证、且该房地产用作主要住所的情况可获豁免。 佛罗里达州也在2023年实施了类似法律,禁止中国公民购买州内大部分房地产。法律遭到中国公民的法律挑战,指控存在歧视,目前上诉法院尚未裁定。 “中国人是被针对的对象。”华裔美国人法律援助联盟法律总监贾斯廷·萨多斯基说。这个组织正在代表原告对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州的法律提起诉讼。 美国政府宣称,国家安全和国内粮食供应受到威胁,是加强审查中国背景实体购买农地的原因。政界人士声称,北京可能利用这些土地进行间谍活动——尽管目前没有已知的案例。 俄亥俄州华裔协会主席Vincent Wang表示,他和所在组织一直在游说州议员修改一项法案,法案禁止中国永久居民在州内军事设施及关键基础设施(如水处理厂、天然气管道、大坝、电信或宽带设施)25英里范围内拥有房屋或企业。 他说,“我们试图告诉他们,这将对本州的商业、就业和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 他说,如果法案通过,大约会影响到11万人。 他说,“尽管中国被列为美国的‘外国对手’,但将中国政府与华裔人群混为一谈,会造成种族定性和歧视——伤害无辜个人和企业,却对国家安全毫无实质帮助。”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中国个人和实体在美拥有的农地在2021年达到顶峰,为38.39万英亩,去年降至26.5万英亩,接近2019年水平。此前在德克萨斯州风电项目被阻止的中国富豪孙广信,已将农地挂牌出售。 2023年,在美拥有土地最多的外国人和实体来自加拿大,合计持有约1535万英亩,占总量的33%,其次为荷兰和意大利。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外国人拥有美国土地的总量较2022年增长了3.6%,主要受到欧洲投资增长推动。 律师和其他服务提供者指出,中国企业在美国本土建立制造业务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常驻中西部的国际贸易与国家安全律师拉塞尔·梅尼哈特表示,全球公司希望将中国分包商带入美国建设制造体系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 他说:“如果你把中国供应链彻底排除在外,那韩国和日本企业要在美国设厂也会更加困难。” 中国在美国拥有的农地主要集中在德克萨斯州、北卡罗来纳州、犹他州和密苏里州,这些农地与风能和农业项目相关。美国前两大中国农地持有者,是被中国猪肉企业万洲国际收购的肉类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以及先正达种子公司。 美国农地总面积为8.76亿英亩,中国投资者持有的比例仅为0.03%。前美国国务院外国投资分析师、现任华盛顿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萨拉·鲍尔尔·丹兹曼表示,这一微小比例不会构成国家安全问题。 她说:“CFIUS已经赋予美国政府审查靠近敏感地点(如军事基地)的房地产交易的权力。而考虑到中国人在美国农地持有量如此之小,这几乎是中国农业投资唯一可能构成国家安全问题的方式。” CFIUS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简称。 这个负责审查外国投资的政府机构于去年扩大了审查范围,开始评估外国人在军事基地附近的房地产交易,并将更多训练设施纳入敏感基地清单。 农业部长罗林斯在7月表示,她将正式加入CFIUS,以监督农地交易。 2024年5月,当时的总统拜登采取了一项不同寻常的措施,要求中国房地产公司MineOne Partners,撤出在美国空军基地附近购入用于加密货币挖矿的土地。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07 00:00
特朗普再塑货币政策核心班底 鲍威尔接班人选成焦点
go
lg
...
修复”这个机构,重建其信誉。他上个月在
福克斯
商业频道上直言:“坦率地说,是时候‘敲打’一些人了”,并呼吁美联储进行“政权更替”。 哈塞特则与特朗普关系密切,长期为其提供经济政策建议,并曾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中任职。 今年早些时候,哈塞特曾表示,他更关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而不是美联储的短期货币政策调整。虽然美联储对短期国债收益率影响较大,但长期收益率受多种外部因素影响,而10年期收益率对抵押贷款利率具有更直接的影响,进而关系到家庭财务状况。 最近,哈塞特更加直言不讳,表示美联储“完全可以现在就降息”,而这也是特朗普多次对美联储提出的要求。 在上周日接受NBC《会见媒体》采访时,哈塞特表示,如果总统选择他出任美联储主席,他持开放态度。 “我已经与总统共事约八年了,作为他最亲近的经济顾问之一,我们当然也谈到了美联储,”哈塞特对NBC表示。当被追问若被提名是否会接受时,哈塞特回应说:“要看他是否选择我了。”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证实在候选人名单中的美联储理事沃勒,在上周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与另一位理事米歇尔·鲍曼共同持反对意见。他们都倾向于美联储应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而不是维持不变。
lg
...
佳华168
08-05 23:07
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过90%,中日数据都有新信号
go
lg
...
瑞、Yum! Brands、万豪国际、
福克斯
公司等。
lg
...
风起
08-05 15:24
非农爆冷、特朗普怒炒统计局长!哈塞特:总统想塞自己人
go
lg
...
劳工统计局具有新视角的人。” 在接受《
福克斯
新闻星期天》采访时,哈塞特表示,如果是他在管理劳工统计局,并出现“50年来最大幅度的下修”,他会提交一份“非常非常详细的报告”来解释原因。他还声称,尽管缺乏证据,但失业数据中存在“党派模式”,并表示“数据不能成为宣传工具”。 前劳工统计局局长威廉·比奇在CNN的《国情咨文》节目中表示,尽管麦克恩塔弗被解雇,但他仍然相信未来公布的数据。他呼吁特朗普“停止对麦克恩塔弗及劳工统计局的言语攻击”,并称这一解雇“毫无根据”,损害了该机构的公信力,也为未来报告的可信度蒙上阴影。 前财政部长William Beach在ABC的《本周》节目中表示,特朗普指责就业数据被操控的说法是“荒谬至极”。他说:“劳工统计局局长根本没有办法操纵这些数字。这种说法就是民主走向威权的征兆。” 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星期天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本周”节目中说,特朗普关于就业数据被操纵的说法是“荒谬的指控”。 萨默斯说:“无法想象,劳工统计局局长会操纵这个数字。这是民主让位于威权主义的表现。”他补充说,就业报告表明经济可能“陷入衰退”,而且“风险更大”。 新关税生效,贸易谈判仍在继续 哈塞特在《与媒体见面》中表示,与美国贸易伙伴的协议“基本已敲定”,而新的关税将于周四生效。 他说:“具体操作方面我们还需要些微调,具体取决于特朗普是否满意这些协议。”尽管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曾承诺“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但迄今只与约8个主要贸易伙伴建立了框架性协议,包括对欧盟、日本和韩国征收15%的关税。 上周特朗普宣布的新一轮关税中,对许多国家的商品征收不同程度的税率,其中对巴西征收50%,缅甸40%,瑞士39%。这些关税大多将在周四开始实施,虽然比4月2日“解放日”时的最高税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市场预期。 虽然降税让部分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松口气,他们原本担心一些国家面临高达72%或90%的关税,但对8月份的新关税影响仍存在担忧,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反应。 萨默斯在《本周》中指出:“这些关税并不会创造就业。”他以钢铁和汽车行业为例说明,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能因此下降。 哈塞特则在节目中排除了特朗普因市场反应不佳而改变关税政策的可能性:“因为这些就是最终的贸易协议。” 中美谈判悬而未决,关税停战即将到期 美国与中国尚未达成最终协议。双方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达成了一项90天的停火协议,眼下距离8月12日的最后期限已越来越近。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周日表示,与北京的贸易协议可能会进一步推迟。 他在CBS《面向国家》节目中说:“这正是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事情。我认为与中国的对话一直是积极的。”他还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特朗普之间也进行过沟通。 美国高度依赖中国供应消费电子产品、用于电动汽车制造和军事用途的稀土矿物、用于救命药物的医药原料,以及包括衣物和鞋类在内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美国出口给中国的农产品(如大豆和高粱)对美国农民的生计至关重要。 特朗普政府曾宣称关税由企业和其他国家承担,而非消费者。但据DataWeave对20万个商品的分析显示,最近几个月,一些美国产品的价格已经上涨,玩具、家具、服装和鞋类的成本正在日益增加。
lg
...
风起
08-04 13:27
美国对印太主要伙伴发最严厉批评!特朗普高级助手指控印度资助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
go
lg
...
主要合作伙伴发出的最严厉批评。 米勒在
福克斯
新闻的周日节目中说:“印度在购买俄罗斯石油方面基本与中国持平。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随后,米勒缓和了他的批评论调,指出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关系“非常好”。 印度驻美国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置评请求。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上周六向路透社表示,尽管美国发出威胁,但新德里仍将继续从莫斯科购买石油。 由于印度从俄罗斯购买军事装备和能源,对印度产品征收25%的关税于上周五生效。 特朗普还威胁称,除非莫斯科与乌克兰达成一项重大和平协议,否则美国将对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lg
...
tqttier
08-04 11:59
他曾预言了美国民主崩溃,现在他说有一个“好消息”……
go
lg
...
上同意你刚才说的所有观点。 但对那些看
福克斯
新闻(Fox News)或者在英国看GB News的观众来说,他们可能会说:斯蒂格利茨先生,斯蒂格利茨教授,你对FDR的分析是合理的,其实我也同意你说的,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个人债务比过去高得多,主权债务也比以前高得多。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真正的增长了,只是靠债务驱动的杠杆式增长——基本上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就是这样。 美国和英国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增长模式。人们谈论川普时期的经济增长,但你看看财政赤字,那也不是靠私营部门带动的真正繁荣。 在英国也是这样,尤其是如果你把大科技企业排除在外的话。所以,这和1930年代的情况完全不同。面对如今的高债务、零增长,甚至是人口结构的变化,比如我们是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老年护理和医疗成本都更高了,你会怎么回应这些质疑? 斯蒂格利茨:我首先会说,我们现在是一个更具创新力的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为什么比250年前高这么多?根本原因是科学进步,以及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集体合作。 我们创造了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比如大型企业,还有更广义上的社会制度,比如制衡机制、法治制度、如何让民主运作起来。而且我们也从失败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良治(good governance)的原则,什么是劣治(bad governance)的表现。所以从基本面来看,我们实际上比100年前处于更好的位置。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并引导这些知识,为社会大多数人(而不仅是少数人)创造一个更加繁荣的未来。 我认为,我们其实被困在一个长达45年的失败实验之中。对我来说,解决方案就是从这个实验中挣脱出来,承认它的失败。这个实验当然指的是新自由主义实验,也就是“自由市场会带来更高的增长”,“通过涓滴效应让所有人受益”,以及“市场本身是稳定的”。 我们已经对这些假设做了充分的尝试,而且不只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国接一国地失败了。所以对我来说,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我们其实站在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可以开始构建一种替代性的经济体系。我并不认为这会容易,因为在民主制度下,你必须说服大量民众。 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词,但我不得不说,很多人其实几十年来都被“洗脑”了。他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信念:只要再多给它一点时间,这个制度——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终将奏效。但最终,他们开始失望了。 而这种失望正在把他们推向威权民粹主义。你甚至可以说,在这个非常黑暗的时刻,有一个“好消息”是:川普正在让大家看到,威权民粹主义可能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好答案。 巴斯塔尼:是啊,很有意思的是,新自由主义的崩溃,以及新自由主义“自我”的崩溃,甚至在社交媒体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可能会指出一个市场失灵的例子,或者是一个负外部性的问题——这些都是像你这样的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而人们的反应却是:“这是社会主义”,或者“这是因为移民”。 因为当然不可能是我们所处的经济制度本身的问题嘛——这个制度是会自我纠正的,是会自然达到均衡的。这就是我们这个文化长期以来一直呼吸的“新鲜空气”。 我觉得你说得对。这正是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最终的答案却变成了右翼威权主义。我还是继续站在怀疑者的立场说话。 特别是在英国语境下,比如GB News的观众可能会说:好吧,斯蒂格利茨先生,斯蒂格利茨教授,我们确实想建立一个新的体系。但我们现在债务与GDP的比率已经接近100%了。我的个人税负也很高。 我孩子上大学就背了5万英镑的债。我们去年财政赤字是1200亿英镑,利息支出高达1000亿英镑,这在英国是非常高的。 那你说我们要加大投资,比如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请问这笔钱要从哪来? 你是主张加税吗?还是你会削减其他领域的开支? 斯蒂格利茨:首先,我想把这个问题放到一个历史背景中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债务与GDP比率比现在还要高,远远高于现在。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 接下来的几十年,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时期,那个债务占GDP的比重从130%以上降到了45%以下。只要经济增长,债务与GDP的比率就会下降,因为GDP在增长。英国的债务与GDP比率当时甚至更高,但后来也降下来了。 你们的情况更困难一些,战争对你们打击更大,破坏更严重。我们只是推迟了一些投资,而你们遭受了很多实际的损失。但这证明,即使在高债务的情况下,也可以制定出增长战略。现在你进一步追问我具体措施,我认为,增加税收有很大的空间。 我在美国对此研究得很深入。我知道我们在十年期内(我们通常以十年为窗口衡量)确实有能力提高税收,数以万亿计的美元。部分原因是我们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差距——我们设定的税率与我们实际征收的税收之间有巨大鸿沟。 尤其是企业,逃税避税现象非常严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它为通过避税天堂和保密制度进行逃税和避税提供了“绝佳平台”。但我们也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实施环境税,通过减少污染来改善社会。 还有其他负外部性问题。例如,金融交易,尤其是短期交易,会造成巨大波动,扰乱经济。所以,在金融交易税方面,我们也有很大空间。 在美国,资本所有者的税率比一名水管工的工薪税率还要低。如果我们仅仅对资本进行公平征税,就可以筹集几万亿美元。而如果我们实施累进税制、资本利得税的合理实现,以及诸如此类的很多细节性改革,我们将再次能够筹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 所以在美国,我们毫无疑问地拥有充分的机会来增加公共财政收入,用于对研发、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技术的公共投资。这些投资将带来一项增长议程,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发力,引领我们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西方可以向中国取经吗? 巴斯塔尼:你在书中谈到中国。我想把两个问题合并成一个:中国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 过去35年来,中国是如何管理其经济的?西方能从中学到什么? 斯蒂格利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sui generis)。它自我定义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把这些词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中国跟任何其他经济体都不一样。 有些人称其为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但它也有一个非常活跃的小企业部门。政府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比任何西方国家都要深远得多。因此它确实在经济中扮演了非常大的角色。 我认为,从中国作为经济体取得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里我们不谈民主等其他方面,仅仅谈经济上的成功。 首先,中国有一个愿景。它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没有任何理由我们的生活水平要低于最先进的国家。”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大多数国家从未认真自问过的问题。而中国人有一种自豪感,他们说:“没有理由我们不能拥有与任何国家同等的生活水平。” 这就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开始思考: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他们与各方面的人交流,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我第一次与中国方面会面是在1980年。 我第一次访问是在1981年,从那之后就一直持续进行对话。他们希望从一切可能的来源学习。 他们听取不同的观点,然后将其整合到自身的框架中。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的、创新性的理念。我现在没时间一一讲述。 其次,有一点很明显:他们重视对人的投资,也就是人力资本。他们派出数十万人前往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去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工程师。现在你已经看到了这些投资的成果。 几周前我还在中国,参观了他们的一家新汽车工厂,机器人在组装汽车,几乎没有人类操作。非常惊人。 工厂里大多数员工并不是生产线工人,而是工程师。他们已经从一个依赖低技能劳动力的国家,转变为拥有工程与高技能劳动力优势的国家。这是过去45年来的惊人变化。 第三,他们进行了规划,做了前瞻性的思考:如何实现这个愿景?这就涉及到产业政策。 如今美国终于也开始接受某种形式的产业政策。在《芯片法案》(CHIPS Act)中,美国承认我们缺乏生产现代经济核心组件——芯片——的能力。 还有《通胀削减法案》(IRA),也承认我们尚未为绿色转型做好准备。 但我们并没有一个广泛的产业政策。川普正在做的,是将贸易作为产业政策的工具。他想把工作机会带回美国。这实际上就是产业政策在做的事。 但他执行的方式非常鲁莽、无知,并且具有破坏性,不仅对美国,对全球经济秩序都是如此。这使人质疑他是否真能取得什么成果。其代价对全球经济来说是巨大的。 对美国经济本身来说,也是巨大的。所以我认为,至少有三点,是任何国家都可以从中国身上学习和研究的。当然,中国拥有一些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比如规模——如果你有13亿人口,你的国内市场就是一个大市场。 这个没有边界的大市场带来了很多优势。 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来衡量,也就是经济学家在比较不同价格结构的国家时所使用的方法,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使得他们有了巨大的机会,继续推进他们的发展战略。 巴斯塔尼: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对话。感谢你参加“Downstream”节目。 斯蒂格利茨:谢谢你。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04 00:01
中美谈判未果 关税去留悬而未决 特朗普将作“最终决定”
go
lg
...
尼克(Howard Lutnick)在
福克斯
新闻频道上谈及“90天暂停期”时表示:“这是不是一个可能的结果?当然,看起来是这样。但我们得让特朗普总统来决定。” 市场普遍预期,如果特朗普最终批准协议,将有助于缓解市场焦虑。 Veda Partners的亨丽埃塔·特雷兹(Henrietta Treyz)周二在Yahoo Finance表示:“只要他们把最后期限往后推90天,而我们不回到年初那种145%的惩罚性关税,市场就不会太担心。” 重磅谈判恰逢特朗普贸易议程关键周 此次暂停关税谈判发生在特朗普贸易政策迎来关键一周之际。就在本周日,美国与欧盟达成一项协议,设定15%的关税水平,但仍有多个核心贸易问题悬而未决。 美国与欧洲的谈判仍在继续,外界期待一份正式的联合声明,同时谈判代表仍在努力敲定具法律约束力的文本。 此外,本周五也是另一重要截止日,美国正与包括印度、加拿大、墨西哥、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就贸易协议进行谈判,以避免特朗普设定的“对等关税”生效。 特朗普表示,如果无法在截止前达成协议,这些国家将陆续收到通知函,美方将正式对其征收关税,起始税率预计在15%至20%之间。
lg
...
佳华168
07-30 02:48
中美重量级表态!美国商务部长:中美关税战可能延长休战90天
go
lg
...
3个月,卢特尼克周一(7月28日)接受
福克斯
新闻访问时说:“这是可能的结果吗?当然,看似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但我们还是把决定权留给特朗普总统吧。” 卢特尼克的这番言论是在世界两大经济体新一轮谈判开始之后发表的。此次谈判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分别率领代表团出席。 在此前几轮谈判中,华盛顿和北京同意减少针锋相对的关税,并放松对某些技术和稀土矿物的出口管制,从而缓解了特朗普颁布全面关税议程后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 但该协议将于8月12日到期,而中美预计将通过最新一轮的谈判延长休战期,以便有更多时间应对与关税挂钩的美国芬太尼问题,以及美国关切的中国向被制裁的俄罗斯和伊朗购买石油。中美贸易谈判将于周二继续进行。 此次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正值美国为其他贸易伙伴设定一个单独的最后期限之际,所谓的“对等关税”将于8月1日对数十个经济体生效。特朗普(Donald Trump)最初于4月份公布这些税率,但在引发市场动荡并给予各经济体与美国谈判降低关税的机会后,特朗普暂停了这些税率。 但即使特朗普将最初的7月中旬截止日期延长至8月,这段时间也几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特朗普已经开始单方面向未能达成协议的国家发出函件,设定税率。特朗普表示,还将向150多个国家发出更多函件。 周一早些时候,特朗普表示,正在考虑对剩余国家征收15%至20%的关税。 卢特尼克表示,尽管距离最后期限仅剩几天,特朗普仍在权衡可能的交易。 卢特尼克说:“他已经完成了这些大交易。他真的掌握了所有牌。正如他所说,他将决定关税税率,以及这些国家将在多大程度上开放市场。” 卢特尼克补充道:“这就是我们本周要做的事情。我们基本上会——他会考虑几项协议,他当然会,但他基本上会做的是,为所有国家设定关税税率,并在本周末之前完成。”
lg
...
tqttier
07-29 11:34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特朗普转向交易模式 寻求与中国达成经济协议
go
lg
...
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产品。 贝森特周二告诉
福克斯
商业新闻:“我们希望他们开放。他们有14亿人口,储蓄率很高。他们有潜力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经济体。” 《华尔街日报》称,到目前为止,习近平对改变中国由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这种模式鼓励国内生产过剩和全球出口。相反,近期为提振疲软的增长而采取的措施却加倍了旧有的策略。这些措施包括持续的基础设施支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预计耗资至少1700亿美元的新水电站,以及一项帮助家电和电子产品制造商清理过剩库存的以旧换新计划。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特朗普政府是否真的能够像总统第一任期内与北京达成的贸易协议所追求的那样,让中国大幅增加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采购。中国未能兑现其在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对此类产品的采购承诺。 即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会谈是华盛顿和北京之间一系列高层会谈的最新一次。5月份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谈促成了为期90天的高额关税暂停。 上个月在伦敦举行的后续会谈促使双方放松部分出口管制。美国放松对喷气发动机和芯片设计软件销售的限制,而北京方面则恢复稀土磁体的出口。 特朗普政府最近取消与芯片相关的出口管制,这引发华盛顿和其他地区的担忧,他们担心特朗普政府会通过谈判放弃旨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工具。 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现就职于乔治城大学和外交关系委员会智库的Rush Doshi表示,特朗普似乎与他的一些专注于确保美国长期领先于中国的工作人员存在分歧。 Doshi说:“他似乎专注于与中国达成协议以及秋季与习近平的会晤。如果总统不断推翻自己的政策或其幕僚做出的决定,北京根本不会认真对待我们。”
lg
...
tqttier
07-27 10:11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13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信号!彭博独家: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参与度为五年来最高
lg
...
中国下令禁买英伟达AI芯片!美联储马上宣布降息,黄金3700等待方向
lg
...
中美贸易突发消息!金融时报:中国禁止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AI芯片
lg
...
中美突发重磅!彭博:中美贸易谈判期间 中国解除富国银行银行家出境禁令
lg
...
中美大消息!特朗普与习近平周五通话 彭博:这些将是主要谈判议题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