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7月4日上市公司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go
lg
...
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华铭” 亚光
科技
:
公司
董事长被留置 【业绩】 芯动联科: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44.46%-199.37% 普利特: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88%-66.65% 金龙汽车:6月客车销售量同比下降9.83% 天箭科技:预计上半年净亏损595.56万元-1182.23万元 同比盈转亏 天邦食品:6月销售商品猪6.75亿元 广汽集团:6月汽车销量为15.01万辆,同比下降8.22% 中策橡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11.81%到6.30% 株冶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97%-75.23% 海通发展: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60.78%-69.04% 【增减持】 北部湾港:上海中海码头持股比例增至11.32% 时代新材: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减持股份 九联科技:多名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 恒玄科技: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2%公司股份 *ST花王:吴群拟减持不超1.76%公司股份 巨星科技:池晓蘅、李政拟减持股份 粤万年青:合和投资拟减持不超3.00%公司股份 数字政通:实控人拟大宗交易减持不超1200万股 华利集团:控股股东减持1.5%公司股份 万辰集团:股东漳州金万辰拟减持不超0.9594%公司股份 建新股份:黄吉琴拟减持0.14%公司股份 甘李药业:股东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减持股份 中仑新材:Strait和珠海厚中拟分别减持2%和2.125%
lg
...
金融界
07-04 21:17
特斯拉交付疲软,AI转型撑起长期预期
go
lg
...
除了自动驾驶与机器人,马斯克旗下神经
科技
公司
Neuralink也在2025年夏季披露了其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突破。 公司计划到2028年前实现在单一植入设备中集成超过 25,000个神经电极通道,并支持多脑区同步植入,涵盖包括运动、语言、视觉皮层等多个功能区域,其目标是辅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脊髓损伤,以及语言与视觉障碍等。 新一代双向传导神经芯片“S2”具备神经信号双向转换能力,既可读取脑电波,也可将来自外部设备的数字信号转化为电刺激,精准激活相应脑区神经元。该芯片被视作推进Neuralink“盲视”(盲人视觉重建)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Neuralink已完成对7位患者的脑机植入,包括脊椎损伤瘫痪者、渐冻症与严重身体残疾患者。植入者已部分恢复语言表达与以脑控方式完成远程办公初步能力。 埃隆·马斯克还指出,Neuralink的长远目标是构建适用于全脑的高带宽、可无线传输的“全脑接口”方案。其愿景不仅是疾病治疗,更在于加速大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息流通效率,在未来实现“人机融合”,弥合语言与物理肢体的表达壁垒。 以下是马斯克的AI版图与核心供应链 🔷 上游:核心材料、芯片、电池与关键零组件供应商 公司名称(英文) 股票代码 主要为 Tesla 或 Neuralink 提供内容 Taiwan Semiconductor (TSMC) 2330.TW 为 Tesla FSD 芯片代工(Neuralink脑机芯片潜在制造商) Samsung Electronics (ADR) SSNLF 曾代工 Tesla 芯片,提供部分半导体/存储方案 Texas Instruments (TI) TXN 提供汽车级模拟芯片与传感器(FSD 摄像头/雷达支持) STMicroelectronics STM 供应 MEMS、IMU 等传感器芯片(车辆定位与感知) Amphenol APH 提供高速连接器、线束、电缆等 — 用于车辆数据通信系统 Panasonic Holdings PCRFY 电动车与储能系统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与 Tesla 共同运营 Gigafactory LG Chem / LG Energy Solution 051910.KQ / LGCLF 中国工厂电池供应商(Model 3/Y 基础款主供),含LFP产品 Albemarle ALB 全球锂资源龙头,为 Tesla 电池原材料(氢氧化锂)供应商 Livent LTHM 提供锂盐原材料和加工化学品,进入 Tesla 电池原材料链 🔷 中游:系统集成、核心硬件、AI及系统级自研平台 公司名称(英文) 股票代码 主要为 Tesla 或 Neuralink 提供内容 Tesla TSLA 自主整车制造商,核心AI芯片、FSD系统、充电网络与人形机器人Optimus均为自研 Neuralink Corp. — 自研脑机接口设备及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制造(AI算法、神经采集、电极控制等) Synopsys SNPS 提供 Tesla 与 Neuralink 芯片设计的 EDA 工具(逻辑验证、流片模拟) Cadence Design Systems CDNS 同 Synopsys,EDA行业双头,与 Tesla 芯片设计深度合作 NVIDIA Corporation NVDA Tesla早期 FSD 使用其芯片训练模型;现为对比参考的 AI芯片平台 🔷 下游:应用场景、产品落地与扩展使用领域 公司名称(英文) 股票代码 主要为 Tesla 或 Neuralink 提供/支撑的应用方向 Tesla TSLA 自动驾驶车辆、Robotaxi商业化、人形机器人(Optimus)、AI模型部署 Neuralink Corp. — 脑机接口临床康复试验(如瘫痪患者交流)、人机交互/未来可拓展军事或游戏应用 Amazon Web Services(AWS) AMZN 训练 Tesla 神经网络早期使用 AWS 云平台(后由 Dojo 自研超级计算机替代) Microsoft Azure MSFT 为 Neuralink 早期团队或合作研究机构提供 AI / 医疗数据云基础设施支持(间接) Intuitive Surgical ISRG 虽非直接供货,但其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理念被 Neuralink 手术辅助设备参考 机构持仓一目了然,谁在买这档股票?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04 18:19
南天信息收盘上涨2.99%,滚动市盈率85.88倍,总市值81.32亿元
go
lg
...
网。南天信息连续5年入选IDC全球金融
科技
公司
百强(持续位列前50位),入选IDC《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3》并位居第四,同时在多个细分领域位居前列;连续19次入选商业伙伴咨询机构“中国方案商营收百强”(位列第11名);入选“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前百家企业”、“2024金融科技竞争力百强企业”、“2024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企业Top50”等;荣获“中国软件产业40年贡献企业”。获得全国首批“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CS5级(杰出级)”企业资质;通过国产化信息系统集成和服务能力最高等级(LS4)评估;获得ITSS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一级证书;通过ISO56005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一级评价;南天信息与子公司南天软件通过CMMI3.0ML5正式评估;子公司广州南天公司通过DCMM3级认证;子公司广州南天、北信工通过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1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认证及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ISO45001:2019)认证。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3亿元,同比1.70%;净利润-30077909.44元,同比-228.98%,销售毛利率9.67%。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13 南天信息 85.88 70.33 3.01 81.32亿 行业平均 117.77 136.97 8.83 118.23亿 行业中值 85.67 86.68 3.91 55.70亿 1 理工能科 17.35 16.82 1.59 46.67亿 2 思维列控 18.10 18.97 2.15 104.05亿 3 北路智控 22.82 23.43 1.95 47.15亿 4 泽宇智能 28.19 26.81 2.41 58.57亿 5 凌志软件 28.53 45.83 4.32 56.96亿 6 天玛智控 29.85 25.74 1.99 87.42亿 7 中控技术 32.16 31.43 3.37 351.10亿 8 熵基科技 35.05 35.65 1.93 65.26亿 9 博思软件 36.48 35.61 4.15 107.67亿 10 远光软件 38.28 38.31 3.05 112.21亿 11 普联软件 39.44 33.84 3.24 41.03亿 12 柏楚电子 40.03 42.84 6.59 378.11亿
lg
...
金融界
07-04 16:27
政策红利释放!稳定币概念盘中猛攻,京北方封板,多股冲高!香港金管局8月开闸受理牌照
go
lg
...
心参与方,如发币方、交易所、银行、金融
科技
公司
等。公司的信用卡产品在跨境支付场景中,能通过整合全球支付网络、多元化产品体系及智能化运营能力,构建覆盖全场景的支付服务生态,该产品支持稳定币及主要加密货币支付体系。 稳定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货币,通过锚定法定货币、大宗商品、主流加密资产,或依赖算法机制调节供应量,实现价格的相对稳定。 6月以来,科技巨头在稳定币领域的动作呈现出 “合规化布局加速、场景应用深化” 的特点,尤其在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2025年8月1日)和美国《GENIUS法案》通过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围绕跨境支付、现实资产代币化(RWA)等场景展开密集布局。 科技巨头的稳定币布局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合规化成为核心前提,企业积极申请香港、美国等地牌照,应对监管要求;二是场景落地从支付向 RWA 延伸,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实体资产代币化成为创新焦点;三是地缘竞争加剧,香港、美国、欧盟等地通过立法争夺稳定币规则主导权。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正式出台,标志香港数字资产市场从“试验计划”阶段,正式进入“实施推进”阶段。政策视野从以加密货币为代表的虚拟资产,扩展至更广阔的现实资产代币化,稳定币、RWA等数字资产业态有望加速迎来蓬勃发展新阶段。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一方面,稳定币的应用场景从加密货币交易向更广泛的支付领域扩展,市场规模及交易活跃度迅速提升;另一方面,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区相继推出稳定币法案,有望推动稳定币市场健康发展。看好稳定币及RWA市场投资机遇。
lg
...
金融界
07-04 11:17
特朗普越南贸易协议冲击苹果供应链:AirPods、iPad、Mac mini进口成本激增
go
lg
...
国企业的进口成本,尤其是依赖越南制造的
科技
公司
如苹果。越南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去年对美出口占其GDP的30%,因此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尤为敏感。 苹果供应链调整与关税影响 为应对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中国关税,苹果自2018年起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将AirPods、iPad、Apple Watch和Mac mini等产品的生产逐步转移至越南。2025年5月,苹果CEO Tim Cook表示,除iPhone外,苹果几乎所有产品都将从越南进口。然而,新贸易协议使这一策略面临挑战。20%的关税直接推高了这些产品的进口成本,而此前越南的部分科技产品享受不到4%的低关税甚至零关税优惠。协议还引入了40%的“转运关税”,旨在防止通过越南规避其他国家(如中国)的关税。尽管苹果的越南制造主要涉及组装而非零部件原产,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会触发更高的转运关税。 关税结构与成本分析 以下为新贸易协议下苹果主要产品的关税影响及相关数据: 产品 生产地 当前关税 此前关税 成本影响 AirPods 越南 20% <4%(部分免税) 成本增加约5倍 iPad 越南 20% <4%(部分免税) 成本增加约5倍 Mac mini 越南 20% <4%(部分免税) 成本增加约5倍 Apple Watch 越南 20% <4%(部分免税) 成本增加约5倍 MacBook Pro 越南 20% <4%(部分免税) 成本增加约5倍 从数据看,苹果产品的进口成本较此前增加约5倍,显著压缩其利润空间。特朗普声称越南将承担关税成本,但业内一致认为,苹果将直接面对这些费用。Morgan Stanley分析师估计,苹果可能需将美国市场产品价格上调17%-18%以抵消关税影响。 市场影响与数据分析 新关税对苹果的财务影响显著。苹果在2025年5月财报电话会议上已警告,关税可能导致本季度额外成本9亿美元,而越南新关税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压力。市场反应方面,苹果股价在协议宣布后出现波动,盘前涨幅被抹去,显示投资者对成本上升的担忧。 此外,越南的20%关税可能促使苹果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或将部分生产转移至美国以规避关税,但此举将面临高昂的本土制造成本。据Wedbush Securities估计,美国制造的iPhone价格可能高达3500美元,远超当前约1000美元的均价。 消费者可能面临价格上涨,而苹果的竞争对手如三星,因其生产更多集中在韩国和越南以外,可能受到较低关税的冲击较小。 总结 特朗普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对苹果的供应链战略构成重大挑战。20%的关税直接推高了AirPods、iPad、Mac mini等产品的进口成本,打破了苹果通过越南规避中国高关税的计划。尽管苹果近年来积极分散供应链,但新关税显示其多元化策略仍不足以应对特朗普的全球贸易政策。短期内,苹果可能通过压低供应商价格、压缩利润率或上调产品价格来应对,但每种选择都有其局限性:价格上涨可能削弱美国市场需求,利润压缩则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而供应商降价的空间有限。长期看,苹果可能加速在美国或其他低关税地区的投资,但高昂的本土制造成本和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生态使其难以完全规避关税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苹果的价格策略调整及其对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潜在冲击,同时警惕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对科技行业的连锁反应。 投行与机构点评 苹果的供应链多元化努力在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政策下显得脆弱,价格上调或将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 Morgan Stanley分析师 Erik Woodring,2025年7月 越南贸易协议的20%关税将显著压缩苹果的利润率,短期内可能引发市场对其增长预期的重新评估。 ——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 Dan Ives,2025年7月 尽管苹果面临关税压力,但其品牌溢价和忠实用户群可能部分缓解价格上涨对需求的冲击。 ——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师 Neil Shah,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4 00:12
亚马逊停止Freevee服务:流媒体战略整合下的市场影响
go
lg
...
从港股角度看,恒生科技指数中的流媒体和
科技
公司
可能面临亚马逊战略调整的间接压力,投资者应关注相关企业的竞争策略和业绩表现。建议投资者密切跟踪Prime Video的广告收入数据和用户增长趋势,以评估整合效果。 机构点评 亚马逊整合Freevee是其流媒体战略的理性选择,Prime Video的广告收入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 摩根大通科技分析师 Doug Anmuth,2025年7月 关闭Freevee可能短期影响免费用户体验,但长期将增强Prime Video的市场竞争力。 —— 高盛媒体分析师 Eric Sheridan,2025年7月 流媒体市场的整合趋势正在加速,亚马逊的品牌统一策略将为广告和订阅收入提供新动能。 —— 瑞银全球科技策略师 Lloyd Walmsley,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4 00:12
港股生物医药股7月3日集体走强:康方生物领涨14%
go
lg
...
出的“18A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的生物
科技
公司
上市,为康方生物、君实生物等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近期,市场传闻内地可能进一步放宽创新药审批流程,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此外,X平台上部分用户提到,康方生物的双抗平台和君实生物的PD-1药物在国际市场的BD(商业拓展)进展显著,增强了板块整体吸引力。全球生物科技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香港作为亚洲生物科技融资中心,持续受益于行业增长。 个股表现:康方生物领涨 康方生物以14%的涨幅领跑板块,其双抗药物伊沃西单抗(AK112)近期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Keytruda(K药),被视为肿瘤治疗的潜在基石药物。君实生物的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在海外市场获批预期升温,推高股价近11%。科伦博泰生物得益于其ADC(抗体偶联药物)管线进展,吸引机构资金流入。荣昌生物和复宏汉霖则因在ADC和生物类似药领域的布局,受到市场青睐。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生物医药板块IPO募资额同比增长20%,达150亿港元,显示板块热度持续升温。然而,部分投资者在X平台上提醒,高估值和研发失败风险仍需警惕。 数据对比:主要生物医药股表现 公司 股票代码 7月3日涨幅(%) 年初至今涨幅(%) 市值(亿港元) 康方生物 09926.HK 14.2 35.6 320 君实生物 01877.HK 10.8 28.4 180 科伦博泰生物 06990.HK 5.9 22.7 90 荣昌生物 09995.HK 4.8 19.2 110 复宏汉霖 02696.HK 4.7 15.8 85 注:数据基于2025年7月3日收盘价,年初至今涨幅及市值为市场估算,具体以实际数据为准。 总结:生物医药板块的投资机遇 2025年7月3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的集体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创新药企研发进展和政策利好的高度认可。康方生物、君实生物等龙头企业凭借在双抗、PD-1和ADC领域的突破,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的强劲表现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亚洲生物科技融资中心的地位。然而,生物医药板块的高估值和高风险并存,研发失败、监管变化及全球经济波动可能对股价造成压力。从投资角度看,康方生物和君实生物因其国际化潜力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而科伦博泰、荣昌生物等中小型企业则适合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港股市场中,恒生科技指数的上涨动能可能延续,但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个股财报、临床试验进展及内地政策动向,动态调整仓位以平衡风险与回报。 机构点评 康方生物的双抗平台展现了全球竞争力,其股价上涨反映市场对其创新药潜力的认可。 —— 摩根大通亚太区医药分析师 James Lee,2025年7月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受益于政策支持和IPO热潮,君实生物和科伦博泰的增长潜力尤为突出。 —— 高盛香港市场策略师 Timothy Moe,2025年7月 生物医药股的集体走强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机会,但需警惕研发风险和市场波动。 —— 瑞银全球医药研究主管 Laura Chen,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4 00:11
Circle股价反弹超5%,成交额近8亿美元,稳定币市场热潮背后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go
lg
...
有稳定币,PayPal和Stripe等
科技
公司
也在加速布局。此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压缩Circle的利息收入,若联邦基金利率下降1%,其年利润可能减少2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净利润。 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Circle的上市受到市场热捧,得益于《GENIUS法案》带来的政策红利和加密市场的回暖。USDC在支付场景的渗透率提升,尤其在Visa、Mastercard等网络中的应用,显示其增长潜力。然而,高估值(市盈率一度高达150倍)引发机构警惕,ARK基金和部分早期股东在高位减持,显示获利了结情绪。国际清算银行(BIS)报告指出,稳定币存在货币主权、储备透明度和资本外逃风险,Circle也曾因硅谷银行事件导致USDC短暂脱钩至0.88美元,暴露兑付风险。 投行与机构点评 Circle的高估值反映了市场对合规稳定币的乐观预期,但其盈利模式对利率敏感度极高,降息周期可能显著压缩利润空间。 —— 摩根大通分析师 Kenneth Worthington,2025年6月 随着传统金融巨头进入稳定币市场,Circle的先发优势可能被稀释,需警惕竞争加剧和监管不确定性。 —— 高盛首席策略师 Beth Hammack,2025年6月 Circle与Coinbase的合作模式虽然推动了USDC的推广,但高额分润成本限制了其盈利能力,未来需优化成本结构。 —— 招商证券数字资产分析师 李明,2025年6月 总结 Circle作为“稳定币第一股”的强势反弹,反映了市场对合规稳定币的追捧和《GENIUS法案》带来的政策红利。其商业模式依托USDC储备金的利息收入,具备稳定现金流,但高度依赖高利率环境和Coinbase的分销渠道,面临降息和竞争双重压力。短期内,USDC的流通量增长和全球支付场景的拓展为其股价提供支撑,但高估值和潜在监管风险不容忽视。投资者应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传统金融巨头的竞争动态以及Circle与Coinbase的分润协议调整。相比之下,加密货币交易所如Coinbase(2024年净利润25.8亿美元,市盈率43.58倍)在生态中更具盈利优势,可能是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标的。Circle的未来表现,将取决于其能否在监管趋严和竞争加剧的环境中巩固合规优势并优化成本结构。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4 00:10
交付量同比降6万,特斯拉为何股价不跌反涨?
go
lg
...
市盈率仅为个位数。即便将特斯拉视为一家
科技
公司
,其估值也远高于那些市盈率为20至30倍的大型科技巨头。 此外,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特斯拉在2025年预期营收的价格销售比率与其他电动汽车公司——Lucid、Rivian、VinFast Auto Ltd、小鹏汽车、极星汽车 A、比亚迪、蔚来和极氪——的对比。所有估值均截至周二收盘。 图:电动汽车价格销售比率;来源:Seeking Alpha 这八家对比公司的平均值是其今年预期营收的1.74倍。其中许多公司预计今年的营收增长率将远高于特斯拉。当然,它们都在较小的基数上进行增长。此外,特斯拉是这些公司中为数不多目前交付量能带来任何有意义的利润和现金流的公司,但其股价的溢价幅度巨大。截至周二收盘,华尔街的平均目标股价约为306美元,这意味着从当天收盘价来看,并没有太大的上涨空间。 总结 尽管特斯拉报告的汽车交付量同比大幅下降,但数据并没有许多人认为的那么糟糕。这引发了股价的释然性反弹,在周三早盘前交易中上涨超过5%。现在,投资者将期待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更经济实惠的车型,以及机器人出租车服务的扩展。 尽管特斯拉在周三报告了相对不错的数据,但其估值仍然高得离谱。该公司在未来几个月有许多需要证明的地方,但最新消息也应该让看空者安静一段时间。投资者或许需要等待7月23日发布的财报。 $特斯拉(TSLA)$
lg
...
老虎证券
07-03 19:28
上半年,哪家半导体公司涨的最猛?
go
lg
...
芯片设计与基础设施软件于一体的全球领先
科技
公司
,产品覆盖网络通信、存储及无线等多个关键领域,服务全球顶级科技企业和云计算巨头。 其收入主要来自半导体芯片设计与制造及基础设施软件。 其中,博通的定制化芯片(ASIC)受到市场关注。 相比英伟达的GPU,博通的定制化芯片能极致优化网络包处理、交换机转发、存储协议等,提升整体系统性能和能效。 博通CEO陈福阳预计到2027年,公司AI业务可服务的可寻址市场(SAM)将达到 600亿至900亿美元,其中约 60% 来自定制化ASIC芯片! 博通预计当前季度AI半导体营收将达到51亿美元,同比增长60%! 管理层预计2025财年的AI半导体收入增长率将持续到2026财年,并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加速增长,主要是推理需求增长。 $博通(AVGO)$ Top6:英伟达 英伟达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I计算平台公司,凭借其强大的GPU、创新的芯片架构和完善的软件生态,成为当前人工智能时代最核心的算力供应商。 目前,英伟达AI GPU市占率超90%,几乎垄断大模型训练市场! 得益于各大科技巨头疯狂加码AI投资,英伟达收入水涨船高,最新季报显示,英伟达营收突破440亿美元,同比大增69%,调整后净利润高达190亿美元! 如此强悍的财务数据,怪不得公司能够登顶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 此前,Loop Capital分析师Ananda Baruah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75美元上调至250美元,这一水平相当于约6万亿美元的市值。 Top7:AMD AMD主要设计和销售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和加速计算产品,是英特尔和英伟达的核心竞争对手之一! 不同于英特尔IDM模式(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全部自己做),AMD专注于芯片设计,在CEO苏姿丰的带领下,不断蚕食英特尔CPU市场份额。 在GPU上,AMD推出了Instinct MI350 系列 GPU,实现了每代4倍的AI 计算能力提升和35倍的推理性能飞跃! 与英伟达的B200 和 GB200相对比,在内存容量方面,MI355X 约为竞品的 1.6 倍,内存带宽则基本持平;相比 B200,使用 Instinct MI355X 可获得 40% Tokens/$ 性价比提升! 作为行业老二,AMD从AI趋势中同样受益,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增速达到了36%。 $美国超微公司(AMD)$ Top8:台积电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制造公司,相比三星、英特尔等竞争对手,其芯片制造技术最为先进,已经量产3纳米工艺! 得益于技术领先优势,台积电拿到了英伟达GPU订单,苹果手机亦依赖台积电制造。 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台积电成为AI时代最大的赢家之一,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速高达41.6%! 台积电预计将在 2025年下半年量产2纳米(N2)工艺,并于 2026年实现大规模出货,进一步奠定技术领先优势! $台积电(TSM)$ Top9:应用材料 应用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产品主要包括刻蚀、薄膜沉积、化学机械抛光、计量与检测和封装相关设备等,覆盖了从材料沉积、图案刻蚀、表面平坦、掺杂处理到后端封装和检测的全流程,几乎参与了每一个关键步骤。 作为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商之一,应用材料从AI中受益匪浅,但由于美国半导体出口政策管制及成熟制程需求萎靡影响,应用材料的业绩不算亮眼,最新季度营收增速仅6.8%。 $应用材料(AMAT)$ Top10:亚德诺 亚德诺专注于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与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通信与消费电子等领域。 亚德诺收入主要来自工业及汽车市场,此前几个季度,受下游客户去库存影响,亚德诺业绩不佳。 但最新财报显示,亚德诺收入恢复增长,达到22%,CEO表示工业与汽车领域订单回暖,相信2025 财年公司将回归增长! $亚德诺(ADI)$ 总结:从今年上半年半导体涨幅榜来看,既有AI半导体公司再创辉煌,也有传统芯片在需求回暖的情况下重拾升势。半导体市场精彩纷呈,下半年或仍将成为市场的焦点!
lg
...
老虎证券
07-03 17:29
上一页
1
•••
36
37
38
39
4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高盛预警“金发姑娘”行情或将终结——波动加剧前,你准备好了吗?
lg
...
美国股市高位运行 鲍威尔讲话或引发剧烈波动 美联储年会能否为降息确定基调?
lg
...
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 乌克兰议题成焦点
lg
...
没有协议!普京-特朗普阿拉斯加会晤结束 分析人士怎么看?
lg
...
【美股收评】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与标普盘中创历史新高 美联储降息预期受考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