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科创债ETF博时(551000)红盘震荡,近5个交易日合计“吸金”21.91亿元,券商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额超3800亿
go
lg
...
。 科创债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AAA
科技
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
科技
创新公司债指数系列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科技
创新公司债中,选取剩余期限、信用评级符合条件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应上交所
科技
创新公司债的整体表现。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低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8 14:08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一系列政策与产业动作将为新能源板块注入长期发展动能
go
lg
...
跌0.79%。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中材
科技
(002080)领涨3.52%,中油工程(600339)上涨1.15%,国投电力(600886)上涨0.58%;中国电建(601669)领跌2.49%,海油发展(600968)下跌2.38%,电投能源(002128)下跌2.30%。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下跌0.79%,最新报价1.1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累计上涨4.00%。 流动性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盘中换手12.53%,成交653.04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日均成交1480.46万元。近期,国家能源局明确表示将支持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零碳园区等协同发展模式,推动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东吴证券指出,全国首个跨省区绿电直连项目已获批,标志着新能源“点对点”直供模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助于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势互补。此外,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达150亿元,由中核集团牵头,旨在推动聚变能的稳定、安全、经济利用,为未来能源结构提供革命性清洁基荷电源。这一系列政策与产业动作将为新能源板块注入长期发展动能。 国金证券指出,缅甸矿扰动或进一步推涨稀土价格,氧化镨钕本周价格环比上涨7.23%。在“反内卷”背景下,战略资源价格亟待重估,供应收缩预期逐步加强,叠加出口有望逐步恢复,稀土价格向上趋势明确。同时,《管理条例》正式落地,伴随系列政策逐步拉开行业供改大幕,头部央企有望受益,稀土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升。稀土作为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关键资源,其价格走势与政策导向高度相关,当前正处于战略重估阶段。 规模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规模增长397.92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份额增长3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截至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6月净值上涨7.84%。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0.03%,最长连涨月数为7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3.43%,涨跌月数比为13/1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05%,年盈利百分比为100.00%,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66.39%。截至2025年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6.86%。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半年最大回撤7.04%,相对基准回撤0.37%。回撤后修复天数为71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最快。 费率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央企现代能源ETF紧密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绿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现代能源产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央企现代能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长江电力(600900)、国电南瑞(600406)、中国核电(601985)、三峡能源(600905)、中国铝业(601600)、国电电力(600795)、中国电建(601669)、中国神华(601088)、国投电力(600886)、中国石油(60185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93%。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场外联接(博时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发起式联接A:021922;博时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发起式联接C:021923)。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8 14:08
国防ETF(512670)涨超1%,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go
lg
...
华(300395)上涨5.45%,华秦
科技
(688281),高德红外(002414)等个股跟涨。国防ETF(512670)上涨1.10%,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0.83元。 7月27日18时03分,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航证券指出,短期内,商业航天发射和卫星星座建设仍将继续作为商业航天产业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事件刺激的敏感度将保持高位,而外部环境波动对商业航天相关上市公司冲击有限,部分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有望环比提速,市场关注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中期看,卫星制造等细分领域的行业拐点已然不远,2025年内基本面修复可期,主题活跃+业绩提振有望构成板块行情的主旋律;长期看,行业需求释放带动基本面持续改善与市场预期的不断兑现推动估值提升将促使商业航天板块走势持续在震荡中重心持续上移。 国防ETF紧密跟踪中证国防指数,中证国防指数选取隶属于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证券,以及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武器装备,或与军方有实际装备承制销售金额或签订合同的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国防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目前跟踪国防军工类的13只ETF中(名字带航天、国防、军工的ETF),国防ETF的管理费+托管费仅0.40%,是同类最低且唯一。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国防指数(39997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航沈飞(600760)、航发动力(600893)、中航光电(002179)、中航西飞(000768)、中航机载(600372)、海格通信(002465)、航天电子(600879)、中航成飞(302132)、睿创微纳(688002)、西部超导(68812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2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8 14:08
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AI人工智能(512930)冲击3连涨
go
lg
...
30713)上涨0.28%,成分股光迅
科技
(002281)上涨9.98%,中际旭创(300308)上涨3.43%,新易盛(300502)上涨3.39%,芯原股份(688521)上涨2.48%,景嘉微(300474)上涨2.17%。AI人工智能ETF(512930)上涨0.27%, 冲击3连涨。流动性方面,AI人工智能ETF盘中换手6.02%,成交1.09亿元。 AI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寒武纪(688256)、科大讯飞(002230)、豪威集团(603501)、中科曙光(603019)、海康威视(002415)、澜起
科技
(688008)、金山办公(688111)、浪潮信息(00097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8%。 AI人工智能ETF(51293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3384;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023385;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E:02461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8 13:57
化工ETF(159870)盘中净申购超2.3亿份,反内卷势在必行化工行业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呼之欲出
go
lg
...
00081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金发
科技
(600143)领涨5.43%,圣泉集团(605589)上涨4.62%,亚钾国际(000893)上涨4.14%;杭氧股份(002430)领跌。化工ETF(159870)最新报价0.62元,盘中净申购超2.33亿份。 开源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伴随多项扩内需政策逐步落地,国内需求有望企稳修复,但由于供给端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及海外需求提升空间有限,化工行业产品价格走弱、产能利用率走低问题凸显,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局面。自2024年7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国内“反内卷”呼声日益强烈,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此后化工多个行业迅速跟进,纷纷发起“反内卷”号召。 该机构指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多数企业急切需要改善行业竞争格局,以获得正常盈利水平,在“反内卷”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建议首先增配下游丰富、体量大的龙头公司,优先关注在反内卷走在前列且周期拐点率先到来的子行业(涨价):涤纶长丝 (反内卷先锋,行业率先出清、业绩提前出拐点);近期涨价品种:(工业硅+有机硅+草甘膦); 百菌清。潜在去产能空间巨大的纯碱、氯碱 等行业;炭黑。已经迈出减产反内卷第一步且有望反转的相关子行业:聚酯瓶片、BOPET 。 规模最大的化工ETF(159870)上周份额增加22.51亿,位列ETF榜第二,反内卷题材榜第一!化工ETF紧密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中证细分产业主题指数系列由细分有色、细分机械等7条指数组成,分别从相关细分产业中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关细分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00081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万华化学(600309)、盐湖股份(000792)、巨化股份(600160)、宝丰能源(600989)、藏格矿业(000408)、华鲁恒升(600426)、恒力石化(600346)、卫星化学(002648)、云天化(600096)、龙佰集团(00260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37%。 化工ETF(159870),场外联接A:014942;联接C:014943;联接I:0227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8 13:48
恒坤新材IPO遭暂缓:高研发难转换成专利优势,自研产品增收难增利,客户依赖隐忧待解
go
lg
...
6次上市委审议会议结果,厦门恒坤新材料
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简称“恒坤新材”)首发事项被暂缓审议。 证券之星了解到,恒坤新材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能够实现SOC、BARC、KrF等光刻材料规模量产并稳定供货的企业。而此次上市之路遭遇“暂缓审议”,或许反映出了其作为国内半导体材料企业在资本进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公司身处关键赛道,自产产品占比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展现了积极的转型姿态;但另一方面,公司的核心症结亦十分突出,其专利数量显著落后于同行,高额研发投入尚未有效转化为技术壁垒与竞争优势。 此外,恒坤新材还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其自产前驱体材料及光刻材料毛利率持续为负,公司严重依赖引进产品支撑利润;同时,恒坤新材还存在对单一大客户的极端依赖的经营风险;而现有产能利用率低迷、部分产品持续亏损背景下的大规模扩产计划,其募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亦遭受市场质疑。 专利数量低于同行 公开资料显示,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半导体制造的世界里,光刻材料是一种光敏感聚合物,通过光照图案化,使得特定区域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将设计图案精确转移到硅片上。作为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核心材料,光刻材料决定了芯片的精密程度和生产的良率。 可以看出,恒坤新材所处的赛道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本次IPO,公司选择了科创板。众所周知,科创板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一直比较看重。那么,公司的创新力究竟如何呢? 证券之星了解到,恒坤新材的产品主要包括自产产品和引进产品两大类。光刻材料属于高度定制化产品,即在产品完成导入前,供应商并不存在无需改良调整即可直接销售的成熟产品。因此,在引进产品的模式中,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与境外供应商对接产品引进,在引进过程中,公司需全面跟进客户送样测试、反馈改良以及产品调整等核心环节,并根据客户工艺制程情况,对产品配方改良、参数调整以及定制开发工作提出技术建议,与供应商合作定制光刻材料产品。 2022年—2024年(以下称报告期内),公司的引进产品的营收占比不断下降,从61.06%砍半降至36.23%;而自产产品营收占比则从38.94%提升至63.77%。 报告期内,公司已量产供货产品包括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同时,公司持续开发新产品,包括ArF光刻胶、SiARC、Top Coating等光刻材料和硅基、金属基前驱体材料均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ArF光刻胶已通过验证并小规模销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产产品在研发、验证以及量供款数累计已超过百款。 从数据上看,恒坤新材的研发投入并不低。2022年至2024年,恒坤新材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274.36万元、5366.27万元、8860.85万元,累计增长约107%;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28%、14.59%、16.17%,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7.58%、8.55%、9.06%,研发费用率远高于同行均值。 但公司近三年的研发人员数量并不多,分别为36人、45人、54人,研发人员以本科生为主,分别为22人、29人、35人。公司同期离职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人、18人、9人,变动并不小。 从专利上看,恒坤新材的发明专利数量落后于同行。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恒坤新材拥有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而截至2024年末,公司可比同行彤程新材、艾森股份、上海新阳、南大光电、飞凯材料、晶瑞电材拥有的发明专利分别为421项、37项、389项、186项、708项、74项,均超过恒坤新材。 也就是说,公司高额研发投入未完全转化成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上市问询中,上市委员会要求恒坤新材结合自产光刻材料和前驱体主要产品初始技术来源、研发方式、研发核心人员、研发投入和对应的专利技术,说明相关产品技术是否存在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报告期内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注意到,虽然公司自产产品已逐渐取代引进产品,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在利润贡献层面,引进产品依旧是恒坤新材最核心的利润来源。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引进产品的毛利分别为18940.9万元、16791.56万元、19230.92万元,而自产产品的毛利分别为4142.52万元、5772.07万元、9970.85万元。可见,尽管自产产品毛利呈现增长态势,但引进产品的毛利占比始终保持在65%以上,是公司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 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的自产产品毛利率较低、赚钱能力较差。2022年至2024年,恒坤新材的自产产品毛利率不断走低,分别为33.52%、30.29%和28.97%。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恒坤新材的自产光刻材料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9.17%、35.70%和33.47%。恒坤新材表示,2023年至2024年,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及客户协商降价,毛利率小幅下降。对于公司与客户协商降价的原因,恒坤新材并未明确给出。 另一款产品的毛利率更为“惊人”。2022年至2024年,恒坤新材的自产前驱体材料毛利率分别为-329.59%、-19.91%和-1.56%,毛利率持续为负值。对此,恒坤新材表示,主要是该产品目前仍处于市场推广期,产量较低,单位固定成本较高。 受上述因素影响,恒坤新材报告期内“增收不增利”的特征显著。2022年—2024年,恒坤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176.52万元、36770.78万元、54793.88万元,大幅提升,但净利润分别为9972.83万元、8976.26万元、9691.11万元,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2024年,公司营收较2022年同比增长70.29%,但净利润却比2022年低了近300万元。证券之星发现,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延续,今年1—6月,恒坤新材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9433.73万元,同比增长23.74%,净利润为4158.05万元,同比下滑5.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25.18%。 在招股书中,恒坤新材坦诚,主要原因受部分引进产品合作终止的影响,公司引进业务毛利有所下降,但同时公司自产业务毛利大幅增加4179.72万元,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引进业务毛利下降的影响,但整体毛利金额小幅下降5.62%;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推进自产产品的开发,研发投入费用有所增长;此外,安徽工厂已具备逐步投入运营的条件,相关长期资产陆续完成转固,致使2025年折旧费用及日常经营费用有所增加,而前述研发和资产投入短期内尚未产生效益,故导致公司利润总额出现阶段性下滑。 第一大客户贡献超六成营收 诚然,光刻材料在国产化过程中势必会经历“牺牲”毛利率的阶段,这是光刻材料国产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段路。抛开这些,证券之星发现,在恒坤新材冲击上市的过程中,另存在两个点反复被市场质疑。 其中之一便是大客户集中度过高问题。 2022年至2024年间,恒坤新材对第一大客户(客户A)的销售收入分别达2.30亿元、2.40亿元和3.4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虽从72.35%小幅降至64.07%,但连续三年均超过60%。同期内,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97%。这种近乎极端的客户集中度意味着,若与核心客户合作关系生变,公司业绩将直面剧烈波动,经营稳定性面临严峻考验。 而根据《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5号》,发行人来自单一客户主营业务收入或毛利贡献占比超过50%的,一般认为发行人对该客户存在重大依赖。根据上述规定,恒坤新材对第一大客户A构成重大依赖,因此,公司反复被要求论证单一大客户重大依赖的合理性、客户稳定性和业务持续性,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等。 而另一个质疑的点则是有关公司的募资用途。 从募投项目上看,恒坤新材此次IPO欲募集10.07亿元分别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目前,恒坤新材自产的主要产品包括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和TEOS前驱体材料,但以上产品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最高57.42%,最低17.55%,产能均未饱和。叠加报告期内,恒坤新材自产产品中的前驱体材料的毛利率分别为-329.59%、-19.91%、-1.56%,始终处于亏本销售的状态。 因此,在自产产品亏损,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募集资金大幅扩产,其必要性合理性被一些投资者质疑。 此外,此次IPO,恒坤新材募投项目之一为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实施主体为大连恒坤,本项目拟投资51911.33万元人民币,分60个月投入,公司上会招股书中并未明确说明上述募投项目已开工建设。 根据恒坤新材上会稿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在建工程余额分别为16127.48万元、38930.71万元、34453.90万元。公司称2023年,公司在安徽一期工程、大连二期工程厂房建设以及漳州二期、大连二期产线投入较高金额,导致2023年期末在建工程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141.39%。2024年,安徽一期工程、大连二期工程陆续转固,在建工程余额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那么,恒坤新材在建工程中提到的“大连二期工程”与募投项目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以及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中表述的“大连工厂二期正在紧张筹备中,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面竣工”中的“大连工厂二期”是否为同一项目呢?对此,公司也未给出明确答复。(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于莹)
lg
...
证券之星
07-28 13:48
【直击亚市】欧美协议成了!中美关税停火或再延三个月 市场松口气待超级周风暴
go
lg
...
联储和日本央行的政策会议,以及多家大型
科技
公司的财报,这些因素可能决定今年余下时间市场和经济的基调。自4月低点以来,股市反弹,投资者押注美国将达成有助于避免企业利润和全球经济遭受重大打击的贸易协议。 贸易协议取得进展、经济数据向好以及企业韧性,抵消了市场对股市“过热”的担忧。根据彭博情报汇编的数据,超过80%的标普500成分公司已超过盈利预期。 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高级市场策略师Chi Lo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市场原本预期“非常糟糕的结果”,但实际达成的协议“没想象中那么坏”。他指出,“这种预期和情绪的转变在过去几周推高了市场,未来我们需要看到基本面真正发挥作用。” 本周晚些时候,日本央行预计将维持利率不变,交易员将关注央行是否释放未来政策走向的任何信号。 此外,美国将发布最新就业报告,“七巨头”成员中的苹果、亚马逊、微软和Meta都将公布财报。强劲的企业盈利增强了投资者对美国股市的信心,目前企业盈利超预期的比例为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地缘政治方面,泰国与柬埔寨将在周一举行会谈,讨论如何结束两国间致命的边境冲突,此前特朗普曾警告称,在冲突持续期间,美国不会与任何一方签署贸易协议。
lg
...
云涌
07-28 13:30
“反内卷”再加码,不得低于全成本销售!光伏ETF(515790)连续5周获周度资金净流入
go
lg
...
成份股分别为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
科技
、特变电工、通威股份,均为在光伏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本轮光伏产业革新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前五大成份股及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Wind,截至2025/7/25,涉及个股仅供展示指数前五大成份股,非个股推荐,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光伏已成为反内卷代表性行业,在“不得低于全成本销售”的限制下,成本端对当前价格的支撑力度较强,高成本企业竞争力明显弱化,落后产能有望逐步退出。在“反内卷”政策的大方向下,中长期行业利润中枢有望回归合理盈利水平。(资料来源:《光伏反内卷可能推动行业重回拥硅为王》-2025/7/26) 在“反内卷”战略和“不低于全成本”价格标准的双重推动下,光伏行业落后产能有望逐步出清,价格链修复有望迈入新阶段。光伏ETF(515790)是当前A股市场所有光伏主题ETF中规模居首的产品,在同类可比ETF中具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优的特点,最新基金年报数据显示超22万户投资者持有。光伏ETF(51579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2679/C类012680)或是把握本轮价格链回升的重要抓手。 光伏ETF(515790)的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是境内首批ETF管理人之一,接连打造了沪深300ETF(510300)、红利ETF(510880)等标杆精品,保持着18年ETF零差错运营的纪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质的指数投资工具。 政策来源:2025/7/1-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光伏ETF(515790)成立于2020-12-0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自担。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8 13:28
非银、电子等行业领涨,带动大湾区ETF逆势上涨
go
lg
...
31000)上涨0.90%,成分股胜宏
科技
(300476)上涨13.48%,兴森
科技
(002436)上涨10.02%,鹏鼎控股(002938)上涨8.62%,生益
科技
(600183)上涨6.96%,景旺电子(603228)上涨6.90%。大湾区ETF(512970)上涨1.40%,最新价报1.3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7月25日,大湾区ETF近1周累计上涨0.86%。 流动性方面,大湾区ETF盘中换手0.15%,成交10.96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5日,大湾区ETF近1年日均成交25.40万元。 截至7月25日,大湾区ETF近1年净值上涨30.27%。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25日,大湾区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1.99%,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7.0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14%。截至2025年7月25日,大湾区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7.63%。 截至2025年7月25日,大湾区ETF近1个月夏普比率为2.25。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7月25日,大湾区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3%。回撤后修复天数为108天。 费率方面,大湾区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7月25日,大湾区ETF今年以来跟踪误差为0.053%。 大湾区ETF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反映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系列包含中证港股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中证沪港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和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分别从港股通合资格证券范围、沪港深三地上市公司及内地市场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中选取符合湾区发展主题的最大50只香港市场证券、最大300家公司及最大100只内地市场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并结合湾区经济发展特点和样本空间内
科技类
证券权重调整
科技
证券行业因子,以使指数样本中
科技类
证券权重与待选空间中
科技类
证券占比接近。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002594)、中国平安(601318)、招商银行(600036)、美的集团(000333)、立讯精密(002475)、迈瑞医疗(300760)、汇川技术(300124)、中兴通讯(000063)、格力电器(000651)、TCL
科技
(00010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8 13:28
生物疫苗ETF(159657)上涨近1%,疫苗概念股大幅走高
go
lg
...
7月28日 13:14,国证疫苗与生物
科技
指数(980015)上涨0.62%,成分股恒瑞医药(600276)上涨10.00%,亿帆医药(002019)上涨5.47%,昭衍新药(603127)上涨5.02%,君实生物(688180)上涨4.71%,百利天恒(688506)上涨4.16%。生物疫苗ETF(159657)上涨0.72%,最新价报0.7元。 消息面上,7月27日晚间,广东省疾控局通报显示,2025年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湘财证券指出,一方面,疫苗企业主要市场普遍在国内,国产替代以及技术迭代的增量空间依然较大;另一方面,海外市场中,“一带一路”国家是疫苗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市场。长期而言,基于创新力的产品力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关注头部企业海外布局进展,WHO-PQ认证有望继续推动国产疫苗出海,中国疫苗头部企业的国际化突破不仅关乎市场扩张,更有望打开长期增长空间,通过收入多元化和供应链韧性,分散国内集采风险。 生物疫苗ETF紧密跟踪国证疫苗与生物
科技
指数,国证疫苗生科指数由业务涉及生物
科技产业
的50家证券组成,反映沪深北交易所生物
科技产业
中优质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证疫苗与生物
科技
指数(98001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复星医药(600196)、长春高新(000661)、智飞生物(300122)、万泰生物(60339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生物(002007)、丽珠集团(000513)、辽宁成大(600739)、康泰生物(300601)、药明康德(6032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83%。 生物疫苗ETF(159657),场外联接A:021292;联接C:021293;联接I:02279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8 13:27
上一页
1
•••
764
765
766
767
76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日本突发重磅!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将卸任 为新领导人铺平道路
lg
...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黑客假冒美高级议员 刺探贸易磋商消息
lg
...
日本突然飞出“黑天鹅”!日本首相将下台 日元大跌近110点、日股强势上涨
lg
...
桥水创始人达利欧警告:如果美联储降息,两种资产即将崩溃
lg
...
非农“爆雷”引发金价飙升后如何走?两张图看黄金技术前景 投资者如何获利了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