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欧贸易谈判未突破,7月9日关税期限将至,欧盟或面临20%关税冲击
go
lg
...
单显示其谈判底线,但若贸易战升级,全球
经济
增长
可能面临0.2%的下行风险。 —— 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 Ryan Sweet,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6 00:10
特朗普7月9日关税最后期限将至,10%-70%税率信函周五发出,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go
lg
...
,若70%关税全面实施,2025年全球
经济
增长
可能下调0.3%,美国CPI可能上升1.5%。 总结 特朗普的关税信函策略标志着其贸易政策的强硬转向,7月9日最后期限前对170多个国家的“对等关税”威胁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约100个国家可能面临10%基础关税,而欧盟、日本等主要伙伴可能遭遇20%-35%关税,小国如莱索托则可能高达50%-70%。此举旨在迫使贸易伙伴让步,但仅英国、越南和中国达成有限协议,欧盟和日本谈判仍存变数。特朗普的“简单化”策略(直接发函而非复杂谈判)可能短期内推高美国关税收入(已超1000亿美元,65%来自新增关税),但长期风险显著:全球供应链重组、贸易战升级及通胀压力可能削弱美国经济竞争力。投资者应关注汽车(BMW、Toyota)、零售(Walmart)和奢侈品(LVMH)等受关税影响较大的板块,短期内可考虑防御性资产(如公用事业、医疗保健)以对冲不确定性。欧盟若启动720亿欧元反制清单,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冲击全球市场,需密切关注9月1日前的新协议动态。 机构点评 特朗普的关税信函策略加剧了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短期内可能推高通胀,汽车和零售行业将首当其冲。 —— 摩根大通全球市场策略师 Marko Kolanovic,2025年7月 欧盟若接受10%-20%关税可为企业争取喘息空间,但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重组将削弱跨国公司的盈利能力。 ——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 Hatzius,2025年7月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迫使更多国家转向中国等替代市场,加速全球贸易格局的多元化。 —— 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 Gabriel Sterne,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6 00:10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签署生效,4万亿减税加剧3.4万亿债务,市场热议经济与不平等风险
go
lg
...
损害低收入群体。共和党则强调减税将刺激
经济
增长
,创造就业。特朗普利用独立日签署仪式强化法案的政治象征意义,巩固共和党支持基础。然而,民调显示,仅38%美国人支持法案,56%担忧债务和不平等问题,凸显社会分歧。 总结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通过4万亿减税和1.5万亿支出削减,短期刺激
经济
增长
和企业盈利,但CBO估算的3.4万亿新增债务将推高国家债务至41.6万亿美元,加剧结构性赤字和不平等风险。Medicaid削减导致1180万人失去医保,低收入群体受冲击最大,高收入群体则显著受益。市场对减税的乐观情绪推高股市(标普500创历史新高),但国债收益率上升(10年期达4.5%)反映债务担忧。美联储可能因通胀压力(CPI或升至4%)维持高利率,推高融资成本。投资者应关注科技和零售板块的短期机会,但需警惕医疗板块下行风险及长期债务危机。法案的政治胜利巩固了特朗普影响力,但社会分歧和财政隐患可能为2026年中期选举埋下伏笔,需密切关注后续政策调整和市场反应。 机构点评 “大而美”法案短期提振企业盈利和股市,但3.4万亿赤字将加剧债务危机,推高国债收益率和通胀预期。 ——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 Michael Feroli,2025年7月 减税政策利好科技和零售板块,但Medicaid削减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投资者需关注长期财政可持续性风险。 ——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 Hatzius,2025年7月 法案加剧不平等和债务负担,美联储可能因通胀压力推迟降息,国债市场将面临更大波动。 ——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主任 David Wessel,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6 00:10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遭IMF警告:3.4万亿赤字加剧债务危机,威胁美国经济稳定性
go
lg
...
占GDP比重升至116% 法案旨在刺激
经济
增长
,但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分析,高收入群体(前20%)税后收入增长2.3%,低收入群体(后20%)下降2.3%,加剧不平等。CBO估算,法案将导致2034年1180万人失去健康保险,社会保障项目削减引发争议。 市场影响 法案通过后,标普500微涨0.5%(7月5日收盘),反映企业减税的短期利好,科技(Apple、Microsoft)和零售(Walmart)板块上涨1%-2%。然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5%(7月5日),30年期突破5.1%,为2023年10月以来最高,显示市场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医疗板块(UnitedHealth、CVS)下跌约3%,因Medicaid削减预期。摩根大通预测,法案可能推高2025年CPI至4%,迫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当前联邦基金利率4.75%-5%),增加国债融资成本。外国投资者(持有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近期减持约1000亿美元,凸显信心动摇。 总结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通过4万亿减税和1万亿社会项目削减,短期刺激企业盈利和股市(标普500创历史高位),但IMF警告其将新增3.4万亿赤字,推高债务占GDP比重至116%,威胁长期经济稳定性。法案偏向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因Medicaid削减受损,1180万人或失去医保,加剧社会不平等。市场对减税的乐观情绪被债务和通胀风险抵消,国债收益率攀升(10年期达4.5%)反映投资者担忧。美联储可能因CPI上升(预计4%)推迟降息,增加融资成本。投资者应关注科技和零售板块的短期机会,但需警惕医疗板块下行风险及债务危机对市场的长期冲击。建议配置通胀保值债券(TIPS)或防御性资产(如公用事业)以对冲不确定性,密切关注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和2026年中期选举的潜在政策变化。 机构点评 “大而美”法案短期提振企业盈利,但3.4万亿赤字将推高国债收益率,美联储可能因通胀压力维持高利率。 ——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 Michael Feroli,2025年7月 法案加剧财政赤字和不平等风险,投资者应关注国债市场波动及医疗板块的下行压力。 ——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 Hatzius,2025年7月 IMF的警告凸显美国债务路径不可持续,减税政策可能引发通胀和融资成本上升,需警惕市场动荡。 —— 彭博经济学家 Anna Wong,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6 00:10
为什么一直担心手中美国国债价值的中国,对特朗普的大美丽法案却不吭声:何必打断对手犯错?
go
lg
...
导人习近平的会晤铺路。 北京正努力重振
经济
增长
,不愿承受长期的贸易战。相比之下,美国国债的价值并非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更要紧的是关税问题,以及特朗普政府试图说服其他国家限制对中国的贸易。 研究机构Trivium分析师乔·马祖尔说:“中国仍在试图维持与美国之间脆弱的贸易休战。批评特朗普的标志性立法可能会惹怒他,破坏最近达成的外交谅解。” 何必打断对手犯错? 从中国的视角看,这项法案与其说是刺激美国
经济
增长
,不如说可能把华盛顿推向财政悬崖,削弱美国与北京竞争的能力。 上海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说:“特朗普成功的可能性充其量是不确定的”,相反,这项法案“可能间接帮助中国再次强大,因为会削弱美国”。 美国的危机与混乱契合了习近平对世界格局的基本论断,即“东升西降”。中国不断强调特朗普政府疏远美国盟友和伙伴,以及无视全球规范。 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个流行的标签写着:“又大又漂亮的法案将让1700万人失去医保。” 网友们还为马斯克叫好,他形容这项法案是“疯狂的”。 相比之下,中国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提高债务水平,部分是为了建设基础设施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这些支出旨在扩大中国的影响力。中国也在为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发愁,原因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借贷。 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姚洋对特朗普法案引发的混乱能否让中国获益持怀疑态度。他说,只要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就能继续借债很多年。 他说:“美国的金融主导地位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美元的霸主地位也是如此。” 北京长期以来抱怨华盛顿为了国内需求而不断印钞,丝毫不考虑美元贬值会令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缩水。 但中国也在逐步减少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从十多年前的最高1.3万亿美元,降到现在大约7500亿美元,转而投资黄金等其他资产。 中国还在致力于削弱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权地位。北京中国与全球化中心主任王辉耀说,这种力量助长了世界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使中国这样的主要出口国,在面对关税威胁时“更加顺从”美国。 他说:“美国正利用美元和巨额赤字融资来维持它的全球实力。”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7-06 00:00
市场最激进资金,9连杀!
go
lg
...
债务激增之后的数年里,大型经济体会出现
经济
增长
放缓、通胀下降、利率下降的情况。 研报提及:在经历了7年的债务繁荣之后,实际GDP增长往往在第三年左右是最慢的,国内需求增长的中位数在债务繁荣后第三年左右比繁荣年的平均水平低了近4%;在大多数情况下,政策利率在债务繁荣五年后下降了约2%。 也就是说,债务扩张周期结束后的第三年到第四年是GDP增速最低的年份、通货膨胀也是第三年迎来最低点、政策利率五年左右下降200BP。 如果直接套用上述推理结果,以2021年年中为拐点,再考虑到“对等关税”的不确定性,
经济
增长
和通胀低点2026年左右或许是验证结论的关键时点。 5年期LPR从2020年4月的4.65%一路降至如今的3.5%,累计下降115BP,也就是未来还有85BP的下降空间。 此前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行预计其中的60bp很可能在2025年-2026年间完成。相应的,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反弹或者也会与降息周期的底部重合。 高盛研报的核心启示是,中国房地产调整既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债务周期的集中释放,2025年底至2026年是关键观察窗口。
lg
...
格隆汇
07-05 17:17
特朗普4万亿法案一锤定音 三大板块发生巨变 :这份870页的法案在盘算什么?
go
lg
...
些企业条款将为“企业进行长期投资、驱动
经济
增长
提供所需的确定性”。 法案还将“可转移企业扣除”以20%税率永久化(即199A扣除),该扣除主要面向作为S公司或合伙企业注册的小型企业。 参议院版本还包含其他一揽子税改措施,例如未来几年对州和地方税(SALT)的年扣除额提升至40,000美元,扩大儿童税收抵免,增强“机会区”税收优惠,以及推出所谓的MAGA账户。 二、能源板块:对清洁能源“釜底抽薪”,化石能源获新支持 法案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同样深远,尤其是最后时刻的一系列修改,进一步削弱了对清洁能源产业的扶持,并为化石能源提供了新支持。 外界早已预期拜登时期的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将逐步退出,但最终版本的退出速度比许多人预期的还要快。 其中,取消电动车抵免的措施将于今年9月30日起生效。 一项在最后关头提出的对2027年后新建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征税的提案一度引发担忧,但在多方反对下,最终稿悄悄删除了这项消费税。 Raymond James的Ed Mills总结称:“该法案对太阳能和风能税收抵免的针对性微调,尤其是逐步退出的条款,相较于此前提出的苛刻税负,算是相对利好。” 与此同时,针对化石能源的新鼓励措施也浮出水面,包括将煤炭列为政府制造业补贴的关键矿物之一。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Sunday Morning Futures》节目采访时表示:“我们会搞煤炭”,并称太阳能项目“丑得要命”。 这一组合让马斯克和其他人预言,该法案将切断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冲击整体能源电网,并可能导致电费上涨。 马斯克曾称该法案“彻底疯狂”,并誓言支持该法案的国会议员“若这是我这辈子要做的最后一件事,也一定会在下届初选中落选。” 三、医疗体系:削减支出带来巨变 该法案还将对医疗体系进行重大变动。 围绕医疗条款的谈判持续到了最后一刻,整个方案将在未来几年削减政府约9000亿美元的Medicaid支出。 如农村医院等部分领域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来自缅因州的共和党参议员Collins在最后时刻转向反对该法案,并在解释自己的反对票时表示,主要原因是“(该法案)对Medicaid的负面影响,将波及低收入家庭及我们医院、养老院等农村医疗服务提供者。”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周末公布的测算结果,因该医疗条款的实施,到2034年,预计将有118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 其中部分失去医保的是非法移民,这一点常被共和党人强调,但如果法案生效,仍将有数百万美国公民因为附加的资格要求而失去医保覆盖。
lg
...
佳华168
07-05 07:41
特朗普关税炸响:美国下半年通胀或迎新高,滞涨阴影再现!
go
lg
...
上涨,可能将美国经济推向“滞涨”——即
经济
增长
放缓与价格上涨并存的状态。 目前尚不清楚,下半年物价走高是一次性冲击,还是会引发新一轮加速上涨的循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6月24日向国会作证时就曾提醒过这种风险。
lg
...
佳华168
07-05 02:05
加拿大天然液化气首船启航亚洲 能源转型与贸易多元化博弈升级
go
lg
...
效应不容小觑。 然而,在LNG被看作是
经济
增长
与就业机遇的同时,也有专家警告,若政府坚持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大规模发展化石燃料或将与环保承诺背道而驰。经济政策与气候政策的矛盾正逐步显现。 加拿大常年将美国作为唯一天然气出口对象。艾维商学院能源政策教授Adam Fremeth指出:“我们是全球第五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四大出口国,却只有一个客户——美国。” 当前,加拿大政府正致力于分散对美贸易依赖,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背景下。这一LNG项目虽早在贸易摩擦前已启动,但其出口时点却恰逢加美关系紧张。 据悉,该项目耗时多年完成,尤其是与原住民群体的协商过程尤为复杂,仅管道建设就耗资高达400亿加元。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欧洲国家曾希望加拿大能弥补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空缺,然而当时加拿大LNG项目尚处初期,未能抓住机遇。德国总理曾访问加拿大与总理特鲁多会面,商讨能源合作。但特鲁多回应称,出口至欧洲必须“建立在强有力商业逻辑之上”,因为运输距离遥远。 目前,加拿大正同时考虑亚洲和欧洲市场,力争通过扩大天然气产能提升全球影响力。然而,多位专家指出,LNG作为过渡性能源,其长期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 投资者“巴黎协议合规组织”(Investors for Paris Compliance)的高级顾问雷诺·吉尼亚克(Renaud Gignac)强调:“液化天然气仍是化石燃料,若产能大幅提升,将与巴黎气候目标相违背。” 吉尼亚克进一步指出,从长远看,加拿大应将有限资源投入到“关键矿产”等更具战略意义的领域,以应对绿色转型的全球趋势。 “即使特朗普再次掌权,全球减排趋势不会逆转,因此化石能源的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lg
...
Lisa
07-05 00:37
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4万亿减税引发争议,特朗普7月4日签署意味深远
go
lg
...
影响充满不确定性。减税政策可能短期刺激
经济
增长
,但4万亿美元的赤字增长和医疗补助削减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冲击低收入群体。清洁能源补贴的取消将重塑新能源市场格局,对特斯拉等企业构成挑战,同时可能减缓美国绿色转型步伐。马斯克的反对反映了法案在共和党内部及商界引发的分歧,未来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法律和政治挑战。投资者应关注法案对科技、能源和消费品行业的结构性影响,同时警惕财政赤字和利率上升对市场的潜在压力。建议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平衡成长型资产与防御性配置。 投行与机构点评 “大而美”法案的减税政策短期内将提振企业盈利,但赤字扩张可能推高美债收益率,增加市场波动风险。 ——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Ellen Zentner,2025年7月 清洁能源补贴的取消将对电动车行业造成显著冲击,特斯拉等企业需加速成本优化以应对。 —— 瑞银全球科技分析师 David Lesne,2025年7月 法案的通过强化了特朗普的政策影响力,但社会福利削减可能在中期选举中为民主党提供政治筹码。 —— 高盛政治经济学家 Alec Phillips,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5 00:11
上一页
1
•••
61
62
63
64
6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没有协议!普京-特朗普阿拉斯加会晤结束 分析人士怎么看?
lg
...
周评:特朗普澄清黄金疯狂大跳水!CPI与美财长彻底引爆市场,普特峰会无协议
lg
...
传曾被带走问话 中国高级外交官“正常工作”破舆论
lg
...
下周美联储两大重头戏来了——一次回顾与一次展望!
lg
...
下周展望:杰克逊霍尔年会重磅来袭!中欧也有看点,别忘了美联储纪要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