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萝卜快跑携手Uber进军全球市场 百度美股港股齐飙升
go
lg
...
15日(周二),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百度与
网
约
车
巨头Uber达成多年合作协议,将在中美以外的Uber平台上投放数千辆萝卜快跑(Apollo Go)自动驾驶汽车,预计今年年底前在亚洲和中东进行首批部署。 受此消息影响,百度(BIDU)一度上涨至94.32美元,收涨8.65%于93.3美元,周三盘前时段继续上涨。百度港股(9888.HK)周三开盘暴涨5%至92.1港元,之后有所回落,截至发稿时,股价88.35港元。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百度和Uber将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未来将扩展至更广大的市场。服务上线后,乘客可使用Uber平台呼叫由萝卜快跑提供服务的无人驾驶汽车。 百度与Uber的此次合作被认为是双赢之举,有助于百度将其无人驾驶业务国际化,Uber则获得靠谱的合作伙伴,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对抗自动驾驶领域的对手。 自2021年起,百度就开始在北京等城市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但并不满足于中国市场,一直有意进行海外市场的布局。今年3月,百度宣布达成与迪拜、阿布扎比的合作,计划在迪拜启动自动驾驶测试和服务,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据CNBC报道,百度还希望进军欧洲市场。 Uber也在尝试通过合作拓宽市场,今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开始通过Uber在德州奥斯汀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英国,Uber则与Wayve合作启动全自动驾驶试运营。 无人驾驶领域潜力巨大,高盛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已从概念走向商业化,从2025年到2030年,中国市场预计从5400万美元增长至120亿美元,美国市场预计从3亿美元增长至70亿美元。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16 16:29
香港
网
约
车
合法化方案出炉,结束十年争议,2026年将全面发牌
go
lg
...
车服务的立法建议》,标志着出租车行业与
网
约
车
平台长达十年的竞争正式画上句号。政府采取“两步走”策略推动
网
约
车
合法化,旨在平衡市场需求与道路负荷,同时提升服务质量。这一举措预计将对香港交通市场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政府方案,
网
约
车
合法化将分阶段实施:首先,争取在2025年10月立法会会期结束前,通过主体法例,涵盖牌照年限、发牌要求等共识性内容;其次,在2026年上半年以附属法例方式处理争议细节,如牌照数量和保险安排,并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邀请
网
约
车
平台申请牌照。
网
约
车牌
照将设5年有效期,不得转让,以避免类似出租车牌照的金融炒作问题。平台需对车辆和司机进行尽职审查,设立投诉机制和评分系统;车辆首次登记车龄须在7年以下,每年需验车并购买商用车第三者保险;司机则需通过考核,且申请前5年无严重交通定罪记录。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此举首要考虑市民利益。
网
约
车
在香港发展逾10年,在点对点交通需求中占比约20%,出租车仍占主导(约80%),但
网
约
车
服务已获市民认可。全球网约车市场趋于成熟,香港适时推动合法化,旨在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然而,车辆数量将实施“总量管理”,设上限以防供过于求引发恶性竞争。具体数量尚未定案,需综合乘客需求、道路负荷等因素评估。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陈绍雄支持设上限,建议政府基于实际需求数据分阶段发牌。实政圆桌议员田北辰分析,香港现有约1.7万辆出租车和1万辆
网
约
车
,初期应批准1万张
网
约
车牌
照,并允许车辆灵活使用以提升效率。
网
约
车
平台Uber虽欢迎规管框架,但担忧车辆上限可能导致等车时间延长和车费上涨。 这一规管方案预计2026年下半年落地,将结束自2014年Uber进军香港以来的争议。当时出租车行业批评
网
约
车
为“非法白牌车”抢生意,而公众对出租车服务下滑不满。如今,合法化有望促进市场竞争,提升整体交通服务水平,为香港智慧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lg
...
金融界
07-16 12:07
交银人寿广东省分公司:工运星火映初心 消保微光照万家
go
lg
...
开展新业态劳动者守护计划,面向快递员、
网
约
车
司机推广“意外险+重疾险”普惠组合,致敬当代劳动群体;举办“健康方舟”进社区活动,联合社区卫生中心推出疾病管理保险服务包,惠及周边居民;推进产业链韧性工程,为荔湾非遗匠人、芳村茶叶商推荐相应保险产品组合,助力百年商脉延续。 当纪念馆顶楼的罢工钟声再次敲响,交银人寿广东省分公司在百年工运圣地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使命对话。昔日工友以血肉之躯筑起权益长城,今日保险人以专业守护编织风险防线。这缕从红砂岩拱门升起的金融微光,终将汇聚成“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星河。
lg
...
金融界
07-15 16:58
文远知行上涨2.04%,报8.745美元/股,总市值24.88亿美元
go
lg
...
olution) 等五大产品矩阵,提供
网
约
车
、随需公交、同城货运、智能环卫、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 文远知行在技术研发、商业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海内外实践经验,已与多家全球顶级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达成战略合 作伙伴关系,包括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宇通集团、广汽集团、博世等。 2023年,《财富》杂志(Fortune) 公布2023年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 (2023 Change the World),文远知行位列第八,是唯一 一家冲入前十的中国公司。
lg
...
金融界
07-10 23:27
优步股价年内狂飙60%,Robotaxi是风口还是威胁?
go
lg
...
TradingKey - 美国
网
约
车
平台优步(UBER.US)近期股价持续走强,7月8日盘中一度触及97.6美元,年内涨幅超过60%,成为2025年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强劲的个股之一。当前市值接近2040亿美元,反映出市场对其战略调整和增长路径的高度认可。 【Uber股价分时图,来源:TradingKey】 优步近年来推进“聚合者”策略,整合
网
约
车
、外卖、杂货配送及酒类销售等多个服务板块,增强平台粘性。公司还与Waymo合作,在奥斯汀和亚特兰大引入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被视为应对未来出行变革的关键布局。 这一策略帮助优步在2025年实现稳健增长,预计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5%。其业务模式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也支撑了当前估值水平。 但Robotaxi技术的快速演进仍带来不确定性。Waymo已在旧金山、洛杉矶等地独立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特斯拉也在奥斯汀启动小范围Robotaxi试运营。这些进展可能削弱传统
网
约
车
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分析师观点: Laffer Tengler高级股票分析师 Jamie Meyers表示:优步的多元业务布局缓解了短期压力。 Canaccord分析师 George Gianarikas则表示:尽管优步短期内表现强劲,但Robotaxi技术的长期影响可能重塑
网
约
车行
业。 观察明星投资者对汽车股的持仓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点击浏览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09 17:19
文远知行上涨2.2%,报8.319美元/股,总市值23.67亿美元
go
lg
...
olution) 等五大产品矩阵,提供
网
约
车
、随需公交、同城货运、智能环卫、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 文远知行在技术研发、商业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海内外实践经验,已与多家全球顶级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达成战略合 作伙伴关系,包括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宇通集团、广汽集团、博世等。 2023年,《财富》杂志(Fortune) 公布2023年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 (2023 Change the World),文远知行位列第八,是唯一 一家冲入前十的中国公司。
lg
...
金融界
07-07 22:17
文远知行上涨5.5%,报8.06美元/股,总市值22.93亿美元
go
lg
...
olution) 等五大产品矩阵,提供
网
约
车
、随需公交、同城货运、智能环卫、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 文远知行在技术研发、商业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海内外实践经验,已与多家全球顶级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达成战略合 作伙伴关系,包括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宇通集团、广汽集团、博世等。 2023年,《财富》杂志(Fortune) 公布2023年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 (2023 Change the World),文远知行位列第八,是唯一 一家冲入前十的中国公司。
lg
...
金融界
07-03 03:47
特斯拉 Robotaxi 首秀:瑕不掩瑜,还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go
lg
...
值得注意的是,50 万的体量对于真正的
网
约
车
巨头而言(如滴滴年活司机超千万),仍是示范运营的量级,而非全面竞争 。 3. 远景阶段(扩圈):当示范效应形成后,将这套 “软硬一体” 的解决方案(以 Cybercab 为核心)打包出售给汽车租赁公司、
网
约
车
运营商乃至个人消费者,最终驱动 Cybercab 实现年销 400 万辆的宏大目标 。 五、结论与展望 在当前汽车销量下滑的背景下,特斯拉的股价表现已与 FSD 的进展深度绑定。未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两大变量: 技术端的再次突破:当前在德州运营的 Robotaxi 车型硬件端仅为 HW4.0 版本,而软件端仍是 FSD 13.2.9 的微调版本。 关注 HW5.0 硬件 (预计算力达 2000+TOPS) 与 FSD 14.0 软件版本的迭代。这被视为 FSD 性能能否实现质变、真正拉开代差的关键。 商业化的拓展:密切跟踪 Robotaxi 在美国多城市的推广进度,以及在欧洲和中国的监管突破与落地速度。这是检验其商业模式能否被全球市场接受,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试金石。
lg
...
海豚投研
07-01 14:08
巴克莱预测:2027年Robotaxi将轻微冲击Uber与Lyft的
网
约
车市场
go
lg
...
市场冲击的预测 Robotaxi对传统
网
约
车
的威胁分析 自动驾驶车辆生产供应瓶颈
网
约
车
平台与Robotaxi的合作策略 巴克莱对Robotaxi市场冲击的预测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巴克莱最新研究报告指出,Robotaxi的规模化部署将在2027年对传统
网
约
车行
业构成“轻微但实质性”的威胁。报告估算,每投入1.1万辆Robotaxi可抢占美国城市至机场
网
约
车市场
约10%的份额;若车队规模达到2.2万辆,可影响20%的市场;若进一步增至5.54万辆,则可能占据50%的市场份额。巴克莱分析师Dan Levy表示:“尽管Robotaxi的商业化前景令人振奋,但其对传统
网
约
车行
业的冲击将在2027年才开始显现,且初期影响有限。”这一预测基于当前市场渗透率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反映了Robotaxi对Uber和Lyft等平台的中长期挑战。 Robotaxi对传统
网
约
车
的威胁分析 Robotaxi的崛起对传统
网
约
车市场
构成了潜在威胁,主要体现在成本和效率优势上。巴克莱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
网
约
车市场
预计完成约29.1亿次行程,其中Uber占17亿次(1.2%渗透率),Lyft占8.4亿次(0.6%渗透率)。相比之下,Waymo在加州已实现月度70.8万次行程,显示出Robotaxi的快速增长潜力。Robotaxi通过消除司机成本可将每英里运营成本从传统
网
约
车
的0.9-1.2美元降至约0.4美元。巴克莱分析师Tom Narayan指出:“Robotaxi的低成本结构将重塑市场竞争格局,尤其在高密度城市区域。”下表对比了主要Robotaxi运营商与传统
网
约
车
的市场表现: 运营商 2025年预计行程(百万次) 每英里成本(美元) 市场份额(旧金山,2024年11月) Uber 1700 0.9-1.2 55% Lyft 840 0.9-1.2 22% Waymo 175(年化) 0.4 22% 尽管Robotaxi的成本优势明显,但公众对安全性的担忧(66%受访者表示恐惧)可能限制其初期普及。 自动驾驶车辆生产供应瓶颈 自动驾驶车辆的生产供应瓶颈是限制Robotaxi规模化的关键障碍。巴克莱指出,Waymo当前车队规模仅1500辆,主要为捷豹I-PACE,单车成本高达20万美元,远超传统
网
约
车车
辆。Waymo计划2026年新增2000辆,但受限于传感器、激光雷达和计算平台的昂贵成本,短期内难以实现5.54万辆的目标。同样,特斯拉的Cybercab预计2026-2027年量产,单车成本约3万美元,但初期部署仅1000辆,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巴克莱分析师Dan Levy表示:“生产瓶颈将使Robotaxi的规模化推迟至2027年以后,短期内传统
网
约
车
仍占主导地位。”此外,特斯拉FSD系统面临监管挑战,例如NHTSA对恶劣天气条件下表现的调查,可能进一步延缓其商业化进程。
网
约
车
平台与Robotaxi的合作策略 面对Robotaxi的潜在威胁,Uber和Lyft通过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积极应对。Uber与Waymo在亚特兰大和奥斯汀推出联合服务,用户可通过Uber应用呼叫Waymo的Robotaxi。Lyft则与Mobileye、May Mobility等合作,计划在亚特兰大提供Robotaxi服务。Uber高级副总裁Andrew Macdonald表示:“车队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年积累,平台型公司在此具有天然优势。”这些合作不仅分摊了高昂的运营成本,还为传统
网
约
车
平台争取了转型时间。然而,Lyft在Robotaxi领域的进展滞后,2021年出售其自动驾驶部门Level 5后,更多依赖外部技术,市场竞争力有所削弱。巴克莱认为,Uber的先发优势和平台整合能力使其在Robotaxi时代更具潜力。 编辑总结 巴克莱的报告揭示了Robotaxi对传统
网
约
车行
业的潜在冲击,但其规模化受限于生产瓶颈和监管挑战。2027年作为转折点,Robotaxi可能开始侵蚀Uber和Lyft的市场份额,但短期内传统
网
约
车
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成本优势和平台整合能力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Uber通过与Waymo等技术公司的合作展现了更强的适应性,而Lyft需加速布局以避免落后。长期来看,Robotaxi的普及将重塑城市出行格局,投资者应关注技术进步、政策变化及市场接受度。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24日:Uber与Waymo在亚特兰大正式推出Robotaxi服务,市场反应热烈,Uber股价当日上涨7.5%,反映投资者对自动驾驶合作的乐观预期。 2025年5月6日:Uber与Momenta宣布在欧洲推出自动驾驶
网
约
车
服务,标志着Robotaxi国际化布局加速。 2025年4月23日:特斯拉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10-20辆Model Y以每程4.20美元的低价运行,引发市场对价格战的担忧。 2025年3月15日:Waymo在加州实现月度70.8万次行程,同比增长14%,车队利用率提升至每日24次行程。 2025年1月9日:Lyft宣布与May Mobility合作,计划在亚特兰大推出Robotaxi服务,但未明确具体时间表,市场反应平淡。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6月26日,Dan Levy(巴克莱分析师)表示:“Robotaxi的规模化需突破生产和监管瓶颈,2027年将是传统
网
约
车
与自动驾驶竞争的分水岭,Uber的平台优势将助其保持领先。”——来源于巴克莱研究报告。 2025年6月24日,Dan Ives(Wedbush分析师)表示:“特斯拉的Robotaxi试点显示出成本优势,但要挑战Waymo的成熟运营仍需时间,其2027年量产目标面临技术和政策双重考验。”——来源于Tekedia报道。 2025年1月12日,Andrew Macdonald(Uber高级副总裁)表示:“Robotaxi的部署需要强大的平台支持,Uber在车队管理和用户网络上的积累使其成为自动驾驶落地的理想合作伙伴。”——来源于新浪财经报道。 2024年10月11日,Paul Miller(Forrester分析师)表示:“特斯拉Cybercab的创新设计令人瞩目,但监管审批的复杂性可能使其2027年前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来源于Business Insider India报道。 2024年12月10日,Eric(21经济网分析师)表示:“Waymo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的领先优势使其在Robotaxi市场占据先机,但成本控制仍是其商业化的关键挑战。”——来源于21经济网报道。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1 00:11
特斯拉又放大招!
go
lg
...
数量扩大至上千辆,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
网
约
车
网络。 2026年,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的Cybercab将作为主力营运车辆登场,规模也将大幅扩充。 由汽车企业直接运营大规模Robotaxi车队,和传统出租车公司、
网
约
车
平台展开正面竞争的新格局已经浮出水面。 但是借助成本优势,驾驶体验,以及数据规模效应的集中发挥,数万亿美金价值的Robotaxi很可能是赢家通吃的市场。 机构也力挺特斯拉,指出其两大核心优势:定制化芯片架构使硬件成本降低35%,端到端AI训练模式可实现"推理式适应"新环境,而非依赖预设程序。 2016年,马斯克就计划要推出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路上运营,但到了2025年,真正跑在路上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数量却只有不到20辆。 比起从L2逐步迭代,其余玩家则是一开始就在L4层级深耕,进展也更加迅速。 譬如,谷歌旗下的Waymo,根据最新的订单数预测,目前Waymo规模可能接近2000辆,服务范围包括旧金山,洛杉矶、菲尼克斯等城市,未来可能计划扩展到奥斯汀和亚特兰大等新城市。 就在上个月,Waymo宣布完成了第1000万次的载客订单,而大洋彼岸的另一头,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的订单数量超过Waymo,达到了1100万。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两家中国企业在北京、广州各地均铺设了无人驾驶车队,未来规模有望扩张至1000台以上。今年最值得关注的是两家公司在中东市场的开辟动作,并与运营平台Uber达成合作,也有望实现更快的规模扩张速度。 不过,全球目前上路的Rototaxi总量不到1万台,因此竞争并非当前的主题,成长和渗透才是。 高盛预测,美国Robotaxi市场将以9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2030年规模达70亿美元,商用车辆数量将激增至3.5万辆。 经济性上,相比
网
约
车
,Robotaxi有着显著的优势,这使得无人出租车可以用更低的定价吸引用户乘坐。 但现阶段,因为运营范围和成本的限制,尽管无人车订单数据保持着迅速上升的势头,比起有密度优势的
网
约
车
,比例依旧微不足道。 并且,人们使用出租车并非单纯进行成本的考量,最重要的,是因为出租车随处可见,招之即来,乘坐体验也足够放心安全。 Robotaxi需要打破的偏见正是来自后者,跨越用户信任的鸿沟。 商业化跑通的前提不仅仅是比便宜,即使你特斯拉能实现更低成本,更快的扩张速度,仍然需要证明能取得至少和竞争对手一样的安全水平,本质上也是纯视觉对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的技术路线之争。 这当中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即当地市场如果要制定无人车的上路标准,会去参考行业领头羊的驾驶表现,那么特斯拉的规模化之路首先要迈过监管这层坎儿。 规模化盈利是Robotaxi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行业整体仍然处于投入期,小马智行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80.77%,反映了技术研发和车队扩张的高昂代价。 无人驾驶里程规模飞轮的加速转动,将显著压低单位英里的成本投入。但想要逼近极致的成本区间,可能仍然得等上十年。 只有产业加速渗透,资本市场才能继续去定价。 03 尾声 当同行以智能驾驶作为卖点继续推销新车时,特斯拉已经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从L2辅助驾驶稳步升级到L4级无人驾驶,逐步构建出无人出行平台的蓝图。 不过,这才刚刚从起点出发。 但眼下,Robotaxi无疑是特斯拉最具商业想象力的,继续支撑万亿美元市值的新故事。 试想一下,当车主可以选择在车辆闲置时,将车辆挂入特斯拉的Robotaxi网络,AI自动接单,让车辆自动为你赚钱。 当然,马斯克编织的美好梦想,大饼一画就是10年。 监管审查、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边界,以及软硬件协同能力……每一步的跨越不容易。 而下个十年,Robotaxi的竞争将是商业化能力的硬仗——谁能在成本、安全与用户体验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谁就能占据万亿级出行市场的制高点。(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6-29 16:27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
7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2009年来“最冷”一年!又一数据传来“坏消息” 全球市场“跌”声再起、黄金一枝独秀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相当罕见!特朗普内阁官员出席最高法院辩论 高盛最新预测出炉
lg
...
特斯拉股东大会登场:马斯克或获8780亿美元天价薪酬,AI投资与公司治理改革成焦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4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