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6月28日:高盛等大型银行通过美联储压力测试,盘后股价上涨
go
lg
...
现 受压力测试结果利好推动,6月27日
美
股
盘
后
交易中,华尔街主要银行股价上涨。参考实时金融数据,高盛集团(GS)盘后上涨2.92%,报710.92美元,富国银行(WFC)上涨1.89%,报81.01美元,美国银行(BAC)上涨1.36%,报47.76美元,摩根大通(JPM)上涨0.48%,报289.49美元,摩根士丹利(MS)上涨0.40%,报141.25美元,花旗集团(C)上涨0.38%,报84.70美元。银行业ETF(KBE)上涨0.59%,金融业ETF(XLF)和区域银行ETF(KRE)分别至少上涨0.24%。请查看上方金融卡片以获取最新股价数据。 银行 盘后涨幅 盘后股价(美元) 收盘价(6月27日,美元) 高盛集团(GS) +2.92% 710.92 690.81 富国银行(WFC) +1.89% 81.01 79.50 美国银行(BAC) +1.36% 47.76 47.12 摩根大通(JPM) +0.48% 289.49 287.11 摩根士丹利(MS) +0.40% 141.25 140.69 花旗集团(C) +0.38% 84.70 84.38 对银行的影响 通过压力测试表明银行资本充足率稳健,可能降低其压力资本缓冲(SCB)要求,从而释放更多资本用于股息支付和股票回购。分析师预计,大多数银行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增加股息,部分银行可能扩大回购计划。Jefferies分析师表示,银行资本比率处于近年高位,为应对不确定环境提供了灵活性。 高盛4月批准的400亿美元回购计划预计将持续推进,富国银行此前宣布2024年第三季度股息上调14%至0.40美元/股,并计划在未来四个季度内继续回购。 X平台用户@wanquKony指出,美联储提议将增强型补充杠杆率(eSLR)从5%降至3.5%-4.5%,将进一步释放银行资本,增强其在国债市场的交易能力。 市场背景 压力测试结果公布正值美股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6月27日上涨0.52%至6173.07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00%至43819.27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52%至20273.46点,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和中东局势缓和推动。金融板块受益于宽松监管预期和降息前景,年内表现强劲,高盛(GS)年内上涨约18%,富国银行(WFC)上涨约19%,美国银行(BAC)上涨约18%。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去监管政策和关税调整可能进一步提振银行盈利能力,但也带来通胀和经济不确定性风险。 编辑总结 2025年6月27日,22家美国大型银行通过美联储压力测试,显示其资本实力足以应对严重经济衰退,为增加股息和回购铺平道路。盘后交易中,高盛领涨2.92%,其他主要银行如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等也录得上涨。测试结果反映银行资本比率处于高位,叠加美联储拟降低eSLR要求,银行将有更多资本灵活性。投资者应关注各银行后续资本分配计划及7月9日美欧关税暂停期限对市场的影响。短期内,金融板块可能因宽松监管预期继续跑赢大盘,但需警惕贸易战和通胀风险。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29 00:10
HBM 放量在即,美光能否乘胜追击?
go
lg
...
间 2025 年 6 月 26 日早的
美
股
盘
后
发布了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截止 2025 年 5 月),要点如下: 1.整体业绩:$美光科技(MU.US) 本季度营收 93 亿美元,环比增长 15.5%,好于市场预期(88.5 亿美元),预期差主要来自于 NAND 出货增加和 HBM 增长的带动。其中本季度 DRAM 和 NAND 的均价仍有回落,但两项出货量环比增速都达到了 20% 以上。 2.DRAM 业务:本季度实现 70.7 亿美元,环比增长 15.5%。由于 HBM 均价较高,出货增长,有利于带动 DRAM 均价的提升。然而公司本季度 DRAM 均价仍环比下滑 4% 左右,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于出货量环增 20% 的带动。 对于市场关注点的 HBM 业务,海豚君预期公司本季度实现 15 亿美元左右的 HBM 收入,环增 5 亿美元左右(上季度环比 3 亿美元)。而随着 GB300 的量产,下半年公司的 HBM 环比增长有望继续扩大。 3.NAND 业务:本季度实现 21.6 亿美元,环比增长 16.2%。虽然 NAND 产品均本季度均价环比仍有 7% 的下滑,但 NAND 出货量本季度环比增长 25%,是明显好预期的,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及客户端需求的带动。 4.经营费用端:公司本季度研发费用率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率,都保持相对平稳。本季度公司核心经营利润 21.7 亿美元,环比增长 22%。经营利润提升的关键是,收入和毛利率。得益于 DRAM 产品组合及成本改善,公司本季度毛利率回升至 37.7%。 5.美光业绩指引:2025 财年第四季度预期收入 104-110 亿美元左右,市场预期(98.9 亿美元),公司预期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为 40%-42%,市场预期(38.3%)。下季度的超预期增长,主要来自于 HBM 的增长及传统领域部分产品涨价的带动。 海豚君整体观点:公司的财报数据和指引都不错,带动股价在盘后一度上涨 8%。而市场最为关注的 HBM 方面,管理层交流并未给出更多增量信息,盘后涨幅再次回落。 在当前美光公司业绩中的重要指标是收入和毛利率。其中毛利率变化,主要受 DRAM 和 NAND 价格变化影响;而收入增长方面,更重要的是公司 HBM 的放量情况。由于美光的 HBM 产能基本上已经被预定了,主要关注于产能爬坡及释放的表现。 当前美光 HBM 进展顺利,其中 HBM3E 12-high 已经打入英伟达 GB300,预计下季度进入 8Hi 与 12Hi 交叉供应的状态。届时预计 HBM3E 12Hi(搭配 GB 300)会是出货主力,HBM3E 8Hi(搭配 GB 200),将是打辅助的。 对于美光股价的核心驱动点: 1)HBM 能否超预期?拉近与海力士之间的差距,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三星的 HBM 产品能否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结合公司及市场预期,海豚君认为美光的 HBM 收入有望在 2025 年(自然年)实现 70-80 亿美元的收入。HBM 业务在上季度实现 10 亿美元和本季度 15 亿美元,环比增长 5 亿美元。由此推测,公司在 2025 年下半年的营收将达到 40-50 亿美元,这也符合市场对 GB 系列大批量出货的时间节奏。股价端的进一步表现,需关注全年 HBM 能否实现超 80 亿以及 2026 年 “更上一层楼” 的表现。此外,“周期股” 的特性叠加 “行业追赶者” 的身份,美光的存储业务在 AI 产业链中的表现仍将明显逊色于英伟达和台积电。 2)端侧 AI 硬件的渗透以及传统产品的回暖周期。近期 DDR 产品均价有所提升,主要是受市场对美光、三星等陆续停供 DDR4 的担忧影响。而从公司对电脑及手机市场的预期仅有低个位数的增长来看,下游需求面实际上仍是相对平淡,也没有充分打入端侧 AI 渗透的预期。如果后续端侧 AI 渗透超预期,有望带动 DDR 等相关产品的真正回暖。 处于存储行业,美光本身就 “不可避免” 的具有周期股的特征。HBM 及 AI 需求的增长,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量,也打开了上涨的空间。由于公司的 HBM 产品主要受英伟达 GB 系列出货的驱动,在 GB200 往 GB300 过渡阶段,美光上半年的 HBM 收入将相对平淡,而市场也将更关注于公司下半年对 HBM 的指引表现。本次财报后,公司并未再次上调 HBM 的预期,海豚君预计公司的 HBM 收入在 2025 年下半年有望实现 40-50 亿美元的收入,环比上半年将增长 50% 左右。 整体来看,公司当前仍处于景气周期内,只要 HBM 顺利放量,公司下半年的业绩仍将继续提升。相比于 2025 财年,受 GB300 及 HBM3E 12-high 推动的 2026 财年业绩将有明显提升,海豚君预期公司当前市值大约对应 2026 财年的 PE 为 11-12 倍左右(假定收入 +26%,毛利率 +5pct,税率 11%)。 由于公司仍受 “周期性” 的影响,毛利率难以长期维持在 40% 以上,利润端也将出现明显波动。从更长维度来看,公司利润端有望在 2025 财年至 2029 财年实现 16.5% 的复合增长,公司市值对应这 5 年间的平均利润约为 13-14 倍的 PE,估值处于相对中性水位。总体而言,公司当前股价中已经打入了 HBM 增长的预期(2025 年自然年实现 70-80 亿美元左右),估值也在相对合理位置。 虽然本次财报及指引都不错,但公司并未再次上调 HBM 的预期,传统领域的阶段性回暖(DDR4 因停产而涨价)并不能打开进一步上涨空间。当前公司在 2026 财年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强,如果公司能在 HBM 市场或端侧 AI 领域有超预期的表现,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期待。 持续更新中...
lg
...
海豚投研
06-26 09:38
深夜,特朗普破口大骂,“恨鲍不成钢,我行我想上”
go
lg
...
团队与高级官员在战情室讨论各种方案。
美
股
盘
后
,媒体报道称,特朗普针对以色列和伊朗局势的战情室会议已经开始。特朗普已经批准对伊朗的打击计划,但还没有下达最后的命令。他未下达命令,是在观察伊朗是否会弃核。 消息传出后,油市波动不大。布油处于76.50美元下方,较美股午盘时段的周三收盘水平跌约0.2%。
lg
...
金融界
06-19 07:47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盘后涨超5%,GENIUS法案参议院通过
go
lg
...
商Circle(股票代码:CRCL)在
美
股
盘
后
交易中上涨超5%,报157美元,接近其6月5日IPO发行价31美元的五倍。Circle发行的USDC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市场份额约24%,仅次于Tether的USDT。X平台数据显示,Circle股价自上市以来累计上涨近400%,反映市场对其在稳定币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监管利好的乐观预期。Ark Invest于6月16日减持Circle股票,套现约5170万美元,但此举未阻挡股价上行趋势。Circle首席执行官Jeremy Allaire表示:“稳定币尚未迎来‘iPhone时刻’,但监管清晰将加速其主流化。” GENIUS法案参议院通过 美国参议院于6月17日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通过《GENIUS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标志着美国首次为稳定币设立联邦监管框架。该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持有100%美元或高流动性资产储备,市值超500亿美元的发行人需接受年度审计,并对外国发行人(如Tether)施加合规要求。法案由参议员Bill Hagerty(共和党)发起,得到16名民主党人支持,打破了此前5月8日49票未达60票的僵局。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反对法案,称其“为特朗普的加密腐败敞开大门”,但未能阻止通过。法案现将提交众议院审议,众议院正在推进类似法案《STABLE Act》。 法案名称 监管机构 核心要求 现状 GENIUS Act 财政部、联邦储备 全额储备、审计、反洗钱 参议院通过,待众议院审议 STABLE Act 美联储、OCC等 分权监管、禁止收益型稳定币 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审议中 稳定币市场影响 《GENIUS法案》的通过为稳定币市场注入了强心剂,预计将吸引更多机构资金进入。天风证券预测,2025年2月全球稳定币供应量达2140亿美元,链上活跃地址超3000万。花旗银行更乐观,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1.6-3.7万亿美元。法案增强了USDC等合规稳定币的竞争力,可能削弱Tether(USDT)市场份额,因其需满足更严格的美国监管要求。Circle股价的盘后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其合规优势的认可。德意志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达28万亿美元,已超Visa和万事达卡总和,凸显其在跨境支付中的潜力。 然而,法案对非金融科技巨头(如Meta、X)发行稳定币设限,需经稳定币认证审查委员会(SCRC)批准,旨在降低金融系统风险。此举可能限制市场竞争,但利好Circle等专注加密领域的发行人。 未来展望与挑战 《GENIUS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在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中的重要一步,可能巩固美元在数字资产领域的霸主地位。参议员Hagerty表示:“法案将增强美元全球需求并保持美国在区块链创新中的领先地位。”然而,法案仍需众议院通过,且两院需协调版本差异,预计最快2025年底生效。反对者如Warren警告,法案漏洞可能助长洗钱和金融不稳定,尤其对外国发行人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监管较宽松。去中心化金融(DeFi)社区也对算法稳定币的临时禁令表示不满,认为其扼杀创新。 Circle作为合规先锋,预计将受益于监管红利,但需应对Tether的竞争和全球监管碎片化挑战。香港近期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可能吸引部分发行人转移,分散美国市场增长潜力。 编辑总结 Circle股价盘后上涨超5%至157美元,反映市场对《GENIUS法案》参议院通过的乐观情绪。该法案为稳定币提供了清晰监管框架,利好Circle的USDC等合规资产,预计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至万亿级别。然而,法案的众议院审议、外国发行人监管漏洞及DeFi创新限制仍是不确定因素。Circle需利用其合规优势,应对全球竞争和政策风险,以巩固稳定币「第一股」的地位。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通过《GENIUS法案》,Circle股价盘后涨超5%至157美元。 2025年6月5日:Circle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31美元,首日收涨超100%,估值达300亿美元。 2025年5月19日:参议院以66-32票通过GENIUS法案程序性投票,克服60票门槛,为最终通过铺平道路。 2025年5月8日:GENIUS法案首次投票以49票未达60票,民主党全票反对,法案受阻。 2025年3月10日:Tether增持10亿美元美债,强化USDT储备,应对美国监管压力。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Yesha Yadav,范德堡大学法学教授,2025年6月17日:GENIUS法案的通过是加密市场主流化的分水岭,将吸引传统金融机构进入稳定币领域。 Nic Puckrin,Coin Bureau创始人,2025年6月13日:法案将打破USDT和USDC的稳定币双寡头格局,增强市场竞争并降低支付成本。 Elizabeth Warren,参议员,2025年6月17日:法案未能解决特朗普的利益冲突问题,可能放大金融系统风险。 Dante Disparte,Circle首席战略官,2025年5月5日:GENIUS法案将确保美国在数字货币竞赛中获胜,巩固美元全球地位。 Ji Kim,Crypto Council for Innovation代理CEO,2025年5月19日:法案为稳定币创新提供了清晰框架,是美国金融领导力的关键一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19 00:11
Lululemon首季收入增7%达24亿美元,中金下调评级至中性,目标价降至280.49美元
go
lg
...
业绩公布影响,Lululemon股价在
美
股
盘
后
交易中下跌0.8%,报317.86美元(参考Yahoo Finance数据)。全球运动服饰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2200亿美元(参考Statista数据),但Lululemon面临关税不确定性、美国市场复苏缓慢及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中金因此下调其评级至“中性”,目标价下调13%至280.49美元。 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 Lululemon 2026财年首季收入增长7%,达24亿美元,低于2025财年同期10%的增速(22.5亿美元)。净利润3亿美元,同比下滑2%,主要受营销费用增加和供应链成本上升影响。分地区看,美国市场收入占比约60%,同比增长5%,但同店销售增长仅1.5%,低于2025财年同期的3%;中国市场收入增长12%,贡献约15%的总收入,但增速较2025财年的18%放缓。Lululemon首席执行官Calvin McDonald在6月5日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在北美市场的数字化战略和会员计划持续推进,中国市场的品牌活动将进一步深化。”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库存水平优化至12.5亿美元,同比下降8%。以下为Lululemon与主要竞争对手的财务对比: 公司 首季收入(亿美元) 收入同比 净利润(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 Lululemon (LULU) 24 +7% 3 -2% Nike (NKE) 130 +4% 12 -5% Adidas (ADS) 60 +8% 4.5 +10% 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Lululemon面临三大主要风险。首先,关税不确定性对成本构成压力。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潜在的进口关税政策可能推高供应链成本,压缩毛利率(2026财年首季毛利率为58%,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其次,美国同店销售增长放缓至1.5%,反映消费者对高端运动服饰的支出意愿下降,特别是在通胀压力下。Lululemon首席财务官Meghan Frank在6月5日财报会上表示:“我们通过促销和会员优惠刺激需求,但美国市场复苏仍需时间。”最后,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安踏(2020.HK)和李宁(2331.HK)等本地品牌通过价格优势和本地化设计抢占市场份额。安踏2024年报显示,其FILA品牌收入增长15%,对Lululemon的中高端定位构成威胁。 风险因素 影响 Lululemon应对措施 关税不确定性 供应链成本上升,毛利率承压 优化全球供应链,增加本地化生产 美国同店销售放缓 收入增长动能减弱 加大数字化营销,优化会员计划 中国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受本地品牌挤压 加强品牌活动,拓展二三线城市 中金评级与预测调整 中金公司基于Lululemon首季业绩和市场环境,将其评级从“跑赢大市”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下调13%至280.49美元,较当前股价317.86美元低约12%。中金预计2026财年和2027财年净利润分别下调3%,至18亿美元和19亿美元,反映关税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中金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Lululemon的品牌溢价和会员生态为其提供了增长韧性,但短期内美国市场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中国市场竞争压力可能限制估值上行空间。”此外,中金建议投资者关注Lululemon在二三线城市的门店扩张和数字化转型进展,以评估其长期增长潜力。 指标 调整前 调整后 变化 目标价(美元) 322.39 280.49 -13% 2026财年净利润(亿美元) 18.54 18 -3% 2027财年净利润(亿美元) 19.57 19 -3% 编辑总结 Lululemon 2026财年首季业绩显示其在全球运动服饰市场仍具竞争力,收入增长7%反映品牌韧性,但净利润下滑和同店销售放缓暴露了增长压力。关税不确定性、美国市场复苏乏力及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是主要挑战,促使中金下调评级和目标价。Lululemon通过数字化营销和供应链优化积极应对,但短期内估值上行空间有限。投资者需关注其在新兴市场的扩张表现及关税政策对成本的实际影响,谨慎评估投资机会与风险。 2025年大事件 2025年6月5日:Lululemon公布2026财年首季业绩,收入24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3亿美元,同比下滑2%,股价盘后下跌0.8%。 2025年5月20日:美国政府讨论对进口服饰加征10%关税,Lululemon等品牌供应链成本压力上升,股价盘中下跌2.5%。 2025年4月15日:Lululemon宣布在中国新增50家门店,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市场对其增长潜力反应积极,股价上涨3%。 2025年3月10日:安踏发布2024年报,FILA品牌收入增长15%,市场份额提升,Lululemon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2025年6月9日,Morgan Stanley分析师Kimberly Greenberger:Lululemon首季业绩符合预期,但美国同店销售增长放缓反映消费疲软,建议投资者关注其数字化战略的执行效果。 2025年6月8日,Goldman Sachs分析师Brooke Roach:中国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关税不确定性可能限制Lululemon的毛利率,目标价调整至290美元,建议谨慎投资。 2025年67日,JPMorgan分析师Matthew Boss:Lululemon的会员生态和品牌溢价为其提供了增长韧性,但短期内美国市场复苏的不确定性可能拖累股价表现。 2025年6月6日,Barclays分析师Adrienne Yih:Lululemon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扩张和品牌活动有望提振长期增长,但需警惕本地品牌的竞争压力。 2025年6月5日,Citi分析师Paul Lejuez:Lululemon的供应链优化和库存管理表现优异,但高估值使其对宏观经济波动敏感,建议观望至美国市场复苏更明朗。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10 00:10
美股太空概念股盘后异动:维珍银河飙升25%,马斯克回应特朗普威胁退役龙飞船
go
lg
...
USStock.com 报道,6月5日
美
股
盘
后
交易时段,太空概念股表现抢眼,维珍银河(SPCE)股价飙升超25%,收于3.13美元,盘中一度触及4.07美元高点,反映市场对其太空旅游前景的乐观情绪。Rocket Lab(RKLB)涨超5%,报26.45美元,延续近期因强劲财报和商业合同带来的涨势。相比之下,特斯拉(TSLA)续跌超2%,收于284.683美元,受到马斯克与特朗普矛盾升级的拖累。Destiny Tech100(DXYZ)下跌近4%,报37.5美元,反映市场对其持仓SpaceX估值的担忧。以下为主要太空概念股表现对比: 公司 股票代码 盘后涨跌幅 收盘价(美元) 市值(亿美元) 维珍银河 SPCE +25.15% 3.13 1.42 Rocket Lab RKLB +5.07% 26.45 133.49 特斯拉 TSLA -2.14% 284.683 11495.59 Destiny Tech100 DXYZ -3.98% 37.5 4.64 维珍银河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其近期宣布的太空旅游航班计划,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增加商业飞行频次。而Rocket Lab则因其Q3营收同比增长55%及800万美元军工合同的利好消息,持续受到投资者追捧。特斯拉和Destiny Tech100的下跌则与马斯克近期政治风波密切相关。 马斯克回应特朗普合同威胁 埃隆·马斯克在6月6日通过X平台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取消SpaceX政府合同的威胁,称:“鉴于总统关于取消我公司政府合同的声明,SpaceX将立即开始退役其‘龙飞船’。”此言论引发市场震动,特斯拉股价盘后进一步承压。马斯克近期因领导“政府效率部”(DOGE)与特朗普政府产生摩擦,其削减政府支出的激进举措触及部分利益集团,导致矛盾升级。马斯克在4月30日曾表示:“通过削减政府开支,美国政府已节省1600亿美元。”但其政治参与也使其商业帝国受到波及,特斯拉利润下降71%,股价年内回落近30%。 特朗普则在5月30日表示:“马斯克为政府服务是临时的,他将回归商界。”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可能意在削弱马斯克在政府中的影响力,同时为其他航天企业释放市场空间。然而,马斯克的强硬回应显示其对SpaceX核心业务的信心,市场对其后续动作高度关注。 SpaceX龙飞船退役影响 龙飞船是SpaceX的核心航天器,自2012年起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货运及载人服务,2024年9月更完成首次商业太空行走。马斯克宣布退役龙飞船,意味着SpaceX将暂停为NASA提供相关服务,可能导致国际空间站补给和宇航员运输出现空缺。X平台上,@mainroadly评论:“NASA莫名被砸,接下来用什么补给太空站?”反映了市场对NASA替代方案的担忧。 SpaceX的决定可能加速其下一代“星舰”项目,星舰被设计为可完全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成本较龙飞船更低。分析人士预计,星舰最早2026年投入商业运营,可能填补龙飞船退役后的市场空白。但短期内,NASA可能转向波音的Starliner飞船或其他竞争对手,如Rocket Lab的Neutron火箭,增加后者市场机会。以下为龙飞船与星舰的对比: 航天器 开发公司 首次发射 主要用途 重复使用性 龙飞船 SpaceX 2010年 货运、载人 部分重复使用 星舰 SpaceX 2023年 货运、载人、深空探索 完全重复使用 太空行业投资前景 尽管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引发市场波动,太空经济仍被视为长期增长领域。哈佛商业评论指出,2019年太空经济收入达366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维珍银河和Rocket Lab的上涨反映了投资者对太空旅游和卫星发射服务的信心。Rocket Lab近期与商业卫星运营商的多次发射合同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而维珍银河则因其低成本太空旅游模式吸引散户关注。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股价波动更多受到马斯克政治风险的拖累。Piper Sandler分析师Alexander Potter表示:“特斯拉的上涨将取决于其自动驾驶软件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进展。”若马斯克回归商界专注特斯拉,其股价或有望反弹。Destiny Tech100因持有SpaceX约38%的资产,受龙飞船退役消息影响较大,但长期仍受益于SpaceX的星舰项目和星链网络的扩展。 编辑总结 太空概念股的盘后异动反映了市场对行业前景的乐观与对政治风险的敏感。维珍银河和Rocket Lab凭借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合同进展,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而特斯拉和Destiny Tech100则因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承压。SpaceX退役龙飞船的决定短期内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但其星舰项目或为行业带来新机遇。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技术进展,平衡短期风险与长期潜力。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5日:马斯克宣布SpaceX将退役龙飞船,回应特朗普取消政府合同的威胁,引发太空概念股剧烈波动。 2025年4月30日: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称马斯克将回归商界,暗示其政府效率部角色结束,特斯拉股价短暂回升。 2025年3月27日: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特斯拉股价大跌,汽车股普遍承压。 2025年1月21日: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裁撤首席多元化官员执行委员会,引发争议,特斯拉成为华尔街焦点。 专家点评 2025年6月6日,Morgan Stanley分析师Adam Jonas表示:“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可能短期内拖累特斯拉和SpaceX相关资产,但SpaceX的星舰项目仍是长期投资亮点,预计2026年商业化将重塑太空经济格局。” 来源:Morgan Stanley研究报告 2025年6月5日,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评论:“维珍银河的上涨反映了太空旅游的巨大潜力,但其盈利能力仍需验证。Rocket Lab的合同进展使其成为太空发射领域的黑马。” 来源:Wedbush市场分析 2025年5月30日,Piper Sandler分析师Alexander Potter指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马斯克若专注商界,特斯拉有望在2025年交付196万辆汽车。” 来源:Piper Sandler报告 2025年5月15日,Goldman Sachs分析师Mark Delaney表示:“Rocket Lab的Neutron火箭合同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将超40%。” 来源:Goldman Sachs研究 2025年4月20日,Barclays分析师Tom Narayan称:“Destiny Tech100对SpaceX的高敞口使其波动性较大,但星链网络的全球扩展为其提供了长期增长空间。” 来源:Barclays投资简讯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07 00:11
特朗普马斯克互掐,特斯拉空头爆赚40亿!闹剧现反转,多头已就绪
go
lg
...
X龙飞船执行政府的太空任务。 6月5日
美
股
盘
后
,特斯拉股价持续拉升,一度上涨8%,随后涨幅收窄至5%左右。 【特斯拉盘后股价走势,来源:TradingView】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6-06 14:28
业绩中规中矩,万亿博通怕是遇到“坎”了!
go
lg
...
昨晚,
美
股
盘
后
,博通公布了2025财年二季报,截止5月4日的三个月成绩单。 与分析师预期相比,博通二季报略超预期: 其中,二季度营收150亿,分析师预期149.6亿;调整后每股收益1.58美元,分析师预期1.56美元。 业绩指引方面,博通预计三季度营收158亿,分析师预期157亿。 中规中矩的财报发布后,博通盘后股价下跌4.2%: $博通(AVGO)$ 在本次财报发布前,博通股价涨势如虹,一口气从4月低点时的138美元涨到财报前的265美元,近乎翻倍,且屡创历史新高! 如今,二季报及业绩指引没有太多惊喜,投资者用脚投票也就不难理解了。 具体来看,博通二季度营收1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增速较此前明显回落,主要是博通收购Vmware已超一年,并购带来的高增长已经消退,完全靠内生增长驱动: 分业务看,半导体解决方案营收84.08亿美元,略超管理层给出的84亿指引,同比增长16.7%,增速较此前明显提速,主要是AI半导体营收大增46%,传统半导体营收40亿,同比下滑5%,收入接近谷底;基础设施软件业务营收66亿,同比增长24.8%,增速较此前明显回落,一方面是收购Vmware已超一年,同比基数提升,转向内生增长;另一方面原有的客户已经大部分从永久许可证模式全面转向订阅模式,可挖掘空间已不大: 盈利能力方面,博通二季度毛利率恢复至68%,逐渐走出巨额并购带来的盈利洼地,略超分析师预期: 展望三季度,博通预计整体营收在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分析师预期157亿。其中,半导体解决方案收入预计在91亿,同比增长25%,AI半导体预计为51亿,同比增长60%,增速较二季度加速;预计基础设施软件业务营收67亿,同比增长16%。 预计三季度毛利率将环比下降约1.3个百分点,主要是定制化芯片收入占比提升,但毛利率低于其他业务。预计三季度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至少为66%。 从二季度及三季度指引来看,博通都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惊喜,加上此前股价连创历史新高,估值处于高位,财报发布后股价下跌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比于传统半导体及基础设施软件业务外,市场最关注的就是AI半导体业务了。 二季度由于大客户谷歌 TPU 产品代际切换的影响,同比增速只有46%,但随着TPUv6 量产增加,下半年AI业务将加速。 在业绩电话会上,管理层预计2025财年的AI半导体收入增长率将持续到2026财年,并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加速增长,主要是推理需求增长。 虽然AI业务的发展符合预期,但并未给市场注入新的乐观信号,加上博通2026财年利润下的市盈率超过30倍,接下来的股价恐怕要震荡一段时间了。
lg
...
老虎证券
06-06 11:57
Lululemon:“小黑裤 “又崩了?高估值是原罪!
go
lg
...
时间 2025 年 6 月 6 日上午
美
股
盘
后
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截止 2025 年 3 月),虽然收入上勉强过关,但由于公司加大了费用投放,使得无论是核心经营利润还是净利润都小幅不及市场预期,公司股价暴跌 22% 以上,具体来看核心信息: 1、利润端不及市场预期。25Q1Lululemon 实现营收 2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7.3%,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也落在了公司上季度的指引上限,属于预期内的低增速。但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公司主动加大了费用投放,虽然毛利符合预期,但最终净利率回落至 13.3%,处于近 3 年来最低水平。 2、高增的国际市场降速。分地区看,作为 Lululemon 的大本营市场,北美地区同比增长 3.2%,趋势上和 24 年增速基本持平,再结合电话会信息,一季度客单价有所提升,说明销量下滑是北美地区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中国地区同比增长 19%,趋势上较前两年 35% 以上的高增速明显放缓,海豚君推测和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北美地区 Lululemon 第一大竞争对手 Alo Yoga 入华,和公司客群重合度极高)以及二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整体消费水平达不到一线城市的水准有关。除中国地区以外的其他市场同比增长 18.5%,增速也明显下滑,但这也侧面印证了 Lululemon 业绩放缓和宏观经济承压有一定关系。 3、男装表现不好。从品类上看,25Q1 女装实现营收 15.4 亿元,同比增长 7%,在核心品类瑜伽裤渗透率有限的情况下女装增速放缓在预期之内,从预期差的角度,由于公司近 2 年大力投入资源发展男装业务,但从结果上看在占比本来就低的前提下男装仅同比增长 8%,在总体业务的占比也并没有提升,因此海豚君认为 Lululemon 的男装业务表现并不好。 4、门店开店速度放缓。截至 25Q1,公司全球门店总数达 770 家,环比净新增 3 家。结合公司去年年底对 2025 年的开店规划,计划全球新开 40-45 家,一季度的开店节奏明显较慢,海豚君推测一季度公司的重心在于针对现有门店进行升级,试图通过 “小店改大店 “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店效,从各渠道增速看,线下直营门店仅同比增长 7.7%,首次滑落至个位数增长,电商增速保持平稳。 5、促销减少,客单价回升,但费用投放增加。根据电话会信息,去年年底 Lululemon 新推出的高客单价品类 Daydrift 高腰长裤系列在 Q1 表现较好,叠加促销场景减少,Q1 公司毛利率达到 58.3%,同比提升 0.6%。但费用投放上,由于竞争的加剧,公司主动加大了营销上的费用投放试图吸引新客群,费用率提升使得核心经营利润&净利润均不及市场预期。 6、公司下调了全年的经营利润率指引。从指引上看,虽然全年营收端的指引不变,但Lululemon 对经营利润率的指引从同比下降 100 个基点提升至 160 个基点,核心担忧在于 4 月开始生效的关税会对公司的供应链成本造成冲击。 7、财务核心信息概览 海豚君整体观点: 单从公司 Q1 的各项整体财务指标来看,除了费用投放小幅超出了市场预期外,整体的业绩其实属于预期内的放缓。但从市场的反应看,海豚君认为盘后暴跌 22%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 Lululemon 成长性逻辑受损,进入低速增长期后所面临的估值的下修。 此外,虽然由于 4 月开始关税落地的影响,公司下调了全年利润端的指引,但纵观美国所有运动鞋服品牌,无论是 GAP,Nike 还是 UA(安德玛),大部分生产环节都在东南亚、中国的代工厂完成,因此都在财报中提到了关税对自身盈利能力的冲击,属于行业的共性风险,但从历史的经验看,关税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是阶段性的,因此海豚君这里更关心的是 Lululemon 自身的成长性问题。 海豚君在LULULEMON:一条黑裤而已,凭什么杀出血路? 分析过 Lululemon 过去的成功是建立在挖掘女性练习瑜伽时的 “痛点”,并通过极致的面料科技驱动的产品力,差异化切入瑜伽裤这个细分赛道,并享受到了作为开创瑜伽裤品类的 “吃螃蟹第一人 “所带来的行业红利基础上。 但聚焦细分赛道的品牌完成了从 0-1,增长至细分赛道龙头后,在 1 到 N 的过程中必须寻找新的增长驱动,一般来说,增长驱动要么来自横向扩品类,要么来自国际化扩市场,Lululemon 这里显然选择了两条腿走路。 但从扩品类的角度看,男装作为公司押注的第二增长曲线,这次的业绩再次说明男装业务并没有起色,反而增速 “沦落 “到和女装基本持平,这种表现市场也一定会给予惩罚性杀估值,这也是海豚君真正担心的点。 纵观各运动服饰品牌的成长历程,无论是 LULU 的瑜伽裤,还是 UA 的紧身衣,HOKA 的厚底鞋,从单一品类出发,真正想要通过跨品类做出第二增长曲线不是一件易事,原因在于除了类似于 “小黑裤 “这种面料的革命性创新外,想通过一般的面料创新、功能需求扭转消费者原有的品牌心智并不容易。 最后,从估值上看,尽管经过了盘前 22% 的暴跌,当前对应 2025 年仍然有接近 17x,与海豚君测算的未来 3 年单个位数的增长相比估值水平仍然偏高,尽管海豚君承认 Lululemon 的小黑裤能打,通过独特的社群营销,客户粘性要比普通的运动服饰公司更强,可以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但如果留够安全边际,海豚君建议回落至 15x 左右,对应股价 285 左右再考虑入手。 一、投资逻辑框架梳理 根据公司的披露口径,Lululemon 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女装、男装、其他三个业务,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项业务以便后文展开深入分析。 女装:公司业绩支柱。Lululemon 的女装业务从品牌创立至今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当前收入占比仍超 60%。从 Lululemon 女装的产品线上看,已形成了以瑜伽裤为核心,卫衣、外套、T 恤等品类为辅的产品矩阵,并根据面料的不同覆盖了室内运动&日常休闲场景的基本款。 男装:起步晚,第二增长曲线。Lululemon 从 2013 年开始进军男装业务,产品的思路照搬女装的成功密码,从面料入手,主打舒适 + 时尚。由于男装基数较低,近年来增速高于女装业务,管理层 2022 年在 5 年增长规划中提出要在 2026 年实现男装业务翻倍。 其他:高利润率的补充业务。LULU 的其他业务包括鞋类,运动配件,Lululemon 工作室等(健身体验平台),相较于男装&女装虽然体量小,但利润率&增速都要更高。其中鞋类业务是 Lululemon2022 年新开辟的赛道,管理层较为重视,但当前体量较小,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收入端如期降速,利润不及市场预期 25Q1Lululemon 实现营收 2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7.3%,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落在了公司上季度的指引上限,属于预期内的低增速。但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公司主动加大了费用投放,虽然毛利符合预期,但最终净利率回落至 13.3%,处于近 3 年来最低水平。 二、“第二增长曲线 “依然萎靡? 从品类上看,女装同比增长 7%,符合预期。核心品类瑜伽裤上,还是老问题,一方面面临 Alo Yoga、Vuori 等竞品的冲击,另一方面,部分北美年轻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转向平价仿品,在北美地区的渗透率面临瓶颈。 但根据电话会信息,好的层面在于 Lululemon 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设计和商品部门协同性提升),新品迭代速度基本恢复了平常水平,去年年底公司的新品 Daydrift 高腰长裤休闲系列和运动款 Glow Up 系列消费者反馈积极,但结合渠道调研信息来看整体新品的渗透率仍然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1Q25 男装实现营收 5.5 亿元,同比增长 8%,和女装增速差不多。男装作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一季度在北京开出了亚太首家男装独立店,并把其他普通门店的陈列调整为男女装区域各占 50%(此前男装区域仅占 30% 左右)。营销上也加大力度,持续签约多位男性体育大使(如高尔夫球手李旻宇、NBA 球员 Jordan Clarkson) 但从结果上看在占比本来就低的前提下男装仅同比增长 8%,在总体业务的占比也并没有提升,因此海豚君认为 Lululemon 的男装业务表现并不好。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目前 Lululemon 的男装没有一款类似于 “小黑裤” 的爆款单品,更多还是女装品牌力的外溢。 此外,公司新开辟的鞋类业务(包含在其他品类)当前体量仍然较小,虽然部分新品(休闲鞋 Cityverse、跑鞋 Beyondfeel)消费者反响还不错,但对整体业绩贡献并不大。 三、国际市场也 “掉链子了 “? 分地区看,一季度北美地区同比增长 3.2%,属于预期内的低增速。公司把北美地区增速放缓归结为宏观压力使美国消费者更加谨慎,减少非必需支出,但海豚君认为核心因素还是在于 Lululemon 的核心品类——瑜伽裤在北美地区的核心人群已基本完成渗透,而第二曲线 男装也没有撑起来。 25Q1 中国区同比增长 19%,趋势上较前两年 35% 以上的高增速明显放缓,海豚君推测和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北美地区 Lululemon 第一大竞争对手 Alo Yoga 入华,和公司客群重合度极高)以及二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整体消费水平达不到一线城市的水准有关说明。 结合 Lululemon 近两年在中国的动作,一方面加速进军二线及以下城市拓店,另一方面也逐渐放弃不降价原则,对部分产品打折促销,虽然短期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公司的业绩,但潜在的风险在于公司的品牌调性可能会受损。 除中国地区以外的其他市场同比增长 18.5%,增速也明显下滑。尽管如此,海豚君认为国际化扩张仍然是 Lululemon 当前的最佳选择,相较于扩品类,通过已有的具备强产品力的小黑裤进驻更多国际市场提升份额显然要更加轻松。 四、开店节奏放缓,注重店效提升 截至 25Q1,公司全球门店总数达 770 家,环比净新增 3 家。结合公司去年年底对 2025 年的开店规划,计划全球新开 40-45 家,一季度的开店节奏明显较慢,海豚君推测一季度公司的重心在于针对现有门店进行升级,试图通过 “小店改大店 “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店效。 从同店营收增速看,虽然各地区的同店营收增速均下滑,但明显可以看到中国地区下滑速度要更快,直接从 20% 以上掉到了个位数增长。 除了在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外,由于 Lululemon 进驻中国也有近 10 年时间,在一线城市基本已经趋于饱和,目前正加大力度向下线市场开店,因此海豚君推测可能和瑜伽裤在中国消费者的渗透率也接近瓶颈期有关。 五、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小幅提升 根据电话会信息,去年年底 Lululemon 新推出的高客单价品类 Daydrift 高腰长裤系列在 Q1 表现较好,叠加促销场景减少,Q1 公司毛利率达到 58.3%,同比提升 0.6%。 但由于关税从 4 月开始生效,而 Lululemon 在亚洲的各大生产基地包括柬埔寨,越南,印尼征税高达 40% 以上,供应链成本抬升自然会拉低公司的毛利率,因此,从全年维度看,毛利率大概率会呈现前高后低。 六、费用投放加大,利润端不及预期 费用投放上,由于竞争的加剧,公司主动加大了营销上的费用投放试图吸引新客群,费用率提升使得核心经营利润&净利润均小幅不及市场预期。 结合电话会信息,从去年年底公司指引的角度出发,2025 年公司预计提升营销费用率 0.5%-1%,因此从预期差的角度来说销售费用投放加大带动费用率走高在预期之内。
lg
...
海豚投研
06-06 10:37
博通:ASIC 增速 “失灵”,万亿 ASIC 故事遇 “坑” or 迎 “机”?
go
lg
...
US) 北京时间 6 月 6 日凌晨,
美
股
盘
后
发布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截至 2025 年 4 月): 1.整体业绩:博通 (AVGO.O) 本季度实现 1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符合市场预期(149.5 亿美元),同比增长主要来自于 AI 业务的增长和 VMware 的并表整合。公司本季度毛利率 68%,整合毛利率更高的 VMware 业务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的逐步提升。 2.半导体业务:本季度实现 84 亿美元,环比增长 2 亿美元,其中 AI 业务贡献了主要增量。具体来看: ①AI 业务:44 亿美元,环比增长 3 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AI 业务的环比增长放缓,主要是受大客户谷歌 TPU 产品代际切换的影响。而随着 TPUv6 量产增加,AI 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增长加快,公司预期下季度 AI 业务收入 51 亿美元,环增提升至 7 亿美元。 ②非 AI 业务:40 亿美元,略有下滑。从各下游来看,虽然企业存储、宽带业务等环比有所增长,但无线、工业等业务仍在继续下滑。 3.基础设施软件:本季度实现 66 亿美元,环比下滑 1 亿美元。受 VMware 并购整合及收费模式调整的影响(从永久许可证模式全面转向订阅模式),公司软件业务过去一年持续增长,然而在本季度首次出现下滑。软件业务未来仍将受益 VMware 订阅模式的提升,但高增长的阶段已经告一段落。 4.经营费用端:本季度核心经营费用(研发费用 + 销售及管理费用)37.7 亿美元,环比增加 5.7 亿美元,核心经营费用率在 25% 左右。公司在并购 VMware 后,致力于对经营费用端的压缩整合,而本季度再次提升,主要是受公司增加了股权激励的影响。若剔除股权激励的影响,公司本季度的核心经营费用为 22 亿美元,环比增长 1.3 亿美元,公司加大了对 AI 半导体的研发投入。 5.博通业绩指引:2025 财年第三季度预期收入 158 亿美元左右,市场预期(157 亿美元),公司预期 2025 财年第三季度的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为 66%。其中 AI 业务有望继续增长至 51 亿美元。 海豚君整体观点:中规中矩,未见明显亮点 博通 AVGO 本季度收入端表现符合预期,环比微增。增量主要来自于半导体的 AI 业务,而软件业务及 VMware 保持相对平稳。公司的核心利润环比有所回落,主要是公司在本季度增加了股权激励等相关费用。若剔除该影响,公司本次财报基本符合预期表现。 具体来看,市场对博通 AVGO 关注的重心是 AI 业务和 VMware,这两部分也贡献了过去一年的主要增量: 1)VMware 的并购整合:基本告一段落。具体可以,从业绩端影响和债务端影响的两个视角来看: ①对业绩的影响:在收入方面,公司并购 VMware 完成已经一年以上,而订阅收费的转化率已经超过 60%。而本季度的软件业务环比出现下滑,更意味着并购整合带来的高增长阶段已经过去;在经营费用方面,在完成收购后,公司也着手对核心费用进行压缩。而在剔除股权激励等影响后,公司核心经营费用(研发费用 + 销售及管理费用)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 21-22 亿美元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②对债务端的影响:海豚君引入了债务偿还指标(Total Debt/LTM Adjusted EBITDA),经测算公司该指标在本季度进一步下降至 2.5。而公司过往每次的收购并表都发生在指标回落至 2 附近的时候,随着该指标的持续下滑,海豚君认为本次收购 VMware 对公司债务端的影响也基本完成消化; 2)AI 业务:随着 VMware 的影响逐步弱化,那么 AI 业务的表现就更是焦点。公司本季度 AI 业务实现 44 亿美元收入,符合市场预期。由于 AI 业务代表成长性看点,市场更关注于环比层面的表现。 公司 AI 业务本季度环比增长仅有 3 亿美元,环增明显收窄(近三个季度 4 亿-5 亿-3 亿),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大客户谷歌 TPU 处于产品代际切换的阶段。而随着下半年 TPUv6 的量产,公司 AI 业务的增长有望再次提速。公司预期下季度 AI 业务收入为 51 亿美元,环比增长达到 7 亿美元。 当前公司的 AI 收入中计算和网络收入的占比大约是 6:4 的关系。随着定制 ASIC 的量产出货,未来计算收入占比将继续提升,因而 AI 收入也具备明显的产品驱动属性,公司客户情况和产品节奏将是相对重要的关注点。 ①从客户情况看:博通在 ASIC 领域的客户情况相当健康,公司已经与 7 个客户开展定制 ASIC 的业务合作,其中包括谷歌、meta、字节跳动、OpenAI、软银及其他两位新客户。 目前公司的 AI 收入主要是由谷歌、Meta 和字节跳动三家来贡献,而随着 OpenAI 和软银产品在 2026 年量产,预计将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量。 ②当前大客户的产品节奏:谷歌、Meta 和字节跳动三家的 ASIC 定制芯片已经实现量产,其中谷歌贡献了当前 AI 业务中的大部分收入,这主要是基于公司与谷歌之间的长期合作。其中谷歌 TPUv6 量产的增加,也将贡献公司下半年 AI 业务的主要增量。而进入 2026 年,谷歌 TPUv7、Meta 3nm 新品以及 OpenAI 和软银的产品,都能给公司 AI 业务带来相对持续的增长预期。 由于谷歌贡献了当前 AI 业务绝大部分的收入,因而谷歌 TPUv7 的情况也是市场关注的。虽然博通 AVGO 也遭遇了联发科的竞争,但对谷歌 TPUv7 的单子担忧不大。结合行业面情况,海豚君预期谷歌的 TPU v7 仍会推出 v7p 和 v7e 两个版本。其中 v7p 仍交由博通设计,v7e 版本则由 Google 团队设计 ASIC die,搭配联发科 I/O 解决方案。虽然谷歌连同联发科做了 e 系列的产品,但核心 p 系列的产品仍全部交给博通。 从谷歌的角度,引入联发科能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提升自研能力。但当前对博通的冲击相对较小,核心产品仍需要博通来完成。 【备注:Google 提供过不同版本的 TPU,通常区分为 “e” 系列(专注于效率和推理,运行预训练模型)和 “p” 系列(专注于训练大型模型的原始性能)。】 结合下季度指引看,公司预期下季度收入 158 亿美元,环比增长 8 亿美元,其中 AI 业务环比增长加快,符合市场对 TPUv6 放量增长的预期,并没有给出更多超预期的亮点。结合公司当前 1.2 万亿美元的市值来看,对应公司 2026 财年预期税后核心经营利润(收入 +23%,毛利率-1pct,税率 14%)大约为 33 倍 PE。 整体来看,博通 AVGO 的本次财报中规中矩,而公司当前股价中已经包含了市场对谷歌 TPU 量产以及 2026 年新品的增长预期。股价的进一步突破,仍需要公司在客户及产品方面和 AI 预期方面给出更多超预期的表现。 点评持续更新中...... PS:财报相关更详细的图表数据及具体内容,会在后续更新,欢迎持续关注本次财报的点评内容~
lg
...
海豚投研
06-06 10:17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8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鲍威尔说了什么?!现货黄金较高位回落近60美元、跌破3650美元
lg
...
中国下令禁买英伟达AI芯片!美联储马上宣布降息,黄金3700等待方向
lg
...
中美贸易突发消息!金融时报:中国禁止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AI芯片
lg
...
【美股收评】 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引发市场波动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小盘股结束低迷期
lg
...
美联储批准降息25个基点,并预计今年还将有两次降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