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华自科技:7月23日进行路演,包括知名机构明汯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实机电后,新增锂电智能装备业务,类属新
能源
板块。精实机电自 2000 年开始涉足锂电行业,2008 年开始与消费类电池的生产企业TL 合作,2012 年开始给 CTL做动力电池设备,主要聚焦化成分容检测物流在内的后段设备,主要客户包括 CTL、赣锋、欣旺达、鹏辉等头部锂电厂商。锂电业务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2020 年底至 2021 年,锂电业务市场爆发,公司新接订单超 20 亿元;2022 年至 2024 年,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订单明显下滑;去年 12 月以来,受益于新一轮锂电设备更新迭代周期,新增订单明显增加,至目前已新签订单近十亿元,预计下半年还会陆续有订单落地。展望未来,总体我们认为很难再现 2021 年那样爆发式增长,但由于产线技术迭代,效率提升需求等,订单将持续保持稳定,预计每年会在 10 亿元左右。海外市场方面,我们一方面持续跟进头部企业在海外建厂的需求,另一方面依托公司水利水电国际市场基础,通过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多渠道宣传等方式独立对接海外客户,目前已成功拓展欧洲市场并获得当地电池企业产线订单。技术与资质上,容量一体机、堆垛机已通过欧盟 CE 认证,分容机与堆垛机也进入 UL认证颁证阶段,还完成“天车夹爪机械手” 等多项 PCT 国际专利申请及国际商标注册。问:请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最新的进展如何?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就化成分容这一块的话,我们知道最大的差别在压力要增大,请增大的参数现在大概是什么范围?答:国内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固态产线仍处于试验阶段,正处于技术设计衔接等前期筹备环节,离量产还有一定距离。固态电池后段工艺与传统电池的差异没有前中段变化显著,主要体现为参数的调整、性能的适配。针对固态电池高温高压的需求,公司正在研发高温夹具,压力等级从 3-5 吨提升至 60-80 吨。子公司精实机电的固态电池热压夹具具有三大核心特点采用首创传导结构,可在电芯化成拘束过程中实现压力均匀传导,保障电芯受力一致性;通过独特层板加热方式及智能监控系统,精准控制温度,有效避免充放电过程中因能量转换导致的温度失衡,提升工艺稳定性;导电板支持 X、Y 轴自动调节,能灵活适配兼容范围内的各类产品,且可实现一键换型,大幅提升生产切换效率。问:您觉得在固态电池设备需求量升的阶段,公司真正的竞争力是什么?答:从化成分容段设备技术本身来讲,精实机电能做到的技术,我们的友商也能做到,但从头部企业多年的选择可以看出,公司的设备经得住头部企业长期验证,以稳定、安全、高效的性能持续满足客户对安全、高精度、高效率生产的核心需求;另一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化成分容电源系统,在高馈效率、高精度与高可靠性上表现突出,充放电精度实现电压±1mv、电流万分之二,优于行业(电压±3mv、电流万分之五)。问:请您梳理下公司水电业务的相关情况,公司会不会参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相关建设?答:从市场份额角度,公司最突出的业务确实是水电领域,公司在全球中小型水电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领先,凭借中小型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领先技术与市场优势,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控制设备制造基地。上市初期,受益于国家对水利水电增效扩容、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相关政策,公司水利水电自动化控制设备控制系统占营业收入约 60%。近几年,受行业周期影响及风电、光伏、储能、锂电设备等业务大幅增长,水利水电的业务占比相应缩小,总体占营收 10%左右。目前,海外水电项目也有暖的趋势。最近备受关注的雅下水电工程,公司一直在跟进。过去,公司在西藏参与了加达、吉太河、当巴、新荣、边坝、洛隆县、丁青县等多个水电站及输变电项目的建设与更新改造;在重大工程领域,参与了三峡电站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国家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等重点工程的提水站、泵站项目。这些项目中,公司所涉及的自动化控制设备、配电设备,以及闸门、油汽水等辅助控制设备,均属于公司主营业务范畴。雅下水电站建设周期长达 10 余年,不只是水电工程,其配套的饮水工程,环保工程,以及相关的多能互补,“水风光储”等业务领域,预计会形成更大的市场规模。基于已有的业务基础,公司还是有很多参与机会的,目前我们已经在积极地对接。问:请公司预计雅下水电工程什么时候开始招标,什么时候能够开始投运?答:我们估计会比较快,因为启动一项工程会涉及到很多附属工程建设,不只是水电站,所有的建设都会用到电,只要用涉及用电、配电环节,华自都可以介入,但最终能落地多少订单或者什么时候能转化为收入,需等情况更明朗一些才能判断,我们期待能从中获得更多机会与受益。 华自科技(300490)主营业务:“新
能源
”和“环保”两大业务板块,为新
能源
、环保等领域用户提供核心软硬件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 华自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34亿元,同比下降56.76%;归母净利润-7168.45万元,同比下降2217.45%;扣非净利润-7423.39万元,同比下降9243.87%;负债率65.26%,投资收益223.0万元,财务费用1122.85万元,毛利率11.15%。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7-24 12:07
半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加速,全市场规模最大电池ETF(159755)盘中涨超2%,近1周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go
lg
...
025年7月24日 10:54,国证新
能源
车电池指数(980032)强势上涨1.72%,成分股华友钴业(603799)上涨6.58%,厦门钨业(600549)上涨4.69%,杉杉股份(600884)上涨4.67%,天华新能(300390),比亚迪(002594)等个股跟涨。电池ETF(159755)盘中涨超2%。 流动性方面,电池ETF盘中换手1.49%,成交5981.43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3日,电池ETF近1周日均成交1.79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规模方面,电池ETF近1周规模增长7556.85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额方面,电池ETF近2周份额增长16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前2。 截至7月23日,电池ETF近1年净值上涨41.00%。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23日,电池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63%,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5.7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00%。 电池ETF紧密跟踪国证新
能源
车电池指数,国证新
能源
车电池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中新
能源
车电池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证新
能源
车电池指数(980032)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亿纬锂能(300014)、三花智控(002050)、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业(002460)、国轩高科(002074)、格林美(002340)、先导智能(300450)、欣旺达(30020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51%。 消息面方面,近期上海时的科技获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价值10亿美元的350架E20eVTOL订单,孚能科技作为独家电池供应商向其供应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此外,豪鹏科技近期推出新一代超高安全性“软甲固电”产品,已获头部移动电源客户批量订单,预计未来将会更广泛应用于对安全性有极限要求的诸多场景。 东方证券认为,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场景日益丰富,订单有望率先放量。全固态电池实现规模化应用之前,大幅降低电解液用量的半/准固态电池是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的有效技术方案。半固态电池的放量将加速固态电池供应链的成熟。同时,半固态电池放量将带动有关材料产销规模放大,加速材料的规模化降本过程,为全固态电池创造成熟供应链基础。 电池ETF(159755):紧密跟踪国证新
能源
车电池指数,国证新
能源
车电池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中新
能源
车电池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场外联接(A:013179;C:01318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4 11:48
场内ETF资金动态:昨日日经ETF上涨
go
lg
...
6904 0.81 561790 现代
能源
-2.29 0.58 0.4993 1.15 159241 航空TH -2.07 3.99 3.5067 1.14 从成交量上来看,2025年07月23日成交量最大的是香港证券(513090),成交量为11688.92万份。排名靠前的恒生互联(513330)、恒指科技(513180)、HK创新药(513120),成交量分别为11003.48万份、7476.18万份、6522.00万份。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成交量(万份) 净申购金额(万) 涨跌幅(%) 收盘价 513090 香港证券 11688.92 3.78 2.89 2.24 513330 恒生互联 11003.48 -0.31 3.86 0.54 513180 恒指科技 7476.18 0.00 2.65 0.77 513120 HK创新药 6522.00 0.03 -0.07 1.35 513130 恒生科技 6385.53 -1.51 2.42 0.76 513060 恒生医疗 5320.35 -2.37 0.16 0.64 588000 科创50 4582.05 -5.22 0.47 1.07 512050 A500E 3870.81 0.00 -0.30 1.01 159792 互联网 3777.76 5.99 2.49 0.95 159352 A500基金 3491.28 1.87 -0.19 1.06 512880 证券ETF 3275.87 -4.11 0.84 1.20 159351 A500中证 3229.01 0.96 -0.10 1.03 563360 A500基金 3125.62 2.52 -0.09 1.08 512170 医疗ETF 2964.00 -0.93 1.14 0.35 159740 恒生科技 2818.19 -0.49 2.56 0.76 从成交金额上来看,2025年07月23日成交额最大的是香港证券(513090),交易金额261.47亿元。排名靠前的HK创新药(513120)、恒生互联(513330)、恒指科技(513180),成交额分别为88.60亿元、58.65亿元、57.44亿元。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交易金额(亿) 净申购金额(万) 涨跌幅(%) 收盘价 513090 香港证券 261.47 3.78 2.89 2.24 513120 HK创新药 88.60 0.03 -0.07 1.35 513330 恒生互联 58.65 -0.31 3.86 0.54 513180 恒指科技 57.44 0.00 2.65 0.77 588000 科创50 49.28 -5.22 0.47 1.07 513130 恒生科技 48.28 -1.51 2.42 0.76 510300 300ETF 41.88 4.91 -0.05 4.20 512880 证券ETF 39.46 -4.11 0.84 1.20 512050 A500E 39.40 0.00 -0.30 1.01 159352 A500基金 37.14 1.87 -0.19 1.06 159792 互联网 35.60 5.99 2.49 0.95 513060 恒生医疗 34.48 -2.37 0.16 0.64 563360 A500基金 33.81 2.52 -0.09 1.08 159351 A500中证 33.52 0.96 -0.10 1.03 513050 中概互联 30.82 -7.41 3.28 1.48 细分到资金流动情况上来看,2025年07月23日净申购金额最大的为500ETF (510500),当日净申购金额为8.68亿元。排名靠前的A500E(159361)、港股非银(513750)、互联网(159792),申购金额为7.86亿元、6.16亿元、5.99亿元。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净申购金额(亿) 涨跌幅(%) 收盘价 流通份额(亿) 510500 500ETF 8.68 -0.35 6.27 190.65 159361 A500E 7.86 -0.19 1.04 160.31 513750 港股非银 6.16 1.93 1.64 58.38 159792 互联网 5.99 2.49 0.95 607.40 510300 300ETF 4.91 -0.05 4.20 924.23 512100 1000ETF 4.81 -0.37 2.67 252.59 159852 软件ETF 4.43 0.24 0.83 58.65 515210 钢铁ETF 3.92 -0.49 1.41 22.74 513090 香港证券 3.78 2.89 2.24 77.11 512710 军工龙头 3.62 -1.99 0.69 195.28 512070 证券保险 3.31 1.53 0.86 104.24 159870 化工ETF 2.88 -0.80 0.62 45.81 563880 A500添富 2.80 -0.47 1.05 47.69 563360 A500基金 2.52 -0.09 1.08 172.49 588080 科创板50 2.36 0.38 1.05 627.92 资金流出方面,2025年07月23日净赎回金额最多的是中概互联(513050),赎回金额7.41亿元。排名靠前的科创50 (588000)、50ETF (510050)、创业板(159915),赎回金额分别为5.22亿元、4.57亿元、4.16亿元。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净赎回金额(亿) 涨跌幅(%) 收盘价 流通份额(亿) 513050 中概互联 7.41 3.28 1.48 241.17 588000 科创50 5.22 0.47 1.07 828.79 510050 50ETF 4.57 0.24 2.92 580.61 159915 创业板 4.16 -0.09 2.29 378.73 512880 证券ETF 4.11 0.84 1.20 281.99 159949 创业板50 3.91 0.00 1.04 238.76 159353 景顺A500 3.74 -0.10 1.03 95.00 560510 中证A500 3.02 -0.20 1.01 47.90 512800 银行ETF 2.70 0.58 0.87 164.14 512890 红利低波 2.62 0.25 1.22 180.87 513060 恒生医疗 2.37 0.16 0.64 122.58 563800 A500龙头 2.17 -0.10 1.02 164.81 588200 科创芯片 2.14 1.17 1.55 199.99 512480 半导体 1.84 0.68 1.04 252.41 159217 港创新药 1.78 -0.20 1.47 36.59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lg
...
金融界
07-24 11:48
华夏基金-ETF投资机会:反内卷稳增长,这些方向或可持续受益
go
lg
...
9日头版“金社平”文章等,批判光伏、新
能源
汽车等行业“价格战”,呼吁破除内卷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指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025年7月18日工信部表示,计划实施新一轮石化、有色金属、新
能源
、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本次工信部再提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了政策目标为调整行业结构、推动供给侧优化和淘汰落后产能,有望引领行业有序发展。从“反内卷”逻辑正不断由点到面、全面开花。在强政策预期刺激下,短期内市场情绪显著改善并推动商品价格大幅回升,带动相关行业指数显著修复。 (2)本轮“反内卷”重点领域梳理 相比2016年的供给侧去产能,主要涉及工业上游领域的供需错配,并通过棚改增加需求实现了政策目标。本轮“反内卷”行业覆盖面更广,供需不平衡更加复杂,最终形成了传统行业“需求不足型”问题以及新兴行业的“供给扩张型”问题并存的局面,有限市场需求之下企业开始“卷价格”。其中重点领域梳理如下: 1)石化:2022年以来,化工行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压力,受新产能投放、产品价格震荡下行,目前盈利承压影响,行业库存整体上升,利润水平较低。在“反内卷”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2)有色金属:加工行业是利润承压的重灾区域,如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2018-2024年我国铜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在70-85%之间浮动,截至2025年7月TC/RC分别为-43美元/干吨、-4.3美分/磅,行业持续亏损,行业内卷进一步加剧。 3)汽车:传统燃油车与新
能源
汽车之间的产能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油车产销量及盈利率大幅下降,新
能源
汽车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较高。同时随着新
能源
车内部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价格内卷进一步增强。 4)锂电:同新
能源
车行业类似,锂电行业的内卷主要体现在低价竞争,是前几年行业产能激进扩张留下的后遗症。锂电池产业板块104家上市公司中,去年有65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超60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 5)光伏:受欧美贸易壁垒影响外需收缩,叠加国内补贴退坡,导致市场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加剧,进而使得产品价格持续回落,企业普遍亏损。2023年开始,光伏相关产品价格持续回落,今年6月末价格约为2023年年初的20%,并且2024年光伏头部企业库存出现大幅增长。 6)钢铁:在房地产多年持续下行后,钢铁供需或已经在逐步出清。钢铁企业固定成本较高,被迫增加产量降低平均成本,这进一步压低了钢材价格。钢材库存绝对值处于低位,但是因为终端销售偏弱,产成品库存周转天数仍处于高位。当前黑色金属冶炼业产成品库存周转天数约为16天,处于2018-2025年以来90%分位数位置,高于均值约1.2个标准差,仍然偏高。 7)建筑建材:自房地产进入下行通道,对建筑材料需求疲弱,行业需求以“基建托底”为主。需求偏弱下,建筑建材价格持续回落,产能利用率也处于低位。 (3)短期淘汰落后产能或短期限产,建设长期系统性改革机制。 从短期看,淘汰落后产能或短期限产等措施有利于减少供给,扩大内需政策则会增加需求,两项政策会形成一股合力改善供需结构,推高商品价格,提升企业利润,这是市场做多的主要逻辑。截至今年6月,中国PPI已连续33个月下跌,通过推动“反内卷”竞争综合治理以及重点行业的稳增长,扭转工业领域的价格下行趋势。例如国家要把新
能源
这一新兴产业链托起来,但新
能源
产业链现在面临供给太大和需求不足的问题,那么解决方案就是:先缩减新
能源
产业链的供给,再提高新
能源
的需求,但是因为新老
能源
有替代关系,所以就也一定会缩减传统
能源
煤的供给。 从长期看,“反内卷”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非短期策略,既需要在维持相对平衡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产能出清,又需要通过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当前我国地产、基建等增量需求在逐步减少,或许不足以吸收高增长阶段累积的产能,但仍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安排,令投资需求放缓过程更加平滑,同时有序出清落后产能的同时也要严控增量。“反内卷”本质上是系统性改革的过程,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是一个长期任务,即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三、重点产品: 1、石化ETF(159731)及其联接基金(017855/017856):跟踪中证石化产业指数(H11057.CSI),该指数由中证800指数样本股中的石化产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产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成份股主要集中在申万二级行业中的炼化及贸易(28.9%)、化学制品(22.8%)、农化制品(19.1%)和化学原料(7.5%)。 2、有色金属ETF基金(516650)及其联接指数(016707/016708/021534):跟踪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指数(000811.CSI),反映沪深两市细分有色产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走势,该指数从有色金属及采矿等细分产业中挑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成份股主要集中在申万二级行业中的工业金属(51.7%)、贵金属(16.3%)、小金属(15.2%)和
能源
金属(11.7%)。 3、新
能源
车ETF(515030)及其联接基金(013013/013014/024629):跟踪中证新
能源
汽车指数(399976.SZ),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
能源
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
能源
汽车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成份股主要集中在申万二级行业中的电池(47.7%)、乘用车(14.2%)、
能源
金属(11.6%)和自动化设备(9.7%) 4、新
能源
ETF基金(516850)及其联接基金(017571/017572):跟踪中证新
能源
指数(399808.SZ),指数选取沪深市场中涉及可再生
能源
生产、新
能源
应用、新
能源
存储以及新
能源
交互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新
能源
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成份股主要集中在申万二级行业中的电池(32.2%)、光伏设备(30.6%)、电力(13.7%)和
能源
金属(8.1%)。 5、创业板新
能源
ETF华夏(159368):跟踪创业板新
能源
指数(399266.SZ),选取在创业板上市的、业务涉及新
能源
或新
能源
汽车产业的公司作为样本,在选样方法上,除日均成交额、总市值等指标外,还加入研发投入占比、营收增速等考量,旨在选取板块绩优公司,指数汇集行业龙头,前十大成分股囊括了创业板上新
能源
相关板块的优质标的。成份股主要集中在申万二级行业中的电池(48%)、光伏设备(21.2%)和自动化设备(16.1%)。 6、自由现金流ETF(159201)及其联接基金(023917/023918):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980092.CNI),反映沪深北交易所自由现金流水平较高且稳定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价格变化情况。成份股主要集中在申万二级行业中的白色家电(17.3%)、工业金属(13%)、乘用车(10.2%)和油气开采(9.8%)。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4 11:28
业内人士称拟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光伏ETF基金(516180)涨超1.0%
go
lg
...
29)、正泰电器(601877)、晶科
能源
(688223)、晶澳科技(002459)、德业股份(60511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4 11:18
美日貿易協議落地提振日股
go
lg
...
內容涉及汽車關稅調整、大規模對美投資、
能源
合作等多個層面,對兩國經濟關係的深化具有重要意義。此舉不僅激發了日本金融市場的強烈反應,也使日本股市創下一年來新高,反映出投資者對這一協議的積極預期。 日經225指數在消息公佈後的首個交易日大幅拉升,漲幅一度逼近3%,突破41,000點大關。其中,汽車板塊表現尤為亮眼,豐田、本田、日產等大型製造商股價集體飆升,成為市場上漲的主引擎。分析指出,日美雙方就汽車關稅達成共識,美國將原本施加於日本車輛的25%關稅下調至15%,為日本出口型企業帶來實質利好。這一利好不僅改善了企業利潤前景,也向市場傳遞了雙方合作意願增強的積極信號。 日本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開啟新合作框架 根據白宮和日本官方消息,此次貿易協議的一大亮點是日本承諾將在美國投資高達5500億美元,涵蓋基礎設施、
能源
、製造業等多個關鍵領域。這不僅為美國帶來潛在的就業機會與資本流入,也體現出兩國在全球產業鏈重構背景下加強經濟合作的共識。 協議明確日本企業將在美國本土擴建生產基地,推動汽車、半導體及工業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本地化生產。同時,日本還將在阿拉斯加地區與美方合作開展液化天然氣(LNG)專案,該計畫是美國政府近年來重點推動的
能源
出口戰略的一部分。通過構建LNG供應鏈,美日雙方不僅可實現
能源安全
互補,也在地緣政治格局下穩固彼此的戰略夥伴關係。此外,協議還包括放寬日本市場對美農產品的准入門檻。這一安排為美方農業利益團體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也被視為特朗普政府推動出口導向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政壇風雲變幻,石破茂政府處境微妙 就在協議宣佈之際,日本國內政治格局也發生重大變化。執政聯盟在近期的參議院選舉中遭遇挫敗,失去了對上議院的主導地位,首相石破茂的執政基礎遭遇挑戰。這使得外界普遍將此次貿易協議視為石破政府鞏固政權的關鍵砝碼。 儘管面對媒體的質詢,石破茂選擇謹慎回應,表示尚需全面瞭解協議內容後再對其政治影響作出判斷,但其團隊已將協議視為推動內政穩定與外交突破的關鍵節點。石破茂政府正計畫在評估當前局勢後,與執政黨高層召開閉門會議,研判下一步策略,包括是否重組內閣或進行政策調整。值得注意的是,石破茂在公開場合強調,日本在半導體、
能源
、鋼鐵、造船及汽車等戰略領域將加大對美投資,以此深化與美方的供應鏈融合,提升國家經濟安全。 特朗普意圖重塑全球經濟版圖 此次與日本達成的貿易協議,是特朗普政府在其“貿易優先”戰略下最新的一項重大成果。此前,美國已分別與英國、越南、印尼等國家簽署或達成初步貿易安排,旨在通過雙邊協定逐步替代多邊貿易體系,並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特朗普本人則在社交平臺上強調,美日協議堪稱“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協議之一”,聲稱其中“90%的收益將流向美國”。此外,特朗普透露,歐盟談判代表團即將赴華盛頓,參與新一輪貿易磋商,顯示其在8月1日最後期限前加速推進全球貿易議程的決心。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美國與日本正式達成涵蓋汽車關稅調整和
能源
合作的廣泛貿易協議,激發日本股市大幅上漲。 日本承諾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重點發展基礎設施和液化天然氣專案。 日本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失利,石破政府借貿易協議尋求政權穩定和內政外交突破。 特朗普政府將此協議視為貿易優先戰略的重要成果,推動全球貿易議程加速展開。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美日貿易協議 #日本股市 #石破茂政府 #特朗普戰略
lg
...
MonetaMarkets亿汇
07-24 11:10
稀有金属ETF(562800)连续6日上涨,成分股中科三环、金钼股份10cm涨停
go
lg
...
有限、开采难度大且供给弹性不足,同时新
能源
、半导体、军工等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叠加区域政治致供应链波动及中国对钨、锑、稀土等实施出口管制,内外价差拉大,供需矛盾加剧。在资源稀缺性持续凸显、需求结构升级及政策调控下,未来小金属价格有望延续上行趋势,具备资源储量优势、技术壁垒及合规出口渠道的企业将持续受益。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盐湖股份、北方稀土、洛阳钼业、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中国稀土、西部超导、中矿资源、厦门钨业,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07%。 场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稀有金属ETF联接基金(014111)参与稀有金属板块投资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4 10:47
特斯拉的 “送命题”: 有 AI 的星辰大海,造车拉胯还重要吗?
go
lg
...
per的换新版上市涨价所带动的。 而在
能源
业务上,本季度
能源
业务收入28亿,低于预期仍然主要受关税拖累,但该影响已经基本被定价,而在服务业务上,本季度表现不错,二季度30.5亿的服务收入,环比上行4亿,主要由于超充桩的继续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量。 1.2 卖车毛利率终于开始回暖! 每次业绩,比收入更为重磅,以及财报时候真正增量信息一直都是汽车毛利率表现。 汽车毛利率终于从上季度卖车最烂时期爬出来了,整体汽车毛利率从上季度16.2%回升到本季度17.2%,而最核心的去碳积分卖车毛利率反而是一个大超预期的状态(实际15.5%VS市场预期13.3%)! 而在其他业务中,储能业务毛利率反而是呈现一个超预期的状态,因为其实特斯拉
能源
业务使用的LFP电池主要来自中国,受到关税影响较大,但实际毛利率表现仍然还是要超出预期的,可能由于特斯拉本身对LFP电池有一定的囤积,再加上Megapack的出货量占比有所提升,但后续这块业务仍然会受到关税不确定性的拖累,所以特斯拉也表示开始今年在美国本土自造LFP电池以抵御关税冲击。 而服务业务本季度毛利率5.4%,反而环比上季度还有所上行,也表现不错,主要由于特斯拉超充网继续扩张带动的毛利率上行,抵消了二手车业务的负面拖累。 二. 卖车基本面二季度开始转好 作为每个季度最最重要观测指标,汽车毛利率重要到不能再重要,尤其是当前特斯拉现有车型老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看清楚汽车毛利率的真实情况,海豚君分别拆出了剔碳积分的汽车销售毛利率、汽车租赁毛利率,以及汽车业务整体毛利率。 由于汽车租赁业务体量小,而且毛利率稳定,汽车整体的毛利率又是两个综合而言来的,拆这么仔细,主要是为了观察剔碳积分的汽车销售毛利率。 二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剔碳积分和租赁)15%,超出市场预期13.3%,终于走出了一季度卖车最差的低谷,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海豚君认为这个表现主要由于二季度的Model Y Juniper上市的定价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卖车单价所拉动,同时本季度也没有一季度的停产和爬坡对固定摊折成本的负面影响,反而有销量环比改善带来的规模效应的释放。 我们从单车经济角度具体拆分一下: 2.2 卖车单价在Model Y Juniper换新后终于开始上行! 从卖车的单价端来看,二季度,特斯拉每卖一辆车的收入(不含碳积分与汽车租赁销售)是4.18万美元,环比提升了1800美元,而市场预期的卖车单价还是呈现环比下滑的状态,上行的核心原因是由于Model Y Juniper换新后开始涨价,对冲了融资促销等激励措施,以及本季度销售结构中车型结构中Model Y占比提高,在地区销售中售价更低的中国区占比下滑,带动本季度卖车基本面本季度表现相对强劲。 ① 对于现有车型的价格调整: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起售价高于旧版Model Y车型,对卖车单价有正面影响 a. 美国:Model Y Jniper上市涨价 美国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起售价5.99万美元,新款Model Y的起售价要高于旧款,同时还提高了Model S/X的售价。 虽然二季度特斯拉为Model Y也提供了1.99%的融资激励活动,同时对旧款Model Y车主提供了2000美元的置换补贴,但涨价对冲了融资活动的负面影响。 b. 中国:在中国,Model Y Juniper的起售价也相比老款Model Y上涨了3%左右。 在贷款政策方面,刚上新就对Model Y推出了5年0息贷款,同时Model 3全系推出限时8000元保险补贴,后驱 / 长续航版叠加 5年0息政策。 c. 欧洲地区:二季度特斯拉在欧洲对model Y不同版本的车型有涨价也有降价; ② 车型结构方面:相对利好,因为二季度Model Y的销量占比提高,同时美国车型的占比在上升 a. 车型结构中:由于Model Y Juniper的上市,本季度的Model Y占比环比上季度有所提升(一季度Model Y Juniper上市进行停产,二季度无该因素影响)。 b. 分地区占比来看:本季度售价更高的美国和其他地区占比提升,也拉高了卖车单价。 ③ FSD业务:FSD目前尚未迭代到下一代,还尚未看到大幅超额确认的催化剂出现,这部分收入的大额增长仍然需要特斯拉FSD技术的大幅迭代,以及在欧洲和中国的落地来实现。 2.3 卖车成本端上涨主要由于关税影响 说完单车价格方面,再反过来说单车成本。而通常来说,特斯拉降本源于四个维度——1)销量释放的规模稀释、产能的充分利用;2)技术降本;3)电池原材料的自然降本;4)政府补贴,具体来看: 海豚君把单车成本拆成单车折旧和单车可变成本,二季度的单车经济账是这样的: 1)单车折旧效应:单车摊折成本环比在下滑 本季度单车折旧额3700美元,绝对值上环比下滑了600美元, 而单车摊折成本率也从上季度10.7% 环比下滑2个百分点至本季度9%,海豚君认为单车折旧额本季度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投产成本上:不再有第一季度因闲置产能和其他与爬坡相关的成本带来的大部分利润率阻力(新款Model Y停产和爬坡的阻力。 b) 规模效应环比改善:二季度特斯拉卖车销量38.4万辆,环比一季度33.7万辆提升约14%,走出一季度卖车低谷,规模效应也在环比改善。 2)单车可变成本:受到关税影响,有所上行 本季度单车可变成本3.22万美元,环比上行1000美元,仍然主要受到关税影响(二季度关税成本增加3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体现在本季度卖车可变成本上,相当于负面拖累卖车成本520美元) 3)汽车毛利率在卖车单价回升,以及单车折旧成本下行,终于开始有所回升: 最终,由于本季度单车摊折成本下降,但单车可变成本有所上行,最后本季度卖车毛利率15%(去碳积分),终于走出了一季度的卖车低谷期 ,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 三. 特斯拉2025年造车基本面如何演进? 3.1 二季度交付量高出市场预期,但已经被打入股价预期中 二季度特斯拉实际交付38.4万辆,实际交付量要高出卖方预期的38万辆,以及海豚君看到的买方预期36万辆,而高于预期主要由于美国市场以及其他地区销量的超预期。分地区来看: 而分地区来看: ① 中国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区的零售销量和市占率在二季度都在环比下滑,由于新
能源
汽车竞争过于激烈,即使特斯拉刚对换新版的Model Y推出了免息优惠政策,但相比于中国同行的新车推出速度,竞争力明显不够,市占率也在持续下滑。 ② 美国市场:特斯拉在美国区的销量和市占率在二季度都在环比回升,由于大美丽法案已经确定,对新
能源
汽车的联邦税收抵免7500美元补贴将于2025年9月30日终止,即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暂停,所以美国市场出现了IRA到期前的提前消费。 ③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特斯拉的表现也相对一般,之前一季度受到了马斯克的政治活动引发的品牌价值损伤,这对欧洲影响尤为显著,因为企业车队买家占欧洲销量比例较高。 ④ 其他市场:其他市场本季度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亚洲市场(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的联合发力。 3.2 短期卖车基本面仍存在逆风,Model 2.5要延迟量产和推出 对于特斯拉卖车来说,新廉价版车型“Model 2.5”仍然是最核心的变量,而其生产和交付进度对特斯拉今年卖车基本面至关重要,虽然反复被传出被取消,但此次业绩会再次确认了这款车型是会继续推出的,只是量产进度上又延迟了一个季度左右,四季度才推出。 在此次电话会议上,特斯拉提到因优先保障IRA补贴到期前的交付(优先保障北美市场,赶在IRA政策到期前最大化现有车型的生产),Model 2.5量产又再次被推出到下季度,在四季度的时候在推出。 而目前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销量预期都在165万辆 ( 一季度财报前市场预期还在180万辆),而买方预计可能已经下滑到160万辆甚至以下(同比2024年179万辆还要下滑20万辆),主要由于上半年特斯拉现有车型表现一般,而今年销量增量主力其实主要都在这款Model 2.5车型上,预计Model Y六座版可能贡献的增量还是相对有限。 而在地区上美国大美丽法案对于7500美元IRA补贴将于9月30日终止,虽然三季度预计美国需求可能一定程度会被提前释放,但四季度美国地区的销量在补贴退坡后,现有车型的下滑趋势一定不可避免,所以极度依赖这款廉价Model 2.5的量产和上市进度。 而在毛利率上,排放法规调整会使监管积分在之后季度持续呈现下滑趋势,而关税成本对卖车的影响也会在后续季度影响完全显现,也可能会导致毛利率短期继续呈现承压趋势。 而此次Model 2.5的量产和推出计划再次推迟,可能仍然会导致整体2025年卖车销量预期出现进一步下调,后续仍需要密切关注这款车型的具体量产爬坡进度。 (注:市场之前对Model 2.5上市时间的预期:美国最先上市,欧洲8月上市,中国2025年末才发布,难以在四季度前形成规模性交付,此次Model 2.5再次交付延后)。 四. 但相比卖车基本面更重要的是,Robotaxi/FSD和Optimus的星辰大海 对于特斯拉来说,目前的股价走势(330美元)已经和造车基本面的关联度相对较小,而投资者真正的压铸是在特斯拉的星辰大海业务:Robotaxi/FSD和Optimum上, 所以这两块业务的实质性进展,和下一代的进程,以及马斯克的规划落地时间尤为重要,而这两个叙事在今年年末以及明年年初可能都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短期叙事逻辑无法证伪: ① Robotaxi/ FSD业务上: a. Robotaxi上: 目前仍按照原计划进行,6月已经在美国德州正式启动,首批20台未经特殊改装的Model Y已经投入小范围的试运营。 虽然目前在实际的路测表现上仍然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海豚君仍然认为,这本质上还是端到端路线的固有缺陷,但在能跑通商业模式(特斯拉目前端到端路线的整体成本更低,以及技术路线的泛化强,可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和地区)上仍然相比Waymo这种路线上可能性要高出很多。 而特斯拉之前的计划是预计年底推广至美国多个城市 (通用化端到端算法支持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目标是在几个月内达到1000辆Robotaxi,同时在地理范围内向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安东尼奥扩展,而按照特斯拉之前的规划, 预计明年下半年对报表端开始贡献显著影响。 此次业绩会对这部分业务规划基本不变,特斯拉正在推进旧金山,内华达等多地监管审批,目标年底覆盖美国约一般人口,服务区域和车型将呈现超指数级增长。 b. FSD业务上:时间拐点大概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年初实现下一代突破 目前特斯拉FSD(面向乘用车的智驾)仍然基于V13的软件版本和HW4.0的硬件,而市场仍然非常期待特斯拉的下一代智驾版本的大更新,也是智驾端的再一次大的飞跃(参考特斯拉V12/V13版本直接切换到端到端路线,带来性能的大幅跃升): 市场仍然在期待软件端的FSD 14.0版本以及硬件端的HW5.0版本, 而HW 5.0(最新叫AI 5)版本的硬件算力预计达到了2000+ TOPS以上,而相对于现有模型,其支持的FSD 14.0版本的模型参数将达到现在数倍,预计其性能表现会再次跃升一个台阶,从而带动FSD渗透率的提升,以及Robotaxi的继续扩展。 在进度方面,根据调研,目前计划是2025年四季度开始推V14 alpha版内部测试,2026年一季度正式推出V14正式版,马斯克也在2025年股东大会中表示““HW 5.0 + V14 是通向L5的最后一块拼图,2026年特斯拉车主可在车内睡觉。” ② Optimus业务上:2025年年末及2026年年初Gen 3首次开始量产 按照特斯拉在一季度电话会中的规划,2025年底会有数千台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投入试用,有信心在 4-5 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 100 万台,预计在 2029 年或 2030 年达成这一目标。 而此次业绩会增量信息提到Gen 3.0版本设计完善,3个月内推出原型机,明年量产,目标4年实现年产100万台,进度基本也和之前规划一致。 根据调研,而Optimus预计在2025年10月AI DAY推出Gen-3代完整功能,Gen-3版本相比Gen-2版本实现了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继续降本(成本降幅预计达1.65万美元),而在生产规划上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小批量试产,以及在2026年三季度开始大规模量产,所以这个量产和发布的拐点可能同样也在四季度到来。 三、支出端:仍然在为AI的星辰大海狂投 特斯拉本季度研发开支和销售费用又在继续加大,研发费用15.9亿,高于市场预期13.4亿,仍然由于AI智能化投入以及新车系研发投入加大,而销售与行政费用本季度13.7亿,超出预期12.7亿,主要由于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营销投入。 最后由于毛利率端的超预期,抵消了经营费用端的上行,整体经营利润本季度9亿,环比提升2亿,经营利润率4.1%,同样环比上行了2个百分点。 而在自由现金流方面,本季度运营现金流由于基本面的转好有所上行,但资本开支上仍然还在为AI业务狂投,本季度资本开支24亿,继续环比上行了9亿! 特斯拉又在德州新增了1.6万块H200 GPU, 使Cortex训练集群达到了6.7万块等效H100的算力水平,仍然在为星辰大海业务大力狂投和买单! 最后虽然本季度的经营现金流环比上行了4亿,但因为资本支出端环比上行9亿,最后自由现金流仍然相比上季度卖车最烂期还要环比下滑了5亿至1.5亿。
lg
...
海豚投研
07-24 10:19
特斯拉 “送命题”: 有 AI 的星辰大海,造车拉胯还重要吗?
go
lg
...
per的换新版上市涨价所带动的。 而在
能源
业务上,本季度
能源
业务收入28亿,低于预期仍然主要受关税拖累,但该影响已经基本被定价,而在服务业务上,本季度表现不错,二季度30.5亿的服务收入,环比上行4亿,主要由于超充桩的继续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量。 1.2 卖车毛利率终于开始回暖! 每次业绩,比收入更为重磅,以及财报时候真正增量信息一直都是汽车毛利率表现。 汽车毛利率终于从上季度卖车最烂时期爬出来了,整体汽车毛利率从上季度16.2%回升到本季度17.2%,而最核心的去碳积分卖车毛利率反而是一个大超预期的状态(实际15.5%VS市场预期13.3%)! 而在其他业务中,储能业务毛利率反而是呈现一个超预期的状态,因为其实特斯拉
能源
业务使用的LFP电池主要来自中国,受到关税影响较大,但实际毛利率表现仍然还是要超出预期的,可能由于特斯拉本身对LFP电池有一定的囤积,再加上Megapack的出货量占比有所提升,但后续这块业务仍然会受到关税不确定性的拖累,所以特斯拉也表示开始今年在美国本土自造LFP电池以抵御关税冲击。 而服务业务本季度毛利率5.4%,反而环比上季度还有所上行,也表现不错,主要由于特斯拉超充网继续扩张带动的毛利率上行,抵消了二手车业务的负面拖累。 二. 卖车基本面二季度开始转好 作为每个季度最最重要观测指标,汽车毛利率重要到不能再重要,尤其是当前特斯拉现有车型老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看清楚汽车毛利率的真实情况,海豚君分别拆出了剔碳积分的汽车销售毛利率、汽车租赁毛利率,以及汽车业务整体毛利率。 由于汽车租赁业务体量小,而且毛利率稳定,汽车整体的毛利率又是两个综合而言来的,拆这么仔细,主要是为了观察剔碳积分的汽车销售毛利率。 二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剔碳积分和租赁)15%,超出市场预期13.3%,终于走出了一季度卖车最差的低谷,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海豚君认为这个表现主要由于二季度的Model Y Juniper上市的定价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卖车单价所拉动,同时本季度也没有一季度的停产和爬坡对固定摊折成本的负面影响,反而有销量环比改善带来的规模效应的释放。 我们从单车经济角度具体拆分一下: 2.2 卖车单价在Model Y Juniper换新后终于开始上行! 从卖车的单价端来看,二季度,特斯拉每卖一辆车的收入(不含碳积分与汽车租赁销售)是4.18万美元,环比提升了1800美元,而市场预期的卖车单价还是呈现环比下滑的状态,上行的核心原因是由于Model Y Juniper换新后开始涨价,对冲了融资促销等激励措施,以及本季度销售结构中车型结构中Model Y占比提高,在地区销售中售价更低的中国区占比下滑,带动本季度卖车基本面本季度表现相对强劲。 ① 对于现有车型的价格调整: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起售价高于旧版Model Y车型,对卖车单价有正面影响 a. 美国:Model Y Jniper上市涨价 美国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起售价5.99万美元,新款Model Y的起售价要高于旧款,同时还提高了Model S/X的售价。 虽然二季度特斯拉为Model Y也提供了1.99%的融资激励活动,同时对旧款Model Y车主提供了2000美元的置换补贴,但涨价对冲了融资活动的负面影响。 b. 中国:在中国,Model Y Juniper的起售价也相比老款Model Y上涨了3%左右。 在贷款政策方面,刚上新就对Model Y推出了5年0息贷款,同时Model 3全系推出限时8000元保险补贴,后驱 / 长续航版叠加 5年0息政策。 c. 欧洲地区:二季度特斯拉在欧洲对model Y不同版本的车型有涨价也有降价; ② 车型结构方面:相对利好,因为二季度Model Y的销量占比提高,同时美国车型的占比在上升 a. 车型结构中:由于Model Y Juniper的上市,本季度的Model Y占比环比上季度有所提升(一季度Model Y Juniper上市进行停产,二季度无该因素影响)。 b. 分地区占比来看:本季度售价更高的美国和其他地区占比提升,也拉高了卖车单价。 ③ FSD业务:FSD目前尚未迭代到下一代,还尚未看到大幅超额确认的催化剂出现,这部分收入的大额增长仍然需要特斯拉FSD技术的大幅迭代,以及在欧洲和中国的落地来实现。 2.3 卖车成本端上涨主要由于关税影响 说完单车价格方面,再反过来说单车成本。而通常来说,特斯拉降本源于四个维度——1)销量释放的规模稀释、产能的充分利用;2)技术降本;3)电池原材料的自然降本;4)政府补贴,具体来看: 海豚君把单车成本拆成单车折旧和单车可变成本,二季度的单车经济账是这样的: 1)单车折旧效应:单车摊折成本环比在下滑 本季度单车折旧额3700美元,绝对值上环比下滑了600美元, 而单车摊折成本率也从上季度10.7% 环比下滑2个百分点至本季度9%,海豚君认为单车折旧额本季度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投产成本上:不再有第一季度因闲置产能和其他与爬坡相关的成本带来的大部分利润率阻力(新款Model Y停产和爬坡的阻力。 b) 规模效应环比改善:二季度特斯拉卖车销量38.4万辆,环比一季度33.7万辆提升约14%,走出一季度卖车低谷,规模效应也在环比改善。 2)单车可变成本:受到关税影响,有所上行 本季度单车可变成本3.22万美元,环比上行1000美元,仍然主要受到关税影响(二季度关税成本增加3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体现在本季度卖车可变成本上,相当于负面拖累卖车成本520美元) 3)汽车毛利率在卖车单价回升,以及单车折旧成本下行,终于开始有所回升: 最终,由于本季度单车摊折成本下降,但单车可变成本有所上行,最后本季度卖车毛利率15%(去碳积分),终于走出了一季度的卖车低谷期 ,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 三. 特斯拉2025年造车基本面如何演进? 3.1 二季度交付量高出市场预期,但已经被打入股价预期中 二季度特斯拉实际交付38.4万辆,实际交付量要高出卖方预期的38万辆,以及海豚君看到的买方预期36万辆,而高于预期主要由于美国市场以及其他地区销量的超预期。分地区来看: 而分地区来看: ① 中国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区的零售销量和市占率在二季度都在环比下滑,由于新
能源
汽车竞争过于激烈,即使特斯拉刚对换新版的Model Y推出了免息优惠政策,但相比于中国同行的新车推出速度,竞争力明显不够,市占率也在持续下滑。 ② 美国市场:特斯拉在美国区的销量和市占率在二季度都在环比回升,由于大美丽法案已经确定,对新
能源
汽车的联邦税收抵免7500美元补贴将于2025年9月30日终止,即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暂停,所以美国市场出现了IRA到期前的提前消费。 ③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特斯拉的表现也相对一般,之前一季度受到了马斯克的政治活动引发的品牌价值损伤,这对欧洲影响尤为显著,因为企业车队买家占欧洲销量比例较高。 ④ 其他市场:其他市场本季度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亚洲市场(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的联合发力。 3.2 短期卖车基本面仍存在逆风,Model 2.5要延迟量产和推出 对于特斯拉卖车来说,新廉价版车型“Model 2.5”仍然是最核心的变量,而其生产和交付进度对特斯拉今年卖车基本面至关重要,虽然反复传出被取消,但此次业绩会再次确认了这款车型是会继续推出的,只是量产进度上又延迟了一个季度左右,四季度才推出。 在此次电话会议上,特斯拉提到因优先保障IRA补贴到期前的交付(优先保障北美市场,赶在IRA政策到期前最大化现有车型的生产),Model 2.5量产又再次被推出到下季度,在四季度的时候在推出。 而目前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销量预期都在165万辆 ( 一季度财报前市场预期还在180万辆),而买方预计可能已经下滑到160万辆甚至以下(同比2024年179万辆还要下滑20万辆),主要由于上半年特斯拉现有车型表现一般,而今年销量增量主力其实主要都在这款Model 2.5车型上,预计Model Y六座版可能贡献的增量还是相对有限。 而在地区上美国大美丽法案对于7500美元IRA补贴将于9月30日终止,虽然三季度预计美国需求可能一定程度会被提前释放,但四季度美国地区的销量在补贴退坡后,现有车型的下滑趋势一定不可避免,所以极度依赖这款廉价Model 2.5的量产和上市进度。 而在毛利率上,排放法规调整会使监管积分在之后季度持续呈现下滑趋势,而关税成本对卖车的影响也会在后续季度影响完全显现,也可能会导致毛利率短期继续呈现承压趋势。 而此次Model 2.5的量产和推出计划再次推迟,可能仍然会导致整体2025年卖车销量预期出现进一步下调,后续仍需要密切关注这款车型的具体量产爬坡进度。 (注:市场之前对Model 2.5上市时间的预期:美国最先上市,欧洲8月上市,中国2025年末才发布,难以在四季度前形成规模性交付,此次Model 2.5再次交付延后)。 四. 但相比卖车基本面更重要的是,Robotaxi/FSD和Optimus的星辰大海 对于特斯拉来说,目前的股价走势(330美元)已经和造车基本面的关联度相对较小,而投资者真正的压铸是在特斯拉的星辰大海业务:Robotaxi/FSD和Optimum上, 所以这两块业务的实质性进展,和下一代的进程,以及马斯克的规划落地时间尤为重要,而这两个叙事在今年年末以及明年年初可能都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短期叙事逻辑无法证伪: ① Robotaxi/ FSD业务上: a. Robotaxi上: 目前仍按照原计划进行,6月已经在美国德州正式启动,首批20台未经特殊改装的Model Y已经投入小范围的试运营。 虽然目前在实际的路测表现上仍然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海豚君仍然认为,这本质上还是端到端路线的固有缺陷,但在能跑通商业模式(特斯拉目前端到端路线的整体成本更低,以及技术路线的泛化强,可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和地区)上仍然相比Waymo这种路线上可能性要高出很多。 而特斯拉之前的计划是预计年底推广至美国多个城市 (通用化端到端算法支持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目标是在几个月内达到1000辆Robotaxi,同时在地理范围内向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安东尼奥扩展,而按照特斯拉之前的规划, 预计明年下半年对报表端开始贡献显著影响。 此次业绩会对这部分业务规划基本不变,特斯拉正在推进旧金山,内华达等多地监管审批,目标年底覆盖美国约一半人口,服务区域和车型将呈现超指数级增长。 b. FSD业务上:时间拐点大概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年初实现下一代突破 目前特斯拉FSD(面向乘用车的智驾)仍然基于V13的软件版本和HW4.0的硬件,而市场仍然非常期待特斯拉的下一代智驾版本的大更新,也是智驾端的再一次大的飞跃(参考特斯拉V12/V13版本直接切换到端到端路线,带来性能的大幅跃升): 市场仍然在期待软件端的FSD 14.0版本以及硬件端的HW5.0版本, 而HW 5.0(最新叫AI 5)版本的硬件算力预计达到了2000+ TOPS以上,而相对于现有模型,其支持的FSD 14.0版本的模型参数将达到现在数倍,预计其性能表现会再次跃升一个台阶,从而带动FSD渗透率的提升,以及Robotaxi的继续扩展。 在进度方面,根据调研,目前计划是2025年四季度开始推V14 alpha版内部测试,2026年一季度正式推出V14正式版,马斯克也在2025年股东大会中表示““HW 5.0 + V14 是通向L5的最后一块拼图,2026年特斯拉车主可在车内睡觉。” ② Optimus业务上:2025年年末及2026年年初Gen 3首次开始量产 按照特斯拉在一季度电话会中的规划,2025年底会有数千台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投入试用,有信心在 4-5 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 100 万台,预计在 2029 年或 2030 年达成这一目标。 而此次业绩会增量信息提到Gen 3.0版本设计完善,3个月内推出原型机,明年量产,目标4年实现年产100万台,进度基本也和之前规划一致。 根据调研,而Optimus预计在2025年10月AI DAY推出Gen-3代完整功能,Gen-3版本相比Gen-2版本实现了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继续降本(成本降幅预计达1.65万美元),而在生产规划上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小批量试产,以及在2026年三季度开始大规模量产,所以这个量产和发布的拐点可能同样也在四季度到来。 三、支出端:仍然在为AI的星辰大海狂投 特斯拉本季度研发开支和销售费用又在继续加大,研发费用15.9亿,高于市场预期13.4亿,仍然由于AI智能化投入以及新车系研发投入加大,而销售与行政费用本季度13.7亿,超出预期12.7亿,主要由于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营销投入。 最后由于毛利率端的超预期,抵消了经营费用端的上行,整体经营利润本季度9亿,环比提升2亿,经营利润率4.1%,同样环比上行了2个百分点。 而在自由现金流方面,本季度运营现金流由于基本面的转好有所上行,但资本开支上仍然还在为AI业务狂投,本季度资本开支24亿,继续环比上行了9亿! 特斯拉又在德州新增了1.6万块H200 GPU, 使Cortex训练集群达到了6.7万块等效H100的算力水平,仍然在为星辰大海业务大力狂投和买单! 最后虽然本季度的经营现金流环比上行了4亿,但因为资本支出端环比上行9亿,最后自由现金流仍然相比上季度卖车最烂期还要环比下滑了5亿至1.5亿。
lg
...
海豚投研
07-24 10:18
科创新材料ETF(588010)涨超1%,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核电及聚变板块或将迎业绩与估值共振
go
lg
...
础。 中信证券指出,7月22日中国聚变
能源
有限公司在沪挂牌成立,中核集团等7家央国企向中国聚变联合投资115亿元。中信证券认为可控核聚变行业长期产业趋势已经明确,政策力度不断强化、融资节奏显著加快、装置建设即将提速,上游零部件企业订单具备高度确定性。考虑项目建设周期,大量三代核电企业业绩有望稳定增长。核电及聚变板块或将迎业绩与估值共振。 规模方面,科创新材料ETF近1周规模增长312.34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截至7月23日,科创新材料ETF近1年净值上涨44.67%。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23日,科创新材料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6.66%,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1.6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43%。截至2025年7月23日,科创新材料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29%。 截至2025年7月18日,科创新材料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15。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7月23日,科创新材料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7%。回撤后修复天数为85天。 费率方面,科创新材料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科创新材料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化工、先进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000689)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沪硅产业(688126)、西部超导(688122)、安集科技(688019)、凯赛生物(688065)、天奈科技(688116)、容百科技(688005)、天岳先进(688234)、厦钨新能(688778)、广钢气体(688548)、航材股份(68856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1%。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科创新材料ETF(588010)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4 10:18
上一页
1
•••
430
431
432
433
43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双方在TikTok协议上取得进展,但仍有工作待完成
lg
...
令人震惊的数字!美股基金单周遭遇431.9亿美元资金撤离,创九个月最大净流出
lg
...
【美股收评】美联储降息支撑市场信心 美国股市延续涨势 科技股分化明显
lg
...
中国需求井喷!瑞士对华黄金出口激增253% 华尔街大佬一致喊话“买黄金”
lg
...
黄金创纪录高位后震荡整理 市场分歧加大 Kitco调查:华尔街更趋谨慎,散户看涨情绪降温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