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AI PC概念股表现活跃 八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go
lg
...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智微智能:携手
英特尔
发布绿色AI一体机,全新绿色低碳一体机,是由Intel携手清华同方、智微智能和TCL华星共同研发设计的杰出成果。 2、思泉新材:公司目前已拥有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人工合成石墨散热片、均热板、热管等较为完整的导热材料产品,应用场景为笔电(含AI PC)等消费电子领域。 3、广合科技:公司AI PC产品已根据客户需求有小批量出货。 4、博敏电子:公司已获得AI PC客户的小批量订单,正在生产交付中。 5、飞荣达:公司一直与微软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AIPC Surface Laptop公司有参与合作。 6、华勤技术:公司笔电业务上已经量产AIPC产品并导入多个客户。 7、龙旗科技: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智能手机、AI PC、汽车电子、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TWS耳机、MR/AR/AI眼镜等。 8、亿道信息:公司携MR、AIPC、游戏笔记本、工业终端等多款新品亮相CES展会。
lg
...
证券之星
07-17 15:47
阿斯麦Q2财报炸裂,股价却暴跌7.41%?2026年增长踩了“急刹车”!
go
lg
...
是其增长核心动能。随着英伟达、台积电、
英特尔等
客户持续扩建AI数据中心,EUV设备需求长线不变。 不过,市场对AI带来的短期订单拉动已计入股价预期。管理层放缓2026年增长预期,意味着市场需要重新评估ASML的“成长天花板”。 六、市场反应剧烈:股价盘后大跌7.41% 尽管周二ASML上涨2.02%,报收于823.02美元),但在财报公布后,ASML盘后股价重挫至762美元,跌幅达7.41%。 投资者显然对“增长不确定性”与“关税潜在冲击”做出情绪性反应。 尤其是:ASML CFO指出,美国关税可能会波及设备和零件,毛利率承压;同时他也担忧其他国家的对等反制;此前已传出
英特尔
推迟在德国、波兰的新厂计划,也将影响ASML的订单节奏。 结语 | 财报好≠股价涨,市场更在意“未来有多确定” 阿斯麦当前仍是AI芯片制造链的“卡脖子”技术霸主,技术护城河深不可测。然而这份财报也提醒我们: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幻莫测的大背景下,即使是垄断地位的巨头,也无法逃避地缘与政策风险的牵制。
lg
...
金融界
07-17 13:37
台积电财报临近引发市场关注:AI芯片需求强劲+技术溢价支撑估值,投资者需紧盯三大信号
go
lg
...
00订单已满载至2026年 核心驱动
英特尔
外包 2025-2027年逐步加速代工CPU 5%-8% ASIC芯片 加密市场回暖,投片量提升 小幅提升 而下行风险包括传统消费疲软、3nm客户不足、以及美欧工厂运营成本超预算等。 三大变量决定估值弹性 大摩指出,7月17日法说会将成为估值变动的重要风向标,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三项内容: 全年收入指引是否上调至30%以上; 是否明确2026年晶圆价格策略; 如何量化AI需求持续性与非AI复苏节奏。 若上述三项指引偏乐观,台积电估值有望突破25倍动态市盈率,否则可能回落至15倍区间。尽管美国对台积电客户征收6%进口关税,但其技术替代性极低,关税冲击预计有限。 权威点评与总结 台积电当前处于半导体周期与AI浪潮的交汇点,其在先进制程的垄断地位和对AI需求的敏锐捕捉使其成为产业链核心受益者。尽管消费电子短期不振带来挑战,但技术溢价的可持续性令其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摩根士丹利给予高评级的核心在于其在AI芯片上的长线布局与利润结构优化。若能在即将召开的法说会上给出积极的业绩指引,台积电或迎来新一轮估值重估。 台积电正在以技术溢价重构行业盈利模型,其估值弹性正处于关键验证阶段。 —— Morgan Stanley,2025年7月 先进封装和3nm代工能力使台积电站在AI浪潮的核心,其盈利能力在半导体产业中具有独特优势。 —— Goldman Sachs,2025年7月 投资者应关注晶圆价格上调与AI订单能否持续超预期,这将决定台积电未来两年估值天花板。 —— J.P. Morgan,2025年7月 常见问题解答 问:台积电收入增长是否完全依赖AI芯片? 答:虽然AI芯片是主要增长驱动力,但
英特尔
外包与ASIC芯片同样提供补充性增量。 问:法说会对股价有何关键影响? 答:若上调全年收入指引并明确价格策略,可能推动估值上行;反之则构成回调风险。 问:当前最大下行风险有哪些? 答:消费电子疲软、3nm客户不足及美国/欧洲工厂成本超支是主要下行因素。 问:晶圆价格上涨是否会影响客户订单? 答:台积电的技术替代性低,客户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涨价对需求影响有限。 问:摩根士丹利为何维持“买入”评级? 答:基于AI长期需求、毛利率韧性与定价权强化,预期股价仍有17.6%上行空间。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17 00:11
阿斯麦 ASML:火热的英伟达,“暖不热” 清冷的光刻机?
go
lg
...
然会对客户资本开支产生影响;2)三星和
英特尔
仍处于预算收紧阶段;3)中国地区的潜在风险。这份财报也并没有消除市场的顾虑,并且从下调的指引来看,更会增加市场担忧。 就投资而言,从中长期角度看,公司依然是 EUV 市场的绝对龙头,台积电等半导体制造厂扩产都需要公司的设备,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然而短期角度看,公司面临着关税冲击、三星和
英特尔
的收缩等风险。结合公司的当前市值(3241 亿美元),对应公司 2025 年预期净利润的 PE 约为 28 倍,同比增长 29%(假定收入 +15%,毛利率 +2pct,税率 17.2%,欧元/美元=1.1626)。 虽然当前 AI 仍推动着先进制程的需求增长,但不同于台积电,公司仍然更多地受到整体半导体行业的影响,传统半导体领域还在偏弱的行业周期中,手机和 PC 全年出货量仅有低个位数的增长。尤其在现阶段公司下游客户进一步集中,反而会削弱阿斯麦 ASML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而在公司的三重风险还未消除的情况下,全年指引又出现下调,无疑将在短期内给公司股价带来冲击。 更详细点评,海豚君持续更新中…….
lg
...
海豚投研
07-16 17:08
美股盘前要点 | 美国6月CPI数据重磅来袭!美国批准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
go
lg
...
模式。 9. KeyBanc:台积电、
英特尔
及三星电子2nm代工节点良率分别约为65%、55%、40%。 10. 波音上周末向中国航司交付3架737-8 Max飞机。 11. 延迟数月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美国政府交付72架F-35战机。 12. 百度:萝卜快跑拟将数千辆无人驾驶汽车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 13. 美国电动车企Lucid CEO警告关税将导致汽车涨价,美国制造亦难以幸免。 14. 爱立信Q2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5.7亿瑞典克朗,高于分析师预期。 15. 摩根大通Q2营收449.12亿美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149.87亿美元,同比下降17%。 16. 花旗集团Q2营收217亿美元,同比增长8%;每股收益1.96美元。 17. 贝莱德Q2营收54.2亿美元,超预期;资产管理规模12.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 美股时段值得关注的事件: 20:30 美国6月未季调CPI年率/美国6月季调后CPI月率/美国7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
lg
...
格隆汇
07-15 20:28
【美股盘前】银行股业绩开启Q2财报季,恢复对华芯片出口的英伟达大涨5%,苹果投资提振稀土股MP涨14%,富国银行跌2%
go
lg
...
AMD上涨5%,Arm涨超2%,博通和
英特尔
涨超1%。传苹果投资5亿美元押注美国稀土商MP Materials,MP股价一度飙升14%,现涨8%。 富国银行二季度营收和利润超预期,但对2025年净利息收入的下调令WFC股价盘前跌超2%。受惠于交易业务强劲和投资银行业务复苏,摩根大通二季度业绩同样超出预期,但JPM股价盘前依然下跌约0.50%,体现市场对金融股前景的谨慎情绪。 1、盘前异动股 涨幅最大的三只股票: - BloomZ Inc (BLMZ)涨101.79% - Longevity Health H (XAGE)涨76.56% - SMX Security Matte (SMX)涨61.90% 跌幅最大的三只股票: - LQR House Inc (YHC)跌33.70% - S&W Seed Company (SANW)跌33.20% - Presidio Property (SQFT)跌29.78% 2、市场要闻 美国6月CPI前瞻:关税转嫁效应将显化 15日盘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公布6月CPI报告,市场预期整体CPI环比增速和核心CPI环比增速均从5月的0.1%升至0.3%,凸显美国企业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带来的物价上升的影响。 美国财长贝森特:已启动Fed主席鲍威尔继任者的正式程序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5日表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遴选程序已经正式启动,美联储曾犯过重大预测错误,现在可能就是如此。他威胁称,美联储主席通常在卸任时会一并辞去理事职位,如果鲍威尔继续留任理事,可能会对市场构成困扰。 英伟达黄仁勋:美国放开H20芯片对华出口管制 AI芯片领导者英伟达的CEO黄仁勋15日透露,美国已经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公司也将发布一款专门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AI设计的新显卡RTXpro GPU。英伟达股价和AMD股价盘前均上涨5%左右。 苹果加码布局赛道 MP盘前双位数上涨 有媒体报道,苹果计划向美国唯一运营中的稀土生产生MP Materials投资5亿美元,协议将包括苹果在加州建立一座新的回收设备,以处理废旧电子产品中的材料并用在苹果产品上。双方的合作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加强国内供应链战略的重要成果。 特斯拉正式登陆印度市场 电车制造龙头特斯拉周二正式登陆印度市场(这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在印以69770美元销售Model Y汽车,价格为主要市场中最高。媒体称,特斯拉此举是为了应对全球工厂产能过剩和销量下滑问题。 瑞银看空特斯拉:被高估 继富国银行、Wedbush发出特斯拉前景警告后,瑞银最新报告称,特斯拉股价从根本上被高估了。瑞银指出,美国政府取消电车税收抵免和马斯克的政治活动正在恶化汽车业务的基本面,业绩预期也将出现负面修正。该行给予特斯拉卖出评级,目标价215美元,较最新价下行30%。 3、重要数据/事件 美国6月CPI报告 美国7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 美联储理事鲍曼、巴尔等官员讲话 【财经日历,来源:TradingKey】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15 20:08
中国批准新思科技350亿美元收购ANSYS
go
lg
...
s NV)的计划。近至 2023 年,
英特尔
(Intel Corp.)也因同样原因,放弃了以 54 亿美元收购高塔半导体(Tower Semiconductor Ltd.)的提议。 博通公司(Broadcom Inc.)以 610 亿美元收购软件制造商威睿(VMware Inc.)的交易最终得以完成,但由于外界猜测中国可能会阻挠该交易,投资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lg
...
金融界
07-15 08:08
英特尔
18A工艺良率超三星SF2助力2025年底量产,标志其芯片制造迎来新竞争优势
go
lg
...
导读目录
英特尔
18A工艺良率提升超过三星SF2 良率提升对18A工艺及Panther Lake集成的影响 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大规模量产(HVM)的前景 与台积电N2工艺的良率对比及未来挑战 14A工艺及未来对外业务的转型布局 权威点评与总结 常见问题解答
英特尔
18A工艺良率提升超过三星SF2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
英特尔
在先进制程领域迎来关键突破。其18A工艺节点的良率已从上一季度的50%提升至55%,成功超过三星当前2nm工艺SF2的约40%良率水平。 KeyBanc Capital Markets 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
英特尔
仍落后于台积电N2工艺的65%良率,但18A工艺的快速进展显著增强了
英特尔
的市场竞争力。 良率提升对18A工艺及Panther Lake集成的影响 良率的稳步提升对于18A工艺的商业化至关重要,尤其是在
英特尔
计划将该工艺首次应用于旗舰级SoC——Panther Lake的背景下。高良率保证了芯片制造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有利于保障新品上市的时间节点与质量标准。 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大规模量产(HVM)的前景 报告显示,
英特尔
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18A工艺的高量产(HVM),届时良率预计达到70%。这意味着
英特尔
将具备充足产能支持下一代移动CPU的量产需求,有望填补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推动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部署。 与台积电N2工艺的良率对比及未来挑战 工艺节点 良率 当前状态
英特尔
18A 55%(预计2025Q4达70%) 正在提升,首次集成Panther Lake 三星 SF2 (2nm) 约40% 良率稳步提升中 台积电 N2 65% 行业领先良率 尽管台积电的N2仍在良率方面领先,但
英特尔
18A工艺的迅速追赶为其未来挑战台积电奠定了基础。 14A工艺及未来对外业务的转型布局
英特尔
计划在内部成功推动18A工艺后,逐步以14A工艺面向外部客户市场。此举旨在借助更成熟的技术节点提升客户产品竞争力,并有望与台积电的A14工艺展开直接竞争。这标志着
英特尔
正积极调整战略,拓展代工与技术服务业务,增强市场影响力。 权威点评与总结
英特尔
18A工艺的良率突破三星SF2,彰显其制程技术实力的显著提升。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表明,随着良率的持续攀升,
英特尔
不仅将实现2025年底的大规模量产,还能首次实现先进工艺与自家旗舰SoC的深度集成。 尽管仍落后于台积电N2,
英特尔
的稳健推进和内外结合的产品策略,或将有效缩小技术差距,提升其市场竞争地位。未来,14A工艺的对外推广也将为
英特尔
打开新的增长点,推动其从制造商向技术生态服务商转型。
英特尔
18A工艺的良率突破意味着其在先进制程领域正逐步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2025年实现量产的目标具备高度可行性。 —— KeyBanc Capital Markets,2025年7月14日 虽然台积电仍占据制程良率领先地位,但
英特尔
通过18A工艺结合内部旗舰产品的策略,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潜力。 —— Wedbush Securities,2025年7月14日 14A工艺的推广将使
英特尔
能够扩大对外代工业务,挑战台积电的市场垄断格局。 —— Morgan Stanley,2025年7月14日 常见问题解答 问:
英特尔
18A工艺良率提升为何重要? 答:良率的提升意味着更高的产出良品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是实现量产和商业成功的关键。 问:18A工艺与三星SF2和台积电N2工艺相比如何? 答:
英特尔
18A良率已超过三星SF2,但仍落后于台积电N2,显示出快速追赶态势。 问:什么是HVM? 答:HVM代表高量产(High Volume Manufacturing),指制程技术达到稳定且可大量生产的阶段。 问:
英特尔
为什么先内部使用18A工艺? 答:先内部使用有助于验证工艺稳定性及性能,再逐步推广到外部客户,降低风险。 问:14A工艺将如何影响
英特尔
未来业务? 答:14A工艺将支持
英特尔
拓展对外代工市场,提高竞争力,有望直接对标台积电的A14工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15 00:12
美韩关税谈判因防务费用争议或延迟,意味着区域经济协同或将推迟
go
lg
...
企业,包括韩国的三星、现代重工,美国的
英特尔
、通用动力等。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15 00:11
纽约时报观点:我们曾警告过第一次“中国冲击”,下一次对美国来说会更糟糕
go
lg
...
战场实现的军事优势。 通用汽车、波音和
英特尔
是美国的“国家冠军”,但这些企业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如果失去它们,我们会非常怀念。中国的技术愿景已经在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以及越来越多的东欧国家重构政府和市场。 随着美国退回到孤立主义的“MAGA圈”,可以预期这种影响力还会继续扩大。 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私营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把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如今的中国模式不同,私营公司与中国政府并肩作战。 中国打造了一个灵活但代价高昂的创新生态系统,当地官员如市长、省长的政绩考核标准,从笼统的GDP增长转向特定先进领域的增长。 合肥市曾是中国一个贫穷内陆省份毫不起眼的省会城市。在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动车生产地之前,合肥通过提供风险投资、扶持陷入困境的电动车制造商,以及投资本地研发,在短短五六年里成功跻身全国工业前列。 中国已经多次上演类似的“奇迹”。 全球最大的、最具创新力的电动车(比亚迪)、电动车电池(宁德时代)、无人机(大疆)和太阳能硅片(隆基)生产商,全都是中国创业公司,成立时间都不超过30年。这些企业能在技术和价格上掌握主导权,不是因为习近平下了命令,而是因为它们在中国工业政策的“经济达尔文主义”竞争中脱颖而出。 世界其他国家几乎毫无准备去应对这些顶级竞争者。 美国政策制定者讥讽中国的工业政策时,脑海里想象的可能是笨重起步的空中客车,或者倒闭的Solyndra。但他们真正应该看到的,是乌克兰战场上灵活穿梭的漫天大疆无人机。 注:Solyndr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太阳能公司,主要生产创新型圆柱形太阳能电池组件,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获得了联邦贷款担保,但因为生产成本过高、市场竞争(特别是中国低价太阳能产品的冲击)等原因,于2011年申请破产。Solyndra 的倒闭在美国政治上引发了很大争议,经常被拿来当作“政府产业补贴失败”的例子。 “中国冲击1.0”,注定会随着中国耗尽低成本劳动力而消退,如今这种劳动力优势已经不再。在服装和日用家具等行业,中国的增长已经落后于越南。但与美国不同,中国并没有回头哀叹失去的制造业优势,而是把重点放在21世纪的关键技术上。 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战略不同,“中国冲击2.0”将持续下去,只要中国拥有资源、耐心和纪律来维持激烈竞争。 如果你怀疑中国的能力或决心,事实并不支持这种看法。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一个由澳大利亚国防部资助的独立智库)的数据,2003年至2007年间,美国在64项前沿技术中有60项领先中国,中国只在3项上领先。而在最近的报告里,覆盖2019年至2023年,这个排名彻底颠倒了。中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的57项领先,美国只在7项上保持领先。 美国的回应是什么? 基本就是关税——到处、全部、一次性加征关税。如果说这是打赢20年前那场已经输掉的贸易战的策略,那只能说非常无力。照这个轨迹走下去,我们或许能重新获得那些生产网球鞋的工作。 再推一步,到2030年我们甚至可能会在德克萨斯组装iPhone——那是一份单调又低薪的工作,讽刺媒体The Onion曾拿它开玩笑,说“中国工厂工人担心自己永远无法被机器取代”。 单靠关税绝不可能让美国成为一个吸引创新的地方。关税确实应该是我们贸易武器库的一部分,但应该像精确制导弹药一样使用,而不是像地雷一样,无差别伤害敌人、盟友和无辜者。 那么替代方案是什么? 十多年前我们在做中国研究之前,也像许多经济学家一样,认为“少管少干预”的贸易策略优于那些看似混乱的替代方案。但我们已经不再这么认为。 美国对“中国冲击1.0”的糟糕应对让我们明白,美国需要一个更好的贸易策略。 什么才算更好? 爱因斯坦据说说过,“一切都应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与其给出一个过于简单的答案,我们提出四条核心原则。 首先,政策制定者必须认识到,美国和中国的许多经济难题是美国与商业盟友共同面临的。美国应该与欧盟、日本,以及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签有自贸协定的国家步调一致,而不是因为他们敢卖给我们想买的产品就用高关税惩罚他们。 如果对电动车征收关税是由一个自愿基础上的联盟共同推动,并由美国牵头,那看起来会非常不同。 同时,我们应该鼓励中国在美国建电池和汽车工厂,就像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吸引美国领先企业在中国落户一样。为什么要把这些强悍的竞争对手请到美国本土?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常说“鲶鱼效应”,也就是通过引入强大的外国竞争者,促使本土那些“沙丁鱼”型的弱者要么游得更快,要么被吃掉。 当中国的电动车制造商还只是沙丁鱼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是他们的“鲶鱼”。如今在中国,特斯拉已不再是鲶鱼,反而越来越像一条紧张的沙丁鱼。 让中国在美国生产会不会带来国家安全担忧?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会。这正是我们需要开采自己的稀土金属、禁止华为网络设备、并用我们能力出色的日本和韩国盟友提供的船只和货运起重机来现代化我们的舰队和港口的原因。 但如果我们把中国的领先产业拒之门外,就只能被本土的平庸拖累。 第二,美国应该借鉴中国的做法,积极推动新领域的试验。选择那些在战略上至关重要的行业(无人机、先进芯片、核聚变、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并对其进行投资。要像“中国模式”那样,由美国政府运作大型风险投资基金,预期单个企业或项目成功率会很低,但总体上能催生新的产业。 这种做法在二战期间就成功过(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带来了喷气推进、雷达、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重大突破),在登月竞赛中也成功过(NASA设计了安全往返的方案),在“曲速行动”中同样成功(联邦政府与大型制药公司合作,比历史上几乎任何重大疫苗都更快地研发出了新冠疫苗)。 要让这些新生态系统成形,还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可靠且廉价的能源生产、稀土供应、现代化航运,以及拥有充满活力的STEM项目的大学。 这意味着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行业的补贴,恢复联邦对科研的支持,并且欢迎而非妖魔化那些希望帮助美国进步的优秀外国技术人才。 在这一点上,我们主张在美国建立一个政治上独立的战略投资能力,类似美联储,但关注的不是利率,而是创新。 第三,要选择我们能赢下的战役(半导体),或那些我们根本输不起的战役(稀土),并进行长期投资以实现正确的结果。 美国的政治体系像磕了药的松鼠一样,注意力转移得飞快,经常改变奖惩机制,导致很难做好事情。不管你是否认为拜登的《降低通胀法案》值得支持,但在三年后砍掉所有新启动的气候技术投资,都是个糟糕的主意,最近的国内政策立法就是这么干的。 同样,像特朗普呼吁国会那样,干脆解散本来旨在振兴本土半导体制造业的“芯片与科学”团队,也不会让美国在人工智能芯片上保持领先。 两党都同意,面对中国对抗是美国经济安全未来的关键,这至少给了我们在经济政策上维持一定连续性的希望。 第四,要防止下一次重大冲击——不论来自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你应该听说过人工智能吧)——引发毁灭性的失业后果。制造业岗位流失造成的伤痕效应,在过去二十年里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麻烦。期间我们也学到,长期失业保险、通过联邦“贸易调整援助”计划提供的工资保险,以及社区学院提供的合适的职业和技术教育,都能帮助失业工人重返岗位。 但目前美国在这些政策上的投入规模太小,目标也太差,效果有限,而且方向还在走错。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国会在2022年还砍掉了“贸易调整援助”资金。 没有任何经济政策能让失业变得毫无痛感,尤其是当切掉一个行业或城镇的核心时。但当产业崩溃时,我们最好的应对是尽快把失业工人转入新岗位,并确保那些贡献美国净新增就业最多的年轻、小型企业能蓬勃发展。 关税只能狭隘地保护传统制造业,非常不适合完成这项任务。 风险之大,不言而喻。我们盯着后视镜的时候,已经看不清前面的路了。 目前这条路上的里程碑包括美国在技术、经济、地缘政治和军事领导力上的衰退。要应对“中国冲击2.0”,就得发挥我们的优势,而不是沉湎于过去的伤口。我们必须扶持那些创新潜力高、由公私部门共同投资的产业。 这些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中国十年前就已经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停止打上一场贸易战,而是要在当前这场战役中真正迎战中国的挑战。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7-15 00:00
上一页
1
•••
52
53
54
55
56
•••
42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遭“双重暴击”!民主党赢麻了、最高法院也“开炮” 他的第二任期不稳了?
lg
...
美联储早已“嗅到风险的气息”?“金先生”警告:全球或重演2008金融危机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黄金收评】劲爆行情!金价暴涨47美元 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如何交易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3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