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百利天恒iza-bren再获突破,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盘中回调近3%,规模创成立以来新高
go
lg
...
上涨2.15%,药师帮上涨1.56%;
药
捷
安康
-B领跌7.20%,微创医疗下跌6.58%,微创机器人-B下跌6.21%。恒生医疗ETF(513060)下跌1.79%,最新报价0.7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5日,恒生医疗ETF近3月累计上涨27.1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12.6%,成交9.05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5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23.12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9月26日 13:12,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下跌1.67%。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映恩生物-B领涨2.15%,远大医药上涨1.19%;
药
捷
安康
-B领跌7.20%,复星医药下跌5.82%,四环医药下跌5.06%。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下跌1.67%,最新报价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5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成立以来累计上涨3.04%。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24.05%,成交9907.28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5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月日均成交1.60亿元。 截至2025年9月26日 13:12,中证医药50指数下跌1.3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长春高新领涨4.58%,益丰药房上涨1.30%,爱美客上涨1.27%;华海药业领跌4.82%,大博医疗下跌3.04%,药明康德下跌2.80%。医药50ETF(159838)下跌1.21%,最新报价0.6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5日,医药50ETF近1月累计上涨1.07%。 流动性方面,医药50ETF盘中换手0.86%,成交142.89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5日,医药50ETF近1年日均成交544.17万元。 【事件/资讯】 1)当地时间 9 月 2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宣布,自 10 月 1 日起,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将对任何品牌或专利的医药产品征收100%的关税,除非公司正在美国建立他们的制药工。 2)百利天恒宣布其全球首创双抗ADC药物iza-bren新增一项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目前该药已有7项国内突破性治疗认定及1项美国认定,临床进展领先。 【机构解读】 美国关税新政短期或加剧医药出口压力,但豁免条款实则加速供应链本土化趋势,具备海外产能布局的药企有望受益;百利天恒创新药连续获认印证国内创新力量崛起,技术壁垒高的龙头公司估值或获重估。创新主线仍为核心,但需警惕贸易政策波动带来的短期情绪扰动。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 医药50ETF(159838):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一键覆盖A股医药生物核心50强,兼顾创新药、医疗服务与器械全产业链。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38亿元。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京东健康、三生制药、翰森制药、阿里健康,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87%。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规模达4.18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翰森制药、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生物-B,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87%。 医药50ETF紧密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中证医药50指数从医药卫生行业中选取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药行业内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医药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片仔癀、爱尔眼科、科伦药业、华东医药、新和成、长春高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68%。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26 13:31
恒指收跌0.7% 恒生科技指数跌1.45 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腾讯控股表现分化
go
lg
...
团跌超4%。 医药及消费板块表现亮眼,
药
捷
安康
涨超11%,蜜雪集团涨超4%。 金融股表现分化,国泰君安国际跌超11%。 主要股票涨跌对比表 股票 涨跌幅 阿里巴巴-W +0.13% 中芯国际 -1.02% 腾讯控股 -0.86% 山高控股 +22.25% 美团-W -2.79% 国泰君安国际 -11% 蓝思科技 -7% 舜宇光学科技 -2% 蔚来 -6% 中兴通讯 -5% 百度集团 -5% 京东集团 -4%
药
捷
安康
+11% 蜜雪集团 +4% 影响市场表现的潜在因素 科技股及苹果概念股短期回调,受估值和市场情绪影响。 新能源汽车和大型互联网股承压,部分公司盈利预期或增长放缓。 金融板块分化显著,个别公司出现大幅下跌。 医药和消费板块受资金关注及利好消息推动表现强势。 编辑总结 恒指收跌0.7%,恒生科技指数跌1.45%,显示市场整体回调压力。科技和互联网股短期承压,而医药、消费及部分小盘股表现亮眼。投资者需关注板块轮动与企业基本面,合理配置仓位以应对市场波动。 常见问题解答 Q1:恒指和恒生科技指数同时下跌意味着市场整体风险偏高吗?A1:短期指数下跌反映市场情绪回调,但需结合成交量、行业轮动和企业基本面判断整体风险。 Q2:为何苹果概念股普遍下挫?A2:可能受估值压力、市场观望新品发布或业绩数据影响,导致短期资金回调。 Q3:医药及消费股为何表现强势?A3:板块受利好消息及资金追捧推动,如
药
捷
安康
和蜜雪集团盘中涨幅显著。 Q4:大型科技股如腾讯、京东下跌是否反映长期趋势?A4:短期回调不代表长期趋势,需结合企业盈利、行业发展及市场整体走势分析。 Q5:投资者应如何应对板块分化的市场?A5:建议关注基本面稳健的板块和个股,同时分散投资风险,灵活调整仓位应对市场波动。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24 00:10
辉瑞重返减肥药领域,拟斥资73亿美元收购Metsera,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最新规模创成立以来新高
go
lg
...
数下跌2.62%。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
药
捷
安康
-B领涨9.82%,同源康医药-B上涨1.39%,康方生物上涨1.37%;映恩生物-B领跌8.42%,方舟健客下跌5.41%,和黄医药下跌4.92%。恒生医疗ETF(513060)下跌2.31%,最新报价0.7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2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累计上涨1.94%,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15.25%,成交11.19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2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24.32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9月23日 13:13,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下跌2.68%。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
药
捷
安康
-B领涨9.82%,同源康医药-B上涨1.39%,康方生物上涨1.37%;映恩生物-B领跌8.42%,中国生物制药下跌5.16%,和黄医药下跌4.92%。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下跌2.23%,最新报价1.0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2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成立以来累计上涨4.56%。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17.52%,成交7032.80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2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月日均成交1.66亿元。 截至2025年9月23日 13:13,中证医药50指数下跌2.86%。成分股方面,西藏药业领跌8.39%,药明康德下跌5.03%,康龙化成下跌4.82%,兴齐眼药下跌4.59%,大博医疗下跌4.24%。医药50ETF(159838)下跌2.60%,最新报价0.64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2日,医药50ETF近1月累计上涨2.51%,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流动性方面,医药50ETF盘中换手1.32%,成交212.96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2日,医药50ETF近1月日均成交566.22万元。 【事件/资讯】 1)辉瑞拟以最高73亿美元收购肥胖症疗法研发公司Metsera,后者依托多肽库与专有技术平台开发了包括每月注射一次的长效药物及口服肽递送疗法,聚焦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治疗领域,交易最早或于9月22日宣布。 2)歌礼制药披露ASC47与司美格鲁肽联合治疗1期临床数据,联合用药相较司美格鲁肽单药减重效果提升56.2%,显示其联合疗法在肥胖治疗领域突出的协同增效潜力。 【机构解读】 减肥药赛道持续催化,巨头并购与技术突破共推行业成长。辉瑞收购Metsera不仅强化其GLP-1领域布局,更凭借口服多肽与长效技术填补产能与依从性痛点,直面挑战诺和诺德与礼来。国产药企亦加速跟进,歌礼联合疗法数据亮眼,印证国产创新方案逐步跻身第一梯队。行业进入研发加速与国际化合作新阶段,具备技术差异化及临床进展较快的企业有望获市场重估,关注减肥药事件对创新药板块催化。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 医药50ETF(159838):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一键覆盖A股医药生物核心50强,兼顾创新药、医疗服务与器械全产业链。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1.88亿元。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京东健康、三生制药、翰森制药、阿里健康,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87%。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规模达4.07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828.34万元,日均净流入达765.67万元。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翰森制药、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生物-B,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87%。 医药50ETF紧密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中证医药50指数从医药卫生行业中选取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药行业内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医药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片仔癀、爱尔眼科、科伦药业、华东医药、新和成、长春高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68%。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23 13:31
我国脑机接口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盘中最高涨超2.2%
go
lg
...
涨3.41%,恒瑞医药上涨2.68%;
药
捷
安康
-B领跌4.27%,君实生物下跌3.93%,映恩生物-B下跌2.77%。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盘初上涨2.26%,现上涨0.49%,最新价报1.0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9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成立以来累计上涨3.14%。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22.25%,成交9046.56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9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月日均成交1.58亿元。 截至2025年9月22日 11:00,中证医药50指数下跌0.1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科伦药业领涨3.51%,恒瑞医药上涨2.40%,九典制药上涨2.08%;百利天恒领跌3.18%,益丰药房下跌2.50%,新和成下跌2.35%。医药50ETF(159838)上涨0.15%,最新价报0.6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9日,医药50ETF近1月累计上涨2.84%。 流动性方面,医药50ETF盘中换手1.19%,成交197.85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9日,医药50ETF近1月日均成交570.34万元。 【事件/资讯】 1)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文件,政策设计更趋精细化,强调“稳临床、防围标、反内卷”,并通过要求企业提交成本合理性声明、优化价差锚点等新机制,引导集采从单纯价格竞争转向合理利润基础上的质量与成本综合考量,旨在推动药价长期理性回归。 2)脑机接口领域迎来事件催化,据报道,马斯克旗下Neuralink计划于10月启动新临床试验,重点探索将大脑信号转化为文字或语音以帮助失语患者,该进展有望再次引发市场对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前景及相关产业链的关注。 3)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多个科研团队联合东华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该研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的新范式,打破植入式电极的“静态”传统,为脑机接口电极的研究与应用开辟新方向。 【机构解读】 医药板块预计延续集采政策下的结构化分化,新规则抑制恶性降价或缓和部分品种利润压力,但行业整体出清与创新转型逻辑不变,创新药及器械或更受关注;受Neuralink进展催化,短期AI医疗、脑机接口概念热度有望提升,但需注意技术落地周期长及个股业绩兑现差异,关注相关赛道。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 医药50ETF(159838):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一键覆盖A股医药生物核心50强,兼顾创新药、医疗服务与器械全产业链。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周规模增长4186.8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周份额增长2.55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1.88亿元。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京东健康、三生制药、翰森制药、阿里健康,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87%。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规模达4.03亿元,创近1月新高。 份额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份额达3.94亿份,创近1月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388.00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3828.34万元,日均净流入达957.09万元。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翰森制药、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生物-B,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87%。 医药50ETF紧密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中证医药50指数从医药卫生行业中选取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药行业内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医药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片仔癀、爱尔眼科、科伦药业、华东医药、新和成、长春高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68%。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22 11:21
港股震荡收官 恒生指数收平 科网股博彩股黄金股齐走强
go
lg
...
需求扩张,锂资源价格回暖。 生物技术
药
捷
安康
-B -18.18%,映恩生物-B -14.22% 资金获利了结,研发进展及资金消耗问题受关注。 重点个股解析
药
捷
安康
-B跌幅超过18%,市值缩减至600亿港元以下,市场担忧其研发投入与商业化进度。相反,蔚来-SW上涨4.45%,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利好预期。 中国儒意上涨超5%,公司战略性投资蓝海产业,市场普遍看好未来增长空间。海昌海洋公园大涨超12%,受政策推动服务消费扩张与“双节”假期刺激,板块整体走强。 云锋金融上涨逾10%,市场关注其在Web3领域的布局,该公司日前任命前蚂蚁集团高管蒋国飞为发展委员会主席,被外界视为进军新金融科技的重要信号。 港股通资金流向 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98.38亿港元,显示出境内资金在港股震荡中持续加仓。分析人士认为,资金正有选择性进入估值合理且具备长期成长逻辑的板块,尤其集中在金融、新能源及科技领域。 机构观点对比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港股在经历3年熊市后估值偏低,正处于盈利修复的早期阶段,并指出港股对A股的相对吸引力逐步增强。该机构强调,未来1-2年流动性整体宽松,有助于推动行情向纵深发展。 美银则下调对蜜雪集团的目标价至390港元,评级维持“跑输大市”,理由是消费板块估值承压,股价波动风险上升。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平安目标价至70港元,并维持“增持”评级,认为随着房地产及风险周期改善,公司人寿业务将具备高质量增长潜力。大摩分析师称:“中国平安在负债成本与经纪效率上的优势,足以支持其新业务价值提升。” 编辑总结 整体来看,港股在震荡格局下展现出板块分化特征。资源类与消费复苏相关个股表现突出,而生物科技股承压。资金层面,南向资金仍保持净流入,机构对港股未来保持分歧,乐观者强调估值优势与周期修复,谨慎者则聚焦消费与成长板块的风险。港股未来走势或将取决于宏观政策、资金流动与全球市场风险偏好。 常见问题解答 问1:为什么恒生指数收平,但部分板块却出现明显上涨?答:恒生指数受权重股影响较大,部分金融与地产股表现平淡抵消了成长性板块的上涨。尽管科网、黄金等行业走强,但整体指数缺乏大市值板块的显著拉动,因此指数保持收平。 问2:为什么博彩股与旅游消费股近期表现强势?答: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层面推动服务消费扩张,叠加“双节”假期临近,市场预期游客回流与消费提升,从而带动博彩及旅游相关企业股价上涨。 问3:生物技术股普遍下跌的核心原因是什么?答:投资者担心研发投入过高且短期无法转化为稳定盈利,同时部分企业在资金消耗与商业化路径上存在不确定性。资金在市场震荡中倾向流出高风险板块,导致生物科技股承压。 问4:南向资金净流入是否意味着港股将进入上升通道?答:南向资金净流入显示了境内投资者对港股的兴趣增加,但并不代表短期一定上涨。能否持续上涨仍需取决于全球经济环境、美元利率走势及港股自身盈利周期修复的进度。 问5:机构为何对港股观点出现分歧?答:分歧源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乐观机构看重港股低估值与流动性宽松周期,认为其对比A股具备相对吸引力;而谨慎机构则认为部分消费与成长板块风险加大,股价波动性较强,因此评级存在分歧。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20 00:10
港股周报:恒指触及27000,阿里领衔科技热潮!
go
lg
...
线,未来三年规划和开发三个系列芯片 $
药
捷
安康
-B(02617)$ 于9月15日正式纳入港股通,但因实际流通盘非常小而股价暴涨暴跌; $快手-W(01024)$ 可灵AI推出全新数字人功能,通过一张角色图片加一段文字或音频,即可生成1080p/48FPS、最长1分钟的数字人视频 下周展望与关注点 经济数据监测:需密切关注国内经济数据变化,特别是消费、投资和就业指标(9月初的制造业、服务业Flash PMI、消费/零售/房屋销售/工业生产等指标)。 IPO公司的首日表现:尤其紫金黄金国际、奇瑞等重大IPO。
lg
...
老虎证券
09-19 17:31
轩竹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将上市,恒生医疗ETF(513060)近5日“吸金”合计2.38亿元
go
lg
...
76%,映恩生物-B下跌12.62%,
药
捷
安康
-B下跌11.41%。恒生医疗ETF(513060)下跌1.23%,最新报价0.7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8日,恒生医疗ETF近2周累计上涨1.67%,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16.14%,成交11.97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8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24.90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9月19日 13:42,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下跌3.14%。成分股方面,映恩生物-B领跌12.62%,
药
捷
安康
-B下跌11.41%,信达生物下跌7.29%,荣昌生物下跌5.51%,康诺亚-B下跌5.24%。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下跌1.94%,最新报价1.0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8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成立以来累计上涨4.66%。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23.09%,成交9155.89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8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周日均成交1.59亿元。 截至2025年9月19日 13:42,中证医药50指数下跌1.6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新和成领涨0.92%,南微医学上涨0.66%,鱼跃医疗上涨0.55%;康弘药业领跌6.35%,兴齐眼药下跌4.94%,信立泰下跌4.31%。医药50ETF(159838)下跌1.52%,最新报价0.6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8日,医药50ETF近2周累计上涨1.69%。 流动性方面,医药50ETF盘中换手2.16%,成交358.15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8日,医药50ETF近1月日均成交577.97万元。 【事件/资讯】 1)百利天恒完成向18名特定投资者以每股317元的价格定向增发约1187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运营。 2)复宏汉霖CDK4/6抑制剂伏维西利胶囊新适应症获NMPA批准,可用于HR+/HER2-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进一步扩大该药物应用范围。 3)轩竹生物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作为一家聚焦肿瘤及代谢疾病的创新药企,其管线研发及商业化进展受市场关注。 【机构解读】 创新药领域融资、研发及上市动态频繁,显示板块热度持续。百利天恒高位定增成功反映出机构对优质创新药企的认可,复宏汉霖产品适应症扩大有望进一步增厚收入预期,轩竹生物赴港上市亦为板块带来新标的。近期CDK4/6抑制剂赛道竞争加剧,但国产创新药国际化及差异化布局仍被看好。建议关注具有临床价值和商业化进展较快的创新药企业,尤其是拥有突破性疗法和联合用药策略的公司。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情绪或进一步受益。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 医药50ETF(159838):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一键覆盖A股医药生物核心50强,兼顾创新药、医疗服务与器械全产业链。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周规模增长1.79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周份额增长2.55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38亿元,日均净流入达4752.93万元。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京东健康、三生制药、翰森制药、阿里健康,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87%。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规模达4.00亿元,创近1月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388.00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800.18万元,日均净流入达933.39万元。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翰森制药、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生物-B,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87%。 医药50ETF紧密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中证医药50指数从医药卫生行业中选取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药行业内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医药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片仔癀、爱尔眼科、科伦药业、华东医药、新和成、长春高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68%。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19 14:02
港股开盘:港股主要指数集体高开,恒指涨0.14%,科指涨0.44%,中芯国际、京东集团、小鹏汽车涨超2%
go
lg
...
0.63%,报4230.88点。蔚来、
药
捷
安康
涨超3%,中芯国际、京东集团、小鹏汽车涨超2%;机器人概念股分化,三花智控跌逾2%;宁德时代高开近2%。 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W涨0.32%,腾讯控股涨0.78%,京东集团-SW涨2.08%,小米集团-W涨0.97%,网易-S跌3.08%,美团-W涨0.09%,快手-W涨0.2%,哔哩哔哩-W平开。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收盘齐创新高,道指涨0.27%,纳指收涨0.94%,标普500指数收涨0.48%。英伟达入股英特尔引发芯片股狂欢。英特尔暴涨22.77%,创最近约38年来最佳单日表现;阿斯麦涨超6%,美光科技涨超5%,英伟达涨超3%。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谷歌A涨1%,特斯拉跌超2%。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79%。网易跌超4%,哔哩哔哩跌超3%,理想汽车、阿里巴巴跌超2%。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港股业绩展望向好,测算25H2港股的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其中预计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继续维持高景气的同时预期上修,预计部分上半年景气度低迷的板块如能源、必选消费等,也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在流动性驱动至今的港股牛市,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自6月底A股市场相比于港股市场整体表现更加优秀,指数突破924高点,成交额站上三万亿,资金一度形成了对A股全面牛市的预期,尤其是AI等板块受到追捧,港股的关注度则较低。但进入9月以后,A股进入整理期,波动逐步放大,而内外部资金对于港股的关注度正在提高,我们认为后续一段时间港股对A股的优势正在凸显,对港股整体行情看多。本轮港股长周期牛市自去年四季度确立,当前走到中段左右,目前1)流动性周期已经大约走到中段,后续1-2年基调整体上宽松。2)估值周期,港股经历3年熊市后估值较低,目前连续修复一年多后估值来到中上分位。3)盈利周期目前刚刚从底部回升。目前主要的盈利修复集中在结构性景气板块。 招商策略研报指出,根据所处经济背景,美联储降息可以分为预防式降息和危机式降息,两类降息对资产表现的影响不尽相同。2025年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更符合预防式降息,由于前期市场对降息交易比较充分,降息落地后资金获利兑现引发市场波动。但这次降息是开始而非结束,未来阶段降息预期交易可能反复进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预防式降息后的A股和港股往往会受益于美元流动性环境改善。此外,当前A股牛市Ⅱ阶段的驱动因素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斜率较前期可能有所放缓。 要闻盘点 1、中国企业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外交部回应 对于中国企业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昨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我们一贯反对在经贸科技问题上对特定国家采取歧视性做法。中方愿同各方保持对话合作,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2、英伟达宣布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将投资50亿美元于英特尔,每股价格为23.28美元。英伟达与英特尔9月18日宣布建立合作关系。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 CPU,由英伟达将其集成至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并投放市场。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将生产并向市场供应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片的x86系统级芯片。 3、华为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芯片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芯片,该芯片采取了华为自研HBM。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2027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60芯片,2028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70芯片。 4、65公斤黄金被抢!香港黄金大劫案13人被捕 香港警方18日就红磡黄金盗窃案召开记者会。西九龙总区重案组表示,警方于17日至18日在全港多区以盗窃罪及协助罪犯罪共计拘捕13人,包括12男1女,年龄在29岁至60岁。价值约5千万港币的失窃黄金已经全数追回。当天早些时候,香港红磡一黄金及珠宝首饰加工工场于17日凌晨发生一起盗窃案,有10名被通缉男子闯入并夺走金条、金砖及金粉,共约65公斤,价值约5千万港币,另偷取约3万港币现金后离开。报案人随后通知公司老板并报警求助。 5、微软豪掷70余亿美元 打造“世界最强AI数据中心” 当地时间周四,科技巨头微软宣称,要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公司在该州斥资33亿美元建设的数据中心将于2026年初投入使用,同时计划再拨出40亿美元扩建第二处数据中心,总投资额超过70亿美元。据悉,数据中心采用全球第二大液冷系统,号称年耗水量仅相当于一间标准餐厅。 6、人形机器人应用提速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促进了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帮助截瘫患者开始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已实现全面商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临床已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成为人口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公司新闻 中国太保(02601.HK):太平寿险前8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2170.5亿元,同比增长13.2%;太平财险前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428.09亿元,同比增长0.4%。原保险保费合计约3600亿元。 大唐新能源(01798.HK):前8月累计完成发电量约2353万兆瓦时,同比增加13.04%;8月份发电量216.9万兆瓦时,同比增加27.5%。 绿色能源科技集团(00979.HK):发布盈警,预计年度净亏损约1500万港元-1800万港元。
lg
...
金融界
09-19 09:31
突然,史诗级暴涨!
go
lg
...
亿元,最新规模为16.77亿元。 尽管
药
捷
安康
上演惊魂过山车,但成份股不含该个股的恒生医药ETF(159892)近两日小幅下挫1.5%,跑赢含
药
捷
安康
的创新药指数4%,且连续4日“吸金”,合计净流入超5亿元。 02、强力修复 在过去几年里,以互联网公司为重要权重的港股通科技指数,以及以创新药为代表的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经历了一轮完整的“泡沫破裂 - 深度低迷 - 估值修复 - 业绩反转”的极端周期,走势堪称教科书级。 先是三重暴击:政策强监管、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美联储激进加息,彻底颠覆了市场对于科技公司以及生物医药公司的增长逻辑和估值体系。 然后,从去年开始,“三重暴击”逐渐被“三大利好”--监管转向、经济和股市复苏、新增长点(AI、创新药出海)代替,开启强劲的反弹反转之路。 至今,港股通科技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已从2024年的低点反弹超100%,多家公司股价翻倍,创出阶段性新高或接近前高。 即使是市值很高的公司,也表现出相当好的弹性。单单今年内,腾讯控股涨幅超50%,阿里巴巴-SW上涨100%。 和股价几乎同频共振的,是各大公司业绩的改善。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恒指、恒科指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45%、14.43%,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2%、16.18%。其中,在人工智能推动下,资讯科技业Q2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增速为29.67%,高于Q1的26.76%。 同期的创新药公司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近七成港股生物医药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近十家企业营收增速突破100%,超八成企业归母净利润表现向好,其中约40家实现同比增长,10家扭亏为盈,近30家同比减亏。 可以说,不管是港股通科技指数,还是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都已经走出了过去几年的低迷期,业绩全面修复,未来还有机会从“修复”走向更大的“成长”。 03、再回成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到来,全球科技公司都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各大厂也全力投入大模型研发,并将其应用于游戏、搜索、广告、云计算、终端硬件等业务,提升效率并创造新收入,盈利增长也逐渐摆脱了瓶颈,重回成长股行列。 这点已经在海外大型科技公司得到验证,目前正在中国科技公司复制。 其中,阿里云智能集团AI相关收入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2025年Q2阿里云智能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6%。其他大厂如腾讯、小米、快手、美团等,则充分利用AI技术降本增效,并在AI的赋能下变得更加高效、多元和健康。 而创新药方面,同样不乏大级别的成长机会,那就是出海。 截至2025年8月27日,中国创新药已达成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83项,披露总金额高达845.31亿美元,首付款总额为43.21亿美元。 这三项核心数据同比2024年同期均出现了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到57%、185%和165%。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前8个月的交易总金额已大幅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488.13亿美元)。 从交易金额看,2025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在全球创新药BD中的占比超过50%(2019年该比例仅为1%,2024年为28%)。从项目数量看,占比也超过15%(2019年为3%,2024年为13%)。 这表明中国创新药在全球授权交易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有了新的增长点,科技公司也好,创新药公司也好,估值体系也随之重回至成长股估值体系。 04、结语 从“双杀”到“双击”,历经数年,中间的跌宕起伏,是一个自然但异常惨烈的洗盘过程。 不过,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虽然历经波折,但随着企业基本面、市场情绪和资金面的好转,极度悲观的预期被修正,科技股也好,生物医药股也好,估值从历史最低分位数(PE个位数)修复。 当然了,经过大幅反弹后,行情正从之前的“博反弹”的β行情,转向“精选个股”的α行情,资金方关注焦点,也会逐渐从“修复”转向“增长”,并会不断重新审视企业的投资价值。 好消息就是,当前科技公司、生物医药公司的营收、利润基数和利润率水平,远高于2021年泡沫时期。 这意味着相同的营收增长能带来更可观的利润绝对值增长,同时历经至暗时刻的洗礼,财务结构更健康,抗风险能力更强。 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的增长引擎更多元,摆脱了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形成了“核心现金牛+ 高增长新业务”的矩阵式发展模式,增长可持续性更强。 估值方面,与美股同类公司(大型科技公司、成长性创新药公司)相比仍有折价,与自身历史中枢相比也并未过高。 考虑到其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增长模式的优化,尤其是考虑到其在新兴AI领域、创新药出海的潜在价值尚未完全体现,当前的估值水平仍具一定的吸引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精选那些在AI、出海领域拥有强大执行力和清晰路径的龙头公司,依然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如果想简单易懂,攻守兼备,也可以看看指数基金。 例如,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选取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公司作为样本,重点覆盖互联网、半导体、智能汽车、创新药四大核心科技领域的,形成“AI+半导体+生物医药+汽车新势力”的均衡布局。 恒生医药ETF(159892)跟踪的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选取30家市值最大的港股生物科技公司,是创新药国际化代表,该ETF今年日均成交额为10.63亿元,最新规模上升到58.92亿元,双双稳居同类第一。
lg
...
格隆汇
09-17 19:11
港股收评:恒指涨1.78%、科指涨4.22%均创阶段新高,科网股强势,百度涨近16%,健康160上市首日飙涨137%
go
lg
...
汽车涨11.5%,优必选涨10.2%,
药
捷
安康
涨9%,中芯国际涨7.1%,腾讯音乐、宁德时代、阿里巴巴、京东均涨超5%,美团涨4.9%,小米集团涨2.48%,网易涨1.15%,快手涨3.51%,哔哩哔哩涨2.74%;苹果概念走高,蓝思科技涨超8%;黄金股集体下跌,灵宝黄金跌超4%;健康160上市首日涨超137%。 企业新闻 中国神华(01088.HK):前8月份煤炭销量2.8亿吨,同比减少9.2%;8月份煤炭销量3750万吨,同比减少3.1%。 金粤控股(00070.HK):发布盈警,预计年度亏损不多于1.05亿港元。 海信家电(00921.HK):公司及附属空调营销公司、(北京)电器公司、青岛亿洋公司、冰箱营销公司及三电(中国)公司与浦银理财订立协议,认购约19.7亿元理财产品。 中国文旅农业(00542.HK):拟出售总价约为5.5亿元的商业物业资产。 信保环球控股(00723.HK):拟出资6000万成立合资以发展及运营林业机器人相关业务。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HK):子公司获得熊去氧胆酸胶囊药品注册证书,用于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反流性胃炎。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HK):获得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药品注册证书,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腾讯控股(00700.HK):耗资5.5亿港元回购85.3万股,回购价641-649港元。 汇丰控股(00005.HK):斥资约1.57亿港元回购约147万股,回购价105.6-106.7港元。 恒生银行(00011.HK):斥资约2380万港元回购20万股,回购价118.4-119.7港元。 美高梅中国(02282.HK):斥资约1862万港元回购120万股,回购价15.39-15.64港元。 机构观点 兴业证券:从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增速角度来看,原材料业、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增速领先。2)从ROE(TTM)角度来看,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水平较高;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同比提升较为明显。 招商证券:短期看,港股市场仍然主要是依靠流动性驱动,内外流动性充裕港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9月制约流动性因素有所缓解:1)美联储降息推进;2)香港市场资金面偏紧问题缓解;3)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4)中报“靴子落地”,盈利担忧利空出尽。中长期来看,随着供需格局改善,经济企稳回升,可能将迎来需求景气拐点,上市公司的盈利也有望底部反转。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估值修复空间很大。配置方向上聚焦三进攻(科技、有色、非银)+两底仓(困境反转、红利)。 华泰证券:港股无需“恐高”。该券商指出:纵向比较,港股已经不是过去的港股,历史数据比较前需要做一些修正;横向比较,全球视角下港股仍有性价比。 华泰证券:在当前全球的地缘政治和金融市场格局变化的背景下,港股有很多“例外”的特质,支持国内和全球资金继续增加港股的配置。由此,对港股中期的相对表现仍充满信心。
lg
...
金融界
09-17 16:30
上一页
1
2
3
4
5
•••
1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白宫爆发激烈争论!美媒曝“一场被取消的谈判”:特朗普临时叫停英伟达对华芯片计划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直击亚市】美联储官员最新信号吓坏市场!Palantir引爆不安,美元连涨5天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美国将于下周开始暂停向中国船只收取港口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