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聚焦CRDMO后给
药
明
康德
带来了什么?
go
lg
...
应往往是:为什么? 自2024年底起,
药
明
康德
的连续动作引人注目。12月,公司宣布出售美国和英国的细胞与基因疗法(CGT)业务WuXi ATU;与此同时,从2024年11月至今,又多次减持参股的明星ADC子公司药明合联(WuXi XDC)的股份,累计回收超五十亿港元现金;就在三季报披露前不久,公司又将两个国内临床板块业务资产出售给高瓴。 若仅将这些操作视作对地缘政治风险的被动防御,未免肤浅。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主动聚焦:
药
明
康德
正系统性剥离非核心业务,把资源、资本与精力汇聚到最具竞争力的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模式上。 这场聚焦直指一个核心命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创新药生态中,平台型企业真正的护城河是什么?
药
明
康德
的回答是:一个被反复打磨、效率极致、能自我强化的CRDMO核心业务引擎。 它通过“减法”,正让飞轮转得更快、更稳。刚刚出炉的三季报,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强劲增长,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4%,截至2025年9月底,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1.2%。 而这种聚焦的成效,正逐步反映在财务表现、运营效率与股东回报上——这或许正是理解药明康德下一阶段的关键。 一、将战略兑现为股东价值 战略的最终“试金石”是财务表现。
药
明
康德
聚焦CRDMO的战略,最直接的成果体现在其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上,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回报股东。 基于稳健的业绩,
药
明
康德
在2025年内已经实施了总额近70亿元人民币的股东回报计划。这具体包括: 常规年度分红:派发现金红利约28.32亿元,延续了其稳定的高比例分红政策。 首次特殊分红:额外派发特别现金红利约10.1亿元,公司明确表示此举是为感谢股东在公司业务策略调整期间的理解与支持。 注销式回购:先后启动并完成了两次总额达20亿元的股份回购,且均为“注销式回购”,这种方式直接减少总股本,对每股收益(EPS)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首次中期分红:2025年半年度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派发现金红利10亿元。
药
明
康德
-2025年股东回报实施情况 累计加总,
药
明
康德
在2025年已经回报股东的金额共68.42亿元,相当于公司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94.5亿元)的72%。 在外部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返还,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战略沟通。这证明,其核心业务产生的现金流,足以覆盖未来的资本开支、日常运营,并且仍有充裕的盈余回馈投资者。 这种行动背后的底气,远比任何口头承诺都更具说服力。 支撑这一系列慷慨回报的,是公司强大的现金创造能力和通过资产优化获得的充沛流动性。2024年,
药
明
康德
的自由现金流达到创纪录的79.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速持续超越收入增速。而2025年前三季度,
药
明
康德
的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35%至108.7亿元,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将达到80-85亿元。 这证明其核心CRDMO业务不仅规模庞大,而且盈利质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现金牛”。 与此同时,对药明合联股份的多次出售,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入。这些资金的用途被明确指向“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持续强化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飞轮”。 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出售非核心金融资产,将账面价值转化为实际弹药,再投入到核心业务的扩张中,从而创造更强劲的未来现金流。 聚焦战略的积极效应在2025年的经营表现中得到延续。此前其在发布中报的同时,将全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增长指引从原先的10%-15%上调到13%-17%,此次三季报增速进一步上调至17-18%。整体收入预期上调,叠加持续提升的利润率,意味着现金分红的基数继续扩大,同样30%分红比例下流向股东的现金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是一个强烈的积极信号。其中,以寡核苷酸和多肽为主的TIDES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实现双位数强劲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新分子势头强劲。
药
明
康德
在传统小分子业务上也保持着积极态势,在三季度末小分子商业化分子数历史上首次达到80个,前三季度小分子D&M收入同比增长14%。 这一表现都进一步验证了聚焦CRDMO的战略正在强化公司的增长引擎。 二、战略性剥离:用“舍”去获“得”
药
明
康德
近一年以来的几项资产剥离,是其战略聚焦的关键落子。 出售ATU等非核心业务与减持XDC股份,看似性质不同,却共同服务于一个目标: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资本回报效率,为主营业务扫清障碍、输送资源。 1、割舍ATU:一次“做正确的事”的纪律 细胞与基因治疗无疑是生物医药最前沿的方向。
药
明
康德
早年布局WuXi ATU,正是其“follow the science”理念的延伸。 然而,科学探索与商业成功往往并不同步。ATU板块连续多年亏损,持续消耗巨大资金与管理资源。 正如《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一书里写到的:科学进步最基本的驱动力,来自科学家们的实验,但这样的实验成本很高。因此,资金往往成为限制科学发展的因素—尤其是考虑到知识的进步并不总是能够在短期内带来回报这个事实。 真正的科学探索,需要资本的耐心。
药
明
康德
之所以持续投入,是出于其初心愿意: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没有难治的病。赋能行业需要长期信念,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割舍ATU,是
药
明
康德
平衡科学理想与大环境现实之后,优先确保“客户第一、患者第一”的务实选择。但这一动作对财务报表的改善是立竿见影的。剥离亏损业务,直接提升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更强,也使财务模型更加健康和可预测。 2、出售XDC与临床业务:一堂资本循环的教科书式操作 与出售亏损的ATU业务不同,出售药明合联(XDC)股份,是在收获一项成功的投资。药明合联作为ADC领域的领军外包服务商,成长迅速,价值不菲。
药
明
康德
的减持,并非看淡其前景,而是一种典型的资本循环与价值兑现策略。 这一系列操作带来了多重收益: 增厚利润与分红基础:出售股票所得投资收益直接计入归母净利润,扩大公司现金分红的利润池。 提供发展“弹药”:出售XDC股份所得数十亿港元现金,被用于反哺CRDMO主业。公司公告明确指出,这些资金将投入全球产能建设与人才招募,是一次高效的资本再配置,将已实现的投资回报转化为驱动下一轮增长的燃料。 与此同时,
药
明
康德
还同步出售了临床CRO与SMO业务,这同样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减法。 从业务属性看,临床CRO与SMO高度依赖“人”,而非体系化的技术与流程,难以像药物发现、实验室检测或工艺开发那样形成可复制的能力积累。与此同时,SMO具有明显的本地化特征:其服务深度依赖中国医疗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另外,临床业务涉及的数据天然敏感,在当前全球监管趋严的环境下,对于全球化运营的企业这一特性进一步增加了合规和运营的不确定性。。 因此,无论是出售ATU、减持XDC,还是剥离临床CRO/SMO,实质上都是一次系统性地“修剪枝叶”——让资源、资本与管理精力更加集中于那根真正能生长的主干。 最终目的,都是让整棵树长得更稳、更高、更具韧性。 三、CRDMO引擎:解构运营层面的“阿尔法” 如果说财务数据和战略决策是
药
明
康德
的“面子”,那么其卓越的运营能力就是支撑这一切的“里子”。
药
明
康德
经调整后的Non-IFRS净利润率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关键在于其对卓越运营(Operation)环节的极致追求。这才是其CRDMO模式中真正的“隐藏实力”和竞争壁垒。 1、“药明速度”:压缩时间,放大产能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CDMO行业,产能的建设和爬坡速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响应市场需求、抓住商业机会的能力。
药
明
康德
在这方面展现了惊人的进化。就在九月刚举行的投资者日上有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案例:在2017年,一个新车间从投产到实现满负荷运转,大约需要2年时间;而到了2024年,这个周期被惊人的缩短到了2个月。 这种指数级的效率提升,背后是一整套成熟、标准化、可复制的运营体系。它涵盖了从工程设计、设备采购、验证确认到人员培训、技术转移等所有环节。 极致的“药明速度”意味着,当客户需求(例如在TIDES领域)爆发时,
药
明
康德
能够以最快速度将订单转化为产出和收入,而竞争对手可能还在等待厂房完工。这是一种将时间转化为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2、“药明精度”:数字化驱动的全球协同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管理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药
明
康德
在全球拥有数十个生产基地,如何高效协同,确保质量与效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此,
药
明
康德
自主开发了一套多基地协同的数字化内部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被形象地比作“俄罗斯方块”游戏。它能够实时、自动地对全球40个车间、超过800台反应釜的全年逾3万批次生产任务进行最优化的排程。 系统算法的目标是,根据不同项目的工艺要求、设备需求和交付时间,计算出最佳的生产组合,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即“方块”间的空隙),同时大幅降低人工失误。 这种“药明精度”是运营卓越的数字化体现。它不仅提升了资产利用率,直接贡献于利润率,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全球客户提供了一种高度确定性和可靠性的服务保障。在一个“零差错”要求的行业里,这种由数字化驱动的精准控制能力,是客户选择并长期信赖的关键。 “药明速度”和“药明精度”共同构成了其运营层面的“阿尔法”。 正是这种日积月累、持续优化的运营内功,才让
药
明
康德
的CRDMO平台能够承接住庞大的在手订单(截至2025年9月底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并将其持续高效地转化为强劲的现金流和利润。 四、展望:飞轮正在加速 通过一系列果断的战略聚焦,
药
明
康德
正打造一个更强大、可自我强化的业务飞轮。其运转逻辑十分清晰: 1. 卓越的运营能力——兼具“速度”与“精度”——确保高效交付与全球客户黏性,形成稳定订单流; 2. 规模与效率叠加,带来强劲的财务表现与现金流; 3. 现金流一方面用于分红回购,提升股东价值;另一方面再投入核心CRDMO平台,持续扩能与升级; 4. 平台能力提升后,服务更精更深,吸引更多项目,飞轮再次加速。 对于深度全球化的任何企业而言,地缘政治风险仍是无法规避的变量。但真正的韧性,体现在聚焦可控因素的能力上。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打磨运营体系,
药
明
康德
将资源集中于最具掌控力的领域。 因此,“向内聚焦”本身就是它应对不确定性的主动选择。未来的
药
明
康德
,其价值增长将更取决于内部飞轮的转速,而非外部风向。
lg
...
格隆汇
10-28 13:43
中小投资者保护“23条”发布,自带杠铃策略的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近1周资金流入
go
lg
...
1899)、恒瑞医药(600276)、
药
明
康德
(603259)、中国平安(601318)、中芯国际(688981)、寒武纪(688256)、工业富联(601138)、招商银行(600036)、海光信息(6880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6.75%。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场外联接(平安上证180ETF联接A:023547;平安上证180ETF联接C:023548;平安上证180ETF联接E:02460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8 10:04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均涨超1%,半导体股走强,中资券商股表现弱势
go
lg
...
医药外包概念走强,昭衍新药涨超8%,
药
明
康德
涨超4%,方达控股、泰格医药、药明生物等跟涨。 消息面上,
药
明
康德
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20.57亿元,同比增15.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增速从13%至17%上调至17%至18%。 铜业股涨幅居前,中国大冶有色金属涨超11%领衔,江西铜业涨超4%,中国黄金国际、中国有色矿业等跟涨。 方正中期期货指出,国内铜需求将进入旺季,铜杆,铜箔和铜板带用铜量有望增加,铜材企业开工率有望提升,国内库存处于低位,铜价易涨难跌。鲍威尔近期表态偏鸽,并表示将结束美联储自2022年以来的QT。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共同驱动下,未来铜价中枢有望上移 核电股普遍上涨,中核国际涨超10%,中广核电力、中广核新能源、中广核矿业等跟涨。 消息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曾亚川日前介绍,2024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已创近十年新高,且增势预期依然强劲。多家国际权威机构连续四年上调核能发展预期,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规模将突破9亿千瓦,实现翻倍增长。 农产品股跌幅居前,华联国际跌超9%,润中国际控股跌超6%,十月稻田、大成玉米集团等跟跌。 地产代理股走低,鋑联控股、易居企业控股跌超2%,贝壳、合富辉煌、美联集团跟跌。 今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8.7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6.4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2.27亿港元。 展望后市,广发证券认为,短期波动或不改中长期趋势,产业趋势叠加资金面持续改善,港股四季度配置价值或值得关注。10月以来随着中美议题再次引起市场关注,港股避险情绪持续升温,指数层面出现了较明显的调整。对比历史上港股牛市中的小回撤行情看,发现本轮调整行情的跌幅空间已较明显、持续时间则接近历史均值。未来若中美谈判进展顺利、国内政策发力等积极因素出现,结合AI叙事发酵的产业趋势和港股资金面有望持续改善,港股四季度配置价值或值得关注,其中恒生科技空间较大。
lg
...
格隆汇
10-27 16:33
自带杠铃策略的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涨超2.0%,盘中价格创历史新高
go
lg
...
1899)、恒瑞医药(600276)、
药
明
康德
(603259)、中国平安(601318)、中芯国际(688981)、寒武纪(688256)、工业富联(601138)、招商银行(600036)、海光信息(6880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6.75%。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场外联接(平安上证180ETF联接A:023547;平安上证180ETF联接C:023548;平安上证180ETF联接E:02460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7 14:33
权重股
药
明
康德
前三季净利超120亿元,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半日收涨1.41%,近5日累计“吸金”4.45亿元
go
lg
...
力。 行业动态方面,10月26日晚间,
药
明
康德
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前三季度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主要系公司持续聚焦及加强CRDMO业务模式,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提高了整体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出售持有的联营企业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的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利润。 国际方面,美联储已开启降息通道,宏观环境改善有望利好创新类资产估值重塑。光大证券分析认为,在历史降息周期中,创新类医药资产往往能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当前随着全球流动性预期宽松,医药行业中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将更受资本青睐。同时,Biotech融资环境回暖也将增强药企研发投入信心,进而带动产业链上游CXO需求复苏。 此外,海外CDMO龙头Medpace与Lonza三季报均超预期,显示全球生物医药外包行业景气度回升。方正证券指出,Medpace新签订单连续两个季度恢复正增长,Lonza生物药及小分子商业化需求强劲,反映出美国中小Biotech融资寒冬或已过去,全球客户研发支出逐步回暖,这将有利于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国内CXO企业订单持续释放。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0月27日午间收盘,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强势上涨1.39%,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半日收涨1.41%。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24日,港股创新药ETF近半年累计上涨42.3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78%,其中药明康德上涨5.34%,药明生物上涨3.92%,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等跟涨。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该指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权重占比达92.5%,这也是当下ETF跟踪的指数中,较为“纯血”的创新药行业指数之一。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ETF换手14.38%,半日成交33.09亿元,居医药类ETF首位!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226.48亿元,居全市场港股医药类ETF第一。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港股创新药ETF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4.45亿元。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联接A:019670,联接C:019671):紧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投资港股创新药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支持T+0交易,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内进行多次买卖,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7 13:43
药
明
康德
业绩大增,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红盘震荡,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
go
lg
...
0%,成分股康耐特光学上涨5.25%,
药
明
康德
上涨4.98%,药明合联上涨4.89%,晶泰控股上涨3.94%,恒瑞医药上涨3.32%。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0.91%,最新价报0.6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24日,恒生医疗ETF近半年累计上涨35.6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13.46%,成交9.31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4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日均成交17.12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10月27日 13:07,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上涨0.30%,成分股君实生物上涨3.83%,荣昌生物上涨3.73%,恒瑞医药上涨3.32%,映恩生物-B上涨3.11%,四环医药上涨2.11%。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上涨0.44%,最新价报0.9元。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12.59%,成交6296.43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4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年日均成交1.22亿元。 消息面上,诺华制药同意以每股72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溢价率达46%,交易估值达120亿美元,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在10月26日上午的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曾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的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曹雪涛表示,2025年,新一轮“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正式启动,该专项与上一轮新药专项接续,拟在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药
明
康德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国投证券指出,公司聚焦CRDMO核心业务,持续优化生产效率,推动业绩高增长。小分子D&M管线快速扩张,商业化及临床III期项目合计新增15个,TIDE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1.1%,在手订单稳健增长,泰兴多肽产能提前建成,为后续放量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医药行业三季度业绩前瞻看,CRO(合同研究组织)、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组织)等上游细分领域有望延续上半年业绩向好趋势,继续表现亮眼;中药、医疗器械、原料药、药店等板块部分个股也有较为不错的业绩表现。同时,伴随近期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的数据披露以及BD(商务拓展)交易的持续落地,相关创新主线值得继续看好。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68.19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疗ETF近2周份额增长2.83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03亿元。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京东健康、三生制药、
药
明
康德
、翰森制药,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31%。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规模达4.94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份额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份额达5.51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15%。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7 13:23
港股午评:恒指涨超1%、科指涨1.48%,科网股、医药外包概念股走强,券商、苹果概念及芯片股活跃
go
lg
...
哔哩涨1.23%;医药外包概念股走强,
药
明
康德
涨5%领涨,Q3净利同比增53.27%;水泥股拉升,华新水泥绩后大涨超12%领衔,西部水泥涨5%;中资券商股、铜业股、苹果概念股、半导体芯片股、海运股、钢铁股、煤炭股、军工股表现活跃。另一方面,新消费概念股走低,体育用品股、电信股、餐饮股多数弱势。 企业新闻 中信证券(06030.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558.15亿元,同比增长32.7%;净利润约231.59亿元,同比增长37.86%。 广汽集团(02238.HK):前三季度营收约662.72亿元,同比减少10.49%;净亏损约43.12亿元,同比盈转亏。 重庆银行(01963.HK):前9月营收114.58亿元,同比增加10.69%;净利润48.79亿元,同比增加10.19%。 长城汽车(02333.HK):前9月营业总收入1535.82亿元,同比增长7.96%;归母净利润86.35亿元,同比减少16.97%。 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前9月合同销售1705亿元,总收入1030亿元,经营利润131.5亿元。 金风科技(02208.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净利润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主要系公司风机及零部件销售规模增加。 赤峰黃金(06693.HK):前9月营业收入86.44亿元,同比增长38.91%;净利润20.58亿元,同比增长86.21%。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HK):前9月营业收入67.63亿元,同比增长0.42%;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25.53%。 华润建材科技(01313.HK):前9月营业额150.7亿元,同比下降4.5%;盈利3.31亿元,同比增长7.3%。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01065.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净利润7.02亿元,同比增加3.59%。 金蝶国际(00268.HK):截至2025年9月30日,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ARR)约为人民币38.6亿元,同比增长约18%。 深圳控股(00604.HK):附属深圳泰运与深业泰然及深圳地铁置业订立贷款协议,分别涉资12.9及12.4亿元。 湾区发展(00737.HK):9月广深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及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月总路费收入分别为约2.33亿元、9171.9万元及6904.7万元,同比分别减少5%、12%及6%。 明发集团(00846.HK):前9月累计合同销售19.3亿元,同比减少约23.1%。 中国电力(02380.HK):前9个月的合并总售电量为9626.7万兆瓦时。 北京能源国际(00686.HK):前9月总发电量达到约1925.33万兆瓦时。 烯石电车新材料(06128.HK):附属投资创驰国际新能源车辆18%股权。 启明医疗-B(02500.HK):CARDIOVALVE TTVR确证性临床研究完成全部临床入组。 机构观点 华泰证券:上周港股市场总体震荡,观望情绪依然浓厚。下半年至今,南向资金累计流入超5000亿港币,叠加年底考核周期临近,后续流入动能可能放缓。此外,情绪指标已经回归中性,南向是近期降温的新动能。从大势上看,当前上下风险较为均衡,风偏较高投资者可逐步建仓,但胜率更优的大幅加仓时机或仍需等待。从行业看,临近三季报披露密集期但并非所有港股都会披露三季报,我们从中观景气、年度盈利预期修正以及ROE变化等综合发现,当前周期(如金属、材料、能源)和科技依然高景气,但此前景气中低位的大众消费(纺服、食品、社服)和高股息(金融和周期红利)近期磨底或出现上修迹象。 招商证券:近期港股受到外部冲击调整幅度较大,市场反应较为过度。随着贸易战的缓和、增量政策释放边际利好,足以支撑港股的反弹。从整个四季度来看,重申“先抑后扬”的大势研判观点。市场关心的风格切换更可能是一个“渐进式”或“波浪式”的过程,而非简单的“翻转开关”,预计未来阶段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成长风格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线。行业推荐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互联网与保险。 中信证券: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将利好港股市场,尤其看好港股科技板块在AI产业链和流动性外溢下的估值扩张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全球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港股作为国产AI核心资产的聚集地,有望直接受益于这一行业发展趋势。
lg
...
金融界
10-27 12:13
港股与全球市场综述:恒生科技回升、电力板块结构性机会及财报关注
go
lg
...
机会。 重点公司关注 公司 关键数据
药
明
康德
(02359.HK) 前三季度营收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22.5%;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 恒瑞医药(01276.HK)、中国南方航空(01055.HK)、青岛啤酒(00168.HK)、粤海投资(00270.HK)、中国铝业(02600.HK)、中煤能源(01898.HK)、福莱特玻璃(06865.HK) 今日将发布财报,投资者关注营收及利润表现 新股动态 公司 招股日期 招股价 每手股数 入场费 预计上市日期 明略科技-W(02718.HK) 10月23日-28日 141港元/股 40股 5696.88港元 11月3日 赛力斯(09927.HK) 10月27日-31日 不高于131港元/股 100股 13282.62港元 11月5日 编辑总结 综合来看,港股及全球市场上周整体回升,科技及半导体板块表现突出,资金流入方向明确。美股通胀数据低于预期,短期降息预期已被市场消化,电力及可再生能源板块具备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应关注上市公司财报及新股动态,把握板块轮动及行业机会,同时注意宏观政策及市场波动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 问1:恒生科技指数PE处于历史分位意味着什么? 答:PE 23.28x处于31.87%分位,意味着估值相对历史中低水平,存在一定上行空间,但需结合行业及宏观因素判断。 问2:电力板块为何具备结构性机会? 答:全国太阳能及风电装机大幅增长,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提升行业长期收益潜力,形成结构性投资机会。 问3:
药
明
康德
前三季度业绩亮点有哪些? 答:营收328.6亿元,同比增18.6%;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84.84%;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22.5%,显示稳健成长。 问4:美股短期市场情绪如何? 答:市场恐惧与贪婪指数回升至28点(恐惧区间),显示投资者谨慎但情绪正在改善。 问5:近期新股上市对市场有何影响? 答:新股上市吸引资金关注,短期可能带动相关板块成交量和市场活跃度,但需关注发行定价及市场情绪。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27 12:10
科创创新药走强,荣昌生物涨超4%,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盘中涨近3%,近10日净流入超1600万元,国产创新药闪耀全球
go
lg
...
4万元。 消息面上,10月26日晚间,
药
明
康德
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前三季度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主要系公司持续聚焦及加强CRDMO业务模式,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提高了整体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出售持有的联营企业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的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利润。 当地时间10月17日至21日,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召开,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学界最权威的肿瘤学术会议之一。本届年会上,荣昌生物10项研究重磅亮相。 2025年ESMO大会上中国创新药研究成果实现历史性突破,多项重磅临床数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东吴证券指出,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在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显著优于现有标准疗法,荣昌生物RC48-C016研究在HER2+尿路上皮癌中实现PFS和OS双重显著获益并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标志着中国ADC+IO联合治疗模式已确立国际新标准。 光大证券指出,美联储已开启降息通道,利好创新类资产。从过往的历史发展来看,在降息通道,医药板块内的创新类资产会随着低利率宽松环境而获得更好的估值溢价。例如,参考10Y美债收益率的走势,在2011~2012、2014、2019~2020这些降息通道的历史区间,代表创新类资产的XBI相较于代表大型企业的标普500医疗获得了更好的超额收益。随着美联储在2025年9月再次降息,宏观环境有望重回降息通道,利好医药生物行业中创新药、创新器械等创新类资产。 “政策支持+创新升级+出海BD常态化”三重逻辑催化,创新药“高景气”持续验证,行业正迈入全面收获期!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作为20CM“创新药新物种”,20%的涨跌幅上限赋予其更高弹性!指数聚焦创新药龙头企业,成分股仅30只,100%聚焦科创创新药,更高纯度,更高锐度,全面把握中国创新药崛起机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若盲目投资溢价率过高产品,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基金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属于较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科创板股票竞价交易的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但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的前五个交易日,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首日以及上交所认定的其他情形下不实行涨跌幅限制。科创板企业业务模式较新,业绩波动可能性较大,不确定性较高,投资者应当关注可能产生的股价波动风险,审慎开展投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7 10:45
长期慢牛趋势不变,自带杠铃策略的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涨超1.4%
go
lg
...
1899)、恒瑞医药(600276)、
药
明
康德
(603259)、中国平安(601318)、中芯国际(688981)、寒武纪(688256)、工业富联(601138)、招商银行(600036)、海光信息(6880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6.75%。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场外联接(平安上证180ETF联接A:023547;平安上证180ETF联接C:023548;平安上证180ETF联接E:02460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7 10:23
上一页
1
2
3
4
5
•••
49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巴菲特卸任前再创纪录!伯克希尔现金储备飙至3817亿美元,营业利润激增34%
lg
...
黄金惨遭“三杀”暴跌110美元!下周数据洪流来袭 多头还有翻盘机会吗?
lg
...
日经:特朗普对华贸易战因战略失误遭反噬,单边主义、短视与关税策略令北京占据上风
lg
...
下周重磅事件:三大悬念牵动市场神经!美联储官员、“小非农”与AI巨头齐登场
lg
...
黄金周评:两大事件吓坏多头!美联储"五剑客"携小非农来袭 大行情一触即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