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概互联板块走强,中概互联ETF(159605)涨2.30%,百度集团-SW领涨7.99%
go
lg
...
即在维持健康利润率的前提下,实现稳健的
营
收
增长
。伴随着龙头互联网企业业绩的稳健性逐步增强,有望催化后续估值修复行情。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17
海通国际:给予国轩高科增持评级,目标价位45.8元
go
lg
...
储能黄金赛道,出货量大增,有望开启新的
营
收
增长
空间。公司快速切入储能业务,储能电池循环寿命可以达到1.5万次,通过多项国际认证,在通讯基站/储能电站/2C等领域广泛应用,已全面进入海外市场。公司与华为、Invenergy、苏美达等领先企业达成战略合作,2022年国轩储能出货量达到5.5GWh,同比增长10倍,市场占比从大幅提升至22年的4.5%,成为全球主要储能电池出货厂商,22年储能电池出货排名中国第六,我们预计2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可达到15GWh。 高度重视研发与创新,多项电池新技术处于行业最前沿水平,半固态与磷酸锰铁锂量产可期。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于全球布局八大研发中心,不断加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研发与投入,目前在JTM铁锂、磷酸锰铁锂及半固态电池技术等前瞻性技术研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在全球研发布局和海外高级研发人员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总收入达到224.5/435.0/596.5亿元,归母净利预计将达到2.8/16.3/26.8亿元,EPS为0.16、0.92、1.5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178/31/19倍。考虑公司研发水平领先,储能将大幅放量,提前布局碳酸锂,同时半固态电池产业化或将贡献超额盈利,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50倍PE,对应目标价45.8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储能出货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广发证券陈子坤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13.68%,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8.84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39.52。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7.25。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国轩高科(002074)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1.5星,综合指标1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16
科大讯飞:3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人保养老、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化运营,2023年预计新增校600所,
营
收
增长目标
38%。此外,单校运营质量持续提升,续购率提升至22年的91%,付费转化率超过70%,成熟运营校的产值提升16%。 问:学习机23年预计增长如何? 答:学习机22年营收同比增长53%,23年预计增长同比更快。今年2月6日,I学习机T20Pro全新升级上市,为3-8岁、8-12岁、12-18岁的孩子分别匹配启蒙益智精准学、自主辅学精准学、学业提升精准学,通过环环相扣的“个性特征识别-自主闭环学习-真实效果反馈”三大模块帮助孩子减轻学业负担、提升学业水平,实现闭环且螺旋上升的自主学习。I学习机T20Pro上市后,2月份在全行业所有上市新品中销售额最高,获得京东2月全月单品销售额冠军、天猫2月全月新品销售额冠军(数据来源京东商智和天猫生意参谋)。此外,科大讯飞I学习机将成为认知智能大模型技术率先落地的产品,预计于2023年5月6日进行产品级发布。 问:讯飞开放平台面向开发者能力授权整体情况如何? 答:讯飞I开放平台开发者生态持续保持良性发展。开发者规模22年突破380万,22年技术授权及开发者服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毛利同比增长20%。 问:讯飞数字政府业务有哪些进展,如何看待其未来增长? 答:2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建设指南》,一体化在全国呈现普遍强烈需求,各地加快推进全省一体化数字政府建设。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到“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讯飞以5.5亿中标的安徽“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项目,建成以后会成为5级应用省市县乡村联动的政务应用,后续省、市、区县三级平台建设还有进一步空间,成为推动数据全面统一、数据充分共享、数据要素开发的关键底层平台,打造出全国先进标杆和领先样板,从省内逐步向省外复制。 问:公司智能汽车业务的发展情况? 答:1、随着新能源车的逐步普及,市场渗透率会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对智能语音等多模态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少数低端代步车型外,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已经成为基本配置。2、在产品布局上,从语音交互到智能座舱到智能音效,智能汽车产品不断丰富,单车价值不断提升。讯飞智能音效经车企第三方优选竞品车盲测,盲听效果超越百万豪车。讯飞智能音效在一汽、上汽、广汽等汽车厂商已有多款车型完成了定点。3、中国当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汽车出口总量持续增长,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国内新能源出海的关键驱动力。讯飞多语种技术全球领先,将助力中国汽车出海。 科大讯飞(002230)主营业务:语音支撑软件、行业应用产品/系统、信息工程和运维服务等。 科大讯飞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26.61亿元,同比上升16.5%;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42.34%;扣非净利润4.27亿元,同比下降17.04%;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6.38亿元,同比上升1.9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54.1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51.54%;负债率46.28%,投资收益302.62万元,财务费用-6163.24万元,毛利率40.1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9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4.07。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7.22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4.16亿,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科大讯飞(002230)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1.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16
硅谷银行44小时闪崩 归根结底却得追朔到疫情中对美国国债的押注
go
lg
...
受采访时说。 被问及硅谷银行当时的
营
收
增长
是否可持续时,1993年入职的Becker笑了笑,大谈起了科技愿景那一套。 “创新经济是最好的选择,” 他说,“处在正中间的位置我们非常幸运。”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最多只能为25万美元的银行存款提供保险,而硅谷银行的客户资金则要庞大得多。这意味着存入该行的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保险的:监管文件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这部分资金占到其国内存款的逾93%。 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敞口并没有发出任何警讯。硅谷银行在评估其财务状况时轻松扫除了监管障碍。 但是,未能浮出水面的是它在存款快速增长期大买的长债蒙受了严重亏损,却被会计准则基本上遮得严严实实。它截至2022年末到期证券公允价值亏损超过150亿美元,几乎与162亿美元的总股本旗鼓相当。 尽管如此,在该行1月公布第四财季财报后,投资者却比较乐观,美国银行(30.27, -0.27, -0.88%)一位分析师写道,它可能已经度过了压力极点。 事实并非如此,很快就应验了。 两难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穆迪在上周晚些时候的一次会议上给硅谷银行带来了一个坏消息:该行未实现的亏损意味着其面临严重的信用评级下调风险,而且可能不止一档。 这让硅谷银行陷入了两难。为了充实资产负债表,它就得亏本出售大量债券投资来增加流动性,但此举可能会吓坏储户。但是,若按兵不动并被下调多档评级可能一样会刺激挤兑。 第一共和国银行在纽约的分行第一共和国银行在纽约的分行 这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硅谷银行及其顾问高盛集团最终决定出售投资组合,并宣布22.5亿美元的股权交易。尽管如此穆迪周三还是下调了它的评级。 知情人士称,当时大型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表示了大量买进其股票的兴趣。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们意识到该行存款流失的速度有多快。包括Peter Thiel创立的Founders Fund在内一些著名风投随后建议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提取资金以防万一。这也导致挤兑在周四进一步恶化。 “保持冷静” 一份备忘录显示,大约在同一时间,即周四下午,硅谷银行主动接触了其最大的一些客户,强调自己资本充足、资产负债表质量高,且流动性“充裕”,也极具灵活性”。Becker在电话会上呼吁大家“保持冷静”。 但已经来不及了。 硅谷银行“早应该关注银行业的基础知识:相似的储户将同时采取类似做法的方式,” The Bancorp主席Daniel Cohen说,银行家总是高估客户的忠诚度。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与一家上市公司客户的电话会上,硅谷银行一位副总裁似乎只是照本宣科,也不提供任何新信息。 该客户为资产多元化起见周四决定将部分现金转移到摩根大通。这笔交易在硅谷银行的网站上折腾了两个小时,到现在还显示“处理中”。 这位知情人士说,同一位客户周五上午试图转走更大金额,但尝试无一成功。 闪崩 周五的崩盘只用了几个小时。硅谷银行在周四股价爆跌逾60%后放弃了增发计划。那时,美国监管机构的人员也已经抵达了该行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办公室。 硅谷银行“资本没有达到一个具有类似风险的机构应该拥有的规模,” 1981年至1985年担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的William Isaac周五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只能把它关掉。” 当天上午,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关闭硅谷银行并委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接管人。该公司称其总行和所有分行将于周一恢复营业。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正在为自身急寻买主,希望在周一前部分或整体出售。 与此同时,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在担心他们能否拿到钱发工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说,被保险的储户可在不晚于周一上午获得资金。 硅谷银行有多少存款超过25万美元的保险上限?答案是“还不确定”。
lg
...
金融界
2023-03-13
东阳光:富国基金、申万宏源等多家机构于3月8日调研我司
go
lg
...
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电池铝箔业务未来的
营
收
增长点
在哪? 答:公司的电池铝箔专注高端差异化,并与日系客户长期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生产端,公司同日本最大的铝箔生产企业株式会社 UCJ合作研发生产高品质的电池铝箔,构建了从铝箔材到集电体至电池外装铝箔材料的连续生产体制。在客户端,产品已通过松下、村田等行业高端日系客户进行认证审核,并已开始量产供货。 与国内市场相比,虽然日本客户对产品品质有更为严苛的要求,认证门槛高,进入其采购名单的难度较大,但与之相对应的加工费用也会同步提高。目前公司产品主要供应给日系客户,未来公司将在继续拓展高端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为公司电池铝箔板块提供利润增长点。 问:公司的销售战略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现执行大客户销售战略,利用公司的产业链优势,将公司打造成为面向电子元器件及新能源应用领域的平台型新材料公司。布局建成了以电容器产业链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以电池铝箔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以及氟氯化工产业等三大产业板块。为大客户实现全系列新能源产品一揽子供应,实现双方共赢。 东阳光(600673)主营业务: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化工产品三大板块 东阳光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87.15亿元,同比下降3.93%;归母净利润7.15亿元,同比上升130.09%;扣非净利润8.16亿元,同比上升888.51%;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7.89亿元,同比下降12.3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100.83万元,同比下降59.9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上升168.63%;负债率57.36%,投资收益3891.9万元,财务费用8401.58万元,毛利率19.8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4.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21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361.11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东阳光(600673)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2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13
群益证券:给予宝丰能源增持评级,目标价位18.5元
go
lg
...
022年受成本上涨和需求减弱影响,公司
营
收
增长
,但毛利率下滑,拖累业绩。随着疫情影响消退,需求复苏,能源成本价格回落,公司利润有望修复。公司是国内煤制烯烃龙头企业,成本优势明显,技术水平领先,在建项目丰富,未来将迈向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维持“买进”评级。 成本挤压利润,业绩同比下滑:2022年公司全年营收实现增长,主要受益于焦化三期投产,公司焦炭产能大幅增长,焦炭版块营收。但公司全年业绩同比下滑,主要是2022年公司产品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毛利率同比下滑9.33pct达32.87%。据公司公告,2022年公司主营产品聚乙烯平均售价为7463元/吨(yoy+1.82%)、聚丙烯平均售价为7395元/吨(yoy-3.43%)、焦炭平均售价为2042元/吨(yoy+3.92%)、纯苯平均售价为6681元/吨(yoy+14.90%)、改质沥青平均售价为5711元/吨(yoy+34.56%)、MTBE平均售价为6592元/吨(yoy+29.99%)。原料端来看,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公司成本大幅提升。2022年,公司气化煤采购均价为762元/吨(yoy+15.18%)、炼焦精煤采购均价1657元/吨(yoy+39.95%)、动力煤采购均价594元/吨(yoy+25.45%)。 Q4业绩触底,看好后续利润修复:Q4单季,公司业绩环比同比均下滑,主要是Q4受原料价格上涨和需求减弱的挤压情况更加明显。根据公司经营数据,Q4公司主营产品聚乙烯平均售价为7183元/吨(qoq-0.73%)、聚丙烯平均售价为7054元/吨(yoy-2.81%)、焦炭平均售价为1849元/吨(yoy+4.56%)、纯苯平均售价为5825元/吨(yoy-17.07%)、改质沥青平均售价为6649元/吨(yoy+21.09%)、MTBE平均售价为6197元/吨(yoy-9.73%)。原料端Q4公司气化煤采购均价为896元/吨(qoq+16.63%),炼焦精煤采购价1673元/吨(yoy+10.43%),动力煤采购均价803元/吨(qoq+45.01%)。受到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单季毛利环比下滑8.50pct至21.29%。目前来看,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需求恢复,以及原料端价格回落,公司业绩有望修复。据百川统计,当前动力煤均价为1004元/吨,较年初下降4.03%。 成本优势明显,新建产能支撑中长期成长:公司是国内煤制聚烯烃领军企业,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能耗位于行业最低水平。2022年公司烯烃二厂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6千克标准煤/吨聚烯烃,创历史新低,公司新晋产能有望保持成本优势,增厚公司利润。公司目前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占全国煤制烯烃产量的约10%。公司在建项目丰富,2023年公司宁东三期10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C2-C5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预计投产,公司聚乙烯产能将达到85万吨,聚丙烯产能将达到100万吨,还将新增25万吨EVA产能。内蒙一期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预计2024年建设完成,是目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还将引入绿氢替代部分化石能源。项目建成后公司烯烃总产能将达到520万吨/年,公司长期成长动能充足。 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业绩低于预期,我们下修2023/2024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实现净利润71.73/92.54/157.50亿元,yoy+14%/+29%/70%,(前值91.59/119.59亿元,yoy+32%/+31%),折合EPS为0.98/1.26/2.15元,目前A股股价对应的PE为16/12/7倍,估值合理,看好公司未来成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不及预期;2、新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国金证券杨翼荥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8.19%,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80.51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4.03。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0.69。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宝丰能源(600989)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13
即时零售走进高光期,达达集团力争上游
go
lg
...
集团公布了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营
收
增长
、利润改善、现金流优化三大亮点显著,达达集团盘后股价也逆中概股大势涨超5%。 即时零售、同城配送迎来政策高光时刻,加上两会众多对数字经济、平台企业的支持之声,达达集团在2023年的前景变得愈发明朗。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即时零售前景“狂飙” 2022年,零售行业时有宏观压力的困扰。但达达集团却通过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连接,和京东深化全渠道O2O合作,构筑了经营韧性。从业绩来看,达达集团的重点业绩指标悉数保持稳健。 营收层面,达达集团Q4总营收达27亿元,同比增长32%,2022全年总营收达94亿元,同比增长36%。京东到家、达达快送两大业务Q4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7%、23%,考虑到四季度存在的疫情因素,这说明无论品牌、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对达达集团提供的服务表示认可与欢迎。 利润层面,达达集团延续了此前的利润率优化趋势,四季度调整后经营利润率同比改善超17个百分点。2022年Q2时,达达集团已实现京东到家直接利润率转正、达达快送连锁商家业务毛利转正两个重要进展。2022下半年,达达集团实现正向自由现金流。 今年1月,西南证券海外发布首次覆盖研报指出,达达集团业绩质量持续优化,并给出“买入”评级。同月,招商证券预测称达达集团高速成长与盈利能力改善均具备高确定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正值京东增持完成一周年,达达集团与京东深度协同,起到的是“挖潜增效”的作用。双方共同推进即时零售深化,既有益于平台本身,也令商家经营得到改善。 平台侧,京东拥有庞大的优质客群,而即时零售起到了将这部分电商客群逐渐转化为即时消费客群的作用,后者的差异性在于,即时零售超短路径带来了更强的消费粘性,且吸引了一部分即时零售消费者成为京东电商的用户,两种消费模式互相催生着增量。 西南证券认为,京东到家是全渠道战略实现的重要入口。即时零售的快速成长,对平台补益效果明显。 而在商家侧,即时零售不仅仅是促消费的一步棋,更是对经营逻辑的改善,有利于经济局面的结构性优化。实际上,“即时零售”这一概念,去年先是出现在商务部官方研究报告,年末得到发改委的重点提及,其后又在2023年一号文件亮相,可谓进入了政策端的黄金发展周期。 在发改委针对《“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举办的发布会上,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说,发改委近期两项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促进即时配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即时零售为何能受到重视,达达集团的业务模式便能提供解释,重点在于三个关键词:供给、需求和就业。 论供给,2022年,京东到家平台活跃门店数超22万家,同比增长超50%,KA商超、3C家电连锁、母婴连锁、酒水连锁纷繁多样。国信证券指出,即时零售可弥补远场电商履约的不确定性,西南证券则认为,大量实体商家品牌获得全渠道高质量增长。也就是说,即时零售盘活了供给,给了实体业态更多成长空间。 论需求,东吴证券预计即时零售用户天花板在5.5-6.4亿人左右。达达快送四季度的中小商家和个人业务总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易活动的增长。在稳经济、促消费大背景下,即时零售简化了电商交易流程,对激活消费者购物意愿意义巨大。例如达达集团与京东合作的“小时购”项目,22 年双十一期间,其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80%。 论就业,一方面是达达集团旗下平台的直接带动灵活就业,如2022年,达达快送平台的年活跃骑手达100万,同比增长超40%。达达优拣首创的“众包拣货”模式,自发布一年来,累计为超过6.8万人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激活零售增长,间接带动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例如连接线下连锁便利店、品牌旗舰店、生鲜垂类店,都能起到需求拉动就业的作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即时零售能够被写进“一号文件”不是偶然,2023年“两会”政府计划报告中提到的“千方百计促消费”,也少不了即时零售的参与。在达达集团与京东协同的实践中,即时零售自证了潜力,活跃了市场,也间接指引着达达集团的前景。 数实融合“深水区”正需推手,达达集团后劲十足 该不该做即时零售,已经不再是问题。但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却引发了平台的思考。即时零售并非颠覆式创新的产物,更像是“数实融合”走到深水区后,两种经济要素“聚变”的成果。更好的融合需要更合适的操盘手,达达集团数字化能力与零售经验兼具,更重要的是,手里的策略“牌”足够多。 实际上,近期备受关注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2522”框架就提到要用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紧扣“数实融合”主线。中信证券、中银证券等机构均在政策分析中提及,互联网公司与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部分,将持续健康发展。平台,让数实融合更有“咬合力”。达达集团的牌,至少有三张。 首先,达达集团牵手更多品类、更多商家,推进京东场域LBS化,帮助零售实体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价值的再创造。 无论是2023年还是以后,即时零售平台模式与供给多元化依然是趋势,优于单一渠道提供的消费服务。东吴证券认为,中小、垂类店和新业态将对供给密度和品类多元化作出重要贡献。同时,2022年,超过280个品牌与京东到家合作进行在线营销,同比增长超过30%。 连接海量供给,无论商家规模大小都能找到合适的站位、找到对应的消费者,更有利于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提升商业表现。此外,零售门店也更接近“店”与“仓”属性的融合,在供应链的支持下能探索更多经营方式。 其中,达达快送通过抓牢核心客户起到的引领效应正在变得明显。四季度,餐饮层面,达达快送新签约汉堡王等商家。商超领域,达达快送连锁商家即时配送业务整体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并持续渗透华润万家、麦德龙等商家。 这些案例能够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大中小商家加入即时零售阵营,并选择达达快送的服务。此外,技术也在为达达快送探索更高效、低成本的配送服务助力——截至2023年1月底,达达快送成为国内最大的商超无人配送应用方,已累计完成超过8万个商超即时配送订单。 其次,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中指出,即时零售的大火背面,还有实体零售企业如何打破旧有运作模式的问题。对此,达达集团提供更多工具、活动,配合营销节点、创新消费场景,助力实体零售焕发“第二春”。 工具侧,数实融合重在数据驱动经营管理。京东到家为品牌提供O2O供给优化和用户数字化策略,完美门店解决方案、云店项目,为商家带来了更多销售增量。达达集团的其他工具则着眼帮助零售商提升O2O运营效率和拣货操作能力,“海博系统”履约模块在四季度新增智能订单调度功能,试点商家的运营人效提高了75%,接单时效提高了6%,配送成本降低了3%以上。 活动侧相比工具侧,更考验平台的运营水平。它最终关联着品牌的长效经营,从单次活动、主题活动,到长期的创新营销,通过线上线下的全面打通,品牌增长将获得“长续航”。这也是达达集团的王牌:时间、商家和用户流量,都站在它这一边。 举例来说,从同城年货节到“一分钱买菜”,达达集团和京东生态充分协同,能够让数万家门店在线上共享资源和亿级流量支持。从3C到快消,多个领域下,即时零售为商家带来了精准即时的需求、潜在的复购,商品周转与营销效率大大提高。去年四季度,京东到家家电GMV同比增长超4倍,母婴门店GMV同比增超3倍,酒水门店GMV同比增长超2倍。而在新客营销转化上,以联合利华为例,其由即时零售平台上转化获得的新客比例约70%。 目前,仅京东小时购就覆盖了全国超过1800个县市区,消费潜力巨大。对本地商家来说,东吴证券认为,购物节等活动或有望成为即时零售赶超传统电商的重要节点,即时零售始终是更高效和直接的渠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去年四季度,达达快送还正式成为抖音生活服务的主要即时配送服务商之一,继续覆盖更多场景。 成绩频出,达达集团既获得了券商的积极评价,也靠践行社会责任获得了业界机构和消费者的认可。11月,MSCI将达达集团的ESG评级从BB调整至BBB。同月,达达在标普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的ESG得分提升至32分,位列全球零售行业前11%。 展望2023年,市场暖意十足,消费者需求为主导,即时零售、消费复苏和实体零售回暖形成共振,达达集团的业务走向纵深。“两会”时刻,关注平台健康发展的声音也不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表示,要重视即时配送在城市物流、消费供应链的基础设施作用,适时出台行业扶持政策。 今年以来,达达集团股价已大幅上涨近40%,但消费市场的火还能更旺。一年之计在于春,达达集团给一季度的收入增长预期在27%到37%之间,凸显了战略自信和对消费的信心。长期来看,即时零售改变的可能是整个零售生态,更乐观一些也未尝不可。 来源:美股研究社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10
平安银行2022年
营
收
增长
6.2%,董事长谢永林直言不容易!平安理财平均兑付收益2.37%,97%客户实现正回报
go
lg
...
3月8日晚,平安银行率先发出2022年度业绩报告,拉开了A股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序幕。年报显示,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798.95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净利润455.16亿元,同比增长25.3%,零售AUM接近3.6万亿元。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3月9日的业绩发布会上直言,2022年该行营收取得6.2%的增长是很不容易的。当前,经济复苏、人们的消费信心和意愿逐步增强,对以零售为主的
lg
...
金融界
2023-03-09
只因犯了这个错,这家上市公司主动终止了股权激励计划
go
lg
...
22年6月22日宣布,因公司2021年
营
收
增长率
未达到股权激励计划首个归属期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指标,故决定终止此次股权激励计划。 关于终止计划的原因,虹软科技归结为两个方面: (1)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萎缩,未能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公司所提供的软件算法产品主要应用于安卓智能手机,该业务收入增长受到影响; (2)在汽车产业,疫情所带来的供应链短缺等问题于 2020 年底开始显现,对公司智能驾驶后装业务造成较大影响, 也导致公司该业务收入下滑。 简单来说,虹软科技在营收过于依赖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且公司尚未找到稳定可依赖的第二增长曲线时,就在公司营收高点,制定了过于乐观且激进的营收指标,最终导致公司层面的考核指标无法达成,股权激励计划无奈终止。 04雨过天晴,静待佳音 其实,虹软科技从未忽略人才及创新的重要性,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连续多年在 30%以上。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更是达到46.66%,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5%。 能够将近一半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中,虹软科技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毋庸置疑。现在疫情终于结束,雨过已经天晴,我们期待种子再次发芽。 关注一心向上微信公众号,免费获取《2022年度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外管7号文知识包》等相关报告。
lg
...
老虎证券
2023-03-09
科大讯飞:新春促销期间讯飞翻译机系列销量同比增近100%
go
lg
...
运营,2023年预计新增学校600所,
营
收
增长目标
38%。
lg
...
金融界
2023-03-08
上一页
1
•••
230
231
232
233
234
•••
25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美副总统:特朗普正“考虑”对中国产品征收新关税
lg
...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拘留下任外长热门人选 曾协助美中关系
lg
...
黄金短线突然一波急跌!金价重挫逾15美元 FXStreet分析师金价技术分析
lg
...
中美突传大消息!金融时报:中国希望美国放宽AI芯片出口管制以达成贸易协议
lg
...
中国向美国释放一个重大信号!北京宁愿牺牲部分产能,也要少买……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