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业绩亮眼!瑞幸咖啡Q1
营
收
88亿增超四成,深夜宣布换帅
go
lg
...
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营
收
、利润和门店数量的全面增长。 Q1收入增四成 财报显示,瑞幸咖啡今年第一季度总净收入为88.65亿元,同比增长41.2%,净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GMV同比增长42%,达到104亿元;净利润为5.251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为净亏损8310万),净利润率从-1.3%提升至5.9%。 瑞幸咖啡一季度GAAP营业利润大幅增长至7.37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510万元;营业利润率从-1.0%提升至8.3%;Non-GAAP营业利润为8.643亿元,Non-GAAP营业利润率从0.1%提升至9.7%。 总运营费用为81.282亿元,同比增长28.1%,但占收入比例从101%降至91.7%。其中,材料成本35.73亿元,同比增长21.3%;门店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为23.29亿元,同比增长27.0%;销售与营销费用4.96亿元,同比增长52.4%。 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门店总数增至24097家,其中自营门店15598家,合作门店8499家,较2024年第四季度末的总门店数量增长7.9%;净新开门店1757家(中国1743家,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8家)。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CEO郭谨一表示:“我们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41%,随着我们扩展到超过24000家门店,利润率也有了健康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自营店同店销售额恢复正增长,达8.1%,这反映了客户需求的增长以及我们发展战略的有效性。” 预计下半年毛利面临一定压力 在业绩会提问环节,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发言。 对于未来的产品价格策略,他表示,中国咖啡市场目前仍处在快速发展的相对早期阶段,规模增长和市场占有率,仍然是瑞幸当前最重要的战略重点。产品方面目前没有提价计划,将继续保持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夯实并扩大瑞幸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咖啡市场快速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瑞幸也面临着咖啡生豆价格上涨、现制饮品竞争加剧的挑战。 据郭谨一透露,瑞幸预计今年下半年的毛利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一方面,咖啡生豆价格相较去年有大幅提升,且仍处在历史高位水平。伴随着瑞幸开始滚动补充库存,生豆涨价的影响主要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体现。 另一方面,茶饮企业扎堆上市可能导致现制饮品竞争格局出现变化,为更好应对潜在竞争,瑞幸将持续加大品牌和营销投入,努力保持优势地位。 " 总体而言,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仍然有待于观察。我们也会持续通过规模优势以及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来消化、对冲这些影响,努力保持一个健康合理的利润水平。" 郭谨一说。 董事会“一把手”换人 同日,瑞幸咖啡还公布了一项新的人事任命,瑞幸最大股东大钲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黎辉接替郭谨一担任董事长,郭谨一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将继续留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及董事。 公开资料显示,黎辉曾于2020年7月前担任瑞幸咖啡董事。目前,黎辉同时担任泰邦生物(Taibang Biological Ltd.)董事长。 其职业生涯早期,在高盛(亚洲)担任执行董事,后加入华平投资,在2002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华平投资亚太区总裁,负责在中国的投资业务。 2016年,黎辉短暂加入神州优车,任副董事长,负责战略与资本运作。 2017年,他创立私募股权机构大钲资本,专注于大中华区投资,成功布局多个行业龙头。 2022年1月,大钲资本牵头的买方团完成了对瑞幸部分老股的收购,由此成为投票权超过50%的控股股东。 据2024年瑞幸咖啡财报披露,大钲资本目前持有公司31.3%股份,并掌握着53.6%的投票权。而当前公司CEO郭谨一持股比例为1%,投票权为0.7%。
lg
...
格隆汇
04-30 11:27
公司债ETF(511030)盘中上涨6bp,国债ETF5至10年(511020)规模创近3月新高,机构:债市当前处于等待收益率下行的阶段
go
lg
...
6亿份,创近1月新高。 消息面上,全A
营
收
增速小幅改善。全A(不含金融石油石化)2024年
营
收
增速-0.78%,较前三季度的-1.5%明显改善,25Q1
营
收
增速+0.35%,反映经济企稳,但增速仍低。全A(不含金融石油石化)25Q1归母净利润增速+5.1%,24Q1为-6.1%,反映经济体感好转。 机构认为近两日券商自营及债基拉长久期,可能是博弈PMI等数据。未来半年债市的核心是中美关税走向,利率债波段不好做,我们建议信用下沉吃票息,耐心等待做多机会。 华西证券4 月 30 日的制造业 PMI 数据以及央行公告买断式回购的规模,或成为市场重新波动的催化剂。从高频数据来看,企业或从 “抢出口” 开始步入 “抢转口” 的阶段,表观的制造业景气度存在强于市场预期的可能性,或许更需关注订单相关的分项数据。如果债市收益率因此而调整,均是买入的机会,当前处于等待收益率下行的阶段。 截至2025年4月30日 11:01,国债ETF5至10年(51102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17.3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29日,国债ETF5至10年近1月累计上涨1.04%。 流动性方面,国债ETF5至10年盘中换手3.77%,成交5532.97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29日,国债ETF5至10年近1周日均成交4.70亿元。 规模方面,国债ETF5至10年最新规模达14.70亿元,创近3月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国债ETF5至10年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3516.90万元。 截至2025年4月30日 11:01,国开债券ETF(159651)上涨0.03%,最新价报105.9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29日,国开债券ETF近1年累计上涨2.36%。 流动性方面,国开债券ETF盘中换手3.98%,成交5441.24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29日,国开债券ETF近1年日均成交6.17亿元。 规模方面,国开债券ETF近半年规模增长3.88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份额方面,国开债券ETF近半年份额增长357.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平安基金债券ETF三剑客成员包括公司债ETF(511030)、国开债券ETF(159651)和国债ETF5至10年(511020),产品类型包括国债、政金债和信用债,久期横跨长、中、短,能够助力投资者穿越债市周期。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30 11:26
超讯通信:阵痛转型后强势反弹,战略布局驱动智算赛道新突破
go
lg
...
2024年净利润下滑后,今年一季度实现
营
收
利润双增长,其围绕算力产业的战略转型初显成效。从传统通信服务商向智算综合服务商的跃迁中,超讯通信正通过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加速突围。 业绩"V型反转"背后的战略定力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受通信业务竞争加剧、项目存货减值及部分算力客户账款逾期三重因素影响。但值得关注的是,审计机构虽因应收账款问题出具保留意见,但同步披露了客户实控人连带责任承诺及公司强化风控体系等应对措施,反映出风险敞口的可控性。 转折发生在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显著回升印证战略转型的成效。自2024年确立"算力底座+设备产业链+服务体系"三位一体战略后,公司接连斩获中特新联、星航智算合计14.88亿元的智算集成服务大单,较市场预期提前实现业务突破。据行业分析师测算,该订单规模已超2023年全年
营
收
的60%,为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全产业链布局构建竞争壁垒 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超讯通信形成"自建+生态"双轮驱动模式。广州白云算力中心投入运营后快速接入区域智算服务平台,江苏算力中心封顶在即,配合西北、华南、东部三大区域算力网络布局,公司服务半径已覆盖国内主要经济带。这种"基建先行"的策略,与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东数西算"工程形成政策共振。 设备端突破更显战略前瞻性。自有品牌"元醒"服务器成功入围中央采购项目,标志着其国产化产品获得权威认证。与沐曦股份共建的GPU封测合资企业"讯曦智能",则补全了从芯片级封装到服务器维保的全链条能力。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软硬协同"的布局,既符合信创产业国产替代趋势,又能在算力设备千亿级市场中抢占先机。 生态协同打开增长空间 超讯通信的转型逻辑遵循"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场景服务"的递进路径。在夯实算力底座的基础上,公司正通过三大举措构筑竞争护城河:一是深度绑定央国企等优质客户,2024年信创相关业务占比已提升至35%;二是构建区域算力调度平台,白云中心接入政府服务平台即为此类模式试点;三是布局智算服务增值业务,年报显示AI模型训练、智能运维等高毛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7%。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化解取得实质进展。 智算赛道的新龙头崛起? 当下,超讯通信的估值逻辑正在重构。按2025年已披露订单测算,机构给予其智算业务PE估值较传统通信业务溢价超200%。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指出,随着算力网络节点年内增至8个,"元醒"服务器产能突破10万台,公司有望跻身国内智算服务商第一梯队。 但挑战犹存: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算力市场规模增速预计达45%,吸引华为、浪潮等巨头加码布局。超讯通信能否在技术迭代加速期保持研发投入强度,或将成为决胜关键。据财报披露,公司研发费用率已从2023年的5.2%提升至7.8%,在国产GPU适配、液冷技术等领域储备专利21项。 站在数字经济与"新基建"的交汇点,超讯通信的转型之路印证了传统企业破局的可能性。当算力成为新时代的"水电煤",这家从通信服务起家的企业,正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书写新的增长叙事。其2025年的表现,或将为中国智算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范本。
lg
...
金融界
04-30 11:26
长江证券:利润上涨两成,去年收数张监管罚单
go
lg
...
场股权融资阶段性收紧影响。利息净收入占
营
收
的29.79%,达20.24亿元,同比减少5.38%,主要系计入其他债权投资的债券持仓规模同比减少。 风险指标方面,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为367.15%、18.42%、171%、179.3%,分别较2023年末增加114.74个百分点、4.04个百分点、6.23个百分点、20.05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
营
收
25.14亿元,同比上升88.81%,环比上升26.27%;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上升143.76%,环比上升144.25%。四项风险指标较2024年末进一步提高。 计划现金分红8.3亿元 长江证券披露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分配现金红利8.3亿元(含税),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45.21%。2022年至2024年,长江证券累计派发现金分红21.57亿元。 截至2025年4月29日收盘,长江证券股价为6.26元/股,A股总市值超过340亿元。 去年收多张监管罚单 根据监管部门披露信息,长江证券在2024年收到多张监管罚单。 2024年11月,吉林证监局披露关于对长江证券长春临河街证券营业部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文件显示,该营业部营业部存在未有效履行账户使用实名制职责的情形,不符合《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204号)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根据《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2024年11月,湖北证监局关于对长江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公司存在以下违规事实:部分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对部分从业人员注销登记不及时;个别员工的解聘流程不规范;未在劳动合同中确定薪酬递延支付标准、年限和比例;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履职情况的内部稽核或外部审计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对个别高级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离任审计并报送离任审计报告。 2024年9月,北京证监局披露关于对长江证券北京万柳东路证券营业部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监督管理措施的决定。经查,该营业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委托无资质第三方进行客户招揽,违反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二是委托无资质第三方进行基金销售,违反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三是向第三方返还佣金、销售提成,赠送礼品并以其他费用名目予以报销,违反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证监会令第145号)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04-30 11:02
政策红利+出海加速:创新药企盈利拐点与估值洼地共振,掘金港股医药黄金配置期
go
lg
...
公司受益于License-out放量,
营
收
和利润稳步增长。估值层面:年初以来科技股的放量大涨之后,医药板块相比于其他成长行业,估值处于相对安全的区间。 与此同时,关税对创新药影响远小于其他成长板块。创新药License-out的核心盈利模式是“前期授权费+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的三段式结构,由于技术授权属于知识产权交易而非实体商品流通,不涉及HS编码下的关税问题,不直接受贸易政策变化影响。 随着监管态度逐步温和,2023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层面出现了一系列积极信号,标志着行业监管思路的调整,包括但不限于集采规则优化、创新药支持政策加码、医疗反腐常态化与纠偏。 目前创新药板块以授权许可交易为主要融资渠道和出海方式,暂未被关税摩擦波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主要覆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品、CXO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具备较明确科技属性。近期医保局对创新药支持力度加大,预计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行业有望迎来黄金期。 根据麦肯锡报告,在临床前环节,从机制确认到 PCC((临床前选化化合物)段,中国领先的 Biotech只需要 12-20 个月,而海外行业平均值为 24-36 个月,也就意味着国内药企能节约 30%-50%的时间。成本方面,美国研发一款新药平均耗资 26 亿美元,而中国药企通过低成本人才、快速临床试验和灵活政策,可将成本压缩至 1/3 左右。 全球大单品望持续兑现。根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2024年中国本土创新药授权首付款收入合计达到57亿美元,占全球合作授权总首付款比例高达20%,彰显中国创新药优质资产价值。例如全球大单品潜质的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资产全球定价潜力大的诺诚健华等。 恒生医疗ETF(513060)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该指数覆盖港股医疗保健领域68家上市公司,聚焦生物科技(45%)、创新药(38%)、医疗设备(4.5%)等高成长赛道。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9.02%)、药明生物(9.0%)、信达生物(8.6%)等,合计占比57.69%。且指数代表中国最前沿细胞治疗、基因编辑技术。 2025年核心成分股首次实现盈利,百济神州:2024年,其GAAP利润由-12.1亿缩小到-5.7亿美元亏损,Non-GAAP利润由-7.5亿亏损扭转为+0.5亿美元盈利。信达生物:2024年,其IFRS利润由-10.3亿缩小到-0.95亿亏损,Non-IFRS利润由-5.1亿亏损扭转为+3.3亿盈利。 当前港股医药板块估值安全边际,深度折价。PB(10Y)2.18倍,处于历史17%分位,较A股医药指数折价34%。PB(TTM)24.89倍,为近5年0.83%极端低分位,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30 10:56
贵州茅台:左手非标酒,右手系列酒,飞天降速也不怕?
go
lg
...
1、业绩如期降速:1Q25 茅台共实现
营
收
514.4 亿元,同比增长 10.7%,略超市场一致预期(市场预期为 507 亿元)。小幅超出了全年 9% 的增速目标,但从往年茅台分季度的
营
收
节奏看,由于一季度包含了春节白酒的传统旺季,因此增速一般情况都是最高的,一季度增长 10% 说明 2025 年全年业绩放缓到高单位数已是大概率事件。 盈利方面,1Q25 茅台实现归母净利润 268.5 亿元,同比增长 11.6%,重新快于
营
收
端增速,海豚君推测主要由于一季度公司持续加大了茅台非标酒(公斤酒 +100ml 小酒 + 生肖酒)的投放力度。 2、茅台酒:控货挺价:1Q25 茅台酒实现
营
收
435.6 亿元,同比增长 9.7%。虽然茅台在季报中不披露产销量情况,但考虑到飞天控货挺价,海豚君推测茅台酒的增长更多还是来源于非标酒投放增加所带来的价格端的贡献。 3、系列酒:轻装上阵,重新扛起大旗:1Q25 系列酒实现
营
收
70.2 亿元,同比增长 18.3%,相较于去年 Q3、Q4 连续两个季度的降速后重新开始提速。海豚君在年报分析里提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茅台就开始针对系列酒大单品 1935 停止发货清理渠道库存,并重新梳理系列酒经销商体系,结合渠道调研信息,2025 年春节期间茅台 1935 动销明显提速,渠道库存经过消化也处于阶段性低位,基本进入良性增长阶段。 4、直营占比小幅提升:从渠道结构上看,1Q25 茅台直营渠道销售占比为 45.9%,相较于 Q3 小幅提升,总体仍然维持高位。海豚君推测为了缓解 500ml 飞天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茅台延续了 Q4 的策略,持续增加了非标产品(如生肖酒、100ml 小礼盒等)的投放力度(非标产品往往通过直营渠道投放)。从中长期看,茅台提升直营渠道的占比仍然是大势所趋,在行业下行期既能更好稳定价格体系,又可以增厚自身利润,无非在于短期节奏上也需要平衡到经销商的利益。 5、毛利率小幅下滑,经营效率大幅提升:虽然 Q1 茅台加大了非标产品的投放,但系列酒放量使得毛利率从去年同期 92.7% 小幅下滑至 91.8%。费用投放上,由于茅台加大了 1935 的渠道补贴&终端推广费用,销售费用率小幅提升至 2.9%。但亮眼的是茅台通过进一步强化各项业务费用管控,提升经营效率,管理费用率下降至 3.7%,达到近三年最低水平,最终净利率达到 52.2%。 6、财务核心信息一览 海豚君整体观点: 如果视角拉回到几年前,按照传统的研究框架,彼时市面上几乎所有分析都会认为 2025 年是茅台业绩快速增长的一年。因为如果从 4 年前茅台酒产量来推测当年销量(2021 年茅台酒实际产量同比高增 12.6%),2025 年可供销售的基酒是放量的一年。如果再考虑到去年下半年茅台把飞天出厂价从 969 提升 20% 到 1169,而经销渠道占比超过 50%,因此价格端的增量也超过 10%,这样落实到茅台的业绩上,2025 年
营
收
端的增速至少可以达到 20% 以上。 而实际上 2025 年对于茅台来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这点从 2024 年年报里茅台制定的 2025 年增速目标 9% 就可以看出来。 造成这种差别的核心原因就在于上述供给侧的分析框架的前提假设是茅台酒的需求平稳,不发生大幅变动,而实际情况是,在经济增速放缓、需求萎靡的大环境下,政商务需求显著下滑使得茅台批价 “跌跌不休”,因此茅台为了稳定价格体系、保障渠道利益也只能采取控量保价的措施,通过控制飞天茅台的市场投放量进而稳住批价,这么做的底层逻辑在于通过牺牲短期业绩来确保自身的价格体系不发生系统性崩盘(对标 2013 年批价短时间内骤降,无数经销商面临亏损,经销商信心严重受损)。 从批价上看,尽管茅台采取了一系列控货挺价的措施,但也并没有等来传统春节旺季所带来的批价上涨,不仅如此,春节过后飞天茅台的批价进一步从 2230 下探到 2140,可见需求仍然没有出现阶段性拐点。但好的方面在于期间茅台的估值并没有继续下修,海豚君倾向于认为这里批价下滑更多是由于 Q2 作为白酒传统消费淡季,正常的需求环比走弱所致,因此市场实则已经 Price in 了二季度批价的走弱。 最后,关于茅台估值&成长性的问题,海豚君在茅台:勉强过关,但破碎神话如何重圆? - 已做了详细论述,感兴趣的可以参考。概括来说,海豚君认为当前 20x 的茅台再进一步向下空间有限,但向上的催化还需要更多积极的信号,各位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决策。 总体而言,当前茅台遇到的核心问题还是需求不足造成的,但从当下茅台开拓客户的重心逐步从房地产上下游企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可以看出茅台也在积极求变,打造新商务场景的用酒需求,因此当下的茅台只需要平稳穿越周期,在下一轮白酒周期到来之时又会成为一条好汉。 以下为财报详细解读: 一、整体业绩如期降速 1Q25 茅台共实现
营
收
514.4 亿元,同比增长 10.7%,略超市场一致预期(市场预期为 507 亿元)。小幅超出了全年 9% 的增速目标,但从往年茅台分季度的
营
收
节奏看,由于一季度包含了春节白酒的传统旺季,因此增速一般情况都是最高的,一季度增长 10% 说明 2025 年全年业绩放缓到双位数以内已是大概率事件。 盈利方面,1Q25 茅台实现归母净利润 268.5 亿元,同比增长 11.6%,重新快于
营
收
端增速,海豚君推测主要由于一季度公司持续加大了茅台非标酒(公斤酒 + 老酒 + 生肖酒)的投放力度。 二、茅台酒:控货挺价 1Q25 茅台酒实现
营
收
435.6 亿元,同比增长 9.7%。虽然茅台在季报中不披露产销量情况,但考虑到飞天控货挺价,海豚君推测茅台酒的增长更多还是来源于非标酒投放增加所带来的价格端的贡献。 结合渠道调研信息,在飞天严格控量的情况下,茅台明显增加了非标酒的投放(包括 100ml 小规格装,1L 公斤装,文创、生肖),一方面减缓了飞天投放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非标酒的出厂价实际更高(比如 100ml 装茅台按同规格测算出厂价比 500ml 飞天高出 70% 以上),因此对茅台的业绩拉动也更高。 三、系列酒:轻装上阵,重新扛起大旗 1Q25 系列酒实现
营
收
70.2 亿元,同比增长 18.3%,相较于去年 Q3、Q4 连续两个季度的降速后重新开始提速。海豚君在年报分析里提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茅台就开始针对系列酒大单品 1935 停止发货清理渠道库存,并重新梳理系列酒经销商体系,结合渠道调研信息,2025 年春节期间茅台 1935 动销明显提速,渠道库存经过消化也出去阶段性低位,基本进入良性增长阶段。 此外,根据去年年底经销商联谊会上的信息,2025 年系列酒目标不低于茅台过去 5 年的平均增速(对应 15% 的年复合增长),也说明公司对系列酒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 再结合公司的对系列酒的费用投放规划,茅台酱香酒 2025 年投入费用较 2024 年增加 15 亿元,同比增长 50%,如此激进的市场投放从中可以肯定的是 2025 年茅台将通过系列酒大力参与次高端&大众价格带的竞争。 在飞天供给增加有限的背景下,通过加大系列酒的投放力度缓解茅台酒的增长压力似乎也是茅台的必然之举,从对白酒行业整体的影响看,同价格带的酱酒竞品必然将受到更加严重的 “降维打击”,加速中低端酱酒的出清。 四、直营占比小幅提升 从渠道结构上看,1Q25 茅台直营渠道销售占比为 45.9%,相较于 Q3 小幅提升,总体仍然维持高位。海豚君推测为了缓解 500ml 飞天的供应压力,茅台延续了 Q4 的策略,持续增加了非标产品(如公斤装、100ml 小礼盒等)的投放力度(非标产品往往通过直营渠道投放)。从中长期看,茅台提升直营渠道的占比仍然是大势所趋,在行业下行期既能更好稳定价格体系,又可以增厚自身利润,无非在于短期节奏上也需要平衡经销商的利益。 五、“蓄水池 “的安全垫边际改善 从 “蓄水池” 合同负债项看,截至一季度末茅台合同负债为 87.9 亿元,同比下降 8%,相较于上个季度大幅下滑 32% 有所收窄,但还是说明公司控货挺价的力度仍然不小。回款同比高增了 21%,结合去年 Q4 的数据海豚推测主要是春节期间发货节奏的差异导致。 六、毛利率小幅下滑,经销效率大幅提升 虽然 Q1 茅台加大了非标产品的投放,但系列酒放量使得毛利率从去年同期 92.7% 小幅下滑至 91.8%。费用投放上,由于茅台加大了 1935 的渠道补贴&终端推广费用,销售费用率小幅提升至 2.9%。但亮眼的是茅台通过进一步强化各项业务费用管控,提升经销销量,管理费用率下降至 3.7%,达到近三年最低水平,最终净利率达到 52.2%。
lg
...
海豚投研
04-30 10:49
泡泡玛特含量超高!同类规模最大!恒生消费ETF(513970)延续涨势,近5日合计“吸金”超3200万元
go
lg
...
显示其业绩持续向好。2024年全年实现
营
收
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2025年一季度延续高增长态势,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至170%,海外市场更是实现475%至480%的爆发式增长。 国信证券指出,本轮新消费应以“新质消费”来理解,这些品牌逆势破局的关键点在于对新的消费需求洞察后,从品质、情绪价值和实用痛点三个维度实现了产品的升级创新,从而带动了品牌溢价的逆势提升。再依托兴趣电商、内容营销等杠杆工具,实现了指数级的爆发。 恒生消费ETF(513970)跟踪的恒生消费指数与A股消费存在显著结构性差异,不含白酒。既包含跟我们衣食住行相关的传统消费,又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茶百道、毛戈平等等新兴消费龙头,未来还有可能纳入更契合新一代消费群体需求的企业。截至最新,恒生消费指数(HSCGSI)第一大成分股泡泡玛特(09992)占指数权重9.7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89%。值得一提的是,恒生消费在拥有挂钩产品的指数中泡泡玛特含量最高。 恒生消费ETF(513970),T+0交易,没有港股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恒生消费ETF(513970)投资港股,此外场外联接基金(A类:019102 C类:019103)也可助力布局港股消费板块投资机遇。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30 10:48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门店总数超9000间
go
lg
...
王茶姬、古茗等头部茶饮企业,沪上阿姨的
营
收
和利润规模相对较小。 图4:主要茶饮上市企业2024年业绩对比 控股股东控制逾80%投票权 沪上阿姨的创始人为单卫钧与周蓉蓉,于2013年在上海开设第一间沪上阿姨门店。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根据单卫钧与周蓉蓉之间订立的一致行动人士协议,以上人士共同通过控制上海璞海、上海森芮及上海禹超所持有的分别为公司约45.97%、17.86%及16.80%的已发行股本,进而控制沪上阿姨全部已发行股本约80.64%的投票权。 沪上阿姨历史上进行过多轮融资,在2024年进行的C轮融资中,公司融资约1.215亿元,每股对价成本50元。 图5:沪上阿姨融资情况 根据聆讯资料集披露,沪上阿姨本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提高原材料及食材的品质,打造*产品,丰富产品种类,以及升级设备及机器等用途。 【看新股】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新股和次新股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04-30 10:37
开盘:沪指微涨0.08%、创业板指涨0.22%,PEEK材料、AI眼镜概念股普涨
go
lg
...
78%。 贵州茅台:2025年第一季度
营
收
为506.01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 赛力斯: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91.47亿元,同比下降27.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240.60%。 中国中车: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公司铁路装备收入增长所致。 中国人寿: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01.77亿元,同比下降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资产负债联动,不断加强承保管理,同时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 北方稀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87亿元,同比增长61.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727.3%。 中国中铁:拟8亿元—1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不超过8.5元/股。 兆易创新:2025年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利基型DRAM的部分产品出现了需求回暖和价格上扬的情况。随着行业头部厂商的减产,供给已经有所减少,利基型产品的供需正在走向相对平衡,甚至部分产品已经呈现出需求略多于供给的局面,预计这个状态会在短期持续。预计未来利基型产品与主流型产品的价格波动关联性会有所降低、甚至逐渐脱钩。 四川路桥:拟使用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本次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上限为12.54元/股。回购股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机构观点 华泰证券:基因测序正在开启全新时代 华泰证券表示,基因测序正在开启全新时代:短期看商务部禁令将大幅加快国产化进程,中期看AI大模型推动测序降本增效实现场景革命,长期看时空组学重构生命科学底层理论研究,几何级别扩容测序量。其中,区别于市场多数讨论AI进步、以及商务部禁令对于测序行业的影响,华泰证券认为时空组学才是长期看重要的应用突破。 中信建投:机器人及智驾迎密集催化,短期科技成长主线或仍占优 中信建投表示,本周上海车展开幕,主机厂新车型集中亮相,自主品牌通过智能化上攻重塑品牌力,华为、地平线及Momenta等头部智驾供应商密集宣发。整体内需改善及科技成长仍为汽车板块两条清晰投资主线,前者依赖刺激政策进一步加码及新车供给提振需求,后者依赖技术迭代、客户拓展及风偏上修。 国金证券:增长型红利有望受益于“息差”主动扩张 国金证券指出,增长型红利有望受益于“息差”主动扩张。定义上,“增长型红利资产”指那些牺牲部分股息率,通过资本开支扩张带来潜在盈利改善的细分行业或公司,这一类型的标的不仅当下的股息率水平不错,未来在分红率稳定及盈利预期改善的影响下,有望推动潜在股息率上升,主动扩大与无风险利率的“息差”,故有望受到市场青睐给予其更高估值”。
lg
...
金融界
04-30 09:36
2025 一季报:通威股份
营
收
159.33 亿,市占率稳中有升
go
lg
...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
lg
...
金融界
04-30 09:36
上一页
1
•••
53
54
55
56
57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夏洁论金:黄金还会跌?下周黄金走势解析
lg
...
纽约时报评论:这是习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贸易战
lg
...
空头又危险了?
lg
...
中国4月CPI连跌三月,PPI创六月最大跌幅,贸易战加剧经济压力
lg
...
“债券之王”预测金价再涨20%,达4000美元/盎司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