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教父“牵手”芭比?派拉蒙拟收购华纳兄弟,重塑好莱坞格局
go
lg
...
探索公司。若交易成行,这将是2019年
迪士尼
收购福克斯娱乐业务以来的好莱坞最大整合案,这不禁令人设想一场影视资源大融合,如教父“牵手”哈利波特、碟中谍对战蝙蝠侠。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派拉蒙天舞(Paramount Skydance)正在筹划对其竞争对手华纳兄弟发现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提出收购要约,这笔交易将以多数现金报价,并已得到埃里森家族的支持。 在这两家好莱坞顶级影视娱乐公司可能合并的消息传出后,派拉蒙(PSKY)股价于9月11日大涨15.55%,华纳兄弟(WBD)股价盘中最高升超36%,收涨28.95%。 两者股价的走势映射出投资人对这一并购案的强烈看好,尤其是在传统媒体持续受到流媒体业务打击的背景下。 这一消息距离华纳兄弟计划将公司拆分成两家独立上市公司仅过去3个月。华纳兄弟在今年6月时宣布,将把公司拆分为一家专注于有线电视和一家专注于流媒体与工作室的公司。据悉,派拉蒙此次收购目标是整个华纳兄弟公司,而非即将分拆的某项业务。 就在数周前,独立纸片人David Ellison经营的天舞Skydance以84亿美元完成了与派拉蒙的合并交易,并接管了整合后的派拉蒙天舞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David Ellison是近期身价暴涨并一度跃升全球首富的甲骨文CEO Larry Ellison,Ellison家族将为最新的并购交易提供助力。这笔交易可能会面临监管层面的反垄断问题,但Larry Ellison的支持有助于搞定这一困难,因为其是美国总统川普的长期盟友。 据NBC消息,派拉蒙和华纳兄弟已就并购问题进行了讨论。若最终达成协议,这将是两家好莱坞最著名制片厂的大融合,所涉资金规模创
迪士尼
2019年以710亿美元收购福克斯公司的娱乐业务以来的最大。 两家公司都有专业电影电视制片厂、有线电视频道和流媒体业务,其中派拉蒙手握CBS、MTV、Nickelodeon和Paramount+等,华纳兄弟旗下有CNN、TBS、TNT、HBO和HBO Max等。 此外,两者均拥有大量知名影视IP资源。派拉蒙持有碟中谍系列、教父、黄石等资源,华纳兄弟的资源包括哈利波特、蝙蝠侠、超人、芭比和海绵宝宝等。 eMarketer分析师表示,这笔交易相当于好莱坞的续集,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每每个人有感觉这会发生。 这一并购要约的背后是传统媒体企业正在承受流媒体企业的冲击,前者不仅面临网飞、
迪士尼
和康卡斯特的竞争,还需要应对亚马逊和苹果等公司提供的流媒体业务挑战。在电视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下滑的趋势下,它们不得不寻找出路,比如与其他公司进行整合。 虽然准收购方派拉蒙天舞当前市值193亿美元低于被收购对象华纳兄弟市值400亿美元,但Ellison家族的资金实力允许这么做。 Huber Research分析师表示,这是一笔非常可行的交易,并且合理;Ellison家族并不缺现金,且每个人都在讨论工作室和流媒体的整合。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9-12 19:01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9月12日
go
lg
...
蒙涨超15%。 若成行,将成2019年
迪士尼
收购福克斯后好莱坞最大并购,整合《哈利·波特》《碟中谍》等顶级IP,及HBO Max、Paramount+等流媒体与CNN、CBS等渠道。 交易关键在于说服华纳放弃分拆计划,或面临反垄断审查,标志传统媒体为应对流媒体冲击加速整合。 OpenAI与英伟达联合宣布英国数据中心投资 9 月 12 日,OpenAI 与英伟达计划在特朗普访英期间宣布对英国数据中心项目的数十亿美元投资,合作方为伦敦企业 Nscale Global Holdings Ltd.。该项目预计 2026 年建成后成为欧洲最大 AI 基础设施之一。 英国政府此前已与 OpenAI 签署战略协议,承诺在公共服务领域采用其技术并简化数据中心审批流程。此次投资将与 Nscale 在英 20 亿英镑绿色数据中心计划形成协同,推动英国 AI 算力五年内增长 10 倍,助力其成为全球 AI 创新枢纽。 两家投行下调苹果评级 华尔街信心创五年新低 9 月 11 日,苹果遭 D.A. Davidson 和 Phillip Securities 两家投行下调评级,其 “推荐一致性” 指标降至 3.9(满分 5),为 2020 年初以来最低。 D.A. Davidson 将评级从 “买入” 调至 “中性”,称苹果新品未能缓解市场对其 AI 布局的担忧,轻薄 iPhone 缺乏吸引力,增长受限;Phillip Securities 则因 AI 创新不足、产品疲软,将评级降至 “减持”,认为反弹难持续。 年初至今,苹果股价累跌超 8%,跑输纳指(涨近 14%),虽自 4 月低点反弹 30%,但华尔街对其增长前景的疑虑持续升温。 北京数据集团揭牌成立 9 月 11 日,北京数据集团在服贸会揭牌成立,由北京国资公司全资控股,注册资本 60 亿元,是北京市落实国家数据要素改革的核心举措。 集团定位城市精细化治理数智引擎、数据要素市场化核心节点,采用 “1+4+1” 业务架构:以政企数字化为基础,重点布局数据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流通交易及产业生态建设,同步探索自动驾驶和 AI 大模型创新业务。集团与北京市政务和数据局及 20 余家企业、金融机构签约,共建遥感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探路。 小红书因热搜炒星遭网信部门约谈 9 月 11 日,上海市网信办对小红书平台采取约谈。通报指出,小红书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其热搜榜单频繁呈现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破坏网络生态,违反《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小红书当日回应称,已成立专项整改小组,推进热搜榜单生态治理,提升管理能力,并将接受社会监督。此次约谈并非个例,平台近年曾因虚假种草、未成年人保护不足等问题多次被整改,凸显内容审核机制亟待完善。 万达集团新增 4 亿被执行,累计债务超 52 亿 大连万达集团新增一则 4 亿余元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法院为北京金融法院。截至9月11日,其现存 11 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被执行金额超 52 亿元,且新增两则股权冻结,冻结金额合计 94 亿元。这一压力源于其持续出售资产以缓解历史投资人退出压力,但资金链紧张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阿里发布 Qwen3-Next 架构 高效大模型撬动 AI 商业化 9 月 12 日,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推出 Qwen3-Next 架构,开源 80B-A3B 大模型。该模型 800 亿总参数仅激活 30 亿,训练成本降至前代 Qwen3-32B 的 1/10 以下,32k 以上长文本推理吞吐提升超 10 倍。 技术突破推动阿里美股 11 日涨 8%,强化其在企业级 AI 市场优势,加速大模型从技术突破向产业落地渗透。
lg
...
格隆汇
09-12 08:51
名创优品,距离泡泡玛特还有多远?
go
lg
...
采IP。 随后的数年间,名创优品逐渐和
迪士尼
、芭比、三丽鸥、哈利·波特、漫威等超150个全球知名IP合作,一度被称为“IP许愿池”,名创也从中大量获利。 图源:图虫创意 但外采IP带来的是一柄双刃剑。 开发热门IP,固然能够保证声量,但是对于中间的制造商或者销售端企业来说,意味着无止境地掏钱向上游版权方购买授权IP,再在做出产品后卖给下游经销商赚取分成。 中间的差价利润率相当有限,在签约IP当中也没有太大话语权。 2015年,泡泡玛特曾引进一款日本IP,Sonny Angel,销售额一度达到公司全年销售额的一半,但就在此时,Sonny Angel的版权方决定终止与泡泡玛特合作,一度使得泡泡玛特大受打击。 不仅如此,哪怕IP热门,在开发产品之后,销量和收益如何其实也一样未知。 以名创优品为例,就有曾以为能够创造爆款的哈利波特IP,开发后后续销量不佳。 但对于起步的IP开发和销售公司而言,外采IP是必经之路。 以名创旗下的TOP TOY为例,最开始TOP TOY的产品采取70%的IP外采,30%的IP原创或共创。 TOP TOY的创始人兼CEO孙元文对这种模式的总结是—— 外采IP可以保证销量,但毛利空间低、库存风险大。独家IP毛利率高,也更容易从情感角度去获取粉丝,但失败概率也很高,培育一个成功的原创IP要经过不断试错。 如今,TOPTOY的自营产品和外采产品是五五开,孙元文表示,未来要七三开。 目前,名创旗下的TOP TOY签约了近200个独立设计师,包括日本顶级模型原型师横山宏,聚焦IP原创研发与合作。 而从结果来看,去年TOPTOY独家签约的原创IP Nommi糯米儿,该IP去年全渠道营收已经过亿,预计今年全渠道营收将达2.5亿,明年预计5-6亿,可以说已经有了一定声量。 今年,TOPTOY还获得了淡马锡领投的投资,投后估值达到约100亿港元。 未来,名创以及TOPTOY势必在原创IP上加大投入。 但越是原创IP和独家IP,就越依赖运营和开发。 年轻消费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喜好瞬息万变,特别是面临井喷的原创IP,如何去运营,又如何去开发出适宜的产品,都在对名创优品提出挑战。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一旦自有IP的模式得到验证,在全球拥有大量门店的名创优品,就能迅速将产品销往全国。特别是名创优品拥有对于多种产品的运营经验,在IP衍生产品的开发上,也有着一定优势。 到那时,名创优品的IP和门店就能互相赋能,收获更大增长。更何况中国潮玩在海外的发展本就处于一个高速扩张的红利期。 在这个阶段,名创优品的自有IP打法可以慢慢去探索。 03 结语 在国内已经卷无可卷的现在,越来越多公司将扩张点放到了海外。 从这一点上看,名创优品已经完成得相当成功,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近40%,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升。 不难发现,相比科技公司和其他消费品公司,名创优品的海外之路走得顺利得多。 一方面,是因为名创优品自身的运营能力,另一方面,IP经济的底层实际上是情绪消费,叠加了更多的文化属性。 也是因此,伴随着中国文化逐渐得到更多外国人认可,IP经济和情绪消费的相关产业,势必也会在海外逐渐兴起。从这一点来看,名创优品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或许还有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但在这之前,还有很多改变需要去做好。(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9-05 22:00
迪士尼
支付1000万美元和解FTC儿童数据收集指控
go
lg
...
导读目录
迪士尼
与FTC和解 儿童数据收集指控详情 拟议措施与合规要求 行业影响与数据合规趋势 编辑总结 常见问题解答
迪士尼
与FTC和解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于2025年9月2日宣布,华特
迪士尼
公司将支付1000万美元,以和解FTC对其儿童数据收集行为的指控。此举标志着
迪士尼
在保护儿童隐私和数据合规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同时避免了潜在的长期诉讼风险。 儿童数据收集指控详情 FTC指控
迪士尼
允许非法收集儿童个人数据,包括在未获得明确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其YouTube频道和相关在线服务收集信息。根据FTC披露,相关数据涉及观看习惯、互动行为及部分可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这些行为违反了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相关规定。 拟议措施与合规要求 根据FTC拟议命令,
迪士尼
除支付罚款外,还需实施以下合规措施: 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对在YouTube发布的视频进行分类,判断是否应标记为“面向儿童”。 定期培训相关团队,确保遵守儿童数据保护法律法规。 提供透明的数据收集和使用说明,确保家长知情并授权。 事项 内容 罚款金额 1000万美元 违规行为 未经家长同意收集儿童个人数据 合规要求 视频分类标记、内部审查、员工培训、透明数据政策 行业影响与数据合规趋势 此事件凸显了 儿童数据保护 的重要性,也提醒全球互联网和娱乐公司在内容发布和数据收集方面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分析师指出,未来儿童相关服务和平台将加强数据合规机制,避免类似诉讼或罚款风险。此外,这一案例可能引发其他科技和娱乐企业对数据收集政策进行自查与改进。 编辑总结
迪士尼
支付1000万美元和解FTC儿童数据收集指控,反映出监管机构对儿童隐私保护的高度关注。通过建立审查机制、员工培训和透明数据政策,
迪士尼
旨在提高合规性和企业信誉。这一事件不仅对
迪士尼
自身具有示范意义,也对整个娱乐和互联网行业的数据合规趋势提供了警示和指导。 常见问题解答 问:
迪士尼
为何需要支付1000万美元?答:因为FTC指控
迪士尼
在未获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儿童个人数据,违反了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罚款是和解此类指控的经济手段。 问:哪些数据被认为属于儿童个人信息?答:包括观看行为、互动记录、注册信息以及可能识别儿童身份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未获得家长授权的情况下收集属于违法行为。 问:拟议命令对
迪士尼
有哪些要求?答:
迪士尼
需对YouTube视频进行分类标记、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培训员工并提供透明的数据收集说明,以确保未来不再违法。 问:这一事件对娱乐行业有何影响?答:提醒娱乐和互联网公司重视儿童数据合规,可能推动行业加强内部审查机制和透明数据政策,降低监管风险。 问:FTC和解意味着
迪士尼
承认违法吗?答:和解通常并不等于承认违法,而是一种通过支付罚款和采取改进措施来结束监管调查的方式,以避免长期诉讼风险。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04 00:11
纽约时报随笔:
迪士尼
与美国中产阶级的衰落
go
lg
...
尔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在手机上打开了
迪士尼
App。下 周,她将和女儿、孙子孙女以及母亲一起前往
迪士尼
乐园旅行。还有五分钟,她就能进入
迪士尼
的游乐项目预约系统,她希望能为这次旅行抢到三个预约名额。 这个时刻筹备了多年。克雷塞尔多年来在生日和圣诞节都请求亲友送她
迪士尼
礼品卡,挖掘各种折扣,并分期支付乐园门票。她的母亲在附近安排了分时度假住宿,而朋友则会搭乘从弗吉尼亚开往佛罗里达的美铁汽车列车,带着大家的行李,这样可以避开航空公司的行李费用。 但尽管筹划已久,克雷塞尔在进入预约系统时仍处于劣势。系统会优先为那些聘请导游、购买高价通行证或入住
迪士尼
旗下酒店的游客分配排队优先权。 作为一名精打细算的游客,克雷塞尔在这个优先顺序中几乎处于最末位。很多时候,数以千计的热门游乐项目名额都优先分配给高消费游客。 位于
迪士尼
波利尼西亚村度假酒店、最近翻新的1863平方英尺“卡美哈美哈国王套房”,配有上下两层的大客厅、可观赏仙杜瑞拉城堡的景观浴缸,每晚价格高达3000美元。 EPCOT内现代风格的GEO-82酒吧及休息厅推出一项套餐,包括一座小吃塔、一杯香槟或鸡尾酒以及可观赏焰火表演的桌位,每人收费179美元(不含乐园门票,但需另购)。 而在
迪士尼
大佛罗里达酒店米其林星级餐厅Victoria & Albert’s享用搭配红酒的定价套餐,两人起价超过1200美元。类似服务还有很多。 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
迪士尼
的定价是为了吸引不同收入层级的人群,其口号是“人人都是贵宾”。当时,
迪士尼
通过为每一位游客提供同样的体验,构建了一种共同的美国文化。开凯迪拉克来的家庭和开旧雪佛兰来的家庭一样,要排同样的队、吃同样的食物、玩同样的项目。 那时,美国庞大而稳健的中产阶级是企业争夺的核心市场,也是主导消费的力量。 如今,中产阶级在规模和购买力上都大幅萎缩,而高收入人群的财富却急剧增长。美国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如今已转向富裕阶层。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产品和服务针对高收入人群定制,导致美国人曾共享的体验,如今更多取决于个人拥有多少财富。 数据推动了这种转变。互联网、算法、智能手机,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使企业能更精准、更轻松地锁定迅速壮大的高净值人群。 作为管理顾问,我曾与数十家公司合作,见证如何做出这种转型。如今,很多大型私人机构都在致力于为富人打造更优质的服务体验,而其他人只能放弃,或拼命追赶。
迪士尼
的理念在1990年代开始转变,逐渐推出越来越多的高端服务。但直到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之后,
迪士尼
才真正放弃了“中产阶级乐园”的表象。 一位名叫伦·特斯塔的计算机科学家表示,如今的
迪士尼
假期是“为美国收入排名前20%的家庭准备的——说实话,可能是前10%,甚至前5%。” 特斯塔撰写《非官方指南》系列书籍并运营Touring Plans网站,向游客提供避开人群、缩短排队时间的建议。他说:“
迪士尼
将自己定位为全民度假选择。讽刺的是,大多数美国人却负担不起。”
迪士尼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家庭都能体验
迪士尼
”,“没有两个家庭的体验是完全一样的,这也是我们提供多种门票、餐饮和酒店选择的原因,并在全年不断推出优惠活动。” 克雷塞尔从小看《
迪士尼
奇妙世界》和《米奇俱乐部》重播长大。1993年,她第一次和外祖母一起游览
迪士尼
世界。她说:“当你穿过写着沃尔特
迪士尼
世界的牌子时,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 过去,她作为成年人去
迪士尼
时,还可以使用1999年推出的免费“快速通行证”系统。这项服务允许游客预约特定时段返回游乐项目,避免长时间排队。有了这些通行证,她几乎可以不用久等,就玩遍想要的项目。 她说:“我真的真的很怀念那个时候。” 早上7点,克雷塞尔登录了
迪士尼
App。她和女儿——一名特殊教育助教——两人的年收入接近8万美元,几乎正好是美国家庭的收入中位数。 为了这次旅行,她们已经花了超过2300美元购买
迪士尼
门票——根据特斯塔对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的分析,这一数额超过了普通中产家庭全年旅行的平均支出。 因此,克雷塞尔决定只预约一个所谓的“第一梯队”项目——蒂安娜的沼泽探险。加上另外两个较次级的项目,总费用又增加了160美元。 她为了让女儿能使用信用卡积分,花了七分钟输入新的信用卡号,浪费了宝贵时间。最终,她仅能预约到下午3点40分的沼泽探险跳过排队通道。她判断,当天余下的热门项目,大概只能靠排长队来尝试了。 尽管如此,克雷塞尔说,她仍迫不及待地想带孙辈首次踏入
迪士尼
乐园,“从他们的视角去看”。
迪士尼
从来都不便宜。1955年,加州
迪士尼
乐园开园时,一个四口之家的一天游,包括门票、部分游乐项目和餐饮,大约花费30美元。当时美国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为4400美元,因此30美元已是高消费,相当于一周的食品杂货费用。 但对快速壮大的中产阶级来说,仍算花得起。 在最初几年,
迪士尼
门票涨幅极为缓慢,有时扣除通胀后甚至更便宜。上世纪50年代的一本员工手册引用了沃尔特·
迪士尼
的话:“我们为来自乔利埃特的琼斯一家铺上红地毯,就像我们会(稍作装饰地)迎接来自棕榈泉的艾森豪威尔一家一样。” 这种“人人都是贵宾”的理念,在
迪士尼
1966年去世后仍长期保留在员工培训中。幸运的是,这种包容性理念,在当时也符合商业利益。 这一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 当时的
迪士尼
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推出了大量面向富裕人群的产品,包括更豪华的酒店、邮轮服务和高档餐厅。但据
迪士尼
历史学者亚伦·戈德堡所说,艾斯纳拒绝了允许游客付费跳过排队的提议。 到了2000年代初,竞争对手环球影城率先引入了付费免排队服务,但
迪士尼
可能出于对粉丝群体反弹的担忧,依旧坚持不跟进。 然而进入200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形成了一股无法忽视的利润来源。Datos Insights的数据显示,1992年,美国资产达到2022年币值200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有8.8万个;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64.4万个。 能够为一场度假花费几乎任何金额的人群,已经成为新的“大众市场”。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应用彻底改变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连接方式。2012年,“我的
迪士尼
体验”App上线,游客可通过它查看排队时间、演出时间、餐厅预订等信息。而作为回报,
迪士尼
获得了大量关于游客动线、消费行为和花费水平的数据。 如今,这个App几乎成为游园的核心工具——熟练游客还会携带额外电池。 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
迪士尼
等公司都能精准掌握谁愿意为何种体验支付高价。特斯塔表示:“
迪士尼
其实是一家做电影和主题乐园的分析公司。” 在我三十年的咨询生涯中,我见证了各行各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将注意力转向高消费客户。银行、零售商、酒店、航空公司、信用卡公司、制造商、大学等都意识到,最富有的客户不仅消费更多,而且消费量是普通顾客的好几倍。 许多企业发现,如果不以高净值客户为中心,就无法支付具有竞争力的员工薪酬,无法提升股东回报,也无法吸引资金投资新产品。而在1970年代及以前,推动企业盈利的是中产阶级;到了1990年代,高端市场的盈利能力已经毋庸置疑。 疫情成为压垮中产的最后一根稻草。新冠封锁和流媒体竞争带来了巨大财务损失。2021年10月,
迪士尼
取消了免费的快速通行证系统,令许多忠实粉丝愤怒,并开始在
迪士尼
世界推出每个项目15美元的预约服务。接下来的三年里,跳过排队的选择数量和价格都在迅速增加。
迪士尼
还为住在旗下酒店的游客提供额外福利,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比其他人更早预约游乐项目。 结果就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级系统逐渐成型:大量热门项目的免排队名额,优先分配给那些支付高额费用请私人导游、购买高价通行证或入住
迪士尼
旗下特定酒店的游客。 特斯塔指出,
迪士尼
的酒店价格远高于奥兰多其他酒店。 为
迪士尼
带来丰厚利润的,正是这种分层定价机制。去年,一名黑客入侵了公司内部的Slack频道。泄露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底到2024年6月,
迪士尼
通过免排队产品获得了7.24亿美元收入。之后,
迪士尼
又推出了大受欢迎的“闪电通道尊享通行证”,价格浮动不定,但在某些日子里,轻松就能超过400美元。 今年4月,我重返
迪士尼
世界,实地体验这套新系统。园区里的氛围仍带有浓厚的中产色彩,甚至让人感到亲切,游客们穿着短裤和T恤在园中奔跑。 在
迪士尼
乐园,你几乎一定会听到《星愿》这首歌,这是
迪士尼
的非正式主题曲。
迪士尼
在1940年代采用了这首歌,它的第二句歌词“无论你是谁,都无所谓”,曾完美体现了
迪士尼
平等包容的理念。而现在,这首歌在我耳中,仿佛是一种怀旧的中产阶级角色扮演——帮助我们重温沃尔特·
迪士尼
所构想的那个
迪士尼
。 但现实中的
迪士尼
,是市场塑造出来的那个版本:想要全家人在热门项目上跳过排队,花费约90美元,这还不包括一家四口已可能超过700美元的门票。 特斯塔表示,他每天大约会收到10封游客寻求旅行建议的邮件。但像克雷塞尔这样的中产家庭,跨越数州,在
迪士尼
世界安排多日旅行的情况已经非常罕见。 他说:“上一次帮像她这样的家庭安排旅行是什么时候?我记不清了,至少有10年了。” 克雷塞尔筹划多年的假期终于到来了。7月28日星期一清晨6点,她在分时度假住所醒来,驱车前往
迪士尼
一间较便宜的酒店,那是她女儿朋友入住的地方,为的是利用那里的免费停车福利。 克雷塞尔因行动不便,组装了租来的代步电动车。然后,一行人搭乘免费度假区巴士前往好莱坞影城,早上9点抵达入口(这个园区和其他园区一样,对入住
迪士尼
酒店的游客早半小时开放)。 那天是酷热天,气温已升至31℃。克雷塞尔故意选在这个季节前来,因为炽热天气通常能稍微降低票价,也能减少人流。 然而,一过入园门口,克雷塞尔的电动车就坏了。租赁公司代表试图进入园区更换设备,却难以找到她。在高温与高湿的环境下,体感温度接近42℃,她只好躲进一家餐厅避暑。 最终,这个意外耽误了整整三个小时宝贵的园区时间。 因为延误,克雷塞尔无法搭乘任何“星球大战”主题的核心项目。最令她沮丧的是错过了《抵抗军崛起》——这是整个园区的招牌项目之一。她原本考虑过提前预订这个项目,但当时查到五人一共要花110美元,她最终放弃了。 克雷塞尔一直是个积极乐观的人,几乎很少情绪低落。但这一天就是个例外。她后来提醒我,如果游客带着“必须完成的计划”来
迪士尼
,可能会“非常失望”。她发誓自己要保持好心态。 周四,迎来了她最期待的魔法王国日。 凌晨5点,克雷塞尔起床,目标是7点半抵达园区。但因电动车和非
迪士尼
酒店住宿所带来的延误,一行人最终在8点才抵达——在人潮将起之际,并非理想时间。他们首先前往《彼得·潘》游乐设施,仅等了15分钟就成功体验。 出来时,队伍已排起长龙。接着他们去了旋转木马这个冷门项目,克雷塞尔还参观了总统大厅。 14小时后,克雷塞尔体验了园内9个项目,其中3个属于第一梯队,还观看了巡游和焰火表演。晚上11点乐园关闭时,她和同伴筋疲力尽地离开了园区。 克雷塞尔怀里抱着一个孩子,仰望夜空,看着焰火在家人和朋友身边绽放。 对于加州科技公司高管肖恩·科纳汉来说,他的
迪士尼
之旅与克雷塞尔完全不同。按照特斯塔的说法,新年前后是
迪士尼
一年中最拥挤的时段之一,而他正是在这个时间带着13岁的女儿来到奥兰多。 科纳汉毫不犹豫地购买了
迪士尼
的“闪电通道尊享通行证”,这种通行证允许持有者每个游乐项目都能快速通过排队。“既然已经为这四天花了7000美元,”他说,“再多花900美元去魔法王国,也不算太疯狂。” 通行证价格因日期和乐园不同而浮动。购买这类通行证的游客无需事先在线预约,因为系统已为他们提前预留好位置。 实际体验甚至超出了科纳汉的预期。由于不需要抢预约,他和女儿悠闲地起床,然后步行前往搭乘单轨列车进入魔法王国。虽然比巴士慢一点,但他认为单轨列车是“
迪士尼
世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气几乎完美,约21℃,还有微风。 他们上午10点抵达,这是众所周知的高峰时段,但科纳汉和女儿几乎畅通无阻地进入“雷霆山铁路”项目,尽管标示的排队时间超过一小时,他们仅等待了9分钟。 之后,他们玩了克雷塞尔最优先考虑的“蒂安娜沼泽探险”,又去了“鬼屋”,在那里仅排队7分钟,而其他游客的等候时间是75分钟。 他们中午在“丛林巡航”主题的“斯基珀食堂”用餐,这家餐厅以服务员讲冷笑话而著称(和游乐项目的主持风格一样),他女儿点了她最喜欢的菜之一:30美元的酥炸鸡肉,配辣椒酱油酱汁、茉莉香米和腌制蔬菜沙拉。 午饭后,他们体验了“加勒比海盗”,只排了4分钟,而普通队伍需等65分钟。 “七个小矮人矿山列车”排队5分钟,原预计需85分钟。 他们当天以新项目“创极速光轮”结束,仅等8分钟,而正常等候时间是2小时。 最终,科纳汉和女儿在7小时内游玩了16个项目,包括乐园全部5个第一梯队项目,以及额外付费的两大热门项目“七个小矮人”与“创极速光轮”。中间还包括一顿正餐和一份Dole Whip甜点。女儿称这是“最棒的一天”。 过去五年的一个经济谜团是:尽管几乎每个人都有工作,家庭收入处于历史高位,消费水平也超过疫情前,但除了最富裕的人外,大多数人对经济和自身处境仍普遍感到不满。 我们总是在对比中评判自己的生活——不论是与过去相比,还是与同龄人相比。从这两个角度看,
迪士尼
乐园——以及很多美国文化中的类似场所——都揭示出一部分答案。 与过去相比,去一趟
迪士尼
确实变贵了,但更关键的是,现在“显得”格外昂贵——因为无处不在的消费升级诱惑。 社交媒体让这种分化更加直观。只要在Instagram上搜索 Club33,就能看到隐藏在
迪士尼
乐园内部、仅限受邀者进入的私人俱乐部。 除非你是其中极少数一员,否则这些画面只会让你感到疏离,而非归属。 20世纪的美国,是一个幸运的时代。那时我们还可以依赖
迪士尼
这样的公司,提供丰富而具凝聚力的文化体验。沃尔特·
迪士尼
希望他的观众之间“没有种族、国家、政治、宗教或社会阶层的差异”,因为面向所有人不仅有意义,也是有利可图的。 那是一个大机构仍受信任的时代,他们创造的文化,几乎被所有美国人共同拥有。 如今,面向中产阶级的商业模式,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吸引力。市场,以及逐渐随之变化的文化,已由富裕人群主导。科技让企业可以洞察过去无法触及的阶层差距,并据此采取行动。 根据我们收入的不同,我们看到不同的广告、排不同的队、吃不同的食物、住不同的酒店、在游行中站在不同的区域,等等。如今的盈利模式不再是“共享”,而是“分层”。 尽管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克雷塞尔仍表示她这趟旅行很愉快。
迪士尼
的某些经典元素依然存在,比如仍可“先到先得”与米奇等角色合影。 当她其中一个孙子想与《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单独合影时,她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对
迪士尼
角色的喜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克雷塞尔估算,她这次在奥兰多7天的旅程,总共花费大约8000美元,涵盖两位成人和三个孩子——相当于她和女儿税后年收入的约15%。 但她已经开始考虑再来一次。如果再去,她打算提高预算,入住
迪士尼
自营酒店,并购买更多预约服务。 她说:“所有的魔法都是有代价的。”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30 00:01
在创下又一个销售纪录后,英伟达预测未来增长将趋缓
go
lg
...
示,这显示出“需求异常旺盛”。公司指出
迪士尼
、日立、现代汽车和SAP是首批采用Blackwell服务器的客户。 自4月初股价触及12个月低点不足95美元以来,英伟达股价已几乎翻倍。当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政府禁止公司向中国客户出售H20芯片——这些芯片原本是为了符合美国出口限制而设计的。8月,特朗普在黄仁勋前往白宫会面,并表示愿意向美国联邦政府上缴15%在中国人工智能芯片收入后,允许恢复H20销售。竞争对手超微公司(AMD)的MI308芯片同样获得了这一安排。 尽管如此,英伟达在中国的前景依然存在重大疑问。中国政府敦促客户不要购买H20后,公司已停止生产这一芯片。 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在白宫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如果Blackwell芯片的性能降低30%至50%,其政府可能批准在中国销售。 英伟达正敦促美国政府批准这样的芯片。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表示,Blackwell是“人工智能推理的新标准”。她说,“我们正处在一场将改变所有行业的工业革命开端。” 英伟达表示,7月季度没有销售新的H20芯片,克雷斯周三称,公司预计第三财季H20也不会带来收入,原因是持续的地缘政治问题。 公司表示,数据中心收入低于预期部分是由于H20销售额减少40亿美元。 克雷斯说,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英伟达在第三季度可能实现20亿至50亿美元的销售额。 “如果有新订单,我们可以开更多账单。”她说。 公司在7月季度确实在中国销售了1.8亿美元的之前已经签订、但尚未完成交付的H20芯片订单,并向一家非中国客户出售了约6.5亿美元的H20芯片。 英伟达还宣布批准600亿美元的新股票回购计划,显著加快了回购步伐。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回购243亿美元股票,上季度末仍有147亿美元回购额度未使用。 黄仁勋说:“今年是破纪录的一年。我预计明年同样会是破纪录的一年。”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29 00:00
英伟达FY2026Q2业绩电话会议高管解读财报
go
lg
...
代将其用于工厂设计和自动驾驶汽车验证,
迪士尼
将其用于沉浸式叙事。随着企业对数据中心进行现代化改造,RTX PRO 服务器有望成为一条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品线。 自主AI正在崛起,因为英国能够利用国内基础设施、数据和人才开发自主AI,这为NVIDIA带来了重大机遇。NVIDIA在英国乃至欧洲的里程碑式举措中处于领先地位。欧洲 Union计划投资200亿欧元,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建立20家人工智能工厂,其中包括5家超级工厂,以将其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扩大十倍。 在英国,由NVIDIA提供支持的Isambard-AI超级计算机在该国最强大的AI系统中亮相,其AI性能高达每秒21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将加速药物研发和气候建模领域的突破。我们今年的主权AI收入有望超过[200亿]亿英镑,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 网络业务实现了创纪录的 73 亿美元收入,而不断增长的 AI 计算集群需求对高效、低延迟网络至关重要。这代表着环比增长 46%,同比增长 98%,对 Spectrum-X 以太网、InfiniBand 和 NVLink 的需求强劲。我们的 Spectrum-X 增强型以太网解决方案为以太网 AI 工作负载提供了最高吞吐量和最低延迟的网络。Spectrum-X 以太网实现了两位数的环比和同比增长,年化收入超过 100 亿美元。在 Hot Chips 大会上,我们推出了 Spectrum-XGS 以太网,这是一种将分散的数据中心统一为千兆级 AI 超级工厂的技术设计。[CoreWeave] 是该解决方案的首批采用者,预计将使 GPU 到 GPU 的通信速度翻一番。 InfiniBand 收入环比增长近一倍,这得益于 XDR 技术的采用。XDR 技术的带宽较上一代产品提升了一倍,对模型构建者尤其有价值。全球最快的交换机 NVLink 的带宽是 PCIe Gen 5 的 14 倍,随着客户部署 Grace Blackwell NVLink 机架式系统,其实现了强劲增长。 NVLink Fusion 支持半定制 AI 基础设施,并获得了广泛好评。日本即将推出的 FugakuNEXT 将通过 NVLink Fusion 将富士通的 CPU 与我们的架构集成。它将运行一系列工作负载,包括 AI、超级计算和量子计算。FugakuNEXT 加入了快速扩张的领先量子超级计算和研究中心行列,这些中心运行在 NVIDIA 的 CUDA-Q 量子平台上,其中包括 [ULIC]、AIST、[NNF] 和 NERSC,并得到了 AWS、Google Quantum AI、Quantum、QuEra 和 PsiQuantum 等 300 多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支持。 我们的全新机器人计算平台 Jetson Thor 现已上市。Thor 的 AI 性能和能效比 NVIDIA AGX Orin 提升了数倍。它能够在边缘实时运行最新的生成式和推理式 AI 模型,助力打造一流的机器人技术。 NVIDIA 机器人全栈平台的采用率正在快速增长,超过 200 万开发者和 1000 多个软硬件应用程序及传感器合作伙伴将我们的平台推向市场。各行各业的领先企业都已采用 Thor,包括 Agility Robotics、亚马逊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卡特彼勒、Figure、Hexagon、美敦力和 Meta。 机器人应用对设备和基础设施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对我们的数据中心平台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长期需求驱动因素。搭载 Cosmos 的 NVIDIA Omniverse 是我们专为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开发而打造的数据中心物理 AI 数字孪生平台。本季度,我们宣布与西门子进一步拓展合作伙伴关系,以赋能 AI 自动化工厂。包括 Agile Robots、NEURA Robotics 和 Universal Robots 在内的欧洲领先机器人公司正在利用 Omniverse 平台构建其最新创新成果。 我们先来简要总结一下我们按地区划分的收入。中国数据中心收入占比环比下降至个位数低位。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第三季度的预期不包括对中国客户的H20出货量。由于客户已将发票集中到新加坡,新加坡的收入占第二季度账单收入的22%。新加坡数据中心计算收入中超过99%来自美国客户。 我们的游戏收入创下 43 亿美元纪录,环比增长 14%,同比增长 49%。这得益于 Blackwell GeForce GPU 的强劲增长,随着我们增加供货,强劲的销售势头持续延续。本季度,我们交付了 GeForce RTX 5060 桌面 GPU。它为全球数百万玩家带来了翻倍的性能,以及先进的光线追踪、神经渲染和 AI 驱动的 DLSS 4 游戏体验。Blackwell 将于 9 月登陆 GeForce NOW。这是 GeForce NOW 最重要的升级,提供 RTX 5080 的性价比、极低的延迟以及每秒 120 帧的 5K 分辨率。我们还将 GeForce NOW 的游戏库翻倍,超过 4,500 个,是所有云游戏服务中最大的游戏库。 对于 AI 爱好者来说,设备上的 AI 性能最佳,得益于 RTX GPU。我们与 OpenAI 合作,优化了他们的开源 GPT 模型,以便在数百万台支持 RTX 的 Windows 设备上进行高质量、快速且高效的推理。借助 RTX 平台堆栈,Windows 开发者可以创建旨在在全球最大的 AI PC 用户群上运行的 AI 应用程序。 专业可视化收入达到 6.0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 RTX 工作站 GPU 的采用以及设计、仿真和原型设计等 AI 驱动的工作负载。主要客户正在利用我们的解决方案来加速其运营。动视暴雪使用 RTX 工作站来增强创意工作流程。机器人创新者 Figure AI 则利用 RTX 嵌入式 GPU 为其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 汽车业务收入(仅包含车载计算收入)为 5.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主要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推动。我们已开始出货 NVIDIA Thor SoC,它是 Orin 的继任者。Thor 的推出正值行业加速向视觉语言模型架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转变。Thor 是我们迄今为止打造的最成功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计算机。Thor 将带来强大的动力。我们的全栈 Drive AV 软件平台现已投入生产,这将为 NVIDIA 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新收入机会,同时提升车辆安全性和自动驾驶能力。 现在来看看我们剩余的损益表。GAAP毛利率为72.4%,非GAAP毛利率为72.7%。这些数据包含了释放先前预留的H20库存带来的1.8亿美元或40个基点的收益。剔除这项收益,非GAAP毛利率应为72.3%,仍然超出我们的预期。GAAP运营费用环比增长8%,非GAAP运营费用环比增长6%。这一增长主要源于计算和基础设施成本的增加,以及薪酬和福利成本的增加。为了支持Blackwell和Blackwell Ultra的产能提升,库存在第二季度环比增长,从110亿美元增至150亿美元。 我们优先为增长和战略计划提供资金,但在第二季度,我们通过股票回购和现金股息向股东返还了100亿美元。董事会近期批准了6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授权,这将补充我们第二季度末剩余的147亿美元授权。 好的。我来谈谈第三季度的展望。预计总收入为540亿美元,上下浮动2%。这意味着环比增长超过70亿美元。同样,我们的展望中不包含对中国客户的H20出货量。预计GAAP和非GAAP毛利率分别为73.3%和73.5%,上下浮动50个基点。我们预计非GAAP毛利率将在年底达到75%左右。预计GAAP和非GAAP运营费用分别约为59亿美元和42亿美元。我们预计全年运营费用同比增长将在35%左右,高于我们之前预期的35%左右。我们正在加快对业务的投资,以抓住未来巨大的增长机遇。 预计GAAP和非GAAP其他收入和支出约为5亿美元,不包括非流通股本证券和公众持有的股权证券的损益。GAAP和非GAAP税率预计为16.5%,上下浮动1%,不包括任何单项项目。更多财务数据包含在首席财务官评论以及我们网站上的其他信息中。 最后,我想重点介绍一下金融界即将举行的活动。我们将于9月8日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高盛科技大会。我们的年度非交易报告(NDR)将于10月上旬开始。GTC数据中心将于10月27日开始,Jensen的主题演讲将于28日举行。我们期待在这些活动中与您相见。我们的收益电话会议将于11月19日举行,讨论2026财年第三季度的业绩。 (这份记录可能不是100%的准确率,并且可能包含拼写错误和其他不准确的。提供此记录,没有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表达的记录任何意见并不反映老虎的意见)
lg
...
老虎证券
08-28 22:40
英伟达:宇宙第一股,不够炸裂就是罪?
go
lg
...
其中的专业可视化业务主要客户有皮克斯、
迪士尼
等。汽车业务主要以 Orin 芯片、Thor 芯片为主,客户主要为比亚迪、小米、理想等车企。 二、核心业绩指标:整体符合期待 2.1 营业收入:2026 财年第二季度(即 2Q25)英伟达公司实现营收 46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6%,市场预期(461 亿美元)。本季度增长主要来自于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带动,其中游戏业务在 RTX50 系列产品带动下表现超预期;而受 H20 禁令影响,数据中心业务环比仍有 20 亿美元的增长,业务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展望下季度,公司给出了 540 亿美元的收入指引,其中依然没有包含 H20 销往中国的部分。下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 73 亿美元,其中主要来自于 GB 系列量产增加的带动。 2.2 毛利率(GAAP):2026 财年第二季度(即 2Q25)英伟达实现毛利率(GAAP)72.4%,市场预期(71.9%)。公司上季度毛利率的 “闪崩”,主要 H20 禁令的影响,公司计提了将近 45 亿美元的存货减计等相关费用。 如不考虑 H20 突发事件的影响,将 45 亿美元存货减计加回来后,公司上季度的毛利率将重回 71% 附近。本季度毛利率实际上仍是环比提升的(71%->72.4%),主要是受 GB 系列量产增加以及供应链成本减少的影响。 对于下季度公司预期毛利率 (GAAP) 为 73.3%,市场预期(72.1%)。对于 H20 事件的影响,公司在此前完成了存货减计,对后续毛利率影响较小。随着 GB 系列产品量产增加的带动,公司预计年底毛利率将回升至 75% 左右。 三、核心业务进展:GB 系列带动的产品周期 在 AI 等需求的带动下,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Compute+Networking)的收入占比已经接近 9 成,而游戏业务的占比被挤压至一成以下。 3.1 数据中心业务:2026 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营收 4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56.4%。数据中心业务仍然是公司的最大关注点,本季度增长主要是由 GB 系列产品量产增加的带动,主要应用于大型语言模型、推荐引擎和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的训练和推理。 具体来看:①计算业务收入本季度为 338 亿美元,环比减少 3.1 亿美元,其中主要受 H20 禁令的影响;②网络业务收入本季度为 72.5 亿美元,环比增长 22.9 亿美元。 本季度数据中心业务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于网络业务的带动,而计算业务受 H20 影响大约有 40 亿美元。若剔除该影响,计算业务收入本季度环增有将近 35 亿美元左右。 对于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核心驱动点仍然是云服务厂商对 AI 服务器的需求。2025 年第二季度四大核心云厂商的合计资本开支达到 9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64.4%。结合公司数据中心业务 70% 的同比增速来看(不考虑 H20 影响的情况下),英伟达在巨头资本开支中的份额仍在提升。 而通过四家公司的管理层交流,海豚君预期四大厂商在 2025 年的资本开支有望达到将近 40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8%,这也为公司下半年业绩的持续增长带来保障。 由于当前在数据中心市场英伟达、AMD 和英特尔仍是核心芯片的主要玩家,将三者相关业务对比,可以看出:凭借公司领先的算力产品,英伟达在数据中心市场中的份额在持续增长。随着 GB 系列产品量产提升,云服务厂商在核心芯片采购方面,对英伟达的产品是更加青睐的。 3.2 游戏业务:2026 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游戏业务实现营收 4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9%。主要是受公司 RTX50 系列产品的出货带动。游戏业务当前在公司整体收入中占比不足一成,公司当前业绩重心依然是数据重心业务。 就游戏业务看,相比于 AMD 游戏业务 11 亿美元的季度收入,英伟达在游戏显卡市场仍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四、主要财务指标:费用率稳定,利润端回升 4.1 核心经营利润率 2026 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核心经营利润率为 60.8%,明显回升。公司上季度受 H20 存货减计的计提费用,导致了毛利率的 “闪崩”。 从核心经营利润率的构成来分析,具体变化情况: “核心经营利润率=毛利率 - 研发费用率 - 销售、行政等费用占比” 1)毛利率:本季度 72.4%,上季度回落受存货减值影响,本季度重回 70% 以上。若剔除减值影响后,上季度毛利率将回到 71% 附近,本季度毛利率仍是提升的,主要是 GB 系列产品的带动; 2)研发费用率:本季度 9.2%。虽然公司的研发投入环比增加 3 亿美元,但在收入增长的影响下,研发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 3)销售、行政等费用占比:本季度 2.4%,保持平稳。 公司预计下季度经营费用指引的数值继续走高至 59 亿美元,结合收入指引看,下季度经营费用率将维持在 11%,保持相对良性状态。 4.2 核心经营利润 2026 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净利润 2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9.2%。本季度净利率为 56.5%。 由于净利润还受到非经营性项目的影响,海豚君相对更关注于公司的核心经营利润(毛利- 研发费用- 销售、行政等费用)。公司本季度核心经营利润 2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2.6%。核心经营利润率回升至 60.8%。上季度利润端的下滑,主要是受 H20 存货减值的影响。随着毛利率的回升,公司核心经营利润率依然稳定在 60% 上方。
lg
...
海豚投研
08-28 09:31
名创优品:大店来救场,IP 零售又 “回血” 了?
go
lg
...
彻 “大店 +IP 产品升级(独家首发
迪士尼
史迪奇)“下,客单价明显提升。 海外地区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虽然同店营收仍然是低个位数下滑,但从 4 月份开始名创的重点发力地区——美国、墨西哥等市场同店环比转正并在五一期间加速。重点关注下半年随着海外市场进入消费旺季,海外的同店能否转正。 4、毛利率小幅提升。随着 1)TOP TOY 自研产品占比提升 2)海外本地化采购比例增加 3)IP 类产品占比提升,25Q2 名创毛利率小幅提升 0.4pct 达到 44.3%。 5、销售费用投放收敛,利润超出市场预期。销售费用率上,由于名创优化了在美国开设直营门店的选址和装修,整体同比增长 2.6pct 达到 23.1%,增幅环比一季度有所收敛,管理费用率相对稳定,最终 Q2 名创经调整净利润 (加回了按权益法承担的永辉的亏损) 达到 6.9 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6、财务详细数据一览: 海豚君整体观点: 二季度名创的业绩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市场重点关注三个方面1)名创 “小店改大店” 后对同店店效的改善 2)销售费用率能否有所改善 3)永辉的调改情况,我们依次来聊下: 首先是小店改大店,根据电话会交流内容,二季度名创的同店营收转正,大店贡献了主要的驱动力,可以明确说是一步正确的棋。核心在于 300㎡以上的大店由于 IP 类产品占比更多,客单价提升带动店效高出常规门店 30% 以上,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大店可以更好地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体验,因此用户的复购率和粘性也要更强。 另外,销售费用上,虽然 Q2 名创在美国开设直营门店的相关费用通过优化直营门店的选址和装修整体有所下降(下降了 15% 左右),但结合调研信息,销售费用的大头——IP 授权费用其实并没有下降,这背后反应的其实还是商业模式的不同:和泡泡玛特 IP 全产业链相比,名创的 IP 设计能力较弱,更多的是零售的基因,因此海豚君认为名创的销售费用其实很难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下降。 最后,对于永辉的经营,由于 1)关店带来的一系列费用(人员补偿、租赁补偿、资产报废以及 2)调改门店所带来的资本开支的增加,二季度永辉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目前来看,经过关店后当前永辉仅剩 548 家门店,距离最终的 450 家门店目标已经较为接近,因此下半年关店数量大幅减少有望带动公司进一步减亏。 但另一方面,根据调研信息,目前的永辉仍处于供应链重建、供应商全面切换的过程,自有品牌商品占比不足 10%,和胖东来、山姆、盒马这种领先的零售超市相比(占比 30% 以上),仍有不小的差距,短期想释放利润海豚君认为可能性并不大,目前阶段重点还是观测调改的实际效果。 从估值上看,根据海豚君此前的盈利预测,2025-2027 年名创整体营收端的增速 CAGR 保持在 20% 以上问题不大,而当前市值隐含的名创 2025 年 PE 为 17x 左右,相较于 20% 的营收增速来说其实并不高,但由于当前名创在美国仍处于开店的前置投入期,利润释放仍然需要时间,会对估值产生一定压制。因此是否介入关键还要取决于名创在国内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后续能够通过海外的持续高增长以及经营杠杆的释放逐步提升自身的盈利水平。 以下为财报详细解读: 一、营收超出指引上限 25Q2 名创集团层面实现总营收 49.7 亿元,同比增长 23%,超过了公司此前 18%-21% 的指引上限。拆分来看,受益于 “小店改大店” 带来同店销售的改善,国内名创实现营收 28.4 亿元,同比增长 13.6%,环比稍有提速。比较亮眼的是 Top Toy 在低基数下通过快速开店实现了爆发增长,实现营收 4 亿元,同比增长 87%。 TOP TOY 作为名创旗下的潮玩品牌,伴随快速开店,二季度实现营收 4 亿元,同比增长 87%,环比再次提速,整体表现比较亮眼,但目前由于 Top Toy 整体基数较低,因此对整体业绩拉动有限。 结合调研信息,目前 TOP TOY 盲盒占比约 50%,手办约 15%,积木约 20%,构成了 TOP TOY 的核心品类,未来将会精简 SKU,更加聚焦更有前景的品类。 另外,目前 TOP TOY 的自有产品在门店端占比约 40%,全渠道(包括线上)约 50%,未来随着自有产品比例的提升,盈利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在国内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名创把 “第二增长曲线” 押注海外,因此海外业务的增长一直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点。总体上,二季度海外实现营收 19.4 亿元,同比增长 28.6%,增速环比回落。 海外地区表现最后的是美国市场,借鉴国内的大店策略,名创在美国也通过在标志商圈开设直营店,目前看,美国的新开门店坪效提升超过 30%,带动二季度美国地区收入同比高增 80%。而拉美市场由于库存高企整体拖累了海外地区的整体增长情况。 二、开店重回正增长 从开店数量上看,在一季度关停了大量低线城市的低店效的门店后,二季度名创的门店数量重新恢复增长,截至二季度末,名创新增了 30 家门店,增长的门店基本都集中在三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而一线城市则主要以优化门店位置,小店改大店帮助加盟商改善单店效益为主。 海外地区 25Q2 净新增 94 家门店,整体节奏也有所放缓,直营门店比例进一步提升至 17.5%。开店布局上,在美国名创开始从过去分散式布局转向聚焦人口密集区域(加州、佛罗里达、纽约等地区)进行集群式开店,通过优化物流路线强化规模效应,提高物流效率。 三、国内同店营收转正 从衡量单店效益的核心指标——同店营收增长上看,国内同店营收转正。结合电话会内容,海豚君推测名创在贯彻 “大店 +IP 产品升级(独家首发
迪士尼
史迪奇)“下,客单价明显提升。 海外由于去年高速开拓直营店,人员储备、等均有所欠缺,海外地区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虽然同店营收仍然是低个位数下滑,但从 4 月份开始名创的重点发力地区——美国、墨西哥等市场同店环比转正并在五一期间加速。重点关注下半年随着海外市场进入消费旺季,海外的同店能否转正。 三、毛利率保持平稳,销售费用大幅攀升 随着 1)TOP TOY 自研产品占比提升 2)海外本地化采购比例增加 3)IP 类产品占比提升,25Q2 名创毛利率小幅提升 0.4pct 达到 44.3%。 销售费用率上,由于名创优化了在美国开设直营门店的选址和装修,整体同比增长 2.6pct 达到 23.1%,增幅环比一季度有所收敛,管理费用率相对稳定,最终 Q2 名创经调整净利润 (加回了按权益法承担的永辉的亏损) 达到 6.9 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lg
...
海豚投研
08-21 23:25
巴菲特最新建仓!段永平持仓来了!
go
lg
...
微软和台积电;对伯克希尔B、阿里巴巴和
迪士尼
持仓不变;清仓疫苗制造商莫德纳。 苹果一直是段永平的头号重仓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管理的H&H持有苹果的市值达72.05亿美金,持仓占比为62.47%,较上季度增持89.44万股;第二大持仓股伯克希尔B市值16.43亿美元,持仓占比为14.24%。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段永平管理的H&H持仓股10只,分别为苹果、伯克希尔B、拼多多、西方石油、阿里巴巴、谷歌C、英伟达、微软、
迪士尼
和台积电。 对于伯克希尔建仓联合健康,有网友问段永平看法,段永平表示: “我不懂保险但直觉上觉得UNH前段时间可能遇到了恐慌卖出,很可能是个捡便宜的机会? 我前些天还跟朋友说如果老巴买我就跟进一些(就是卖点put的意思),看来明天起我会开始卖点put了。 大致上我觉得UHN的商业模式还是可以的,企业文化方面不是那么了解但通过ai搜寻,也没看到特别不好的文化。 负面新闻说他们的拒赔率高,但事实上他们去年利润并不高(不知道人们能不能看懂这里面的内在联系?)。 保险是个有意思的生意,老巴一直很懂保险,我也一直想搞懂,但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希望可以从这里开个头。”
lg
...
格隆汇
08-15 14:36
上一页
1
2
3
4
5
•••
12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太刺激!数据风暴一波三折,美联储被逼到极限 日本法国政坛大乱
lg
...
去年一幕或重演:下周美联储恐“保险式”降息50个基点?
lg
...
金市前瞻:技术面超买了!黄金突破3670创新高,美联储决定下一方向
lg
...
下周展望:央行超级周来袭!盯紧美联储“点阵图”,加、英、日央行道路大不同
lg
...
黄金今年超30次收盘创历史新高,是时候获利了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