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2023量化机器人王者诞生—“小宝计划”
go
lg
...
户参与者带来丰厚的收益。 “小宝计划”
量化
策略
的优点是: (1)纪律性:严格执行量化投资模型所给出的投资建议,而不是随着投资者情绪的变化而随意更改,可以克服人性的缺点,如贪婪,恐惧,侥幸心理,也可以克服认知的偏差。 (2)系统性:多层次的量化模型、多角度的观察及海量数据的观察等等。 (3)及时性:及时快速地跟踪市场变化,不断发现能够提供超额收益的新的统计模型,寻找新的交易机会。 (4)准确性:准确客观评价交易机会,克服主观情绪偏差,妥善运用套利的思想。“小宝计划”量化投资正是在找估值洼地,通过全面、系统性的扫描捕捉错误定价、错误估值带来的机会。 (5)分散性: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充当准确实现分散化投资目标的工具。分散化也可以说“小宝计划”量化投资可以靠概率取胜。 “小宝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做好每一笔量化交易,给会员带来的收获一定超乎想象。我们的初心,是凝心聚力有梦想,这是“小宝计划”使命的召唤。我们的初心,是众志成城有方向,这是“小宝计划”使命的践行。我们的初心,是奋勇前行有担当,这是“小宝计划”使命的情怀。因为“小宝计划”的初心,让我们扬帆起航,这是梦想的引领,这是量化蓝海的征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2
国泰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3年2月6日
go
lg
...
在对标的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通过
量化
策略
精选个股及优化组合管理,在注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力争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 基金的投资组合比例为:本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因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受限制的情形除外。本基金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应当保持不低于交易保证金一倍的现金,其中现金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应收申购款等。 本基金的标的指数为中证1000指数及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更。本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标的指数收益率,即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07
房市“最大爆雷区”!中国670家公司亏损过亿元 “极端资金流入”谨慎牛市反弹陷阱
go
lg
...
至更多,达到21.6亿美元。 EPFR
量化
策略
经理Steven Shen表示:“在过去五年中,主动型基金经理对中国市场从未如此积极。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应该期待更多资金从积极的经理人那里流入。” 主动型基金经理更多地参与选择投资组合,而被动型基金经理则倾向于关注股票指数。根据Wind资讯,上证综合指数1月份上涨超过5%,是自2022年11月份上涨近9%以来的最大涨幅。恒生指数1月份上涨超过10%,连续第三个月上涨。 Steven解释说,这笔钱到账的速度比2022年初快。当时,一些机构投资者曾表示,由于北京在政治上重要的一年强调稳定,是时候买入中国股票了。当时,本地投资者更为谨慎。高度可传播的Omicron变种和中国新冠清零政策随后将上海市封锁了两个月,同时限制了该国大部分地区的商业活动。2022年中国GDP增长3%,是几十年来最慢的增速之一。 “鉴于中国的宏观环境,我认为到2023年,我们将看到更多中国大陆客户资金重新流入市场,流入二级市场基金,”财富管理公司Hywin的首席财务官Lawrence Lok在1月初指出。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从事长期投资的美国基金经理上个月净买入13亿美元的在美上市中国股票,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此类资金流入。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驻美国的多头基金经理表示,他们刚刚开始减少对中国的减持,或者正在与投资者讨论解除对中国敞口的授权限制。他们预计,资产所有者的资金流入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加速。”
lg
...
小萧
2023-02-06
吴中昊+张峻晓:中证1000增强ETF投资价值解析
go
lg
...
投资目标是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通过
量化
策略
优选个股,优化我们的组合管理,力争获取超额业绩,超越指数的基准回报。 从市场上已经发行的这些指数增强基金来看,大部分还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从概率上来讲我们的增强ETF其实相对于被动跟踪的ETF有一个长期阿尔法的优势。 接着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场外的增强基金和增强ETF,总体来看,增强ETF有四点优势: 第一、ETF的交易更加灵活。投资人可以在盘中进行ETF的交易,从而把握一定的日内波段。但是场外基金则是以收盘价来进行申赎的,对投资人而言是没有办法进行更细致的日内操作。 第二、ETF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场外基金的赎回需要三个交易日才能资金到账,投资人在收到资金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投资。但是ETF则是可以在日中进行买卖,就像正常的股票一样。资金使用效率上来讲,相当于有一个立刻及时的交易,这个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ETF管理费的优势。增强ETF一般还是沿用了普通ETF的收费标准,是0.5%-1%的管理费,而场外基金的管理费则普遍在1.5%左右。 第四、ETF持仓的透明度。场外基金基本上只有在年报或者是半年报里面会公布全部的持仓,季报会公布前十大的重仓股,但是增强ETF由于申赎的机制的要求,基本上每天都可以从申赎清单中了解基金的持仓,这种透明度也会让投资人更安心。 经过这两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增强ETF在产品的机制上相对于其他类别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六、中证1000增强ETF量化投资策略 吴中昊:接下来介绍一下后续我们在投资管理中证1000增强ETF这只基金中,会用到怎样的量化投资策略。 首先我们会大量搜集各类的数据,当中包括基本面、分析师等等传统的数据,也包括新闻舆情、供应链等另类数据。 接着,我们会对数据进行一个分析,挖掘其中对投资有用的信息,通过线性回归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一汇总和结合,通过数学上的一些转化计算出对于股票收益最终的预测。 然后,我们根据这个预测,结合风险模型构建我们的组合,最终我们把构建组合所需要的交易交给专业的交易部门进行一个交易的执行。 接下来对每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增强ETF的定位还是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提高我们的超额收益,首先我来讲一下风险模型和如何控制跟踪误差。 (1)BARRA风险模型 我们的风险模型还是基于BARRA模型,稍微熟悉量化投资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BARRA是量化投资行业标配,它是把个股的风险拆分成了市场风险、行业风险、风格风险以及个股的特异风险,并且对每一个部分进行一个比较精准的预测。 在风险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又在构建组合的时候对组合中个股的偏离程度和行业的偏离程度以及风格的偏离程度分别进行分析以及不同程度的控制。我们对不同的风格会采取硬约束和偏离惩罚项软约束不同的差别化的处理,可以保证我们跟踪误差处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 (2)Alpha模型 介绍完跟踪误差的控制,我们接下来讲一下Alpha模型。模型特点可以总结为从策略收益的来源出发,注重因子的逻辑性,从而确保因子可以长期有效。 我们认为
量化
策略
的收益来源有三类,第一类是信息优势,第二类是投资人的情绪,第三类则是市场的微观结构。我们的因子也是根据收益来源进行分类,从而进行一个更细致的分析。 首先是信息优势这个来源,对于基本面的投资经理来说,他们是通过和研究员的深度沟通或者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来获得他们对于个股的信息优势。对于量化投资来讲,由于我们使用的都是一些公开的信息和公开的数据,所以这种由深度个股研究产生的信息优势对于量化投资而言是比较难以获取的,但是我们量化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编程、自动化等等的手段,对更广和更复杂的信息进行快速、系统的处理。 我拿公司的关联数据来举一个策略上的例子,我们知道公司之间是存在各种关联关系的,比如供应链、产业链、地理位置,甚至是共同的专利等等,这些关联公司之间其实就会存在一个价格的传导效应,比如说Apple出现了一个利好的消息,它的产业链上的公司,比如说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大概率都会受益于利好的消息,然后出现一个股价的上涨。 关于Apple的信息和Apple的产业链,关注的人非常多,相对赚钱效应其实并不是这么好,但是对于一些其他的公司并不像Apple这么知名,它的关联公司的关注度也会相对少,那么经过分析就发现对于关注度越低,关联关系越复杂的这些公司,传递的效应就会越来越明显,我们就可以通过程序化的手段去挖掘一些不太被人关注的复杂公司关系,从而获得在量化上的信息优势,在策略上也可以获得一个超额收益。 第二类主要是投资人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投资人的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比如说我们常听到的短期反转因子,主要就是由于散户投资人短期的反应过度造成的。 同时,大家经常听到一些超预期的策略,主要就是在上市公司公布业绩超预期之后,我们进行买入股票,长期的持有后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而这个收益的来源主要是投资人对于超预期信息的反应不足所造成的。 第三类收益来源是市场的微观结构。我们主要是对股票的高频数据进行分析,寻找量价、资金流的模式,在这些模式下,我们去寻找一个量化的投资机会,比如说我们常提到的大单资金流入的这类因子,在明确了因子的收益来源之后,我们会根据特性进行有效性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淘汰和选择。 接下来就是对于因子的合并。首先我们会对同类的因子进行一个等权的合并,接着我们再采用线性回归的方式,结合历史数据对因子进行一个最终的组合,再进行一系列数学上的处理,最终形成我们对股票的最终预测。再接下来就是结合风险模型构建组合。 吴中昊:以上是我们国泰量化投资的策略介绍,最后我在这里稍微做一些总结。 我们看好中证1000指数是因为小盘成长的特性符合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策略,同时当前指数估值也处在10%的相对低位,未来在政策刺激和加持下,大概率可以走出一波业绩、估值攀升的戴维斯双击行情。 我们在这里也比较了中证1000的三类投资标的,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我们认为增强ETF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标的。最后我们介绍了国泰的量化投资策略和研究投资的流程,希望大家可以关注新发的这只中证1000增强ETF。最后,祝大家在兔年的投资一切顺利。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06
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报告(下)
go
lg
...
易能力比配置能力更加重要,所以继续坚持
量化
策略
整体优于主观策略,管理人中交易型选手优于配置型选手的判断。 5.高度不确定环境下资产配置性价比抬升 在当前疫情扰动、全球衰退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环境下,来自政治、宏观以及瘟疫等更高层面的外部冲击频率增加,单一资产或者单一策略的脆弱性较高,只有囊括足够多的资产或者策略才能抵御市场外的冲击因素,资产配置成为了重要的分散风险的工具,通过资产配置可以把组合的收益风险比推高。 (三)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整体建议 1.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整体建议 2.策略配置建议
lg
...
金融界
2023-01-30
私募证券投资2022年度盘点
go
lg
...
债策略(8.23%)。管理期货策略中,
量化
策略
2022年平均收益率(4.26%)优于主观策略(3.08%) 横向来看,八大策略2022年平均收益率全部低于2021年的平均收益率,接近2018年各策略收益率水平。2022年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较差,俄乌冲突、美联储多轮加息叠加国内疫情反复,地产风险暴露等,股票、债券、商品、外汇等2022年表现都不尽如意。 2023年投资展望 2022私募证券投资盘点 青骊投资对2023年市场并不悲观,展望2023年,疫情、加息、地产的“三座大山”影响渐次消除,市场显著处在估值底部,政策、市场、疫情、海外、经济均将有向上共振。 希瓦私募认为2023年是经济复苏之年,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三年疫情逐渐画上句号,宏观经济即将迎来拐点,而美国也处于加息周期尾声,流动性压力减小,股市估值依然处于低位,市场在多方利好因素共振之下极具投资价值。 对于2023年的经济增长,元葵资产认为将呈现环比逐季回升的态势,整体高度会受到潜在增长率的天花板和全球经济周期性因素的制约,经济活动呈现弱复苏的态势,较难重现2020H2-2021H1新冠疫情后的增长高度。 回顾2022年,大类资产处于“滞胀”周期,全球风险资产大幅承压,A股也面临国内外多重冲击。展望2023年,清和泉资本认为大类资产有望切换至“衰退”象限,估值压力缓减,而A股市场迎来了多重转折,有望从低位展开修复。
lg
...
金融界
2023-01-19
别上耶伦、鲍威尔的当!能拯救美国经济的唯一解药:中国信贷
go
lg
...
显,”约翰开篇直接给出结论。 美国银行
量化
策略师
Savita Subramanian提供了图表来显示股市反应如何变化: (来源:BofA Global Research) 换句话说,人们普遍认为,过去几周的数据提高“软着陆”共识的可能性,即美国经济在今年没有陷入负增长的情况下度过难关。总的来说,这种良性结果似乎仍然不太可能,但过去几周强劲的就业数据和下降的通胀数据,使它看起来更加合理。与此同时,许多其他事情,有些远在中国甚至日本,突然似乎变得更重要了。 上周五,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表示,美国政府已经触及债务上限,当局正在采取措施阻止必须在6月之前提高债务上限的关键违约时刻。过去,此类措施需要大幅削减财政部发行的债务数量。这实际上将与量化紧缩(QT)背道而驰,投资者将没有机会购买债券,从而使现金退出流通。 约翰解释说:“我们可以预期几个月的政治混乱,因为众议院新的共和党多数派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以换取提高上限。但随着这种情况的继续,潜在的流动性动态将会发生变化。 他引用TS Lombard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ven Blitz的话:“未来几个月的真实情况是,无论当前鲍威尔的紧缩政策产生的限制性影响有多少,它们都将消失,变得毫无意义,在此期间新国债净发行量降至零,美联储的国债余额也将减少。将此视为金融状况的又一次放松,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失去了对其叙述的进一步控制。” “再一次,我们似乎不必太担心鲍威尔。” 当前促使乐观情绪受到影响的,即市场担忧:新冠疫情仍有可能再次出现重大复苏,或者地缘政治局势将再次出人意料飞出黑天鹅。这些风险主要存在于价格中,它们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就最新变化而言,中国的焦点需要排在第一位。 “这(中国重新放开)看起来像是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而重大的积极冲击,但假设它会像2009年信贷危机那样是不理智的。当时中国信贷的涌入推高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并使世界摆脱了困境,那是经济衰退最严重的时候。” 他继续补充:“目前还不清楚这次重新开放是否会对商品产生同样的影响,因为现在的目标是在被封锁数月之后重新唤醒中国消费者,所以没有人能把目光从中国身上移开。” 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回顾2009年头四个月,中国新增贷款达到51700亿元人民币,超过2008年全年的数字。 贷款数额在三个月内上涨15%,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专家、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当时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表示,中国银行非同寻常的借贷激增令人担心出现类似1990年代的另一轮银行坏帐危机,并在更广泛层面影响中国的经济转型。 佩蒂斯分析说,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鼓励高储蓄和高投资,这样的结果造成产能超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得不严重依赖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但是,2009年情况是美国市场没有能力消费中国过剩的产能,而政府授意的银行借贷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刺激产能的增加,从1990年代就是如此。 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德斯蒙德·.拉赫曼(Desmond Lachma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政府刺激措施的问题在于把太多的贷款投入了与出口相关的企业,使得业已过剩的产能继续增加。 没错,眼下的情况像极2009年的金融市场,但不同的是,此次是在面对新冠大流行后的新经济环境。 随着中国政府将重点放回经济增长,官方正在放松对房地产行业的一些限制,这些限制导致作为经济驱动力的房地产行业陷入危机。专家表示,官方的支持政策有助该行业走出危机,但更持续的发展取决于市场需求的恢复。 据新华社13日报道称,中国央行已起草21项工作任务来改善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状况,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这些措施将帮助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包括调整对他们的借贷限制。 报道指出,该计划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但没有提供有望获得支持的中国房地产公司的名单。中国在2020年以打击房地产高风险借贷和投机行为的名义,规定了开发商负债率的“三条红线”,这被广泛视为引发后来房地产违约潮的主要原因。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教授、城市与地产研究院院长程天富(Sing Tien Foo)告诉美国之音:“最近注入新流动性的政策可以帮助稳定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如果开发商不能完成项目,购房者开始拖欠贷款,房地产危机可能会蔓延到金融系统,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时的措施来避免房地产危机。” 中国正在真正放开 彭博社指出,中国取消新冠清零限制的速度非常惊人,这将市场预期中国增长的时间点提前了好几个月。除了卫生政策之外,中国经济战略的变化也超出预期,而这往往会支撑风险资产价格。 正如TS Lombard在这张图表中很好地说明的那样,全年稳定的信贷宽松政策并没有阻止中国股市和铜价的下跌。但一旦新冠疫情后重新放开,两者都开始上涨。 (来源:TS Lombard) 至关重要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现在似乎又要打开水龙头。图表显示CrossBorder Capital衡量央行在过去十年中注入流动性的指标,以及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预测。2022年初,它顽强地试图控制信贷扩张,而现在已不再是这种情况。 (来源:CrossBorder Capital) 中国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随着最新一批中国数据证实2022年经济仅增长2.9%,即使好于预期,宽松的压力也会增加。这很重要,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影响全球流动性。 总结而言,量化紧缩不是那么可怕。年初人们普遍预期流动性将逐渐收紧,因为在向经济释放大量资金以应对大流行病后,各国央行继续试图收紧流动性。美联储本身已经开始彻底的量化紧缩,向市场出售其债券,这意味着将用于购买债券的现金退出流通。 约翰说道:“但正如我们所见,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日本央行感到有义务大量购买债券,而中国央行也做出了贡献。量化紧缩的信号会变得重要,是因为金融内爆的尾部风险,类似于2022年英国国债市场崩溃时养老基金对利率急剧上升感到意外。” “在流动性减少和流动性增加时,公司和机构更难展期债务。这种转变如果继续下去,将变得至关重要。几周前才出现历史性紧缩,现在看来扩张又开始了。” 这促使CrossBorder的迈克·豪厄尔Mike Howell)此前基于流动性正在流失而对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由Alexandros Xenofontos和Freya Beamish领导做出TS Lombard判断报告强调:“我们不能以任何方式排除最后一轮量化紧缩引发的波动,但量化紧缩前沿的下一个创新很可能是它已经过早死亡。” “这将消除资产价格的严重拖累,但不会提供新的催化剂。” 总结而言,当前美联储与鲍威尔的货币政策不该是关注的焦点,市场目光已经转向耶伦与各国的财政政策,因为这会是在新冠大流行放开后的重点。随着鲍威尔淡出视野,中国的信贷危机是否会发生,以及日本央行是否会再飞出黑天鹅,才是影响后市的重磅信号。
lg
...
会员
颜辞
2023-01-17
易米基金旗下2只基金发布2022年四季报
go
lg
...
业绩预期高频变化的追捧不相吻合,反映出
量化
策略
阶段性的失效难以回避,组合整体相对表现不足。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决策分析:通胀报告让市场松了口气 美元指数大跌 日元大爆发 25个基点的加息“稳了”
go
lg
...
加息25个基点。 法国兴业银行北美股票
量化
策略
主管Solomon Tadesse表示:“政策转向的念头还为时过早。即使美联储停止加息,它也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利率。” 这可能与许多美国官员最近发出的表态一致。换句话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已表示对在下次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持开放态度,同时还强调美联储在抑制物价方面仍有更多工作要做,而且预计今年不会降息。 费城联储行长帕特里克·哈克表示,央行应该“在未来”以25个基点增量收紧货币政策,但重申官员们希望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便他们有时间在经济中继续试探。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托马斯·巴尔金指出,通胀一直在放缓,美联储不需要像去年那样激进地加息。然而,他补充说,虽然通胀正在放缓,但仍然过高。 下一个交易日焦点、风向标: 00:00德国2022年GDP 02:00欧元区11月季调后贸易帐(十亿欧元) 07:00美国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10:00美国当周石油钻井总数(口)(至0113) 主要货币走势分析: 欧元:欧元/美元收涨,收报1.0852,涨幅0.89%。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0897,进一步阻力位于1.0952,关键阻力位于1.1038;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0756,进一步支撑位于1.0670,更关键支撑位于1.0615。 英镑:英镑/美元收高,收报1.2206,涨幅0.51%。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2265,进一步阻力位于1.2335,关键阻力位于1.2423;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2106,进一步支撑位于1.2018,更关键支撑位于1.1948。 日元:美元/日元收低,收报129.250,跌幅2.43%。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31.509,进一步阻力位133.774,关键阻力位于135.068;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27.95,进一步支撑位于126.656,更关键支撑位于124.391。
lg
...
一禾
2023-01-13
牛来了!A股上演“6连阳”、人民币多头强压美元 “中国重开、美国加息放缓2大重磅联袂出击”
go
lg
...
rd C Bernstein驻新加坡的
量化
策略师
Rupal Agarwal表示:“亚洲市场经历了比通常情况下严重得多的熊市,而中国的重新开放甚至对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也将更加积极。” 2022年的落后者今年将大幅反弹,“因此我们更看好中国大陆、韩国和台湾市场,”她说。 上周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未能提供清晰的画面,失业率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工资增长疲软,周四将公布的美国12月CPI通胀报告将成为交易员的首要关注点。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Esther George警告说,官员们在试图平衡通胀和就业时将面临艰难的道路,而其他人此前曾强调利率将会更高,并且维持利率的时间比早先预期的要长。 掉期合约显示,投资者预计本周期政策利率将在5%以下见顶,低于周五就业报告发布前的5.06%。尽管交易员对2月加息的规模仍存在分歧,但市场已经消化32个基点的紧缩幅度,看来加息25个基点比加息50个基点更有可能。 尽管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压力有所缓解,但“决策者似乎对市场定价与美联储在最终基金利率和首次降息时间方面的信号不一致,而感到越来越沮丧, ”以Carl Riccadonna为首的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这可能会使他们倾向于在下一次会议上做出更有力的回应。”
lg
...
颜辞
2023-01-09
上一页
1
•••
86
87
88
89
90
•••
9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取消”中国关税豁免!彭博社:对中国大型零售商造成毁灭性打击
lg
...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苹果从美国采购190亿枚芯片 在美销售iPhone不再来自中国
lg
...
中美重磅!彭博社:中国大型零售商“放弃”中国进口战略 特朗普关税施压转向
lg
...
【比特周报】三驾马车突变!中国、特朗普关税谈判传巨响 比特币牛回再战10万
lg
...
非农成特朗普“大救星”?!4月美国就业数据仍超预期显示韧性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