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量化交易巨头Citadel创始人肯·格里芬:和平红利已结束,
高
通胀
将持续数年
go
lg
...
量化交易巨头Citadel创始人肯·格里芬表示,世界正面临着动荡和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正将世界推向去全球化,并导致可能持续“数十年”的更高通胀。在新加坡举行的经济论坛上,格里芬提到了目前正在发生的两场冲突,他表示和平红利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都可能会更高,这将对美国财政赤字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他补充说,美国的财政支出需要整顿,因为美国“花钱就像一个喝醉酒的水手”。美联储可以继续印钞以避免违约,但经济后果将是毁灭性的。“一旦我们开始印美元来应对违约的可能性,经济就会陷入困境。”
lg
...
金融界
2023-11-09
消费电子ETF(561600)早盘反弹翻红收涨,消费电子板块持续回暖
go
lg
...
手机品牌发布新机,行业出现新机潮。并且
高
通
骁龙8 Gen3的发布以及手机品牌多项功能的首次使用,都刺激了用户购机需求。3、供应链公司业绩弹性。此前消费疲软时,品牌持续去库存,导致品牌库存处于低位。如今在销量回暖以及华为抢上游产能带来的鲶鱼效应下,各品牌手机都在积极加单补库存,产业链需求迅速增加。 01 消费电子触底回升 消费电子是近期资本市场上表现最亮眼的板块。10月23日到现在,消费电子ETF涨幅超过16%。天龙电子、中石科技、深科达等公司股票都在这段时间内迎来多次涨停。消费电子板块亮眼的股价由业绩推动。三季度,消费电子板块业绩改善明显,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6%,较上半年收窄(-3.2%)。消费电子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较上半年明显改善(-12.1%)。 消费电子板块业绩回升,得益于终端销售的回暖。据Canalys数据,三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为6670万部,较二季度(6570万部)实现环比增长。最近一段时间,手机市场更是实现了销量同比转正,中信建投援引BCI数据称,自9月以来,多数周内,国内手机的周度总销量同比增速已转正。 在各方行业人士看来,近期的多周销量增速同比转正有望延续。IDC预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拐点,实现近10个季度的首次反弹。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近日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中国手机市场底部将过,预期将重拾成长,四季度手机出货同比与环比亦预期均重拾增长。” 从手机关键零部件的出货量也能看出手机市场回暖的迹象。两家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手机业务收入环比增幅达19%,
高
通
手机业务收入超过公司前期指引,同时两家厂商预计4季度手机业务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手机市场之外,另一大终端消费电子PC的出货量也已到底。西部证券、方正证券等券商均称PC行业即将回暖。PC代工厂订单也佐证了PC市场将迎来回暖,广达、仁宝等笔电代工厂出货量连续多月回升。9月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笔电出货量环比2%、7%、18%、13%。 那么本轮消费电子回暖是如何开始的呢? 02 新机潮刺激下的换机周期 往年,9月份往往只有苹果的新机发售。但今年9-10月份,华为、荣耀、小米等多个手机厂商出乎意料地集体发布了新机。 手机厂商集体带来的新机潮刺激了消费者需求。尚且不提沉寂后突然发力的Mate60,即使是保持常态手机发售节奏的小米也实现了销量爆发。小米14开售仅5分钟,全系列销量猛增至上代13系列首销总销量的600%,开售后一周左右,小米14销量超百万台,而整个三季度小米销量是910万台。 新机潮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到了换机周期。德邦证券研报提到:“上一波智能机销售高峰的换机周期逐渐到来,各大品牌厂适时推出重磅新品。” 令据行业人士说法,消费者手机换新周期来到了30-33个月。而国内手机出货量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下降。按照消费者的30-33个月的换机周期,之前手机出货量下滑前季度的用户也将从今年4季度开始陆续进入换机期。 当遇到消费者换机期后,手机行业也不再“挤牙膏”。
高
通
发布的骁龙8 Gen3就主要参数来看,其性能已经与A17 Pro不相上下。并且骁龙8 Gen3也是以生成式AI为核心的手机芯片,其可在终端侧运行100亿参数模型,支持手机终端实现扩展图片画幅、视频物体智能消除等功能。
高
通
把牙膏挤爆后,安卓机性能有了极大提升。比如,骁龙8 Gen3使手游画面达到PC级高端显卡的水平,并让手机相机具备人像超分功能,在画面拍摄定格后,生成式AI可以在手机端进行人像清晰度的增强和去模糊。搭载骁龙8 Gen3的小米14也开始直接越级对比苹果15Pro。 不仅
高
通
发力,手机品牌也带来了不少的产品创新。比如,华为Mate60 Pro成为支持天通卫星语音通话的大众手机,使消费者在没有基站信号的情况下,可通过卫星信号与外界联络。作为苹果的销售主力,iPhone 15 Pro则是首创空间视频,通过使用超广角和主摄像头拍摄的“空间视频”在 Vision Pro 头显上播放后,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3D视频体验。 可以说,消费者迎来换机周期,叠加手机厂商的供给端升级,让消费电子产业开始回暖。 03 为什么供应链股价总能跑赢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反弹中,供应链公司的股价涨幅要明显于终端品牌。 11月至今,朝阳科技、博硕科技、翰博高新等消费电子供应链公司股价涨幅都在30%以上。同期,手机品牌小米股价涨超13%。 供应链公司股价涨幅更大,得益于其具备更大的业绩弹性。比如,手机关键元器件摄像头头部厂商舜宇光学财报显示,9月数据公司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上涨16.9%、手机摄像模组同比上涨41.4%。超40%的出货量同比增速远远超过了手机行业的出货量增长。 之所以产业链的增速能够超过终端销售增速,源于手机厂商补库存的需求。在过去多个季度中,手机等终端消费电子市场较差,品牌厂商大多都在去库存。2022上半年到2023上半年,小米存货占资产比重为从19.7%下降到13.2%。如今消费电子行业回暖在即,品牌厂商大多选择了加单补库存。 与此同时,华为扩产也带来了鲶鱼效应。华为Mate60系列原本计划国内出货量为600万台左右。但上市后的火爆表现,已经使华为把出货量目标调高到2000万台以上。随着销量目标的提高,华为从供应链处积极补单,随之供应链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华为向上游积极补单,其他手机品牌只能跟进。为了避免零部上游产能被华为锁定,影响自家产品的销量节奏,各品牌手机开始更加积极的加单补库存,产业链需求迅速增加。手机相关IC厂商也指出,不少手机品牌业者都在华为发表新机之后,陆续开始加单。 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不仅会给供应链企业带来订单量的增长,也正在给企业带来订单价的提升。根据相关媒体,三星电子决定在明年第1季与第2季将NAND价格调涨20%。 种种迹象显示,消费电子从终端产品到产业链各环节的复苏信号越来越强。而在这轮复苏中,产业链公司或许将是最佳的受益者。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会员代表座谈会
go
lg
...
组织及行业机构代表,曙光信息产业公司、
高
通
公司、蚂蚁集团、滴滴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等中外企业代表围绕“建立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同探讨国际组织未来发展建设。
lg
...
金融界
2023-11-07
澳洲
高
通胀
打压澳元,黄金,原油或双双下滑?
go
lg
...
欧元:看空 技术点评:天图欧元收阴线,上影线较长,价格一度冲高后回落,上行多头遭受空头打压,短期连续冲高后面临调整,且上方靠近大阴线开盘价,阻力仍在,日内更多以逢高看空为主?小时图欧元期间连续阴线下滑,MACD转移至0轴之下,空头占优,短期底部无大阳线维稳,多头不强,日内更多以逢高看空为主? ---------------------------------------------------------------------------------------------------------- 英镑:看空 技术点评:天图英镑收阴线,上影线较长,价格一度冲高后回落,上行多头遭受空头打压,短期连续冲高后面临调整,且上方靠近大阴线开盘价,阻力仍在,日内更多以逢高看空为主?小时图英镑期间连续阴线下滑,MACD转移至0轴之下,空头占优,短期底部无大阳线维稳,多头不强,日内更多以逢高看空为主。 ---------------------------------------------------------------------------------------------------
lg
...
zeeka财经
2023-11-07
比特币现货ETF恐成灾难?
go
lg
...
转投比特币是对未来美元贬值和战争导致的
高
通
膨的一种避险措施。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1-07
催化密集,5GETF(515050)盘中强势翻红,中科创达领涨
go
lg
...
通、移远通信等权重股涨幅居前。 近日,
高
通
、联发科等海外 电子大厂公布2023年三季度财报,对于四季度指引积极。中信建投证券分析指出,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市场将停止同比下跌,边缘端AI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具雏形,有望在行业周期触底反弹阶段进一步催化消费电子市场迎来回暖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机构三季度加仓电子、半导体及算力,板块资金聚焦度提升。据华泰证券分析指出,海内外投资人重点增持方向为:消费电子相关半导体设计,存储,半导体代工,AI算力产业链。展望四季度及明年,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和AI应用落地将是驱动电子板块成长的两条主线。 资料显示,5GETF(515050)跟踪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电子行业权重占比高达57%,指数成分股包括卓胜微、立讯精密、长盈精密、兆易创新、中航光电、新易盛、三安光电、歌尔股份、中科创达等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以及中兴通讯、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工业富联、天孚通信、闻泰科技等5G概念股。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7
科创板50ETF(588080):截至午市收盘,申万电子行业涨幅近3%,多只相关ETF表现活跃
go
lg
...
。 海外龙头业绩超预期。近日,联发科和
高
通分
别发布23Q3 业绩,联发科手机业务收入环比增幅达19%,
高
通
手机业务收入超公司前期指引,同时两家手机芯片厂商预计23Q4手机业务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手机市场需求复苏迹象显现。 国内手机销量持续改善。得益于双十一促销,上周国内手机销量实现同环比双位数增长,其中同比增长12%,已连续四周持续改善。销量的持续改善带动产业链不同程度加单补库,新机备货也同时驱动被动元件持续回温,注意消费电子传统旺季对于原厂的持续拉动。 相关产品:科创板50ETF(588080),场外联接(A类:011608;C类:011609);消费电子50ETF(562950),场外联接(A类:018896;C类:018897),半导体芯片ETF(516350),场外联接(A类:018411;C类:018412)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6
芯片“卡脖子”可能一夜间突破!市场和终端企业是我们的底牌,一定要相信中国人“卷”的力量
go
lg
...
7月份,黄仁勋连同英特尔CEO基辛格、
高
通
CEO阿蒙与美国政府官员在华盛顿举行会谈,希望进一步评估“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的影响。他们认为,出口管制将有损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导地位,希望停止实施新的对华限制。 黄仁勋更是直言,“限制英伟达在华芯片销售,只会给其他品牌提供机会。”在黄仁勋看来,中国占据了美国科技产业约三分之一的市场,其作为半导体零部件来源地和产品终端市场的地位无可取代,退出中国市场不是一种可行选项。 尽管这场游说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推迟了美国政府对华芯片出口新规的出台时间,但最终却未能彻底让美国政府改变心意。美国更是撤回了英伟达向中国大陆芯片出口30天豁免期,新规提前24天生效。 北京时间10月24日晚,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8-K公告称,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此前限制出口的GPU芯片禁令将变更为10月23日起立即生效,涉及型号包括英伟达A100、A800、H100、H800、L40S五种GPU显卡。 由于国内企业对于英伟达GPU和人工智能芯片有较高依赖度,这次管制范围的扩大显然会对中国企业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11月2日晚间,在百度APP独家发布的栏目《商业启示录》中,《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峰瑞资本合伙人、硬科技领域投资人杨永成,远川研究创始人戴老板,北大EDA研究院副院长王兆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讨论。 英伟达还会出“再阉割”版? 吴晨认为,此次限制其实是禁掉“阉割”版英伟达芯片,直指中美之间人工智能竞赛,目的是让中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跑得更慢一点。 “美国是要确保中国在人工智能,包括先进计算机领域中落后美国五到十年,它的目标非常明确。”戴老板补充称,去年第一版禁令只限制了高端算力卡的带宽,英伟达立马推出H800、A800芯片来规避。10月17日相当于打了一个补丁,虽然更低的板卡可以运进来,但是它们在大模型推理训练中的性价比并不高。 英伟达会出“再阉割”吗?王兆卿分析,英伟达为了赚钱肯定会再出一版专供版。不过影响更大的是,之前国内产业界和学界订购了大量A800的货,还没有完成交付。短期内,如果用更小算力的芯片替代,会导致模型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大模型训练肯定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自研芯片面临代工、人才等困难,“卡脖子”问题可能一夜间突破 吴晨提到,这次禁令虽然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但是也激发大厂去开发自己的芯片,不再单纯依赖英伟达。 戴老板认为,国内大厂自己做芯片是非常正常的商业逻辑,就像电解铝公司自己发电一样,成本会节省很多。但是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逻辑,那就是买不到,只能自己做。 大厂自研芯片是非常明显的趋势,明确的技术路径是做出一款芯片,用来适配自己的数据中心架构。海外大厂自主开发芯片难度相对较低,首先不需要考虑生态,其次技术人才非常好挖。但是国内自主做芯片,需要考虑代工和芯片人才紧缺问题。这反而也带来好处,就是“没有回头路”,不自己造就“完蛋”了,因为根本买不到。 杨永成认为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在他看来国内芯片产业总体进步是非常大的。国内对“卡脖子”的光刻机、光刻胶报道比较多,因为这两个是最难的。例如,用于刻蚀的设备,各种材料、腐蚀剂、镀膜、PVD设备、CVD设备国产化步伐相当快。“可能某一天就会完全突破,历史上很多事情都是一夜之间突破的,但必须要有定力。”他表示。 戴老板认为,7nm技术的突破是代工厂的成绩,同时也是材料厂、设备厂的成绩,虽然核心光刻机还是ASML的DUV光刻机,未来还会有更多惊喜。 吴晨补充,需要有十年的苦功,需要有产业不断的投资,才能有一些小的突破。未来不能因为短期成就而浮躁,而是要扎扎实实向前。 市场和终端企业是我们的底牌 杨永成指出,中国市场和终端企业对半导体产业发展非常重要,这是中国的底牌。只要华为、小米、vivo、联想这些企业保持市场份额或者份额下降不多,国内半导体行业就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卡脖子也不会卡得我们喘不过来气,因为国际贸易黏性非常大,它不能把自己卡死。”他表示。 戴老板分析,终端企业需求推动自研芯片,这体现市场机制的优势。他提到,我们拥有大量终端产业和开放市场,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并不单纯运用行政手段。 王兆卿也提到市场的关键性。要解决卡脖子问题,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市场,保持供应链国际分工合作,利用市场地位、供应链产品地位,以商业化、市场化的方式对抗美国的非市场行为。 不过,杨永成认为在半导体行业,我们的选择余地和选择权并不大,靠自身力量重塑是有难度的。从长远看,应该基于开放心态,尽可能在国际上寻求国家、企业、人才等各类合作伙伴共同把产业建设好。 对于国内企业保持开放,戴老板抱持信心。在他看来,“自己造芯片、光刻机,闭关锁国”的观点是毫无逻辑的。 关于能否吸引顶级人才或防止顶级人才外流,戴老板认为不是特别乐观。在他看来,要留住顶级人才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社会宽容度等。相对乐观的一点是,中国非顶级人才供应量足够大,工程师红利还在持续,这就意味着只要别人发现新大陆,我们造船驶向新大陆的效率远比欧洲、日本、韩国要高很多。 全球范围内打造第二条芯片供应链势在必行,也要相信中国人“卷”的力量 全球芯片产业链面临重构,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行政限制,避免产业链真正脱钩,并能够保证产业链顺畅运行? 戴老板表示,最差的情况是美国继续加大所谓“禁令”,全球化走出两条链,但这两条链有很多重合、咬合、交叉,但终归是两条链。但是,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除了英美国家市场,全球市场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把第二条链养活。很多工厂明确表态,只要好用经过验证,肯定会支持。 王兆卿就提到,以前国内厂商在选择国产设备和国际设备时,如果国产设备90分国外100分,厂商会选择国外的。但是壁垒一旦建立起来,情况就不同了,可能国产80分也会获得支持。 在杨永成看来,我们应该做好准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自己建一条链,哪怕这条链和原来的链技术上是互通兼容的。这条链建得差不多了,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国际统一供应链好,你别做了,我也不卡你了,你用就好了”。 如何才能真正形成一个相对有韧性的、中国式的供应链?杨永成认为,应该首先在性价比上而不是性能上突破国外大厂的防线,从被采纳做二供开始,逐步变成一供。 吴晨提议,可以鼓励小米、OPPO推动商业项目,用国产先进制程芯片作为替代来做一些产品,让
高
通
这样的厂商感受到一些压力。 杨永成认为,当下这种方式可能见效不会特别快,因为当下国内半导体企业能够备胎做二供、三供已经十分难得,未来用户端、主管部门信心越来越足的时候,相关国产化率等政策一定会来的,这在我们手机、汽车等行业发展过程中都有验证。 戴老板认为,不要给小米、VIVO这些企业太大的压力,能买到
高
通
最先进芯片没什么不好,一定要保持开放、相信市场。在市场机制、工程师红利以及企业家精神加持下,一定能够突破卡脖子。 “一定要相信中国人卷的力量!”戴老板举例,近些年上海张江上市了数不胜数的半导体公司,这些公司高管工资提高了很多倍,还拿到了股权,买房子、改善生活,中国人看到赚钱的东西都会冲过去的。 人工智能要有all in勇气,未来三五年千万不能松气 吴晨提到美国这次禁令,给我们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很直接的痛。中国在大模型算法上可能面临局限,若落后将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 戴老板认为,短期冲击的确非常大,A800、H800进口受限,一线人员感受最深。他以近期调研举例,在人工智能方面国内互联网大厂有一些“躺平”的感觉,投入程度和all in程度明显差于海外大厂。因为困难是客观的,包括买不到卡、人才回流美国等。 “有人发现新大陆,我们这边造船、万舰齐发的能力是有的,卷的能力是有的。”戴老板呼吁,政府这时一定要鼓励科技公司,鼓励科学家、技术人员参与到浪潮中去,这几年十分关键,可能三到五年内AGI(通用人工智能)很多东西都会出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松气。 杨永成提到,目前大厂确实因为被卡脖子有劲使不上,但是它们也面临如何落地的问题。前些年,这些企业在前几轮AI高潮中做了大量投资,本轮大模型之前有一小段投资低谷,就是在讨论如何落地。 王兆卿认为,中国可以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超车,不一定需要最好的硬件。在他看来,并不是只要最好的硬件和最好的人,才能做事情。 戴老板认为,AI大模型算法本质上是软件,产业链较短,相对更容易突破。硬件,例如芯片产业链涉及几十个国家,光刻机、光刻胶、材料、气体、封测分布在不同的市场,软件产业相对来说产业链比较短,OpenAI几百号员工就能够把ChatGPT做出来,不需要一百个上游供应商,也不需要多个下游分销商渠道来配合。假设美国推出的最先进通用人工智能达到大学三年级水平,我们是大学一年级水平或者高三水平,这就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因为我们一定会逼近。 杨永成也认为,AI领域中国不必过于悲观,现阶段就像接力跑,中间可能某一棒落后了,但是这个接力可能不是4×100接力,而是N×100接力,要跑很远,还来得及。
lg
...
金融界
2023-11-06
博杰股份上涨5.67%,报33.18元/股
go
lg
...
决方案。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微软、思科、
高
通
和谷歌等全球著名高科技公司,以及鸿海集团、广达集团、仁宝集团、和硕集团和比亚迪等全球著名电子产品智能制造商。 截至9月30日,博杰股份股东户数1.61万,人均流通股4443股。 2023年1月-9月,博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减少22.82%;归属净利润-542.13万元,同比减少103.34%。
lg
...
金融界
2023-11-06
CPT Markets:不妙,欧元区临衰退威胁? 德国经济复苏乏力,法国竟出奇突出!
go
lg
...
,Q3GDP季增0.5%,从中可得知,
高
通
膨、高利率及慢步调的紧缩财政政策,使得欧元区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从S&P Global采购经理人指数可以看出,欧元区10月份指数放缓到近三年来的低点,跌至46.5,明显低于区分扩张和收缩的50水平。尽管当前通胀略有放缓,但对于欧洲央行而言,通胀率仍然过高,且由于紧缩货币政策具滞后性,预计将再次对最后一季度的经济表现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而CPT Markets分析师表示,整个10月份,欧元区的经济状况普遍疲弱,甚至连欧元区内的两大经济体德国与法国之PMI亦远低于50的关键水平,可见紧缩政策对这两国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也产生了影响。 不过,有趣的现象是,长期以来被戏称为「欧洲病夫」的法国,终走出了困境,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耳熟能详的称号如今却被德国继承了。曾被誉为「经济火车头」的德国,短期内要想改善困境是相当困难的,其主要受制于: 1. 长期以来,德国经济以其强大的工业部门和出口为傲,但如今却深受国际贸易停滞以及中国、美国和欧盟间争议不断之影响。 2. 过去,德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但由于去年初所爆发的乌俄地缘冲突,造成德国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3. 气候政策对德国汽车工业同样产生了影响,且该行业还未完全适应转向电动汽车的趋势,此外,大部分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如电池,是由中国制造的。 总而言之,德国经济深受国际争议、高昂的能源价格以及高利率的影响,特别是制造业情况更为惨淡,由于新订单持续下滑,导致他们正以近三年来最快速的步调进行裁员,使得企业信心难以振奋。而我们可以发现,当德国经济萎缩时,法国的经济竟意外表现突出。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法国经济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呢? 1. 法国经济表现很大的程度是取决于家庭消费,尽管过去几年全球危机影响其国内需求,但家庭消费并未显著下降。 2. 除了在疫情期间向家庭和企业提供大规模补贴和贷款以维持消费和投资外,法国迅速应对能源危机并透过政府支持来保护整体经济。 3. 还有另一特别的原因是,法国总统马克宏不断推行改革,他降低了企业税、开放劳动市场、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并推动退休金改革。更为重要的是,法国深知欧元区必须包容结构不同的经济体,以有效避免所有经济体同时陷入衰退,因此法国积极追求新型工业化,以确保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CPT Markets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以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未来投资建议。CPT Markets 发布的文章主要根据国际财经数据报告及国际新闻为参考依据。
lg
...
CPT_Markets
2023-11-06
上一页
1
•••
161
162
163
164
165
•••
23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2009年来“最冷”一年!又一数据传来“坏消息” 全球市场“跌”声再起、黄金一枝独秀
lg
...
中国出口突传坏消息!彭博:给本已面临年末放缓风险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lg
...
特朗普政府祭出大动作!这两种重要金属被列入“关键矿产”清单 恐被征关税
lg
...
“就业末日论”?!一份往常被忽视的报告引爆市场 这张图堪称灾难预言
lg
...
特朗普关税果然伤害了中国!AI牛市面临大考,一则数据令美联储降息“起死回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5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4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