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和辉光电(688538.SH)继续冲刺港交所,拟打造"A+H"上市格局
go
lg
...
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中国
第一。在细分领域,公司平板/笔记本计算机AMOLED面板全球第二、
中国
第一,市场份额达63.4%;车载显示面板全球第四、
中国
第二。 财务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和49.58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6.7亿元。尽管收入有所回升,公司仍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和8.4亿元,累计亏损约82亿元。同期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为负值,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4.80%,净利率为-31.45%。 业务构成方面,2025年上半年平板/笔记本及智能手机业务合计贡献82.8%的收入,车载显示等新兴应用占比仍较低。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82.3%,其中前三大客户均来自消费电子领域。此外,2024年及2025上半年计息借款利息分别为6.95亿元和2.37亿元,显著高于同期销售、行政及研发开支总和。 据灼识咨询预测,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市场将持续增长,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2190万片增至2030年的1.213亿片,复合年增长率33.0%;销售额预计从344亿元增长至21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5.4%。 股权结构显示,上市前控股股东上海联和持股58.35%,集成电路基金公司持股10.48%,其他股东包括上海金联及A股公众股东。 本次赴港上市所募资金,拟主要用于第6代AMOLED生产线的技术升级及新型AMOLED显示面板产品研发,重点拓展中大尺寸面板应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30 17:05
ETF甄选 | 三大指数震荡回调,稀有金属、油气、电池等相关ETF逆势走强
go
lg
...
内战略资产】 消息面上,美方将取消针对
中国
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
中国
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国盛证券表示,传统的避险资产是贵金属,主要基于“稀缺”+“信用中性”+“共识”。而小金属亦具备“稀缺”的自然属性以及不可替代战略用途的“共识”,且定价上相对货币中性,因此可视为“类避险”资产。海外标的估值抬升,或将推高国内战略资产的“重置价值”。外盘对内盘的映射下,国内资产有望迎来又一轮拔估值的过程,并且这一次或不局限于稀土单一品种,而是所有国内的战略资产均有偏强表现。 相关ETF:稀有金属ETF(159608)、稀有金属ETF基金(159671)、稀有金属ETF基金(561800)、稀有金属ETF(562800) 【机构:地缘政治仍存不确定,中长期原油供需仍具备景气基础】 光大证券表示,在地缘政治仍存不确定的前提下,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备景气基础,在长期主义视角下,持续坚定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此外,宏观经济恢复提振化工需求,长期来看化工品产能出清利好龙头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 中邮证券表示,区域局势方面,若未来再次给出原油溢价,则利好上游标的。若需求好转,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有所进展,则利好中游炼化。 相关ETF:油气资源ETF(159309)、油气资源ETF(563150)、油气ETF博时(561760)、油气ETF(159697)、油气ETF华泰柏瑞(561570) 【机构:电池厂受益于动力与储能需求双轮驱动,供不应求】 开源证券表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此外,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东吴证券表示,当前电池厂受益于动力与储能需求双轮驱动,产能供不应求,10月排产环比进一步增长10%,同比增长超35%,全年锂电需求预期已上修至40%增长。随着欧洲与新兴市场储能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达550GWh,同比增70%,2026年有望继续实现40%增长。材料端方面,六氟磷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涨价预期强烈,行业供需格局显著改善,价格拐点或将到来。 相关ETF:锂电池ETF(159840)、电池ETF景顺(159757)、电池ETF基金(159775)、电池ETF(159755)、电池ETF(56191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30 17:05
决策分析:中美言辞积极仅是战术性停火?日本按兵不动,美联储降息几率骤变
go
lg
...
之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他与
中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稀土出口与关税问题达成协议,与此同时,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日元走弱。 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早盘一度上涨0.5%,随后转跌0.5%;日经225指数在央行决议后于涨跌之间震荡,最终仍创下历史收盘新高。#决策分析# 韩国KOSPI指数在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敲定贸易协议细节后保持上涨,涨幅0.1%。三星电子股价飙升3.6%,该公司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2%。 标普500指数期货下跌0.1%,前一日涨势消退。欧洲早盘,欧洲斯托克50期货上涨0.2%,德国DAX期货升0.3%,英国富时期货微跌0.1%。 中美暂时缓和但市场仍谨慎 特朗普与习近平进行近两个小时的会晤后表示,他同意下调部分对华进口关税,以换取
中国
恢复购买美国产大豆、保持稀土出口畅通并打击芬太尼非法贸易。习近平则通过
中国
官媒呼吁进一步合作,
中国
商务部随后宣布,将暂停部分反制措施一年。 尽管双方言辞积极,市场情绪仍趋谨慎。投资者担心此次关税“停战”可能只是短暂缓和。此前多轮中美贸易谈判均出现“先升温后反复”的情况。 State Street 投资管理公司高级债券策略师Masahiko Loo表示:“此次会议代表一种战术性停火,而非结构性突破。市场预期双方将保持对话,但对全面协议仍持怀疑态度。”他补充道:“一旦特朗普语气转变,关税威胁可能迅速重燃。” 科技板块承压、AI投资引发担忧 此外,企业财报季继续带来不安,尤其是人工智能相关支出上升。尽管美国经济依然表现强劲,但AI基建成本上升令科技巨头股价承压。 Meta Platforms在营收超预期后警告,明年资本支出将“显著上升”;微软的AI基础设施支出在9月季度创下近350亿美元纪录。两家公司股价均在盘后下跌。反之,谷歌母公司Alphabet超预期收入带动股价盘后上涨。 日本按兵不动、美联储转向谨慎 全球市场正处于一系列央行决策密集期,投资者正从中寻找利率走向线索。日本央行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但重申若经济符合预期,将继续推动借贷成本上升。 汇丰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Fred Neumann指出:“日本央行正小心翼翼地迈向加息。错过10月已是一次机会,市场焦点现在转向12月。” 此前,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呼吁日本加快加息步伐以支撑日元,但日元随后反而走弱。日元兑美元下跌0.5%,报153.46,为2月以来最弱;兑欧元跌0.6%,报178.31,创纪录低点。 在记者会上,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日本并不存在“政策落后于形势”的风险,并未透露下次加息时间。 美联储周三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但在政策声明中多次提及政府停摆导致缺乏官方数据。鲍威尔表示,如果失去就业与通胀数据,美联储将更趋谨慎。 CME FedWatch数据显示,市场目前认为美联储12月10日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67.8%,高于前一日的9.1%。 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至三周高点 4.0776%,美元指数小幅回落0.1%,报99.075。 大宗商品方面,现货黄金上涨0.91%,至3965.29美元/盎司。国际油价走低,布伦特原油下跌0.5%,至每桶64.62美元。
lg
...
云涌
10-30 16:40
港股收评:恒指跌0.24%、科指跌0.68%,有色金属及锂电池概念股强势,餐饮及内房股走低
go
lg
...
涨,铜业股、黄金股领衔有色金属股上涨,
中国
有色矿业涨超8%,紫金黄金国际涨超7%,
中国
黄金国际涨超5%,赤峰黄金涨超4%;锂电池板块强势,赣锋锂业业绩超预期大涨近15%,中创新航、天齐锂业皆强势;煤炭股、港口及海运股、光伏股、核电股、家电股、建材水泥股多数活跃。另一方面,内房股跌幅居前,绿城
中国
跌超4%,苹果概念股、体育用品股、啤酒股、餐饮股等消费类股多数低迷。 企业新闻
中国
平安(02318.HK):前三季度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当季同比大幅增长45.4%。 万洲国际(00288.HK):前9月收入204.77亿美元,同比增加8.54%;净利润11.68亿美元,同比增加8.05%。期内,肉制品的销量下降2.2%,国内销量因需求不足下跌5.6%。 中兴通讯(00763.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05.2亿元,同比增加11.63%;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减少32.69%。
中国银行
(03988.HK):前三季度实现税后利润1895.89亿元,同比增长1.12%。 海信家电(00921.HK):前三季度收入715.327亿元,同比增长1.35%;净利润为28.118亿元,同比增长0.67%。 白云山(00874.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6.06亿元,同比增加4.31%;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加4.78%。 中广核电力(01816.HK):前9月营收597.23亿元,同比下降4.09%;净利润约85.76亿元,同比下降14.14%。 蓝思科技(06613.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6.63亿元,同比增加16.08%;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加19.91%, 中集安瑞科(03899.HK):前三季度收入193.48亿元,同比增加7.7%;净利润7.67亿元,同比增加12.9%。三季度收入67.34亿元,同比增加3.8%;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加6.2%。 新东方-S(09901.HK):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第一季度业绩,净营收同比上升6.1%至15.23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跌1.9%至2.41亿美元。 秦港股份(03369.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2.12亿元,同比增加2.81%;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增加3.87%。 泰格医药(03347.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0.26亿元,同比减少0.8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加25.45%。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减少14.67%;净亏损8971.59万元。 锅圈(02517.HK):第三季度取得核心经营利润约65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增长约44.4%至66.7%。 亚洲水泥(
中国
)(00743.HK):前9月收入3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39%;净利润1.4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山东墨龙(00568.HK):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95亿元,同比增加18.87%;净利润543.1万元,同比减少91.7%。 青岛港(06198.HK):前9月合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46亿吨,同比增长2.4%。 轩竹生物-B(02575.HK):NG-350A获授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荃信生物-B(02509.HK):与罗氏达成QX031N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7500万美元,并有资格获得与产品开发、监管批准及商业化相关的至多9.9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潜在未来产品销售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此外,鲁塞奇塔单抗(QX002N)强直性脊柱炎III期临床研究成果亮相2025年ACR年会。 粤海投资(00270.HK):获提供本金17.5亿港元的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表示,美联储如期降息,降息周期推进,对港股形成直接利好。中长期维度,今年港股流动性充裕,目前南向资金持续流入,AI叙事在阿里云业绩高增,互联网企业自研芯片下得到强化,具有强产业逻辑板块值得持续关注。 招商证券国际最新发布的港股报告指出,二十届四中全会释放的“十五五”规划纲要建议远超市场预期,叠加中美关系显现缓和迹象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这三大边际利好将支撑港股市场在四季度由“抑”转“扬”。报告还建议投资者主攻人工智能和有色金属两条主线,同时重视保险股弹性,并增配必需消费板块以布局“困境反转”机会。 中银国际: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与政策催化预期强化,科技主线有望回归。AI基建催化存储“超级周期”,10月以来,存储芯片价格加速上涨;国产算力厂商纷纷发布三季报,国产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AI产业链特别是国产算力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一环,也是智能化产业代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与政策催化预期强化之下,配置可逐步回归科技主线,特别是国产算力、国产存储芯片等领域。
中国
银河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当前港股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中高水平,预计未来港股市场或宽幅震荡。配置方面,建议关注以下板块:(1)海内外不确定因素较多,市场避险需求上升,利好贵金属等避险资产。(2)随着市场风格切换,前期涨幅较低的红利资产关注度提升。(3)根据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政策重点提及的科技板块、消费板块有望获得资金青睐。
lg
...
金融界
10-30 16:25
【日股收评】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日经225创历史新高,波动源头不止中美会晤
go
lg
...
剧的另一原因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
中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的会晤消息。特朗普称这次会谈“令人惊叹”,并表示双方讨论了芯片问题并解决了稀土相关争端。 与此同时,美国对
中国
进口商品的关税从57%下调至47%,虽然低于此前特朗普威胁的100%征税,但幅度有限。
lg
...
云涌
10-30 16:13
从大手笔回购到亮眼三季报,美的集团(000333.SZ/00300.HK)三重奏下的价值重估
go
lg
...
器人作为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的核心,其在
中国
的市场地位持续巩固。根据MIR睿工业的数据,库卡工业机器人在
中国市场
的销量份额提升至9.4%。同时库卡
中国
收入在全球的占比大幅提升,已接近30%,显示出本土化整合的显著成效。 美的医疗作为新成立的业务板块,2025年4月整合万东医疗、库卡医疗等资源正式亮相,着力构建起覆盖临床医技与建设运维的完整生态。目前美的医疗已与全球超10万家医院进行合作,为
中国
超过7000家的合作医院提供诊断建议。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绿色转型、智能制造、健康
中国
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美的集团在B端布局的多个领域都面临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公司在这些领域建立的技术积累、客户资源和品牌影响力,将成为支撑其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攀升的关键动力,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成长性回报。 03 全方位出海,“微笑曲线”升级构建全球运营护城河 在B端业务布局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同时,当下的美的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构建企业的“第二主场”——通过全方位的出海战略,推动公司沿着“微笑曲线”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持续攀升,构筑起深厚的全球运营护城河。 眼下,美的的全球化进程已超越传统贸易出口范式,进入了以“研发、品牌、供应链”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深度全球化阶段。海外收入占比的提升亦展现出公司强劲的全球化增长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美的OBM收入占To C业务的比例提升至45%以上,这标志着公司成功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关键跨越。通过东芝、COLMO及Comfee等多品牌矩阵的精准运营,美的在全球市场建立了差异化的品牌认知。特别是此前收购东芝白电业务,仅在三年内就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出不俗的全球整合与品牌运营能力。而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市场东芝品牌销量的市场份额已晋升至第二。 可以清晰看到,美的的全球突破正沿着“微笑曲线”两端同步推进,这种“两端发力”的战略使其成功摆脱了传统制造环节的利润挤压,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更有利的位置。 一方面,在价值链上游,公司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了38个研发中心,其中在海外设有22个研发中心,占比超过半数。通过构建起“2+4+N”的全球化研发网络,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美的能够实现本土化产品设计。值得一提的是,美的移动分体式空调PortaSplit今年还成功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全球最佳发明”榜单。 另一方面,在价值链下游,通过生产基地落地、品牌建设、渠道深耕和营销创新,持续提升品牌溢价和市场份额。目前,美的集团的业务已经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拥有63个主要制造基地,其中海外生产基地达41个。而在今年9月,美的空调泰国工厂还获评世界经济论坛(WEF)供应链韧性灯塔工厂,这不仅是美的集团海外首个灯塔工厂,也是家电行业首个海外灯塔工厂。 在品牌建设方面,美的于今年10月20日宣布与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达成合作,成为其袖标级主要合作伙伴。这也是继曼城之后,美的再次携手世界顶级足球IP,进一步强化其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品牌认知。 可以说,美的持续推进的全球化布局,其价值已超越短期业绩增长的范畴。一个整合了全球研发、品牌与供应链的生态体系正在形成,当公司从“
中国
制造”成功迈向“全球运营”,其增长故事便超越了行业周期,进入了更宏大的价值重估通道,这也正是其长期回报最坚实的来源。 04 结语 当前,随着
中国
资产持续走牛的行情,在市场高位中资金也将加速向兼具“现金流确定性”和“成长可见”的优质资产集中。在此背景下,美的集团展现出难能可贵的“三好企业”特质: 一方面,公司根基稳固,现金流充沛,股东回报稳定;另一方面,B端业务高歌猛进,持续打开成长天花板,赋予其显著的成长溢价;与此同时,全球化品牌升级稳步推进,盈利结构与空间有望持续优化。三者共同构筑了美的穿越周期、持续创造价值的坚实能力,也使其成为当前市场中稀缺的、攻守兼备的价值之选。
lg
...
格隆汇
10-30 16:06
首创证券Q3业绩超预期,加杠杆融资94亿冲刺港股IPO,剑指第14家A+H券商
go
lg
...
+H”上市,分别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
中国
银河、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中原证券、国联民生和招商证券。其中,申万宏源是最近一家赴港上市的券商,公司在2019年实现港交所上市。 若此次顺利通过聆讯,首创证券将成为第14家“A+H”上市券商。此次赴港上市的联席保荐人包括中信证券、
中国
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中银国际。 公司表示,此次港股IPO募资将用于六个方面:优化资产管理业务布局、提升投资类业务买方能力、发展投资银行类业务、完善财富管理服务、推动数智化转型、补充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这一系列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lg
...
金融界
10-30 16:05
均胜电子港股IPO分析:折价入场,智能汽车Tier1龙头的价值重估机会
go
lg
...
4年全球零部件排名第41位,按收入计是
中国
和全球第二大被动安全供应商。公司不仅仅是一家零部件企业,而是“汽车+机器人”双赛道Tier1龙头,产品覆盖座舱域、智驾域、网联域、动力域和车身域,技术整合能力突出,支持信息互动、环境探测和自动保护等功能。海外收入占比74.7%,全球布局超过25个研发中心和60个生产基地,与全球整车厂同步研发,凸显其国际化竞争力。从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在
中国
跨国公司100大中排名第一,这绝非偶然,而是技术壁垒和市场认可的体现。 财务表现强劲,也支撑其高增长叙事。2022-2024年收入从497.93亿增至558.64亿元,复合增长率约6%;毛利从55.42亿飙升至90.64亿元,毛利率从11.13%提升至16.22%,反映成本控制和产品升级成效。净利润从2.33亿跃升至13.26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38.45%,净利率达20.48%。2025年前4个月收入197.07亿元、毛利35.14亿元,继续保持17.83%的高毛利率。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达25.85亿元,同比增长9.93%,确保在智能交互、域控技术和新能源管理系统领域的领先。现金流健康,2024年经营现金流46.02亿元,账上现金59.79亿元;2025年前4个月经营现金流6.94亿元,现金53.47亿元。这张“成绩单”远超行业平均,特别是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公司订单饱满,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长有望超15%。 估值方面,此次IPO市盈率35.72倍,看似偏高,但对比A股(600699.SH)收盘价31.79元(折合34.97港元),H股折价32.51%(AH溢价率48.18%,远高于行业20%-30%平均水平),因此者也是打新可以套利的机会!港股定价策略保守,为吸引国际投资者预留修复空间,上市后H股估值有望向A股靠拢,甚至追平国际龙头如博世(PE约25倍)。 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7名投资者认购8.32亿港元,占22.71%。包括控股股东JSC体现管理层信心,地方政府基金宁波新质推动产业升级,国际对冲基金Jump Trading认可全球化布局,钟鼎资本深化供应链协同,中邮理财和建银国际提供稳健资金,Fidelidade探索保险科技融合。这不仅仅是资金,更是资源背书,能助力公司在芯片、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海外拓展。保荐人中金香港和瑞银香港历史业绩稳健,承销商5家,确保发行顺利。 当然,风险不可忽视。高负债率69.46%,上半年利息支出11.3亿元超净利润,若募资未有效降债,盈利质量或承压。行业竞争激烈,面对德赛西威、**、博世,年降价压力3%-5%。政策波动如新能源补贴退坡、地缘风险,也可能影响订单。但这些是行业共性,均胜电子的技术协同和多元产品线提供缓冲。 此次公开发售仅占10%,机制B无回拨,中签率预计10%-15%,孖展已超购5倍左右,市场热情可能随着A股走势并不多,但如果考虑出奇制胜,但入场费11919港元,每手500股,可能最终带来的绝对收益并不差(20%左右涨幅即为2200港元左右收益) 总体强烈推荐参与其IPO!港股上市的很多A股公司都催化估值重估,向国际Tier1靠拢。首日若涨幅超30%(A股价格不大波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获利了结;若破发5%-10%,反而是长线投资者分批建仓的好机会,目标价35港元,对应2025年PE 30倍。
lg
...
老虎证券
10-30 15:56
明略科技启动全球发售,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转正,营收毛利双增长
go
lg
...
中国
领先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明略科技,凭借其在企业级AI与数据智能领域近二十年深耕,正进入冲刺港股的最后阶段。其2025年上半年经营表现与持续提升的盈利能力,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根据招股书,2025年上半年明略科技实现营收6.44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达55.9%,经营利润转为正数。这一转折,标志着公司在AI与数据智能领域的长期投入,已逐步转化为可持续的经营回报。 从业务结构来看,营销智能与营运智能构成了明略科技的双核心增长引擎。上半年,营销智能业务实现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9.7%;营运智能业务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16.8%。营销智能主要来源于“秒针系统”、私域营销及金数据等产品线;营运智能则聚焦线下门店的智能化运营、供应链与设备管理。两大板块的均衡增长,不仅增强了公司业绩稳定性,也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内生造血能力。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报表中出现的净流动负债、净亏损主要源于优先股等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入负债及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此类项目实为会计处理所致,不影响公司实际现金流和持续运营。成功上市后,优先股将自动转换为普通股,对损益和负债的账面影响将自然消除。经营性利润实现转正、核心业务稳健增长,这些都在印证公司盈利结构的优化与持续增长的可行性。 在资本层面,明略科技同样获得了众多顶级机构的长期支持。在过往融资过程中,公司集结了包括腾讯、淡马锡、红杉
中国
等一众明星资本。其中,IPO前,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7.33%,是最大机构股东;红杉
中国
持股7.46%,淡马锡持股4.14%。 值得关注的是,明略科技正在通过自主研发的大模型与智能体(Agent)产品线DeepMiner,加速商业模式向“产品化”和“可复制化”转型。DeepMiner采用MOA架构,帮助企业实现从数据洞察到执行决策的全流程智能化。其商业逻辑正从单次交付向持续订阅转变,为公司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现金流结构。 截至2025年6月底,明略科技已服务约135家《财富》全球500强企业,覆盖零售、消费品、食品及饮料、汽车、3C、化妆品及母婴用品等多个行业。与多家头部企业的长期合作,也持续强化了公司高质量客户基础。 从大数据到大模型,明略科技正在形成一个以AI驱动的可持续盈利体系。随着经营利润转正、毛利率提升及现金流持续优化,这家成长近二十年的AI企业,正稳步迈向更健康、更具长期价值的增长周期。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30 15:55
城商行三十年|湖北银行的融合崛起与万亿征程
go
lg
...
与国同梦、与城共进的“经济重要支柱”,
中国城
市商业银行用三十载时光,完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跨越与重塑。在此背景下,金融界重磅推出“城商行三十年:跨越与重构”系列策划,系统梳理城商行蜕变为区域金融支柱的历程,剖析行业挑战与未来航向。 湖北银行的诞生与崛起,堪称地方城商行整合升级的典型样本,让我们聚焦这家扎根荆楚的银行,探寻其从五家城商行合并组建到剑指万亿规模的发展密码。 正文: 2011年2月27日,武汉东湖之畔,湖北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枚镌刻着“鄂”字印记的金融新坐标,并非偶然出现的市场产物,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破解地方城商行发展瓶颈的战略抉择——通过新设合并方式,整合原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孝感五家城市商业银行,打造一艘区域性金融“航母”。 彼时的湖北城商行版图,正面临“小散弱”的集体困境。数据是最直观的注脚:截至2009年7月末,全省6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仅858亿元,其中汉口银行一家独大占比65.5%,其余五家合计仅296亿元,平均每家资产规模不足60亿元,襄阳商行更是不到30亿元,而全国143家城商行平均资产规模为349亿元。更严峻的是资质差距,2009年初原银监会综合评级中,湖北6家城商行仅2家获3A级,4家为3C级,无一进入全国城商行前50强。 湖北银行的成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承载着整合分散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地方城商行整体竞争力、构建更适配湖北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使命,由五家银行“融合”而成,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征程。 掌门迭代中的战略演进之路 陈大林时期(2011-2017):奠基启航,实现规模翻倍 作为湖北银行首任董事长,陈大林带来了深厚的国有大行从业积淀。此前长期任职
中国银行
,历经宜昌分行副行长、湖北省分行副行长等职,后执掌湖北省政府金融办公室,对地方金融监管与运营逻辑了然于胸。 上任伊始,陈大林便为新生的湖北银行锚定“资本充足、内控严密、效益良好、服务一流的省内主流商业银行”定位,敲定三年发展规划,以增资扩股、渠道铺设、科技建社三大抓手推动银行站稳脚跟。 在其任期内,湖北银行实现了成立初期的关键跨越。两年时间里,资产总额和存贷款规模便较合并前实现翻番。截至2013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860.8亿元,较年初增幅35.4%,计划完成率超125%;各项贷款余额521.0亿元,增幅27.6%,成功摆脱了此前“小散弱”的标签。遗憾的是,这位奠基者在2022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为其职业生涯画上了不光彩的句号。 刘志高时期(2017-2022):探索调整,迈向跨越发展 2017年,刘志高出任湖北银行第二任董事长。其拥有深厚金融管理背景,加入该行前,曾长期在
中国人民银行
系统任职,历任十堰市分行副科长、黄石市中心支行行长等职,后担任湖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管理办公室主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等职,对地方金融市场有深刻理解。 2017年,拥有央行系统与农信社管理双重背景的刘志高接棒,为湖北银行注入了差异化发展的新基因。其深耕地方金融多年的经历,让刘志高精准把握湖北经济特质,提出“立足本土、特色化经营”的战略方向,推动银行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战略层面,刘志高创新性地提出“三个三分之一”信贷资源分配法则:1/3支持政府类重点项目与企事业单位,筑牢地方经济根基;1/3投向中小微企业,激活市场微观主体活力;1/3服务个人客户,拓展零售业务蓝海。这一布局既巩固了地方金融主力军地位,又优化了业务结构。2018年,湖北银行明确“12345”短期目标,即一年调整、两年晋位、三年赶超、四年达标、五年上市,吹响了冲刺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数据印证了战略成效,湖北银行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1年6月,该行总资产达3452.14亿元,较2017年增长63%;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激增66%。新冠疫情期间,其践行“五个第一”责任担当,捐款捐物2640万元、认购3亿元抗疫主题基金,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彰显了地方法人银行的使命担当。 赵军时期(2022-2025):冲刺上市,坚守稳健底色 2022年末,时任湖北银行行长的赵军接棒董事长,这位深耕外汇管理与央行系统的金融老将,凭借对银行运营的深入洞察,将上市作为核心战略目标。他牵头协调各方资源,加强与监管部门对接,推动银行全面对标上市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控风控、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为IPO铺路。 2023年A股全面注册制落地后,湖北银行迅速切换审核通道,当年3月便获上交所受理,上市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尽管截至目前IPO仍处于“已受理”阶段,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但赵军主导的稳健经营策略成效显著,资产规模与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不断提升,为上市积累了坚实的经营基础。 赵红兵时期(2025年至今):新帅掌舵,万亿目标 2025年4月,赵红兵出任湖北银行党委书记,提名为董事长人选,兼具财政与保险行业深厚积淀,其跨领域的履历为银行带来了资源整合与战略升级的新可能。赵红兵历任湖北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教科文处处长、预算处处长、副厅长,长江财产保险董事长等职务,在财政和金融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广泛的资源。 上任仅一个月,赵红兵便与行长刘战明造访长江产业集团,首次抛出“2027年资产规模破万亿”的宏伟蓝图,同时提出在增资扩股、建设全国性银行等领域深化合作的设想。据2024年年报显示,长江产业集团为湖北银行第三大股东,持股占比8%。 万亿目标的背后,是扎实的经营数据支撑。截至2025年6月末,湖北银行资产总额达5961.29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84亿元。为破解规模扩张的资本约束,赵红兵将增资扩股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强实力,为万亿征程筑牢资金根基。 起伏中突破:业务发展的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湖北银行从2011年末580.50亿元总资产的“小个子”,到2025年中近6000亿元规模的“区域巨头”,湖北银行十五年来的业务发展轨迹,勾勒出地方城商行“从弱到强、从散到聚”的成长曲线,呈现出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特征。 成立初期,湖北银行在全国城商行中排名靠后,业务辐射范围有限。2012-2016年,银行进入稳步增长期,资产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5年末达1547亿元,2016年末突破1800亿元。这一阶段,银行完成了省内市州县网点全覆盖,构建起“扎根荆楚、服务全域”的渠道网络,员工队伍与客户基础不断壮大。 2017年后,伴随战略升级,湖北银行进入加速增长通道,资产增量连续多年保持数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级别,2021年突破3400亿元,2025年上半年逼近6000亿元,十五年间规模增长超10倍。当前,“2027年破万亿”的目标意味着未来三年需年均新增资产超1300亿元,增长动能亟待持续激活。 与规模扩张相伴的是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2012-2024年,湖北银行净利润从10.12亿元增长至26.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8%,虽在2015年、2020年受市场环境影响出现小幅回落,但整体保持向上趋势,尤其是2018年后进入加速增长期,2021-2024年连续四年大幅跃升,彰显经营韧性。 特色业务的打造成为盈利增长的重要支撑。依托“省属省管、国资国企、法人银行”三大优势,湖北银行在政务金融领域保持领先;零售业务聚焦“六类客户”拓展,依托线下渠道与敏捷创新实现快速增长;而普惠金融更是成为其“金字招牌”。 截至2024年末,普惠贷款余额476.85亿元,较年初增长20.9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45个百分点;普惠客户数达37526户,当年累放利率下降1.01个百分点至5.68%,不良率控制在2.84%的合理区间,全面完成“两增两控”目标,真正实现了普惠金融的量增、价降、质优。 未来展望:万亿征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站在资产近6000亿元的新起点,湖北银行提出“成为最具情感温度的价值银行”的愿景 。业务上,加大普惠金融与零售金融投入,深化“301”模式以服务更多小微企业,优化产品体系、扩大个人消费类贷款规模;合作上,发挥省属法人银行优势,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创新上,拓展多元业务领域,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服务与风控效率。 机遇来自于多重有利因素的叠加。湖北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核心省份,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为银行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双循环”格局下,地方重大项目建设、中小微企业发展、居民消费升级等需求,为业务拓展提供多元场景;而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有望推动服务效率与风控能力的双重提升,为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赋能。 挑战同样不容忽视,资本约束成为规模扩张的首要瓶颈。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7.93%,且近五年呈连年下滑趋势,18亿股增资扩股尚在证监会审核,资本补充的紧迫性凸显;2024年年报显示,区域集中度风险亟待化解,省内贷款占比超90%,业务布局的地域集中可能加剧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盈利结构有待优化,非利息收入占比虽提升至26.17%,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中间业务竞争力需进一步增强。 十五载栉风沐雨,湖北银行从五家城商行的“融合体”成长为服务全省的“金融主力军”,用5231亿元资产规模、3700亿元贷款投放、40万户“301”模式小微客户服务量,书写了“金融报国、服务地方”的荆楚答卷。 正如长江之水奔涌不息,这家扎根湖北的银行,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稳步前行,为城商行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具价值的“湖北样本”。
lg
...
金融界
10-30 15:55
上一页
1
•••
120
121
122
123
12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发劲爆行情 金价暴涨近52美元 银价飙升近2%
lg
...
美国突传重磅消息!彭博:美国政府停摆接近结束 特朗普刚刚发声
lg
...
周末突发!美国传出重大消息 事关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美股期货应声跳涨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政府终于要结束停摆?!全球市场大反攻,美联储降息信号不明
lg
...
特朗普也放话了:美国政府关门接近结束!全球市场涨声一片,黄金暴拉冲破408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5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