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狂飙突进!特斯拉再度飙涨超4%强势11连阳,再创年内新高,纳指100ETF(159660)涨1.14%创新高!
go
lg
...
00亿美元。所有科技股中,微软、谷歌、
亚马逊
和Meta最可能从中受益,这些科技巨头均为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 据高盛计算,美股大型科技股过去的总净利润率平均为20.2%,而标普500指数所有成份公司的利润率为10.9%,两者相差9.3个百分点。高利润率意味着更强劲的现金流,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投资实现长期增长,同时也向股东返还现金。 纳指100ETF(159660)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之下,目前全世界AI领域布局和积淀最领先、最深厚的科技巨头仍然集中在纳斯达克,比如微软、谷歌、英伟达、Meta等等,这些AI巨头无一例外都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纳指100ETF(159660)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5%/年,明显低于市场主流的费率结构,费率优势明显,省到就是赚到。 (风险提示:以上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 【始于纳斯达克,更胜于纳斯达克!】 根据公开资料,纳斯达克指数包含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纳斯达克市场自诞生以来成功孵化出了一大批科技巨头,被广泛认为是培育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公司最成功的投资市场之一。作为纳斯达克市场的旗舰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长期涨幅明显跑赢纳斯达克指数。自1991年起,纳斯达克100指数30多年来年化收益13.96%,明显高于纳斯达克的11.48%。(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5.26)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1991.1.1-2023.5.26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投资于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纳指10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纳斯达克100指数成份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6-12
英伟达,凭什么?
go
lg
...
是仅次于苹果、微软、Alphabet、
亚马逊
的第五大科技股。 CEO黄仁勋也成为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从1993年至今,他一直是英伟达的主要决策者,英伟达能够走到万亿美元的市值,和身为创始人的他离不开关系。 不过,即使是今天,依旧有人会心生疑问:为什么偏偏是英伟达? 与英特尔和AMD相比,英伟达年轻了二十多岁,而GPU产品,全部依赖于台积电和三星这样的代工厂,不论是流动资产还是固定资产,都难以和其他半导体巨头相比,为什么偏偏是它拿下了万亿美元这顶桂冠。 到底是硅谷再创神话,还是华尔街看走了眼? 关于英伟达如何成功,翻来覆去谈论它的种种决策,但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英伟达做对了那些事,而是在这之前它如何让错误变得更有意义,这一点对半导体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如今,大家都不太喜欢去讨论什么沉没成本,不再去计较那些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所谓成王败寇,成功者所行皆是正确,失败者一文不值,大家只重视结果和当下,仿佛驾驶着一辆没有后视镜也没有刹车的汽车。 当事人显然不这么想,在英伟达市值即将破万亿的前夕,黄仁勋作为台湾大学的名誉博士,受邀出席台湾大学毕业典礼,在演讲致辞中分享了三个失败的故事,当大家着眼于他的功成名就,谈论他的身家倍增之时,他却想起了自己灰头土脸的过去。 台南到硅谷 黄仁勋不是像摩尔或者诺伊斯那样的硅谷传奇人物,当他入行之时,英特尔已经功成名就,微软已经走向飞黄腾达,就连AMD也已是响当当的一家大型半导体企业。 出生在台南的他,9岁移居美国,初来乍到的他和哥哥在一所肯塔基州的乡村寄宿学校里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黄仁勋回忆称,自己与哥哥正处于淘气的年龄,经常爬房顶钻窗户,偷吃糖果等,跟着教养院那帮孩子,他们学会了所有的脏话。“所有人都抽烟,所以我也抽。” 两年的时间,让他学会了独立、适应与坚强,随着父母正式移居俄勒冈州,他转到了正规学校,还和很多同龄的中国孩子一样,迷上了兵乓球,并且他在这一项运动上颇有天赋,他在岁就参与了美国乒乓球锦标赛,15岁那年,更是拿下了美国乒乓球公开赛的双打第三名。 倘若不是黄仁勋对学术的向往,恐怕他会成为一名职业的乒乓球员,拿下公开赛的好名次后,他选择了挂拍,开始专心于学业,并在16岁时考取了俄勒冈州立大学,而从这里开始,他的个人经历就带上了一缕传奇色彩。 在俄勒冈州立大学里,黄仁勋选择了电子工程专业,这一点并不难理解,美国半导体产业的革命方兴未艾,这正是当年最炙手可热的专业,而他最终得偿所愿,在1983年毕业后,跑到硅谷,成为了一名AMD芯片工程师。 而在4年的大学生涯中,黄仁勋收获的不止有知识,还有第一任女友和现任妻子Lori,对她许诺,到30岁时,将会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而最有意思的是,他之后跳槽到另一家芯片厂商LSI Logi后,历任工程师、业务部主任、系统集成芯片总负责人等职务,中途还拿下了斯坦福的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最终在1993年开始创业,创办的公司即是英伟达,1993年2月17日,英伟达开始营业,这一天正是黄仁勋的30岁生日,完美兑现了自己在20岁时许下的诺言。 而黄仁勋为英伟达选择的方向不是别的,就是我们今天熟悉到不行的图形处理器,据Bay Area公司显示芯片业的分析师乔恩(Jon Peddie)回忆说:“当时黄仁勋还专门打电话,咨询关于显示芯片市场与未来的走势,我告诉他,这个市场上还没起步已经乱成一团了,现在已经有将近30家公司,你最好别干这个。” 1993年硅谷有哪些变动呢?英特尔刚刚推出了奔腾系列的80586,AMD则是如法炮制了之前的80486处理器,发布了Am486,两个处理器巨头正厮杀得难分难解,而苹果正和IBM全力推动Power PC的发展,CPU的三分天下初具雏形。 但图形处理器的前景却并不明朗:图形领域的先驱SGI只给一些工作站提供图形加速器;老东家LSI Logi也尚未推出专门的图形处理器芯片;同样是华人创办的ATI还没拿出什么具体产品,在OEM市场中混日子;老牌硬件厂Matrox没有完全投身该行业;掀起3D革命的3Dfx还没成立,市场一片混沌之际,正是创业的好时候。 黄仁勋最终给公司起名Nvidia,虽然起源于Invidia,即古希腊泰坦神Nemesis的罗马名字,神话中仇恨和嫉妒的化身,但他更多着眼的是这个单词的前两个字母N和V,即next version(下一代),代表了他想要主导未来技术趋势的抱负。 六个字母加一只绿眼,英伟达开启了一段3D图形的航程。 两度折戟 不过,作为愣头青的英伟达并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成功,它第一个错误就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1993年时,市场上还没什么3D图形处理的标准,大家走的技术路线都不一样,英伟达的选择是四边形纹理贴图,其成本相对较低,基于这项技术,它在1995年发布了第一款显示芯片产品NV1,集图形处理、声卡及游戏手柄接口等功能于一体,算是市面上比较先进的产品。 但耗时两年的NV1却迅速遇到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原因很简单,微软在1996年发布了Windows 95的Direct 3D标准,其基于三角形纹理贴图,英伟达的NV1却不能兼容这项即将成为主流的技术,等于自动舍弃了Windows电脑的市场,而且为了追求利润,NV1的定价不菲,销量一路走低。 此时唯一的好消息是,在 NV1的开发过程中,英伟达的集成方案成功吸引到了对成本有较高要求的游戏主机厂商世嘉,同时争取到了土星下一代主机——Dreamcast的图形处理部分的订单,而且豪爽的世嘉一付就是700万美元的研发资金。 但英伟达的首席技术官普雷艾姆(Curtis Priem)却对注定失败的四边形纹理贴图有超乎想象的执着,不仅是NV1,在为世嘉研发的NV2上也采用了这套技术,全然不顾即将发布的 Direct 3D标准,最终导致了两家公司的分道扬镳。 黄仁勋在演讲中坦言,英伟达当时的架构策略已经和3D图形技术趋势南辕北辙,说是大错特错也不过分,除了不能兼容Windows以外,实际游戏表现也很一般,如果要完成合约,必须从头研发一款图形处理器,而不履行合约,那700万美元的资金瞬间就会变成这家30人小公司的债务,此时的英伟达,距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 他选择了以实话相告,他向世嘉的CEO 入交昭一郎表示,英伟达的技术开发方向错了,世嘉应该抓紧时间更换合作伙伴,但是公司迫切需要这笔钱,如果没有世嘉的投资,英伟达很快就要倒闭了。 幸运的是,可能出于日本企业重视名誉的原因,入交昭一郎居然同意了他的请求,没有取消两家公司的合同,而是准备把NV2用于下一代儿童玩具Sega Pico之上,而英伟达暂时摆脱了倒闭的窘境,博得了六个月的宝贵时间。 为了拯救危机之中的英伟达,黄仁勋也对公司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换上了来自主机游戏厂商水晶动力的首席技术官和技术总管David Kirk(大卫·柯克),由他来带领英伟达的技术开发团队,面向主流标准,攻关高端图形处理器,对标此时已经掀起3D技术革命的3Dfx。 为了保证产能,黄仁勋还在新品发布的前夕,飞至制造业发达的台湾,利用自己的华人身份与关系,找到了台积电的掌门人张忠谋,和显卡主板等生产商达成合作,为英伟达上了最后一道保险。 1997年4月, Nvidia第三代产品NV3即Riva 128正式推出,Riva代表“实时交互视频和动画”。虽然在图像质量上还难以比拟当时大热的3dfx Voodoo,但是Riva 128凭借100M/秒的像素填充率和对Open GL的兼容性,迅速赢得了消费者和OEM厂商的青睐,不到一年,Riva 128的出货量就突破100万片。 英伟达终于活了下来,而黄仁勋那句“我们离倒闭永远只有30天”并不是一句夸张的话,创业初期的英伟达,一直在倒闭的红线上挣扎,关键决策上的失误,差点葬送了这家年轻的公司。 三方围剿 1997年之后,英伟达开启了大杀特杀的模式,先后推出了Riva 128 ZX、Riva TNT、Riva TNT2,一套加强组合拳把市面上所有的显示芯片厂打得找不着北,连市场龙头3dfx都节节败退,而在1999年推出的GeForce 256,更是号称世界上第一款GPU,不仅是第一款256位的显示芯片,而且集成了2300万晶体管,每秒最少能处理1000万多边形,开创了个人电脑业即时的图形显示标准。 1999年8月31日,GeForce 256正式面市,个人电脑的几大巨头,包括戴尔、Gateway、康柏及NEC等都宣布将预装英伟达的GPU,IBM也在次日加盟,而六大显卡生产商也纷纷倒戈,明确表示将加入英伟达阵营。 乘着个人电脑这股东风的英伟达,要多得意就有多得意。1999年,英伟达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IPO价格为每股12美元,随后股价迅速飚升到70美元一股,销售额达到1997年的440%,员工增加到270人,成为了报纸上轮番报道的硅谷新秀。 在显示芯片顺风顺水的黄仁勋还提出一个“黄氏定律”,即“英伟达的核心战略就是产品将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一番。”这比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还要快三倍。 而黄仁勋和英伟达的目光也没有局限于PC显卡这一隅,之前和世嘉的合作虽然最终流产,但却向另一个世嘉合作伙伴展示出自己的潜力,这位合作伙伴不是别人,正是曾为世嘉Dreamcast提供Windows CE系统的微软。 另外,英伟达的GPU开始畅销之际,其还参与到了DirectX标准的制定当中,虽然NV1和NV2没有用上微软的标准,但在NV3之后,可以说英伟达为这项标准立下了汗马功劳,倘若没有它,可能微软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普及这项标准。 而在这两个主要因素的推动下,英伟达成功拿到了自创办以来的最大订单——微软全新游戏主机Xbox的显示芯片。2000年3月,微软宣布,即将进军游戏主机市场,将与任天堂和索尼展开直接竞争,而初代主机Xbox将搭载来自英伟达的GPU。 该消息一经公布,英伟达的股价就坐上了云霄飞车,要知道游戏主机不同于PC市场,一款畅销的游戏主机,如任天堂的N64和索尼的PlayStation,动辄就是上千万的销量,而单独的某款显示芯片,撑死了也就两三百万销量,而微软身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做主机还不是手到擒来?时人议论纷纷,英伟达这下是真的要发达了。 豪爽的微软,为了让英伟达全力以赴开发Xbox的GPU,直接支付了2亿美元定金,两者间总合同金额达到了5亿美元,而彼时英伟达的全年销售额也不过5亿美元,后续微软又把Xbox的媒体传送处理器(MCP)交给了英伟达研发,算是半包养了这位小弟。 2001年11月15日,微软Xbox率先在美国发售,其CPU用的是英特尔的奔腾3,而GPU呢,是英伟达专门为其定制的X-Chip,甚至连系统都是Windows 2000的精简版本,可以说Xbox就是一台配置不低的x86电脑。 而为了快速打入主机市场,微软最终把Xbox的北美价格定在了299美元,这个价格是什么概念呢,英伟达在2001年2月推出的卡皇GeForce 3起售价是329美元,而定制的X-Chip相当于改良版的GeForce 3,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用一张显卡的价格,购买到一台配置齐全的高配PC,甚至还能支持刚推出不久的杜比5.1。 有分析师估算过,微软在Xbox初期,每卖出一台,物料成本上可能就要亏损125美元,这样的玩法,即使是家大业大的微软,烧了一段时间的钱之后也吃不消了,而Xbox主机零部件里成本最高的,就是GPU和MCP,其价格甚至超过了英特尔的奔腾3,想要节省成本,就绕不开英伟达。 2002年4月,微软正式向英伟达提出,希望调低GPU的供货价格,结果遭到被老黄一口回绝,两家在价格上的矛盾迅速暴发,最终诉诸于仲裁。而当时的Xbox芯片占到英伟达业务的15%~20%,两家闹掰了的消息传出后,英伟达股价很快就迎来了雪崩。 微软是觉得英伟达靠着自己的DirectX标准大赚特赚,这回还预先支付了2亿美元,现在游戏机业务开展困难,你个小弟应该识相点稍微降低点价格,而英伟达却觉得自己给Xbox生产芯片,已经导致利润率不断下滑了,还压价那就是欺人太盛,直接给你搞断供信不信? 两家剑拔弩张的局面持续到了2003年,此时不仅是微软不再把英伟达当成是紧密合作伙伴,掐死了让它再度设计下一代主机Xbox 360的想法,连英特尔都注意到了这个成长较快的显示芯片厂商,开始自己着手研发图形处理器,同时两个巨头开始大力扶持英伟达当时的最大对手——同为显卡制造商的ATI,这三家厂商展开了一场针对英伟达的围剿。 对于英伟达来讲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股价从2002年初的70美元下滑到7美元,市值也从110亿美元缩水到10亿美元,而对黄仁勋来说更是惨痛,前一年他刚入选了美国《财富》杂志的《40岁以下的40位富翁》,以5.07亿美元的身家排在第12位,后一年他的个人财富就缩水10倍,本来还是个亿万富翁,一番动荡后又变回了千万富翁。 在年底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他又一次认了怂,“英伟达犯了严重的错误,不过,如果说所有的伟大公司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 卧薪尝胆 在面对围剿时,英伟达只能无奈向微软低头,它在2003年2月与微软正式达成和解,并在随后达成一项合作,利用微软MCE媒体播放器软件捆绑售卖英伟达图形芯片,2003年的Xbox开始走向热销,GPU生产成本也逐渐下降,终于让英伟达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一些。 为了挽回失去Xbox 360订单的损失,英伟达还在2002年底和索尼达成了合作,为下一代游戏主机PlayStation3提供显示芯片,以此来反击老对手ATI争取到微软和任天堂两家新一代游戏主机的订单,也算是缓过来一口气。 同时英伟达对英特尔释放出了自己的诚意,2003年底,有消息称英伟达正准备让Nforce芯片组准兼容英特尔的奔4 Prescott,而在2004年1月的CES技术展上,英伟达更是首次展示了采用PCIE的显示芯片组,并在随后全面支持英特尔PCIE标准,该年11月,英伟达和英特尔正式达成相互授权协议,交换专利与芯片授权,两家针锋相对的公司得以和解。 当然英伟达深知打铁尚需自身硬这个道理,2004年开始,黄仁勋总结了在产品开发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了更快在技术上突破,英伟达将每款新产品的设计小组调整到三四十人,而且来自不同学科,甚至还有意安排不同公司出身的工程师配组,以求灵感碰撞。 这样的调整很快见效。2004年4月,在半年一度的产品更新发布会上,英伟达正式推出GeForce 6800系列,晶体集成数达到2.2亿,性能超上一代两倍以上,轻松压过了ATI的9800系列一头,在消费电子市场中迅速占据上风。 而此时它的最大对手ATI却爆出了即将被AMD收购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的黄仁勋当即表示,这对英伟达来说是个好消息,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ATI 这是打算认输了,让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独立的图形芯片公司吧!”他说道。 至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更多是五味杂陈吧,有AMD离职员工爆料称,AMD最初不是没有考虑过市场优势更明显的英伟达,不过黄仁勋坚持由自己担任合并后公司的CEO,最终AMD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英伟达的对手ATI。 当然他的乐观也来得太早了一些,在AMD整合完ATI之后,发动过数次反攻,在2010年至2012年这段时间里甚至短暂超越英伟达成为市场龙头,这场GPU之争可谓是难分难解。 改变一切的契机出现在2007年,这一年,英伟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市举办了第一届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技术大会,这是一种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能够让开发人员使用C语言,C ++,Fortran等编程语言来编写GPU加速的应用程序。 CUDA初期的开发并不顺利,毕竟一个模型的建立,需要庞大的开发者基础,为了解决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英伟达最终选择使用游戏GPU,也就是GeForce 来建立硬件基础,利用数量充足的游戏玩家市场来推动CUDA的发展。 但CUDA 也需要更多的成本支撑,甚至造成了英伟达发展过程中的第三次危机,在翻阅英伟达财报后我们可以发现,2008年之后英伟达的净利和毛利都大幅走低,甚至出现了亏损,而当时英伟达的市值也仅略高于10亿美元。连股东都怀疑起了CUDA的正确性。 好在英伟达此时的游戏GPU业务发展的还算可以,搭载英伟达GPU的PS3在降价后也开始走向热销,二者为英伟达研发CUDA提供了一条宝贵的输血通道,让它撑过了这段困难时期,同时开始办GTC大会,向全球推广CUDA这项技术。 真正的转机出现2012 年,AI研究者发现了CUDA,他们发现,基于CUDA架构的大规模并行运算芯片Tesla,在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技术上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大大降低了训练神经网络等高算力模型的难度,此时提供算力基础设施的英伟达在多年的苦熬之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10年后的今天,英伟达已经和AI画上了等号,凡是谈及AI开发,就注定绕不开英伟达这家芯片公司,它已然是AI发展的最大动力引擎。 当然,英伟达的押宝不止有CUDA。 2012年之前,寻求新增长点的英伟达,瞄准了新兴的智能手机市场,推出Tegra系列移动芯片,首款产品就是微软在2009 年 9 月推出的Zune HD媒体播放器,当时的市场中已有高通、联发科、德州仪器等对手,而英伟达的想法很简单:Arm的公版CPU架构加上自己的高性能GPU,只要人们对手机游戏有需求,Tegra就能在高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早期的Tegra APX 2500,到闯出名气的Tegra 3,英伟达一度在智能手机市场里拿下了不小的份额,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英伟达没有自己的基带,需要额外向其他厂商购买,而自研的移动GPU看似性能强大,但功耗发热同样不小,搭载了Tegra芯片的终端产品口碑世纪表现并不算好。 没过几年,Tegra芯片的客户就从几十家缩水到了个位数,到了2015年的Tegra X1时,除了任天堂的Switch游戏机、谷歌Pixel C平板和英伟达的Shield TV外,已经没有其他厂商愿意再搭载英伟达的移动芯片了。 这也是英伟达又一次的惨败,好在Tegra系列产品不止适合手机这样的移动产品,早期还被特斯拉Model S等汽车当作车机的主控芯片所搭载,英伟达眼看着移动市场没闯出名堂,干脆就把Tegra彻底改造为车机和自动驾驶芯片,属于一次还算体面的战略转移。 当然,英伟达从未放弃过对移动市场这块大蛋糕的渴望,要不然就不会在2020 年 9 月去宣布收购Arm了,今年,英伟达还和联发科达成合作,在联发科的旗舰 SoC 上整合英伟达的 GPU,想要再一次证明在移动市场中证明自己的实力。 AI、汽车和移动,或许就是往后十年英伟达故事的新篇章了。 衣绣夜行 放眼硅谷几十家大型半导体公司,作为英伟达CEO的黄仁勋,也是其中最高调最亲民的一位了。 他几乎没有缺席过英伟达的产品发布会,总是身着一身黑色皮衣,时常有惊人言论发布,而敢说敢做是他一贯以来的风格,和同事打赌英伟达股价超100美元,就去纹一个英伟达的Logo在身上,他还表示纹身时因为太疼,“叫的像个小孩一样”。 去年年底英伟达市值节节攀升之际,黄仁勋却现身中国台湾,穿着熟悉的黑色皮衣,入镜了两位年轻歌手的街头直播间,一脸好奇的他还点播了一首 Lady Gaga 的歌曲。 他在给台大毕业生的演讲中,总结了三个错误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分别是创业初期的面对错误,勇于求助,坚持CUDA的为了实现愿景必然要忍受痛苦,以及放弃移动市场的有策略的撤退,决定什么不去做。 这三句谏言可谓贯穿了英伟达30年历史的始终,因而在今天谈论英伟达的成功,就注定绕不开此前的种种失败挫折,与其他半导体公司不同的是,英伟达像是把这部分错误当成了男子汉身上的伤疤,从不羞于提起,黄仁勋也说,自己经历了好几次非常大的失败,那些历程充满羞辱和尴尬,但正是这些失败,定义了今天的英伟达。 没有NV1和NV2的失败,或许英伟达就不会懂得遵循更先进标准的重要性;没有Xbox、英特尔和ATI的围剿,或许英伟达今天还梗着脖子与全世界为敌,没有CUDA和移动市场的战略决策,或许英伟达就无法在自动驾驶与AI领域有所建树…… 错误是支撑英伟达的骨,而其中的魂呢,自然就是CEO黄仁勋了,他之于英伟达,就像是诺伊斯之于英特尔,桑德斯之于AMD,从诞生至今,他早已在这家公司身上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 黄仁勋对毕业生最后的寄语是,跑起来掠食,或是努力奔跑免得成为掠食者的食物,一句话揭露了半导体行业残酷竞争的本质,如果不能成为掠食者,那么就会变成食物,在30多家图形芯片企业中胜出的他,对此深有体会。 而英伟达能最终站上食物链的顶端,除了前面所说,针对错误的快速调整外,还有就是这句话包含的意义了,从未停止奔跑,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不断奔跑的阿甘一样,停下脚步就会被后来人超越,只有前行才能不断抓住新的机会。 让大家颇感意外的是,英伟达飙升至万亿市值的前夕,黄仁勋却跑到了台北夜市,拎着一袋麻花到处闲逛,此时的他或许会想到项羽的那句感叹: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lg
...
金融界
2023-06-12
本周10只新股申购:创业板5只,科创板5只
go
lg
...
生产。 致欧科技(创业板)主要通过
亚马逊
、Cdiscount、ManoMano、eBay等海外线上B2C平台销售产品。 安凯微(科创板)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智能硬件核心SoC芯片研发、设计、终测和销售的芯片设计公司(FablessICDesignHouse)。 溯联股份(创业板)是一家从事塑料尼龙管路系列(汽车燃油/真空系统管路总成等)、塑料快速接头及塑料紧固件(塑料管卡)等产品的专业设计、生产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广康生化(创业板)是一家专业从事农用化学品研发及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华丰科技(科创板)是全球光电连接器及互连方案提供商。 锡南科技(创业板)主导业务为铝合金汽车零部件。 莱斯信息(科创板)是民用指挥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美硕科技(创业板)是一家汽车继电器研发商,专注于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设计。 时创能源(科创板)主要从事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根据截至目前的安排,本周暂有1只上市新股,为6月1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南王科技。该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纸袋及食品包装等纸制品包装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环保纸袋及食品包装。
lg
...
金融界
2023-06-12
没有AI的Web3没有灵魂 ZKML如何重塑AI与区块链的关系
go
lg
...
部署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企业主要依赖于
亚马逊
、谷歌、微软等服务提供商来部署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然而,这些服务变得越来越难以审计和理解。作为AI服务的消费者,我们如何相信这些模型所提供预测的有效性呢? ZKML作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之间的桥梁,解决了AI模型和输入的隐私保护问题,同时确保了推理过程的可验证性。它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使得可以在验证私有数据时使用公共模型,或在验证私有模型时使用公共数据。通过添加机器学习功能,智能合约能够变得更加自主和动态,使其能够根据实时链上数据而不是静态规则进行处理。这样一来,智能合约将更具灵活性,能够适应更多场景,甚至是那些在最初创建合约时可能没有预料到的场景。 当前,机器学习算法在区块链上广泛采用的困难之一是其高昂的计算成本。由于百万级别的浮点运算无法直接在以太坊虚拟机(EVM)上执行,因此在链上运行这些模型成为一个挑战。另外,机器学习模型的信任问题也是一个障碍,因为模型的参数和输入数据集通常是私有的,而模型的算法和运行过程又如同一个不透明的“黑匣子”,这可能引发模型拥有者和模型使用者之间的信任问题。然而,通过ZKML技术,我们可以克服这些问题。ZKML允许任何人在链下运行一个模型,并生成一个简洁且可验证的证明,证明该模型确实产生了特定的结果。这个证明可以在链上发布,并由智能合约进行验证。这意味着模型使用者可以验证模型的结果,而无需了解模型的具体参数和运行细节,从而解决了信任问题。 通过上述图表,我们可以看到ZKML技术兼具计算完整性、启发式优化和隐私保护等特点。这种技术在Web3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团队和个人加入了这个领域,推动着各种潜力巨大的ZKML项目的开发。 三、ZKML项目分析 以下是一些潜力ZKML项目。 1 、Worldcoin Worldcoin正在应用ZKML,试图建立一个保护隐私的人格证明协议。World ID 用户将能够在他们的移动设备的加密存储中自我保管其生物特征(如虹膜),下载用于生成 IrisCode 的 ML 模型并在本地创建零知识证明,接收的智能合约可以证明其 IrisCode 已成功创建。 然后,可用于执行有用的操作,如成员资格认证和投票。他们目前使用具有安全enclave的可信运行环境来验证摄像头签名的虹膜扫描,但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使用ZKP来证明神经网络对加密级别安全保障的正确推理,并且保证ML模型的输出不会泄露用户的个人数据。 2 、Modulus Labs Modulus Labs是ZKML领域中最多样化的项目之一,致力于相关研究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链上AI应用范例,Modulus Labs通过RockyBot(链上交易机器人)和Leela vs. the World(一种国际象棋游戏,所有人与经验证的Leela国际象棋引擎实例对决)展示了zkML的用例。该团队还涉足研究领域,撰写了The Cost of Intelligence(智能的成本)一文,对不同大小模型的各种验证系统的速度和效率进行了基准测试。 3 、Giza Giza是一种可以以一种完全无需信任的方法在链上部署AI模型的协议。它使用的技术栈包括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ONNX格式,用于将这些模型转换为Cairo程序格式的Giza Transpiler,用于以可验证和确定性的方式执行模型的ONNX Cairo Runtime,以及用于部署和执行链上模型的Giza Model智能合约。Giza总体上属于机器学习模型到证明的链上编译器,为链上AI的发展提供一个替代路径。 4 、Zkaptcha Zkaptcha 专注于 Web3 中的机器人问题,为智能合约提供captcha(验证码)服务,保护智能合约免受机器人攻击,使用零知识证明来创建抗女巫攻击的智能合约。目前,该项目使终端用户通过完成captcha验证码来产生一个人类工作的证明,captcha由链上验证者验证,并通过几行代码由智能合约访问。未来,Zkaptcha 将继承 zkML,推出类似于现有的 Web 2 验证码服务,甚至可以分析鼠标运动等行为,以确定用户是否为真人。 目前看来,zkML赛道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会 zkML 的力量可以给 crypto 带来更好的前景和发展,也期待该领域能出现更多样的产品,zk 技术和 crypto 为 ML 的运行提供安全可信的环境,而未来除了产品的创新之外,还可能会催生 crypto 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在这个狂野和无政府的 Web 3 世界中,去中心化、crypto 技术和信任才是最最基础的设施。 结语 在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数字世界中建立信任,一直是人工智能和Web3所面临的核心挑战。然而,将人工智能与Web3相融合却为建立一个信任、安全的去中心化未来带来了巨大希望。对于开发者、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和整个社会而言,共同塑造人工智能和Web3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或许可以创造出一个超乎想象的智能互联网时代。 Reference https://worldcoin.org/blog/engineering/intro-to-zkml#motivation-and-current-efforts-in-zkml https://github.com/worldcoin/awesome-zkml https://www.coindesk.com/consensus-magazine/2023/05/19/why-web3-and-the-ai-internet-belong-together/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欢迎加小助理微信沟通,未经允许转载、洗稿、我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在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时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1
PoseiSwap的趋势性如何体现?
go
lg
...
,这些资产分别追踪 Facebook、
亚马逊
、苹果、Netflix 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股票价格。而除了 Kwenta 外,Gains Network 等也在向这个方向靠拢。而现货 DEX 中,向该方向发展的很少。 实际上,链上用户的增量通常来源于 Web2 领域,所以从长期看,为了吸引更多的 Web2 用户,更符合传统交易者投资偏好的链上设施长期发展的机会更大。 PoseiSwap 更具备趋势性 PoseiSwap 是构建在 Nautilus Chain 上的首个 DEX ,我们认为该 DEX 更具备长期发展的趋势与潜力。 Nautilus Chain 是目前行业内首个模块化、Layer3 架构的底层链。 Nautilus Chain 在 Vitalik 提出的 Layer3 理念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全新的 Layer3 思路,它并不认为 Layer3 应该为 Layer2 甚至 Layer1 打补丁,Layer3 应该是一套在不需要重复造轮子的前提下,能够随时支持定制化的体系且不过度依赖于其他 Layer2 等设施,Nautilus Chain 正在通过模块化、分层化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就目前而言,Nautilus Chain 是行业内第一个并行化且运行速度最快 EVM Rollup 的 Layer3 扩容方案,作为首个模块化链,存储、计算、共识等都在不同的模块中,其具备更高的可拓展性、扩容以及定制化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吞吐量、安全度、隐私性。 为便于模块化设计,Nautilus Chain 采用 Eclispe 进行模块化集成设计,Eclipse 是一个 Rollup 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各种组件,例如 EVM、SVM 和 MoveVM 等执行环境,以及 Celestia、Polygon AvailEigenDA 等数据可用性层。 所以相对于目前几乎所有的链底层,模块化架构也让 Nautilus Chain 在各个方面都具备优势,所以 PoseiSwap 作为原生构建在 Nautilus Chain 上的 DEX,天然的继承了 Nautilus Chain 的所有优势。那么 PoseiSwap 本身有望大幅提升用户的交易体验,定制化也让 PoseiSwap 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交易功能。 PoseiSwap 本身以订单簿作为主要的交易模型, Nautilus Chain 所提供的 Zk-Rollup 方案有望让订单簿交易更具去中心化特性,并且为订单簿匹配高效、安全以及隐私的特性。在此基础上,PoseiSwap 也集成了 OFAC 模块,其具备部署合规资产的能力。 所以在上述基础上,PoseiSwap 的优势再度显现,它不仅能够基于订单簿交易FT资产,也能对 NFT 资产进行高度的支持。而在合规、隐私的特性下,PoseiSwap 正在以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的方向横向拓展,包括具备合规特点的股票、黄金、期货等等,合规是目前绝大多数衍生品 DEX 所不具备的。 作为具备前瞻性的 DEX, PoseiSwap 在多个方面都具备优势,并且更具长期发展的潜力。而目前,该 DEX 正处于早期阶段,并且有望随着 Nautilus Chain 的主网上线,而推出首个正式版本。 PoseiSwap 即将到来的首个 IDO PoseiSwap 以 POSE 代币作为治理通证,其不仅具备治理效用,持有 POSE 资产并参与 Farming 还能获得收益。PoseiSwap 本身构建了一个具备特点的治理模型,即质押 POSE 代币获得 sPOSE ,再将 sPOSE 质押将能够获得收益。sPOSE 本身的收益权重与质押 POSE 的时间挂钩,质押 POSE 的时间越长,获得的 sPOSE 的收益权重越高,sPOSE 将能够让持有者从 POSE 池以及手续费共享池中长期获益,这也将是 POSE 在早期设定的一个通缩机制。未来随着 PoseiSwap 的布局,POSE 也将锚定更多的实物资产以提升效用构建价值基础。 PoseiSwap 即将开启 IDO ,根据官方的最新公告显示,PoseiSwap 即将于 6 月 13 日至 6 月 14 日期间,在 Bounce 平台开启其治理代币 $POSE 的 IDO(Initial DEX Offering),目前 Bounce 已经接受了该预售的白名单申请,申请通过的用户将获得预售额度。此外,在 IDO 预售结束后,POSE 将在 6月18日后,陆续以 IEO 的形式登录 CEX,包括 Gate、Bitforex 等行业知名平台。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1
包翻译写稿发文有吗?印尼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出海新闻媒体网站投放品牌PR那种
go
lg
...
务过国内3c,科技, 时尚艺术,母婴,
亚马逊
家电,电动车等出海客户 言同数字通过高品质的一对一服务(百度搜索“言同数字”)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为品牌出海提供源源不断的传播动力。我们深耕于PR和KOL营销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品牌走向世界铺平道路。 我们坚信高投入产出比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致力于通过卓越的策略和执行力,确保每一分投资都能带来巨大回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您品牌出海的战略伙伴,携手共创辉煌。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0
没有AI的Web3没有灵魂 ZKML如何重塑AI与区块链的关系
go
lg
...
部署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企业主要依赖于
亚马逊
、谷歌、微软等服务提供商来部署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然而,这些服务变得越来越难以审计和理解。作为AI服务的消费者,我们如何相信这些模型所提供预测的有效性呢? ZKML作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之间的桥梁,解决了AI模型和输入的隐私保护问题,同时确保了推理过程的可验证性。它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使得可以在验证私有数据时使用公共模型,或在验证私有模型时使用公共数据。通过添加机器学习功能,智能合约能够变得更加自主和动态,使其能够根据实时链上数据而不是静态规则进行处理。这样一来,智能合约将更具灵活性,能够适应更多场景,甚至是那些在最初创建合约时可能没有预料到的场景。 当前,机器学习算法在区块链上广泛采用的困难之一是其高昂的计算成本。由于百万级别的浮点运算无法直接在以太坊虚拟机(EVM)上执行,因此在链上运行这些模型成为一个挑战。另外,机器学习模型的信任问题也是一个障碍,因为模型的参数和输入数据集通常是私有的,而模型的算法和运行过程又如同一个不透明的“黑匣子”,这可能引发模型拥有者和模型使用者之间的信任问题。 然而,通过ZKML技术,我们可以克服这些问题。ZKML允许任何人在链下运行一个模型,并生成一个简洁且可验证的证明,证明该模型确实产生了特定的结果。这个证明可以在链上发布,并由智能合约进行验证。这意味着模型使用者可以验证模型的结果,而无需了解模型的具体参数和运行细节,从而解决了信任问题。 通过上述图表,我们可以看到ZKML技术兼具计算完整性、启发式优化和隐私保护等特点。这种技术在Web3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团队和个人加入了这个领域,推动着各种潜力巨大的ZKML项目的开发。 三、ZKML项目分析 以下是一些潜力ZKML项目。 1、Worldcoin Worldcoin正在应用ZKML,试图建立一个保护隐私的人格证明协议。World ID 用户将能够在他们的移动设备的加密存储中自我保管其生物特征(如虹膜),下载用于生成 IrisCode 的 ML 模型并在本地创建零知识证明,接收的智能合约可以证明其 IrisCode 已成功创建。 然后,可用于执行有用的操作,如成员资格认证和投票。他们目前使用具有安全enclave的可信运行环境来验证摄像头签名的虹膜扫描,但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使用ZKP来证明神经网络对加密级别安全保障的正确推理,并且保证ML模型的输出不会泄露用户的个人数据。 2、Modulus Labs Modulus Labs是ZKML领域中最多样化的项目之一,致力于相关研究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链上AI应用范例,Modulus Labs通过RockyBot(链上交易机器人)和Leela vs. the World(一种国际象棋游戏,所有人与经验证的Leela国际象棋引擎实例对决)展示了zkML的用例。该团队还涉足研究领域,撰写了The Cost of Intelligence(智能的成本)一文,对不同大小模型的各种验证系统的速度和效率进行了基准测试。 3、Giza Giza是一种可以以一种完全无需信任的方法在链上部署AI模型的协议。它使用的技术栈包括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ONNX格式,用于将这些模型转换为Cairo程序格式的Giza Transpiler,用于以可验证和确定性的方式执行模型的ONNX Cairo Runtime,以及用于部署和执行链上模型的Giza Model智能合约。Giza总体上属于机器学习模型到证明的链上编译器,为链上AI的发展提供一个替代路径。 4、Zkaptcha Zkaptcha 专注于 Web3 中的机器人问题,为智能合约提供captcha(验证码)服务,保护智能合约免受机器人攻击,使用零知识证明来创建抗女巫攻击的智能合约。目前,该项目使终端用户通过完成captcha验证码来产生一个人类工作的证明,captcha由链上验证者验证,并通过几行代码由智能合约访问。未来,Zkaptcha 将继承 zkML,推出类似于现有的 Web 2 验证码服务,甚至可以分析鼠标运动等行为,以确定用户是否为真人。 目前看来,zkML赛道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会 zkML 的力量可以给 crypto 带来更好的前景和发展,也期待该领域能出现更多样的产品,zk 技术和 crypto 为 ML 的运行提供安全可信的环境,而未来除了产品的创新之外,还可能会催生 crypto 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在这个狂野和无政府的 Web 3 世界中,去中心化、crypto 技术和信任才是最最基础的设施。 结语 在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数字世界中建立信任,一直是人工智能和Web3所面临的核心挑战。然而,将人工智能与Web3相融合却为建立一个信任、安全的去中心化未来带来了巨大希望。对于开发者、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和整个社会而言,共同塑造人工智能和Web3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或许可以创造出一个超乎想象的智能互联网时代。 Reference https://worldcoin.org/blog/engineering/intro-to-zkml#motivation-and-current-efforts-in-zkml https://github.com/worldcoin/awesome-zkml https://www.coindesk.com/consensus-magazine/2023/05/19/why-web3-and-the-ai-internet-belong-together/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0
华尔街前瞻:美联储会否按下加息“暂停键”?下周股市迎来“关键一周” 聚焦美国CPI、FOMC会议
go
lg
...
只股票:苹果、微软、Alphabet、
亚马逊
、英伟达、Meta 和特斯拉对标普 500 指数今年的几乎所有涨幅有推动作用。
lg
...
IreneLim
2023-06-10
血雨腥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加大打击力度 加密市场经历惨淡一周
go
lg
...
col Labs声称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
亚马逊
网络服务或谷歌云服务。 Protocol Labs在推特上表示,Filecoin是一个以加密货币为动力的全球存储网络,用于保护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而不是一种证券。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针对Coinbase的101页控诉中明确表示,无论这些代币是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用户可以在该应用程序上轻松购买这些代币,而这些用户对这些代币的兴趣仅限于投资。而Coinbase通过执行这些交易来产生收入。 SEC的观点是,尽管某些加密资产可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或用途,但Coinbase作为交易平台,并没有限制那些仅将这些资产视为投资工具的交易者。因此,SEC对Coinbase提出指责,认为其未对这些加密资产的交易进行限制或监管,可能存在证券法规定的违规行为。
lg
...
埃尔文
2023-06-10
胜宏科技:公司深耕核心客户核心产品,不断优化和升级PCB产品的核心技术
go
lg
...
层板、HDI 板等。产品最终广泛应用于
亚马逊
、微软、思科、Facebook、谷歌、三星、英特尔、英伟达、AMD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公司产品应用于AI服务器、GPU卡、自动驾驶、新能源、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等下游。谢谢关注。 投资者:董秘您好:对于PCB这一块;公司在这个行业实力如何;市场占比高吗?有哪些是公司的主要对手包括国际 胜宏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历经十余载深耕与发展,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累,系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的副理事长单位,系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之一;公司连续多年入围全球著名PCB市场调研机构N.T.InformationLtd发布的全球印制电路板制造百强企业排名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拥有省、市、区三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实力雄厚。谢谢关注。 投资者:公司是否有算力PCB料号正在通过验证,目前进展如何,预期什么节奏 胜宏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深耕核心客户核心产品,不断优化和升级PCB产品的核心技术,持续稳步推进产品在客户端的认证工作。谢谢关注。 投资者:尊敬的董秘你好,请问一下,现在公司供的AI服务器单台PCB价值量总计是多少人民币啊? 胜宏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相关商业信息不便透露,感谢理解! 投资者:尊敬的董秘,AMD宣布将于6月13日举办活动,展示下一代数据中心和AI技术,请问贵公司与AMD在什么方面有合作? 胜宏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专业从事高密度印制线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高端多层板、HDI 板等。产品最终广泛应用于
亚马逊
、微软、思科、Facebook、谷歌、三星、英特尔、英伟达、AMD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公司产品应用于AI服务器、GPU卡、自动驾驶、新能源、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等下游。谢谢关注。 胜宏科技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58亿元,同比下降13.35%;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8.16%;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40.83%;负债率51.67%,投资收益1091.69万元,财务费用5207.99万元,毛利率20.1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4.17。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6.83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5754.74万,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胜宏科技(300476)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胜宏科技(300476)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新型电子器件(印制电路板)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6-09
上一页
1
•••
746
747
748
749
750
•••
92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历史或在50年后重演?从尼克松到特朗普:干预央行的代价,美国能承受吗?
lg
...
中美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高级代表本周赴美 开启新一轮贸易谈判
lg
...
中国这一波大牛市的背后推手——手握创纪录储蓄的散户?
lg
...
特朗普出手解雇库克,或引发市场对美国金融体系信心崩塌?
lg
...
法国政府濒临崩溃:股债双杀!特朗普又对美联储出手,美元又被抛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