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年盈利队伍有望继续扩容,创新药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跑通。 费用端:规模效应显现。2025H1销售费用率有所提升(同比2024H1提升4.3pct),但管理费用率与研发费用率同比2024H1下降2.2、4.1pct,,降本增效效果逐渐显现。 一句话:收入曲线陡峭向上,利润端处于扭亏拐点,费用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表:Biotech板块主要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注:①其将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荣昌生物、诺诚健华、艾力斯、康方生物、和黄医药、亚虹医药、益方生物、康诺亚、迪哲医药、泽璟制药、迈威生物、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生物、云顶新耀、亚盛医药作为biotech板块统计对象(部分Biotech公司因尚无产品获批销售,指标无意义,故暂不纳入);②港股公司无一季报指标,在Q1中不纳入;③由于大多数biotech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部分财务指标参考意义不大,此处不作列出;④2024Q1百利天恒因确认了一笔和BMS授权合作的首付款约50亿元,这是2024Q1部分指标与趋势有所背离的原因。 三、出海兑现:把“中国管线”变成“全球现金流” 出海授权(License-out)已经成为创新药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2025 年上半年更是迎来了交易额的井喷,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以来,多项重磅合作持续落地,包括三生制药与辉瑞、翰森制药与再生元、恒瑞医药与默沙东及GSK等为创新药企的营收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近三年,中国医药交易的单笔交易总额均值和首付款均值 2025 年有进一步的增长,追平全球平均水平。 图:2018 年至今中国医药交易单笔金额 2025H1 交易首付款单笔平均金额(百万美元),约为全球均值98% 2025H1 交易总额单笔平均金额(百万美元),约为全球均值102% 数据来源:Insight 数据库医药交易模块,截至2025/06/30 而在重磅交易方面,中国医药重磅交易数量在今年迎来了爆发,在全球的占比超过了 25%,金额占比也首次超过了30%。 图:2018年至今中国医药重磅交易数量及金额 资料来源:定义交易总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为重磅交易;数据来源于 Insight 数据库医药交易模块,截至2025/06/30 2025年开始,License-out不再是“故事”,而是实打实计入利润表的收入。更关键的是,海外大药企用脚投票,证明中国创新药资产“性价比+差异化”全球最优。 结论:创新药正在进入收获季 过去五年,创新药像“埋在土里的种子”,经历了集采、融资寒冬、估值杀、监管洗牌; 2025 年半年报,种子破土而出——收入端放量、利润端扭亏、现金流回正、出海端兑现。 展望2025年下半年,医保谈判、恒瑞、信达、康方、百济等大适应症 III 期数据读出、以及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都有望为创新药行情带来进一步催化。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创新药个股面临诸多挑战,管线、临床、监管、BD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跟踪能力,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上存在明显劣势,个股选择难度大。与其追逐单个“爆款”,不妨考虑用ETF编织一张覆盖产业龙头的投资网络。 当前,易方达指数产品线具备完善的医药产品矩阵,既包含能够表征A股、港股、美股市场医药资产整体表现的指数产品,也包含创新药、生物科技、医疗等核心赛道,为投资者配置医药行业提供体系化产品矩阵和综合解决方案。 易方达基金医药产品线布局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