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科技大佬财富一夜暴涨140亿,第7大富豪诞生,人工智能撬动硅谷富豪版图
go
lg
...
上涨了15%。 鲍尔默和微软联合创始人
比尔
·
盖茨
的故事也一样。今年4月,盖茨的财富增长了20亿美元,而他的财报电话会议在会议中50次提到了人工智能,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透露了一系列新的人工智能部署。他说:“我们拥有最强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我们的合作伙伴OpenAI、Nvidia以及Adept和Inflection等领先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都在使用它来训练大型模型。” 电话会议结束后,微软股价创下了自2022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分析师还指出,该股在绝对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里程碑——此前,在4月底之前,该股从未在单日上涨超过19.77美元。 此外,Meta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财富也因“效率之年”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冒险而增长。今年1月,扎克伯格概述了一系列精简公司的措施,2月又概述了更广泛的人工智能战略——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自那时起,他的财富已从630亿美元增长至1810亿美元。
lg
...
Heidi
2024-06-13
李开复:成为全球最伟大的公司,苹果、微软到底做对了什么?
go
lg
...
微软也有过一段低潮期,当它这个失去了
比尔
盖茨
作为核心人物,因为盖茨转向慈善业,后来的CEO就一直没有给到微软一个让人振奋的方向,然后做巨大的投资。 所以,微软大概有十年的低潮,虽然没有跌出前十,(市场)可能也有一段时间会认为不妙了。 现在的新CEO萨提亚(Satya Nadella)上任以后,又重振了微软。萨提亚做的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重金投资了OpenAI,然后微软和OpenAI合作,做出了非常强大的产品ChatGPT。 此外,还有ChatGPT跟微软产品线进行了完全的对接,包括微软 Office Copilot等产品。 总结而言,微软的优势就是非常有战略思维,有执行力,看到重大的机会愿意重金投入。 更多精彩完整内容,请关注抖音/视频号:格隆博士会客厅、格隆博士
lg
...
格隆汇
2024-06-12
Gavin Wood:JAM 链突破基础架构限制, 开启波卡生态灵活应用新时代
go
lg
...
者通过品牌垄断赚钱。对于开源也是如此。
比尔
·
盖茨
不喜欢这种方式,所以微软很长时间以来都是闭源的。你不会因为开源代码本身赚很多钱,但你知道你构建的东西对世界有益,你在贡献人类知识。最终,你会因为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而赚钱,但你不会直接通过那些代码行赚钱。 Mark:对于那些选择使用 Polkadot SDK 来做独立链的人,他们错过了所有的网络效应,错过了所有的升级和未来的发展,除非他们不断复制。 Gavin Wood: 是的,但他们有能力不断复制吗?这才是问题,维护并不容易。我认为对于 Polkadot 来说,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保持灵活性。保持灵活性是我在人生中发现的重要信条。因为我保持灵活,没有在银行做朝九晚五的工作,我才能够参与到以太坊项目中。我认为除非你能看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否则你必须保持灵活。 总的来说,JAM 是 Polkadot 的灵活性增强,而不是一个重大转变。Polkadot 仍然会做平行链,仍然会使用 Substrate,平行链会以相同的方式工作。但 JAM 打开了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意味着无论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Polkadot 都能提供有吸引力的东西。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6-07
莫迪最大的威胁,是他自己
go
lg
...
小儿子,举办了一场“世纪订婚派对”。
比尔
盖茨
、扎克伯格、川普长女伊万卡、不丹国王……来宾不是政商名流、就是大牌明星。 当地媒体统计,这场派对总共花费了1.2亿美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孟买最大的贫民窟——达维拉,平均1450人共用一个厕所。 当地有一句流行语十分好地诠释了这些现象:奔驰大卖,摩托车却卖不动。 只能说,得亏这是在印度。 印度本土宗教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极大消弭了底层人面对巨大贫富差距的不满情绪。 虔诚的贱民无论遭到婆罗门怎样的虐待,都不会产生一丝一毫地反抗之心。 不是因为压迫不够残忍,而是因为宗教告知贱民,苦难是神对自己的今世考验,是天意。 这些教条,不仅能维持社会稳定,也是如今印度这个国家形态的立身之本。 只有宗教,才能把一百多个语言不通的民族维系在一起。 客观来讲,基于印度教意思形态的印度人民党,它之所以能崛起,最大的原因,不是莫迪这位政治家有多么高超的手段。 这是历史的选择。 作为一个必须依靠印度教维系认同的国家,印度不可能真正抗拒印度教。 但历史也是在不断前进的。 无论莫迪政府推进现代化改革的决心有多大,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现代化必然会削弱或扭曲宗教认同感。 简单来说,改革越成功,印度人民党的立身之本越是遭到削弱。 这同样是历史的选择。 现代化,指的不只是经济跃飞,更是高等教育广泛推行。 现在印度仍有2.8亿文盲,占全球37%,这是国内许多人嘲笑印度的点。 但你要想想,就像在90年代,我国的文盲率也曾高达15.9%,他们大多是出生于建国前的老人,因为客观条件,没受过什么教育。 印度其实也一样,他们的文盲大多数也是老人。 这些年,印度一直在大力普及教育。 自从喊出“免费”教育的口号后,印度大学数量一路飙升,目前已经达到8410所,比美国还多2000多所。 等到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这代人,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才是印度的人口红利真正爆发的时候。 也是真正开始现代化的时候。 更关键的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觉得印度人很懒,素质远远无法与勤劳的中国工人相比,制造业转移到印度肯定不得善终…… 难道国际巨头们,都是傻子? 根据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公司ADP Research Institute的调查数据:印度工人每周无薪加班的时间高达10小时39分钟,比中国的7个半小时还多42%。 与很多国人的刻板印象相反,印度打工人不仅不懒,还是全世界最勤劳的。 印度的宗教氛围让底层人绝望,但在绝境中,人的求生欲望才是最强烈的。 神说,贱民不能祭祀、不能做官、不能经商、不能…… 但神从没有说过,贱民不能当程序员,不能当网红,不能拍电影…… 当外人不遗余力挖掘印度笑话时,这里正在加速迈入现代化。 比如班加罗尔,它是印度IT产业和经济高歌猛进的一个精华镜像,大概相当于中国的深圳。 自从开放市场后,印度不仅降低税率,还耗巨资建立24小时供应水电的软件园,吸引外资过来建厂。 同时,印度政府还出台“印度创业 - Start up”计划,给予创业公司各项优惠,降低成本。 N多看见商机的程序员纷纷下海,像点过年点炮仗一样遍地开花:至今,整个印度已有近十万家创业公司。 按安全机器人公司Hacklab.in的CEO Vikram Rastogi的说法:现在的印度,只要你有想法、有点子就能成功,因为这就是一块财富处女地。 今天的印度人,与十年、二十年前的那一批中国人,有些类似。 他们确实感受到了财富增长,部分吃到了时代红利的幸运儿,甚至打破了数千年的桎梏,实现阶级上的跃迁。 这种爽,比脱贫更强烈。 大一点的,首相莫迪、首富阿达尼,都是低种姓出身;小一点的,在新兴行业功成名就的小伙子,也能和高种姓女神组成家庭。 在以前,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今时今日,却已经很平常。 但穷与富,永远是相对的;有人成功,必然有人失败。 在资本积累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发展越快这个进程也必然越快。 不论是现在的印度,还是过去的中国,其实大同小异。 曾经,唯一的区别在于:中国人怼天怼地,印度人逆来顺受。 但现在,当越来越多印度人开启“民智”,越来越多受到高等教育,再加上互联网的裂变效应,即便是虔诚的信徒,心灵也早就被“污染”了。 总而言之,莫迪政府提倡的印度教主义,是维系印度国家统一,动员大众的不二选择。 但他近10年的现代化改革,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本质上就是在摧毁婆罗门、刹帝利等高种姓人群的经济优势。 同时,高等教育的普及,虽然创造了人才大爆发,但同样对古老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 这本就是个自相矛盾的过程。 过去,人们只会逆来顺受,一切都奉献给神。 现在,他们开始懂得为自己思考了。 对一个严重依赖精神枷锁而存在的国家,尤其它还是一个皿煮国家,这究竟是不是好事呢? 03 尾声 最后,再聊一下宗教。 印度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被各种外族奴役的历史。 雅利安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英国人,不论谁来,印度人都是秒跪。 但奇怪的是,不论被征服多少次,印度本土宗教总是生生不息。 比如最近的两段历史,印度被信仰伊斯兰教的德里苏丹国、莫卧儿王朝先后统治600年,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国人统治100年。 但时至今日,印度本土的十几亿人,信仰的基本仍是本土宗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印度人的民族性格其实非常高傲。 印度人的宗教起源非常早,无论是最早的婆罗门教还是2000年前诞生的佛教,都在非常久远的时间尺度上洗涤着印度人的民族思维。 二,辩经。 印度历史上的宗教能人太多了,留下了很多著作,导致印度人特别喜欢辩经。 这种辩经习惯是一神宗教不具备的,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只信奉一本经书。 简单来说,没人吵架吵得过印度人。 三,世俗权力。 以婆罗门教为主的印度宗教,是高度世俗化的,与政权深度绑定。 更关键的是什么? 印度是分散土邦的统称,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你除非把所有土邦全灭了,不然不可能消灭他们的宗教。 这是印度文明的韧性所在,同时更是印度人最大的悲哀。 早在2014年刚上台的时候,为了推进制造业,莫迪就先后推出《征地法》、《劳工法》,动作不断。 结果正如上文所说,到2023年,印度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始终在15%上下徘徊。 不是政策不好,不是大环境不好,只是地方上各邦之间利益错综复杂,土地问题严重,武装组织横行,阶级问题严重...... 补贴也好,投资也罢,莫迪开启印钞机,聊起这些宏大叙事,所有人都要问一个问题:这笔钱经过各级大人层层盘剥,落到自己手中能有多少? 无论印度经济走得多漂亮,终究只是少数人的狂欢。 众生皆苦。 众生本不应该这么苦。(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6-04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应邀出席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并发言
go
lg
...
戴蒙,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
比尔
·
盖茨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及主席蔡崇信,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曾毓群等。 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李盛德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的经济活动对全球每一个行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投资者"必须在那里做生意"。 作为A股投资的"价值信仰",白酒板块是投资者关注焦点。吴向东在峰会上表示,白酒行业在经历波折后,正随经济回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季度多数上市白酒企业保持20%以上增长便是明证,预计端午、中秋、国庆还将进一步加速。他特别指出,白酒行业尤其是酱酒行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特征,护城河效应明显,高品质好酒始终是市场稀缺资源。同时,无论是企业端还是流通端,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明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吃中国菜喝中国酒将成为标配,中国白酒也将成为国际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看好中国白酒长期发展。 此外,吴向东还强调,除了在核心竞争力上持续发力,企业还需紧跟体验经济的潮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注重提升消费者的全方位体验感受。
lg
...
格隆汇
2024-05-27
新冠疫情后的下一场危机?美国FDA:新型病毒死亡率高达25% 需要准备产制疫苗
go
lg
...
并可能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 他说道:“
比尔
·
盖茨
(Bill Gates)和世界经济论坛(WEF)认为,作为其全球主义观点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减少对动物食品的依赖。” “因此,西方国家发生的食品恐慌,包括市场召回和销毁家禽和肉类,将进一步实现达沃斯俱乐部的反乌托邦目标。” “H5N1在人类历史上的致死率为52.16%,单是恐惧就足以让大量人群感到焦虑,不仅是担心通过食物接触该病毒,还担心宠物和其他人类接触该病毒,”他强调。 他继续指出,目前很难确定H5N1是否是下一个“X疾病”。但由于功能获得性研究和生物技术兴趣的大量存在、现成的疫苗以及强大的群众恐慌驱动因素,这一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果出现更多聚集性病例或人际传播的真正疫情,我们很可能会在2024年面临禽流感大流行危机,”他警告说。 作为预防潜在流行病的预防措施,麦卡洛医生及其首席医疗委员会的同事决定将达菲添加到传染病应急包中。该应急包还包含伊维菌素、羟氯喹、z-pak和布地奈德,旨在最大程度地帮助公众做好准备。 他提到:“出于谨慎考虑,我们将达菲添加到传染病包中。达菲是一种安全的药物,经批准用于治疗甲型流感病毒,如禽流感。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测这一情况,并根据需要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奥司他韦(通用名为Tamiflu)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可以破坏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包括禽流感H5N1变体的复制,以减轻流感症状的严重程度。 ZeroHedge报道指出:“希望不是一种策略,立即采取行动,为下一次危机做好准备。” “现在不是恐慌的时候,也不是自满的时候,而是做好准备的时候。”
lg
...
秉哥说市
2024-05-24
一万枚 BTC 只值 25 美元?不得不说的比特币披萨往事
go
lg
...
入市场就应该遵循一定的市场交换规则。
比尔
盖茨
曾经说过一句话,真正的财富=观念 + 时间。可以看出,任何财富的获取都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而这期间纸上的盈亏,都是对你观念和认知的最大考验。 透过比特币披萨事件,我们至少应该收获以下启示: 一、理性投资有局限,认知升级乃硬道理 看似一群人在嘲笑一个傻子,其实大家都很普通。 很多人说要是当年那 10000 个比特币没买披萨的话,在 2017 年高点卖出的话,至少价值 1.6 亿美元。所以,大家谈笑之间都会不自觉揣摩 Laszlo 的心里阴影面积,都觉得他是一个傻子,就这样离亿万富翁失之交臂。 然而,Laszlo 的人生如果让大部分人都经历一次的话,恐怕 99% 以上的人都会和他有同样的选择。就跟我们羡慕早年 300-500 美元进场投资比特币的朋友,以为他们都已经财富自由了。事实上,即使在数字货币发展早期进场的朋友,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人也屈指可数。大部分人要么投资买了不少比特币,私钥却丢失了;要么以很低价格买了比特币,再价格翻 10-100 倍区间就卖掉了;要么在踏空比特币之后,心底蒙上了错过的阴影,开始粉转黑,彻底告别了数字货币投资领域; 不管怎么说,投资数字货币真正赚钱的人,靠的都不是理性的投资逻辑,恰恰是当初的无脑信仰和不被人理解的疯狂成就了他们。如果说他们是人生赢家的话,也完全是赢在超前的认知能力和对抗金融市场波动的心理素养。 李笑来曾经笑谈称自己数字货币账号,睡一觉醒来多了 2 个亿,再睡一觉醒来可能少了 1 个亿,在此种涨跌幅干扰下依然能以币本位进行投资的人,其认知的高度,是我等难以企及的。 去年 2 月 25 日,Laszlo 又通过闪电网络花费了 0.00649BTC,再次购买了 2 块披萨。对于错失几个亿的悲伤故事,Laszlo 表示并不后悔,而且换来的披萨很好吃。 这云淡风轻的心态倒是蛮值得我们顶礼膜拜的。 二、高倍率投资机会还有,低本金逆袭可能没了 历史不会重演,但却会惊人相似。 很多人喜欢用披萨事件说事,并劝诫身边的人要拿稳一个币,避免再酿成披萨事件一样的时代悲剧。事实上,这样的担忧有些多余。比特币上涨千万倍是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此后的瑞波币也是一度上涨了数千万倍、最近几年,以太坊、莱特币、BNB 等主流币种也都有着逆天投资回报率。 就以币安平台币 BNB 为例,17 年 7 月份上线便遭遇破发,最低跌到 0.6 元,现在也已经涨到 230 元了。尽管没比特币涨幅那样的疯狂,但却是个离我们都大家都很近,能够获得财富增值的又一次难得的机会,然而又有多少人抓住了?我们在论坛里又会看到很多人踏空之后的悲愤、抱怨、吐槽等 noise。像极了多年前很多人当年踏空比特币时的样子,来,让我们对一下口型:「那个人的样子好怪,他好像一条狗哎」 那么,未来会不会再有比特币这样的投资机会出现? 大概率是没有了。因为对大部分人而言,缺的其实并非高倍率回报,而是低本金的屌丝逆袭机会。和投资房产、二级市场股票、一级市场天使投资等不同的是,早期比特币的投资本金是微乎其微的。而房产、股票这些看似也会有较大倍率的回报,但所要付出的本金却是大多数人承担不起的。打个比方,20 年前北京的一套房子 2000 元均价,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低到不能再低了,不过在当时,月工资只有不到一千块,能买起房的又有几个? 现在大家对比特币普遍有认知了,想来投资比特币,但超 50000 元的价格会让一大部分人望而却步,哪怕你告诉他比特币未来能涨到 100 万一枚,甚至 1000 万,也很少会有人卖房、卖车拿比特币赌明天的(即使有也不建议)。 受比特币披萨事件的影响,很多人现在投资数字货币会选择一些山寨币种,试图以低成本投入靠山寨币动辄百倍、千倍的增长来实现财富自由。可悲的是,这样的项目少了比特币的最基础特质:总供应量稀少且不可替代(共识),而且在流通中可不断增值。 现在很多百倍币非开源、代码可任意改动,甚至完全是人为用资金盘模式炒作出来的币,幕后有庄稼操盘,大部份人还是会被割韭菜,且割完一波,换个马甲又以同样的模式再割,永远不给你解套的机会。 这正是眼下投资数字货币一个很残酷的矛盾:有价值标的投资本金太高,非价值标的的投资欺骗性太强。 三、「佛系持币」或许不再是最佳选择 现在主流媒体还在大肆宣扬存储数字货币的超高回报,以至于给大部分人造成一个错误认知,数字货币投资一定要佛系持币,买进卖出的交易行为只会增加踏空和套牢风险。 尽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佛系持币的收益或许是最高的,但比特币诞生之初的愿景就是用来流通的,作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支付场景应大于其他。Laszlo 通过比特币披萨买卖事件赋予了比特币更强的流通属性,这在比特币发展史上绝对是有突出贡献的。 当然,碍于比特币的区块容量和延时确认特性,用比特币来充分流通尚面临重重困难。但后续侧链、闪电网络的出现正是在做这样的努力。比特币现实的价格波动性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有筹码的早期投资者以当前价格向新入场的投资者手里释放筹码,这会持续 3-5 年甚至更长的过程。 在此期间,早进场的用户还有机会获得高溢价,等到筹码分散到一定程度,存储意义上的比特币和流通意义上的比特币也许会分道扬镳,比特币真成了数字黄金,而其他诸如稳定币等币种才是流通最大的筹码。届时比特币披萨事件可能就成为一个传说般的存在了。那个时候,或许真会有错过一个时代的沮丧感。 应该讲,未来 3-5 年是最佳的上车时机,但并非简单的理解为花 5000 元投资 0.1 个比特币,这样的话即使在增长 20 倍,又如何?而若在投资基础上加上对区块链行业的技术学习和认知提升,在区块链融入传统应用场景的缝隙处找机会,在行业认知提升的软实力加持下找安全感,这比纯粹的炒币要有意义太多。 对于妄想在数字货币市场获得翻身机会的少年,现在佛系持币也许真得不适合了。适当学一点金融知识,抓住数字货币上涨下跌的规律,在熊市期间做合理定投(低成本、低风险),在熊转牛期间合作做波段(搞复利,扩大本金),在牛市巅峰期套现离场才是正确的玩转数字货币市场逻辑。 敢买是一种认知突破,会卖才是把握时代机遇的能力。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5-22
比尔
盖茨
夏季推荐书单来了!五部作品均涉及为他人服务的理念
go
lg
...
刚刚,
比尔
盖茨
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今年的夏季书单。盖茨称,本次推荐的书籍和电视剧都涉及到为他人服务的理念——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哪些事情会让它变得困难,以及为什么我们仍然应该这样做。他表示,在战争新闻占据头条、政治分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欣赏那些帮助他人的人并思考如何让自己在生活中变得更加慷慨,具有启发意义。 盖茨介绍,其中一本小说讲述了越南战争前线美国护士所做的牺牲,另一本则是呼吁(和指导)人们在数字时代变得更加慷慨。其它作品包括对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思考,以及学校教师如何支持学生发展的演变的观察。即使是电视剧,也是一部关于政府特工保护国家的虚构剧集。以下是盖茨的夏季推荐,并附有每部作品的详细评论: 《女人(The Women)》,克里斯汀·汉娜(Kristin Hannah)著。这本出色的小说讲述了一名军队护士在越南前线服役两次后,回到因抗议和反战情绪而动荡的祖国的故事。作者克里斯汀·汉娜写过许多成功的书(包括这本书),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她会成功。这本书以优美的文笔向一群退伍军人致敬,她们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值得更多的赞赏。 《传染性慷慨(Infectious Generosity)》,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著。克里斯担任TED负责人长达二十多年,他探讨了互联网如何扩大慷慨的影响力。他为每个人——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如何促进更多慷慨行为的计划。这不仅仅是关于捐钱,他认为我们需要扩展对慷慨的定义。如果你想帮助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但又不知从何入手,《传染性慷慨》就是一本适合你的书。 《流人(Slow Horses)》。我对间谍故事情有独钟,也曾读过几本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小说,而我最喜欢的两部电影就是《间谍游戏(Spy Game)》和《秃鹰七十二小时(Three Days of the Condor)》。我认为《流人》可以和它们媲美。这是一部英剧,讲述了被分配到斯劳部门的卧底特工的故事。“斯劳部门”(Slough House)是军情五处(MI5)内部一个虚构的小组,当人们犯了大错但还不足以被解雇时,就会被派到这里。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饰演斯劳部门的负责人,他基本上是詹姆斯·邦德的反面:邋遢、酗酒,对下属很刻薄,但他那些叹为观止的间谍手段也一定会惊到你。像勒卡雷的小说一样,《流人》有足够复杂的角色和情节,你真得集中注意力,但最后也会感觉很值。 《勇敢新语(Brave New Words)》,萨尔·可汗(Sal Khan)著。萨尔是可汗学院的创始人,早在AI兴起之前,他就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先驱。因此,他在《勇敢新语》中提出的AI将如何改善教育的愿景是有根有据的。萨尔认为,AI将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成果和教师的教学体验,并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世界一流的教育。他深知迄今为止创新在课堂上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也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即AI将有所不同。萨尔对教育的未来那敏锐的洞察是无人可比的,因此我强烈推荐《勇敢新语》。 《如何了解一个人(How to Know a Person)》,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著。我很喜欢大卫的前一本书《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但这本书更胜一筹。这本书的关键前提是我在其它书中没有发现过的:对话和社交技能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它们可以被学习和改进。他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并将其称之为“大声倾听(loud listening)”,这种做法可以让他人感受到你的倾听与重视。它不仅是一份提高对话技巧的指南,更是一张连接更紧密、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的蓝图。
lg
...
金融界
2024-05-22
马斯克遇到了大麻烦?“大空头”投资者持续做空特斯拉、预言将有70%的下跌空间!
go
lg
...
独立自动驾驶公司。该公司最近从英伟达和
比尔
盖茨
等主要投资者那里获得了10亿美元的投资。
lg
...
Peng
2024-05-14
婚变三年,盖茨基金会迎“切割”,梅琳达·盖茨宣布退出!
go
lg
...
与
比尔
·
盖茨
分手三年后,梅琳达·弗伦奇·盖茨宣布将退出盖茨基金会。 当地时间周一,
比尔
·
盖茨
的前妻梅琳达·盖茨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她已决定辞去基金会联合主席的职务,6月7日将是她在该基金会的最后一天。 自成立近25年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已经成为全球最强大、最具影响力的捐助组织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基金会。 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全球健康和不平等问题。目前,共拥有2000多名员工。
比尔
·
盖茨
和梅琳达·弗伦奇·盖茨为基金会的联席主席、董事会成员,马克·苏兹曼为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 两人累计捐款595亿美元 2000年,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立。 自成立以来,该基金会已支付总计776亿美元的赠款。截至 2023 年12 月31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拥有752 亿美元的捐赠资金。 董事会联合主席
比尔
·
盖茨
和梅琳达·弗伦奇·盖茨一直是基金会最大的捐助者。从成立到 2023 年,两人向基金会捐款595亿美元。 另外,沃伦·巴菲特从2006年到 2023年向基金会捐款总额为393 亿美元。 此前,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马克·苏兹曼 (Mark Suzman)在1月份曾表示,这个非营利组织打算在比尔和梅琳达去世后 20 年内花完全部捐赠。 不过如今,梅琳达·盖茨准备开始独立创业。 随着她的离去,基金会也将更名为盖茨基金会,
比尔
·
盖茨
将担任唯一主席。 作为退出基金会协议的一部分,梅琳达·盖茨将获得125亿美元(约合90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她计划用于支持妇女和家庭生活的慈善工作。 “这不是我轻易做出的决定。我对比尔和我共同建立的基金会以及它为解决世界各地的不平等问题所做的非凡工作感到非常自豪。” “现在是我进入慈善事业新篇章的最佳时机。” 对此,基金会表示,盖茨将亲自提供这些资金,而不是来自基金会的捐赠。 对于梅琳达·盖茨的离开,
比尔
·
盖茨
在一份声明中感谢了梅琳达·弗伦奇·盖茨自成立以来对基金会的“重要贡献”。 未来,他仍然将致力于基金会在所有战略中的工作,并抓住继续改善全世界数百万人生活的机会。 “我很遗憾看到梅琳达离开,但我相信她将对未来的慈善工作产生巨大影响。” 昔日顶级富豪圈里的模范夫妻最后“切割” 回顾来看,盖茨在1975年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梅琳达于1987年至1996年在微软工作。 同年,
比尔
·
盖茨
与梅琳达·盖茨相识,1994年结婚,此后共育有三个孩子。 不过,在经历了27年婚姻长跑后,两人于2021年宣布离婚。 作为商界曾经最有影响力的夫妇之一,这对亿万富翁捐助者在分道扬镳后,承诺将继续共同致力于慈善事业。 据《福布斯》数据,作为微软创始人的
比尔
·
盖茨
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其净资产约为1300亿美元。而梅琳达·盖茨的财富则约为113亿美元。 三年前,两人的离婚决定震惊了慈善界,并引发了人们对基金会未来的疑问。 虽然两人当时都承诺将继续共同致力于慈善事业,但时隔三年,两人最后还是对基金会完成了“切割”。 随着梅琳达·盖茨的离开,又再次引发了这样的问题:对基金会的权力是否应该分布更广泛。 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社会学教授琳赛·麦戈伊(LinseyMcGoey)表示,梅琳达·盖茨的离去再次引发了一个问题:基金会的权力是否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分配? “除了一个紧密的负责人核心之外,还应该有更多的人来负责吗?” 他补充说,该基金会控制着大量资金,影响着那些缺乏“民主途径”来质疑资金使用方式的人。 洛克菲勒慈善顾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拉塔尼亚·马普 (Latanya Mapp) 表示: “这一消息令我们许多人感到意外,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时冲动。” 马普说,梅琳达·盖茨已经在盖茨基金会的项目中帮助巩固了性别平等的视角,以确保在她离开后基金会的项目仍能继续下去。
lg
...
格隆汇
2024-05-14
上一页
1
•••
7
8
9
10
11
•••
4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欧美风投走访中国后得出“不可投资的”西方资产清单
lg
...
美联储新任理事“语出惊人”!金价暴涨62美元创历史新高 如何交易黄金?
lg
...
美国政坛“黑天鹅”正在逼近!特朗普发出重大警告
lg
...
黄金刚刚突然大爆发!金价大涨近35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如何交易黄金?
lg
...
多头又发力:黄金再创历史新高直逼3730!ETF持仓释放重大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