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资金动向 | 北水爆买港股超167亿港元,加仓阿里巴巴、地平线机器人
go
lg
...
研究评估了经三代EGFR-TKI治疗后
疾病
进展的患者接受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达13.7个月,OS(总生存期)数据明显改善,北美人群的生存获益数据突出。依沃西单抗是全球首个PD-1/VEGF双抗药物。 优必选:优必选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该合同以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为主,优必选表示将在今年内启动该合同交付。花旗称,优必选表示人形机器人订单已达4亿元,若所有订单均在今年交付,花旗对优必选的2025年营收预测有望上调约8%。重申对优必选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仍维持121港元。
lg
...
格隆汇
09-08 19:10
以爱尔眼科(300015.SZ)为例,看眼科赛道如何“反内卷”
go
lg
...
系统能够高度匹配黄斑裂孔、病理性近视等
疾病
的诊断;角膜塑形镜智能验配算法通过整合验光与角膜地形图数据,为医生提供精准参数参考,显著提升验配效率;而智能随访外呼系统实现了复查提醒、异常筛查等自动化管理,覆盖患者全周期服务。 图片三:9月6日,“眼科人工智能专题会”在浙江杭州盛大举行 图片来源:公司公众号,格隆汇整理 组织层面也在全面升级。2025年1月,公司成立组织变革小组,打破区域界限,建立跨省管理单元,如湘赣区、秦晋区等,推动“以强带弱、以快带慢”,实现“同城一体化”运营,提升资源利用和整体效率。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海外业务增速已超过国内,成长空间广阔;在国内,则持续夯实“1+8+N”战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小结 回到最初的问题,眼科医疗赛道如何真正实现“反内卷”?爱尔眼科的这份中报,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借鉴样本。 在当前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提升”的行业转型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与政策适应能力,正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壁垒。以屈光业务为例,爱尔眼科通过高端术式与先进设备持续引领升级,真正做到了以技术驱动摆脱低效竞争。 随着公司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其背后的成长逻辑与价值底气,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关注和认可。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券商发布报告看好公司未来发展。这条路值得期待,也正在发生。 图表四:近期券商评级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
lg
...
格隆汇
09-08 15:41
礼来又一减重新药首次启动临床,恒生医疗ETF(513060)回调蓄势,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近1周累计上涨近7%
go
lg
...
近期提交上市申请,这意味着国产自身免疫
疾病
治疗领域即将迎来一款新的重磅生物药,有望增强君实生物在该赛道的竞争力并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3)礼来继续加码减重赛道,其一款机制未公开的新型减肥药LY4064912已首次登记启动I期临床试验。这表明礼来正在积极构建其减肥治疗产品的多层次管线,以巩固其在全球代谢
疾病
领域的领导地位。 【机构解读】 今日医药板块预计将受到创新药进展及海外突破预期的双重提振。康方生物合作伙伴SMMT公布的HARMONi研究长期随访数据强化了市场信心,尤其北美亚组OS数据亮眼(HR=0.70),为AK112(依沃西)的FDA审批前景注入积极预期,创新药出海主线值得重点关注。君实生物抗IL-17A单抗JS005银屑病III期研究达到全部终点并拟申报上市,标志着国产自身免疫管线取得重大突破,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商业化产品矩阵。此外,礼来低调启动新一代减重药临床试验,持续巩固代谢领域布局,或再度催化减重概念热度。整体来看,创新药及产业链(尤其是具备出海逻辑的品种)仍是板块核心驱动,情绪面向好。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及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月规模增长3.04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京东健康、三生制药、翰森制药、阿里健康,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87%。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翰森制药、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生物-B,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87%。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8 13:31
每周股票复盘:健民集团(600976)上半年净利下降但扣非后增60%
go
lg
...
成人和儿童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
疾病
引起的水肿及高血压治疗,口服溶液剂型更适宜儿童使用,提升用药依从性与安全性。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805.23万元。目前国内有3家企业持有该品种批准文号(不含公司)。呋塞米整体销售额2022年为6.9亿元,2023年7.35亿元,2024年6.03亿元。本品获批上市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未来市场表现存在不确定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9-07 03:10
17岁加沙少年接受加拿大媒体采访描述饥荒下的痛苦,一周后他被饿死了
go
lg
...
法具有严重误导性。 “人们不是因为原有
疾病
去世。”他说。“社区里确实有一些本身带有健康问题的人,他们往往会最先受到饥荒的打击并因之丧生。” 他道,展示商店里有食物,并不能说明分配的巨大不均。 “我认为加沙确实在经历饥荒。在加沙地带的一些地方,特别是加沙城,情况比其他地方严重得多。”切基说。“任何社会中都存在差距。有人还有一些现金,还有东西可以出售,他们就能吃上饭,而其他人则陷入完全绝境。” 以色列至今没有回应哈马斯已经接受的一项停火提议,提议包括释放至少部分仍被扣押的50名人质,其中估计约有20人还活着。 相反,内塔尼亚胡政府发出的信号是进一步扩大战争。国防军已警告,加沙城大约一百万居民应在进攻前撤离。 粮食安全专家德瓦尔表示,这样的入侵无疑会让大多数人陷入最严重的饥荒等级。 “要记住,这场危机和死亡的根源不仅是食物的缺乏,还有难以忍受的生活条件。”他说,“这将是灾难性的。”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9-06 00:02
药明康德参股、7轮融资估值达20亿元,丹诺医药拟赴港IPO!
go
lg
...
新药产品,以解决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
疾病
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凭借自主开发的多靶点偶联分子技术,公司致力于克服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并改善患者预后。 三项核心产品 招股书显示,丹诺医药已建立一条由七项创新资产组成的差异化管线,包括三项核心产品,即利福特尼唑(TNP-2198)、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TNP-2092口服制剂。 其中,利福特尼唑(TNP-2198),是全球首个且唯一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分子实体(NME)候选药物,公司已完成利福特尼唑三联疗法(RTT)对比BQT的中国III期头对头临床试验,并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 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石一款潜在首创三靶点治疗植入体相关细菌感染的候选药物,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FDA的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用于治疗人工关节感染(PJI)和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 TNP-2092口服制剂,则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肠道菌群代谢相关
疾病
的多靶点候选药物。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利福特尼唑是全球唯一一款正在研发的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创新型抗菌药物。 两年多亏损近2亿元,研发占比超50% 目前丹诺医药还是一家临近商业化阶段的企业,公司的创新药品,暂未带来收入。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丹诺医药净亏损分别为1.92亿元、1.46亿元及0.38亿元。 报告期内,研发分别约为人民币-1.08亿元、-0.7亿元及-0.13亿元。归属于公司核心产品的研发开支金额分别为0.98亿元、0.57亿元及0.086亿元,分别占公司研发开支总额的90.7%、82%及65.3%;占经营开支总额的76.9%、69%及48.3%。 研发占亏损比分别约为56.50%、47.86%、37.03%及34.74%。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15亿,账上现金1.46亿。 目前,丹诺医药共有51名雇员,其中研究与开发员工人数为38人,占比为74.5%;一般及行政员工人数为13人,占比为25.5%。 在研发团队38人中,其中约 50% 拥有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融资投后估值达20亿元 据了解,丹诺医药成立以来成立十多年来历经7轮融资,A轮投资可以追溯到2013年。 其中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完成D轮1.48亿元融资,投后估值为16.48亿元。 2022年12月到2013年1月完成D+轮融资6360万元,投后估值为17.12亿元。 最近的2024年9月到2025年7月完成3亿元E轮融资,投后估值为20.13亿元。 招股书显示,B轮投资时,丹诺医药的每股成本4.22元,而在D轮和E轮时,每股成本达到46.32元。 IPO前,丹诺医药股权架构中,2M家族基金Cumbre持股18.82%,AMR持股7.19%,药明康德Wuxi Fund持股6.55%,北极光创投持股5.64%,原点创投持股5.07%,高特佳持股4.15%,中山国资持股4.97%,宁波国资持股4.46%等。 药明康德通过旗下基金参与其B轮融资,目前持股6.55%,为第四大股东。 未来行业规模超100亿美元,计划8月底上市申请 在行业发展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以6.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69亿美元。 随着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相关健康风险认知提升,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扩大至100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6%;2029–203年将以9.6% 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2035年达到161亿美元。 而在国内市场上,2019年中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市场规模为人民币56亿元。预计由2024年的人民币55亿元增至2029年的人民币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并继续增长至2035年的人民币126亿元,2029–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9%。 2024年11月,丹诺医药已与远大生命科学签订独家商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远大生命科学将独家负责利福特尼唑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市场推广和商业化销售。 而丹诺医药将继续负责利福特尼唑针对幽门螺杆菌的后续全部临床、非临床和药学研究、上市注册申请。 招股书显示,丹诺医药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利福特尼唑新药上市申请(NDA)。 丹诺医药表示,凭借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授予的IND许可、快速通道及合格抗感染产品(QIDP)认定,利福特尼唑可能受益于FDA的加速审评流程,有望加快在美国及其他海外市场的上市步伐。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5 15:21
港股IPO月度透视:8月IPO募资超53亿港元
go
lg
...
是一家研究及开发治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
疾病
的医药公司,公司港股发行价为18.68港元/股,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200%,是8月新股中首发当日涨幅最大的股票。随后,公司股价持续下探,近期回落至42港元/股左右。 此外,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上市,发行价格为17.42港元/股,首发当日股价下跌5.4%。公司最新市值约249亿港元。 IPO排队企业共234家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8月31日收盘(下同),港交所的IPO排队企业总共234家。其中,主板IPO排队企业数量达224家,创业板(GEM,下同)排队企业10家。 按审核进度汇总,已刊登申请版本的企业有229家,有5家企业已通过聆讯,其中大行科工预计在9月上市。 图2:港交所IPO排队企业(部分) 其中,立讯精密于2025年8月18日申请港股主板IPO,该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医疗等领域相关零组件、模组及系统集成业务,公司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当前A股市值约32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大行科工于2025年8月更新聆讯后资料集,该公司主营折叠自行车生产、销售。公司H股预计于9月9日上市,发售价格预计为49.5港元/股。 此外,圣邦股份、晶合集成、可孚医疗等A股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递交聆讯资料,阳光电源、华勤技术等A股上市公司在8月公告披露港股IPO申请计划,“A+H”布局热度仍在继续。 【看新股】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新股和次新股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文章序列号:1962365499568427008/PLH)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lg
...
面包财经
09-05 10:51
【欧股收评】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提振市场,欧股收高
go
lg
...
数成分股跌幅榜末位。其研发的实验性炎症
疾病
新药amlitelimab在后期试验中未达市场预期。 此外,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因8月销量同比下滑9%,股价下跌3.3%;私募巨头CVC资本(CVC Capital)在公布上半年业绩后下跌6.3%。大众汽车经销商迪特伦集团(D'Ieteren)大跌9.8%,为周四斯托克600指数最大跌幅股,此前其上半年利润下滑22.7%。
lg
...
埃尔瓦
09-05 02:49
C3.ai任命新CEO Stephen Ehikian 盘后股价大跌超11% 财务业绩承压与战略调整并行
go
lg
...
omas Siebel因确诊自身免疫性
疾病
导致严重视力损伤,公司于7月启动新CEO物色进程。8月初步财务表现不佳以及全球销售组织重组引发混乱,Siebel在声明中直言销售业绩“完全不可接受”,并将问题部分归因于健康状况及组织调整的破坏性影响。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关注 受财报与前景指引冲击,C3.ai盘后股价大跌超11%,报14.8美元。市场关注点集中在:新任CEO能否修复销售执行力、缩小亏损并有效利用合作伙伴网络带来可持续增长。投资者仍认可其AI平台和专利优势,但短期信心受业绩动荡严重影响。 编辑总结 C3.ai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凸显了公司在增长放缓与战略重组间的艰难平衡。尽管收入承压、现金流恶化,但其在制造业客户渗透与合作伙伴生态中展现了积极进展。新任CEO Ehikian的履职为市场注入新的管理预期,而前任CEO健康问题亦凸显管理层稳定的重要性。未来能否恢复增长,将取决于领导力执行、成本控制以及AI市场机遇的把握。 常见问题解答 问1:C3.ai本季度财务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答:主要在于营收同比和环比下滑明显,自由现金流由正转负,非GAAP营业亏损大幅扩大,显示公司增长乏力且成本压力沉重。 问2:制造业为何成为C3.ai最大的客户来源?答:制造业正在加速应用AI技术来优化生产、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率,C3.ai的企业级平台满足了这一需求,使制造业客户快速增长至预订量的近半。 问3:新任CEO Stephen Ehikian的优势在哪里?答:他在企业软件、创业及并购方面经验丰富,曾两次成功创办并出售公司给Salesforce。这种背景有助于C3.ai在战略调整和市场拓展中找到新机会。 问4:撤回全年业绩指引意味着什么?答:这显示公司对未来业绩走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重组与领导层更迭期间。虽然可能是短期谨慎策略,但也加剧了市场对增长前景的担忧。 问5:投资者应如何看待C3.ai的未来?答:短期内需警惕业绩波动和股价承压,但长期价值仍依赖其在企业AI市场的先发优势与合作伙伴网络。若新CEO能推动有效执行与财务改善,公司仍有机会在行业内保持竞争力。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05 00:11
近1周日均成交超113亿元,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规模突破215亿元再创新高!
go
lg
...
议关注拥有差异化技术平台企业,如在免疫
疾病
领域双抗技术领先突破的企业;BD交易预期强的企业,如拥有PD-1基础平台向多靶点迭代管线的企业;以及全球新兴
疾病
赛道,如阿尔茨海默病、GLP-1类药物赛道。 行业消息方面,多家创新药企2025年中报业绩亮眼。上海证券指出,百济神州2025H1实现营收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3%;实现净利润4.50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8.77亿元。CXO领域,药明康德2025H1营收同比增长20.6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2%。政策推动创新药临床审评审批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赋能板块向好发展。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9月4日 10:16,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下跌2.70%,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下修调整。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3日,港股创新药ETF近1周累计上涨7.80%。成分股方面,欧康维视生物-B领涨3.15%,四环医药上涨1.85%,绿叶制药上涨1.0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79%,覆盖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龙头。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权重占比达92.5%,这也是当下ETF跟踪的指数中,较为“纯血”的创新药行业指数之一。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ETF盘中换手16.53%,成交35.29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3日,港股创新药ETF近1周日均成交113.61亿元。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215.60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资金流入方面,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资金净流入3285.59万元。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联接A:019670,联接C:019671):紧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投资港股创新药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支持T+0交易,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内进行多次买卖,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4 11:11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63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简直没有天花板:市场等美联储官宣降息!特朗普预告与习近平通话,黄金直逼3700
lg
...
中国突传重磅信号!彭博独家: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参与度为五年来最高
lg
...
黄金再创历史新高:多头爆发直奔3700!小心美联储鹰派毁灭一切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习近平周五将通话!小心美联储“点阵图”意外,黄金美股创新高
lg
...
三个月暴涨超4500%,这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是何方神圣?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