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定了!特朗普下令制裁、原油暴涨超4%,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
go
lg
...
周五公布)。根据彭博社的一项估计调查,
经济学家
预计9月份核心CPI(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部分)将较上月上涨0.3%。这将使其按年增长3.1%,与上月持平,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3个基点;美元指数保持稳定,小幅上涨 0.1%。自8月触及三年半低点以来,美元持续反弹,投资者愈发相信美联储会采取行动以保护经济。 中美互动与市场不安 中国官员在北京结束了四中全会,预计稍晚将发布会议公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 预计将在本周末与中国官员会晤,为下周即将举行的特朗普—习近平会谈做准备。 美国与中国官员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新一轮贸易谈判。贝森特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 何副总理 将在上周电话会谈后首次面对面会晤。 此次会议的目标,当然是进一步缓和重启的贸易战。市场几乎一致认为,双方将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而特朗普所威胁的 155% 高关税 不会真正实施。毕竟,从经济理性角度来看,那将是对双方都“自杀式”的举动。预计贝森特将在下周一、即特朗普与习近平将在APEC峰会会晤前,公布最新进展。 东洋证券策略师Ryuta Otsuka 指出:“市场对美中关系的担忧仍在,虽然这可能又是一个‘TACO式’(短暂波动后恢复)局面,但即便大家都明白这种节奏,在局势真正明朗前,投资者仍会被迫作出反应。” 黄金价格在连续两天下跌后趋于稳定,现货黄金 当日上涨 0.4%,至4,110美元,因特朗普政府最新的贸易威胁再度加剧了美中关系紧张。 金价此前一度跌至 4,000美元附近,因投资者在本周即将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前获利了结。不过,从周度来看,黄金正迈向自5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lg
...
欧罗巴
10-23 18:43
福华化学循环经济实践入选国合会优秀案例 成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样本
go
lg
...
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路径。福华化学“元素
经济学
”循环经济实践成功入选国合会2025案例集。 福华循环经济案例报告 2025年,国合会启动“以循环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专题政策研究项目,从纺织、化工两个行业开展深入研究,并将福华作为典型研究案例之一。5月22日,中外双方专家团队20余人深入福华化学生产现场,深度调研福华元素
经济学
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专家组详细了解了福华化学在物质元素、排放物及水等三个方面的循环利用理念、技术和成效,对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理念和开展的系列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国合会中外专家考察福华 福华化学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元素
经济学
”,以物质元素为基础,通过循环设计、技术革新等措施对元素高效高值利用,围绕磷、氯、钠等核心元素,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3R),构建了垂直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与资源利用效率。其中通过“热法工艺”,磷元素利用率提升至99.8%;使用双极膜电驱分离技术,氯元素利用率达92.41%;钠元素利用率达96%,并使原有低价值产物转化为高价值产品,含钠副产品年销售收入增长超3800倍;福华自主研发的除草剂母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破解行业难题,每年可创造超4亿元经济效益;利用淡盐水循环利用技术,大幅降低能源与水资源消耗,新鲜水消耗量降低约80%;“盐泥烟气脱硫无废模式”,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5万吨,形成“生态+经济”双维度价值,被工信部选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 福华化学“花园式工厂” 福华“生态监测池” 循环经济不仅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行业实现系统性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选择。此次福华化学“元素
经济学
”入选国合会循环经济优秀案例,标志着福华化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国际领先水平,也为中国传统化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样板示范。福华化学将继续深化“绿色低碳、数字赋能”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夯实企业绿色发展底色,以循环经济促进福华高质量发展。
lg
...
金融界
10-23 12:54
各国民粹主义者愿意接受的移民:外籍劳工计划正迅速兴起
go
lg
...
本文刊发在
经济学人
。 引入移民如今有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新榜样。这位鼓舞人心的人物既非自由派,也非全球化的忠实信徒,而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她在2022年以极右翼纲领上台,如今却计划在明年发放16.5万份低技能工作签证,而五年前这一数字仅为3万。 意大利还与印度签署了劳动力流动协议,一家招聘公司称其为“全球最具进步性”的协议之一。 梅洛尼并非唯一开始“拥抱”移民的极右翼领导人,至少是某种类型的移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表示,匈牙利的经济根本不需要任何移民,但他如今悄然推行外籍劳工项目。2024年,大约有7.8万非欧盟移民在匈牙利工作,比2019年增加92%。尽管特朗普政府正在打击非法移民并收紧高技能移民的路径,却承诺将加快为农场主招募短期工人的签证审批。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2023年约有250万名实习生、季节工和其他临时工人流入,相较2014年的150万人大幅增长。法国、日本和西班牙的增幅尤其明显。曾被视为海湾富国或新加坡所特有的移民模式,正在全球推广。 这种模式的兴起,反映出人口结构与政治之间的矛盾。富裕国家急需年轻劳动力,但包括技术官僚在内的许多人担心,大规模引进教育水平较低、生产力较弱的移民作为永久居民,尤其在欧洲福利国家,最终可能代价更高。 此外,在疫情后大量移民涌入的背景下,反移民民粹主义正在全球富裕国家抬头。美国和意大利由极右翼掌权,英国和法国的民调也显示右翼领先。中间派政府为了自保,也在收紧入籍路径。本月,德国政府取消了一项允许3年内快速入籍的通道;英国政府则计划将入籍所需居住年限从5年延长至10年。 相比之下,临时移民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替代选项。 几乎在所有富裕国家,本国出生的劳动力都在萎缩,托育、建筑和农业等行业正面临严重用工荒。未来情况可能更加严峻。例如预测显示,由于出生率崩塌,韩国的GDP将在2040年代末开始萎缩。但乔治·梅森大学的迈克尔·克莱门斯指出,如果韩国将临时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目前的3%提高到澳大利亚的15%,就能抵消大部分经济下滑带来的冲击。 对移民个人来说,收益也十分可观。伦敦政治
经济学院
的兰特·普里切特估算,如果来自全球11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工能在美国获得低技能岗位,平均工资可提高424%。 尽管如此,外籍劳工签证仍让一些“善意”的西方人感到不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担忧。 首先是融合问题。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项目之一是西德的“客工”计划(Gastarbeiter),1955年至1973年间引入了约1400万名工人,包括大量土耳其人。许多人在没有入籍路径的情况下在德国生活了数十年,往往语言不通、难以融入社会。直至1982年,总理科尔仍公开设想将他们“遣返回原籍”。 第二个担忧是关于虐待和剥削,特别是海湾地区恶劣劳工环境的报道引发了警觉。 许多签证都绑定雇主,使工人很难离职。2022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发现,雇佣外籍劳工的公司中有74%违反劳动法,包括不达标的安全措施和无薪加班等。在欧洲,一些国家的灰色操作也加剧了风险。比如荷兰每年发放的非欧盟签证数量有限,雇主便通过曲线操作,在波兰或斯洛文尼亚设立空壳公司,然后借助欧盟自由流动规则将工人“借调”到荷兰。 这些工人名义上受雇于签证发放国,但实际上根本不清楚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最终只能依赖中介安排。 尽管存在风险,发展中国家仍积极参与这类项目,既可缓解国内失业,也能带来可观的侨汇。由此带来一系列双边协议。例如,乌兹别克斯坦在整个欧洲签署了多项劳务合作协议,效果显著。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侨汇达8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5亿美元。对于一个GDP仅为1320亿美元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庞大数字。 同样,印度也与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签署协议,放宽临时移民限制。其中不少协议附带印方承诺将协助遣返超期滞留者,以此取悦对移民持怀疑态度的西方政治人物。 越南政府对此更加热衷,甚至为“劳务输出”设定年度目标。今年计划向海外派出13万名工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受益不仅仅是汇款。世界银行的洛朗·博萨维和合作者发现,回国的移民创业意愿明显更高,资金来源正是海外积蓄。 基于对5000名孟加拉移民的就业和收入数据,他们估算,如果将出国劳工的迁移成本降低50%,企业创办率将上升8%。 临时移民需求的增长也催生出连接跨国劳动力与企业的商业机会。总部位于内罗毕的Silver RayHR公司负责人玛格丽特·穆关贾,自己曾是移民护士,曾在南非工作并获邀赴英工作,但她选择创立自己的招聘公司。最初主要为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基地招募后勤人员,如今则向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富裕国家输送肯尼亚劳工,涵盖电工、IT专业人员、护士和水管工等职业。 应聘者大多已接受本职培训,在出国前还会在肯尼亚学习目的国的语言。 那么,临时移民项目应如何运作? 尽管有许多优势,现有计划也存在局限。瑞典研究机构IFAU的安德烈·戈尔什科夫研究丹麦后发现,短期移民的生产力提升速度慢于长期移民,降低了移民、雇主和所在国三方的整体收益。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乔瓦尼·佩里表示,雇主通常预期工人流动性高,因此不愿意投资培训。而长期移民的生产力提升,往往依赖于他们能够自由跳槽。 因此,研究移民问题的
经济学家
主张,应允许移民签证“可转移”,即工人可换工作。这种灵活性能增强劳动力市场活力,并有助于减少剥削。企业可能会反对,因为他们往往需要承担高昂前期费用,并希望能收回成本。 例如,一名英国农场主为引进一名工人,可能要支付2万英镑(约合2.7万美元)的费用。 尽管如此,改革正在推进。去年,澳大利亚将移民离职后寻找新雇主的期限从60天延长至180天。加拿大和日本也在放宽移民工人在行业内部跳槽的限制。甚至连德克萨斯州的共和党人也在推动出台适用于该州农业工人的可转移签证。 在许多国家,新的政治现实使传统移民模式难以为继,同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却日益迫切。各国政府,不论意识形态如何,都不得不寻找既能满足经济需要又能为选民所接受的移民路径,并改进现有的短期工作通道。 随着时间推移,移民将越来越不像一座“通往永久定居和公民身份的阶梯”,而更像一扇“旋转门”。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23 12:00
特朗普暗示与中国紧张关系恐升级!美股遭遇减速带,很快重启升势?
go
lg
...
teractive Brokers高级
经济学家
José Torres表示,他预计美国股市将在未来几周再创历史新高,因为历史数据显示,股票通常在11月和12月上涨。他补充称,推动这轮牛市的基本面叙事仍然完好无损。 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可能推动股价上升的消息。Torres指出,未来几周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将包括: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七大巨头”科技巨头的财报、美中贸易谈判进展,以及将于周五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投资者还在关注已经持续三周多的政府关门是否会很快结束。
lg
...
风起
10-23 11:34
经济学人
:特朗普在效仿中国时只学到了专制,却没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go
lg
...
本文刊发在
经济学人
,作者王丹(Dan Wang)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突破:中国创造未来的探索》一书的作者。为海外华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分析,更多内容和全文可在蓝天、电报、x查找causmoney,或直接谷歌搜索 Donald J. Trump,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特朗普几乎从不放过赞美习近平的机会。 多年来,特朗普不断吹捧中国领导人,称他“聪明”“完美”“强悍”,还说“好莱坞没人像他一样”。 进入第二个任期后,特朗普更进一步,直接照搬习近平治下中国的一些做法。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时,特意选择了“解放日”这个名称。 对我这个在中国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听起来更像是北京的说法,而不是一个资本主义超级大国的用语。 美国人习惯谈论自由与权利,而共产党则称其击败国民党的胜利为“解放战争”,由人民解放军实现。 在经济领域,特朗普也把英特尔这样的企业巨头变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国有企业。他要求获得美国钢铁公司的“金股”,这个名称在西方有一定历史,但如今更为人熟知的背景是,中国某些企业向国家提供“金股”来确保控制权。 今年8月,在一份就业数据不佳后,特朗普解雇了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这动摇了美国长期以来对经济数据真实可靠的承诺,而这是外界长期以来对中国统计数据的一大批评点。 还有各种形式主义。 9月30日,特朗普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召集大量将军和海军上将进驻礼堂,这场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在人民大会堂整齐列队的军官们参加重大党内会议的画面。(当然,北京在6月举行的阅兵式远比特朗普那场毫无气势的活动来得壮观。) 特朗普希望他的所有政策都受到歌颂,哪怕政策被推翻也是如此。两位领导人身边都有一群誓死捍卫他们的铁杆拥趸。 两人都毫不犹豫公开训斥企业高管,不过哪怕是习近平,恐怕也不会公开召集科技公司高层来围坐自己身边,为他现场献媚。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模仿中国的过程中,还带来了针对“弱者”群体的残酷。这两位领导人都针对那些难以对抗国家力量的群体。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承受国家怒火的总是那些本就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每一次危机,也总是被归咎于外国势力或“叛徒”。 然而,特朗普模仿的是习近平的方法,却无法达成中国领导人更宏大的目标。 美国现在得到的是专制主义,却没有任何好处。 事实上,特朗普原本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备政治韧性,部分原因在于能够为民众提供他们需要的实际物资。 过去40年间,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惊人的提升,尽管生产方式往往粗暴。上海居民如今可以走进大量新建公园,光去年一年就新增超过140个,还能借助不断扩展的地铁网络轻松穿梭全城。就连中国西南部像贵州这样贫困的农村地区,也拥有光鲜亮丽的高铁系统——而美国最富裕的几个州连这都做不到。 40年来,中国建起了庞大的港口、铁路、电站和公路网络。城市日益宜居。上海人抱怨飞抵纽约肯尼迪机场仿佛穿越到了破败的过去,是有道理的。 与此同时,中国在清洁技术的部署方面也遥遥领先,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大约是美国的5倍。特朗普却从未热衷于可再生能源,反而嘲讽风力涡轮机,取消太阳能项目,大力称赞煤炭“清洁”“美丽”。 习近平贯彻的是共产党长期以来提出的“科技自主”目标。中国的制造业基础不断壮大。在中国,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工业企业正在开拓新的出口市场;而美国制造业则在不断衰退。英特尔、波音和底特律的汽车企业都因战略失误而遭遇重挫。 这还发生在特朗普的关税生效之前。自“解放日”以来,美国制造业又流失了4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展现出高超手腕。中国领导人热情欢迎苹果和特斯拉等公司在华生产,并培训工人制造全球最尖端的电子零部件。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却派出移民执法人员突袭乔治亚州一家电动车电池工厂,抓捕数百名韩国工人。 外国工程师看到这些被戴上镣铐遣返的图像,在接受赴美工作机会时,一定会三思而行。 当然,中国的治理模式伴随着沉重的社会代价,那就是全面的专制控制。美国人对此会觉得不可接受,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中国确实打造出有序的城市、顺畅的物流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些都是美国人值得羡慕的成果。特朗普的政策很可能会推高通胀,却无法为美国人带来他们真正需要的改善,比如更多住房和更好的公共交通。 这种失败,还被他针对民主党州的报复性削减资金进一步放大。 特朗普这场对专制的模仿,最终带来的只有奢华的宴会厅、拘留中心,以及对美国制度根基的深刻冲击。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23 10:00
分析:特朗普为了帮助盟友都这么尽力了,为什么投资者仍然不相信阿根廷
go
lg
...
本文刊发在
经济学人
。 The White Hous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来自美国的救助,理论上应该可以阻止一场金融危机。 1995年,比尔·克林顿向墨西哥提供了200亿美元贷款,帮助应对货币崩盘。两天后,投资者嗅到机会,重新开始购买墨西哥国债。 9月22日,贝森特也许希望出现类似的反应。阿根廷比索在10月26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期选举前一路下滑。 于是,美国财政部长宣布将无条件支持比索汇率。贝森特说:“一切选项都摆在桌面上。” 但这次的效果远不如克林顿时期。比索兑美元短暂反弹后再次下跌,如今甚至比贝森特出手前更弱。阿根廷10年期美元债券的收益率也在逐步上升。 投资者为何仍不放心? 阿根廷总统米莱是特朗普的盟友,他终结了导致国家濒临崩溃的许多惯例,比如大规模财政赤字和无节制印钞。理论上,比索现在也拥有了美国这个坚实的后盾。 这些本应足以安抚市场。但贝森特的操作若想奏效,就必须准备承担阿根廷政治和金融混乱中最坏结果的责任。 尽管贝森特声称愿意“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但这次救助透露出的却是另一种态度。 到目前为止,贝森特已购入价值7.5亿美元的比索,并确认与阿根廷央行建立了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额度。这些美元将帮助米莱维持他在4月设立的汇率波动区间,但作用有限。 美阿两国正在共同烧掉数十亿美元来支撑比索。仅10月6日,阿根廷就抛售了4.8亿美元。更糟糕的是,阿根廷未来数月将迎来一波美元债务到期潮。2026年到期债务至少需要180亿美元来偿还。如果政府找不到足够的美元,就可能陷入灾难。 弹尽粮绝的米莱只能眼睁睁看着资本外逃,比索崩盘,偿债能力进一步恶化。政府将无法向任何人融资,比索甚至可能一文不值。 阿根廷自身的外汇储备已捉襟见肘。9月26日,政府可用储备仅为22亿美元。到了10月7日,交易员估算可动用的外储可能已降至7亿美元。 即便是这些储备,也多是借来的,因为阿根廷长期以来出口乏力,外资也不愿进入,而且几乎已耗尽最慷慨的债权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贷额度。 IMF计划在2026年仅再向阿根廷提供15亿美元贷款(尽管已同意提前拨付部分资金)。为了避免比索遭遇挤兑,阿根廷还需要从其他地方筹集更多美元。 具体需要多少,要看米莱打算撑多久。 他曾承诺将放开比索汇率,让其自由浮动。这同样需要储备支持。阿根廷仍对银行和企业实施资本管制,一旦完全放开,可能引发美元抢购潮,让许多人陷入困境。 但更危险的情况是,比索永远不被放开。取消汇率护栏注定不受欢迎:比索汇率将暴跌,进口成本,包括食品和燃料价格飙升,进而推高通胀。 米莱目前还在回避这一痛苦选择。尤其是在他如果输掉即将到来的选举之后,更不太可能冒险。他本人将在2027年面临选民的评判。 如果他迟迟不行动,美国是否会再提供数百亿美元? 贝森特服务的,是一个临时起意、随机决策的总统。他自己也称这次援助只是“为选举赢得时间的过渡”。10月14日,特朗普公开表示,援助的前提是米莱赢得选举。他对外国开支一直持怀疑态度,即使对象是盟友。 还有资金审批的问题,超过一定额度需要征得政府其他机构的同意,而他们很可能不会配合特朗普。贝森特计划动用的紧急稳定基金,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提供六个月期限的贷款。 1995年,在克林顿决定援助墨西哥前,他的顾问曾警告说:“如果你送出去的这笔钱,到1996年还没回来,那你自己也别想回来了。” 三十年后,特朗普也逃不掉这样的政治风险,而投资者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23 10:00
亚马逊2033年目标75%运营自动化,美国雇佣或减少60万岗位
go
lg
...
减少,但技术化岗位薪资可能提高。诺贝尔
经济学
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指出:“一旦亚马逊找到盈利的自动化模式,这种策略可能扩散至其他企业,使其从净就业创造者转变为净就业破坏者。” 以下表格展示自动化对不同时间节点员工数量的预估变化: 年份 预计新增员工 自动化节省岗位数 2027 16万 16万 2033 未知(业务翻倍) 60万 仓储与机器人技术创新 亚马逊早在2012年收购机器人公司Kiva,彻底改变仓储运营模式。最新设施如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仓库,部署上千台机器人,使员工数量比非自动化时减少约四分之一。未来复制该模式的仓库预计可进一步减半员工数量,但增加对技术操作岗位的需求。 亚马逊高管强调,自动化设施将更多依赖临时工而非全职员工,同时提升对工程和机器人技术的操作技能要求。部分岗位转向照料机器人、系统监控及流程优化,将成为未来职业方向。 自动化对其他企业的影响 亚马逊的自动化策略不仅影响自身雇佣,还将对沃尔玛(WMT.US)、联邦快递(FDX.US)等企业形成示范效应。阿西莫格鲁教授指出,企业一旦见到盈利模式,将在物流和仓储领域广泛采用自动化方案,改变美国蓝领就业格局。 未来趋势与策略建议 综合来看,亚马逊自动化计划将在未来十年显著降低部分岗位需求,同时催生技术化职位和临时岗位。企业可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技能,以适应机器人协作环境。同时,政策制定者需关注自动化对社区就业和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 编辑总结 亚马逊2033年的运营自动化目标显示,公司正从传统雇佣驱动模式转向技术驱动模式,预计将减少60万岗位。这一战略将改变美国仓储和物流行业的就业结构,同时对其他大型企业形成示范效应。未来,员工技能升级和临时岗位的增长将是应对自动化趋势的关键。 常见问题解答 问1:亚马逊为何大力推进运营自动化? 答:自动化可在业务翻倍增长的同时节约人力成本,每件商品节约约30美分,避免新增数十万员工,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问2:自动化将对亚马逊员工数量产生何影响? 答:预计到2027年节省约16万岗位,到2033年可避免约60万新增岗位,但同时技术化岗位和临时工需求将增加。 问3:自动化是否意味着员工完全被替代? 答:不会。自动化主要取代重复性劳动,但增加机器人管理、系统监控和技术岗位。员工仍需掌握工程和操作技能。 问4:亚马逊自动化计划对其他企业有何启示? 答:一旦发现盈利模式,沃尔玛、联邦快递等物流大户可能效仿,进一步改变蓝领就业格局和岗位需求。 问5:政策制定者和社区如何应对自动化趋势? 答:可通过职业培训和教育提升劳动者技能,扶持技术岗位,同时关注临时工比例和社区就业,以缓解自动化带来的就业压力。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23 00:13
黄金是否短期见顶?跌幅调整仍在继续!走势分析
go
lg
...
0日以来最大的单日百分比跌幅。而据一位
经济学家
分析,这一切都源于上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议。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罗宾·布鲁克斯(Robin Brooks)在Substack专栏中试图解释推动金价波动的资金流向。他得出结论:上周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世界银行与IMF年度会议,很可能让多数参会代表上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长周期的预期,而这一变化恰好移除了近期黄金投资逻辑的核心支撑之一。 黄金方面:昨日从4380直接砸到今日低点4004,创下历史单日最大跌幅记录;而这一波下滑就是开始选择去修正3311一路单边拉升至3481的涨幅;那么从低点3311到高点3481,分割一画,可以知道目前还没打到382分割位置3972,说明整体依旧维持强势拉升趋势,而快速打压修正反而是有利于后期企稳更好的去继续刷历史新高;一路慢跌阴跌下跌才可怕,急跌是不可怕的,因为它短时间内马上会结束抛售; 黄金小时线级别,从上图看,重点标出了一条明显的紫色趋势线,它从3311低位价格一直衍生至今日,而4004或者刚打出的低点4015都在这条线上; 所以短期可以重点关注它的得失情况,能稳住,则底部可以逐步构建一个箱体整理雏形,然后再伺机上破来结束调整;今晚上方短期阻力,一个是中轨4102一线,一个是4140-4160前期通道反压点和今日高点,支撑4015、4004; 黄金日内策略参考:黄金4090-4100做空,止损4110,目标4020,破位继续持有!(建议仅供参考) 本人团队限时开放全天跟单交流体验群,群内每天全天不间断给出精准策略和实时分析走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笔者跟上操作!MADA6233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就应该沉下来历练,只有通过学习、交易、总结,你才会明白,其实自己真的不是不被市场接纳,只是以前不愿意改变而已。目前本团队福利限时发放,添加笔者,加入实盘指导,即可赠送价值6888元的独家现货投资学习基础资料及视频教学; 本人头狼;韭菜的守护者,外汇分析师,主修金融专业,长期从事外汇交易指导工作,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交易系统和投资理念,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经过悉心研究和不断探索,对蜡烛图分析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擅于通过蜡烛图分析把握投资者心理变化和市场脉搏。从技术和数据角度客观理性的分析盘面,稳重果断,注重节奏、 国内多家知名金融财经网站黄金评论撰稿人。(东方财富、搜狐财经、新浪财经、中金在线、金投网、汇通网、环球外汇、金融界、友财网、黄金评论网等)
lg
...
头狼论金
10-22 22:26
日本右转:回到繁荣,还是走向幻灭?
go
lg
...
”、“扩大财政支出政策”,共同组成安倍
经济学
的三支箭。 手段简单粗暴:大幅降息,大量印钞,增发国债。 2012-2015年,美元兑日元迅速从75涨回125,日本名义GDP跟着大幅下跌。 但是,大量企业却因此保住了性命。 企业活下来了,就业就有了保障。 在名义GDP下降的阶段,日本先是被德国超越,紧接着又要被印度超越……但国内的失业率率却从10年代开始不断下滑,最近甚至出现了企业抢人的新闻。 这一点非常反直觉,但确实是事实。 在整个安倍二次执政期间,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71个月的景气期,失业率持续下降,股市也开启十年长牛。 但这种行为,与四十年前利用低汇率占盟友便宜有区别吗?并没有。 为此,日本政府承受了欧美和隔壁韩国的巨大压力,韩国公开宣布不允许日本汇率降到110,还要求美国直接干涉日本的汇率。 日本失业率总体下行,来源:国信证券 2015年后,全世界围绕日元汇率问题的斗争,始终很激烈。 日元汇率长期在110上下浮动。 但从2022年开始,日元贬值速度明显大幅加快,等于是加速吸盟友的血。 虽然那时安倍晋三已经不是首相,但作为灵魂人物,他必须死。 2022年7月8日,安倍在街头遇刺,震惊世界。 这之后短短几个月,美元兑日元汇率迅速涨到151.9,然后又快速跌回127。 2023年开始,日本央行开始连续出台政策,上调10年期国债利率上限,美元兑日元一路又回到150以上。 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必然发生了许多不为普通人所知的政治博弈。 美元兑日元,来源:Choice 不过仅看日元走势,日本方面虽然迫于压力变相小幅加息了两次,但日本整体还是往继续贬值的方向在走。 他们似乎并没有妥协。 甚至,到了今天,安倍晋三又被秽土转生“回来了”。 继承还是变体? 从欧美再到日本,很多人大概都有疑问。 为什么右翼政治家魁首,很多是女性? 带入到职场中,可能更好理解。 不论是从政还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普通职场女性,为了摆脱女子软弱的刻板印象,一般都会比男人更强硬。 不过,这既是buff,也是debuff。 同样是因为刻板印象,即便她们发表更极端一点的观点,人们感受到的攻击力也会弱化不少,更容易接受一些。 至少在此之前,高市早苗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早在2006年,安倍晋三第一次执政,做出了一个令党内震惊的决定:在815纪念日停止首相和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 但高市早苗却突然跳出来公开抗命,成为内阁中唯一的参拜者。 从那个时候,外界就明白了她的政治定位。 投桃报李,第二次执政期间,安倍任命高市早苗为日本第一位女性总务大臣。 安倍晋三多次称赞她为“保守派之星”,高市早苗也被称为“安倍女孩”。 2022年,安倍遇刺,高市公开表示要继承安倍的遗志,顺势得到保守派的拥护。 作为安倍遗志的继承人,高市早苗也有自己的三支箭。 1.通过扩大政府危机管理职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 2.通过加税和优化政府资金使用扩张财政,避免增发国债; 3.明确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责任,但允许日本央行自主选择工具。 乍一看,似乎与安倍的三支箭没有多大区别。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调侃安倍被秽土转生了,灵魂归来三度执政。 但时代环境不同,两者怎么可能没有区别? 首先,通胀环境不同。 与10年前的长年通缩不同,近几年日本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通胀,国民的财富三十年来第一次缩水。 在这种背景下,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很可能转化为更高的通胀,进一步提高民生成本。 若输入性成本上升而工资跟涨迟缓,将实质压缩家庭消费,降低扩张性财政的乘数效果。 日本通胀率,来源:TRADING 其次,政治博弈更激烈,政策很难执行。 第三支箭,很明显是在挑战日银的独立性,不可能不遭到反对。 同时财务省与执政党、鹰牌与鸽派之间也存在明显分歧。 近两年,日元的主基调是跟随美元加息,如果要回归安倍时期的政策,势必会在“扩张”与“稳健”间反复博弈。 但更重要的是,债务膨胀的规模,也远不是当年可比。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践政府快速加杠杆实现泡沫经济软着陆的经济体,日本成功地将出清周期拉长到十五年以上。 但代价是,目前,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已经突破1300万亿日元大关,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率超过260%,私营和公共部门债务总额与GDP之比高达400%以上。 以京都市为例,财政调整基金已经见底。以目前的状况而言,最快到2028年可能将沦落为“财政再生团体”,也就是破产。 京都市长已经向外宣布,10年内京都市可能破产。 怎么给他们续命?似乎只有走回曾经的道路、扩大财政刺激才有可能。 本质上,所谓的“早苗
经济学
”,就是将安倍
经济学
再度发扬光大,通过印钞和打压汇率实现繁荣。 今日近日,必须要重拾安倍那一套,才能给政府续命。 但今时今日的情况,无论内外环境,又使得政策的执行难度大大增加。 这无疑是很难的。 尾声 战后的日本凭什么繁荣?按照本文的思路,最大的依仗恐怕就是凭借低汇率优势,让盟友给自己输血。 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Japan is back again这句话,我们或许能品出不一样的意思。 此时此刻的日元,虽然经历了数年贬值,兑美元一度达到161:1。 但想当年,美元兑日元长期维持在300以上,远远超过现在。 安倍重演四十年前的玩法,高市重演安倍的玩法…… 利用低汇率的优势,经济继续走强是可行的。 但能走多远,这个就不好说了。 日本股市的十年长牛,本质上就是三波大放水导致的结果。 只不过最近一次是被动的。 继续下去怎么办? 第四次水?第四次牛?再调整?再放水? 第四次或许会有,但不可能无限循环下去。
lg
...
格隆汇
10-22 22:04
这一刻终于到来:黄金崩溃暴跌直逼4000美元!逢低买盘伺机而动?
go
lg
...
储未来降息路径的线索。 路透调查显示,
经济学家
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和 12 月各降息 25 个基点,但对长期利率前景仍意见不一。 与此同时,原定于周二举行的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被推迟,再添不确定性。 黄金通常在低利率环境下表现强劲。年初至今,金价已飙升 57%,多次刷新历史纪录,有望录得 自 1979 年以来表现最强劲的一年,主要受到地缘政治与经济不稳定、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 ETF 资金持续流入的推动。 黄金技术面分析 目前,卖方未能有效突破 4,000 美元关口,说明逢低买入的力量仍在,尽管买盘动能相对温和。同时,金价也已跌破关键的小时级均线(短期趋势线)。接下来,逢低买入者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否重新站上 200 小时均线(蓝线),目前该均线位于 4,174 美元附近。 (黄金小时图 来源:investinglive) 若卖方守住该位置,金价可能再次面临获利了结与技术性修正压力;若买方成功突破这一关键点位,则可能引发新一轮买盘推动行情进一步走高。
lg
...
欧罗巴
10-22 17:42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白宫爆发激烈争论!美媒曝“一场被取消的谈判”:特朗普临时叫停英伟达对华芯片计划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直击亚市】美联储官员最新信号吓坏市场!Palantir引爆不安,美元连涨5天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美国将于下周开始暂停向中国船只收取港口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