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英特尔:止亏回血!“美式中芯” 能挖角台积电吗?
go
lg
...
35%,本季度依然是环比提升的。 2、
裁员
控费的进展:公司本季度经营费用达到 45.4 亿美元,公司延续
裁员
降费的节奏。公司本季度研发费用继续下降至 32.3 亿美元,研发费用率降低至 23.7%。 公司本季度员工总数大幅缩减至 8.84 万,符合公司既定目标,计划至年底将员工总数控制在 7.5 万左右,大约还会继续
裁员
1.34 万人。 3、业务情况:在英特尔调整业务披露口径后,当前公司最主要收入仍来自于客户端业务和数据中心及 AI,两者收入占比达到 90% 以上。 a)客户端业务:本季度收入 8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6%,增长主要来自于 PC 行业回暖的带动。结合本季度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增长 10% 来看,英特尔本季度在 PC 市场的份额仍然是在丢份额的; b)数据中心及 AI:本季度收入 41.2 亿美元,同比减少 0.6%。公司当前业务仍主要围绕于数据中心 CPU,本季度表现依然平淡。在本季度公司与英伟达在数据中心领域建立了合作,将 x86 CPU 集成 Nvlink 接口,公司也期望能获得进入 AI 主战场的机会。 c)英特尔代工业务:本季度收入 42.4 亿美元,同比下滑 2.4%。本季度代工收入仍主要来自于 intel7 和 Intel10,基本上都是对内的英特尔自有产品。 当前 18A 工艺已经开始量产,优先使用在公司自有的 Panther Lake 产品,这是个不错的信号。虽然 18A 工艺在晶体管密度等方面仍落后于台积电,但新制程的量产还是能给市场传达出追赶台积电的信心。 作为美国本土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如果英特尔的制程能力能向台积电靠拢,未来还是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订单,代工业务将成为公司的接下来最主要的突破口。 4、下季度指引:英特尔预期公司 2025 年第四季度营收为 128-138 亿美元,市场预期(134 亿美元);2025 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 34.5%,略低于市场预期(35.3%)。 海豚君整体观点:业绩面止亏回血,期待代工的再次 “绽放” 英特尔本季度财报不错,营收和毛利率都超出了指引预期。其中毛利率是最大的亮点,本季度达到了 38.2%,带动公司经营性利润提前 “止亏为盈”。 即使公司毛利率提升明显,但公司并未停下 “
裁员
降费” 的步伐。公司本季度员工数削减至 8.84 万人,继续向年末目标的 7.5 万人靠拢,公司经营端费用也有望进一步下降。 对于下季度指引:公司预期下季度营收为 128-138 亿美元,与本季度相近;下季度毛利率指引为 34.5%,主要是受到 Panther Lake 及新产线爬坡和 Altera 业务剥离的影响。 英特尔在这个季度特别 “忙碌”,在接连拿下美国政府、软银的注资后,还与英伟达建立了合作。而英特尔的 PB 曾一度掉落至 1 倍以下,多方的助力提升了市场对英特尔业务回暖的信心,也让公司脱离了 “破产式” 估值的境遇。 此前的英特尔面临着四大 “窘境”:经营面持续亏损、基本退出 AI 主战场、PC 领域的传统优势渐渐丢失和代工未见突破,逐步消磨了投资者的信心,并担心公司走向 “破产” 的结局。 而在经过本季度以来的一系列操作后,分别给上述的 “担忧” 系上了 “安全带”: a)美国政府、软银的注资:“亏损” 是能容忍的 美国政府在注资后,又拉来了软银和英伟达,而当前美国政府已经成为英特尔的最大单一股东。实际上,英特尔已经成为了一家 “美国国企”,这主要也是因为英特尔符合美国当前 “制造业回归” 的大方针。 虽然英特尔的经营面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善,但成为 “美国国企” 后,市场能容忍它的 “亏损”,并相信美国政府及相关企业会对它 “输血”。 b)与英伟达的合作:进入 AI 主赛场,捍卫 PC 份额 英特尔经营面的 “低迷”,主要是公司处于 “看不到希望,还被偷家” 的局面:一方面,公司固守在传统数据中心 CPU 领域,而迟迟未能打开 AI 芯片的局面;另一方面,公司原本的优势领域(PC CPU 市场)还持续受到 AMD 的冲击,尤其是在桌面级 CPU 市场中,AMD 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对英特尔的反超。 本次与英伟达的合作,公司不仅收到了 50 亿美元的注资,更重要是两家公司将在数据中心和 PC 领域开展合作:①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 x86 数据中心专用 CPU,集成 NVlink 接口,由英伟达将其集成至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并投放市场;②在 PC 领域,英特尔将生产集成英伟达 RTX GPU 芯片的 x86 系统级芯片(SOC)。 对于英特尔而言,这次合作既是 “防守” 也是 “希望”: ①“防守”:结合英伟达 GPU,推出面向 AI PC 的 SOC 产品。这既能弥补公司的不足,又能提升公司在 PC 市场的竞争力,抵御 AMD 的冲击; ②“希望”:虽然公司还未获得英伟达的代工订单,但将公司的 x86 数据中心 CPU 集成 Nvlink,也能让英特尔获得进入 AI 主战场的机会; c)代工的进展: 当前的 AI 芯片基本都依赖于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是最有希望的追赶者,英特尔的 18A 和 14A 的进展也是市场关注点。 在 10 月 9 日的英特尔技术之旅 2025 上公司宣布 Intel 18A 已完成开发、生产认证并在俄勒冈州早期生产,正迈向在亚利桑那州晶圆厂大规模量产,目标量产时间为今年年内。 虽然英特尔 18A 的晶体管密度大致相当于台积电 3nm 的水平,但这也体现了英特尔在先进制程方面的进展。按公司计划,18A 首先将用在 Panther Lake 产品上,然后再考虑对外代工。值得关注的是,后续 18A 的具体性能表现以及良率情况。 结合公司的代工路线图,公司将在 2026 年和 2027 年分别推出 18A-P 和 14A 制程。如果这份规划能如期落地,“美国本土” 的英特尔将有机会 “挖角” 台积电,从而获得外部订单和更大的成长机会。 近期已有市场传闻,“微软向英特尔晶圆代工(Intel Foundry)下达了其 Maia 2 的订单,计划采用先进的 18A 工艺节点进行生产”,这进一步体现了市场对英特尔代工业务的信心。 对于英特尔的投资价值,由于公司当前业绩勉强实现 “止亏为盈”,难以用 PE 来考量。如果从 PB 角度看,公司估值曾一度跌至 1 倍 PB 以下。而随着美国政府、英伟达等方面的注资,英特尔已经避免了 “破产式” 估值。当前 PB 回升至 1.5-2 倍之间,也体现了市场对公司 “企稳回升” 的期待。 如果从公司业绩的角度看,公司此前的亏损主要是受低毛利率的影响。随着业务企稳,公司毛利率有望回升至 40% 及其上方。海豚君预期公司 2026 年有望实现全年层面的扭亏为盈(假定营收 +6%,毛利率 40.5%,税率 10%),顺利的话,公司利润将在 2027 年明显释放。 结合公司当前市值(1670 亿美元),大致对应 2027 年税后经营性利润的 PE 约为 29 倍左右(假定营收复合增速 5.6%,毛利率 44.5%,税率 10%)。公司利润端的明显增长,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的带动。 整体来看,美国政府、软银和英伟达等对英特尔的助力,给市场带来了信心,公司也能避免再次掉落至 “破产式” 估值。此外,三家注资方的进入价格,也给英特尔的股价画出了个底部区间(20-23 美元/股)。 而结合 PE 角度看,公司当前的市值中已经包含了公司经营面回暖的预期,需要 2026/2027 的利润释放来消化。如果公司代工业务表现超预期(良率表现不错或 A14 提前量产),英特尔都有机会收获到 AI 芯片的溢出订单,带动公司业绩和股价的继续上行。更多公司的进展情况,欢迎关注海豚君后续的管理层交流纪要等内容。 以下是海豚君对英特尔的具体分析: 一、核心数据:毛利率回升,经营面 “止亏为盈” 1.1 收入端:英特尔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3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超出公司指引区间(126-136 亿美元)。 其中数据中心及 AI 业务依然平淡,公司本季度增长主要来自于客户端业务的带动。随着 18A 开启量产,市场的更多关注点将放在代工业务进展。 1.2 毛利及毛利率:英特尔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毛利 52.2 亿美元,同比/环比都有明显增长。在收入小幅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是受毛利率提升的带动。 具体毛利率方面,公司本季度毛利率 38.2%,明显好于市场预期(35.6%)。 公司上季度受大约 10 亿美元的非经营性费用影响,若剔除该影响,公司上季度毛利率约为 35%。即便如此,公司本季度的毛利率环比仍有明显提升,主要得益于 PC 市场等下游需求的回暖带动。 1.3 经营费用端:英特尔在 2025 年第三季度经营费用为 45.4 亿美元,同比下滑 59%。公司新任 CEO 定下 “削减成本开支” 的目标后,经营费用也是一个关注点。 具体来看:①研发费用:32.3 亿美元,同比下降 20%,;②销售及管理费用:11.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8.4%;③重组及其他费用:1.75 亿美元,同比大幅减少,这是由于去年同期公司大约有 50 多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和商誉减值相关费用。 公司当前的员工数量下降至 8.84 万人,环比减少 1.3 万人。由于公司此前设定了员工人数至年底的目标是 7.5 万人,预期公司在四季度仍将
裁员
1.3 万人左右。 1.4 净利润端:英特尔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 40.6 亿美元,大幅提升,其中主要是受毛利率提升及非经营损益的影响。 而从经营角度来看,公司本季度经营性利润约为 6.83 亿美元,实现 “扭亏为盈”,这更能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本季度公司经营端回升,主要得益于费用端的减少,以及 PC 市场回暖和毛利率提升的带动。 二、细分数据情况:PC 市场借东风,代工是最大期待 英特尔在更换 CEO 后,公司在上季度对业务的披露口径再次调整。英特尔将自有产品业务分为客户端业务和数据中心及 AI 两部分,其余还有晶圆代工和所有其他业务。 网络及边缘业务从本季度开始不再单独披露,而 Altera、Mobileye、IMS 等业务统一都归到所有其他业务之内。而在 Altera、Mobileye 剥离之后,其他业务中主要包括 IMS 业务、初创项目等其他业务。 在公司对业务调整后,可以看出客户端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结合公司晶圆代工和内部抵消的情况来看,英特尔仍几乎是自产自销,当前对外代工业务收入很少。 2.1 客户端业务 英特尔的客户端收入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 8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6%。本季度增长,主要得益于 PC 市场回暖和下游客户备货需求的增加。 由于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调整了业务口径,将一部分原来的网络及边缘收入计入客户端业务中,因而数据上和过往财报不太一致。 结合 IDC 行业数据来看,本季度全球出货量为 7590 万台,同比增长 10%,整体行业继续回暖。相比而言,公司客户端收入仅增 4.6%,这表明当前英特尔在 PC 市场仍然继续在丢失份额。 近期公司与英伟达建立合作,也是期望能抵御 AMD 的继续侵蚀。由于英特尔在独立显卡领域迟迟没有进展,导致在市场的竞争力下滑。通过结合英伟达 GPU,面向 AI PC 市场推出 SOC 产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在 PC 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打入高端 PC 市场。 2.2 数据中心及 AI 英特尔的数据中心及 AI 收入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 41.2 亿美元,同比下滑 0.6%。其中环比增长,得益于 AI 服务器相关需求的带动。但整体看,公司的数据中心及 AI 收入依然维持在 40 亿美元附近,相对平淡。 当前公司的数据中心及 AI 业务仍然基本围绕于 CPU 产品,由于公司迟迟没能突破 CPU,公司很难进入 AI 主战场。 通过近期与英伟达的合作,英特尔 x86 数据中心 CPU 产品接入 Nvlink,能给下游的云服务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英特尔也有机会在 AI 主战场 “喝点汤”。 这另一方面,也表明英特尔的新任 CEO 调整了公司策略,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制造能力提升。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将相对更聚焦于 CPU 领域,以及代工制程能力的突破。 如果公司的代工业务实现突破,即使没能推出自有的 GPU 产品,也能通过获取 GPU、ASIC 等厂商订单来实现打入数据中心核心赛道。 2.3 英特尔的代工业务 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收入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 42.4 亿美元,同比下滑 2.4%。结合公司本季度的各业务内部的抵消总额也有 42.3 亿美元,可以看出公司当前的晶圆代工基本都是对内服务,对外代工收入极少。 公司新任 CEO 更明确提出了要聚焦代工业务的发展,因而英特尔将对代工业务更为重视,也是公司 “重获新生” 的机会。 英特尔的美国本土制造产能,本身就是公司的 “血脉” 优势,这也是近期美国政府并拉拢软银、英伟达对公司进行 “输血” 的主要原因。而今,公司已经成为 “美国国企”,这很大程度避免了公司再陷 “破产式” 的境遇。 公司本季度的代工业务仍主要集中于 Intel7 和 Intel10 方面,市场最关注的 18A 已经开始量产。虽然公司的 18A 产品在晶体管密度等方面,与台积电仍有差距,但这也体现了公司在先进制程领域的努力追赶。 目前 18A 产品仍是用于公司的自有产品 Panther Lake,如果后续表现出不错的性能和良率情况,公司也有获取外部客户订单的机会。 在陆续获得多方注资后,市场已经不再担心公司 “破产” 的可能性。而代工业务,已经成为英特尔当前的最大关注点。如果公司的 18A 或 14A 取得不错的进展和外部客户,都有望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信心。
lg
...
海豚投研
10-24 09:35
诺和诺德宣布董事会大变动 市值一年蒸发逾2780亿美元
go
lg
...
冻结非关键岗位招聘;9月,又宣布在全球
裁员
9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1.5%,以期降低开支并提高决策效率。公司预计,通过此次组织重组,每年将节约12.6亿美元成本。 今年以来,公司已两次下调2025年业绩预期。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销售增速和营业利润增长均将比此前预期明显放缓。公司表示,将加强商业执行能力,继续投资核心治疗领域,以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市场普遍认为,诺和诺德正处在关键拐点。未来,公司需要在三方面迅速回应挑战:如何在GLP-1药物赛道保持领先地位,如何应对专利到期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如何恢复投资者信心。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肥胖治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诺和诺德仍握有重要先发优势;但能否跨过当前阶段,将决定其能否继续站稳“减肥药巨头”的位置。公司治理结构的重新调整,将成为其迈向下一阶段的重要信号。
lg
...
琳琳总总
10-24 00:10
史上第二长!美国政府停摆已逼近临界点,小心经济螺旋式下滑
go
lg
...
反应——“消费者减少支出 → 导致更多
裁员
→ 进而进一步减少支出。”她补充称,目前美国经济已处于“危险状态”,劳动力市场疲软,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压力持续增加。 类似情形在2011年8月也曾出现,当时共和党与民主党因债务上限僵局导致消费者信心暴跌,支出骤减。 经济学家承认,尽管警告信心可能下滑,但他们也没有明确答案。巴克莱银行高级美国经济学家Jonathan Millar说:“我们正进入一个未知领域。”他形容目前缺乏政府数据的环境就像“月球背面”一样黑暗。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表示,如果政府关门持续到11月中旬,他将更加担心经济状况。 标普全球美国经济团队负责人Mark Zdinak指出,消费者和零售商的假期季越来越早开始,这意味着即便关门在圣诞节前结束,也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 Millar目前预测,美国第四季度的GDP年化增长率约为1%。但如果政府停摆持续到11月中旬或更久,GDP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Millar补充称,关门持续越久,越可能与其他风险因素叠加——例如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从而让企业与消费者延后支出决策。他指出,被迫休假的政府雇员如果担心自己无法获得补发工资或会被
裁员
,这种恐惧可能蔓延至私营部门。 本月早些时候,已有超过4100份
裁员
通知发出,但联邦法官上周下达临时禁令,暂时阻止了这些
裁员
。特朗普总统及其他官员也曾表示,一些联邦雇员可能不会获得补发薪资。 波士顿学院经济学家Brian Bethune表示,政府关门正在“抽干”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随着支出流逐渐减少,经济中的‘暗礁’将显现,破产事件也可能更多。” 他认为,这种状况可能迫使美联储提前结束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该计划会减少市场流动性)。若关门迟迟得不到解决,美联储可能在12月实施更大幅度的降息以应对风险。
lg
...
风起
10-23 19:54
会员
Meta发言人证实:公司将在其人工智能部门
裁员
约600人
go
lg
...
forms 将在其人工智能(AI)部门
裁员
约 600名员工,以精简层级、提高组织灵活度。公司发言人周三(10月22日)向 CNBC 确认了这一消息。 据悉,此轮
裁员
通过公司首席AI官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 发布的内部备忘录正式宣布。王于今年6月加入Meta,是Meta对 Scale AI 投资 143亿美元 战略的一部分。 受影响的员工包括 AI基础设施团队(AI Infrastructure)、基础人工智能研究部门(FAIR, Fundament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以及其他与AI产品相关岗位。 据 Axios 首次报道,此轮
裁员
规模为Meta近月来最集中的一次。
裁员
细节与补偿方案 Meta 已于周三通知部分员工,他们的正式解聘日期为 11月21日。在此之前,这些员工将处于“非工作通知期(non-working notice period)”。 根据被 CNBC 看到的内部信件,公司表示:“在此期间,你的内部访问权限将被移除,无需为Meta执行任何额外工作。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Meta内部寻找其他岗位。” Meta 还表示,将支付16周基本遣散费,并额外提供每服务满一年增加2周补偿,但将扣除通知期内的工资。 AI战略重组:从Llama模型到超级智能实验室 过去数月,Meta 正在积极调整其 人工智能战略布局,以追赶 OpenAI 和 Google 等竞争对手。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与高端人才招聘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对公司AI进展“日益不满”,尤其是在今年4月推出 Llama 4 模型后,开发者反应冷淡。 在投资 Scale AI 后,扎克伯格宣布成立一个新的研究机构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由 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 和前 GitHub 首席执行官 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 共同领导,汇聚顶尖AI研究员与工程师。 Meta在7月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2025年总支出预计将达到1140亿至1180亿美元区间,上调了此前预期的下限。 公司预计,AI项目的持续扩张将使其 2026年支出同比增速高于2025年,显示AI投资仍将继续加码。 Meta预计将在下周公布第三季度财报。 周二,Meta 宣布与蓝鸥资本(Blue Owl Capital) 达成一项 270亿美元 的融资与建设合作,用于开发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乡村地区的 Hyperion 数据中心。 扎克伯格在7月的发文中指出,该数据中心规模“相当于覆盖曼哈顿相当部分的面积”,将成为Meta AI基础设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次
裁员
显示,Meta在AI领域正由“广度投入”转向“效率优化”阶段。 分析人士指出,在经历Llama系列模型的温和市场反应后,Meta似乎希望通过组织精简与高效资本配置来重新赢得AI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Meta在AI基础设施与超算布局上仍然保持进攻态势,其超级智能实验室计划与Hyperion数据中心项目表明,公司正试图建立自研大模型与硬件算力闭环体系,与OpenAI、Google以及Anthropic形成正面竞争。
lg
...
Peng
10-23 02:40
美国“次贷危机2.0”?“车贷炸雷”预警响起:借款人逾期率创30年新高
go
lg
...
经济学家担心:一旦劳动力市场明显走弱、
裁员
潮再起,违约率可能迅速恶化。 根据汽车数据公司Cox Automotive的数据,截至9月,次级借款人的违约率(即车辆已被或即将被收回的比例)接近10%。虽然较去年略有下降,但仍高于长期平均水平。 这些借款人往往“别无选择”。他们无法出售汽车,因为所欠贷款金额远高于车辆市值。许多人已经在其他债务上出现拖欠,包括房贷、房租、信用卡账单和学生贷款等。 Cox Automotive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斯莫克(Jonathan Smoke)表示:“现在没有任何出错的空间。” 成本激增 根据益博睿(Experian)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超过一半的新车租赁(lease)及超过四分之三的新车贷款(loan)月供在500美元或以上;而46%的二手车贷款月供同样超过500美元。 其中,超过17%的新车贷款月供已超过1000美元。 与此同时,维修成本也大幅上升——许多人为了避免高价购车而选择延长车辆使用年限。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数据显示,截至8月,机动车维修费用同比上涨15%,为近两年来最大涨幅;而7月至8月间的月度涨幅达5%,创下历史纪录。 此外,自疫情以来,汽车保险费用持续上涨。虽然8月同比涨幅为三年来最小,但仍接近5%,远高于整体通胀率。 消费者的痛点 汽车拥有与维护成本的上升,并非孤立事件。它叠加在过去几年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与其他经济压力之上。两年前,许多在疫情期间暂停的学生贷款还款重新恢复。 一年前,拖欠学生贷款再次被计入信用评分,导致部分借款人信用评级下滑,从而推高他们在其他贷款(包括车贷)上的借款成本。 次级借款人违约率居高不下,反映出:在股市屡创新高、总体经济增长稳健的表象之下,普通消费者的财务压力正在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评分较高的优质借款人并未出现明显偿还困难。尽管其逾期率也有所上升,但仍低于0.5%,处于极低水平。 彭博情报资产支持证券首席策略师罗德·查德洪布(Rod Chadehumbe)表示:“对于优质借款人来说,没有任何警报在响。” “K型经济”的缩影 优质与次级借款人违约率的巨大差距,再次凸显了所谓的“K型经济(K-shaped economy)”:拥有股票和高价值房产的富裕美国人仍在积极消费;而大量低收入家庭则艰难维持基本生活。 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法律教授、汽车金融与破产问题专家帕梅拉·富希(Pamela Foohey)指出,专做次级车贷的放贷机构预计未来违约及收车比例将继续上升。 “收车行业最近异常活跃,”富希表示。“许多次级放贷机构在汽车中内置GPS功能,以方便回收团队定位车辆;甚至可以远程关闭引擎,以防车主在违约后继续驾驶。” 底特律的中西部回收与调整公司(Midwest Recovery and Adjustment)负责人、行业协会主席乔治·巴丁(George Badeen)补充道:“目前的收车量可能已经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规模。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目标丰富’的环境。”
lg
...
Linlin
10-22 22:37
美股盘前要点 | 美国政府停摆22天,创史上第二长纪录!OpenAI推出新浏览器
go
lg
...
ter Communications正
裁员
近1200人,以精简业务。 20. Beyond Meat连续两日飙涨,公司与沃尔玛扩大合作将产品进驻更多美国门市。
lg
...
格隆汇
10-22 20:34
【宝星环球】美国政府关门或有转机!黄金大级别出现双顶格局!
go
lg
...
首次,白宫管家宣布特朗普政府开始永久性
裁员
,白宫官员称将影响数千名联邦工作人员。经济数据上,美国9月CPI报告发布时间定于10月24日,比原定晚9天。 此外观察CNN恐惧贪婪指数,此前市场几乎维持贪婪至极度贪婪区间,目前录得30.31,虽有收敛但仍然处于恐慌区间。 (当前恐惧贪婪指数较上周微幅收敛) 三、美国政府关门或出现转机: 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称:美国政府关门“可能在本周某个时候结束”。他将本次政府关门归咎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他表示如果停摆继续,白宫将考虑实施更强有力的措施,不过并未具体说明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什么。 (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至2025年底一共降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0.6%、75个基点的概率为98.3%、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1%、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0.0%,预期降息幅度较上周上升) 四、黄金技术分析: 在4小时线级别的技术分析上,黄金在大级别确实做出双顶格局(看跌),但目前仍未跌破4200美元,倘若跌破则暗示顶部的震荡区间结束,恐将进一步下跌至4020美元一带。此外在10月15日以及10月8日的市场分析中有反复提及,如此强劲的上涨趋势几乎不可能持续,因此本周在交易的思路上需稍做改变。 1.维持震荡格局(4200-4380美元):建议低多高空布局为主。 2.跌破4200美元:建议投资者做空为主,潜在的目标位为4020美元。 整体而论,考量基本面美国政府关门或有转机,可能不利黄金上行,且当前技术面上有所回调,故建议投资者以可按照两种情况操作(区间操作、跌破追空)。 (以上言论代表个人看法,不代表平台立场,意见仅供参考)
lg
...
宝星环球投资
10-22 15:07
美政府停摆时间恐创史上最长!转折点是什么?对经济影响几何?
go
lg
...
特朗普政府真的执行此前威胁的大规模政府
裁员
,经济损失可能比预期严重得多。 截至上周已有超过4100份
裁员
通知发出,不过联邦法官上周三发布临时禁令,暂时阻止了这些
裁员
。白宫预算主管Russ Vought表示,
裁员
人数“可能最终会超过1万人”。 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警告说,如果停摆继续下去,总统将加速削减他认为“愚蠢”的政府项目,尤其是民主党支持的项目。 根据MarketWatch在社交平台X发起的调查,4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最担心停摆对经济的冲击;其次是出行影响(25%)和支付被迫休假的政府雇员(15%)。在其他社交平台上的同类调查中,经济影响同样是最受关注的焦点。 Wolfe Research分析师则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如果军人薪资仍能发放、其他支出可在停摆结束后补发,长期经济影响不会太大。虽然这次停摆可能打击消费者信心并削弱政府雇员消费,但总体而言,他们“不太担心”。 不过,独立经济学家Ethan Harris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他不认为这次停摆会引发衰退,但它可能对“已经脆弱的经济”造成更持久的伤害。
lg
...
风起
10-20 15:21
会员
港股通科技ETF嘉实(520670)午后上涨2.33%,机构称产业政策支持和估值修复或让港股科技板块迎来行情爆发
go
lg
...
”的讲话,鲍威尔称,“现有证据”表明“
裁员
和招聘人数都保持在低位”,而“家庭对就业机会的看法和企业对招聘难度的看法继续呈下降趋势”。这一信息支撑了投资者对本月再次降息的预期。有分析表示,科技成长性板块的估值对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相对更为敏感。一般来说,降息会降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率,从而有利于推动港股科技成长板块估值的提升。 方正证券指出,科技板块具有天然的成长风格属性,科技股的定价逻辑侧重于远期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对利率环境敏感,低利率环境助长估值提升。港股科技作为权重板块,汇聚科技龙头标的,与A股科技互补,配置价值显著。科技板块的核心驱动力已从互联网模式创新转向AI与硬科技创新,叠加产业政策支持和估值修复,或将迎来行情爆发。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7日,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美团-W、中芯国际、快手-W、地平线机器人-W、联想集团、商汤-W、哔哩哔哩-W,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34%。 没有股票账户的场外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科技ETF嘉实联接基金(025719)布局港股科技板块投资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0 14:05
海康威视:增长 “卡壳” 难动,何时才能破局?
go
lg
...
年 8 月 2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
裁员
控费,深坑蹲麻?》 2025 年 4 月 18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业绩卡壳、研发缩编,靠 AI 救场?》 2024 年 10 月 28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提质增效,
裁员
也是把利器》 2024 年 8 月 17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政企都过紧日子,安防茅没有 “设备换新”》 2024 年 4 月 20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安防茅”,能搭上 AI 快车道吗?》 2023 年 10 月 20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安防茅” 翻身又落空了》 2023 年 8 月 18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安防一哥,何时能等来新基建投资?》 2023 年 4 月 15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不
裁员
的 “香饽饽”,怎么扛得住下滑?》 2022 年 10 月 28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全线崩坍,新基建投资轮不到安防一哥?》 2022 年 8 月 14 日电话会《疫情影响是短期,经济放缓才是主谋(海康威视 22Q2 电话会)》 2022 年 8 月 13 日财报点评《又来白马暴雷,海康这次能苦尽甘来吗?》 2022 年 4 月 21 日电话会《海康威视的 2022 年展望,管理层怎么看?(电话会纪要)》 2022 年 4 月 16 日财报点评《海康威视:通胀加疫情,施压 “安防茅”》 深度 2021 年 12 月 22 日《海康威视(下):抄张坤的作业,会被割韭菜吗?》 2021 年 12 月 14 日《海康威视(上):逆势加仓 “安防茅”,张坤在押注什么?》 本文的风险披露与声明:海豚投研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
lg
...
海豚投研
10-17 20:45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68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直击亚市】美联储官员最新信号吓坏市场!Palantir引爆不安,美元连涨5天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美国将于下周开始暂停向中国船只收取港口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