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正借助AI部署资本 目标未来12个月内生产率提高10%
go
lg
...
智能公司OpenAI的CEO Sam
Altman
讨论了这一举措。
lg
...
金融界
2023-11-10
OpenAI创始人:新功能的使用人数远远超出预期
go
lg
...
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
)当地时间8日在X平台表示,此前首届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新功能的使用人数“远远超出预期”。“我们计划在周一为所有订阅者上线GPT,但仍然无法做到。我们希望这会很快。由于负载问题,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服务不稳定的情况。”他说。当天,OpenAI的ChatGPT和API服务一度出现严重中断故障,导致面向用户和开发者的服务无法正常使用。
lg
...
金融界
2023-11-09
OpenAI大会爆重大利好,马斯克携XAI强势踢馆,这些板块代币喜迎大涨!
go
lg
...
penAI创始人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
建立的项目,属于次新币,代币的流通量比较低,仅为1.43%,项目方不久前决定延迟做市商贷款归还。 其次,作为AI板块的龙头FET,被外界广泛看好! Fetch.AI 代币为FET,是一个点对点的 AI 驱动协议,也是 Binance 第二期 Launchpad 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创建 AI 平台和服务,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大规模构建和部署 AI 服务。 本文再介绍几款走势不错的AI板块山寨币! Bittensor代币为TAO,由Poly Chain重点投资,是一个专注于 AI/ML 的点对点智能市场的开源协议,它支持一个可扩展的、全球分布式去中心化神经网络。 它和比特币一样总量为 2100 万枚,每 4 年一次产量减半,也是通过挖矿产出。 Akash代币为AKT,是全球首个去中心化云算力网络,在 2020 年由 Cypher Capital 领投,目前代币已全流通。 在 2023 年 8 月的第 6 次主网升级后正式开放 GPU 服务,引入 GPU 提供商,能够处理 AI 所需的密集计算的消费级晶片,有助于进一步吸引到对 AI 训练、渲染和云端游戏有需求的客户。 Celer Network代币为CELR,旨在加速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并为DApp开发者提供高性能的AI平台。 SingularityNET代币为AGIX,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去中心化,为开发者和商业用户提供通用的AI平台来共享和调用AI服务。 Gensyn,一个深度学习开放计算协议,在 2021 年到 2023 的 3 轮融资之中,获得由 A16z 领投的高达 4980 万美元的融资,目前尚未发币,但参与测试可获得明牌空投。 Gensyn 将汇集闲置的资源,让用户在不使用算力的时候可以出租自己的算力协助训练模型,以获得相应报酬,让机器学习计算协议将成为一个无形的网络。 AI板块还有TRIAS、RNDR、MDT等代币,值得加入观察列表!需要的是,近期一些长期没有流动性的项目,正借着 AI概念大火重新炒作,短时间暴涨暴跌,请务必注意参与风险。 AI目前具备了一定的上涨基础。一方面,该板块已历经较长时间和较大幅度调整,估值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AI在应用落地上不断取得超预期进展,未来拥有巨大发展空间。 整体来讲,AI属于一次历史性的投资机会,处于全球关注度最高的赛道,随着它的发展,未来将会进入去伪存真的阶段,目前最大的阻力仍是没有商业模式较好的应用落地。 不过AI属于颠覆性创新的赛道,具有随时爆发的可能性。赛道的选择决定收入天花板! 当下加密货币市场,由于比特币现货ETF的预期 ,已经走出强劲多头态势,资金面也有很好的跟进,稳定币较过去一周增长 0.31%,总市值达 1246.95 亿美元。 此外,最近美国公布的失业率(大增)、非农数据(向好)和美元指数(跳水),让宏观紧缩预期有所缓解,年内基本不再加息;美联储鲍威尔正往鸽派转变,甚至谈及2024年降息情况。整体宏观环境已大为改善,最艰难的时刻或已过去! P.S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1-08
OpenAI下周一召开首次开发者大会 将推出全新产品
go
lg
...
型更便宜,功能更强大。该公司首席执行官
Altman
向与会者承诺,将推出“一些很棒的新东西”。这场为期一天的活动在旧金山市政厅附近的一个荒凉地区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开发商。除了公布新的产品之外,该公司还可能微调其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GPT-4的能力。了解
Altman
想法的消息人士称,让OpenAI成为其他公司开发应用程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lg
...
金融界
2023-11-04
中国多名科学家共同签署一份重磅声明,他们对AI监管释出了什么信号?
go
lg
...
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
)和推特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科技高管预计也将出席。 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在周三于伦敦发表的演讲中表示,尽管AI具有带来深远好处的潜力,但它也有可能造成深远的伤害,因为AI支持的网络攻击规模超出了人们以前见过AI配制的武器,可能危及数百万人的生命。 根据英媒看到的哈里斯演讲摘录指出,这种风险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毫无疑问,这些威胁是深远的,需要全球采取行动。”
lg
...
颜辞
2023-11-01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OpenAI DevDay即将于11月6日开幕
go
lg
...
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
表示,OpenAI DevDay即将于11月6日(下周一美东时间)10:00开幕;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好消息;活动将通过Openai.com直播。
lg
...
金融界
2023-11-01
股市太高 无法选股?两种选股方法 BiyaPay轻松找到美股捡漏机会
go
lg
...
。这里我们就直接应用一个综合指标,叫做
Altman
Z-score。它是一个综合了盈利能力、杠杆率、运营效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的一个综合指标,目的就是为了给公司整体的基本面打一个分数。 一般来说,Z-score越大越好,越小就越糟糕。如果一家公司Z-score小于1.8,那往往就意味着它的基本面非常糟糕,具有破产的风险。比如08年破产的雷曼兄弟,在破产前的那几年里,Z-score都接近于0。相反,当一家公司的Z-score大于4时,就说明这家公司的基本面非常健康,几乎没有任何值得担忧的风险。因此,Z-score大于4就是我们筛选公司的条件之一。 这里多说一句,
Altman
Z-score虽然可以给基本面打分,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Z-score分高确实意味着基本面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分低的话,却不一定代表它就一定有破产风险,比如像公共事业这种天然就高负债的行业,Z-score一般都不会太高,但是不代表它们就一定有破产风险,所以我们这种筛选方式会不可避免的漏掉一些高负债的公司,但至少可以保证我们所筛选出来的这些公司基本面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除了看整体的基本面之外,我们还需要着重的来关注一下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且这个盈利能力还得有足够长的历史来证明,不能仅仅是现在的基本面好,还得一直有很强并且很稳定的盈利能力才行。针对这一点,我们选择的量化指标是ROE-return on equity,中文是股本回报率。指的是公司每一块钱的股本能够给你带来多少的收益。ROE越高就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效率都越高。值得一提的是,ROE也是巴菲特最看重的定量指标,没有之一。他说过:“一个好的投资要满足过去10年平均ROE一直高于20%”,这个要求就非常严格了。因为很少有公司在10年内不会受到任何外部的干扰,而能够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够保证如此高的盈利效率的公司才是真正经得住考验的公司,所以咱们这第二条量化指标就是去照抄巴菲特的思路。 咱们就选择10年内平均ROE高于20%的股票。这前两个指标都是对于公司基本面的一个最基本的筛选,接下来的这几个指标,我们就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来做一些针对性的设计。在当前这种经济下行压力极大的环境之中,我们要挑选的公司,必须要具有能够扛过衰退的能力。 那怎么去证明这一点呢? 为此我们设置了三个标准: 第一是真实的赚钱能力必须要足够强,而且不能过度依赖融资。这里我选择的指标是运营现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运营现金流指的是公司通过主营业务所获得的现金,这是一个比净利润更能够准确反映出公司赚钱能力的指标,当公司的运营现金流为正的时候,那么它就不再需要借助外部的融资,也能够持续通过运营来给公司输血,这在当前这种高利率的环境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公司更有能力扛过此次高利率所带来的衰退。所以我们选择的这条量化标准就是要求公司在过去10年的运营现金流始终是正的。 第二是它必须要有足够的偿还债务的能力。这一次的衰退和20年的疫情以及08年的金融危机都有本质的不同。这一次其实是由于美联储加息所直接导致的衰退,这就意味着对于公司而言,过高的负债就会变得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公司的债务压力是非成可控的。这里选择的指标是利息覆盖率,interest coverage raio,它指的是公司每年在运营上赚的钱除以公司每年的利息支出。这个得出的倍数越高,就说明公司挣的钱偿还利息的能力就越强。相反,倍数越低,就说明公司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来说,当这个比率大于3的时候,就说明公司没有任何的违约风险。但现在这么高的利率环境,衰退又近在咫尺,我们的标准必须足够严格,所以我选择的利息覆盖率是不得低于10,也就是说,公司所需支付的利息不能超出公司赚的所有钱的10%。 第三是公司必须要在过去一年的糟糕环境里展现出了一定的抗压能力。过去一年,美国的宏观经济不说下滑吧,也至少是增长停滞的。很多公司都出现了业绩下滑,就连Meta这样的巨头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命运。但我们要找的公司必须要在过去一年的糟糕环境中,还能够比21年那些低利率的情况下要更赚钱一些。这样的公司我们则更放心它们能够在宏观环境回暖的时候迎来爆发。针对这一点,我选取了过去一年的EBITDA作为参考。我们需要看到,过去一年公司的EBITDA仍然实现了增长,这样的公司才是符合我们的筛选条件。 在上面这五个标准之下,我们已经能够筛选出那些基本面良好又有能力扛过衰退的好公司,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光这么选,像苹果、微软这样的公司也肯定出现在这个名单里面,但这些公司已经涨了很多了,很难再下手。我们还需要选出那些估值足够便宜,没能跟上市场涨幅的公司。 2.它的估值足够便宜 一是今年的股价表现低于市场的平均值,也就是低于标普500的14%的涨幅。 二是前瞻市盈率,forward PE低于过去5年中位数至少10%以上。 三是选择市值大于1000亿美元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往往在业务上比较成熟,也更能扛住市场的动荡。因为我们做的是定量筛选,所以需要这些公司有一定的容错空间,这样的结果也会更能够让我们投资者放心。 好了,现在所有筛选的标准就都设计完了,我们将这套标准放到所有标普1500和纳指1500的公司当中进行一个筛选,最终我们得出了这四支股票,他们分别是Home Depot,MasterCaed,高通和Visa。这四家公司相信咱们各位看官应该都很熟悉了,我就不再一一介绍了,我这里就简单来聊聊他们的情况。MasterCaed和Visa这两家公司都很类似,他们的基本面确实都很不错,增长也非常稳定,不过他俩去年表现的都太好了,这主要是因为去年旅游复苏和强消费的这个大背景,让这两家公司获得了超预期的业绩表现。去年他俩的股价也都大幅的跑赢了市场,但进入到23年之后,旅游复苏放缓,消费也很难再超出预期,再加上市场上的资金轮动,这两只股票就没有那么受市场青睐了。而Home Depot和高通它俩虽然不在一个行业,但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这就是他们都受到严重的宏观环境的影响。Home Depot跟房地产密切相关,而高通则跟电子产品的销售密切相关,这两个领域都是在宏观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率先受到影响,而且受影响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不过正如我们上面所说,他们基本面都足够优质,如果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一旦经济回暖,这样的公司我认为完全有能力快速恢复。 二是成长股 他们本来是最有机会在本轮估值释放中爆发自己的潜力,但却因为一些意外的因素没有被市场青睐,现在他们的估值还处于绝对的地位,这样的股票也许也在未来有机会去兑现自己的爆发力。 常关注市场的看官应该都了解,今年的上半年表现最好的股票其实就是那些高成长类的股票,他们在去年被干的最惨,但却在今年估值释放的大背景下,迎来了报复性的反弹,很多股票动辄就是50%以上的上涨。 那这些仍具爆发力,但却被市场忽略的优质成长股都有哪些? 首先,成长股的重点是估值。 关于成长股估值,有两个指标: 1.今年的股价需要大幅跑输大盘。 我认为对于成长股来说,至少要跑输大盘20%才算足够诱人,现在大盘是上涨14%,那么筛选标准就是需要股价今年至少下跌个6%。 2.公司的forward EV/EBITDA,低于过去5年中位数至少10%。 有了这两个指标,我们应该就能够保证这家公司足够便宜了。但是光便宜可还不够,还必须有增长,否则就会变成我们常说的value trap价值陷阱。 你比如说Intel,如果你看5年前的Intel,他的估值当时就已经很便宜了,但5年后的今天,你再看他的估值更便宜。这种value trap的公司肯定是我们不能选的。而要想保证公司的增长其实也并不难,我们需要看到公司未来两年的营收预期必须要有10%以上的增长,10%的增长你可能觉得并不多,但由于未来两年的宏观环境的预期很差,能有这样增长的公司已经算是高增长的企业了,这样的成长股至少不至于掉入价值陷阱。 现在我们有了便宜,也有了增长,最后我们还需要保证公司的基本面足够的健康,也要保证他有足够的抗衰退的能力,这和我们上面的选股思路是一样的,但是咱这里不能像之前那么严格了,因为成长股没有那么高的稳定性。 在基本面的筛选上,我们保留
Altman
Z-score,同样我们也要求公司的
Altman
Z-score必须要大于4,这就能够确保公司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破产风险。而在抗衰退的能力上,我们要保留利息覆盖率,也必须要大于10,这就能够基本确保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是安全的,破产概率和债务违约概率,这两点在我看来是公司的两条红线,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 最后关于市值,我们刚刚用的是大于1000亿的公司,这对于成长股来说就太苛刻了。但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话风险又太高,所以我们这里选择的是市值要大于100亿。有了这些标准后,再加上公司未来两年的营收在10%以上,这样的公司的基本面就已经有一定的保障了,他们至少可以说是安全的,他或许在未来衰退来临时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至少我们可以很放心不会出任何大问题,而这些股票的价格又非常的便宜,如此一来,一旦宏观环境回暖,这样的股票仍然很有机会去释放巨大的潜力。 到这里我们所有的选股思路就全部介绍完了,重点想给大家分享这两条分析思路,咱们思路有了以后,我们遇到其他的市场环境,大家也可以筛选出自己所认可的股票。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各位,用这种量化的方式选股只能作为选股的第一步,不能作为我们选股的唯一标准。公司筛选出来后,还需要进行深度系统性的研究后,才能真正去判断他们的投资价值。 那可能会有朋友说,我筛选出股票后,该如何去投资他们呢?我想一定有很多朋友想了解一下,要到哪里才能投资选出来的股票呢? 其实美股本土证券嘉信理财就可以帮助到我们,它是一家美国跨国金融服务公司、银行和美股券商,开户前需要准备个人护照或者中国身份证和最近的水电费账单(煤气、电、水、网络等)或居住证明,然后选择非美国居民(国内人员)选开设国际账户。 在嘉信理财开户后,能够提供两个个人名下的美国checking银行账户,这样就无需额外申请海外银行账户,并且还有中文服务和中文客服,很友好。 其次,就是该如何入金到嘉信理财。 同样在这个行业里摸索,也深知众多朋友对出入金的“痛苦”深有感触,如汇款限额、没有港卡港户或离岸账户、汇出难、回国难、券商出入金慢错过行情或严重导致爆仓等困境,所以针对上述难题,我觉得BiyaPay这款专业的美港股出入金工具能够帮助到大家。 BiyaPay专业的券商出入金工具,也是最便捷快速的多资产钱包。 想在BiyaPay入金交易美股有两种方案: 一是,通过BiyaPay进行货币兑换,单笔300万成功入金嘉信,入金嘉信同时支持电汇和ACH两种方式,就可以无需另开银行账户,直接ACH入金银行零手续费,基本当日入当日达。 那如果不想这么麻烦的话,也可以直接在BiyaPay充值数字货币兑换美元交易美股,同样无需离岸银行账户,身份证或者护照进行认证,就能随时随地交易美港股。这种方式相比传统券商,节省了法币繁琐的出入金步骤,也节省各种费用的损耗,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祝大家能在股市中盈利吧!最后大家看完帮我点个赞支持下我的劳动分享,有不懂的可以留言,我有时间会给大家回复哦。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0-30
马库斯锐评GPT-5:急需新范式OpenAI并无优势
go
lg
...
正在秘密训练GPT-5,到后来Sam
Altman
澄清;再到后来说需要多少张H100 GPU来训练GPT-5,DeepMind的CEO Suleyman采访「实锤」OpenAI正在秘密训练GPT-5。 然后又是新一轮的猜测。 中间还穿插了
Altman
的大胆预测,什么GPT-10会在2030年前出现,超过全人类的智慧总和,是真正的AGI云云。 再到最近OpenAI名叫Gobi的多模态模型,强势叫板谷歌的Gimini模型,两家巨头的竞争一触即发。 一时间,有关大语言模型的最新进展成了圈内最热门的话题。 套用一句古诗词,「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还挺贴切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的「千呼万唤始出来」。 时间线回顾 今天要聊的内容和GPT-5直接相关,是咱们的老朋友Gary Marcus的一篇分析。 核心观点就一句话:GPT-4到5,不是光扩大模型规模那么简单,是整个AI范式的变化。而从这一点来看,开发出GPT-4的OpenAI并不一定是先到达5的那一家公司。 换句话说,当范式需要变革的时候,之前的积累可迁移性不大。 不过在走进Marcus的观点之前,我们还是简要复习一下最近有关传说中的GPT-5都发生什么了,舆论场都说了些什么。 一开始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Karpathy发推表示,H100是巨头们追捧的热门,大家都关心这东西谁有,有多少。 然后就是一大波讨论,各家公司需要多少张H100 GPU来训练。 大概就是这样。 GPT-4可能在大约10000-25000张A100上进行了训练 Meta大约21000 A100 Tesla大约7000 A100 Stability AI大约5000 A100 Falcon-40B在384个A100上进行了训练 有关这个,马斯克也参与了讨论,根据马斯克的说法,GPT-5的训练可能需要30000到50000个H100。 此前,摩根士丹利也说过类似的预测,不过总体数量要比马斯克说的少一点,大概是25000个GPU。 当然这波把GPT-5放到台面上去聊,肯定少不了Sam
Altman
出来辟谣,表明OpenAI没在训练GPT-5. 有大胆的网友猜测,OpenAI之所以否认,很有可能只是把下一代模型的名字给改了,并不叫GPT-5而已。 反正根据Sam
Altman
的说法,正是因为GPU的数量不足,才让很多计划被耽搁了。甚至还表示,不希望太多人使用GPT-4。 整个业内对GPU的渴求都是如此。据统计,所有科技巨头所需的GPU加起来,得有个43万张还要多。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的money,得差不多150亿美元。 但通过GPU的用量来倒推GPT-5有点太迂回了,于是DeepMind的创始人Suleyman直接在采访中「锤」了,表示OpenAI就是在秘密训练GPT-5,别藏了。 当然在完整的访谈中,Suleyman还聊了不少业内大八卦,比方说在和OpenAI的竞争中,DeepMind为啥就落后了,明明时间上也没滞后太多。 还有不少内部消息,比如当时谷歌收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但这些跟GPT-5怎么着关系就不大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了解。 总而言之,这波是业内大佬下场聊GPT-5的最新进展,让大伙不禁疑云陡起。 在这之后,Sam
Altman
在一场一对一连线中又表示,「我觉得2030年之前,AGI要出现,叫GPT-10,超过全人类的智慧总和。」 一方面大胆预测,一方面否认在训练GPT-5,这让别人很难真正知道OpenAI在做些什么。 在这场连线中,
Altman
设想了很多属于未来的图景。比如他自己怎么理解AGI,什么时候会出现AGI,真出现AGI了OpenAI会怎么办,全人类又该怎么办。 不过就实际进展来说,
Altman
是这么规划的,「我和公司中的员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每12个月能让我们的原型产品性能提升10%。」 「如果把这个目标设定到20%可能就会有些过高了。」 这算是个具体安排。但是10%、20%和GPT-5之间的联系又在哪,也没说得很清楚。 最有含金量的还是下面这个——OpenAI的Gobi多模态模型。 重点在于谷歌和OpenAI之间的白热化竞争,到了哪个阶段。 说Gobi之前,先得说说GPT-vision。这一代模型就很厉害了。拍个草图照片,直接发给GPT,网站分分钟给你做出来。 写代码那更不用说了。 而GPT-vision完了,OpenAI才有可能会推出更强大的多模态大模型,代号为Gobi。 跟GPT-4不同,Gobi从一开始就是按多模态模型构建的。 这也让围观群众的兴趣一下被勾起来了——Gobi就是传说中的GPT-5吗? 当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Gobi训练到哪一步了,也没有确切消息。 而Suleyman还是坚定地认为,Sam
Altman
最近说过他们没有训练GPT-5,可能没有说实话。 Marcus观点 开宗明义,Marcus首先表示,很有可能,在科技史上,没有任何一款预发布的产品(iPhone可能是个例外)比 GPT-5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这不仅仅是因为消费者对它的热捧,也不仅仅是因为一大批企业正计划着围绕它白手起家,甚至就连有些外交政策也是围绕GPT-5制定的。 此外,GPT-5的问世也可能加剧刚刚进一步升级的芯片战争。 Marcus表示,还有人专门针对 GPT-5 的预期规模模型,要求其暂停生产。 当然也是有不少人非常乐观的,有一些人想象,GPT-5可能会消除,或者至少是极大地消除人们对现有模型的许多担忧,比如它们的不可靠、它们的偏见倾向以及它们倾诉权威性废话的倾向。 但Marcus认为,自己从来都不清楚,仅仅建立一个更大的模型是否就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有国外媒体爆料称,OpenAI的另一个项目Arrakis,旨在制造更小、更高效的模型,但由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被高层取消。 Marcus表示,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认为,GPT-4之后会尽快推出GPT-5,而通常想象中的GPT-5要比GPT-4强大得多,所以Sam当初否认的时候让大伙大吃一惊。 人们对此有很多猜测,比方说上面提到的GPU的问题,OpenAI手上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来训练这些模型(这些模型的训练成本是出了名的高)。 但话又说回来了,OpenAI的资金充裕程度几乎不亚于任何一家初创公司。对于一家刚刚融资1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即使进行5亿美元的训练也不是不可能。 另一种说法是,OpenAI 意识到,无论是训练模型还是运行模型,成本都将非常高昂,而且他们不确定能否在这些成本下盈利。 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 第三种说法,也是Marcus的看法是,在
Altman
上半年5月份演讲的时候,OpenAI就已经进行过一些概念验证方面的测试了,但他们对得到的结果并不满意。 最后他们的结论可能是这样:如果GPT-5只是GPT-4的放大版而已的话,那么它将无法满足预期,和预设的目标差的还远。 如果结果只会令人失望甚至像个笑话一样,那么训练GPT-5就不值得花费数亿美元。 事实上,LeCun也是这么个思路。 GPT从4到5,不仅仅是4plus那么简单。4到5应该是划时代的那种。 这里需要的就是全新的范式,而不是单纯扩大模型的规模。 所以说,就范式上的变革来讲,当然还是越有钱的公司越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但区别在于,不一定是OpenAI了。因为范式的变革是全新的赛道,过往的经验或者积累并不一定能派上多少用场。 同样,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如果真如Marcus所言,那么GPT-5的开发就相当于被无限期的推迟了。谁也不知道新技术何时到来。 就好像,现在新能源汽车普遍续航几百公里,想要续航上千,就需要全新的电池技术。而新技术由谁来突破,往往除了经验、资金外,可能还需要那么一点点运气,和机缘。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Marcus想的是对的,那么未来有关GPT-5的各种商业价值想必会缩水不少。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0-28
晚间必读5篇 | RWA 资产通证化未来蓝图
go
lg
...
探索潮。而ChatGPT之父 Sam
Altman
也涉及区块链行业,其推出的Worldcoin 项目同样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目光。点击阅读 3.Pantera合伙人:读懂Arweave及其主要生态项目 在不断发展的加密货币和数据存储世界中,出现了需要创新解决方案的挑战。 传统的数据存储系统受到数据丢失、中心化控制和审查威胁等问题的困扰。 这就是Arweave介入的地方,为这些紧迫问题提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点击阅读 4.BTC暴涨 仅仅是因为ETF? 比特币价格已经达到了17个月来的最高点,这是自2022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次涨势让很多人措手不及,随着这个“加密货币之王”的稳步上涨,给加密市场带来了牛市的氛围。那么推动涨势的原因有哪些?BTC后续的发展又如何?点击阅读 5.RWA 资产通证化未来蓝图:底层逻辑全景式梳理与大规模应用实现路径三万字研报 2023年区块链领域最引人瞩目的议题无疑是真实世界资产的通证化(Real World Asset Tokenization, RWA)。这一概念不仅在 Web3 世界引起热议,还受到众多国家的传统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被视为一个战略性的发展方向。例如,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波士顿咨询集团等权威金融机构相继发布了各自的通证化研究报告,并积极推进相关的试点项目。点击阅读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0-27
金色观察 | OpenAI开发者大会举办在即 盘点最值得关注的10个AI项目
go
lg
...
探索潮。而ChatGPT之父 Sam
Altman
也涉及区块链行业,其推出的Worldcoin 项目同样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目光。 今年上半年加密市场AI板块随着ChatGPT的出圈有过一轮上涨行情,而即将召开的OpenAI首届开发者大会未必不能带来潜在的价值机会。下面金色财经就将盘点一下当下最值得关注的10个AI项目。 Worldcoin(WLD) Wrldcoin由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现任CEO Sam
Altman
创立,项目旨在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身份和金融网络,实现十亿人规模的真正全球采用。 Worldcoin系统围绕World ID展开,这是一个保护隐私的全球身份网络。World ID 使用户能够在线验证其人性(“人格证明”),同时通过零知识证明维护其隐私。 该项目已经构建了一个名为 Orb 的设备,它可以捕捉一个人的眼睛图像并将其转换成一个简短的数字代码,从而可以检查该人是否已经注册,同时未注册用户可免费获得 Worldcoin 份额。 截止撰文,Worldcoin代币价格现为1.78美元,历史最高价为3.58美元,最低价为0.97美元市值约为2亿美元。 Render(RNDR ) Render (RNDR) 是一个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分布式 GPU 渲染网络,旨在将需要 GPU 计算能力的艺术家和工作室与愿意出租其 GPU 能力的挖矿合作伙伴联系起来。 RNDR 由 Jules Urbach 于 2017 年推出,同年10月举行了首次公开代币销售。RNDR是项目的原生代币。RNDR的当前用例包括:支付货币:RNDR是用于支付分布式RNDR网络上的动画、动态图形和VFX渲染的功能型代币。 RNDR价格现为2.17美元,历史最高价为8.76美元,最低价为0.036美元,市值约为8.05亿美元。 Fetch.ai(FET) Fetch.ai项目由Humayun Sheikh和Toby Simpson创建,Humayun Sheik 也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 DeepMind的早期投资人。该项目旨在创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区块链网络,从而促进离线AI代理商之间的经济活动。 Fetch的区块链网络将帮助AI代理(例如快递机器人)去自主地发现那些认可其服务和数据价值的经济合作伙伴。 Fetch AI 已构建世界上首个真正智能的分类账本,借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允许数据自动执行。Fetch 致力于建设机器人网络,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协作。 FET现为0.29美元,历史最高价为1.18美元,最低价为0.0082美元,市值为2.38亿美元。 SingularityNET (AGIX) SingularityNET是一个去中心化的AI平台和市场,旨在建立一个“连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工具、创造有效应用的协议”。 2021年5月,SingularityNET开始了第二阶段。AGI代币被AGIX取代,项目在Cardano上启动,同时也采取了建立二层网络等措施以鼓励用户大规模使用。 AGIX现为0.21美元,历史最高价为1.85美元,最低价为0.0074美元,市值为2.6亿美元。 Akash Network(AKT) Akash 网络是一个用于租赁计算资源的链上去中心化市场。而Akash 平台是一个用于托管和管理工作负载的链下部署平台,是一组云管理服务。Akash 网络是使用Cosmos SDK 构建的基于Tendermint 的区块链应用程序。 AKT现为0.92美元,历史最高价为8.07美元,最低价为0.16美元,市值约为2亿美元。 Phoenix(PHB ) Phoenix 是L1、L2网络基础设施,致力于帮助构建智能 Web3 应用程序,专注于下一代人工智能和启用隐私的 Web3 应用程序。 PHB现为0.64美元,历史最高价为2.54美元,最低价为0.066美元,市值为2926万美元。 Measurable Data Token(MDT) Measurable Data Token(MDT)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大数据价值经济。作为用户、数据使用者、数据供应商之间的交流单位,量数币对数据价值进行量化,对用户进行匿名数据分享的激励,并为购买数据方提供更有效率的消费方案。 MDT现为0.045美元,历史最高价为0.85美元,最低价为0.0016美元,市值为2930万美元。 Ocean Protocol(OCEAN ) Ocean Protocol是一个为数据经济及相关服务所建立的生态体系。用户可以利用协议相关组件建立与海洋协议分布式数据分享网络相连的数据市场。 OCEAN 现为0.32美元,历史最高价为1.94美元,最低价为0.013美元,市值为1.87亿美元。 Numeraire(NMR ) Numeraire是一个由数据科学家组成的网络,他们被激励去预测模型以提高对冲基金的回报。Numeraire 从2017年2月21日起开始向 12000 位科学家发行总计一百万个 Numeraire 代币。 Numeraire 允许开发人员和数据科学家试验和创建可靠性更高的机器学习模型。该平台的主要目标是将去中心化带入数据科学领域,并允许开发人员在创建有效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面展开竞争。 Numeraire 于 2015 年底在旧金山成立,声称是第一家在市场上推出加密货币的对冲基金。然而,与传统对冲基金不同的是,Numeraire 依靠锦标赛参与者产生的数据和预测来参与股票市场。他们声称是第一家在投资策略中大量使用机器学习的对冲基金。 NMR现为13.68美元,历史最高价为168.48美元,最低价为1.9美元,市值为8518亿美元。 总结 今年以来,以上10个AI相关加密项目的行情高点多出现在年初的2月份,此后大多下跌沉寂至今。而就今年加密一级市场AI领域的投融资情况来看,显然该赛道并非短暂风口。此外,Web2领域头部大企依然不断加码。 作为打造ChatGPT、掀起新一轮办公生产力变革的企业,OpenAI无论是对产品继续进行升级迭代或是推出AI新品,显然都会引发外界波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0-27
上一页
1
•••
77
78
79
80
81
•••
1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太刺激!数据风暴一波三折,美联储被逼到极限 日本法国政坛大乱
lg
...
去年一幕或重演:下周美联储恐“保险式”降息50个基点?
lg
...
金市前瞻:技术面超买了!黄金突破3670创新高,美联储决定下一方向
lg
...
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lg
...
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之后,黄金能否守住纪录高位?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