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微软AI驱动新高、波音交付量激增:美股科技与航空板块强势崛起
go
lg
...
,美东时间2025年7月9日,英伟达(
NVDA.US
)股价在美股早盘一度涨至164.42美元,创盘中历史新高,日内涨幅达2.8%,推动公司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里程碑。截至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1.8%,市值达到3.97万亿美元,占标普500指数(.SPX.US)的7.5%,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投资银行Wedbush在其最新报告中将英伟达的AI芯片称为“新的黄金和石油”,预测其市值有望在未来18个月内冲击5万亿美元。报告指出,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对英伟达营收造成一定影响,但CEO黄仁勋通过将业务重心转向主权AI市场,成功缓解了压力,确保公司继续向其他国家销售芯片。据LSEG数据,英伟达市值已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股市总和,也超越了英国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 微软AI驱动股价创历史新高 微软(MSFT.US)在7月9日收盘上涨1.39%,股价突破500美元,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到3.74万亿美元,仅次于英伟达。微软近期宣布裁员约9000人,占全球员工的4%,覆盖多个团队和地区。此举旨在优化成本,同时加大AI技术投入。微软首席商务官Judson Althoff表示,AI技术已显著提升销售、客户服务和软件工程的生产力,仅在客户服务中心就为公司节省超5亿美元开支,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AI在中小型客户互动中的初步应用也为微软带来数千万美元收益。投行奥本海默分析师布莱恩·施瓦茨将微软评级上调至“跑赢大盘”,彭博社数据显示,约90%的分析师建议买入微软,平均目标价为530美元,暗示6%的上涨空间。 波音交付量创18个月新高 波音(BA.US)7月9日股价上涨超3%,创年内新高,得益于6月交付量创18个月最佳表现。波音表示,6月交付飞机60架,同比增长27%,第二季度共交付150架,上半年交付280架商用飞机。同时,公司上半年获得668架喷气式飞机订单,扣除43架取消或转换订单后,净订单仍表现强劲。泰国国际航空CEO Chai Eamsiri表示,作为泰国与美国关税谈判的一部分,泰航可能行使选择权采购更多波音飞机。马来西亚贸易部长Tengku Zafrul Aziz也透露,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正考虑购买波音飞机的商业提议,显示波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正在恢复。 核心数据对比表格 遵英伟达 公司 市值(万亿美元) 7月9日股价涨幅 关键数据 3.97 1.8% 盘中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微软 3.74 1.39% AI节省超5亿美元开支 波音 未披露 3% 6月交付60架飞机,同比增长27% 总结与展望 英伟达、微软和波音的最新表现反映了美股科技与航空板块的强势复苏。英伟达凭借AI芯片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展现了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核心角色。尽管面临地缘政治风险,黄仁勋的战略调整确保了公司增长动能,未来5万亿美元市值目标并非遥不可及,但需警惕市场集中度过高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微软通过AI技术优化运营效率,显示出科技巨头在成本控制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平衡能力,其股价新高反映了市场对其AI战略的信心,但裁员可能引发短期市场情绪波动。波音交付量的显著回暖表明其供应链和生产能力正在恢复,国际订单的增加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但全球航空业需求的不确定性仍需关注。整体来看,科技与航空板块的强劲表现为美股提供了重要支撑,但高估值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在未来带来波动,投资者需保持谨慎,关注政策变化与行业基本面。 投行与机构点评 英伟达的AI芯片技术正在重塑全球科技格局,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只是起点,未来18个月5万亿美元目标可期。 —— Wedbush分析师Dan Ives,2025年7月 微软的AI战略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裁员虽短期影响士气,但长期看将增强其竞争力。 —— 奥本海默分析师布莱恩·施瓦茨,2025年7月 波音交付量回暖反映了生产能力的恢复,国际订单增长为其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 —— 摩根士丹利航空业分析师,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11 00:11
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美股期指涨跌不一:财报季即将来袭,市场情绪仍乐观
go
lg
...
美国超微公司(AMD.US)、英伟达(
NVDA.US
)和阿斯麦(ASML.US)均录得1%-2%的涨幅,显示市场对科技板块的持续信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增长预期推动下。 加密货币概念股:加密货币相关股票盘前表现分化,BIT Mining(BTCM.US)暴涨超276%,SharpLink Gaming(SBET.US)涨超3%,但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US)跌超17%,反映市场对加密资产的波动性预期。 中概股:热门中概股盘前多数走高,蔚来(NIO.US)涨超2%,阿里巴巴(BABA.US)涨近1%,拼多多(PDD.US)微涨,显示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和消费板块的信心有所回暖。 稀土与铜板块: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稀土概念股MP Materials(MP.US)大涨超40%,铜板块如麦克莫兰铜金(FCX.US)和南方铜业(SCCO.US)也集体拉升,反映市场对稀缺资源价格上涨的预期。 航空与房地产服务:达美航空(DAL.US)因乐观业绩指引大涨超12%,带动联合大陆航空(UAL.US)、美国航空(AAL.US)等航空股齐升。中资房地产服务股房多多(DUO.US)和贝壳(BEKE.US)分别上涨近16%和超5%,显示市场对相关行业的复苏预期。 全球宏观 美联储政策展望: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指出,未来几个月的通胀数据将成为美联储降息决策的关键。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推高物价,但若通胀偏离预期,美联储内部在降息节奏上可能出现分歧。鲍威尔近期暗示降息门槛降低,温和通胀或疲软就业数据可能促使夏末降息。 美元弱势:高盛分析称,美元已失去传统“避险”属性,政策不确定性、全球资金分散投资及财政风险导致美元与美股同步下跌的概率上升,弱势周期可能延续。 日本车企困境:日本对美汽车出口价格暴跌19.4%,创历史最大降幅。车企为保市场份额牺牲利润,引发盈利能力担忧,或威胁日本经济薪资增长势头。 总结分析 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突然实施为市场带来了短期不确定性,但美股期指的涨跌不一反映了投资者在贸易战压力下的分化情绪。一方面,科技股和中概股的盘前上涨显示市场对企业盈利和人工智能的长期信心未被关税政策撼动;另一方面,稀土和铜板块的暴涨表明市场对资源价格上涨的强烈预期。财报季即将来袭,摩根大通等银行的业绩将成为市场风向标,盈利数据是否能延续强劲势头将直接影响投资者情绪。美联储降息路径的不确定性叠加美元弱势,进一步为市场增添复杂性。总体来看,市场在短期波动中仍保持韧性,但需警惕关税政策对通胀和企业盈利的潜在冲击。 投行点评 关税政策可能推高短期通胀,但企业盈利能力仍是市场核心驱动力,财报季表现至关重要。 ——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 Michael Wilson,2025年7月 美元弱势与全球资金分散化的趋势将削弱美股的避险吸引力,投资者需关注科技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 Hatzius,2025年6月 稀土和铜等资源类资产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供应链紧张的担忧,长期看仍有上行空间。 —— 花旗集团大宗商品分析师 Ed Morse,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11 00:10
2025年Q2财报季前瞻:特朗普关税的首个季报窗口,低预期带来小惊喜?
go
lg
...
pranks数据显示,AI巨头英伟达(
NVDA.US
)和零售巨擘沃尔玛(WMT.US)已至少连续9个季度的每股收益高出市场预期。 【英伟达预期盈利与实际盈利对比,来源:Tipranks】 此外,尽管上一季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大幅放缓,但美元大幅贬值有助于抵消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下降了11%,创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差上半年表现,而美元弱势有助于提高美国商品出口的竞争力。 Chase Investment Counsel指出,许多财富500强企业有一半的业务都在海外,这可能会给一些公司带来惊喜,并足以抵消他们对未来关税的(消极)看法。 关注估值支撑力和指引 在盈利前景依然还不明晰的背景下,美股多头却不以为然,标普500指数在7月初连续刷新历史最高记录,这使得盈利水平能否支撑美股估值成为Q2财报季的重要看点。 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的预期本益比为22倍,高于10年均值的18倍。 嘉信理财报告称,由于市场对前瞻性评论依然敏感,尤其是在贸易、关税和利率相关的政策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背景下,业绩指引和盈利意外变得更加重要。 该机构提醒道,股价对业绩超预期和低于预期的表现具有不对称性,对未达到预期的下行反应远强于超出预期的上行反应。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对超过或低于预期的不同反应,来源:嘉信理财、彭博】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09 21:37
七巨头洗牌:特斯拉苹果被踢出,甲骨文博通入列,AI与云服务重塑科技股格局
go
lg
...
AI与云服务持续领跑 帕特尔对英伟达(
NVDA.US
)、微软(MSFT.US)、亚马逊(AMZN.US)、Meta(META.US)和谷歌-A(GOOGL.US)的看多理由包括: 英伟达:AI基础设施需求强劲,Q1资本支出上调缓解低成本竞品担忧,股价年内涨149.5%,市盈率65x。 微软:Azure云服务及Copilot AI产品驱动增长,Q1营收增长16%至618.6亿美元,股价年内涨33.2%,市盈率37x。 亚马逊:AWS增长17%至250亿美元,零售业务受益消费复苏,股价年内涨29.8%,市盈率51x。 Meta:AI广告创意提升收入,Q1广告收入增长27%至356.4亿美元,股价年内涨40.1%,市盈率28x。 谷歌-A:AI Overview巩固搜索优势,Q1广告收入增长13%至614.6亿美元,估值(P/E 19.4x)低于五年均值,股价年内涨28.7%。 以下为五巨头关键数据(截至7月8日): 股票 年内涨幅 市盈率(P/E) 核心增长点 英伟达 +149.5% 65x AI基础设施 微软 +33.2% 37x Azure、Copilot 亚马逊 +29.8% 51x AWS、零售 Meta +40.1% 28x AI广告 谷歌-A +28.7% 19.4x AI搜索、广告 编辑总结 维马尔·帕特尔的“七巨头”洗牌建议反映了科技股投资逻辑的深刻变化。特斯拉和苹果因竞争加剧、增长乏力和地缘政治风险被剔除,而甲骨文和博通凭借云服务和AI定制芯片的强劲增长成为新宠。甲骨文的OCI和AI数据库产品使其云业务增速达40%,博通的ASIC业务则抓住云巨头降成本需求,预计AI芯片营收持续高增。英伟达、微软、亚马逊、Meta和谷歌则因AI和云服务的持续动能保持核心地位。 投资角度看,甲骨文(P/E 25x)和博通(P/E 38x)估值低于英伟达(65x)和亚马逊(51x),提供更高的安全边际,但特斯拉和苹果的高估值和高风险提示短期回调压力。AI和云服务仍是科技股的核心驱动,投资者应关注7月下旬财报季,重点验证甲骨文云业务增速和博通AI芯片订单执行情况。地缘政治风险(如中美关税)和市场对AI预期的调整可能引发波动,建议长线投资者逢低布局甲骨文和博通,短期交易者可关注谷歌的低估值机会(P/E 19.4x)。 投行与机构点评 甲骨文的云业务和AI数据库产品使其成为七巨头中的新星,估值吸引力优于苹果和特斯拉。 —— Morgan Stanley分析师 Keith Weiss,2025年7月 博通在AI定制芯片市场的领导地位为云巨头提供了低成本方案,其增长动能将持续到2026年。 —— Goldman Sachs分析师 Toshiya Hari,2025年7月 特斯拉和苹果的增长瓶颈凸显AI和云服务的重要性,英伟达和微软仍将是科技股的核心支柱。 ——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 Daniel Ives,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9 00:10
三星Q2利润骤降56%超预期,英伟达HBM3E认证受阻成主因
go
lg
...
片领域的关键突破受阻。作为驱动英伟达(
NVDA.US
)AI加速器核心组件的高带宽内存(HBM)芯片市场,三星最先进的12层HBM3E产品至今未获得英伟达认证,而竞争对手SK海力士已借此占据市场先机,美国美光科技(MU.US)也在加速扩张。调查显示,三星芯片部门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预计为2.7万亿韩元,虽较上一季度1.1万亿韩元有所回升,但仍不及去年同期的6.5万亿韩元。 今年4月,三星曾释放积极信号,称已向主要客户交付升级版HBM3E样品并预计次季度实现量产,同时计划下半年启动下一代HBM4芯片生产。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SK海力士已抢先向客户交付全球首批12层HBM4样品,美光紧随其后于6月跟进,三星则因设计调整延误了认证进程。尽管三星近期获得AMD(AMD.US)的HBM订单,与美光共同成为其供应商,但未能拿下英伟达这个AI芯片领域最大客户的HBM3E早期认证,仍使其在市场份额争夺中处于被动。 市场研究机构伯恩斯坦分析指出,三星12层HBM3E的认证时间已从原预期的第二季度推迟至第三季度,其HBM市场份额预测也相应下调。该机构预计,到2025年SK海力士仍将以57%的占有率保持领先,但三星(27%)和美光(16%)的追赶将使市场格局更趋均衡。三星芯片业务负责人全永铉在3月股东大会上承认,HBM市场的早期失利导致落后于SK海力士,并承诺在HBM4领域绝不再重蹈覆辙,这款下一代内存将应用于英伟达的Rubin GPU架构。 大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尽管认证时间表存在不确定性,但三星仍有望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HBM4量产。当前,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何在AI内存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突围,将成为其扭转业绩颓势的关键。
lg
...
金融界
07-08 07:58
英伟达股价飙升市值逼近4万亿:AI热潮推高科技股,苹果因关税与创新落后承压
go
lg
...
短暂交易日中,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
NVDA.US
)股价上涨1.33%,盘中触及历史新高160.98美元,市值升至3.89万亿美元,最高时接近3.92万亿美元,距离苹果2024年底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纪录仅一步之遥。自5月底财报发布以来,英伟达股价持续攀升,2025年年内涨幅已超19%,显示市场对AI芯片需求的强劲信心。Wedbush分析师Dan Ives预测,英伟达市值将在今年夏季突破4万亿美元,未来18个月或挑战5万亿美元大关。 公司 股价日涨幅 盘中最高价 市值(万亿美元) 年内涨幅 英伟达 (
NVDA.US
) 1.33% 160.98美元 3.89 19% 苹果 (AAPL.US) - - 3.915(2024年底峰值) - 苹果市值承压,AI与关税双重挑战 相比英伟达的强劲表现,苹果(AAPL.US)市值近期持续下滑。市场认为,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进展缓慢,未能跟上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在AI竞赛中的步伐。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重启关税议题,威胁对苹果海外生产的产品加征关税,进一步增加了其运营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苹果市值落后于英伟达,失去科技股领头羊地位。 AI热潮的市场展望与风险 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对AI热潮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三年企业与政府将在AI技术上投入2万亿美元,推动科技股持续上涨。然而,知名做空者Jim Chanos警告,当前AI热潮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似,相关企业的营收来源脆弱,若投资人或企业缩减资本开支,AI项目可能被推迟或搁置,导致营收与盈利预期快速下调。他强调,市场可能低估了AI泡沫破裂的风险。 总结:科技股分化与投资策略 英伟达凭借AI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展现了市场对人工智能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然而,苹果因创新放缓和关税威胁承压,凸显科技股内部的分化趋势。Wedbush的乐观预测反映了AI投资热潮的持续性,但Jim Chanos的警告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的泡沫风险。美联储观望政策和非农数据稳健进一步推高市场风险偏好,但美债收益率上升可能对高估值科技股构成压力。投资者应关注AI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同时警惕短期回调风险,建议通过分散投资平衡成长与风险。 投行与机构点评 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市值突破4万亿只是时间问题。 —— Wedbush分析师 Dan Ives,2025年7月 AI热潮存在过热风险,投资者需警惕资本开支收缩对科技股估值的冲击。 —— 知名做空者 Jim Chanos,2025年7月 苹果需加速AI创新以重夺市场领导地位,否则关税压力可能进一步拖累股价。 —— 摩根士丹利首席科技分析师 Erik Woodring,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5 00:11
CoreWeave率先部署英伟达GB300 NVL72:AI基础设施竞争加剧,股价飙升9%
go
lg
...
RWV.US)宣布成为首家部署英伟达(
NVDA.US
)最新GB300 NVL72服务器机架的公司,该系统由戴尔科技(DELL.US)制造,首批机架将在美国组装和部署。GB300 NVL72搭载72个英伟达Blackwell Ultra GPU和36个Arm架构的Grace CPU,提供1.1 ExaFLOPS的FP4推理性能和21TB高带宽GPU内存,相比前代Hopper架构推理输出提升50倍、每瓦吞吐量提升5倍。CoreWeave首席技术官Peter Salanki表示,新系统将使客户(如OpenAI)能够以更快速度开发和部署更复杂的AI模型。消息发布后,7月3日美股收盘,CoreWeave股价上涨近9%至165.08美元,英伟达上涨1.33%至159.29美元,戴尔上涨1.41%至125.22美元。请参阅上方金融卡片获取最新股价数据。 公司 股票代码 7月3日收盘涨幅 收盘价(美元) 市值(亿美元) CoreWeave CRWV.US 8.77% 165.08 758.75 英伟达
NVDA.US
1.33% 159.29 37805.59 戴尔 DELL.US 1.41% 125.22 855.21 科技行业AI基础设施竞争加剧 CoreWeave通过率先部署GB300 NVL72巩固了其在AI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客户包括OpenAI、Cohere和Mistral AI等前沿AI公司。相比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云计算巨头,CoreWeave凭借与英伟达的紧密合作和快速部署能力脱颖而出,其云平台专为复杂AI工作负载设计,整合了Kubernetes服务(CKS)和Slurm on Kubernetes(SUNK)等软件栈。戴尔则通过向CoreWeave及马斯克旗下xAI等公司提供AI服务器,重振其硬件业务,PowerEdge XE9712服务器的液冷设计和高效部署能力成为其竞争优势。英伟达的Blackwell Ultra芯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硬件市场的霸主地位,预计2025年将实现显著销售增长。 芯片贸易政策与经济不确定性 尽管AI基础设施需求强劲,芯片贸易政策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行业蒙上阴影。彭博情报分析师Steven Tseng指出,地缘政治和经济波动可能导致AI服务器需求面临审查,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推动关税政策背景下。CoreWeave的快速部署虽增强了市场信心,但芯片供应链的潜在限制和成本上升可能影响未来扩张。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表示,Blackwell Ultra芯片已在本季度开始批量出货,缓解了生产延迟担忧,但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仍需密切关注。 总结:AI热潮与投资机会 CoreWeave率先部署英伟达GB300 NVL72标志着AI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突破,助力其客户加速开发前沿AI模型。英伟达和戴尔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制造巩固了行业地位,CoreWeave的股价飙升反映了市场对其AI云计算潜力的认可。然而,芯片贸易政策和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对AI服务器需求构成挑战,投资者需警惕相关风险。建议关注CoreWeave、英伟达和戴尔在AI生态中的长期增长潜力,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风险。 投行与机构点评 CoreWeave的GB300 NVL72部署强化了其AI云计算领导地位,但估值过高可能限制短期上涨空间。 —— BofA Securities分析师 Wamsi Mohan,2025年7月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的成功部署将推动2025年AI硬件市场增长,戴尔是关键受益者。 —— 摩根士丹利首席科技分析师 Erik Woodring,2025年7月 地缘政治和关税政策可能对AI基础设施扩张构成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供应链稳定性。 —— 彭博情报分析师 Steven Tseng,2025年5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5 00:11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 AI芯片正式商用 CoreWeave、戴尔率先部署GB300 NVL72系统
go
lg
...
迎重要里程碑。 智通财经获悉,英伟达(
NVDA.US
)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 Ultra AI GPU现已正式商用。当地时间周四,云计算公司CoreWeave(CRWV.US)与戴尔科技(DELL.US)联合宣布,首批部署英伟达GB300 NVL72 AI系统的云服务现已上线,面向客户开放使用。 CoreWeav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Peter Salanki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自豪能够率先大规模运营这一变革性平台,并将其交付到AI创新者手中,助力他们构建下一代人工智能应用。” CoreWeave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通过云端提供大规模图形处理单元(GPU)服务。随着全球对AI算力需求的急剧上升,CoreWeave已成为初创企业及成熟机构获取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关键通道。 本次部署的系统采用戴尔液冷服务器,内建72个英伟达Blackwell Ultra GPU和36个基于Arm架构的英伟达Grace CPU。CoreWeave计划在今年内持续扩大Blackwell Ultra服务器的部署规模,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AI计算需求。 戴尔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总裁Arthur Lewis指出:“今天我们迈出企业AI发展的又一重要一步,成为首个交付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的厂商。这也彰显了戴尔始终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尖端技术,助力客户快速扩展创新能力的承诺。” 据英伟达介绍,Blackwell Ultra是继上一代Blackwell之后的升级版本,其性能相比前代提升达50%。公司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早在今年5月便透露,Blackwell Ultra GB300 NVL72已向部分客户发送测试样品,预计本季度内开始正式出货。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曾表示,相较于从Hopper架构过渡到Blackwell所面临的“复杂升级”挑战(从每个机架8颗GPU升级至72颗GPU),Blackwell Ultra在架构上与Blackwell高度相似,同样采用72 GPU配置,使得迁移过程将更加平稳无缝。 随着AI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张,戴尔已成为AI计算机和服务器领域的领先厂商,其客户包括CoreWeave和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后者正加快建设自己的AI模型训练平台。 截至周四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1.33%,盘中触及历史新高;CoreWeave(CRWV.US)股价上涨8.85%,戴尔(DELL.US)则上涨1.41%。
lg
...
金融界
07-04 07:48
NVIDIA今年股价上涨17.5%,AI热潮与高利润率驱动长期增长潜力
go
lg
...
tock.com 报道,Nvidia(
NVDA.US
)2025年至今股价上涨17.5%,远超标普500的5%,有望连续第三年跑赢大盘。得益于人工智能(AI)热潮和高利润率,NVIDIA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接近4万亿美元。本文将分析NVIDIA的股价表现、增长驱动因素及潜在风险,结合最新数据和投行观点探讨其投资价值。 股价表现与财务亮点 NVIDIA(
NVDA.US
)当前股价为157.05美元(请参考上方金融卡片查看实时股价数据),2025年至今上涨17.5%,市值达3.76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以下为NVIDIA关键财务与股价数据(截至2025年7月3日): 指标 数值 当前股价 157.05美元 2025年涨幅 17.5% 52周最高/最低 157.99美元 / 100.05美元 市值 3.76万亿美元 2026财年每股收益预期 4.29美元 2027财年每股收益预期 5.76美元 市盈率(基于2026财年预期) 36.8倍 NVIDIA的净收入从几年前的不稳定盈利跃升至全球第五,2024财年净利超600亿美元,利润率高达50%以上,远超苹果(26%)、微软(36%)和Alphabet(29%)。高利润率得益于其资本轻型模式,芯片制造外包给台积电等伙伴,专注于高附加值的设计和软件生态。 AI需求与高利润率驱动 NVIDIA的增长主要由AI热潮驱动,其GPU芯片广泛应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计算和AI模型训练。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占总收入的87%,同比增长427%。主要客户(如微软、亚马逊、Meta)持续增加资本支出,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预计增长30%,NVIDIA占据约80%份额。以下为NVIDIA与竞争对手的利润率对比(2024财年): 公司 利润率 主要业务 NVIDIA 50.2% AI芯片、数据中心 Microsoft 36.1% 云计算、软件 Apple 26.3% 消费电子 Broadcom 34.2% AI芯片、半导体 NVIDIA的财务健康度也为其增长提供保障。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持有现金及等价物536.9亿美元,长期债务仅84.6亿美元,强大的资产负债表支持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财年研发支出达86.9亿美元,同比增长18%。X平台上,投资者对NVIDIA的AI领导地位表示乐观,称其“仍将是AI革命的核心”。 潜在风险与挑战 尽管NVIDIA表现强劲,仍面临以下风险: 竞争加剧:Broadcom、AMD等竞争对手在AI芯片市场迅速崛起,Broadcom的AI芯片需求2025年预计增长50%,可能侵蚀NVIDIA的市场份额。 地缘政治风险: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导致关税加重,NVIDIA曾警告若对华贸易限制持续,可能面临55亿美元的收入损失(约占2024财年收入的10%)。 投资周期放缓:AI投资仍处早期阶段,但若客户(如超大规模企业)因投资回报不足而减少资本支出,NVIDIA的增长可能放缓。 规模法则:随着市值接近4万亿美元,NVIDIA的利润增长难度加大,分析师预计2026-2027财年每股收益增速将放缓至30%左右。 若今晚6月非农数据(预期新增11万,失业率4.3%)显著疲软,降息预期可能推高科技股波动,但高估值(当前市盈率36.8倍)可能使NVIDIA更易受市场抛售影响。 总结 NVIDIA以17.5%的年回报率继续领跑标普500,凭借AI芯片需求和高利润率(超50%)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和研发投入巩固了其在AI市场的领导地位,预计2026-2027财年每股收益增速保持在30%左右,市盈率降至27.4倍,显示长期价值吸引力。然而,竞争加剧、中美贸易风险及客户投资周期放缓可能限制未来爆发式增长。投资者应关注今晚6月非农数据,若数据疲软,降息预期或短期提振科技股,但高估值可能引发波动。长期来看,NVIDIA的AI主导地位和财务稳健性使其仍具投资价值,但需警惕地缘政治和竞争风险,建议动态调整仓位以平衡收益与风险。 投行与机构点评 NVIDIA的高利润率和AI市场领导地位使其估值合理,但竞争和贸易风险需密切关注。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Joseph Moore,2025年7月 若AI投资周期放缓,NVIDIA的增长可能受限,投资者应关注客户资本支出的持续性。 —— 高盛分析师 Toshiya Hari,2025年7月 尽管面临关税风险,NVIDIA的财务健康度和技术优势仍使其在AI领域无可匹敌。 —— 瑞银分析师 Timothy Arcuri,2025年7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4 00:11
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如何?哪些人形机器人股最值得关注?
go
lg
...
软体基础设施的丰富经验。 2、英伟达(
NVDA.US
) 投资看点 算力支持:AI晶片绝对领导者 平台优势:高性能数据中心AI GPU系统 + CUDA生态壁垒 黄仁勋:AI和机器人技术是英伟达所有领域机会最大的两个,价值数万亿美元 英伟达从「供脑」,到布局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该公司正在加速将自身AI领先优势赋能到人形机器人上。英伟达预计2026年上半年推出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紧凑型计算机Jetson Thor。 英伟达拥有强大的AI大模型软硬件生态:首款生成式物理基础模型开发平台Cosmos、全新Omniverse Blueprint、机器人仿真平台Isaac Sim、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高性能Thor晶片等。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是物理AI,通用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在2025年度股东大会上,黄仁勋表示,除了AI这一核心驱动力,机器人将是英伟达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英伟达很久以前不再将自身仅仅视为晶片公司,未来将朝著这一目标努力:数十亿个机器人、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和数十万个机器人工厂都由英伟达技术提供动力。 2025年6月,英伟达与富士康洽谈在后者的休斯顿新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这将是英伟达产品首次在人形机器人帮助下生产。 3、亚马逊(AMZN.US) 投资看点 应用场景明确:全球仓储机器人技术标杆 双足机器人Digit是首个为公司创收的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RBR50机器人创新奖”中被评为年度最佳机器人 亚马逊投资了人形机器人制造商Agility Robotics,后者研发的Digit在2023年成为首个正式部署在产业现场的人形机器人。亚马逊也参与了明星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的投资。 据2025年6月消息,亚马逊正在开发人形机器人软体以将机器人逐渐取代送货员的工作,比如机器人能够乘坐亚马逊的Rivian货车行驶并进行送货。 4、小米集团(1810.HK) 投资看点 强大的营销能力,雷军个人的影响力 背靠小米生态,与多品类互联 小米集团对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自从2015年投资九号公司至2024年年中,小米近十年投资了接近50家机器人企业,包括宇树科技等。小米在2022年8月展示了首款全尺寸仿生机器人CyberOne。 除了参与投资,小米陆续成立机器人事业部、注册成立小米机器人技术有新公司、参与成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机器人研发计划,可见决心之大。 从手机到生态链,小米集团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营销能力在各个领域破局。与许多人形机器人企业相比,小米有着天然的场景应用优势。 从小米汽车SU7半小时预定超5万台、到小米YU7三分钟预定超20万台,小米在汽车产业新布局的成功有目共睹。鉴于汽车与机器人在硬体和AI软体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以及在汽车领域积攒的技术,小米拓展机器人业务的前景可期。 5、小鹏汽车(XPEV.US、9868.HK) 投资看点 CEO何小鹏:小鹏是最重视AI、最早实现大模型量产的中国车企 AI生态完整:AI汽车、飞行汽车、AI晶片、AIOS操作系统和AI机器人 小鹏在2024年底推出人形机器人Iron,具备62个自由度,应用自研的图灵AI晶片和天玑AIOS,并已进入小鹏汽车工厂工作。 小鹏CEO何小鹏表示,目前行业内基本所有机器人都处于L2阶段,小鹏有信心成为中国最早量产L3机器人的公司之一。 不仅小鹏汽车,全球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日益成为趋势。截至2025年2月,约有18家车企宣布进入人形机器人市场,如蔚来、理想、广汽、上汽、理想等。 券商观点称,汽车零部件与机器人零部件高度协同,汽车零部件及自动驾驶零部件的战略转型可期。 6、丰田汽车(TM.US、7203.JP) 投资看点 联手老牌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 丰田研究院在大型行为模型(LBM)有深入研究 硬件制造优势、产业资源丰富、人才优势 2024年,全球最大车企丰田汽车宣布,联手现代汽车旗下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AI人形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公司机器人的灵巧性与丰田的类人行为技术结合,是波士顿动力与其他机器人公司的关键区别。 丰田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硬件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经验,并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建立了广泛的供应商网路、合作伙伴关系和销售渠道,本身的品牌优势也被市场认可。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01 17: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
4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国7月CPI符合预期,但核心数据超标“亮红灯”?美元急挫,黄金冲高回落
lg
...
中美突传重磅!彭博独家:中国已敦促国内企业不要使用英伟达的H20芯片
lg
...
刘建超被带走问话,中国外交高层接班问题再惹关注!
lg
...
中美突发重磅!美国财长:习近平已向特朗普发出会晤邀请 后者尚未接受
lg
...
突然打乱特朗普:中国督促避免用英伟达H20!今日全球都盯着CPI风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