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文章
Opendoor股价飙升16倍:散户狂热掩盖的商业困局与财报真相
go
lg
...
。 这场资本狂欢的导演,是一群自称为“
Open
Army
”的散户投资者。他们将Opendoor塑造成新的“Meme股”,并通过集体行动推动公司管理层变动——原CEO被迫离职,创始团队成员重返董事会,同时任命来自Shopify的首席运营官Kaz Nejatian接任首席执行官。 分析人士指出,这类散户驱动的股价飙升虽短期提振市值,但并未触及企业基本面。投资人Michael Burry近期在社交媒体表示:“资本狂欢无法掩盖商业模式的缺陷。” iBuying模式的结构性困境 iBuying(即时买房翻新转售)被视为Opendoor的核心业务,其理念是依靠算法在极短时间内评估房产价值,买入、翻修后迅速转售,从而获取差价。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模式在现实中面临结构性限制。 一个可规模化的业务,其收入增长应快于成本增长,但房屋买卖是典型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Opendoor在约50个市场运营,每个地区的许可、检查、人工与材料供给均差异巨大,标准化几乎不可能。 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思维讲求复制效率,但房地产的本地化复杂性,让算法优势难以全面兑现。”因此,Opendoor的模式与科技行业的规模逻辑天然冲突。 Zillow的前车之鉴 房地产巨头Zillow的失败为iBuyer模式敲响了警钟。2021年,其算法误判导致“Zillow Offers”业务大量高价购房,最终被迫亏损抛售。 公司 业务模式 核心问题 结果 Zillow iBuying(房屋翻新转售) 算法误差、运营瓶颈 2021年关闭业务 Opendoor iBuying + 平台化探索 高成本、难以规模化 仍处转型阶段 即便在市场景气期,Zillow Offers的毛利率依旧微薄。运营费用和房屋维护成本的上升,使盈利空间被彻底吞噬。Zillow最终的停摆说明:在高波动市场中,iBuying的风险极高。 财报魔法与真实亏损 2025年上半年,Opendoor公布营收27亿美元,毛利润2.27亿美元,并特别强调录得1.23亿美元“贡献利润”(Contribution Profit)。然而,扣除实际支出后,公司税前亏损达1.14亿美元。 所谓“贡献利润”,排除了绝大部分运营费用及22亿美元债务利息。这种做法被业内称为“财报魔法”,制造盈利假象。 类似做法早在Zillow时代就曾出现——其2019年公布的“扣除利息后的售房回报”指标,同样掩盖了真实亏损。若计入所有成本,每套房的税前亏损高达7.2万美元,而非表面上的5000美元。 未来路径与市场理性 如今,部分散户希望Opendoor转向更轻的平台模式,通过撮合买卖双方和中介收取手续费。但这种思路早已被市场消化。事实上,Opendoor早在2022年已推出类似服务,但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房地产行业的高进入壁垒与周期性波动,使得任何模式创新都难以长期维持超额收益。分析机构RealEstateQuant指出:“即便Opendoor找到盈利方法,竞争者复制的速度也会极快。” 因此,当前最理性的策略,或许是利用散户热度增发股票,以筹集转型资金。正如游戏驿站(GME.US)所示,资本市场的热潮终会冷却,唯有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决定公司存亡。 编辑总结 Opendoor的股价暴涨是散户狂热与市场情绪交织的结果,但从商业逻辑到财务结构,该公司仍未解决盈利模式的核心问题。其iBuying业务与互联网可规模化逻辑相悖,财报中所谓“贡献利润”掩盖了持续亏损。除非能实现模式转型或重塑资产结构,否则这场狂欢更像是短暂的资本幻觉。 常见问题解答 Q1:Opendoor的股价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暴涨?A1:主要原因是散户群体“
Open
Army
”集中买入,通过社交平台号召形成类似Meme股的情绪推动,加上空头回补效应共同造成股价暴涨。 Q2:iBuying模式的核心难点是什么?A2:该模式依赖资本与人工密集投入,缺乏标准化流程,各地政策与供应链差异巨大,难以像互联网平台那样实现低成本扩张。 Q3:Opendoor的“贡献利润”与实际亏损差距为何如此大?A3:贡献利润排除了大量运营费用和债务利息,使财务表现看似改善,但真实亏损仍高企,反映出公司经营压力未减。 Q4:Zillow的失败对Opendoor有何启示?A4:Zillow的倒下证明iBuying模式对预测精度和成本控制极度敏感,一旦算法偏差或市场反转,资金链将迅速紧张。 Q5:Opendoor未来能否通过转型实现盈利?A5:短期内难以实现。尽管公司正探索平台化服务,但市场竞争激烈、费用结构沉重。若不能在数据与服务环节形成壁垒,其盈利前景依旧不明朗。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6小时前
没有更多数据了
24小时热点
美国政府关门拖延非农!美银提前预期美联储10月将“鸽派降息”
lg
...
全球央行重启黄金“囤积战”:哈萨克斯坦领涨,波兰与中国持续加码
lg
...
华尔街分析师:美国投资者应增配海外资产,印度正取代中国成为新增长引擎
lg
...
高盛CEO警告:AI狂潮或引爆股市调整,未来两年将现“回撤周期”
lg
...
政府关门,非农“缺席”!美国劳动力市场并未“明显失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